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柔性装备线物联通讯控制器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4:5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装备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柔性装备线物联通讯控制器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装备线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即机电一体化的新一代自动化,它的加工程序是灵活可变的,也称可变编程自动化;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特点包括:通过传感器或RFID自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机器视觉和多种传感器进行质量检测,自动剔除不合格品,并分析质量数据,找出成因;支持混线生产和装配,生产模式调整灵活;出现设备故障时能够调整到其他设备生产;针对人工操作的工位,能够给予智能的提示。

在一些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的装备线上,仍然需要设置人工工位,在操作人员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进行生产,如果违反操作规范,轻则影响装备线生产效率,重则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对人员作业精神力集中要求较高,导致操作人员不能长时间作业,从而拉高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装备线物联通讯控制器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严格的操作规范对人员作业精神力集中要求较高,导致操作人员不能长时间作业,从而拉高人工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柔性装备线物联通讯控制器装置,包括动作捕捉单元,用于对操作人员作业时的动作进行影像采集;所述动作捕捉单元嵌设于外壳的一侧,所述外壳的中部设有人工操作规范化模块,所述人工操作规范化模块包括动作参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动作捕捉单元采集的影像资料生成动作捕捉的动作参数;所述动作参数生成单元的输出端电信连接预设动作对比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动作参数生成单元生成的动作参数是否符合预设动作规范;所述动作参数生成单元的输出端电信连接动作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原始数据;所述预设动作对比单元的输入端电信连接预设动作数据库,所述预设动作对比单元的输出端电信连接动作纠正单元,用于发出对应错误动作纠正指令的语音包;所述动作纠正单元的输出端电信连接语音播报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动作捕捉单元包括麦克风阵列、颜色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和红外投影机。

进一步的,所述动作参数生成单元、所述预设动作对比单元和动作纠正单元均设于动作分析处理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动作数据库设于预设数据存储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动作参数存储单元设于捕捉数据存储器中。

进一步的,所述语音播报单元包括语音提示存储器,所述语音提示存储器的输出端设有音箱,用于音频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一侧两端设有所述麦克风阵列,所述外壳的一侧中部嵌设有所述颜色摄像头,所述颜色摄像头的一侧、所述外壳的一侧中部嵌设有所述红外摄像头,所述颜色摄像头的另一侧、所述外壳的一侧中部嵌设有所述红外投影机,所述颜色摄像头的一端、所述红外摄像头的一端和所述红外投影机的一端均设于所述动作分析处理器的一侧,所述动作分析处理器设于所述外壳的内侧中部,所述外壳的底面中部设有所述音箱,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嵌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外壳的另一侧中部设有后盖,所述外壳的另一侧两端设于快捷安装座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一侧两端分别开设有麦克风孔,所述外壳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外壳的量一侧两端分别设有磁吸定位块,多个所述磁吸定位块的中部分别嵌设有永磁铁,多个所述磁吸定位块的外侧分别设有防滑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的顶面开设有散热百叶。

进一步的,所述快捷安装座的中部开设有多个沉头螺丝孔,所述快捷安装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磁吸定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人工操作规范化模块中的动作捕捉单元,对操作人员的动作进行采集,然后通过动作分析处理器将捕捉到的数据与规范动作数据进行比对,即可发现操作人员的错误动作,然后通过语音单元对线上操作人员发出提示语音,来纠正操作人员的操作动作,从而达到避免操作人员精神力过于集中导致缩短作业时间的效果,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A;

图4是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B;

