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柱式联合接线盒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27:32


一种柱式联合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线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式联合接线盒。

背景技术

接线盒一般安装在电表的下侧,用于方便带电更换电表,现有的接线盒在接线时,需要将互感器引出的线路从接线盒的下侧伸入接线盒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将电压进线从接线盒的下侧伸入接线盒并通过紧固件固定,然后电表上的电压接线端子上连接的线路从接线盒的上侧伸入接线盒并通过紧固件固定,电表上还有其他线路从接线盒的上侧伸入接线盒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接线效率低。

在带电更换电表时,需要用螺丝刀操作接线盒中的导电螺丝,然后移动接线盒中的导电片将互感器短接,再拧紧导电螺丝固定导电片,更换电表完成后,再用螺丝刀操作接线盒中的导电螺丝,将导电片松开,移动导电片后,在拧紧导电螺丝,最终使得电表重新接入电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螺丝刀反复操作接线盒,换表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接线盒接线效率低以及换表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柱式联合接线盒,接线效率高,以及换表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柱式联合接线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在盒体上的三个接线单元,接线单元包括电压传输排、第一互感器传输排、第二互感器传输排以及第三互感器传输排,电压传输排包括电压输入柱、电压输出柱以及用于将电压输入柱以及电压输出柱连接的第一短接片,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盒体设置有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包括转轴、第一短接柱,转轴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第一短接柱和第三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转轴转动连接有短接件,短接件远离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切换键,切换键包括导电体以及绝缘体,绝缘体和第一短接柱抵接,转轴套设置有用于将绝缘体压紧在第一短接柱上的弹簧。弹簧处于扭转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可提高接线效率以及换表效率。具体的,以其中一个接线单元为例进行接线的说明,互感器引出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电表连接有第三导线、第四导线以及第五导线,电压进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第四导线以及第五导线的端部均连接有铜套,电压输入柱和电压输出柱均采用和铜套适配的铜柱,从而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包括第一接线柱以及第二接线柱,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电连接,第二互感器传输排包括第三接线柱和第四接线柱,第三接线柱和第四接线柱电连接,第三互感器传输排包括第五接线柱和第六接线柱,第五接线柱和第六接线柱电连接,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三接线柱、第四接线柱、第五接线柱和第六接线柱均采用和铜套适配的铜柱,从而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接线时,将电压进线的铜套套在电压输入柱上,从而实现电压进线和电压输入柱的电连接,将第三导线的铜套套在电压输出柱上,从而实现第三导线和电压输出柱的电连接,电压进线通过第一短接片向电表输出电压。同理,第一导线的铜套套在第三接线柱上,第二导线的铜套套在第五接线柱上,第四导线的铜套套在第二接线柱上,第五导线的铜套套在第六接线柱上。至此,接线完成。当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时,互感器的第一导线通过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第一互感器传输排、第四导线和电表电连接,当绝缘体和第一短接柱抵接时,第三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之间断开,互感器的第二导线通过第三互感器传输排、第五导线和电表电连接,最终使得互感器的电流能流向电表,整个过程无需采用螺丝刀操作紧固件,接线效率大大提升。

需要更换电表时,需要将第二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三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以使得互感器的短接从而防止互感器开路而引发危险。具体的,电压输出柱和电压输入柱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绕转轴的轴线转动短接件(短接件的材质为铜,从而使得短接件和转轴电连接),使得绝缘体和第一短接柱脱开,弹簧被进一步扭转,然后绕短接件的轴线转动切换键,转动角度为180度,使得导电体朝向第一短接柱,放开切换键后,在弹簧的作用下,短接件绕转轴的轴线转动,最终导电体压紧在第一短接柱上,此时第三互感器传输排通过第一短接柱、导电体、转轴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即互感器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电连接,即互感器短接。更换电表完成后,将接线盒还原,具体的,电压输出柱和电压输入柱之间的电连接恢复,绕转轴的轴线转动短接件,使得导电体和第一短接柱脱开,弹簧被扭转,然后绕短接件的轴线转动切换键,转动角度为180度,使得绝缘体朝向第一短接柱,放开切换键后,在弹簧的作用下,短接件绕转轴的轴线转动,最终绝缘体重新压紧在第一短接柱上。整个更换电表的过程无需利用螺丝刀反复操作接线盒,换表效率提高。

