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软体氧舱、软体氧舱系统、及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7:15


软体氧舱、软体氧舱系统、及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氧舱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软体氧舱、软体氧舱系统、及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软体氧舱作为补养设备在保健、康复、消除运动疲劳、美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软体氧舱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操作过程繁琐,需要进行支撑架组装、舱体挂装、铺设床垫、外部开机等步骤;占用空间较大,且收纳不便;无法实现简单操作下多用途使用,常规的制氧机无法配合舱体加压,便携氧舱无法实现非展开状态下的吸氧功能;现有的软体氧舱重量在100kg左右,在搬运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体氧舱,该软体氧舱能够至少解决部分现有的软体氧舱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体氧舱系统,该软体氧舱系统使用本公开提供的软体氧舱。

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对本公开提供的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软体氧舱,包括:氧舱本体,构造为由内层和外层形成的双层结构,且具有用于与主机相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其中,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内层内侧形成的内腔相连通;支撑气垫,与所述氧舱本体相连通;以及成型气柱,至少包括布置在所述氧舱本体的外轮廓上的支撑气柱和连接所述支撑气柱的加强气柱,所述支撑气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气垫相连通;其中,所述软体氧舱配置为:所述支撑气垫和所述成型气柱优先充压,在形成所述软体氧舱的外框架后,对所述氧舱本体充压,以自动形成用于制氧的恒压密闭空间;在通过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对所述氧舱本体抽气时,所述支撑气垫和所述成型气柱同步自动收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上连接有分别与所述支撑气垫和所述成型气柱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束,优选地,所述支撑气垫配置有两条相并联的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束。

可选地,所述软体氧舱还包括贴设在所述氧舱本体的顶壁上的舱内空气交换管路,以及多个与所述舱内空气交换管路相连通的喷射接头,所述舱内空气交换管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软体氧舱还包括设置在氧舱本体上的多个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为弹簧式定压泄压阀。

可选地,所述氧舱本体的内层和外层分别设置有开闭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软体氧舱系统,包括主机和通过集成管路与所述主机的相连接的舱体,所述舱体为上述的软体氧舱,所述主机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供电模块、空气压缩模块、气路控制模块、分子吸附模块、以及检测模块,其中,在所述软体氧舱的充压阶段、制氧阶段、压力保持阶段、以及抽气阶段,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和所述检测模块获取的压力信息,分别控制供电模块、所述空气压缩模块、所述气路控制模块、所述分子吸附模块协同工作。

可选地,所述空气压缩模块包括用于制氧的第一压缩机、用于充压和空气交换的第二压缩机、以及用于抽气的第三压缩机,其中,在所述充压阶段、所述制氧阶段、所述压力保持阶段、以及所述抽气阶段,所述第一压缩机、所述第二压缩机、以及所述第三压缩机交叉启停、协同配合作业。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系统为上述的软体氧舱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软体氧舱自成型;控制软体氧舱持续制氧;以及自动收起软体氧舱。

可选地,所述控制软体氧舱自成型的步骤包括:通过集成管路将所述主机和所述软体氧舱相连接,并打开所述主机上的启动按钮;打开所述主机上的充压按钮,对所述支撑气垫和所述成型气柱优先充压,在形成所述软体氧舱的外框架后,对所述氧舱本体充压;以及关闭所述氧舱本体上的双层开闭件,对所述软体氧舱加压,直至压力达到预定值。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软体氧舱持续制氧的步骤中,打开所述主机上的制氧按钮,并且当用户在舱内吸氧时,同时控制舱内空气交换和舱内压力保持。

