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高效免疫分析仪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高效免疫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免疫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集中式体外诊断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集中到一起的样本依次或分类送至检测分析设备中进行检测分析,该运送过程由输送通道完成,现有的输送通道结构种类较多,输送通道可以直接放置于分析设备一旁,也可直接挂接于分析设备之上,如文献号为“CN217332496U”,专利名称为“样本调度系统”,其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样本调度需求对输送模块、供给回收模块及缓存调度模块进行组装,通用性较高;以及文献号为“CN 207036878U”,专利名称为“样本传送系统中的样本架传送装置”的专利。

但是目前的输送通道基本都采用同步带直接传送,再配合到位传感器进行定位的方式,申请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因为输送的样本架与同步带之间是完全依靠摩擦带动,且同时受同步带张力影响,直接导致样本架在各位置时难以精准定位,而样本架上的样本管内径又较小,当样本架位置不准确时,就会直接影响分析设备中样本针取样精准度,很可能样本针与实际样本瓶口偏离,导致取样失败或者取错等情况发生,容易影响降低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此外由于检测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样本都需要进行稀释后再进行试剂,而在分析仪上稀释系统结构与其他模块之间的布局不合理,直接导致稀释效率降低,也会影响分析仪的整体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免疫分析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析仪配套输送通道内样本架的定位不精准,取样位置精准度较差,容易导致取样失败,以及分析仪上稀释系统等模块分布不合理,进而降低检测效率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免疫分析仪,包括机架,以及挂接于该机架一侧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包括具有至少一条取样通道的通道主体,其关键在于:所述取样通道沿远其输送方向依次设缓存位和取样位,通道主体上对应缓存区位和取样位设置的分别设有缓存抓手和取样抓手,所述缓存抓手和取样抓手均能够沿取样通道往复滑移,其中缓存抓手能够以推或/和拉的方式将位于取样通道进口端的样本架送至缓存位,取样抓手能够以推或/和拉的方式将位于缓存位的样本架定位并保持在取样位,所述机架上对应取样位设有样本加注系统,所述样本加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样本加注模块,且各样本加注模块具有一个样本加注针。

采用以上方案,相对传统直接利用样本架与传送皮带摩擦带动的方式而言,本申请中直接利用抓手以推拉方式将样本架输送到位,动力停止时驱动即停止,实现样本架在取样位的精准定位,保证样本加注系统能够取样成功,从而间接提高分析仪的运转效率,两个样本针通过空间交叉取样,以满足直接加样和稀释加样的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取样抓手包括勾爪架、用于驱动所述勾爪架沿取样通道输送方向移动的取样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勾爪架沿与取样通道输送方向相垂直方向移动的轨道切换机构,其中所述勾爪架包括沿取样通道输送方向设置的架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架体两端的固定爪和活动爪,且固定爪和活动爪延展方向均与所述取样通道输送方向相互垂直,其中固定爪靠近取样通道的出口端,活动爪能够朝固定爪所在一端转动。采用以上取样抓手结构,活动抓不妨碍样本架进入取样位,而利用固定爪和活动爪相互配合,前后移动,即可快速实现样本架的精准定位,而利用轨道切换机构即可实现取样抓手的轨道切换,防止其对样本架的流出造成干涉。

作为优选:所述取样抓手还包括取样抓手座,所述轨道切换机构包括变轨导轨和变轨引导组件,所述变轨导轨与取样通道输送方向相互垂直,架体与变轨导轨滑动配合,且所述架体与取样抓手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与变轨导轨平行设置,初始状态下,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所述固定爪和活动爪均至少部分伸入取样通道内。采用以上方案,固定爪和活动爪可以更好的与样本架前后两端面贴合实现推拉,防止打滑或使样本架偏斜,提高取样抓手的可靠性,且简化结构以便于实施,而利用复位弹簧可使取样抓手在等待位置时始终保持处于取样通道内,且不会妨碍样本架进入活动爪与固定爪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变轨引导组件包括设置于勾爪架上的随动件和设置取样通道上的引导件,当所述取样抓手朝取样通道出口端移动且超出取样位时,随动件与引导件能够配合引导所述勾爪架朝远离取样通道的方向移动,所述固定爪和活动爪从取样通道内退出。采用以上方案,利用无源结构配合引导的方式,有利于降低其实施成本,且便于后期的维护更换等。