进一步的,导电体远离第一短接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嵌入第一短接柱的第一凹槽。

通过上述设置,当导电体压紧在第一短接柱上时,第一短接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内并和第一凹槽贴合,第一短接柱和导电体之间电阻小。

进一步的,盒体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第一螺钉和电压输入柱电连接,第二螺钉和电压输出柱电连接,第一短接片和盒体滑动连接,第一短接片设置有第一长孔,第一螺钉穿过第一长孔并和第一短接片抵接,第二螺钉和第一短接片抵接。

通过上述设置,方便电压输入柱和电压输出柱之间电连接的断开和连接。具体的,当第二螺钉和第一短接片抵接时,且第一螺钉和第一短接片抵接时,电压输入柱通过第一螺钉、第一短接片、第二螺钉和电压输出柱电连接,第一螺钉穿过第一长孔并拧紧,从而将第一短接片固定在盒体上。当需要断开电压输入柱和电压输出柱之间的电连接时,拧松第一螺钉,然后沿盒体滑动第一短接片,第一螺钉和第一长孔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第一短接片和第二螺钉脱开后电压输入柱和电压输出柱之间断开,拧紧第一螺钉并固定第一短接片。

进一步的,盒体固定连接有第二短接柱以及第三短接柱,第二短接柱和第一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第三短接柱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第二短接柱和第三短接柱通过第二短接片电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的电连接。具体的,第一互感器传输排通过第二短接柱、第二短接片、第三短接柱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

进一步的,转轴套设置有衬套,衬套和第二短接片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和衬套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和短接件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衬套一方面用于安装第二短接片,另一方面,衬套给弹簧提供反作用力,处于扭转状态下的弹簧将导电体或绝缘体压紧在第一短接柱上。

进一步的,转轴凸出盒体的长度为a,第一短接柱凸出盒体的长度为b,第二短接柱凸出盒体的长度等于b,第三短接柱凸出盒体的长度小于b,a大于b,第一短接柱、第二短接柱以及第三短接柱沿转轴的周向设置,且第一短接柱至转轴的距离等于第二短接柱至转轴的距离且等于第三短接柱至转轴的距离,第一短接柱至第三短接柱的距离等于第二短接柱至第三短接柱的距离,第二短接片设置有呈圆弧形的第二长孔,第二长孔的圆心位于转轴的轴线上,第三短接柱穿过第二长孔,且第三短接柱和第二长孔靠近第一短接柱的一端抵接,第二短接片远离第一短接柱的一端和第二短接柱抵接,绝缘体抵接在第一短接柱靠近第三短接柱的一侧。

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另一种接线方式,并且两种接线方式可方便切换。具体的,用手捏住短接件,将短接件沿转轴滑动至转轴远离盒体的一端,此时弹簧被拉长,然后绕转轴的轴线顺时针转动短接件,当a大于b,可防止短接件在转动的过程中和第一短接柱(第三短接柱)产生干涉,短接件在转动的过程中,弹簧的扭转程度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即最终弹簧被反向扭转,此时,衬套在弹簧的作用下绕转轴的轴线顺时针转动,衬套带动第二短接片转动,第二长孔和第三短接柱之间相对运动,最终第三短接柱和第二长孔远离第一短接柱的一端抵接,同时第二短接片的端部和第一短接柱抵接,即第一短接柱通过第二短接片和第三短接柱电连接,最后当短接件转动至第二短接柱和第三短接柱之间时,短接件沿转轴靠近盒体并和衬套抵接,弹簧缩短并使得短接件压紧在衬套上,放开短接件,在弹簧的作用下,绝缘体压紧在第二短接柱上。

此时可进行第二种接线方式的接线,具体的,将电压进线的铜套套在电压输入柱上,将第一导线的铜套套在第一接线柱上,将第二导线的铜套套在第三接线柱上,将第三导线的铜套套在电压输出柱上,将第四导线的铜套套在第二接线柱上,将第五导线的铜套套在第六接线柱上。此时,电压进线通过电压输入柱、第一短接片、电压输出柱、第三导线向电表输出电压,互感器的第一导线通过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四导线和电表电连接,互感器的第二导线通过第三接线柱、第三短接柱、第二短接片、第一短接柱、第六接线柱、第五导线和电表连接。

