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5:49


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环保领域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里,通常要求使用具备双采样桶的水质自动采样器(以下简称采样器),两个采样桶可以同时进行以下操作:

1)采样:自动采集混合待测水样;

2)供样:给水质自动分析仪(以下简称分析仪)提供水样;其中一个桶采集水样时,另一个桶给分析仪供样并等待分析结果,两个桶交替进行采样和供样这两个动作。

如何正确顺利地选择两个桶的进出水路,是具备双采样桶的水质自动采样器设计和实现的一个关键功能。选择进出水路包括:采集水样分别进入不同的采样桶,或者从不同的采样桶中向采样器外部的分析仪供出水样,或者分析仪使用后多余的供出水样再回到不同的采样桶。

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最普遍采用的是平行双桶的设计,两个桶通常定义为A桶和B桶,以便于描述。对应两个桶的水路选择,通常采用三通选择阀,其中,从外部采集水样时,需要一个三通选择阀,选择水样是进入A桶还是B桶;从A/B采样桶给处于外部的分析仪提供水样,需要一个三通选择阀,选择水样是从A桶还是B桶供出;对于供出的水样,分析仪只需使用少量,剩余的水样需要流回采样器,此时需要一个三通选择阀,选择水样是回到A桶还是B桶。这里的回流和上述的供出是同时的,所以不能共用一个三通选择阀,只能用两个;由上述可知,平行双桶的设计需要使用三个三通选择阀,来协助两个桶完成采样和供样功能。这种设计的问题:

1、三个三通阀长时间工作后故障率较高,可能产生选择水路失败的故障;

2、每个三通阀需要连接3路水路,三个阀共需9路水路,安装和维护的复杂度都很高,每个水路都需要接头,接头处存在漏水故障的可能性较大,另外管路多了之后容易产生相互干涉,或发生折弯,导致水路被阻断;并且由于水样可能含各种杂质,管路多了之后更容易在弯处附着杂质,长时间后阻塞水路的机率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以至少解决上述的一个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包括第一桶和第二桶,所述第一桶位于所述第二桶的上方;所述第一桶上设置有第一采样口、第一下水口和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二桶上设置有第二采样口、第二下水口、第二溢流口、供样口和回样口;所述第一下水口与所述第二采样口通过下水阀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水口与所述第二采样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下水阀安装于所述连通管上,所述连通管上还设置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管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下水阀的上方,所述旁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管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旁通管的下方,所述旁通管上安装有电控阀;所述第一桶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桶内的液体是否达到阈值的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溢流口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溢流口与所述第二桶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下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排空阀,所述第二溢流口与所述排水管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排空阀远离所述第二下水口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溢流口与所述排水管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排空阀远离所述第二下水口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采样口和第一溢流口位于所述第一桶的顶部,所述第一下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桶的底端;所述第二采样口、第二溢流口以及回样口位于所述第二桶的顶部,所述第二下水口位于所述第二桶的底端,所述供样口位于所述第二桶的底部。

本发明提供的高低双采样桶结构在使用时,第一桶作为采样桶,第二桶作为供样桶,该结构无需使用选择阀;需要给外部的分析仪供样时,第一桶的下水阀打开,水样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第二采样口流入第二桶内;水样全部流入第二桶后,关闭下水阀,第一桶可以继续采集水样;第二桶通过供样口给外部的分析仪提供待测水样,此处也无需使用选择阀;同样,多余的水样直接通过回样口回到第二桶内,也无需使用选择阀;当外部分析仪分析水样结束后,第二桶的排空阀打开,将保存的水样排空,完成后关闭排空阀,准备下次接收第一桶采集的水样并供样。由此可见,本发明的高低双采样桶结构在使用时简化了管路结构,可防止三个三通阀长时间工作后出故障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采样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中:第一桶1、第一下水口100、第一采样口101、下水阀102、第一溢流口103、第二桶2、第二下水口200、第二采样口201、供样口202、回样口203、排空阀204、第二溢流口205、电控阀206、连接管3、排水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包括第一桶1和第二桶2,所述第一桶位于所述第二桶的上方;所述第一桶上设置有第一采样口101、第一下水口100和第一溢流口103,所述第一采样口和第一溢流口位于所述第一桶的顶部,所述第一下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桶的底端;所述第二桶上设置有第二采样口201、第二下水口200、第二溢流口205、供样口202和回样口203,所述第二采样口、第二溢流口以及回样口位于所述第二桶的顶部,所述第二下水口位于所述第二桶的底端,所述供样口位于所述第二桶的底部;所述第一下水口与所述第二采样口通过下水阀102连接,一般的,第一下水口与所述第二采样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下水阀安装于所述连通管上,所述第二下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排空阀204,所述第二溢流口与所述排水管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排空阀远离所述第二下水口的一端;所述第一溢流口与所述排水管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排空阀远离所述第二下水口的一端。上述实施例中,顶部包括顶面和侧面靠近顶面的位置,底部包括底面和侧面靠近底面的位置,顶端即为顶面,底端即为底面。

