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室内便携式消防破拆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救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便携式消防破拆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即预防和解决火灾也就是防火和灭火。在各种消防事故中,人员被困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缺乏合适的设备,只使用消防腰斧、镐、锹、刀、斧等手动破拆工具,破拆速度慢,耗费消防员大量精力,影响消防员救援效率,而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赶到火灾现场进行救援普遍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消防员赶到现场的过程中,被困人员如何自救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救援的黄金时间段被困人员使用破拆工具进行自救是十分有必要的。

为了在消防救援时可以快速的进行自救,越来越多的室内场所开始配备自主的消防破拆装置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自救,然而在消防破拆过程中不仅需要锤击,同时还需要进行剪切等操作,目前在室内场所所配备的消防破拆装置一般体积较大,且需要经过专人的培训才能进行操作,例如在进行锤击过程中,被困人员难以找到对应的击打点,难以对玻璃或其他需要击碎的物品进行击碎,导致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在消防救援过程中除需要对玻璃等物品进行击碎外,常见需要对锁具或金属制品等物品进行破拆操作,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液压钳的方式进行破拆,然而这种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然需要使用者施加较大的压力才能完成破拆操作,然而被困在火灾现场时,被困人员一般心理紧张难以对装置施加较大的压力来完成破拆操作,显然会对救援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便携式消防破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便携式消防破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外侧面等角度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机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冲击组件,所述冲击组件的右端设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右端设有剪切组件,所述剪切组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靠近冲击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与机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冲击组件的右端与动力组件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的左右两侧与剪切组件的左端相连接。

在装置的使用前,装置处于预准备工作状态,可利用把手上的孔位将该装置放在随取的地方供发生意外情况下使用,而在预工作状态时,冲击组件位于机架的内部,且剪切组件处于未张开状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内部储存有液压油,所述储油罐的左端固定连通有储油管,所述储油罐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双向瓣阀,所述储油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储油管内部的活塞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储油管的左端且固定安装有位于储油管外侧面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冲击组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管外侧面靠近左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位于活塞板的左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油管的外侧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安装座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固定柱之间活动卡接。

在装备的使用前,需要将装置调整至预工作状态,可通过向冲击组件施加向内侧的压力,此时即可带动安装座向内侧位移,通过安装座带动活塞杆向内侧位移进而带动活塞板向内侧位移,此时位于储油管内部的液压油即可给与双向瓣阀压力并打开双向瓣阀将液压油注入储油罐内,同时位于活塞杆外侧面的复位弹簧被压缩,当复位弹簧被压缩至极限时,此时活动板的一端位于固定柱的上方,通过转动左右两个活动板即可将活动板与固定柱之间进行卡接,实现固定,完成蓄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击组件包括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右端与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的外侧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冲击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数量共为五个且分布在活动座的外侧面。

当火灾发生时需要对玻璃等装置进行击打破碎时,可通过同时向外侧拨动两个活动板,此时即可解除活动板与固定柱之间的固定,此时积攒在储油罐内部的液压油压缩状态被解除即可对活塞板进行冲击,使得活塞板朝左侧位移,同时复位弹簧的压缩状态也被解除恢复形变的同时也可带动活塞杆朝左侧位移,进而带动安装座朝左侧位移,同时带动安装座左端的活动座和第一连杆朝左侧位移,此时冲击组件整体会向外侧进行位移,进而通过第一连杆底端的冲击钻对玻璃等装置进行击打破碎。

通过在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来对液压油和弹簧进行压缩,并使得液压油和弹簧积攒一定的能量,而在需要击打破碎时,可对其进行释放,将前期积攒的能量瞬间释放,由于释放的速度显著大于积攒时的速度会导致瞬间能量显著增加,此时将其直接作用于玻璃或其他装置表面会直接导致其破碎,避免传统装置需要前期进行使用培训以及击打角度不对造成难以击碎的问题,可快速对装置进行破碎,减少救援时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反光条,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收纳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杆内侧面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座,所述活动座的下方设有位于第一连杆内侧面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侧面均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三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的内侧面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下两端均贯穿活动块的上下两端且底端与活动座的底端活动连接。