当需要更换电表时,则先电压输出柱和电压输入柱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然后绕转轴的轴线转动短接件,使得绝缘体和第二短接柱脱开,然后绕短接件的轴线转动切换键,转动180度,使得导电体朝向第二短接柱,松开短接件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导电体压紧在第二短接柱上,从而使得第二短接柱通过导电体、短接件和转轴电连接,即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之间电连接,此时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电连接。更换电表完成后,恢复电压输入柱和电压输出柱之间的电连接,绕转轴的轴线转动短接件,使得导电体和第二短接柱之间脱开,然后转动切换键使得绝缘体朝向第二短接柱,放开切换键后,在弹簧的作用下,绝缘体和第二短接柱抵接,此时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之间的电连接断开。

进一步的,短接件设置有转动槽,转轴穿过转动槽并和转动槽转动连接,短接件设置有开口朝向衬套的容纳槽,弹簧设置在容纳槽内,弹簧还用于使短接件挤压在衬套上。

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本申请的结构紧凑性。

进一步的,第一短接柱和第二短接柱的半径相等,第二短接片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和第一短接柱配合的第一配合槽,第二短接片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和第二短接柱配合的第二配合槽,第二短接柱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配合槽内并和第二配合槽贴合,第二长孔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和第三短接柱配合的第三配合槽,第三短接柱至少部分设置在对应的第三配合槽内并和第三配合槽贴合。

通过上述设置,可减小本申请的电阻。具体的,当第二短接柱和第二短接片抵接时,第二配合槽和第二短接柱贴合,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电阻。当第三短接柱和第二长孔的端部抵接时,第三短接柱和对应的第三配合槽贴合,从而使得第三短接柱和第二短接片之间电阻较小,当第二短接片和第一短接柱抵接时,第一配合槽和第一短接柱贴合,从而使得第二短接片和第一短接柱之间电阻较小。

进一步的,转轴远离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

通过上述设置,可防止短接件从转轴上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接线完成后的电连接线路图。

图6为短接件转动的示意图。

图7为切换键转动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更换电表时的示意图。

图9为短接件沿转轴滑动然后转动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种接线方式的实施例接线后的电连接线路图。

图11为另一种接线方式的实施例更换电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11,一种柱式联合接线盒,包括盒体11以及设置在盒体11上的三个接线单元,接线单元包括电压传输排、第一互感器传输排、第二互感器传输排以及第三互感器传输排,电压传输排包括电压输入柱121、电压输出柱122以及用于将电压输入柱121以及电压输出柱122连接的第一短接片123,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盒体11设置有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包括转轴161、第一短接柱162,转轴161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转轴161和盒体11固定连接,第一短接柱162和第三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转轴161转动连接有短接件163,短接件163远离转轴16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切换键164,切换键164包括导电体1641以及绝缘体1642,绝缘体1642和第一短接柱162抵接,转轴161套设置有用于将绝缘体1642压紧在第一短接柱162上的弹簧165。弹簧165处于扭转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可提高接线效率以及换表效率。具体的,以其中一个接线单元为例进行接线的说明,互感器引出第一导线21和第二导线22,电表连接有第三导线31、第四导线32以及第五导线33,电压进线41、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22、第三导线31、第四导线32以及第五导线33的端部均连接有铜套51,电压输入柱121和电压输出柱122均采用和铜套51适配的铜柱,从而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包括第一接线柱131以及第二接线柱132,第一接线柱131和第二接线柱132电连接,第二互感器传输排包括第三接线柱141和第四接线柱142,第三接线柱141和第四接线柱142电连接,第三互感器传输排包括第五接线柱151和第六接线柱152,第五接线柱151和第六接线柱152电连接,第一接线柱131、第二接线柱132、第三接线柱141、第四接线柱142、第五接线柱151和第六接线柱152均采用和铜套51适配的铜柱,从而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参见图5,接线时,将电压进线41的铜套51套在电压输入柱121上,从而实现电压进线41和电压输入柱121的电连接,将第三导线31的铜套51套在电压输出柱122上,从而实现第三导线31和电压输出柱122的电连接,电压进线41通过第一短接片123向电表输出电压。同理,第一导线21的铜套51套在第三接线柱141上,第二导线22的铜套51套在第五接线柱151上,第四导线32的铜套51套在第二接线柱132上,第五导线33的铜套51套在第六接线柱152上。至此,接线完成。当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时,互感器的第一导线21通过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第一互感器传输排、第四导线32和电表电连接,当绝缘体1642和第一短接柱162抵接时,第三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之间断开,互感器的第二导线22通过第三互感器传输排、第五导线33和电表电连接,最终使得互感器的电流能流向电表,整个过程无需采用螺丝刀操作紧固件,接线效率大大提升。

