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CASS反应池进水配水渠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ASS反应池进水配水渠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ASS(循环式活性污泥系统)工艺为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变形工艺,在SBR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选择区、预反应区,实现了连续进水(沉淀期、排水期仍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目的。CASS反应池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当有多个反应池时,实现各反应池的均匀配水交替循环进水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ASS反应池进水配水渠,可以实现四座CASS反应池均匀配水交替循环进水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CASS反应池进水配水渠,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包括生物选择区Ⅰ1、生物选择区Ⅱ2、生物选择区Ⅲ3、生物选择区Ⅳ4、进水配水渠5、进水管6、防水套管7、叠梁阀8、墙体9、进水孔10、出水孔11;

所述生物选择区Ⅰ1、生物选择区Ⅱ2、生物选择区Ⅲ3、生物选择区Ⅳ4、进水配水渠5由墙体9分隔组成;

进水管6穿越墙体9布置在进水配水5中,防水套管7布置在墙体9中且与进水管6紧密固定连接,在进水配水渠5中的墙体9上设置有叠梁阀8;

在进水配水渠5中设置有进水孔10、出水孔11;所述的出水孔11分别通过单独的叠梁阀8与生物选择区Ⅰ1、生物选择区Ⅱ2、生物选择区Ⅲ3、生物选择区Ⅳ4连接。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墙体9包括第一墙体9.1、第二墙体9.2、第三墙体9.3、第四墙体9.4、第五墙体9.5、第六墙体9.6、第七墙体9.7、第八墙体9.8、第九墙体9.9、第十墙体9.10,第十一墙体9.11;

第一墙体9.1为四面墙体围成,呈封闭矩形状,其余墙体均为单面墙体;靠近进水管6一侧的第一墙体9.1高度低于其余墙体的高度;

第二墙体9.2一端与第一墙体9.1的左边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十墙体9.10连接;

第三墙体9.3一端与第一墙体9.1的下边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九墙体9.9的中部连接;

第四墙体9.4一端与第一墙体9.1的右边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十一墙体9.11连接;

第五墙体9.5一端与第一墙体9.1的上边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六墙体9.6的中部连接;

第六墙体9.6、第七墙体9.7、第八墙体9.8、第九墙体9.9的一端与第十墙体9.10连接,另一端与第十一墙体9.11连接;

第十墙体9.10、第十一墙体9.11的一端与第八墙体9.8的端头连接,另一端与第九墙体9.9的端头连接。

所述的进水孔10的水流向下,通过U型通道12与出水孔11连接。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墙体9.1、第四墙体9.4、第五墙体9.5、第六墙体9.6、第十一墙体9.11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生物选择区Ⅰ1;

所述的第一墙体9.1、第二墙9.2、第五墙体9.5、第六墙体9.6、第十墙体9.10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生物选择区Ⅱ2;

所述的第一墙体9.1、第二墙体9.2、第三墙体9.3、第九墙体9.9、第十墙体9.10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生物选择区Ⅲ3;

所述的第一墙体9.1、第三墙体9.3、第四墙体9.4、第九墙体9.9、第十一墙体9.11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生物选择区Ⅳ4;

所述的第八墙体9.8、第九墙体9.9、第十墙体9.10、第十一墙体9.11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进水配水渠5;

所述的第六墙体9.6、第七墙体9.7、第十墙体9.10、第十一墙体9.11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进水孔10。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墙体9上设置有叠梁阀8具体为,

在生物选择区Ⅰ1与进水配水渠5相邻的第十一墙体9.11上设置有第一叠梁阀8.1;

在生物选择区Ⅱ2与进水配水渠5相邻的第十墙体9.10上设置有第二叠梁阀8.2;

在生物选择区Ⅲ3与进水配水渠5相邻的第十墙体9.10上设置有第三叠梁阀8.3;

在生物选择区Ⅳ4与进水配水渠5相邻的第十一墙体9.11上设置有第四叠梁阀8.4;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进水管6由与水面平行的一段管道6.1、一个弯头6.2以及垂直向上的一段管道6.3依序连接组成。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出水孔11在末端设置为扩大端口。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进水配水渠5渠深h1与U型通道12的深度h2比值为1:4~1:10。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出水孔11末端的扩大端口的宽度为U型通道12的直径的2倍及以上。