作为优选:所述取样抓手座位于取样通道下方,取样通道底壁上具有供固定爪和活动爪伸入并滑移的滑移窗口,随动件为滚轮,滚轮轴线与取样通道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引导件包括两个以可偏转方式设置于取样通道一侧的挡板和位于取样通道下方的避让轨道,两个挡板沿取样通道长度方向分布并位于避让轨道前后两端,所述滚轮与挡板在取样通道宽度方向具有空间重合部分。采用以上方案,相对将取样抓手座设置到取样通道的一侧而言,可减小整个输送单元的宽度空间的占用,只增加一定高度空间的占用,而原本取样通道下方仅有支撑结构的,其空间布局利用相对更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包括机架上层,所述机架上层上靠近中部位置设有孵育系统,样本加注系统位于孵育系统与输送通道之间,且所述孵育系统包括孵育模块,以及以可转动方式设置于孵育模块周向外侧的加注环,所述加注环上具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加注反应杯放置孔。采用在孵育系统中集成加注环,加注环作为一个中转部件,通过转动与分析仪上多个模块衔接,可有效缩短相接两个模块之间的转运距离,及缩短周转时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孵育系统包括孵育基座,孵育模块以可转动方式支撑于孵育基座上,且所述孵育基座设有用于分别驱动孵育模块和加注环转动的孵育盘转动电机和加注环转动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样本加注系统与孵育系统之间设有稀释系统,所述稀释系统包括呈夹角分布的稀释通道模块和稀释混匀模块,其中稀释通道模块包括稀释小车平移组件和稀释针组升降组件,所述稀释小车平移组件包括稀释平移通道和与该稀释平移通道滑动配合的稀释小车;

所述稀释混匀模块包括混匀架,以及设置于该混匀架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和分别用于驱动该搅拌杆升降和平移的稀释混匀升降组件和稀释混匀平移组件,以及驱动搅拌杆自转的搅拌电机,所述稀释小车的平移路径与搅拌杆的平移路径具有交汇部位。采用以上方案,可以更好的在分析仪器上布置稀释通道模块和稀释混匀模块,实现模块化安装,同时在稀释液加注后利用搅拌方式提高稀释均匀效果,从而提高后续检测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混匀架与输送通道平行设置,所述机架上层上设有至少一个洗涤系统,所述稀释平移通道位于孵育系统与其中一个洗涤系统之间,且该洗涤系统与孵育系统之间设有第二转运抓手,且第二转运抓手的移动轨迹正对孵育模块的转动中心。稀释系统采用如此布局,可进一步提高分析仪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缩短洗涤系统与孵育模块间的转运周期,利用第二转运抓手实现该洗涤系统中反应杯的中转,同时可以用于稀释系统中反应杯的丢杯操作,提高了该第二转运抓手的利用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层设有反应杯加载系统,所述反应杯加载系统包括出杯模块、排杯通道模块和分杯模块,所述洗涤系统有两个;

所述出杯模块靠近机架上层的一角,分杯模块位于两个洗涤系统之间,且分杯模块与孵育系统之间设有第一抓手模块,且所述第一转运抓手与稀释平移通道之间具有交汇部位,该交汇部位为稀释通道反应杯装卸位,且第一抓手模块和第二转运抓手的移动轨迹均正对孵育模块的转动中心。采用以上方案,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同时,利用空间交汇布置的方式,第一抓手模块可提高向加注环上反应杯的加载效率,同时兼顾稀释系统中反应杯的装卸效率,即也可用于将稀释通道中的反应杯抓取丢杯,充分利用抓手功能,有利于简化整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免疫分析仪,配合优化的输送通道,提高取样精准性,降低失误率,同时结合新的孵育系统、稀释系统和对应抓手的结构布局结构等,从缩短周转步骤及周期,用尽部件工作效率等方面着手,提高分析仪的检测效率,缩短单个检测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及原理示意图;

图4为输送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立体图;

图6为取样驱动机构及轨道切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取样抓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轨道切换机构工作示意图;

图11为图10对应立体图;

图12为孵育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加注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剖视图;

图15为稀释系统立体图(稀释小车处于稀释/稀释废液吸取位);

图16为图15的轴测图(稀释小车处于稀释混匀位);

图17为样本加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样本加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反应杯加载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至图19所示的高效免疫分析仪,包括机架100,以及挂接于该机架100一侧的输送通道R,输送通道R与机架100之间通常采用卡扣悬挂的方式挂接,也可直接通过支撑结构支撑于与机架100相同的支撑面,其中机架100上设有样本加注系统,输送通道R主要用于接收送来的样本架并将其输送到靠近机架100的上供样本加注系统进行取样检测。

