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碳粉筒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0:19


碳粉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成像设备耗材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碳粉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打印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单元和粉筒配合组件,显影剂供送容器(碳粉筒)与粉筒配合组件可拆卸地配合,碳粉筒内装有碳粉等显影剂(调色剂/碳粉),碳粉筒向图像处理单元供应显影剂,以在纸张等介质上形成可见图像。

为由于显影剂为消耗品,因而需要频繁的更换碳粉筒,以不断地向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的图像处理单元补充显影剂。

公开号为CN10601989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碳粉筒和显影剂供应系统,该方案采用倾斜部分(结合部分3b2)来直接引导结合部分11b竖直向上移动,继而使粉筒配合组件上的显影剂接收口11a(入粉口)向上移动,以实现入粉口与碳粉筒的排粉口对接。

然而,由于碳粉筒需要频繁更换,因而导致结合部分11b需要频繁与不同的倾斜部分摩擦,导致结合部分11b可能出现表面磨损,导致结合部分11b的尺寸变小甚至导致结合部分11b被折断,导致粉筒配合组件上的入粉口与碳粉筒上的排粉口结合不良,进而出现显影剂泄漏的现象,以及导致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不能正常打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容易导致粉筒配合组件的结合部分被磨损,与粉筒配合组件配合后不容易出现显影剂泄漏,以及有利于打印设备长期正常运行的碳粉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碳粉筒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可滑动设置的碳粉接收件,碳粉接收部的顶部具有入粉口;碳粉筒包括筒主体和连接于筒主体的轴向端部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和启封滑块,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粉口;启封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上,沿第一方向,启封滑块凸出于壳体外,第一方向垂直于轴向,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启封滑块相对壳体滑动的轨迹为第一轨迹,第一轨迹具有第一段,第一段沿竖直方向或者第一段具有沿竖直方向的分量;碳粉筒沿筒主体的轴向朝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安装,伴随碳粉筒的安装操作,启封滑块与碳粉接收件结合并一起相对壳体沿第一轨迹向上滑动。

由上可见,这样在安装碳粉筒的过程中,碳粉接收件在启封滑块的带动下向上滑动,从而实现排粉口与入粉口的对接;由于本实施例的碳粉筒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不会与碳粉接收件相对摩擦,因而有利于避免碳粉接收件受到磨损,有利于避免碳粉接收件的尺寸变小和折断,有利于确保入粉口与排粉口的正常对接,避免出现显影剂泄漏的现象,避免出现漏粉现象。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安装结构还包括连接于壳体与启封滑块之间的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迫使启封滑块保持于第一轨迹的下端。

由上可见,这样在安装碳粉筒之前,能够确保启封滑块位于第一轨迹的下端,这样在安装碳粉筒的过程中,能够确保启封滑块能够顺利与碳粉接收件结合,继而顺利带动碳粉接收件向上滑动。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段相对筒主体的轴线倾斜设置,第一段从靠近筒主体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远离筒主体的一端。

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碳粉筒的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轨迹还具有第二段,第二段连接于第一段的靠近筒主体的一端,第二段沿筒主体的轴向背向第一段延伸。

由上可见,这样在碳粉筒安装完成后,碳粉接收件与第二段的上侧壁配合,这样有利于确保碳粉接收件的位置状态稳定,继而确保入粉口与排粉口对接稳定。

进一步的方案是,启封滑块的露于壳体外侧的一端具有提升部和阻挡部,阻挡部从提升部向上凸出,沿轴向,阻挡部位于提升部的靠近筒主体的一端;伴随碳粉筒的安装操作,阻挡部的背向筒主体的侧壁以及提升部的上侧壁均与碳粉接收件结合并一起相对壳体沿第一轨迹向上滑动。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安装结构还包括锁紧滑块和软质拉绳,壳体具有第二延伸部,沿轴向,第二延伸部从壳体的远离筒主体的一端朝远离筒主体的一侧延伸,锁紧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延伸部的远离筒主体的一端;第二延伸部位于壳体的下端,沿第一方向,锁紧滑块凸出壳体外;锁紧滑块相对壳体滑动的轨迹为第二轨迹,第二轨迹沿筒主体的轴向,或第二轨迹具有沿筒主体的轴向的分量;软质拉绳的一端与启封滑块连接,软质拉绳的另一端与锁紧滑块连接,壳体还具有第一绕线部,锁紧滑块绕经第一绕线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还包括钩件,伴随碳粉筒的安装操作,钩件转动带动锁紧滑块相对壳体沿第二轨迹从靠近筒主体的一端滑向远离筒主体的一端,锁紧滑块经软质拉绳带动启封滑块相对壳体沿第一轨迹向上运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绕线部位于第一轨迹的上侧,软质拉绳绕经第一绕线部的上侧壁。