使用上述的CASS反应池进水配水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水流的流向:进水管6→进水配水渠5→进水孔10→出水孔11;

水流先经过进水管6进入到进水配水渠5中,之后水流翻过第一墙体9.1上边流入到进水孔10中,最后水流自下而上从出水孔11中流出。

本发明该方法还包括:

配水步骤:生物选择区Ⅰ1→生物选择区Ⅱ2→生物选择区Ⅲ3→生物选择区Ⅳ4→生物选择区Ⅰ1……,往复循环;

先打开第一叠梁阀8.1,从出水孔11中流出来的水首先进入到生物选择区Ⅰ1中,当生物选择区Ⅰ1进水完成后,关闭第一叠梁阀8.1;打开第二叠梁阀8.2,从出水孔11中流出来的水进入到生物选择区Ⅱ2中,当生物选择区Ⅱ2进水完成后,关闭第二叠梁阀8.2;打开第三叠梁阀8.3,从出水孔11中流出来的水进入到生物选择区Ⅲ3中,当生物选择区Ⅲ3进水完成后,关闭第三叠梁阀8.3;打开第四叠梁阀8.4,从出水孔11中流出来的水进入到生物选择区Ⅳ4中,当生物选择区Ⅳ4进水完成后,关闭第四叠梁阀8.4;此时,生物选择区Ⅰ1已经完成排水,再次打开第一叠梁阀8.1,出水孔11中流出来的水再次进入到生物选择区Ⅰ1中……,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配水。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采用进水配水渠+叠梁阀的组合控制方式可以实现CASS反应池的四个生物选择区均匀配水交替循环进水的目的,为四座CASS反应池的进水配水方式提供参考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A-A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B-B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C-C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D-D剖面图。

图中标计:1-生物选择区Ⅰ,2-生物选择区Ⅱ,3-生物选择区Ⅲ,4-生物选择区Ⅳ,5-进水配水渠,6-进水管,7-防水套管,8-叠梁阀,8.1-第一叠梁阀,8.2-第二叠梁阀,8.3-第三叠梁阀,8.4-第四叠梁阀,9-墙体,9.1-第一墙体,9.2-第二墙体,9.3-第三墙体,9.4-第四墙体,9.5-第五墙体,9.6-第六墙体,9.7-第七墙体,9.8-第八墙体,9.9-第九墙体,9.10-第十墙体,9.11-第十一墙体,10-进水孔,11-出水孔,12-U型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

一种CASS反应池进水配水渠,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包括生物选择区Ⅰ1、生物选择区Ⅱ2、生物选择区Ⅲ3、生物选择区Ⅳ4、进水配水渠5、进水管6、防水套管7、叠梁阀8、墙体9、进水孔10、出水孔11;

所述生物选择区Ⅰ1、生物选择区Ⅱ2、生物选择区Ⅲ3、生物选择区Ⅳ4、进水配水渠5由墙体9分隔组成;

进水管6穿越墙体9布置在进水配水5中,防水套管7布置在墙体9中且与进水管6紧密固定连接,在进水配水渠5中的墙体9上设置有叠梁阀8;

在进水配水渠5中设置有进水孔10、出水孔11;所述的出水孔11分别通过单独的叠梁阀8与生物选择区Ⅰ1、生物选择区Ⅱ2、生物选择区Ⅲ3、生物选择区Ⅳ4连接。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墙体9包括第一墙体9.1、第二墙体9.2、第三墙体9.3、第四墙体9.4、第五墙体9.5、第六墙体9.6、第七墙体9.7、第八墙体9.8、第九墙体9.9、第十墙体9.10,第十一墙体9.11;

第一墙体9.1为四面墙体围成,呈封闭矩形状,其余墙体均为单面墙体;靠近进水管6一侧的第一墙体9.1高度低于其余墙体的高度;

第二墙体9.2一端与第一墙体9.1的左边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十墙体9.10连接;