图5是本发明内部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快捷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作捕捉单元;11、麦克风阵列;12、颜色摄像头;13、红外摄像头;14、红外投影机;2、外壳;21、麦克风孔;22、出音孔;23、磁吸定位块;24、永磁铁;25、防滑胶圈;4、动作分析处理器;5、音箱;6、散热风扇;7、后盖;71、散热百叶;8、快捷安装座;81、沉头螺丝孔;82、磁吸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1,一种基于柔性装备线物联通讯控制器装置,包括动作捕捉单元1,用于对操作人员作业时的动作进行影像采集;所述动作捕捉单元1嵌设于外壳2的一侧,所述外壳2的中部设有人工操作规范化模块,所述人工操作规范化模块包括动作参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动作捕捉单元1采集的影像资料生成动作捕捉的动作参数;所述动作参数生成单元的输出端电信连接预设动作对比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动作参数生成单元生成的动作参数是否符合预设动作规范;所述动作参数生成单元的输出端电信连接动作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原始数据;所述预设动作对比单元的输入端电信连接预设动作数据库,所述预设动作对比单元的输出端电信连接动作纠正单元,用于发出对应错误动作纠正指令的语音包;所述动作纠正单元的输出端电信连接语音播报单元。

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2,所述动作捕捉单元1包括麦克风阵列11、颜色摄像头12、红外摄像头13和红外投影机14,此设计通过麦克风阵列11采集环境音频,通过颜色摄像头12采集动作彩色视频,通过红外摄像头13和红外投影机14配合采集动作深度视频。

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2,所述动作参数生成单元、所述预设动作对比单元和动作纠正单元均设于动作分析处理器4上,所述预设动作数据库设于预设数据存储器中,所述动作参数存储单元设于捕捉数据存储器中,所述语音播报单元包括语音提示存储器,所述语音提示存储器的输出端设有音箱5,用于音频输出。

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3-5,所述外壳2的一侧两端设有所述麦克风阵列11,所述外壳2的一侧中部嵌设有所述颜色摄像头12,所述颜色摄像头12的一侧、所述外壳2的一侧中部嵌设有所述红外摄像头13,所述颜色摄像头12的另一侧、所述外壳2的一侧中部嵌设有所述红外投影机14,所述颜色摄像头12的一端、所述红外摄像头13的一端和所述红外投影机14的一端均设于所述动作分析处理器4的一侧,所述动作分析处理器4设于所述外壳2的内侧中部,所述外壳2的底面中部设有所述音箱5,所述外壳2的两端分别嵌设有散热风扇6,所述外壳2的另一侧中部设有后盖7,所述外壳2的另一侧两端设于快捷安装座8的两端,此设计通过两端的散热风扇6将外部空气抽进外壳2的内部,经过热交换后,将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带走,从后盖7排出。

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6,所述外壳2的一侧两端分别开设有麦克风孔21,所述外壳2的底面中部开设有出音孔22,所述外壳2的量一侧两端分别设有磁吸定位块23,多个所述磁吸定位块23的中部分别嵌设有永磁铁24,多个所述磁吸定位块23的外侧分别设有防滑胶圈25。

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7,所述后盖7的顶面开设有散热百叶71,此设计通过散热百叶71排出外壳2内的热供气。

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8,所述快捷安装座8的中部开设有多个沉头螺丝孔81,所述快捷安装座8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磁吸定位槽82,此设计通过多个沉头螺丝孔81用沉头螺丝将快捷安装座8设于指定位置,通过多个磁吸定位块23和永磁铁24配合多个磁吸定位槽82将外壳2固定于快捷安装座8,利用磁吸方式固定,拆装都方便快捷。

操作原理:首先通过动作捕捉单元1,对操作人员作业时的动作进行影像采集,通过麦克风阵列11采集环境音频,通过颜色摄像头12采集动作彩色视频,通过红外摄像头13和红外投影机14配合采集动作深度视频,然后通过动作参数生成单元将所述动作捕捉单元1采集的影像资料生成动作捕捉的动作参数,再通过预设动作对比单元判断所述动作参数生成单元生成的动作参数是否符合预设动作数据库中的预设动作规范,同时将生成的动作参数存储于动作参数存储单元,如果不符合规范动作,通过动作纠正单元发出对应错误动作纠正指令的语音包给语音播报单元输出音频,来提示操作员纠正动作或完成指定动作。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柔性装备线物联通讯控制器装置
  • 基于物联感知双碳评价型大型分布式柔性光储充放控制系统、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工作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46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