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叠合板内电气导管系统精细化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5:04


叠合板内电气导管系统精细化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合板内电气导管系统精细化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的楼盖采用叠合楼板的住宅建筑中,服务于住宅户内的设备用电、通信、网络及照明功能的各路电线是以电气导管系统的形式被敷设于叠合楼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内的。后浇叠合层内除需要布置各类设备管线,还有楼板的受力钢筋、构造钢筋以及预制底板的桁架钢筋,这些建筑构件都需要占据空间,不同路由的管线宜可能发生平面上的交叉,特别是在住宅套型面积较大时,交叉情况会比较多,而在施工图设计中,叠合板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厚度往往是依据行业习惯和结构板跨,由结构设计师确定,这一设计厚度往往是从材料用量的经济性和设备管线占空的理想状态出发考虑,很少考虑特殊情况。实际施工过程中如导管的交叉点与钢筋在平面位置上发生交涉,则不可避免会影响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厚度控制。目前多数设计公司尚不能做到在设计阶段即在图纸上精细化表达电气导管管线敷设的路径和与其他建筑构、配件的相对占空关系;施工单位即使后期建立BIM模型验证施工过程,也往往忽略这一点。这会带来以下隐患:管线敷设工序缺少指导,管线在何处转弯、何处交叉全凭现场指挥,在敷设现场工人需要不断调整,工人任意穿管线,容易造成叠合层超厚,造成材料浪费、工期拖慢。

故此,有必要从设计段着手,研究新的设计技术向施工阶段输出能够准确表达叠合板内电气管线敷设路径的交付成果,将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前置到设计中解决,指导现场精细化施工,避免材料浪费、工期延误。

传统的建筑设计图纸不表达叠合层内管线敷设的具体路径,仅在电气施工图中表示线路的设备终端定位和大致的路径,不能够指导精细化施工。

现有BIM设计软件在电气设计中能够完成电缆桥架、设备的设计,参与BIM模型的碰撞检查,但不能精细完成电气导管管线系统敷设功能;在住宅建筑一般也不会在BIM建模中表达电气导管管线系统的敷设情况。

多数设计公司从业人员不具备BIM正向设计能力,操作BIM建模软件不熟练,进行建模效率不高;市面缺少轻量化的BIM软件,如用BIM三维建模完成管线敷设的精细化设计,对计算机算力资源的需求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叠合板内电气导管系统精细化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能够自动生成三维模型,所生成的三维模型能够指导精细化施工,并且能够方便的导入至BIM设计软件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板内电气导管系统精细化敷设协同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电气管线综合平面图;将电气管线综合平面图导入Rhinoceros软件;使用GH for Rhino参数化生成电气导管及叠合板预制底板以及叠合层内钢筋的三维模型;根据模型反馈在CAD中心文件内调整管线敷设路径,重复进行参数化生成并进行验证,调整至设计合理为止;使用GH for Revit插件将模型输出为revit模型格式,以方便后续输出合并至项目BIM模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GH for Rhino参数化生成电气导管及叠合板预制底板以及叠合层内钢筋的三维模型,包括:自动管线交叉点与钢筋交涉位置及占空高度,超过叠合板后浇混凝土层厚度时以特殊符号标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生成电气管线综合平面图之前,在项目中心文件内,各专业设计师进行本专业设计内容的绘制表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项目中心文件内,各专业设计师进行本专业设计内容的绘制表达,包括:设计师A进行建筑平面结构轴网的设计绘制;设计师B在项目中心文件下完成各结构构件的设计布置,同时设计师C完成室内装修设计,将用电设备点位绘制到项目中心文件,设计师D完成电气管线系统的设计绘制;各专业设计师进行施工图的对图、相互提资、专业自校审、互校审,各专业施工图完成时,将设计变动反映到项目中心文件;设计师D在中心文件内将各条电器线路的敷设路径以单线方式绘制,生成电气管线综合平面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在项目中心文件内,各专业设计师进行本专业设计内容的绘制表达之前,建立管线协同设计的项目中心文件,项目设计人员通过网络服务器访问项目中心文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建立管线协同设计的项目中心文件,项目设计人员通过网络服务器访问项目中心文件,包括:设置权限管理和版本管理规则控制项目中心文件的版本更新。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叠合板内电气导管系统精细化辐射协同设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前文所述的叠合板内电气导管系统精细化敷设协同设计方法。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准确表达叠合板内电气管线敷设路径的交付成果,将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前置到设计中解决,指导现场精细化施工,避免材料浪费、工期延误。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电气管线综合平面图;

图2是电气导管管线系统与叠合楼板模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使用通用的CAD设计软件,Rhinoceros三维建模软件、Grasshopper for Rhino参数化设计插件。

依托CAD协同设计服务器,建立管线协同设计的项目中心文件,不同专业设计师在同一中心文件上绘制表达各自负责的设计内容,结构专业需要将叠合板预制底板轮廓、叠合层内的钢筋定位以单线准确表达,电气专业需根据建筑、结构、装修专业提资,将各条电器线路的敷设路径以单线方式绘制。最终形成电气管线综合平面图,导入Rhinoceros软件,应用GH for Rhino参数化插件自动生产三维模型,并自动标注管线交叉点位置。

步骤1:建立管线协同设计的项目中心文件,项目设计人员通过网络服务器访问项目中心文件。设置权限管理和版本管理规则控制项目中心文件的版本更新。

步骤2:在项目中心文件内,各专业设计师进行本专业设计内容的绘制表达,并在过程中反复相互提资、沟通反馈,做到专业交圈。其中:

步骤2.1:设计师A进行建筑平面结构轴网的设计绘制;

步骤2.2:设计师B在项目中心文件下完成各结构构件的设计布置;同时设计师C完成室内装修设计,将用电设备点位绘制到项目中心文件;设计师D完成电气管线系统的设计绘制;

步骤2.3:各专业设计师进行施工图的对图、相互提资、专业自校审、互校审,各专业施工图完成时,将设计变动反映到项目中心文件;

步骤2.4:设计师D在中心文件内将各条电器线路的敷设路径以单线方式绘制,生成电气管线综合平面图;

步骤3:电气管线综合平面图导入Rhinoceros软件。

步骤4:使用GH for Rhino参数化生成电气导管及叠合板预制底板以及叠合层内钢筋三维模型,自动管线交叉点与钢筋交涉位置及占空高度,超过叠合板后浇混凝土层厚度时以特殊符号标识。

步骤5:根据模型反馈在CAD中心文件内调整管线敷设路径,重复步骤4进行验证,调整至设计合理为止;

步骤6:设计确定后,使用GH for Revit插件将模型输出为revit模型格式,以方便后续输出合并至项目BIM模型。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准确表达叠合板内电气管线敷设路径的交付成果,将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前置到设计中解决,指导现场精细化施工,避免材料浪费、工期延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叠合板内电气导管系统精细化敷设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
  • 一种电气管线敷设协同设计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79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