可选地,在所述自动收起软体氧舱的步骤中,打开所述主机上的抽气按钮,执行抽气步骤,收起所述软体氧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软体氧舱可自动展开,同时利用软体材料承压后改变成型硬度的原理,成型气柱在充压后可用作软体氧舱的外框架,无需借助其他辅助装置,简化了软体氧舱使用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步骤,并且能够自动收纳,收纳后占用面积小,总重量降低,便于搬运。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软体氧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软体氧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5至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软体氧舱系统中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软体氧舱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9和图10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软体氧舱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软体氧舱,11-氧舱本体,111-第一接头,112-第二接头,12-支撑气垫,13-成型气柱,131-支撑气柱,132-加强气柱,141-第一连接管束,142-第二连接管束,15-舱内空气交换管路,16-喷射接头,17-泄压阀,18-开闭件,2-主机,20-控制器,21-供电模块,22-空气压缩模块,221-第一压缩机,222-第二压缩机,223-第三压缩机,23-气路控制模块,231-多路换向阀组,232-进出口消音器,233-气体冷凝器,24-分子吸附模块,25-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本公开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软体氧舱,该软体氧舱包括氧舱本体11、支撑气垫12、以及成型气柱13,其中,氧舱本体11构造为由内层和外层形成的双层结构,且具有用于与主机相连接的第一接头111和第二接头112,其中,第一接头111与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空腔相连通,第二接头112与内层内侧形成的内腔110相连通;支撑气垫12与氧舱本体11相连通;成型气柱13至少包括布置在氧舱本体11的外轮廓上的支撑气柱131和连接支撑气柱131的加强气柱132,支撑气柱13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气垫12相连通;本公开提供的软体氧舱1配置为:支撑气垫12和成型气柱13优先充压,在形成软体氧舱1的外框架后,对氧舱本体11充压,以自动形成用于制氧的恒压密闭空间;在通过第一接头111和第二接头112对氧舱本体11抽气时,支撑气垫12和成型气柱13同步自动收起。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气柱131可以为两端连接于支撑气垫12的拱形结构,以形成软体氧舱1的外轮廓,加强气柱132可以为多根且连接在两根支撑气柱131之间,以保证成型后的稳定性。另外,氧舱本体11可以为高强度双面TPU(热塑性聚氨酯橡胶)舱体;成型气柱13可以采用TPU气密布加工成直径为70cm的密闭气柱,在加压状态下完成对密闭舱体的成型;支撑气垫12可以采用0.7mm的双层TPU气密布热合加工,在承压35kPa后能够对人体起到支撑和用作舱体底面的作用。第一接头111和第二接头112连接的管路为六芯多功能气管管束,采用双路设置模式,分别进行氧气输送、压缩空气输送、舱内空气交换等作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旋转压紧的方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软体氧舱1可自动展开,同时利用软体材料承压后改变成型硬度的原理,成型气柱13在充压后可用作软体氧舱1的外框架,无需借助其他辅助装置,简化了软体氧舱1使用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步骤,并且能够自动收纳,收纳后占用面积小,总重量降低,便于搬运。

具体地,为实现软体氧舱1的自成型,如图3所示,第一接头111上连接有分别与支撑气垫12和成型气柱13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束141,这样,氧舱本体11、支撑气垫12、以及成型气柱13三者共用同一充压和抽气接头,减少了氧舱本体11上的接头数量,整体更加简洁、美观。

如图4所示,支撑气垫12配置有两条相并联的与第一接头111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束142,可加快支撑气垫12的充压速度,进一步加快软体氧舱1成型的速度,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

如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软体氧舱1还包括贴设在氧舱本体11的顶壁上的舱内空气交换管路15,以及多个与舱内空气交换管路15相连通的喷射接头16,当用户在舱内的吸氧阶段,为保证及时排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一步保证舱内的氧气纯度,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打开舱内空气交换管路15。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六个喷射接头16,可对舱内进行除湿或喷注降温后的气体。

软体氧舱1还包括设置在氧舱本体11上的多个泄压阀17,泄压阀17为弹簧式定压泄压阀,按照用户不同的需求设置成不同压力,保证舱内压力的恒定,同时起到安全保障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氧舱本体11的内层和外层分别设置有开闭件18。开闭件18可以为7号气密拉链,设置在内层的开闭件18起到保证舱内气密性的作用,外层的开闭件18能够起到横向拉扯固定作用,保障内层拉链的闭气性,为舱内形成恒压环境提供保障。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软体氧舱系统,包括主机2和通过集成管路与主机2的相连接的舱体,该舱体可以为上文介绍的软体氧舱,该软体氧舱系统具有上文介绍的软件氧舱1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过多赘述。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8所示,主机2包括控制器20和与控制器20相连接的供电模块21、空气压缩模块22、气路控制模块23、分子吸附模块24、以及检测模块25,其中,在本公开提供的软体氧舱1的充压阶段、制氧阶段、压力保持阶段、以及抽气阶段,控制器20根据用户指令和检测模块25获取的压力信息,分别控制供电模块21、空气压缩模块22、气路控制模块23、分子吸附模块24协同工作。多个模块协同交叉作业,一键便可完成开机、软体氧舱1的自成型、制氧、抽气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便利性。

