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机舱系统串油管道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5:48


机舱系统串油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舱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机舱系统串油管道。

背景技术

根据机舱艉管滑油系统、滑油净化、气缸油等管路系统(以下简称“管路系统”)串油清洁工艺存在以下弊端:1、系统管路“粗、细”管路采用“串联”方式联接,导致串油效率降低,“细”管路在串联系统中极大的影响了串油管路的串洗油的流量和速率,串油效率大大降低;2、大部分管路系统串洗“进、出”口设置在了机舱较低的位置,串油软管需要拉长线至管路系统的“进、出口”,串洗泵需要克服串洗油在联接软管中的重力,导致串洗泵的串洗效率不高;3、串洗软管消耗较大,需要长距离连接,连接接头也逐渐增加,导致人工成本逐渐提高、串油接头的采购和加工成本逐渐提高,甚至出现串油软管数量不足的情况,软管的采购成本也再次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机舱系统串油管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通过优化管路串洗路径,原则上将“大于Φ42粗”管路作为系统主管路串联,而将“小于Φ42细”管路与其他“细”管路并联,尽可能的将所有串洗管路管径一致,将串油的系统管路优化后,将串油泵的联接软管放置在系统最上端,避免串油泵因联接软管过长导致的无效做功,优化后的串油管路串油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节省了人工成本,例如艉管滑油系统原来需要耗时约十天串油才能结束,2号船更换串油联接方式后串油耗时七天,优化后,串洗管路用联接软管不用长距离拉设,既节省了串油软管,又减少了拉设软管所消耗的时间,工人的工作负荷降低,减少了系统中软管的跨接,部分位置只需要开阀即可实现系统联通。

本发明机舱系统串油管道,包括尾管,所述尾管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尾管第一密封处,所述尾管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尾管第二密封处,所述尾管的内壁感觉有尾轴,所述尾管的内部设有尾轴空腔,所述尾管的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有后轴承,所述尾管的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前轴承,所述尾管第二密封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箱,所述尾管的一侧箍连接有第一串联管,所述尾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串联管,所述第一串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第二串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波纹折叠管,所述波纹折叠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串联管,所述尾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法兰盘,所述第一上法兰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法兰盘,所述第一上法兰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纵连管,所述第一上法兰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上法兰盘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下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尾管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尾管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层。

优选的,所述尾管第二密封处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油装置,所述尾管第二密封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油管。

优选的,所述尾管第二密封处的外侧箍连接有第四油管,所述尾管第二密封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油管,所述第四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箱,所述第二油箱的一端与尾管第一密封处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尾管第一密封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七油管,所述第七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总油箱,所述第一油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六油管,所述第六油管与第七油管相互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尾管第一密封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八油管,所述尾管第一密封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九油管,所述第九油管的一端与第二油箱的相互连接,所述尾管第一密封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十油管,所述第二油箱的底端与总油箱相互贯通连接,所述第三油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油箱,所述第三油箱与总油箱相互连接,所述第三油箱的顶端与冲洗油泵相互贯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串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串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上法兰盘,所述第一串联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阀,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法兰盘,所述第二下法兰盘的外侧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二下法兰盘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二上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法兰盘。

优选的,所述尾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串联管,所述第二串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上法兰盘,所述波纹折叠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下法兰盘,所述波纹折叠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上法兰盘,所述第三上法兰盘的外侧螺纹套设连接有第四螺栓,所述第三上法兰盘通过第四螺栓与第三下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上法兰盘与第三下法兰盘的外侧均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壁螺纹套设连接有调节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三串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法兰盘,所述第三串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下法兰盘,所述第四下法兰盘的外侧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五螺栓,所述第四下法兰盘通过第五螺栓与第四上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上法兰盘与第四下法兰盘外侧均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外壁与调节螺栓通过螺纹套设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系统原原理图。

