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56:39


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业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展,在地市边界的基站信号交叉覆盖,引起用户在本地占用到异地信号产生漫游费及长途费,由于移动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是以行政区为单位进行不同计费区的划分,使得边界漫游投诉与争议现象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对用户是否处于地市网络边界漫游进行识别。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统计本地边界区域用户的话单或者信令数据,进而根据占用对方基站的频次情况确定边界基站,进一步的,当确定用户终端处于边界区域占用的边界基站产生费用时,采用模糊计费的方式对漫游费和长途费用进行减免。

但是,上述判定用户边界漫游的方法,在确定边界区域的边界基站时,依赖基站的工参信息,而当工参信息出现错误时,会导致确定边界区域的边界基站的准确性降低,使得用户终端占用到异地市信号出现漫游,进而给用户带来困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当获取基站的工参信息出现错误时,导致确定边界区域的边界基站的准确性降低,使得用户终端占用到异地市信号出现漫游,进而给用户带来困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网络信令数据,并基于所述网络信令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所述网络信令数据包括时间戳、用户号码和边界小区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用户常驻地对应的边界基站;

针对同一用户号码,基于所述时间戳和所述边界小区信息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

若是,则获取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的数量,并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所述其它边界基站为与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归属地不同的边界基站;

若否,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处于网络边界区域。

可选的,基于所述时间戳和所述边界小区信息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包括:

基于所述时间戳的先后顺序依次获取在预设时间内的所述边界小区信息;

利用所述边界小区信息基于预定义算法计算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并基于所述边界基站标识号从查找表中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一基站位于同一归属地,以此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

可选的,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是否存在相同项;

若是,则合并所述相同项对应的第二基站,并确定合并后第二基站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此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若否,则判断所述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此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可选的,基于所述网络信令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包括:

针对同一用户号码,基于不同时间戳对应的边界小区信息进行相同小区去重,得到至少一个边界小区识别号;

基于至少一个边界小区识别号利用预定义算法计算所述边界小区识别号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

获取每一边界基站标识号出现的频率次数,并基于所述频率次数对应的最大值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投诉数据,并基于所述投诉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网络边界区域以及所述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

获取该网络边界区域的投诉量,并基于所述投诉量确定是否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

当确定所述投诉量大于特定阈值,则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

当确定所述投诉量小于特定阈值,则不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

可选的,基于所述投诉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网络边界区域以及所述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投诉数据获取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经纬度信息,并基于所述经纬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网络边界区域;

获取所述网络边界区域对应的预设范围内的所有边界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

计算所述所有边界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并基于所述平均值和预设的覆盖冗余量,得到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则生成提示确认信息,并将所述提示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确定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响应于用户终端的回复操作,再次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网络信令数据,并基于所述网络信令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所述网络信令数据包括时间戳、用户号码和边界小区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用户常驻地对应的边界基站;

判断模块,用于针对同一用户号码,基于所述时间戳和所述边界小区信息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时,获取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的数量,并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所述其它边界基站为与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归属地不同的边界基站;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没有接入第二基站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处于网络边界区域。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网络信令数据,并基于网络信令数据确定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进一步的,针对同一用户号码,基于时间戳和边界小区信息判断预设时间内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若是,则获取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的数量,并基于数量确定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若否,则确定用户终端处于网络边界区域,其中,该网络信令数据包括时间戳、用户号码和边界小区信息;该第一基站为用户常驻地对应的边界基站;其它边界基站为与第一基站对应的归属地不同的边界基站;这样,通过用户终端进入异地连续占用一定数量不同边界基站,判定用户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提高确定漫游到边界区域的边界基站的准确性,不依赖基站工参信息,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改善用户口碑。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界漫游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设备,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移动通信计费可以包括本地通信费、长途费及漫游费等,在地市的边界,由于边界城市的发展、无线信号传播的复杂性、以及满足连续通信的需求,各地市的基站除了覆盖本地市区域外,无法避免会出现两地市基站信号交叉重叠覆盖的情况,而边界信号交叉重叠覆盖会引起用户在本地占用到异地信号产生漫游费及长途费,产生边界漫游计费纠纷,引起用户的投诉。为解决边界计费问题,可以定义边界上的基站为边界基站,边界基站覆盖的区域为边界区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地理上距离边界最近的基站作为边界基站,当边界区域有新建基站时,如果该基站与边界之间没有其他基站时,可以将该新建的基站定义为边界基站;如果该基站与边界之间已有其他基站,则该站点不作为边界基站。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统计本地边界区域用户的话单或者信令数据,根据占用对方基站的频次情况确定边界基站,具体的,可以确定边界用户,进而根据边界用户的话单中占用对方边界基站的情况确定出对方边界基站;或者根据边界区域网络信令中位置更新消息或切换消息的频次情况,确定边界基站。