参见图6至图8,需要更换电表时,需要将第二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三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以使得互感器的短接从而防止互感器开路而引发危险。具体的,电压输出柱122和电压输入柱121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绕转轴161的轴线转动短接件163(短接件163的材质为铜,从而使得短接件163和转轴161电连接),使得绝缘体1642和第一短接柱162脱开,弹簧165被进一步扭转,然后绕短接件163的轴线转动切换键164,转动角度为180度,使得导电体1641朝向第一短接柱162,放开切换键164后,在弹簧165的作用下,短接件163绕转轴161的轴线转动,最终导电体1641压紧在第一短接柱162上,此时第三互感器传输排通过第一短接柱162、导电体1641、转轴161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即互感器的第一导线21和第二导线22电连接,即互感器短接。更换电表完成后,将接线盒还原,具体的,电压输出柱122和电压输入柱121之间的电连接恢复,绕转轴161的轴线转动短接件163,使得导电体1641和第一短接柱162脱开,弹簧165被扭转,然后绕短接件163的轴线转动切换键164,转动角度为180度,使得绝缘体1642朝向第一短接柱162,放开切换键164后,在弹簧165的作用下,短接件163绕转轴161的轴线转动,最终绝缘体1642重新压紧在第一短接柱162上。整个更换电表的过程无需利用螺丝刀反复操作接线盒,换表效率提高。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导电体1641远离第一短接柱16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嵌入第一短接柱162的第一凹槽1643。

通过上述设置,当导电体1641压紧在第一短接柱162上时,第一短接柱162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1643内并和第一凹槽1643贴合,第一短接柱162和导电体1641之间电阻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盒体11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111和第二螺钉112,第一螺钉111和电压输入柱121电连接,第二螺钉112和电压输出柱122电连接,第一短接片123和盒体11滑动连接,第一短接片123设置有第一长孔1231,第一螺钉111穿过第一长孔1231并和第一短接片123抵接,第二螺钉112和第一短接片123抵接。

通过上述设置,方便电压输入柱121和电压输出柱122之间电连接的断开和连接。具体的,参见图5,当第二螺钉112和第一短接片123抵接时,且第一螺钉111和第一短接片123抵接时,电压输入柱121通过第一螺钉111、第一短接片123、第二螺钉112和电压输出柱122电连接,第一螺钉111穿过第一长孔1231并拧紧,从而将第一短接片123固定在盒体11上。参见图8,当需要断开电压输入柱121和电压输出柱122之间的电连接时,拧松第一螺钉111,然后沿盒体11滑动第一短接片123,第一螺钉111和第一长孔1231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第一短接片123和第二螺钉112脱开后电压输入柱121和电压输出柱122之间断开,拧紧第一螺钉111并固定第一短接片123。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盒体11固定连接有第二短接柱113以及第三短接柱114,第二短接柱113和第一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第三短接柱114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第二短接柱113和第三短接柱114通过第二短接片115电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实现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的电连接。具体的,第一互感器传输排通过第二短接柱113、第二短接片115、第三短接柱114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转轴161套设置有衬套1611,衬套1611和第二短接片115固定连接,弹簧165的一端和衬套1611连接,弹簧165的另一端和短接件163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参见图2至图4,衬套1611一方面用于安装第二短接片115,另一方面,衬套1611给弹簧165提供反作用力,处于扭转状态下的弹簧165将导电体1641或绝缘体1642压紧在第一短接柱162上。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转轴161凸出盒体11的长度为a,第一短接柱162凸出盒体11的长度为b,第二短接柱113凸出盒体11的长度等于b,第三短接柱114凸出盒体11的长度小于b,a大于b,第一短接柱162、第二短接柱113以及第三短接柱114沿转轴161的周向设置,且第一短接柱162至转轴161的距离等于第二短接柱113至转轴161的距离且等于第三短接柱114至转轴161的距离,第一短接柱162至第三短接柱114的距离等于第二短接柱113至第三短接柱114的距离,第二短接片115设置有呈圆弧形的第二长孔1151,第二长孔1151的圆心位于转轴161的轴线上,第三短接柱114穿过第二长孔1151,且第三短接柱114和第二长孔1151靠近第一短接柱162的一端抵接,第二短接片115远离第一短接柱162的一端和第二短接柱113抵接,绝缘体1642抵接在第一短接柱162靠近第三短接柱114的一侧。