进一步的方案是,壳体上还具有第二绕线部,第二绕线部位于第一轨迹与第二轨迹之间,软质拉绳绕经第二绕线部的下侧壁。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轨迹相对轴向倾斜设置,从靠近筒主体的一端至远离筒主体的一端,第二轨迹向上倾斜。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安装结构还包括闸板和软质拉绳,闸板用于打开和关闭排粉口,闸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上,闸板相对壳体的滑动轨迹沿筒主体的轴向;软质拉绳的一端与启封滑块连接,软质拉绳的另一端绕经壳体后与闸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碳粉筒与粉筒配合组件的组合的分解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2是现有技术粉筒配合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图3是现有技术碳粉筒与粉筒配合组件的配合的部分结构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碳粉筒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的图1至图3以及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图4采用统一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右手系),以表示现有技术和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Z轴正向为竖直向上的方向。

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包括粉筒配合组件200’,碳粉筒100’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型成像装置内,碳粉筒100’与粉筒配合组件200’可拆卸地配合,图1至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碳粉筒100’与粉筒配合组件200’配合的部分结构,请参照图1,碳粉筒100’包括筒主体1’和安装结构2’,筒主体1’的轴线沿Y轴方向,安装结构2’固定在筒主体1’的Y轴正向端,粉筒配合组件200’包括基体3’、钩件4’、弹性预紧件6’和碳粉接收件5’,碳粉筒100’的安装结构2’与粉筒配合组件200’配合安装。

请参照图2,基体3’呈筒状,基体3’的筒腔沿Y轴方向贯通,基体3’具有从底壁的Y轴正向端向Y轴正向凸出的第一延伸部31’,基体3’的底壁即基体3’的Z轴负向侧壁。

请参照图1及图3,碳粉接收件5’相对基体3’沿Z轴方向上可滑动地设置于基体3’的底部,碳粉接收件5’包括主体部51’、两个支撑杆52’和两个配合凸起53’,主体部51’具有沿Z轴方向贯通的入粉口,两个支撑杆52’均从主体部51’向Z轴正向侧延伸,两个支撑杆52’沿X轴方向间隔分布,两个配合凸起53’与两个支撑杆52’一一对应,配合凸起53’固定在对应支撑杆52’的Z轴正向端且露于基体3’的筒腔中,沿X轴方向,两个配合凸起53’位于两个支撑杆52’之间。

请参照图1,安装结构2’包括外罩22’、壳体21’和闸板23’,外罩22’将壳体21’的Z轴正向侧、X轴正向侧、X轴负向侧及Y轴正向侧覆盖,壳体21’的Z轴负向侧设置有排粉口,闸板23’沿Y轴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壳体21’的Z轴负向侧,闸板23’用于打开和关闭排粉口,壳体21’的Y轴正向端具有朝Y轴正向凸出的第二延伸部211’,且第二延伸部211’位于壳体21’的Z轴负向端,第二延伸部211’的Y轴正向端具有锁紧凸块2111’,锁紧凸块2111’凸于第二延伸部211’的X轴方向两侧。

闸板23’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照CN106019897A的挡板4。

碳粉筒100’沿Y轴正向装向基体3’,安装结构2’安装于基体3’的筒腔中,第二延伸部211’伸于第一延伸部31’的Z轴正向侧,钩件4’安装于第一延伸部31’的Y轴正向端,锁紧凸块2111’在安装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为第三轨迹。

请参照图2,钩件4’具有钩部41’、连接部42’、凸轴43’和抵接部44’,凸轴43’位于第三轨迹的Z轴负向侧,钩件4’通过凸轴43’与第一延伸部31’的Y轴正向端可转动地连接,钩件4’与第一延伸部31’可转动连接的轴线沿X轴方向,钩件4’能够在第一转动位置与第二转动位置之间转动,且能够保持于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在钩件4’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请参照图1及图2,钩部41’位于凸轴43’的Y轴负向侧,且钩部41’位于第三轨迹的Z轴负向侧,抵接部44’位于凸轴43’的Z轴正向侧,且抵接部44’位于第二延伸部211’的安装运动轨迹的Y轴正向端,连接部42’位于抵接部44’的Y轴正向侧。

弹性预紧件6’为螺旋拉簧,弹性预紧件6’的Y轴正向端与连接部42’连接,弹性预紧件6’的Y轴负向端与基体3’连接,在钩件4’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弹性预紧件6’施加于钩件4’的转矩沿图2所示的逆时针方向a,此时抵接部44’在弹性预紧件6’的作用下抵接于第一延伸部31’的Z轴正向侧壁上。