在确定边界基站后,若用户终端处于边界区域占用边界基站产生费用时,可以采用模糊计费的方式对漫游费和长途费用进行减免,减少用户投诉。

但是,上述确定边界基站的方法,依赖基站的工参信息,而当工参信息出现错误时,会导致确定边界区域的边界基站的准确性降低,使得用户终端占用到异地市信号出现漫游,进而给用户带来困扰,且在确定边界基站时,对应的边界区域为预先设定,当边界网络发生变化时,边界区域不能自适应的调整,灵活性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判定用户边界漫游的方法除了可以用于解决边界漫游计费问题外,还可以应用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即电信运营商运用通信大数据,为终端用户提供的行程查询服务,可用于查询一段时间内的行程轨迹,具体的,当用户终端处于地市边界时,虽然没有跨地市流动,但由于两地基站信号交叉重叠覆盖导致用户终端占用到异地市信号出现漫游,此时,系统判定用户驻留过该地市,相应的,用户行程卡上会出现经过该地市的信息,有时甚至会出现特殊标记的情况,给用户出行带来困扰,容易引起用户投诉。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用于对用户终端是否处于地市网络边界漫游进行识别;具体的,可以基于运营商上报的用户终端对应的网络信令数据中的时间戳、用户号码和边界小区信息,动态计算网络边界区域,进一步的,通过分析用户终端连续占用信号的基站归属地的行政地市信息,判断用户终端是处于地市边界区域还是正常行程漫游到其他地市;当确定用户终端进入异地市连续占用该地市一定数量不同基站的信号时,可以判定用户终端已正常漫游进入该地市;当确定用户终端未连续占用异地一定数量不同基站信号时,则判定用户终端处于网络边界区域,这样,基于信号重叠覆盖原因,当用户终端处于小范围内移动或未移动状态,可以判定用户终端未漫游至该地市,可以有效识别处于网络边界区域的用户终端,提高确定边界区域的边界基站的准确性,减少边界漫游误判问题以及对用户出行影响,从而降低用户投诉,提升用户满意度,改善用户口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该应用场景包括:用户的终端设备101、A地的边界基站102、B地的边界基站103和业务处理平台104;其中,A地的边界基站102为用户常驻地对应的边界基站,B地的边界基站103为不同于A地的异地市对应的边界基站;具体的,在一定时间段内,业务处理平台104可以获取上报的网络信令数据,并根据网络信令数据中用户号码、时间戳和小区信息,关联集团资源管理系统中小区的行政地市字段,即得到用户的终端设备101的行程地市如A地和B地,进一步的,通过分析用户的终端设备101连续占用信号的基站(边界基站102和边界基站103)归属地的行政地市信息,判断用户的终端设备101是处于A地的边界区域还是正常行程漫游B地。