如图所示,输送通道R主要包括通道主体R200,该通道主体R200上设有至少一条取样通道R210,取样通道R210底部为板状或为滑道结构,两侧具有侧板,侧板与底部合围构成取样通道R200,其两端和顶部均敞口。

本申请中取样通道R210沿远其输送方向依次设缓存位和取样位,通道主体R200上对应缓存区位和取样位设置的分别设有缓存抓手R300和取样抓手R400,缓存抓手R300和取样抓手R400均能够沿取样通道R210往复滑移,其中缓存抓手R300能够以推或/和拉的方式将位于取样通道R210进口端的样本架送至缓存位,取样抓手R400能够以推或/和拉的方式将位于缓存位的样本架定位并保持在取样位。

具体如图所示,取样抓手R400主要包括勾爪架R410、用于驱动所述勾爪架R410沿取样通道R210输送方向移动的取样驱动机构R420,以及用于驱动勾爪架R410沿与取样通道R210输送方向(进口端→出口端的方向)相垂直方向移动的轨道切换机构。

其中勾爪架R410包括沿取样通道R210输送方向设置的架体R411,以及分别设置于架体R411两端的固定爪R412和活动爪R413,且固定爪R412和活动爪R413延展方向均与取样通道R210输送方向相互垂直,其中固定爪R412靠近取样通道R210出口端,活动爪R413能够朝固定爪R412所在一端转动。

重点参考图9,具体实施时,活动爪R413通过扭簧安装在架体R411的端部,并对应设置限位凸起R414,初始状态下,活动爪R413在扭簧作用下与限位凸起R414相抵,与固定爪R412处于相对状态,活动爪R413背向固定爪R412的一侧具有倾斜引导面,当倾斜引导面受到压力时,其上端则朝固定爪R412所在一端转动,不会对后方部件造成干涉。

为便于实现样本架在取样位的进一步精准定位,故固定爪R412和活动爪R413的直线距离是大于配套使用样本架的长度的,这样在取样抓手R400移动过程中,固定爪R412和活动爪R413均能够分别推动样本架进行位置调整。

本申请中轨道切换机构主要用于驱使固定爪R412和活动爪R413脱离取样通道R210的内部空间范围,避免对样本架的移动造成干涉。

如图所示,取样抓手R400还包括取样抓手座R430,抓手座R430主要用于承载勾爪架R410,轨道切换机构包括变轨导轨R431和变轨引导组件,变轨导轨R431与取样通道R210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其主要用于引导勾爪架R410在靠近或远离取样通道R210的方向上稳定移动,故架体R411与变轨导轨R431滑动配合,且架体R411与取样抓手座R43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R432,且复位弹簧R432与变轨导轨R431平行设置,初始状态下,在复位弹簧R432作用下,架体R411处于最靠近取样通道R210的位置,且固定爪R412和活动爪R413均伸入取样通道R210内。

变轨引导组件包括设置于勾爪架R410上的随动件R433和设置取样通道R210上的引导件,当取样抓手R400朝取样通道R210的出口端方向移动,且超出取样位时,随动件R433与引导件能够配合引导勾爪架R410朝远离取样通道R210的方向移动,固定爪R412和活动爪R413从取样通道R210区域内退出。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取样抓手座R430位于取样通道R210下方,变轨导轨R431和复位弹簧R432均竖向设置于抓手座R430上,位于抓手座R430的一侧,且抓手座R430上下两端具有用以限制勾爪架R410升降行程的凸出部,勾爪架R410在复位弹簧R432作用下处于上止位。

取样通道R210底壁上具有供固定爪R412和活动爪R413伸入并滑移的滑移窗口R211,随动件R433为滚轮,滚轮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架体R411上,且滚轮轴线与取样通道R210长度方向垂直。

引导件包括两个以可偏转方式设置于取样通道R210一侧的挡板R434和位于取样通道R210下方的避让轨道R435,如图所示,两个挡板R434沿取样通道R210长度方向分布并位于避让轨道R435前后两端,滚轮与挡板R434在取样通道R210宽度方向具有空间重合部分,具体实施时,挡板R434同样通过扭簧安装在取样通道R210的侧下位置。

