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模具存放块、模具及冲压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存放块、模具及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保证运输和放置状态时的安全,往往在模具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端头位置增加钢性存放器,保证模具内部的弹性元件不受压缩。

现有汽车模具一般分自动线模具和非自动线模具,自动线模具存放采用氮气缸支撑,无需存放块;非自动线模具一般使用普通管式存放块,由现场操作工人工打开,部分主机厂自己开发出特殊分块式存放块,在模具打开时能自动打开,无需人工操作,但该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模具存放块、模具及冲压设备,旨在解决非自动线模具使用的存放块无法自动打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模具存放块,包括:

存放块本体,所述存放块本体用以铰接安装在下模具上,以使得所述存放块本体在一方向上可翻转,且在其翻转行程上具有用以置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位置且限制上模具向下的第一位置、以及用以偏离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位置以解除限制上模具向下的第二位置;以及,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以安装在上模具上,所述驱动件用以在随同上模具远离下模具运动时,驱动所述存放块本体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存放块本体上形成有凸部,所述凸部上设有朝下设置的第一止挡面,所述驱动件上形成有朝上设置的第二止挡面;

当所述驱动件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一止挡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面相互抵接以驱动所述存放块本体运动。

可选地,以所述存放块本体的翻转方向为左右向;

所述驱动件包括沿前后向延伸的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用以安装在上模具上,所述驱动臂的上侧部形成所述第二止挡面;

所述存放块的外侧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沿左右向延伸设置以形成所述凸部,所述横杆的下侧部形成所述第一止挡面。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驱动臂沿左右向的轴线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以在所述第一止挡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面相互抵接时限制所述驱动臂向下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臂包括沿前后向相互连接的驱动段和限位段,所述限位段设于所述驱动臂转动中心的后侧,所述限位块对应设于所述限位段的上侧,以在所述第一止挡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面相互抵接时,与所述限位段的上侧抵接,所述驱动段设于所述驱动臂转动中心的前侧,所述驱动段的上端以形成所述第二止挡面;

所述驱动段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段。

可选地,所述限位块上设有自后至前延伸、且向上倾斜设置的第三止挡面,所述第三止挡面用以在所述驱动臂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抵接所述第二止挡面,以限制所述驱动臂的旋转范围。

可选地,所述驱动段的下端面自后至前延伸、且向上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横杆沿自右至左方向呈渐缩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如上所述的模具存放块,所述模具存放块包括:

存放块本体,所述存放块本体用以铰接安装在下模具上,且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用以限制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接触的第一位置、以及用以解除限制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接触的第二位置;以及,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以安装在上模具上,所述驱动件用以在随同上模具远离下模具运动时,驱动所述存放块本体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冲压设备,所述冲压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模具存放时,所述存放块本体置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从而以保证模具内部的弹性元件不被压缩,在模具打开时,所述驱动件随上模具远离所述下模具运动,且在其运动的过程中,可驱动所述存放块本体翻转至下模具的一侧,此时存放块不会限制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合模,模具即可闭合到底,实现冲压生产功能,即通过上模具的运动,以实现自动打开所述存放块本体的功能,且避免了因所述存放块本体漏打开而造成在冲压时模具结构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模具存放块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驱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保证运输和放置状态时的安全,往往在模具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端头位置增加钢性存放器,保证模具内部的弹性元件不受压缩。