图2是尾管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尾管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1-6中:1、尾管;2、尾管第一密封处;3、尾管第二密封处;4、尾轴;5、尾轴空腔;6、后轴承;7、前轴承;8、第一油箱;9、供油装置;10、第二油箱;11、第三油箱;12、冲洗油泵;13、总油箱;14、第一油管;15、第二油管;16、第三油管;17、第四油管;18、第五油管;19、第六油管;20、第七油管;21、第八油管;22、第九油管;23、第十油管;24、第一串联管;25、软管;26、第二串联管;27、波纹折叠管;28、第三串联管;29、纵连管;30、加强层;31、第一上法兰盘;32、第一下法兰盘;33、第一螺栓;34、安装槽;35、固定盘;36、第二螺栓;37、控制阀;38、第二上法兰盘;39、第二下法兰盘;40、第三螺栓;41、第三上法兰盘;42、第三下法兰盘;43、第一螺纹槽;44、调节螺栓;45、第四螺栓;46、第四上法兰盘;47、第四下法兰盘;48、第五螺栓;49、第二螺纹槽;50、第六法兰盘;51、第六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如图1-6所示的机舱系统串油管道,包括尾管1,尾管1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尾管第一密封处2,尾管1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尾管第二密封处3,尾管1的内壁感觉有尾轴4,尾管1的内部设有尾轴空腔5,尾管1的外壁一端固定连接有后轴承6,尾管1的外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前轴承7,尾管第二密封处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管14,第一油管14的数量设置为三个,第一油管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油箱8尾管1的一侧箍连接有第一串联管24,尾管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串联管26,第一串联管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软管25,第二串联管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波纹折叠管27,波纹折叠管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串联管28,尾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法兰盘31,第一上法兰盘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上法兰盘31,第一上法兰盘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纵连管29,第一上法兰盘3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栓33,第一上法兰盘31通过第一螺栓33与第一下法兰盘32固定连接,尾管1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槽34,尾管1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层30,在使用时,通过优化管路串洗路径,原则上将“大于Φ42粗”管路作为系统主管路串联,而将“小于Φ42细”管路与其他“细”管路并联,尽可能的将所有串洗管路管径一致,将串油的系统管路优化后,将串油泵的联接软管放置在系统最上端,避免串油泵因联接软管过长导致的无效做功。

实施例2

根据如图1-6所示:尾管第二密封处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管15,第二油管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油装置9,尾管第二密封处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油管16,尾管第二密封处3的外侧箍连接有第四油管17,尾管第二密封处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油管18,第四油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油箱10,第二油箱10的一端与尾管第一密封处2相互连接,尾管第一密封处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七油管20,第七油管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总油箱13,第一油箱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六油管19,第六油管19与第七油管20相互贯通连接,尾管第一密封处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八油管21,尾管第一密封处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九油管22,第九油管22的一端与第二油箱10的相互连接,尾管第一密封处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十油管23,第二油箱10的底端与总油箱13相互贯通连接,第三油管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油箱11,第三油箱11与总油箱13相互连接,第三油箱11的顶端与冲洗油泵12相互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油管14、第二油管15、第三油管16、第四油管17、第五油管18、第六油管19、第七油管20、第八油管21、第九油管22与第十油管23的横截面直径相同。

实施例3

根据如图1-6所示:第一串联管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35,所述固定盘3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栓36,第一串联管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上法兰盘38,第一串联管2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阀37,软管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法兰盘39,第二下法兰盘39的外侧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三螺栓40,第二下法兰盘39通过第三螺栓40与第二上法兰盘38固定连接,软管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法兰盘51,尾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串联管26,第二串联管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上法兰盘41,波纹折叠管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下法兰盘42,波纹折叠管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上法兰盘46,第三上法兰盘41的外侧螺纹套设连接有第四螺栓45,第三上法兰盘41通过第四螺栓45与第三下法兰盘42固定连接,第三上法兰盘41与第三下法兰盘42的外侧均设有第一螺纹槽43,第一螺纹槽43的内壁螺纹套设连接有调节螺栓44,第三串联管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法兰盘50,第三串联管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下法兰盘47,第四下法兰盘47的外侧螺纹套设连接有第五螺栓48,第四下法兰盘47通过第五螺栓48与第四上法兰盘46固定连接,第四上法兰盘46与第四下法兰盘47外侧均设有第二螺纹槽49,第二螺纹槽49的外壁与调节螺栓44通过螺纹套设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通过优化管路串洗路径,原则上将“大于Φ42粗”管路作为系统尾管1串联,而将“小于Φ42细”作为第一串联管24、第二串联管26、第三串联管28与软管25与波纹折叠管27分别进行并联,尽可能的将所有串洗管路管径一致,将串油的系统管路优化后,将串油泵的联接软管放置在系统最上端,避免串油泵因联接软管过长导致的无效做功,优化后的串油管路串油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节省了人工成本,例如艉管滑油系统原来需要耗时约十天串油才能结束,2号船更换串油联接方式后串油耗时七天,优化后通过设置软管25与波纹折叠管27的设置,有效方便对串联管道的长度进行调节,以及串联的方向进行调整,串洗管路用联接软管不用长距离拉设,既节省了串油软管,又减少了拉设软管所消耗的时间,工人的工作负荷降低,减少了系统中软管的跨接,部分位置只需要开阀即可实现系统联通。

技术分类

0612011562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