当需要击碎的装置面积较大时,可在操作前通过转动螺纹杆,此时即可带动活动块的上下位移,而当活动块向上位移时,由于第三安装座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安装座,而第三安装座则与第一连杆之间相固定,而第二连杆的整体长度不变,当活动块上移时,第二连杆即可向下方转动并给予第一连杆一定的压力,此时第一连杆即可相对第一安装座向外侧偏转,增加整个冲击组件底端的操作面积,同时在未工作时,位于第一连杆外侧面的反光条可在夜间进行发光并通过收纳槽透出,以便在需要使用时快速发现以供使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剪切组件包括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一端与出油管之间固定连通,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暂存管,所述暂存管的底端设有杠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杠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动力组件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杠杆的顶端均对称安装有破拆斧,两个所述杠杆靠近顶端的位置上设有连接轴,两个所述杠杆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侧面与连接座之间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暂存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暂存管内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贯穿暂存管的底端且固定安装有压力块,所述压力块的底端与杠杆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当需要对障碍物进行破拆剪切操作时,当活动板与固定柱的固定被解除时,可通过双手紧握把手,当液压油推动活塞板位移至出油管的左端时,此时液压油即可通过出油管进入输油管并进入暂存管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动板的顶端施加压力,且带动活动杆和压力块朝下方位移,最终带动两个杠杆的左端相对靠近,此时两个杠杆右端的破拆斧随之相对靠近对障碍物施加剪切力辅助破拆。

通过利用前期准备工作的动作来对能量进行储存,并在需要时进行释放且作用于杠杆,来代替人力对杠杆的作用,由于瞬间释放的能量较大,可快速带动两个杠杆的左端相对靠近,同时利用杠杆原理将力量进一步放大直接作用于障碍物完成剪切破拆,避免传统装置在破拆时需要操作人员施加较大的力量才能操作装置,使得操作人员在灾害现场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也可方便的自行破拆完成自救,显著增加救援效率降低人员受伤概率。

在装置未工作时,活动板与固定柱之间进行卡接,此时第一连杆全部位于收纳槽的内部,且冲击钻也位于收纳槽的内部,冲击组件整体位于机架的内侧面,杠杆的左侧处于最大张开角度,破拆斧也处于最大张开角度,整个装置处于预准备折叠状态。

通过在预准备时压缩液压油和弹簧使其积攒能量完成蓄能的同时,冲击组件和剪切组件也处于预准备状态完成折叠和收纳,尽可能减少装置在未使用时的占地面积,同时由于第一连杆收纳与收纳槽的内部,并未直接暴露在外侧面可避免装置出现伤人现象,杜绝传统装置在未使用时易发生伤人以及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适合在室内环境下进行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来对液压油和弹簧进行压缩,并使得液压油和弹簧积攒一定的能量,而在需要击打破碎时,可对其进行释放,将前期积攒的能量瞬间释放,由于释放的速度显著大于积攒时的速度会导致瞬间能量显著增加,此时将其直接作用于玻璃或其他装置表面会直接导致其破碎,避免传统装置需要前期进行使用培训以及击打角度不对造成难以击碎的问题,可快速对装置进行破碎,减少救援时间。

2、本发明通过利用前期准备工作的动作来对能量进行储存,并在需要时进行释放且作用于杠杆,来代替人力对杠杆的作用,由于瞬间释放的能量较大,可快速带动两个杠杆的左端相对靠近,同时利用杠杆原理将力量进一步放大直接作用于障碍物完成剪切破拆,避免传统装置在破拆时需要操作人员施加较大的力量才能操作装置,使得操作人员在灾害现场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也可方便的自行破拆完成自救,显著增加救援效率降低人员受伤概率。

3、本发明通过在预准备时压缩液压油和弹簧使其积攒能量完成蓄能的同时,冲击组件和剪切组件也处于预准备状态完成折叠和收纳,尽可能减少装置在未使用时的占地面积,同时由于第一连杆收纳与收纳槽的内部,并未直接暴露在外侧面可避免装置出现伤人现象,杜绝传统装置在未使用时易发生伤人以及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适合在室内环境下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端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剪切组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动力组件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冲击组件结构的单独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螺纹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收纳槽;3、冲击组件;301、活动座;302、第一安装座;303、第一连杆;304、反光条;305、第二安装座;306、冲击钻;307、第三安装座;308、第二连杆;309、第三安装座;3010、活动块;3011、螺纹槽;3012、螺纹杆;4、动力组件;401、储油罐;402、储油管;403、双向瓣阀;404、活塞板;405、活塞杆;406、复位弹簧;407、安装座;408、活动板;409、出油管;5、把手;6、连接座;7、剪切组件;701、输油管;702、暂存管;703、活动板;704、活动杆;705、压力块;706、杠杆;707、破拆斧;708、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室内便携式消防破拆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外侧面等角度开设有收纳槽2,机架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冲击组件3,冲击组件3的右端设有动力组件4,动力组件4的右端设有剪切组件7,剪切组件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座6,连接座6靠近冲击组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把手5的一端与机架1之间固定连接,冲击组件3的右端与动力组件4的左端固定连接,动力组件4的左右两侧与剪切组件7的左端相连接。