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另一种接线方式,并且两种接线方式可方便切换。具体的,参见图9和图10,用手捏住短接件163,将短接件163沿转轴161滑动至转轴161远离盒体11的一端,此时弹簧165被拉长,然后绕转轴161的轴线顺时针(这里的顺时针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采用说明书附图中的方位而进行描述的)转动短接件163,当a大于b,可防止短接件163在转动的过程中和第一短接柱162(第三短接柱114)产生干涉,短接件163在转动的过程中,弹簧165的扭转程度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即最终弹簧165被反向扭转,此时,衬套1611在弹簧165的作用下绕转轴161的轴线顺时针转动,衬套1611带动第二短接片115转动,第二长孔1151和第三短接柱114之间相对运动,最终第三短接柱114和第二长孔1151远离第一短接柱162的一端抵接,同时第二短接片115的端部和第一短接柱162抵接,即第一短接柱162通过第二短接片115和第三短接柱114电连接,最后当短接件163转动至第二短接柱113和第三短接柱114之间时,短接件163沿转轴161靠近盒体11并和衬套1611抵接,弹簧165缩短并使得短接件163压紧在衬套1611上,放开短接件163,在弹簧165的作用下,绝缘体1642压紧在第二短接柱113上。

此时可进行第二种接线方式的接线,具体的,参见图10,将电压进线41的铜套51套在电压输入柱121上,将第一导线21的铜套51套在第一接线柱131上,将第二导线22的铜套51套在第三接线柱141上,将第三导线31的铜套51套在电压输出柱122上,将第四导线32的铜套51套在第二接线柱132上,将第五导线33的铜套51套在第六接线柱152上。此时,电压进线41通过电压输入柱121、第一短接片123、电压输出柱122、第三导线31向电表输出电压,互感器的第一导线21通过第一接线柱131、第二接线柱132、第四导线32和电表电连接,互感器的第二导线22通过第三接线柱141、第三短接柱114、第二短接片115、第一短接柱162、第六接线柱152、第五导线33和电表连接。

参见图11,当需要更换电表时,则先电压输出柱122和电压输入柱121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然后绕转轴161的轴线转动短接件163,使得绝缘体1642和第二短接柱113脱开,然后绕短接件163的轴线转动切换键164,转动180度,使得导电体1641朝向第二短接柱113,松开短接件163后,在弹簧165的作用下,导电体1641压紧在第二短接柱113上,从而使得第二短接柱113通过导电体1641、短接件163和转轴161电连接,即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之间电连接,此时第一导线21和第二导线22之间电连接。更换电表完成后,恢复电压输入柱121和电压输出柱122之间的电连接,绕转轴161的轴线转动短接件163,使得导电体1641和第二短接柱113之间脱开,然后转动切换键164使得绝缘体1642朝向第二短接柱113,放开切换键164后,在弹簧165的作用下,绝缘体1642和第二短接柱113抵接,此时第一互感器传输排和第二互感器传输排之间的电连接断开。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短接件163设置有转动槽1631,转轴161穿过转动槽1631并和转动槽1631转动连接,短接件163设置有开口朝向衬套1611的容纳槽1632,弹簧165设置在容纳槽1632内,弹簧165还用于使短接件163挤压在衬套1611上。

通过上述设置,增加了本申请的结构紧凑性。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短接柱162和第二短接柱113的半径相等,第二短接片11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和第一短接柱162配合的第一配合槽1152,第二短接片115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和第二短接柱113配合的第二配合槽1153,第二短接柱113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配合槽1153内并和第二配合槽1153贴合,第二长孔115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和第三短接柱114配合的第三配合槽1154,第三短接柱114至少部分设置在对应的第三配合槽1154内并和第三配合槽1154贴合。

通过上述设置,可减小本申请的电阻。具体的,当第二短接柱113和第二短接片115抵接时,第二配合槽1153和第二短接柱113贴合,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电阻。当第三短接柱114和第二长孔1151的端部抵接时,第三短接柱114和对应的第三配合槽1154贴合,从而使得第三短接柱114和第二短接片115之间电阻较小,当第二短接片115和第一短接柱162抵接时,第一配合槽1152和第一短接柱162贴合,从而使得第二短接片115和第一短接柱162之间电阻较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转轴161远离盒体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1612。

通过上述设置,可防止短接件163从转轴161上拔出。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57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