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及其复合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7:31


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及其复合方法

本发明涉及轻量化波纤复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及其复合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指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通过一定的成型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种材料,玻璃纤维是由熔融玻璃快速抽拉而成的细丝,按原材料组分可分为有碱,无碱、中碱及特种玻璃纤维,如高硅氧、石英纤维等,玻璃纤维制品主要有玻璃纤维布、毡及特种立体织物等,玻璃纤维布按经纬纱线编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N纹、斜纹,玻璃纤维布等。

目前的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现如今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1、在进行玻复合时候,一般都是红外组件进行加热,但是红外组件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在对玻纤进行加热过程中,容易造成玻纤受热不均匀。

2、一般辊轴都是通过风扇或者循环的冷水进行降温的,但是在降温过程不均匀,不容易使得玻纤成型。

3、在塑形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自然温度进行降温,容易玻纤成型效率下降,更加容易造成玻纤散乱。

针对以上缺点,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我们提出自来水砂滤池用过滤装置。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及其复合方法,具有降温、提高塑形效率和便于受热均匀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包括复合装置主体,所述复合装置主体的一侧内部设置有进料机,所述进料机的一测外表面设置有冷凝机构,所述复合装置主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复合机和第二复合机,且第二复合机位于第一复合机的一侧,所述冷凝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塑性机构,所述第二复合机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放卷机,所述放卷机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红外加热机构。

优选的,所述复合装置主体与进料机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进料机与冷凝机构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螺栓,且进料机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螺栓与冷凝机构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复合装置主体与第一复合机和第二复合机之间均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复合机与放卷机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螺栓,且第二复合机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螺栓与放卷机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凝机构与塑性机构之间设置有三号固定螺栓,且冷凝机构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三号固定螺栓与塑性机构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卷机与红外加热机构之间设置有四号固定螺栓,且红外加热机构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四号固定螺栓与放卷机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加热机构包括红外放置板、红外卡扣、红外加热组件、螺纹孔、线圈、伸缩板、安装凹槽、安装块和安装螺纹,所述伸缩板位于红外放置板的一侧,所述红外放置板的上端外表面开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伸缩板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块位于安装凹槽的内部并延伸至伸缩板的一侧外部,所述安装块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安装螺纹,所述红外卡扣位于红外放置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红外加热组件位于红外卡扣的内部并贯穿红外卡扣的壁体,所述线圈位于红外加热组件的后端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红外卡扣与红外放置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红外加热组件与红外卡扣之间设置有一号凹槽,且红外加热组件的外壁通过一号凹槽与红外卡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线圈与红外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接头,且线圈的前端外表面通过接头与红外加热组件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放置板与伸缩板之间设置有二号凹槽,且红外放置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二号凹槽与伸缩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一侧外表面通过安装螺纹与伸缩板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的冷凝结构,包括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旋转出风口、辊轴、安装管、连接管、通风口、冷凝箱、冷凝组件和进风口,所述辊轴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旋转出风口,所述辊轴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管,所述连接管位于安装管的后端外表面并延伸至通风口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冷凝箱位于辊轴的一侧,所述冷凝箱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通风口,所述冷凝组件位于冷凝箱的内部,所述冷凝箱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旋转出风口与辊轴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辊轴与安装管之间设置有三号凹槽,且辊轴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三号凹槽与安装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管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胶,且安装管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胶与连接管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与通风口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胶,且连接管的另一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胶与通风口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箱与通风口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冷凝箱与冷凝组件之间设置有五号固定螺栓,且冷凝箱的内部通过五号固定螺栓与冷凝组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的塑性结构,包括塑性机构,所述塑性机构包括通孔、散热组件、散热凹槽、塑形块、散热孔、塑形上板、吸热孔和塑形下板,所述塑形上板位于塑形下板的上端,所述塑形块位于塑形上板的下端外表面,所述塑形下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热孔,所述塑形下板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凹槽和散热孔,且散热孔位于散热凹槽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塑形下板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散热凹槽的内部,所述散热组件与散热凹槽之间设置有六号固定螺栓,且散热组件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六号固定螺栓与散热凹槽的下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塑形上板与塑形下板之间设置有四号凹槽,且塑形上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四号凹槽与塑形块与塑形下板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及其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料:所述工作人员对制造玻纤进行选料,通过筛选机对原料进行筛选,从而减低原料中杂质,提高生产高质量性能;

