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摄像头遮蔽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1:54


摄像头遮蔽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遮蔽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遮蔽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元件制程的进步与电子组件微型化的发展,加以现代人对影音分享的需求,现有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皆会配置有至少一摄像头以供使用者进行照片或影像档案的拍摄。

由于现今网路的发达及工作模式的多元化,无论在生活或在工作中都经常会使用具有摄像头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如智慧型手机或笔记型电脑等。然而在某些使用情境下,例如,进行视讯会议时会用到笔记型电脑的摄像头,倘若会议结束后因疏忽而忘记停止摄像头的作动,便可能因摄像头的持续拍摄而使隐私外流;又例如,如果可携式电子产品遭到骇客入侵,其可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启用摄像头进行拍摄,对使用者的隐私造成极大威胁。

为避免上述隐私问题,部分可携式电子产品如笔记型电脑,便会在其摄像头侧加装一摄像头遮蔽器,让使用者可透过手动方式打开摄像头遮蔽器,在摄像头显露的情况下进行会议,随后再透过手动方式关闭摄像头遮蔽器,使摄像头被遮蔽而无法持续拍摄影像。

唯此种以手动控制摄像头遮蔽器的方式受限于结构设计,于长时间使用下容易因元件之间的磨损而影响密合度,更甚者,会因为元件之间的卡持而无法移动。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摄像头遮蔽器,使其可透过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摄像头的显露与遮蔽作业,同时避免元件间因相互移动所导致的磨损现象,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遮蔽器,用以解决现有摄像头遮蔽器的移动罩体于频繁作动时与承靠部之间出现的磨损现象,以及解决现有摄像头遮蔽器难以利用简单结构进行精确定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摄像头遮蔽器,其包含:

承靠部,具有底座及设置于底座的二侧边的二侧壁,且底座与二侧壁定义容置空间;

卷线组件,设置于容置空间;

移动罩体,设置于承靠部与卷线组件上方,移动罩体的第一面抵靠于承靠部的二侧壁,且移动罩体具有遮蔽侧及相对遮蔽侧设置的磁吸侧;以及

磁铁,设置于移动罩体的磁吸侧且位于移动罩体的第一面;

其中,所述卷线组件用于当第一电流通过卷线组件以形成第一磁场时,驱动磁铁使移动罩体朝第一方向移动,且使移动罩体的遮蔽侧遮蔽摄像头;并用于当第二电流通过卷线组件以形成第二磁场时,驱动磁铁使移动罩体朝第二方向移动,且使移动罩体的遮蔽侧远离摄像头以显露摄像头。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移动罩体包含凸块,凸块凸设于移动罩体的磁吸侧的第一面且位于承靠部的容置空间,且磁铁设置在凸块所具有的卡槽内。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卷线组件包含基座本体、导磁片、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基座本体、导磁片、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共同形成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结构,且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分别具有自基座本体向外凸设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自基座本体的同侧伸出,且容置于底座的侧槽中。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第一引脚的第一端子及第二引脚的第二端子自基座本体的下侧伸出,且容置于底座的底槽中。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卷线组件更包含绕线,绕线依序缠绕于第一端子、基座本体、及第二端子,或绕线依序缠绕于第二端子、基座本体、及第一端子。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卷线组件包含二焊锡,二焊锡分别设置于具有绕线的第一端子及具有绕线的第二端子。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导磁片与磁铁被配置为彼此通过磁力相吸以进行移动罩体的定位。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承靠部具有复数第一限位结构,复数第一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承靠部的二侧壁的上侧并接触移动罩体的二第二面,二第二面彼此相对且垂直连接第一面,且复数第一限位结构用以引导移动罩体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承靠部具有复数第二限位结构,复数第二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承靠部的二侧壁的上侧,复数第二限位结构用以顶持移动罩体,且复数第二限位结构与移动罩体的第一面接触并使第一面与二侧壁的上侧彼此间隔。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复数第一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复数第二限位结构远离于承靠部的二侧壁上侧的一侧。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更包含壳体,壳体设置于承靠部上方以依序包覆移动罩体、卷线组件及承靠部,壳体具有朝承靠部延伸的二壳体侧壁,且二壳体侧壁用以抵接于承靠部的底座。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壳体侧壁具有复数开口,承靠部的侧壁自相邻的复数开口露出,复数开口用以点胶以粘合壳体侧壁与相邻的承靠部的侧壁。