在安装碳粉筒100’的过程中,第二延伸部211’在沿Y轴正向穿过基体3’的筒腔,直至锁紧凸块2111’运动至钩部41’的Z轴正向侧,且第二延伸部211’的Y轴正向端与抵接部44’抵接,随后,钩件4’在第二延伸部211’的抵接作用下克服弹性预紧件6’的作用力向第二转动位置转动,在钩件4’转动预设的角度(例如5°)后,由于连接部42’的位置向Z轴负向运动,使得弹性预紧件6’施加于钩件4’的转矩的方向变换为沿图2所示的顺时针方向b,此时在弹性预紧件6’的作用下,钩件4’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参见图3),钩部41’与锁紧凸块2111’的Y轴负向侧壁抵接。

请参照图3,在钩件4’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后,由于第二延伸部211’的Y轴正向端与抵接部44’抵接,且锁紧凸块2111’的Y轴负向侧壁与钩部41’抵接,因而碳粉筒100’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能够被构件固定,有利于确保碳粉筒100’的安装稳定可靠。

碳粉筒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碳粉筒100包括筒主体1和安装结构2,与前述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2增设有启封滑块24、软质拉绳27、弹性复位件26和锁紧滑块25,并取消现有技术固定在第二延伸部211’的锁紧凸块2111’,安装结构2连接在筒主体1的Y轴正向端,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2包括外罩(图4中未示出)、壳体21、闸板23、启封滑块24、锁紧滑块25、弹性复位件26和软质拉绳27,本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如下。

锁紧滑块25呈杆状,锁紧滑块25的长度沿X轴方向。

第二延伸部211的Y轴正向端开设有沿X轴方向贯通的第一滑道2112,第一滑道2112总体沿Y轴方向延伸,也即第一滑道2112在法线沿X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长度总体沿Y轴方向的条形,锁紧滑块25沿X轴方向穿设于第一滑道2112中,锁紧滑块25的X轴方向两端均露出第二延伸部211外,锁紧滑块25沿第一滑道2112的延伸方向相对第二延伸部211可滑动地设置,第一滑道2112的延伸轨迹即第二轨迹。

第一滑道2112的Y轴正向端的位置与现有技术中锁紧凸块2111’的位置相对应。

壳体21的X轴正向侧壁上具有第二滑道212,第二滑道212从第二延伸部211的X轴正向侧壁面向X轴负向凹陷,第二滑道212位于第二延伸部211及第一滑道2112的Y轴负向侧,第二滑道212沿Z轴方向延伸,启封滑块24沿第二滑道212可滑动地安装在壳体21上,第二滑道212的延伸轨迹即第一轨迹,第一轨迹沿Z轴方向。

启封滑块24具有滑接端和露出端241,滑接端与第二滑道212滑动配合,露出端241连接于滑接端的X轴正向端,露出端241露出于第二滑道212的X轴正向侧,且露出端241凸出于壳体21的X轴正向侧壁面的X轴正向侧。

第二滑道212的Z轴正向端具有朝向第二滑道212的滑道腔的凸柱2114,弹性复位件26为轴线沿Z轴方向的螺旋压簧,弹性复位件26位于第二滑道212的滑道腔中,弹性复位件26的Z轴正向端固定套设在凸柱2114上,弹性复位件26的Z轴负向端与启封滑块24的滑接端的Z轴正向侧壁抵接。

壳体21的X轴正向侧壁上还具有第一绕线部213和第二绕线部214,第一绕线部213位于第二滑道212的Z轴正向侧,第二绕线部214位于第一滑道2112的Y轴负向侧且位于第二滑道212的Y轴正向侧,软质拉绳27在一端与启封滑块24连接后绕经第一绕线部213的Z轴正向侧和第二绕线部214的Z轴负向侧,软质拉绳27的另一端与锁紧滑块25连接。

具体地,第一绕线部213及第二绕线部214均凸出于壳体21的X轴正向侧壁的X轴正向侧。

在碳粉筒100未与粉筒配合组件配合时,在弹性复位件26的作用下,启封滑块24保持于第二滑道212的Z轴负向端,锁紧滑块25保持于第一滑道2112的Y轴负向端。

在碳粉筒100装向粉筒配合组件的过程中,在第二延伸部211的Y轴正向端与抵接部(参见现有技术部分的43’)抵接时,启封滑块24的露出端241到达碳粉接收件(参见现有技术部分的5’)的配合凸起的Z轴负向侧,然后弹性预紧件(参见现有技术部分的6’)迫使钩件绕顺时针方向转动,钩部带动锁紧滑块25沿第一滑道2112向Y轴正向端滑动,锁紧滑块25经软质拉绳27带动启封滑块24沿Z轴正向滑动,启封滑块24带动配合凸起向Z轴正向移动,也即启封滑块24带动碳粉接收件向Z轴正向滑动,以实现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与碳粉筒100的排粉口的对接。