现有汽车模具一般分自动线模具和非自动线模具,自动线模具存放采用氮气缸支撑,无需存放块;非自动线模具一般使用普通管式存放块,由现场操作工人工打开,部分主机厂自己开发出特殊分块式存放块,在模具打开时能自动打开,无需人工操作,但该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具存放块,图1至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模具存放块包括存放块本体1以及驱动件2,所述存放块本体1用以铰接安装在下模具上,以使得所述存放块本体1在一方向上可翻转,且在其翻转行程上具有用以置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位置且限制上模具向下的第一位置、以及用以偏离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位置以解除限制上模具向下的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2用以安装在上模具上,所述驱动件2用以在随同上模具远离下模具运动时,驱动所述存放块本体1自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模具存放时,所述存放块本体1置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从而以保证模具内部的弹性元件不被压缩,在模具打开时,所述驱动件2随上模具远离所述下模具运动,且在其运动的过程中,可驱动所述存放块本体1翻转至下模具的一侧,此时所述存放块本体1不会限制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合模,模具即可闭合到底,实现冲压生产功能,即通过上模具的运动,以实现自动打开所述存放块本体1的功能,且避免了因所述存放块本体1漏打开而造成在冲压时模具结构损坏的风险。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存放块本体1与下模具之间存在铰接连接关系,而所述驱动件2通过向上运动可驱动所述存放块本体1发生旋转,即具体地,在本申请中,所述存放块本体1上形成有凸部3,所述凸部3上设有朝下设置的第一止挡面4,所述驱动件2上形成有朝上设置的第二止挡面5;当所述驱动件2向上运动时,所述第一止挡面4和所述第二止挡面5相互抵接以驱动所述存放块本体1运动。通过在所述驱动件2上设置有一朝上设置的所述第二止挡面5,在所述存放块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凸部3,且在所述凸部3上设有一朝下设置的所述第一止挡面4,当所述驱动件2向上运动直至所述第二止挡面5向上抵接所述第一止挡面4时,由于所述第二止挡面5持续上移,而所述存放块本体1的一端铰接安装在下模具上,则相应的,在所述第二止挡面5的抵接作用下,所述第一止挡面4和所述第二止挡面5接触的抵接部位逐渐发生变化,所述存放块本体1随着所述驱动件2的上移做旋转运动,从而以带动所述存放块本体1转动至下模具的一侧,以实现所述存放块本体1的自动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第二止挡面5持续向上运动,其与所述第一止挡面4的接触点在相互变化的过程中,从而会使所述第一止挡面4和所述第二止挡面5相互分离,而在所述第一止挡面4和所述第二止挡面5分离时,所述存放块本体1在重力作用下继续完成旋转动作,直至转动到下模具的一侧,其中,也可是所述第一止挡面4和所述第二止挡面5未分离之前,所述存放块本体1的重心已越过在所述存放块本体1与下模具的旋转中点处的沿上下向的轴线,即在重力作用下主动翻转至下模具的一侧。

具体地,以所述存放块本体1的翻转方向为左右向;所述驱动件2包括沿前后向延伸的驱动臂2a,所述驱动臂2a用以安装在上模具上,所述驱动臂2a的上侧部形成所述第二止挡面5;所述存放块的外侧安装有横杆6,所述横杆6沿左右向延伸设置以形成所述凸部3,所述横杆6的下侧部形成所述第一止挡面4。通过设置有交错设置的所述驱动臂2a和所述横杆6,在模具打开时,所述驱动臂2a随上模具上升,在所述驱动臂2a的上侧部与所述横杆6的下侧部接触时,所述驱动臂2a通过所述横杆6给所述存放块本体1绕其铰接点旋转的力矩,所述存放块本体1开始旋转打开,当所述存放块本体1的中心绕过上下向的轴线后,所述存放块本体1在自重的作用下继续旋转,直到到达限位位置,以达到自动打开所述存放块本体1的效果。

