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过程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4:5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儿热速清颗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过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药的生产过程中,乙醇沉淀法是常用于中药水提取液的纯化精制方法。该法的原理是,药材先经水煎提取,其中生物碱、有机盐、氨基酸类等水溶性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同时也浸提出很多水溶性杂质,醇沉法(Alcohol Precipitation)是利用有效成分能溶于乙醇而杂质不溶于乙醇的特性,在加入乙醇后,有效成分转溶于乙醇中而杂质则被沉淀出来的方法。

小儿热速清颗粒由柴胡、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岑、葛根、水牛角及大黄8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的功效,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感冒,症见高热、头痛、咽喉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及大便干结。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小儿热速清颗粒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小儿外感风热、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扁桃体炎等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该制剂组方中,柴胡疏散风热;黄芩、大黄清热泻火、解毒;葛根解肌退热;板蓝根、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其中,葛根、板蓝根在本方中有重要药理作用,板蓝根性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成分;葛根素,亦称葛根黄素,是从中药葛根中分离的具有扩冠作用的异黄酮类衍生物。

现有技术当中,根据目前的醇沉工艺方法制备小儿热速清颗粒,由于目前的醇沉工艺方法不合理,导致在重复生产的过程中,制备的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的有效成分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过程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醇沉工艺方法不合理,导致在重复生产的过程中,制备的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的有效成分波动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过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取多份小儿热速清药材并分别制备成提取液;

将提取液浓缩成不同密度的稠膏,并冷却至室温;

对冷却至室温的稠膏加入乙醇并搅拌均匀,而后静置;

取静置后的上清液,并测定上清液中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而后确定最佳醇沉工艺。

上述基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过程控制方法,通过取多份小儿热速清药材并分别制备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不同密度的稠膏,并冷却至室温;对冷却至室温的稠膏加入乙醇并搅拌均匀,而后静置;取静置后的上清液,并测定上清液中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而后确定最佳醇沉工艺,使得根据该方法中优化后的醇沉工艺,制备的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的有效成分波动较小,故该方法中优化后的醇沉工艺条件稳定、可控,从而说明该方法中优化后的醇沉工艺重复性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醇沉工艺方法不合理,导致在重复生产的过程中,制备的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的有效成分波动较大的技术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基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过程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将提取液浓缩成不同密度的稠膏的步骤中:

在60℃下,稠膏浓缩的相对密度为:1.10-1.25。

进一步地,在对冷却至室温的稠膏加入乙醇并搅拌均匀的步骤中: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

进一步地,在对冷却至室温的稠膏加入乙醇并搅拌均匀的步骤中:

乙醇加入的速度为60-600ml/min。

进一步地,在对冷却至室温的稠膏加入乙醇并搅拌均匀的步骤中:

搅拌速度为200-800r/min。

进一步地,在静置步骤中:

放置4℃冰箱静置24小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中的基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过程控制方法,通过确定最佳醇沉工艺,使得制备的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的有效成分、浸膏得率批间差异性大大降低。药效学研究结果证实优化醇沉工艺后的产品抗炎生物活性优于原有醇沉工艺,故该方法中优化后的醇沉工艺条件稳定、可控,说明该方法中优化后的醇沉工艺重复性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醇沉工艺方法不合理,导致在重复生产的过程中,制备的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的有效成分及浸膏得率波动较大的技术问题,同时在保留有效成分的同时降低了浸膏得率,利于制粒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目前的醇沉工艺方法不合理,导致在重复生产的过程中,制备的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的有效成分波动较大的技术问题,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过程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取多份小儿热速清药材并分别制备成提取液;

将提取液浓缩成不同密度的稠膏,并冷却至室温;

对冷却至室温的稠膏加入乙醇并搅拌均匀,而后静置;

取静置后的上清液,并测定上清液中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而后确定最佳醇沉工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将提取液浓缩成不同密度的稠膏的步骤中:

在60℃下,稠膏浓缩的相对密度为:1.10-1.25。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对冷却至室温的稠膏加入乙醇并搅拌均匀的步骤中:

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对冷却至室温的稠膏加入乙醇并搅拌均匀的步骤中:

乙醇加入的速度为60-600ml/min。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对冷却至室温的稠膏加入乙醇并搅拌均匀的步骤中:

搅拌速度为200-800r/min。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静置步骤中:

放置4℃冰箱静置24小时。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本实施例中的基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过程控制方法,以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提取浓缩液相对密度、醇沉搅拌速度、加醇速度对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的影响。而后,分别以黄芩苷、连翘苷转移率及浸膏得率加权系数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选择影响醇沉结果的3个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因素考察,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最后,为了验证该正交试验优选的醇沉工艺是否准确合理,对优化后的醇沉工艺中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验证。

具体过程如下:

1.1单因素考察

以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提取浓缩液相对密度、醇沉搅拌速度、加醇速度对小儿热速清颗粒醇沉工艺的影响。

1.1.2稠膏浓缩相对密度对活性成分保留及浸膏得率的影响。

按处方比例称取3份小儿热速清药材,分别按“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提取工艺”制备提取液,并将提取液浓缩成不同密度的稠膏(1.10-1.15、1.15-1.20、 1.20-1.25,60℃),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乙醇加入的速度为 60ml/min,搅拌速度为400r/min,搅匀,放置4℃冰箱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测定上清液中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提取浓缩液密度对黄芩苷、连翘苷及浸膏得率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两种成分转移率显著降低,浸膏得率显著下降。

表1.稠膏浓缩相对密度对成分保留及浸膏得率影响

1.1.3醇沉工艺对活性成分保留及浸膏得率的影响

(1)醇沉搅拌速度

按处方比例称取6份小儿热速清药材,分别按“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提取工艺”制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为1.20-1.25的稠膏,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速度分别为200r/min、400r/min、600r/min、 800r/min,乙醇加入的速度为60ml/min,搅匀,放置4℃冰箱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测定上清液中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结果见表2。结果可知搅拌速度600r/min成分保留量较好,但浸膏得率稍高。

表2.醇沉搅拌速度对成分保留及浸膏得率影响

(2)加醇速度

取8份1个处方量的小儿热速清颗粒药材,分别按“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提取工艺”制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为1.20-1.25的稠膏,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速度为400r/min,乙醇加入的速度分别为 60ml/min、120mlml/min、300ml/min、600ml/min,搅匀,放置4℃冰箱静置24 小时,取上清液测定上清液中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加醇速度在考察范围内对成分保留及浸膏得率无显著影响。

表3.加醇速度对成分保留及浸膏得率影响

(3)醇沉后静置温度考察

取6份1个处方量的小儿热速清颗粒药材,分别按“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提取工艺”制备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为1.22(1.20-1.25)的稠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加醇速度300ml/min,搅拌速度为600r/min,考察不同静置温度,即4℃冰箱、室温环境中静置24h对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的影响,平行三次试验,结果见表4。结果可知醇沉后静置温度为室温时成分保留量较好。

表4醇沉后静置温度对成分保留及浸膏得率影响

1.2正交实验

分别以黄芩苷、连翘苷转移率及浸膏得率加权系数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选择影响醇沉结果的3个主要因素,即浓缩液相对密度(A)、醇沉搅拌速度(B)、加醇速度(C),每因素设定3个水平,进行综合因素考察,采用L9(34)正交表,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因素水平表见下表5,正交试验结果见表5(重复两次正交)。综合评分:黄芩苷转移率占总分值40%,连翘苷转移率占总分值20%,浸膏得率占总分值40%。黄芩苷转移率76.50%设为最高分100分,41.50%设为最低分 50分;连翘苷提取率93.00%设为最高分100分,86.00%设为最低分80分;浸膏得率12.25%设为最高分100分,17.99%设为最低分20分。

表5因素水平表

表6.正交实验结果表

表7.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由表7的离差平方和可知,根据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各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A>B>C,即浓缩液相对密度>醇沉搅拌速度>加醇速度,浓缩液相对密度对小儿热速清颗粒三个指标具有显著性影响 (P<0.05),而醇沉搅拌速度、加醇速度对于小儿热速清颗粒醇沉工艺都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到企业生产,确定醇沉最佳工艺为浓缩液相对密度为 1.15-1.25,醇沉搅拌速度为600r/min,加醇速度为300ml/min,醇沉静置温度为室温。

1.3醇沉工艺验证

为了验证该正交试验优选的醇沉工艺是否准确合理,取小儿热速清药材 581.4g,平均分成3份。分别按“挥发油提取工艺”、“提取工艺”及优化后的醇沉工艺开展研究。(在保证黄芩苷在成品中含量的合格情况下,尽量降低浸膏得率,因此,选择醇沉工艺如下),按醇沉工艺条件为浓缩液相对密度1.15-1.25,醇沉搅拌速度为600r/min,加醇速度为300ml/min,醇沉静置温度为室温。重复试验3次,结果见表8,说明重复性良好,故此醇沉工艺条件稳定、可控,该正交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准确合理,可为小儿热速清颗粒制备工艺提供参考。

表8.小儿热速清颗粒醇沉工艺验证实验

1.4新工艺与原工艺多批次醇沉工艺的比较

1.4.1新工艺多批次沉工艺有效成分转移率及浸膏得率的测定

为了比较批间差异,取10份十分之一的处方量小儿热速清颗粒药材,按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即为浓缩液相对密度1.15-1.25,醇沉搅拌速度为600r/min,加醇速度为300ml/min,室温静置进行醇沉,并测出醇沉工艺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其结果见表9。结果表明,10批小儿热速清颗粒药材醇沉工艺中有效成分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以及浸膏得率的平均值依次为45.63%、96.00%、12.34%,而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以及浸膏得率的 RSD值依次为2.87%、1.95%、2.48%,说明批间差异小。