第三墙体9.3一端与第一墙体9.1的下边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九墙体9.9的中部连接;

第四墙体9.4一端与第一墙体9.1的右边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十一墙体9.11连接;

第五墙体9.5一端与第一墙体9.1的上边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六墙体9.6的中部连接;

第六墙体9.6、第七墙体9.7、第八墙体9.8、第九墙体9.9的一端与第十墙体9.10连接,另一端与第十一墙体9.11连接;

第十墙体9.10、第十一墙体9.11的一端与第八墙体9.8的端头连接,另一端与第九墙体9.9的端头连接。

所述的进水孔10的水流向下,通过U型通道12与出水孔11连接。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墙体9.1、第四墙体9.4、第五墙体9.5、第六墙体9.6、第十一墙体9.11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生物选择区Ⅰ1;

所述的第一墙体9.1、第二墙9.2、第五墙体9.5、第六墙体9.6、第十墙体9.10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生物选择区Ⅱ2;

所述的第一墙体9.1、第二墙体9.2、第三墙体9.3、第九墙体9.9、第十墙体9.10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生物选择区Ⅲ3;

所述的第一墙体9.1、第三墙体9.3、第四墙体9.4、第九墙体9.9、第十一墙体9.11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生物选择区Ⅳ4;

所述的第八墙体9.8、第九墙体9.9、第十墙体9.10、第十一墙体9.11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进水配水渠5;

所述的第六墙体9.6、第七墙体9.7、第十墙体9.10、第十一墙体9.11侧壁围成的区域设置为进水孔10。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墙体9上设置有叠梁阀8具体为,

在生物选择区Ⅰ1与进水配水渠5相邻的第十一墙体9.11上设置有第一叠梁阀8.1;

在生物选择区Ⅱ2与进水配水渠5相邻的第十墙体9.10上设置有第二叠梁阀8.2;

在生物选择区Ⅲ3与进水配水渠5相邻的第十墙体9.10上设置有第三叠梁阀8.3;

在生物选择区Ⅳ4与进水配水渠5相邻的第十一墙体9.11上设置有第四叠梁阀8.4;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进水管6由与水面平行的一段管道6.1、一个弯头6.2以及垂直向上的一段管道6.3依序连接组成。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出水孔11在末端设置为扩大端口。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进水配水渠5渠深h1与U型通道12的深度h2比值为1:4~1:10。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出水孔11末端的扩大端口的宽度为U型通道12的直径的2倍及以上。

使用上述的CASS反应池进水配水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水流的流向:进水管6→进水配水渠5→进水孔10→出水孔11;

水流先经过进水管6进入到进水配水渠5中,之后水流翻过第一墙体9.1上边流入到进水孔10中,最后水流自下而上从出水孔11中流出。

本发明该方法还包括:

配水步骤:生物选择区Ⅰ1→生物选择区Ⅱ2→生物选择区Ⅲ3→生物选择区Ⅳ4→生物选择区Ⅰ1……,往复循环;

先打开第一叠梁阀8.1,从出水孔11中流出来的水首先进入到生物选择区Ⅰ1中,当生物选择区Ⅰ1进水完成后,关闭第一叠梁阀8.1;打开第二叠梁阀8.2,从出水孔11中流出来的水进入到生物选择区Ⅱ2中,当生物选择区Ⅱ2进水完成后,关闭第二叠梁阀8.2;打开第三叠梁阀8.3,从出水孔11中流出来的水进入到生物选择区Ⅲ3中,当生物选择区Ⅲ3进水完成后,关闭第三叠梁阀8.3;打开第四叠梁阀8.4,从出水孔11中流出来的水进入到生物选择区Ⅳ4中,当生物选择区Ⅳ4进水完成后,关闭第四叠梁阀8.4;此时,生物选择区Ⅰ1已经完成排水,再次打开第一叠梁阀8.1,出水孔11中流出来的水再次进入到生物选择区Ⅰ1中……,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配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相关技术
  • 一种CASS反应池进水配水渠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CASS工艺处理用反应池
技术分类

0612011470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