上述的高低双采样桶结构在使用时,第一桶作为采样桶,第二桶作为供样桶,其中第一采样口上一般可安装连接管3,以方便从外部采集水样,该结构无需使用选择阀;需要给外部的分析仪供样时,第一桶的下水阀打开,水样利用自身的重力,通过第二采样口流入第二桶内;水样全部流入第二桶后,关闭下水阀,第一桶可以继续采集水样;第二桶通过供样口给外部的分析仪提供待测水样,此处也无需使用选择阀,一般的为了方便供样,供样口也安装连接管;同样,多余的水样直接通过回样口回到第二桶内,也无需使用选择阀,一般的回样口上也安装连接管以便于回样;当外部分析仪分析水样结束后,第二桶的排空阀打开,将保存的水样排空,完成后关闭排空阀,准备下次接收第一桶采集的水样并供样。由此可见,本发明的高低双采样桶结构在使用时简化了管路结构,可防止三个三通阀长时间工作后出故障带来的问题。

实施例2,参见图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下水口与所述第二采样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下水阀安装于所述连通管上,所述连通管上还设置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管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下水阀的上方,所述旁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管连接,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旁通管的下方,所述旁通管上安装有电控阀206;所述第一桶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桶内的液体是否达到阈值的检测装置,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为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溢流口的位置。使用时液位传感器连接设备或该结构上设置的处理器以便于控制电控阀的开闭,这样,当下水阀发生故障时,第一桶的水样无法正常流入第二桶时,水位上升到溢流口位置时,装在溢流口的液位传感器被触发,控制电控阀打开,水样全部流入第二桶后,关闭电控阀;该结构通过设置电控阀以防止下水阀故障时影响水质检测流程的正常运行。作为一种变形,上述的电控阀还可以使用单向阀以保证采样的连续性。

实施例3,参见图4,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溢流口并不是与排水管连通,而是与所述第二桶内部连通,一般的在第二桶的顶端设置连通口,将连通口和第一溢流口通过管路连通。该结构在下水阀发生故障时,第一桶的水样无法正常流入第二桶,水位上升到溢流口位置后第一桶内的水样通过溢流口流入第二桶,这样可保证采样的连续性,防止下水阀故障时影响水质检测流程的正常运行。当然,在溢流口的位置还可以设置液位传感器检测第一桶内的液位,液位传感器连接设备或该结构上设置的处理器以便于在第一桶的液位达到第一传感器的阈值时提示人们设备故障,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报警器现场提示设备故障。

作为一种变形,参见图5,还可以将实施例2和实施例3结合使用,使得设备更稳定。

综合上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巧妙利用第一桶和第二桶的位置关系和水的自然重力,省了3个三通选择阀,完全避免由选择阀带来的故障,大大降低生产安装制造和用户运维成本;

2、设置了下水阀故障应急结构,使得下水阀故障情况下设备能够继续工作;

3、3个选择阀对应的水路全部取消,完全避免由这些管路带来的困难和故障,包括漏水、阻塞等,大大降低生产装配和用户运维成本;

4、第一桶和第二桶独立,生产、安装、现场清洗维护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第一、第二等词语只是用于名称的区分,不是对技术术语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高低双采样桶结构
  • 一种双桶悬移质泥沙及水质样品采样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98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