具体地,如图7所示,空气压缩模块22包括用于制氧的第一压缩机221、用于充压和空气交换的第二压缩机222、以及用于抽气的第三压缩机223,其中,在充压阶段、制氧阶段、压力保持阶段、以及抽气阶段,第一压缩机221、第二压缩机222、以及第三压缩机223交叉启停、协同配合作业,分别起到舱体充压、氧氮分离、空气循环交换作用,根据用户的需求,三者协同交叉运行。三个压缩机的功率不同,分别在不同阶段发挥主导作用,其余压缩机起到配合作用,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保证舱内氧气纯度、温度、湿度、氧舱压力等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从而保证吸氧人员在舱内的舒适性。例如,在舱体充压阶段,第二压缩机222发挥主导作用,此时可以可选择性地打开第一压缩机221或第三压缩机223,共同配合第二压缩机222充压,能够快速完成自成型过程;在制氧阶段,第一压缩机221进行制氧,此时还需要进行舱内压力保持和舱内空气交换,通过第二压缩机222和第三压缩机223的协同配合实现;在吸氧过程中,可关闭第一压缩机221和第二压缩机222,仅保留功率较小的第三压缩机223,用于维持舱体压力;在收纳阶段,三台压缩机可同时接入,改变气路流向,快速进行抽气,自动完成收纳。

更具体地,在本公开中,如图7所示,气路控制模块23由多路换向阀组231、进出口消音器232、气体冷凝器233、8路继电器模组、ARM控制芯片组成,按照功能需求执行制氧、舱体充压、收纳抽气等功能。分子吸附模块24包括双塔分子筛分离塔241、气路温控、进气过滤部分,在分子吸附模块24的作用下提取不小于3L/min且浓度90%以上的氧气。供电模块21包括直流电压转换模块、进电保护、启动电容、变频转速控制板卡、动作指令按钮等,空气压缩模块22、气路控制模块23、分子吸附模块24分别与供电模块21相连接,用于对主动部件的动作进行供电。

更具体地,主机2上的两个六芯管接头一端通过集成管路分别与第一接头111和第二接头112相连接,另一端和空气压缩模块22的三个压缩机相连接,以分别对分离后的氧气、过滤后的充压空气、以及交换空气进行输送。主机2启动后,在充压阶段、制氧阶段、抽气阶段控制三个功率不同的压缩机按照相应阶段的不同任务进行启停交叉作业,第一步,气路控制模块23根据时间和获取的压力信息分配气体对软体氧舱1进行充压,以达到吸氧人员能够进入的状态;第二步,当人体进入舱体后,关闭双层的开闭件18,主机2内部自主切换气路,同时启动三个压缩机,完成低压阶段的快速充压、高压阶段的缓慢升压,过程中三台压缩机相互配合进行启停,完成该步骤的所有动作;第三步,当压力达到预定值后气路进行切换,主机2开始为舱内提供90%以上的纯氧,吸氧过程中,同时启动单台小功率压缩机,例如第三压缩机为舱体提供压力,保持压力恒定,过程中根据需要提供舱内空气交换;第四步,吸氧完成后,所有气源停止,吸氧人员出舱后主机2改变气路流向,开始抽气,完成软体氧舱1的收纳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如图9所示,还提供一种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方法,该系统为上文介绍的软体氧舱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1,控制软体氧舱自成型;步骤102,控制软体氧舱持续制氧;以及步骤103,自动收起软体氧舱。简化了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方便。

如10图所示,步骤101包括:步骤1011,通过集成管路将主机和软体氧舱相连接,并打开主机上的启动按钮;步骤1012,打开主机上的充压按钮,对支撑气垫12和成型气柱13优先充压,在形成软体氧舱1的外框架后,对氧舱本体11充压;以及步骤1013,关闭氧舱本体11上的双层的开闭件18,对软体氧舱1加压,直至压力达到预定值。

在步骤102中,打开主机2上的制氧按钮,并且当用户在舱内吸氧时,同时控制舱内空气交换和舱内压力保持。

在步骤103中,打开主机2上的抽气按钮,执行抽气步骤,收起软体氧舱。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时,先将设备移动到可展开的空间,将软体氧舱1平铺到地面上;通过集成管束将主机2和软体氧舱1相连接,主机2插电后,打开主机2上的启动按钮;按下主机2上的充压按钮,执行步骤101,进行软体氧舱1的自成型过程;自成型完毕后关闭内层和外层上的开闭件18,开始加压直到压力达到恒定值;按压主机2上的制氧按钮,执行步骤102,开始制氧,吸氧过程中气体交换同步进行;完成设定周期的吸氧后,设备自动停止运行,用户出舱后按压主机2上的抽气按钮,执行步骤103,自动进行舱体收纳,完成整个使用过程。另外,本公开提供的软体氧舱系统中的主机2可当做制氧机使用,具备舱内舱外吸氧功能,使产品的用途多样化。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相关技术
  • 软体氧舱、软体氧舱系统、及软体氧舱系统的控制方法
  • 软体氧舱用悬吊件和软体氧舱
技术分类

0612011316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