于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中,壳体具有支撑部,且支撑部设置于二壳体侧壁的相对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乃是透过自动控制的方式,以磁吸原理控制移动罩体于水平方向的移动及定位,借此进行摄像头的显露与遮蔽作业并简化其组装结构与元件数量。再者,透过导磁片对磁铁的磁吸力,亦可精准地完成移动罩体于垂直方向上的定位,避免卷线组件在未施加第一电流或第二电流的情况下移动罩体可能出现的晃动或偏移。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所具有的卷线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所具有的卷线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所具有的移动罩体呈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所具有的移动罩体呈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所具有的承靠部的立体图。

图8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于组装状态下,移动罩体呈现关闭状态以显露摄像头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于组装状态下,移动罩体欲移动以遮蔽摄像头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于组装状态下,其所具有的卷线组件的第二实施例设置于底座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所具有的卷线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爆炸图。

图12为本申请摄像头遮蔽器所具有的移动罩体的爆炸图。

图13为图1中A-A线段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合并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100包含承靠部200、卷线组件300、移动罩体400以及磁铁500。

如图2所示,承靠部200具有底座210及设置于底座210的二侧边的二侧壁220,且底座210与二侧壁220共同定义容置空间230。卷线组件300设置于容置空间230内。移动罩体400设置于承靠部200与卷线组件300上方,移动罩体400的第一面410抵靠于承靠部200的二侧壁220,且移动罩体400具有遮蔽侧420及相对遮蔽侧420设置的磁吸侧430。磁铁500设置于移动罩体400的磁吸侧430且位于移动罩体400的第一面410。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罩体400的第一面410抵靠于承靠部200的二侧壁220远离底座210的上侧。

如此一来,当第一电流通过卷线组件300以形成第一磁场时,适可驱动磁铁500带动移动罩体400朝第一方向D1移动,且使移动罩体400的遮蔽侧420遮蔽摄像头(图未示出)。因此,如图5所示,此时的移动罩体400乃是呈现开启状态以遮蔽该摄像头。

反之,当第二电流通过卷线组件300以形成第二磁场时,适可驱动磁铁500带动移动罩体400朝第二方向D2移动,且使移动罩体400的遮蔽侧420远离所述摄像头以显露所述摄像头。因此,如图6所示,此时的移动罩体400乃是呈现关闭状态以显露所述摄像头。

换言之,卷线组件300所提供的磁场在与磁铁500交互作用后,将能够控制移动罩体400于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及定位。

如图12所示,移动罩体400可包含凸块440。凸块440凸设于移动罩体400的磁吸侧430的第一面410。当完成摄像头遮蔽器100的组装后,凸块440将会位于承靠部200的容置空间230,且磁铁500设置在凸块440所具有的卡槽442内。

透过前述设置,移动罩体400所具有的凸块440及磁铁500皆不会在移动过程与承靠部200有直接的接触,从而能有效降低移动罩体400于作动过程中所可能遭受到的摩擦力。

又,当将磁铁500设置于凸块440所具有的卡槽442内时,可透过胶444的设置将磁铁500固定于卡槽442内。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100所具有的卷线组件300包含基座本体310、导磁片320、第一引脚330及第二引脚340。于本申请中,基座本体310、导磁片320、第一引脚330及第二引脚340系透过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步骤进行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本体310、导磁片320、第一引脚330及第二引脚340是共同形成嵌件成型结构,使导磁片320、第一引脚330及第二引脚340可透过单一成型步骤被容置于基座本体310的内侧,故透过嵌件成型方式形成的嵌件成型结构具有组装精度高且制作效率快的优点。此外,第一引脚330及第二引脚340分别具有自基座本体310内侧向外凸设的第一端子332及第二端子342,以供后续的绕线作业。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述嵌件成型步骤之前,导磁片320与第一引脚330是通过同一片金属材料剪裁与折弯而形成的,这样可以让制程更加精简;或者,导磁片320与第二引脚340是通过同一片金属材料剪裁与折弯而形成的;又或者,导磁片320、第一引脚330与第二引脚340都是通过同一片金属材料剪裁与折弯而形成的。