重点参考图10和图11,挡板R434大体呈钝角的V形,包括前挡部R4340和后挡部R4341(本实施例中前后均以取样通道R210的进口端作为参考,靠近的则为前,远离的则为后),以下简称靠近取样通道R210前端的为第一挡板,另一个为第二挡板,初始状态在扭簧作用下,第一挡板的前挡部R4340下沉位于避让轨道R435和滚轮下方,后挡部R4341上翘,位于滚轮的平移路径上,第二挡板的前挡部R4340基本与避让轨道R435齐平或比之略低,而其后挡部R4341上翘同样位于滚轮的平移路径上,且其最高点是与滚轮高点齐平或比之略高。

当取样抓手R400朝取样通道R210的末端移动时,滚轮可以轻松越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当越过之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复位,而取样抓手R400返回朝取样通道R210前端移动时,滚轮与第二挡板的后挡部R4341背侧接触,受其引导,对架体R411间接施加朝下的引导力,架体R411压缩复位弹簧R432朝下移动,至滚轮与避让轨道R435表面接触。

取样抓手R400朝取样通道R210前端移动,至滚轮与第一挡板的背侧接触时,可使第一挡板顺时针转动抬起而不妨碍其取样抓手R400的前移,此时当滚轮朝前越过第一挡板后,第一挡板再次复位,而架体R411也在复位弹簧R432作用下复位处于上止位,回到初始状态,固定爪R412和活动爪R413均伸入取样通道内,可以进行样本架的推拉定位操作。

本实施例中随动件R433采用滚轮结构,可以提高滑移顺畅度,当然也可直接采用固定凸起结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取样驱动机构R420主要包括取样电机R421和沿取样通道R210长度方向设置的取样定位皮带R422和取样导轨R423,抓手座R430上在背离架体R411的一侧设有与取样导轨R423滑动配合的取样滑块R436,而抓手座R430同时与取样定位皮带R422固定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也可将取样抓手R400设置于取样通道R210的一侧,即架体R411位于取样通道R210的一侧,固定爪R412和活动爪R413均水平设置,并沿取样通道R210的宽度方向突出至取样通道R210的正上方,相应的变轨导轨R431和复位弹簧R432均沿取样通道R210的宽度方向设置,而避让导轨R435和类似引导件结构则设置于取样通道R210的侧面,类似方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为进一步保证取样位的精准性以及取样抓手推拉着力点位可靠性,故滑移窗口R211靠近取样通道R210的一侧侧壁开设,与此同时,取样通道R210一侧具有对应取样位设置的侧挤件R212,侧挤件R212在扭簧作用下至少部分突出至取样通道R210内,并使位于取样位的样本架与相对一侧的侧壁相贴,可防止样本架在取样位置时与取样通道侧壁相对位置的不确定性,更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样本架的精准定位。

如图所示,侧挤件R212同样采用滚轮结构,其轴线沿取样通道R210的高度方向设置,取样通道R210侧壁上开设有供侧挤件212突出至取样通道R210内的贯穿孔,而将侧挤件R212和滑移窗口R211设置在相对的两侧,则可使样本架贴近开设滑移窗口R211的一侧,便于取样抓手R400的推拉操作,可以更好的保证样本架在取样通道R210的位置稳定性,而采用滚轮结构与样本架侧部接触,可降低摩擦力,保证滑移顺畅。

缓存抓手R300主要作用是将样本仓单元SU送来或准备好的样本架运送至取样通道R210的中间位置,缓存勾爪R300的存在可减少取样抓手R400的行程,从而减少取样抓手R400运动时间以提高效率,其包括缓存抓手架R310,以及用于驱动缓存抓手架R310沿取样通道R210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缓存驱动机构R320,缓存抓手架R310的前后两端均通过扭簧活动安装有缓存勾爪R311,缓存勾爪R311沿取样通道R210的宽度方向的设置,并至少部分延伸至取样通道R210的正上方,以图4为参考,缓存勾爪R311的安装方式类似活动爪R413,其突出至取样通道R210的一端在受到朝向取样通道R210出口端的推力作用下,均能够朝取样通道R210出口端顺时针转动,而不能反向转动,当推力消除时,缓存勾爪R311即复位。

两个缓存勾爪R311的可转方向保持一致,且二者朝向取样通道R210前端的一侧均具有引导斜面,更利于推动样本架进入两个缓存勾爪R311之间,以及从尾端缓存勾爪R311处拉出至取样位。

为进一步增加供应系统功能,满足更多诊断需求,故通道主体R200还包括急诊通道R230和返回通道R220,以及对应急诊通道230设置的急诊定位抓手和急诊转移抓手R240,和对应返回通道R220设置的返回抓手R221,如图所示,急诊通道R230、取样通道R210和返回通道R220并排设置,急诊定位抓手结构与取样抓手R400结构类似。