优选地,第二滑道212、启封滑块24、软质拉绳27、第一绕线部213、第二绕线部214和弹性复位件26的组合设置有两组,两组以上组合对称分置于壳体21的沿X轴方向的两侧壁上。

优选地,从Y轴负向端至Y轴正向端,第一滑道2112的延伸方向朝Z轴正向倾斜。这样有利于将第一滑道2112的行程调节为与启封滑块24的行程相匹配,并且第一滑道2112的Y轴负向端相较于Y轴正向端在Z轴方向的位置更低,有利于钩部顺利钩取到锁紧滑块25。

可选择地,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弹性复位件26,这样在碳粉筒100未与粉筒配合组件配合时,启封滑块24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于第二滑道212的Z轴负向端;当然这样不利于将启封滑块24较为稳定地保持于第二滑道212的Z轴负向端,因而优选采用弹性复位件26。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碳粉筒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取消实施例一的锁紧滑块25,并且沿用现有技术中锁紧凸块的设置。

并且本实施的软质拉绳27在一端与启封滑块24的露出端241连接后绕经第一绕线部213的Z轴正向侧和第二绕线部214的Z轴正向侧,软质拉绳27的另一端与闸板23连接;在碳粉筒100装向粉筒配合组件的过程中,闸板23先于壳体21与粉筒配合组件完成配合,在闸板23与粉筒配合组件完成配合时,启封滑块24的露出端241的Y轴正向端伸于碳粉接收件的配合凸起的Z轴负向侧,在壳体21相对闸板23运动的过程中,软质拉绳27受拉带动启封滑块24沿Z轴正向移动,启封滑块24带动配合凸起沿Z轴正向移动,也即启封滑块24带动碳粉接收件向Z轴正向滑动,以实现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与碳粉筒100的排粉口的对接。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相较于实施例一而言不用设置第一滑道和锁紧滑块,因而结构更加简单。当然,由于启封滑块24带动碳粉接收件沿Z轴正向移动的过程中,壳体21仍在沿Y轴正向移动,因而本实施例的启封滑块24的露出端241需要在Y轴方向上具有较大尺寸,因而优选实施例一的方案;并且,由于闸板23需要用于打开和关闭排粉口,因而闸板23的行程需要满足打开和关闭排粉口的需求,因而这一方案不利于根据启封滑块24的需求来设置闸板23的行程,因而优选采用上述实施例一的方案;当然,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将第二滑道212设置为相对Z轴方向倾斜的方式来使第二滑道212的行程与闸板23的行程相匹配,例如第二滑道212从Z轴负向端至Z轴正向端逐渐向Y轴负向侧倾斜,这样还有利于缩减启封滑块24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同实施例一。

碳粉筒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取消实施例一的软质拉绳27和锁紧滑块25,取消壳体21在X轴两侧壁面上的第一绕线部2114和第二绕线部2115,并且沿用现有技术中锁紧凸块的设置。

启封滑块24相对壳体21滑动的轨迹即第二滑道212的延伸轨迹,本实施例为第二滑道212设置有倾斜段(第一段的一个实例),倾斜段的延伸方向相对Z轴方向倾斜,从倾斜段的Z轴负向端至Z轴正向端,倾斜段向Y轴负向倾斜,倾斜段的倾斜轨迹可以参照CN106019897A中的倾斜部分进行设置。

并且,本实施例启封滑块24的露出端241具有提升部和阻挡部,阻挡部连接于提升部的Y轴负向端,阻挡部凸于提升部的Z轴正向侧,在碳粉筒100未与粉筒配合组件配合时,在弹性复位件26的抵接作用下,启封滑块24保持于第二滑道212的Z轴负向端,即启封滑块24保持于第二滑道212的Y轴正向端。

在碳粉筒100装向粉筒配合组件的过程中,位于启封滑块24的露出端241的提升部率先到达配合凸起的Z轴负向侧,并且此时启封滑块24的露出端241的阻挡部与配合凸起的Y轴负向侧壁抵接,随后,随着碳粉筒100继续向Y轴正向移动,启封滑块24沿第二滑道212滑向Z轴正向端,启封滑块24带动配合凸起向Z轴正向移动,也即启封滑块24带动碳粉接收件向Z轴正向滑动,以实现碳粉接收件的入粉口与碳粉筒100的排粉口的对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滑道212还可以具有水平段(第二段的一个实例),水平段连接于倾斜段的Y轴负向端,也即水平段连接于倾斜段的Z轴正向端,水平段从倾斜段的Y轴负向端向Y轴负向延伸。

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而言结构更加简单。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同实施例一。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碳粉筒的加粉组件及碳粉筒
  • 一种碳粉筒的加粉组件及碳粉筒
技术分类

0612011319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