S2、进料:所述将筛选好的原料投入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进而提高效率,之后通过上料组件把粉末状的原料投入进料机内部,在进料机内部的粉末经过热熔解和冷却成型,从而形成片状半成品;

S3、滚筒成型:所述将半成品的原料投入冷凝机构中,在滚筒作用下,可以方便滚筒对面料进行负压吸附,使面料吸附在滚筒表面的模具上,进而对面料冷却成型,通过滚筒及其模具的创新,使原先的现有板材具有蜂窝状的结构,实现轻量化;

S4、稳定:所述进过滚筒后的面料会进入第一复合机内部,第一复合机通过热辐射对面料等进行热熔贴合处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相结合并施加一定压力使其复合成一体;

S5、贴合:所述通过第一复合机后的面料进而放卷机内部,在放卷机的作用下可以方便对芯材的正反面放置层PP玻纤毡材质,从而使得玻纤组合成复合材料;

S6、进一步稳定:所述粘贴玻纤毡后的芯材会进入第二复合机内部,通过热辐射对面料等进行热熔贴合处理,使得玻纤毡与芯材可以牢牢契合在一起,使得芯材可以组成复合材料;

S7、红外:所述经过第二复合机的复合材料会移动到红外加热机构内部,通过多组红外灯加热,使产品外表面上的胶膜加温热熔,再经过后续的辊轮辊压工艺,实现胶膜与产品形成一体结构,省去了热复合机的第三次热复合工艺或烤箱的烘烤工艺,节约成本;

S8、镀膜:所述经过红外后的材料,再次进入放卷机内部,在放卷机的作用下可以在PP玻纤板的正反面放置最外层黑色覆膜材料,辊压形成具有层覆膜材料的轻量化玻纤复合板;

S9、裁剪:所述通过放卷机后的复合玻纤复合板会进过裁剪设备,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裁剪尺寸,形成最终产品。

有益效果

该方法通过红外加热机构可以方便玻纤毡与芯材相互契合,从而形成复合材料,由于红外加热机构一般都是固定长度,容易造成契合不完整,通过伸缩板和红外放置板可以方便红外加热组件间距相互调整,从而增加红外加热范围,进一步提高契合效果,首先工作人员通过螺纹孔把红外放置板安装放卷机的上端,之后通过移动伸缩板可以方便调节红外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当调节好间距后,移动安装凹槽内部的安装块,之后在安装螺纹的作用下方便对伸缩板进行固定,减少伸缩板与红外放置板移动导致红外加热组件出现损害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红外加热效果,提高玻纤毡与芯材契合效率,通过冷凝机构可以方便滚筒上的面料可以快速成型,首先当面料进入辊轴外壁后,在辊轴的吸附作用下,可以方便面料与辊轴相互贴合,由于面料相对的较热,工作人员启动冷凝组件,从进风口吸收外界空气进行冷却,之后通过通风口、连接管和安装管方便冷空气进入辊轴内部,从而对辊轴外壁的面料进行降温,之后通过旋转出风口排出热空气,从而形成循环,由于水冷系统中的水流在不断的流动过程中,会被面料加热,从而降低成型效果,通过冷凝机构可以通过空气进行降温,减低水被加热情况发生,提高成型效率,通过当芯材进入塑性机构内部后,塑形上板带动塑形块向下移动与塑形下板相互接触,之后启动散热组件对塑形上板和塑形下板之间吸收热量,通过吸热孔、散热孔和通孔可以方便对芯材进行散热,提高成型效率,减少后期残次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的红外加热机构剖析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的冷凝机构剖析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的塑性机构剖析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的图4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复合装置主体;2、红外加热机构;3、冷凝机构;4、塑性机构;5、进料机;6、放卷机;7、第一复合机;8、第二复合机;201、红外放置板;202、红外卡扣;203、红外加热组件;204、螺纹孔;205、线圈;206、伸缩板;207、安装凹槽;208、安装块;209、安装螺纹;301、旋转出风口; 302、辊轴;303、安装管;304、连接管;305、通风口;306、冷凝箱;307、冷凝组件;308、进风口;401、通孔;402、散热组件;403、散热凹槽;404、塑形块;405、散热孔;406、塑形上板;407、吸热孔;408、塑形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包括复合装置主体1,复合装置主体1的一侧内部设置有进料机5,进料机5的一测外表面设置有冷凝机构3,复合装置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复合机7和第二复合机8,且第二复合机8位于第一复合机7的一侧,冷凝机构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塑性机构4,第二复合机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放卷机6,放卷机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红外加热机构2。