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输送通道R与样本仓单元SU和回收单元R500配合配合使用,样本仓单元SU具有调运单元SU100,上述急诊转移抓手R240的结构与缓存抓手R300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急诊转移抓手R240的移动行程相对较大一些,其主要用于将样本架拉入急诊通道R230中大概送至急诊取样位置,完检后再送至回收单元R500中,同理在取样通道R210靠近末端的位置设有完成抓手R250,完成抓手R250为单爪结构,类似缓存抓手R300的后半截,其用于将取样通道R210内完检的样本架推出至回收单元R500中。

而为了防止急诊通道R230和取样通道R210内的样品架在意外情况下被推出而不能为回收单元R500接收,故在急诊通道R230和取样通道R210的输送末端均设有止挡结构R260,初始状态下,止挡结构R260至少部分突出至对应通道出口端正前方,对通道出口端形成阻挡状态,其能够以偏转或滑移方式解除所述阻挡状态。

具体如图所示,止挡结构R260包括以可转动方式设置于急诊通道R230和取样通道R210出口端的挡片R261和复位拉簧R262,挡片R261在复位拉簧R262的拉动下保持在竖直状态,将两个通道的出口端挡住,挡片R261的转动支点低于通道底壁,复位拉簧R262位于转动支点下方,其一端固定在挡片R261的端部,当挡片R261受到沿通道宽度方向的推力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回收单元R500中回收小车R510沿通道宽度方向滑移即可推动挡片261的上端而发生转动),挡片R261即可转动至低于通道底壁的位置,此时对应通道内的样本架即可滑出,当推力消除时,挡片R261在复位拉簧R262作用下又恢复初始的竖直状态。

如图所示,本申请中机架100主要包括机架上层110和机架上层120,机架上层110用于安装各主要模块,其上靠近中部位置设有孵育系统700,样本加注系统位于孵育系统700与输送通道R之间,且孵育系统700包括孵育模块720,以及以可转动方式设置于孵育模块720周向外侧的加注环730,加注环730上具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加注反应杯放置孔。

具体参考图12至图14,具体而言,孵育系统700包括孵育基座710,孵育基座710固设于机架上层110上,孵育模块720以可转动方式支撑于孵育基座710上,且孵育基座710设有用于分别驱动孵育模块720和加注环730转动的孵育盘转动电机721和加注环转动电机731。

孵育模块720主要包括孵育盘722和罩设于该孵育盘722外侧的孵育盘保温壳727,孵育盘722上具有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孵育反应杯放置孔,且加注反应杯放置孔与孵育反应杯放置孔分布密度一致,即相邻两个加注反应杯放置孔之间的弧度与相邻两个孵育反应杯放置孔之间的弧度相等,这样在转动过程中更便于控制加注反应杯放置孔与孵育反应杯放置孔处于同一径向,实施时,为进一步降低抓手控制难度,故孵育盘722与加注环730上表面齐平,孵育盘保温壳727的顶部设有供孵育反应杯放置露出的孵育装卸孔728。

孵育基座710上具有竖向固设的固定基轴711,该固定基轴711为中空结构,其内以可转动方式设置有孵育盘转轴712,孵育模块720固定支撑于该孵育盘转轴712上,其外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有加注环同步轮,以此实现孵育盘与加注环的同轴设置。固定基轴711上固套有孵育盘支撑板713,孵育盘支撑板713大体呈环形镂空板状结构,孵育盘保温壳727底部通过螺钉与孵育盘支撑板713固定连接,与此同时,孵育盘722中部通过螺钉与孵育盘转轴712固定连接。

参考图15和图16,本申请中在样本加注系统与孵育系统700之间设有稀释系统400,如图所示,稀释系统400包括呈夹角分布的稀释通道模块410和稀释混匀模块420,其中稀释通道模块410包括稀释小车平移组件430和稀释针组升降组件460,稀释小车平移组件430包括稀释平移通道431和与该稀释平移通道431滑动配合的稀释小车432,稀释针组升降组件460用于驱动稀释液加注针464和吸废液针461升降,对于位于对应稀释小车432上反应杯进行对应操作,稀释小车平移组件430上设有用于驱动稀释小车432沿其长度方向滑移并停留在预设位置的稀释平移驱动机构。