请参阅图2,所述驱动件2还包括安装支架2b,所述驱动臂2a沿左右向的轴线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2b上;所述安装支架2b上安装有一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用以在所述第一止挡面4和所述第二止挡面5相互抵接时限制所述驱动臂2a向下转动。通过设置有所述安装支架2b和所述限位块7,在所述驱动臂2a的正常状态下,所述驱动臂2a在重力作用以及所述限位块7的限位作用下,保持向前后向延伸的静止状态,以在所述驱动臂2a随上模具上移的过程中,可确保所述驱动臂2a和所述横杆6之间能够相互抵接进而带动所述存放块本体1发生旋转;而在所述存放块本体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由于所述安装支架2b设于上模具的下端,在上模具还未接触到所述存放块本体1的上端时,所述驱动臂2a的下侧部优先接触到所述横杆6的上侧部,因此在所述横杆6上侧部的抵接作用下,所述驱动臂2a发生旋转,进而不会与所述横杆6之间发生硬性抵接,以确保上模具在向下运动的时候可正常落在所述存放块本体1的上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驱动臂2a发生旋转的时候,其重心始终未超过位于其旋转中心处的上下向的轴线,以在所述驱动臂2a与所述横杆6分离后,所述驱动臂2a可在重力作用下继续恢复到沿前后向延伸的静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臂2a包括沿前后向相互连接的驱动段201和限位段202,所述限位段202设于所述驱动臂2a转动中心的后侧,所述限位块7对应设于所述限位段202的上侧,以在所述第一止挡面4和所述第二止挡面5相互抵接时,与所述限位段202的上侧抵接,所述驱动段201设于所述驱动臂2a转动中心的前侧,所述驱动段201的上端以形成所述第二止挡面5;所述驱动段201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段202。通过以所述驱动臂2a的旋转中心为分界线,在其旋转中心前的为所述驱动段201,在其旋转中心后的为所述限位段202,即为了确保所述驱动臂2a在未使用时可保持沿前后向延伸的静止状态,所述限位块7设置在所述限位段202的上端,且所述限位块7的下端抵接所述限位段202的上端,仅在所述驱动臂2a的下侧部抵接所述横杆6的上侧部时可旋转运动,而设置的所述驱动段201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段202的长度,即所述驱动段201的力矩长于所述限位段202的力矩,可避免所述驱动臂2a在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发生旋转,以提高所述驱动臂2a的稳定性。

再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7上设有自后至前延伸、且向上倾斜设置的第三止挡面8,所述第三止挡面8用以在所述驱动臂2a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抵接所述第二止挡面5,以限制所述驱动臂2a的旋转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驱动臂2a的下侧部抵接所述横杆6的上侧部时,所述驱动臂2a绕左右向的轴线上旋转,未避免所述驱动臂2a在旋转的时候,其旋转角度超过沿上下向的轴线,导致在重力作用下,所述驱动臂2a无法恢复至原来的沿前后向延伸的静止位置,因此,在所述限位块7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止挡面8,所述第三止挡面8与前后向轴线的夹角角度小于90°,以确保所述驱动臂2a在旋转过程中,无法越过上下向的轴线,以使所述驱动臂2a始终可在重力作用下回位至静止位置。

请参阅图2,所述驱动段201的下端面自后至前延伸、且向上倾斜设置。通过在所述驱动段201的下端面设置为斜面,可在所述驱动臂2a随上模具靠近下模具时,加速所述驱动段201与所述横杆6的分离。

请查阅图1,所述横杆6沿自右至左方向呈渐缩设置。通过设置所述横杆6渐缩设置,当所述驱动臂2a向上抵接所述横杆6的下端带动所述存放块本体1旋转的时候,所述驱动臂2a可更快的与所述横杆6之间分离,当所述驱动臂2a向下抵接所述横杆6的上侧部时,所述驱动臂2a可更快的脱离所述横杆6。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臂2a和所述横杆6之间的相对角度不做限制,不局限于本申请中所述横杆6与所述驱动臂2a相错的90°夹角,在确保所述驱动臂2a向上运动时其上侧部可抵接所述横杆6的下侧部、且不影响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合模即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模具存放块。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模具的模具存放块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模具存放块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发明的模具中使用了上述模具存放块,因此,本发明中的模具的实施例包括上述模具存放块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冲压设备,所述冲压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模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冲压设备的模具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模具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发明的冲压设备中使用了上述模具,因此,本发明中的冲压设备的实施例包括上述模具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模具存放块、模具及冲压设备
  • 汽车冲压模具模具存放块气动存放翻转机构
技术分类

06120114708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