表9.新工艺多批次醇沉工艺有效成分转移率及浸膏得率

1.4.2原工艺多批次沉工艺有效成分转移率及浸膏得率的测定

取10份十分之一的处方量小儿热速清颗粒药材,按原醇沉工艺条件即浓缩液相对密度1.10-1.25,醇沉搅拌速度为600r/min,加醇速度为300ml/min,4℃进行醇沉,并测出醇沉工艺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其结果见表10。结果表明,10批小儿热速清颗粒药材醇沉工艺中有效成分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以及浸膏得率的平均值依次为46.52%、86.24%、16.83%,而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以及浸膏得率的RSD值依次为14.67%、10.97%、 20.01%。

表10.原工艺多批次醇沉工艺有效成分转移率及浸膏得率

中药制剂批间质量稳定是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固定或减小工艺参数的波动有利于减少质量批间差异。表8、表9结果显示两种工艺对黄芩苷转移率无显著差异,但优化后的工艺显著提高了连翘苷的转移率,显著降低了浸膏得率,且从10比两种工艺对黄芩苷、连翘苷及浸膏得率三个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原醇沉工艺批间质量差异显著,而优化后的醇沉工艺大大减低了批间质量差异,这对提高小儿热速清颗粒的质量稳定性,减少因工艺原因导致的质量波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旧醇沉工艺的干膏粉药效学对比研究:

按照小儿热速清原醇沉工艺及优化后的醇沉工艺制备的浸膏进行药效学对比研究。

1、对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的作用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0.2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6倍)、原醇沉工艺组(6.26g生药/kg,临床用量 2倍)、新醇沉工艺组(6.26g生药/kg,临床用量2倍)。用记号笔在大鼠右足后肢踝关节周围做一标记,采用足跖容积测量仪测定每只大鼠右后肢正常足跖容积。测量正常足跖容积后,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给药组大鼠按照20ml/kg体重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1次,连续5天,第5天给药后30min, 2%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分别在大鼠右后肢足跖皮下注射蛋清0.1ml/只致炎。随后,每隔1小时均按照上法测量一次足跖容积,连续6次,记录结果,并按下式计算肿胀率(%)和抑制率(%)。其结果见表11。结果表明两种醇沉工艺小儿热速清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优化后的工艺抗炎药效稍优于原醇沉工艺的抗炎药效,分析可能与优化后醇沉工艺连翘苷含量高于原醇沉工艺有关。

表11小儿热速清不同醇沉工艺对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

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作用

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复方乙酰水杨酸片0.3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9倍)、原醇沉工艺组(9.06g生药/kg,临床用量2倍)、新醇沉工艺组(9.06g生药/kg,临床用量2倍)。各组小鼠按照 20ml/kg体重灌胃给予各组药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6天,第6天给药后1h,以二甲苯50μl涂抹于各组小鼠右耳内外,2h后处死动物,以直径9mm打孔器将小鼠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称重,以左耳为对照,计算肿胀率及抑制率,比较各给药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其结果见表12。结果表明两种醇沉工艺小儿热速清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优化后的工艺与原醇沉工艺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作用相近。

表12小儿热速清不同醇沉工艺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

3、对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复方乙酰水杨酸片0.3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9倍)、原醇沉工艺组(9.06g生药/kg,临床用量2倍)、新醇沉工艺组(9.06g生药/kg,临床用量2倍)。各组小鼠按照20ml/kg体重灌胃给予各组药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6天,第6天给药后1h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随机腹腔注射0.2ml/只0.6%冰醋酸,然后脱颈椎处死,剪开腹腔皮肤和肌肉,用6ml生理盐水分次冲洗腹腔,吸出冲洗液,合并冲洗液,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分光光度计测定590nm处的吸光度(A)值。结果见表13。

表13小儿热速清不同醇沉工艺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

综上,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当中的基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醇沉工艺过程控制方法,通过取多份小儿热速清药材并分别制备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不同密度的稠膏,并冷却至室温;对冷却至室温的稠膏加入乙醇并搅拌均匀,室温静置;取静置后的上清液,并测定上清液中黄芩苷转移率、连翘苷转移率、浸膏得率,而后确定最佳醇沉工艺,使得根据该方法中优化后的醇沉工艺,制备的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的有效成分波动较小,故该方法中优化后的醇沉工艺条件稳定、可控,从而说明该方法中优化后的醇沉工艺重复性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醇沉工艺方法不合理,导致在重复生产的过程中,制备的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的有效成分波动较大的技术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469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