可以理解的是,获取到用户的终端设备的行程地市的数量以及每一行程地市对应的边界基站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以上仅是示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再例如,无线终端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可选的,上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是智能手环、平板电脑等设备。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网络信令数据,并基于所述网络信令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所述网络信令数据包括时间戳、用户号码和边界小区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用户常驻地对应的边界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信令数据包括时间戳、用户号码和边界小区信息,所述时间戳用于标记用户终端接入基站对应的时间,所述用户号码用于区分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用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移动台国际用户识别码(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 ISDN number,MSISDN)等表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边界小区信息用于标记用户终端接入网络对应的小区信息,一个基站可以对应多个边界小区信息,如边界小区信息用小区唯一标识(E-UTRAN Cell Identifier,ECI)表示,ECI=移动国家码(Mobile Country Code,MCC)+移动网络号码(Mobile Network Code,MNC)+十六进制小区号CI(Cell Identifier),如ECI=460016B52C15。

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网络信令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即基于网络信令数据中的边界小区信息,利用特定的算法计算该边界小区信息对应的基站编号,进一步的,基于基站编号在查找表中匹配对应的第一基站。

S202、针对同一用户号码,基于所述时间戳和所述边界小区信息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时间可以指的是设定的用于表示间隔相近的一段时间,如预设时间为最近1小时内,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时间对应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时间戳和所述边界小区信息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即针对同一个用户终端,可以基于边界小区信息利用特定算法计算最近一段时间内用户终端接入的基站编号,进一步的,通过判断该用户终端接入的基站与该用户终端在最近一段时间占用的与不同于用户常驻地对应的基站是否相同,进而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

S203、若是,则获取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的数量,并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所述其它边界基站为与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归属地不同的边界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边界区域可以指的是边界基站构成的网络覆盖区域,所述网络边界区域可以基于用户终端占用基站信号情况计算,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边界基站数量的门限值来动态调整边界区域大小。

在本步骤中,通过判断用户终端接入与第一基站对应的归属地不同的边界基站的数量,来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具体的,可以确定当用户终端接入与第一基站对应的归属地不同的边界基站的数量大于一定数量(4个)时,可以判定用户终端已正常漫游进入异地市,即与第一基站对应的归属地不同的地市。

S204、若否,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处于网络边界区域。

在本步骤中,当用户终端接入与第一基站对应的归属地不同的边界基站的数量小于一定数量(4个)时,则判定用户终端处于网络边界区域。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网络信令数据,并基于网络信令数据确定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进一步的,针对同一用户号码,基于网络信令数据中的时间戳和边界小区信息判断预设时间内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若是,则获取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的数量,并基于数量确定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若否,则确定用户终端处于网络边界区域;这样,通过用户终端进入异地连续占用一定数量不同边界基站,判定用户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提高确定漫游到边界区域的边界基站的准确性,不依赖基站工参信息,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改善用户口碑。

示例性的,上述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中,进一步的得到用户途径的行程地市,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界漫游的场景示意图,如图3所示,运营商在规划基站时,不同基站可以覆盖不同区域,如A地的基站01-基站03覆盖不同的区域,B地的基站11-基站13覆盖不同的区域,由于基站无线信号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难以与行政区域划的边界完全吻合,因此可能会出现了用户在A地,终端设备却接收到B地信号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边界漫游。

如用户甲为A地用户,所在区域刚好处于边界附近,同时用户甲的终端设备被A地基站01和乙地11基站以及基站12覆盖,则系统可以判定用户甲漫游到了B地,同理B地用户乙也可以被系统判定为漫游到了A地。但是,当用户的行程卡中出现用户本人认为没有去过的地市时,容易引起用户投诉。

即当用户处于边界未移动或小范围移动时,用户的终端设备所处区域存在信号重叠覆盖问题,根据终端设备切换网络的原理,用户的终端设备会反复占用该区域重叠覆盖的信号,因此,如果用户的终端设备反复占用某几个基站信号,可以判断用户就在某一个范围内活动,而当用户大范围移动时,必将占用多个不同基站的信号。因此可以在A、B两地市边界上定义一个边界区域,当用户处在边界区域时,行程卡不判定为漫游。