在装置的使用前,装置处于预准备工作状态,可利用把手5上的孔位将该装置放在随取的地方供发生意外情况下使用,而在预工作状态时,冲击组件3位于机架1的内部,且剪切组件7处于未张开状态。

如图6所示,动力组件4包括储油罐401,储油罐401的内部储存有液压油,储油罐401的左端固定连通有储油管402,储油罐4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双向瓣阀403,储油管40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404,活塞板40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储油管402内部的活塞杆405,活塞杆405的另一端贯穿储油管402的左端且固定安装有位于储油管402外侧面的安装座407,安装座407的一端与冲击组件3的右端固定连接,储油管402外侧面靠近左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出油管409,出油管409位于活塞板404的左端,储油管402的外侧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安装座407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板408,活动板408与固定柱之间活动卡接。

在装备的使用前,需要将装置调整至预工作状态,可通过向冲击组件3施加向内侧的压力,此时即可带动安装座407向内侧位移,通过安装座407带动活塞杆405向内侧位移进而带动活塞板404向内侧位移,此时位于储油管402内部的液压油即可给与双向瓣阀403压力并打开双向瓣阀403将液压油注入储油罐401内,同时位于活塞杆405外侧面的复位弹簧406被压缩,当复位弹簧406被压缩至极限时,此时活动板408的一端位于固定柱的上方,通过转动左右两个活动板408即可将活动板408与固定柱之间进行卡接,实现固定,完成蓄能。

如图7所示,冲击组件3包括活动座301,活动座301的右端与安装座407之间固定连接,活动座301的外侧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302,第一安装座302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03,第一安装座30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座305,第二安装座305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冲击钻306,第一安装座302的数量共为五个且分布在活动座301的外侧面。

第一实施例:

当火灾发生时需要对玻璃等装置进行击打破碎时,可通过同时向外侧拨动两个活动板408,此时即可解除活动板408与固定柱之间的固定,此时积攒在储油罐401内部的液压油压缩状态被解除即可对活塞板404进行冲击,使得活塞板404朝左侧位移,同时复位弹簧406的压缩状态也被解除恢复形变的同时也可带动活塞杆405朝左侧位移,进而带动安装座407朝左侧位移,同时带动安装座407左端的活动座301和第一连杆303朝左侧位移,此时冲击组件3整体会向外侧进行位移,进而通过第一连杆303底端的冲击钻306对玻璃等装置进行击打破碎。

通过在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来对液压油和弹簧进行压缩,并使得液压油和弹簧积攒一定的能量,而在需要击打破碎时,可对其进行释放,将前期积攒的能量瞬间释放,由于释放的速度显著大于积攒时的速度会导致瞬间能量显著增加,此时将其直接作用于玻璃或其他装置表面会直接导致其破碎,避免传统装置需要前期进行使用培训以及击打角度不对造成难以击碎的问题,可快速对装置进行破碎,减少救援时间。

如图8所示,第一连杆303的外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反光条304,第一连杆303位于收纳槽2的内部,第一连杆303内侧面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座307,活动座301的下方设有位于第一连杆303内侧面的活动块3010,活动块3010的外侧面均等角度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座309,第三安装座307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08,第二连杆308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三安装座309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块3010的内侧面均开设有螺纹槽3011,螺纹槽301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12,螺纹杆3012的上下两端均贯穿活动块3010的上下两端且底端与活动座301的底端活动连接。

当需要击碎的装置面积较大时,可在操作前通过转动螺纹杆3012,此时即可带动活动块3010的上下位移,而当活动块3010向上位移时,由于第三安装座309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308且第二连杆308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安装座307,而第三安装座307则与第一连杆303之间相固定,而第二连杆308的整体长度不变,当活动块3010上移时,第二连杆308即可向下方转动并给予第一连杆303一定的压力,此时第一连杆303即可相对第一安装座302向外侧偏转,增加整个冲击组件3底端的操作面积,同时在未工作时,位于第一连杆303外侧面的反光条304可在夜间进行发光并通过收纳槽2透出,以便在需要使用时快速发现以供使用。

如图4和图5所示,剪切组件7包括输油管701,输油管701的一端与出油管409之间固定连通,输油管701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暂存管702,暂存管702的底端设有杠杆706,杠杆706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动力组件4的左右两侧,两个杠杆706的顶端均对称安装有破拆斧707,两个杠杆706靠近顶端的位置上设有连接轴708,两个杠杆706通过连接轴708转动连接,连接轴708的外侧面与连接座6之间活动连接,暂存管70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板703,活动板7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暂存管702内部的活动杆704,活动杆704的底端贯穿暂存管702的底端且固定安装有压力块705,压力块705的底端与杠杆70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第二实施例:

当需要对障碍物进行破拆剪切操作时,当活动板408与固定柱的固定被解除时,可通过双手紧握把手5,当液压油推动活塞板404位移至出油管409的左端时,此时液压油即可通过出油管409进入输油管701并进入暂存管702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动板703的顶端施加压力,且带动活动杆704和压力块705朝下方位移,最终带动两个杠杆706的左端相对靠近,此时两个杠杆706右端的破拆斧707随之相对靠近对障碍物施加剪切力辅助破拆。

通过利用前期准备工作的动作来对能量进行储存,并在需要时进行释放且作用于杠杆706,来代替人力对杠杆706的作用,由于瞬间释放的能量较大,可快速带动两个杠杆706的左端相对靠近,同时利用杠杆原理将力量进一步放大直接作用于障碍物完成剪切破拆,避免传统装置在破拆时需要操作人员施加较大的力量才能操作装置,使得操作人员在灾害现场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也可方便的自行破拆完成自救,显著增加救援效率降低人员受伤概率。

第三实施例:

在装置未工作时,活动板408与固定柱之间进行卡接,此时第一连杆303全部位于收纳槽2的内部,且冲击钻306也位于收纳槽2的内部,冲击组件3整体位于机架1的内侧面,杠杆706的左侧处于最大张开角度,破拆斧707也处于最大张开角度,整个装置处于预准备折叠状态。

通过在预准备时压缩液压油和弹簧使其积攒能量完成蓄能的同时,冲击组件3和剪切组件7也处于预准备状态完成折叠和收纳,尽可能减少装置在未使用时的占地面积,同时由于第一连杆303收纳与收纳槽2的内部,并未直接暴露在外侧面可避免装置出现伤人现象,杜绝传统装置在未使用时易发生伤人以及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适合在室内环境下进行使用。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在装备的使用前,需要将装置调整至预工作状态,可通过向冲击组件3施加向内侧的压力,此时即可带动安装座407向内侧位移,通过安装座407带动活塞杆405向内侧位移进而带动活塞板404向内侧位移,此时位于储油管402内部的液压油即可给与双向瓣阀403压力并打开双向瓣阀403将液压油注入储油罐401内,同时位于活塞杆405外侧面的复位弹簧406被压缩,当复位弹簧406被压缩至极限时,此时活动板408的一端位于固定柱的上方,通过转动左右两个活动板408即可将活动板408与固定柱之间进行卡接,实现固定,完成蓄能;

当火灾发生时需要对玻璃等装置进行击打破碎时,可通过同时向外侧拨动两个活动板408,此时即可解除活动板408与固定柱之间的固定,此时积攒在储油罐401内部的液压油压缩状态被解除即可对活塞板404进行冲击,使得活塞板404朝左侧位移,同时复位弹簧406的压缩状态也被解除恢复形变的同时也可带动活塞杆405朝左侧位移,进而带动安装座407朝左侧位移,同时带动安装座407左端的活动座301和第一连杆303朝左侧位移,此时冲击组件3整体会向外侧进行位移,进而通过第一连杆303底端的冲击钻306对玻璃等装置进行击打破碎;

当需要击碎的装置面积较大时,可在操作前通过转动螺纹杆3012,此时即可带动活动块3010的上下位移,而当活动块3010向上位移时,由于第三安装座309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杆308且第二连杆308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安装座307,而第三安装座307则与第一连杆303之间相固定,而第二连杆308的整体长度不变,当活动块3010上移时,第二连杆308即可向下方转动并给予第一连杆303一定的压力,此时第一连杆303即可相对第一安装座302向外侧偏转,增加整个冲击组件3底端的操作面积,同时在未工作时,位于第一连杆303外侧面的反光条304可在夜间进行发光并通过收纳槽2透出,以便在需要使用时快速发现以供使用;

当需要对障碍物进行破拆剪切操作时,当活动板408与固定柱的固定被解除时,可通过双手紧握把手5,当液压油推动活塞板404位移至出油管409的左端时,此时液压油即可通过出油管409进入输油管701并进入暂存管702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活动板703的顶端施加压力,且带动活动杆704和压力块705朝下方位移,最终带动两个杠杆706的左端相对靠近,此时两个杠杆706右端的破拆斧707随之相对靠近对障碍物施加剪切力辅助破拆;

在装置未工作时,活动板408与固定柱之间进行卡接,此时第一连杆303全部位于收纳槽2的内部,且冲击钻306也位于收纳槽2的内部,冲击组件3整体位于机架1的内侧面,杠杆706的左侧处于最大张开角度,破拆斧707也处于最大张开角度,整个装置处于预准备折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室内便携式消防破拆装置
  • 一种消防救援便携式激光破拆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471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