复合装置主体1与进料机5之间为一体成型,进料机5与冷凝机构3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螺栓,且进料机5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固定螺栓与冷凝机构3 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复合装置主体1与第一复合机7和第二复合机8之间均为一体成型,第二复合机8与放卷机6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螺栓,且第二复合机8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螺栓与放卷机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冷凝机构3与塑性机构4之间设置有三号固定螺栓,且冷凝机构3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三号固定螺栓与塑性机构4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放卷机6 与红外加热机构2之间设置有四号固定螺栓,且红外加热机构2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四号固定螺栓与放卷机6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红外加热机构2 包括红外放置板201、红外卡扣202、红外加热组件203、螺纹孔204、线圈 205、伸缩板206、安装凹槽207、安装块208和安装螺纹209,伸缩板206位于红外放置板201的一侧,红外放置板20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置有螺纹孔204,伸缩板206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207,安装块208位于安装凹槽207 的内部并延伸至伸缩板206的一侧外部,安装块208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安装螺纹209,红外卡扣202位于红外放置板201的上端外表面,红外加热组件203位于红外卡扣202的内部并贯穿红外卡扣202的壁体,线圈205位于红外加热组件203的后端外表面;红外卡扣202与红外放置板20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红外加热组件203与红外卡扣202之间设置有一号凹槽,且红外加热组件203的外壁通过一号凹槽与红外卡扣202的内壁固定连接,线圈205与红外加热组件203之间设置有接头,且线圈205的前端外表面通过接头与红外加热组件203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红外放置板201与伸缩板206之间设置有二号凹槽,且红外放置板20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二号凹槽与伸缩板206 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安装块208一侧外表面通过安装螺纹209与伸缩板206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通过红外加热机构2可以方便玻纤毡与芯材相互契合,从而形成复合材料,由于红外加热机构2一般都是固定长度,容易造成契合不完整,通过伸缩板206和红外放置板201可以方便红外加热组件203间距相互调整,从而增加红外加热范围,进一步提高契合效果,首先工作人员通过螺纹孔204把红外放置板201安装放卷机6的上端,之后通过移动伸缩板206可以方便调节红外加热组件203 之间的间距,当调节好间距后,移动安装凹槽207内部的安装块208,之后在安装螺纹209的作用下方便对伸缩板206进行固定,减少伸缩板206与红外放置板201移动导致红外加热组件203出现损害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红外加热效果,提高玻纤毡与芯材契合效率。

具体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中冷凝结构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包括冷凝机构3,冷凝机构3包括旋转出风口301、辊轴302、安装管303、连接管304、通风口305、冷凝箱306、冷凝组件307和进风口308,辊轴30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旋转出风口301,辊轴30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管303,连接管304位于安装管303的后端外表面并延伸至通风口305的上端外表面,冷凝箱306位于辊轴302的一侧,冷凝箱306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通风口305,冷凝组件307位于冷凝箱306的内部,冷凝箱 306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进风口308。