其中,边界的大小不是按地理范围划分,而是根据用户接入基站的情况来动态设定。具体的,可以通过收集上报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数据(网络信令数据),并根据网络信令数据中用户号码和小区信息,计算用户终端接入的基站信息,进而确定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例如,当用户从A地基站切换到B地基站信号后,如果连续占用B地n个不同基站的信号,且这n个基站彼此不重复,则行程卡判定用户漫游进入B地;否则如果连续占用B地不同基站数量少于n个,则认为用户处于A和B两地市边界区域,行程卡不判定为漫游到B地。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需求调整n值大小来调整边界区域的范围,n值越大,则两地对应的边界区域越大,相应的,用户被误判漫游的概率越小,但漏判漫游的概率增大;反之n值越小,则两地对应的边界区域越小,用户被误判漫游的概率越大,漏判漫游的概率减小。

可选的,基于所述时间戳和所述边界小区信息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包括:

基于所述时间戳的先后顺序依次获取在预设时间内的所述边界小区信息;

利用所述边界小区信息基于预定义算法计算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并基于所述边界基站标识号从查找表中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一基站位于同一归属地,以此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义算法可以指的是提前设定的用于计算基站编号(基站标识号)的算法,具体的,所述预定义算法可以为取ECI后7位为十六进制小区号CI,以6B52C15为例,将CI转换为十进制,可以得到十进制小区号CI为112536597,进一步的,取CI模256的余数,可以得到本地小区号(LocalCI)为21,进一步的,计算十进制小区号CI除256的整数部分,即(112536597-21)/256=439596,得到基站编号为439596。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预定义算法计算得到的基站编号,一个基站编号可以对应多个小区号,如果连续收到多个同一基站编号对应的小区号,则可以视为收到同一个基站信号,本申请实施例对计算基站编号的预定义算法对应的具体算法不做限定,其也可以为其他现有或人为设定的可以计算出基站编号的算法。

在本步骤中,基于用户终端接入基站的时间,获取预设时间内的用户终端接入小区对应的小区号,进而基于预定义算法计算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并基于计算得到的一系列边界基站标识号从查找表中确定该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所述查找表用于存储边界基站标识号与边界基站以及边界基站对应归属地的对应的关系,如边界基站标识号439596对应基站1,基站1对应的行政地市为A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利用用户终端占用不同基站信号的特点,进而通过分析用户连续占用信号的基站归属地对应的行政地市信息,判断用户是处于地市边界区域还是正常行程进入其它地市,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可选的,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是否存在相同项;

若是,则合并所述相同项对应的第二基站,并确定合并后第二基站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此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若否,则判断所述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此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阈值可以指的是设定的用于确定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对应的基站阈值,虽然边界城市会出现两个地市基站信号交叉重叠覆盖的情况,但由于用户终端连续一段时间内占用异地市大于预设阈值的不同基站的信号,故可以判定用户终端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阈值对应的数值大小不做具体限定,但通常不建议预设阈值设置太小,经过大量试验证明,当预设阈值设置为n=5时,其对应的判断的准确率较高,所以建议预设阈值设置为5。

例如,运用上述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当n=5时,基于网络信令数据对产生用户投诉的某个网络边界区域进行数据分析,在投诉的90个用户中经过以上方法的识别,有87个用户判定未发生漫游(识别正确),3个用户出现漫游异地(识别错误),其对应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6.67%,如表1所示,故以上方法可以显著减少由于边界漫游引起的用户投诉问题。

表1投诉用户对应的边界漫游识别结果

在本步骤中,在确定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前,可以匹配集团资源管理系统小区归属行政地市信息,并合并同一归属地对应的行政地市信息,进一步的,可以计算出该用户终端这段时间接入第二基站对应的数量(漫游判断值),进而判断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以预设阈值为5为例,其过程如下表2所示:

表2 1322999****对应的用户终端边界漫游的判决过程

其中,由于B地对应的漫游判断值均小于预设阈值5,则判断用户1322999****处于A地和B地的边界区域,没有漫游到B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设定的预设阈值以及接入第二基站的数量识别用户终端是否为网络边界漫游状态,不依赖基站的工参信息,简化判断逻辑,大大提高判断的速率以及准确性。

可选的,基于所述网络信令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包括:

针对同一用户号码,基于不同时间戳对应的边界小区信息进行相同小区去重,得到至少一个边界小区识别号;

基于至少一个边界小区识别号利用预定义算法计算所述边界小区识别号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

获取每一边界基站标识号出现的频率次数,并基于所述频率次数对应的最大值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

在本步骤中,从信令接口中获取用户终端使用网络的记录,即网络信令数据,如时间戳、用户号码(MSISDN)、小区编号ECI信息等,并对连续相同小区编号进行去重,如下表3经过去重后表示为表4:

表3

表4

进一步的,在基于不同时间戳对应的边界小区信息进行相同小区去重,得到至少一个边界小区识别号(小区编号)后,利用预定义算法计算边界小区识别号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其计算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对预定义算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进而可以基于每一边界基站标识号出现的频率次数对应的最大值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确定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

可选的,也可以通过确定每一边界基站标识号出现的频率次数大于某个阈值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该边界基站标识号对应的边界基站可以确定为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边界小区识别号计算边界基站标识号,并基于边界基站标识号出现的频率次数确定第一基站,提高确定第一基站的准确性与速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投诉数据,并基于所述投诉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网络边界区域以及所述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

获取该网络边界区域的投诉量,并基于所述投诉量确定是否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

当确定所述投诉量大于特定阈值,则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

当确定所述投诉量小于特定阈值,则不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

本申请实施例中,投诉数据可以指是用户终端没有发生漫游,而在系统判断该用户终端发生漫游后,响应于用户的一系列操作,生成的投诉数据,所述投诉数据可以反映用户终端所处的网络边界区域,在确定对应的网络边界区域后,可以获取到该网络边界区域设置的边界距离,通过统计该网络边界区域的投诉数据,可以得到该网络边界区域的投诉量,当确定所述投诉量大于特定阈值时,需要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所述特定阈值为设定的用于确定投诉量过多的阈值,本申请实施例对特定阈值的大小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在对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时,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网络边界区域内对应的基站数量进行边界距离的修改,也可以人为直接修改所述网络边界区域对应边界距离的大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因此,当用户投诉量太多时,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如增大边界基站的门限扩大网络边界区域范围,以此来减少用户投诉,简化处理流程,减少用户投诉。

可选的,基于所述投诉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网络边界区域以及所述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包括:

基于所述投诉数据获取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经纬度信息,并基于所述经纬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网络边界区域;

获取所述网络边界区域对应的预设范围内的所有边界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

计算所述所有边界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并基于所述平均值和预设的覆盖冗余量,得到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范围可以指的是每一网络边界区域内划定的所有边界基站用于进行网络传输对应的范围,其可以基于边界基站的数量以及边界基站可覆盖的网络信号范围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预设范围对应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在本步骤中,由于网络边界区域对应的边界距离是由边界基站数量和预设的覆盖冗余量确定的,若需要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可以通过调整边界基站数量进行边界距离的修改,也可以通过减少预设的覆盖冗余量进行修改,所述预设的覆盖冗余量可以指的是设定的不同基站信号交叉重叠覆盖对应的距离,如可以在计算得到网络边界区域内所有边界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后,对所有的平均值进行求和,进而减去缩小后的预设的覆盖冗余量,得到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

因此,由于网络边界区域可以由边界基站数量和预设的覆盖冗余量确定,则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增大或缩小基站门限以及修改覆盖冗余量的数值改变边界区域范围,减少用户投诉,操作便捷简单。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则生成提示确认信息,并将所述提示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确定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响应于用户终端的回复操作,再次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示确认信息可以指的是用于提醒用户确认是否发生漫游的提示信息,可以以显示框的形式发送到用户终端,所述显示框可以包括提示信息“请确认是否发生漫游”以及操作按钮“是”和“否”;也可以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用户终端,所述短信可以包括提示信息“请确认是否发生漫游,若是,请回复1,否则,请回复0”;本申请实施例对生成提示确认信息的内容以及发送形式不做具体限定,以上仅是示例说明。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生成提示确认信息,用于使用户确认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提高确认的准确性,通过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再次确定,减少出错的可能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降低用户投诉。