请再次参阅图3及图4,本申请的卷线组件300更包含绕线350。绕线350能够以依序缠绕于第一端子332、基座本体310、及第二端子342的方式包覆第一端子332、基座本体310、及第二端子342。绕线350也能够以依序缠绕于第二端子342、基座本体310、及第一端子332的方式包覆第二端子342、基座本体310、及第一端子33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座本体310、导磁片320、第一引脚330及第二引脚340透过单一成型步骤共同形成一个嵌件成型结构之后,再通过绕线步骤将线材依序缠绕在此嵌件成型结构上,即可完成卷线组件300的制作,在制程上更加精简。在一些实施例中,绕线350绕在第一端子332的部分与第一端子332焊接固定,绕线350绕在第二端子342的部分与第二端子342焊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基座本体310、导磁片320、第一引脚330及第二引脚340形成为单一个嵌件成型结构,可更方便地透过自动化绕线设备将绕线350自动化地缠绕于第一端子332、基座本体310及第二端子342。

请参阅图2,由于摄像头遮蔽器100所具有的磁铁500乃是设置于移动罩体400的第一面410(即:移动罩体400面向卷线组件300的表面),故位于基座本体310内的导磁片320便可与磁铁500产生磁吸的作用,使导磁片320与磁铁500彼此相吸,借此进行移动罩体400于垂直方向上的定位。举例来说,导磁片320与磁铁500之间的磁吸力,会让移动罩体400的第一面410与侧壁220的上侧之间产生一定程度的摩擦力,卷线组件300被施加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会产生驱动磁铁500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的力,当此力大于移动罩体400的第一面410与侧壁220远离底座210的上侧之间因磁吸作用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则可让移动罩体400移动;当卷线组件300未被施加电流时,则导磁片320与磁铁500之间的磁吸作用可将移动罩体400与侧壁220的相对位置固定。例如当移动罩体400移动到其遮蔽侧420遮蔽摄像头的位置时,导磁片320与磁铁500之间的磁吸作用可让遮蔽侧420维持在遮蔽摄像头的位置,而不容易因为外在的晃动或振动而导致移动罩体400移动。

详细而言,当卷线组件300未施加第一电流或第二电流时,卷线组件300并不会形成磁场驱动磁铁500以带动移动罩体400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故此时的磁铁500仅会被设置于下方的导磁片320吸附,避免卷线组件300在未施加第一电流或第二电流的情况下,移动罩体400可能出现的晃动或偏移。

请参阅图7,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100的承靠部200具有复数第一限位结构240,复数第一限位结构240分别设置于承靠部200的二侧壁220的上侧并接触移动罩体400的二第二面412,其中二第二面412彼此相对且垂直连接第一面410,且复数第一限位结构240用以引导移动罩体400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详细而言,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复数第一限位结构240乃是形成于二侧壁220的上侧,且复数第一限位结构240乃是自移动罩体400的左右两侧(即:第二面412)将移动罩体400夹设于其间,使复数第一限位结构240得以引导移动罩体400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7所示,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100的承靠部200可进一步具有复数第二限位结构250。复数第二限位结构250同样形成于二侧壁220的上侧。然不同于复数第一限位结构240,复数第二限位结构250乃是自移动罩体400的下方顶持移动罩体400,因此复数第二限位结构250仅会与移动罩体400的第一面410接触,并使第一面410与侧壁220的上侧彼此间隔一特定距离。

由于复数第二限位结构250是自移动罩体400的下方顶持移动罩体400,故移动罩体400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除了被复数第一限位结构240限制其移动路径外,移动罩体400的第一面410仅会有部分区域与复数第二限位结构250存在小面积的接触,因此复数第二限位结构250的设置可协助缩小移动罩体400于移动所产生的摩擦力。