旋转出风口301与辊轴30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辊轴302与安装管303 之间设置有三号凹槽,且辊轴302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三号凹槽与安装管303 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管303与连接管304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胶,且安装管303的后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胶与连接管304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管304与通风口305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胶,且连接管304的另一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胶与通风口30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冷凝箱306与通风口305之间为一体成型,冷凝箱306与冷凝组件307之间设置有五号固定螺栓,且冷凝箱306的内部通过五号固定螺栓与冷凝组件307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通过冷凝机构3 可以方便滚筒上的面料可以快速成型,首先当面料进入辊轴302外壁后,在辊轴302的吸附作用下,可以方便面料与辊轴302相互贴合,由于面料相对的较热,工作人员启动冷凝组件307,从进风口308吸收外界空气进行冷却,之后通过通风口305、连接管304和安装管303方便冷空气进入辊轴302内部,从而对辊轴302外壁的面料进行降温,之后通过旋转出风口301排出热空气,从而形成循环,由于水冷系统中的水流在不断的流动过程中,会被面料加热,从而降低成型效果,通过冷凝机构3可以通过空气进行降温,减低水被加热情况发生,提高成型效率。

具体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中塑性结构的实施例。

如图1、4、5所示,包括塑性机构4,塑性机构4包括通孔401、散热组件402、散热凹槽403、塑形块404、散热孔405、塑形上板406、吸热孔407 和塑形下板408,塑形上板406位于塑形下板408的上端,塑形块404位于塑形上板406的下端外表面,塑形下板40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热孔407,塑形下板408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凹槽403和散热孔405,且散热孔405位于散热凹槽403的一侧外表面,塑形下板408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通孔401,散热组件402位于散热凹槽403的内部,散热组件402与散热凹槽403之间设置有六号固定螺栓,且散热组件40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六号固定螺栓与散热凹槽 403的下端内表面固定连接,塑形上板406与塑形下板408之间设置有四号凹槽,且塑形上板40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四号凹槽与塑形块404与塑形下板408 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通过塑性机构4 可以增加塑性效果,进一步提高成型效率,当芯材进入塑性机构4内部后,塑形上板406带动塑形块404向下移动与塑形下板408相互接触,之后启动散热组件402对塑形上板406和塑形下板408之间吸收热量,通过吸热孔407、散热孔405和通孔401可以方便对芯材进行散热,提高成型效率,减少后期残次品。

具体实施例四

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及其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料:工作人员对制造玻纤进行选料,通过筛选机对原料进行筛选,从而减低原料中杂质,提高生产高质量性能;

S2、进料:将筛选好的原料投入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进而提高效率,之后通过上料组件把粉末状的原料投入进料机内部,在进料机内部的粉末经过热熔解和冷却成型,从而形成片状半成品;

S3、滚筒成型:将半成品的原料投入冷凝机构3中,在滚筒作用下,可以方便滚筒对面料进行负压吸附,使面料吸附在滚筒表面的模具上,进而对面料冷却成型,通过滚筒及其模具的创新,使原先的现有板材具有蜂窝状的结构,实现轻量化;

S4、稳定:进过滚筒后的面料会进入第一复合机7内部,第一复合机7 通过热辐射对面料等进行热熔贴合处理,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相结合并施加一定压力使其复合成一体;

S5、贴合:通过第一复合机7后的面料进而放卷机6内部,在放卷机6 的作用下可以方便对芯材的正反面放置3层PP玻纤毡材质,从而使得玻纤组合成复合材料;

S6、进一步稳定:粘贴玻纤毡后的芯材会进入第二复合机8内部,通过热辐射对面料等进行热熔贴合处理,使得玻纤毡与芯材可以牢牢契合在一起,使得芯材可以组成复合材料;

S7、红外:经过第二复合机8的复合材料会移动到红外加热机构2内部,通过多组红外灯加热,使产品外表面上的胶膜加温热熔,再经过后续的辊轮辊压工艺,实现胶膜与产品形成一体结构,省去了热复合机的第三次热复合工艺或烤箱的烘烤工艺,节约成本;

S8、镀膜:经过红外后的材料,再次进入放卷机6内部,在放卷机6的作用下可以在PP玻纤板的正反面放置最外层黑色覆膜材料,辊压形成具有5 层覆膜材料的轻量化玻纤复合板;

S9、裁剪:通过放卷机6后的复合玻纤复合板会进过裁剪设备,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裁剪尺寸,形成最终产品。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轻量化玻纤复合装置及其复合方法
  •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玻纤增加复合材料
技术分类

0612011305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