结合上述实施例,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以当前用户常驻地为A地为例,在确定用户终端对应的常驻地A地后,基于用户终端上报的网络信令数据确定是否出现不同的基站标识号(Identitydocument,ID),进而判断基站ID(基站编号)对应的行政地市是否为B地市;具体的,所述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收到新地市B地第一个基站ID后,为B地基站ID数赋值n=1,执行步骤B。

步骤B:继续获取其它不同的基站ID,并判断收到的不同的基站ID是否为B地基站ID,若是,则执行步骤C;若否,则判定用户处于网络边界区域,不判定用户终端漫游到B地区,结束流程。

步骤C:判断该基站ID与最近占用的B地市第i个基站ID是否相同(i<=4),若是,则说明用户仍在原基站附近区域活动,判定用户仍处在网络边界区域,则将之前的基站ID信息清除,并以当前基站ID作为第一个B地基站ID,重新开始循环,即执行步骤A;若否,则B地基站ID数n增加1,继续读取下一个基站ID,并判断n是否大于5,若是,则判定用户终端漫游到B地区,结束流程;若否,则执行步骤B。

需要说明的是,当B地基站ID数n达到5个,说明用户终端在B地地理上已经移动了一定距离,则可以认为该用户终端已经离开了边界区域,行程进入到了B地,则可以判定用户漫游到B地区。

在前述实施例中,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边界漫游基站识别方法进行了介绍,而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作为执行主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例如,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界漫游基站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510、判断模块520、第一确定模块530和第二确定模块540;其中,所述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网络信令数据,并基于所述网络信令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所述网络信令数据包括时间戳、用户号码和边界小区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用户常驻地对应的边界基站;

所述判断模块520,用于针对同一用户号码,基于所述时间戳和所述边界小区信息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530,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时,获取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的数量,并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所述其它边界基站为与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归属地不同的边界基站;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540,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没有接入第二基站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处于网络边界区域。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520,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时间戳的先后顺序依次获取在预设时间内的所述边界小区信息;

利用所述边界小区信息基于预定义算法计算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并基于所述边界基站标识号从查找表中确定是否与所述第一基站位于同一归属地,以此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接入第二基站。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530,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第二基站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是否存在相同项;

若是,则合并所述相同项对应的第二基站,并确定合并后第二基站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此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若否,则判断所述数量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以此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510,具体用于:

针对同一用户号码,基于不同时间戳对应的边界小区信息进行相同小区去重,得到至少一个边界小区识别号;

基于至少一个边界小区识别号利用预定义算法计算所述边界小区识别号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

获取每一边界基站标识号出现的频率次数,并基于所述频率次数对应的最大值对应的边界基站标识号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接入的第一基站。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第四确定模块、第一修改模块和第二修改模块;

其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投诉数据,并基于所述投诉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网络边界区域以及所述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

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该网络边界区域的投诉量,并基于所述投诉量确定是否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

所述第一修改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投诉量大于特定阈值时,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

所述第二修改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投诉量小于特定阈值时,不对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进行修改。

可选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投诉数据获取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经纬度信息,并基于所述经纬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网络边界区域;

获取所述网络边界区域对应的预设范围内的所有边界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

计算所述所有边界基站的有效覆盖距离的平均值,并基于所述平均值和预设的覆盖冗余量,得到该网络边界区域的边界距离。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提示确认模块,所述提示确认模块,用于:

当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则生成提示确认信息,并将所述提示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确定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响应于用户终端的回复操作,再次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漫游到网络边界区域的其它边界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边界漫游基站识别装置的具体实现原理和效果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的相关描述和效果,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60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602;该存储器602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601执行该存储器6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处理器601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1可以通过总线603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运行指令的芯片,该芯片用于执行如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由电子设备所执行的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由电子设备所执行的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简称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电子设备或主控设备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漆面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欺诈行为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一种虚假主叫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文本情感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缝料边界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一种道路边界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5742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