于图7中,复数第二限位结构250乃是邻设于复数第一限位结构2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240分别设置于第二限位结构250远离侧壁220上侧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限位结构250位在第一限位结构240与侧壁220之间。此外,若以侧壁220的上侧为初始位置,则各第一限位结构240突出于侧壁220上侧的第一高度将高于各第二限位结构250突出于侧壁220上侧的第二高度的数倍,且第二限位结构250的第二高度仅略高于侧壁220的上侧。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100更包含壳体600。壳体600设置于承靠部200上方以依序包覆移动罩体400、卷线组件300及承靠部200。其中,如图13所示,壳体600具有朝承靠部200延伸的二壳体侧壁610,且二壳体侧壁610用以抵接于承靠部200的底座210。如此一来,当使用者因施力不当而压迫到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100时,其所施加的压力会经由壳体600的壳体侧壁610直接传递至承靠部200的底座210上,壳体600不容易受压变形而压迫到移动罩体400,因而施加在壳体600的外力不会波及到设置于内部的移动罩体400,借此避免移动罩体400因受压卡在卷线组件300上而无法移动的问题。

同样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侧壁610还邻接对应的侧壁220,因此所施加的压力还可传递到侧壁220,使侧壁220可支撑壳体侧壁610以避免壳体侧壁610受压变形。

如图1所示,壳体600的壳体侧壁610具有复数开口612,承靠部200的侧壁220自相邻的开口612露出,使复数开口612可供点胶以粘合壳体600与承靠部200。点胶所形成的胶层可通过开口612覆盖自开口612露出的部分侧壁220与开口612周围的部分壳体侧壁610,使壳体侧壁610与相邻的承靠部200的侧壁220可通过胶层彼此粘合固定。

又,壳体600的一侧对应于摄像头的位置具有摄像头开口620,亦即摄像头乃是设置于摄像头开口620的下方。如图8所示,当摄像头遮蔽器100所具有的移动罩体400呈现关闭状态时,移动罩体400将不会遮蔽摄像头开口620,故此时的摄像头将得以显露。而如图9所示,当移动罩体400往左侧移动时,其便会逐渐闭合摄像头开口620,从而遮蔽摄像头。

于本申请中,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卷线组件300的另一实施例中,卷线组件300所具有的第一引脚330及第二引脚340可进一步具有自基座本体310的同侧伸出,且容置于底座210的一侧槽270中的态样。

于此态样中,如图11所示,第一引脚330的第一端子332及第二引脚340的第二端子342则可自基座本体310另一端的下侧伸出,且容置于底座210的底槽260中。透过第一引脚330及第二引脚340的同侧伸出设置,可使卷线组件30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少摄像头遮蔽器100的整体体积,使其更适合安装于现有以轻薄为诉求的可携式电子产品。

请再次参阅图11,于此实施例中,当将绕线350分别缠绕于第一引脚330的第一端子332与第二引脚340的第二端子342后,可进一步将二焊锡360分别设置于具有绕线350的第一端子332及具有绕线350的第二端子342,借此强化绕线350与第一端子332及第二端子342之间的结合关系。

如图10所示,壳体600具有支撑部630,且支撑部630设置于二壳体侧壁610的相对侧。支撑部630的设置可用于抵靠可携式电子产品内的结构或电路板,以进一步增加壳体600承受外力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摄像头遮蔽器100可透过自动控制的方式,以磁吸原理控制移动罩体400于水平方向的移动及定位,借此进行摄像头的显露与遮蔽作业并简化其组装结构与元件数量。此外,由于移动罩体400在移动的过程中仅会与复数第一限位结构240及复数第二限位结构250接触,故在缩小摩擦力的同时也能避免移动罩体400与承靠部200之间因相互移动所导致的磨损现象。再者,透过导磁片320对磁铁500的磁吸力,亦可精准地完成移动罩体400于垂直方向上的定位,避免卷线组件300在未施加第一电流或第二电流的情况下,移动罩体400可能出现的晃动或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摄像头遮蔽器
  • 一种双摄像头遮蔽机构、双摄像头及电子产品
技术分类

0612011320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