稀释混匀模块420包括混匀架421,以及设置于该混匀架421上的搅拌组件440,搅拌组件440包括搅拌杆441和分别用于驱动该搅拌杆441升降和平移的稀释混匀升降组件442和稀释混匀平移组件443,以及驱动搅拌杆441自转的搅拌电机444,稀释小车432的平移路径与搅拌杆441的平移路径具有交汇部位。

混匀架421与输送通道R平行设置,即搅拌杆441的平移路径与输送通道R平行设置,与此同时机架上层110上设有至少一个洗涤系统800,稀释平移通道431位于孵育系统700与其中一个洗涤系统800之间,且该洗涤系统800与孵育系统700之间设有第二转运抓手300b,第二转运抓手300b可对洗涤系统800和孵育系统700上的反应杯进行交互转运,同时可将处于稀释平移通道431上稀释取样后,完成固液分离的反应杯抓取丢杯。

本申请中搅拌杆441还配置有清洗杯450,如图所示,清洗杯450位于搅拌杆441下方,当稀释混匀平移组件443带动搅拌杆441平移时,能够位于清洗杯450正上方,并通过稀释混匀升降组件442带动其伸入清洗杯450中进行清洗。主要用于实现对搅拌杆进行清洗和维护,搅拌杆441伸入清洗杯450内浸泡和清洗,降低搅拌杆441携带污染的风险,且清洗下降与上升过程中搅拌杆441均为转动状态,可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减少携带污染。

结合图17和图18所示,本申请中为配合稀释系统400使用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故样本加注系统主要包括样本加注系统底座510,以及两个设置于该样本加注系统底座510上的样本加注模块520,且样本加注模块520均配置有洗针模块530,本申请中样本加注模块520包括样本针基架521和设置于该样本针基架521上方的样本针悬臂522,以及分别用于驱动样本针悬臂522往复转动和升降的悬臂驱转电机523和悬臂升降电机524,悬臂驱转电机523和悬臂升降电机524均通过张紧机构525固设于样本针基架521上,样本针悬臂522上安装有竖直朝下的样本加注针5221。

且悬臂驱转电机523驱动样本针悬臂522转动,可在普通取样位、急症取样位、洗针位、直接加样位(指将样本直接加到加注环730上的反应杯中)和稀释加(取)样位停留(此位置与稀释平移通道431交汇),初始时样本针悬臂522处于高位,当停留于普通取样位、急症取样位可下降对样本供给系统中的普通样本或急症样本进行取样,然后升起转动至直接加样位、或者转动至稀释加(取)样位通过再下降进行加样操作,每次加样完成之后,均可转动至洗针位进行样本针清洗,可避免样本交叉污染,保证检测可靠性。

参考图1至图3和以及图19,机架上层110还设有反应杯加载系统200,反应杯加载系统200包括出杯模块210、排杯通道模块220和分杯模块230,洗涤系统800有两个,出杯模块210靠近机架上层110的一角,排杯通道模块220沿机架上层110的边缘设置,分杯模块230位于两个洗涤系统800之间,且分杯模块230与孵育系统700之间设有第一抓手模块300a,且第一转运抓手300a与稀释平移通道431之间具有交汇部位,该交汇部位为稀释通道反应杯的装卸位,第一转运抓手300a可用于将分杯模块230中的反应杯加载到稀释通道上的稀释小车432和加注环730上,当然也可以用于将稀释通道处于该交汇部位的反应杯抓取并进行丢杯操作。

因此,稀释小车432在稀释平移通道431上至少有六个停留位:反应杯装载位,即与第一转运抓手300a交汇位置,此时第一转运抓手300a可将反应杯放在稀释小车432上;稀释样本加注位,即与样本加注针5221旋转交汇位置,完成样本加注;稀释混匀位,此时反应杯位于搅拌杆441正下方,可进行混匀操作;稀释后样本取样位,此位置同于稀释样本加注位,混匀后即回到该位置;稀释废液吸取位,稀释小车432位于废液吸取针正下方,完成固液分离;稀释反应杯丢杯位,稀释小车432位于与第二转运抓手300b的交汇部位,通过第二转运抓手300b将稀释小车432上的反应杯抓起并丢弃,也可以就是反应杯装载位,同样通过第一转运抓手300a完成反应杯的抓取并移动丢杯。

具体实施时,为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抓手模块300a和第二转运抓手300b的移动轨迹均正对孵育模块720的转动中心,且第二转运抓手300b的移动轨迹与稀释平移通道431相互垂直。

参考图1至图19所示的高效免疫分析仪,初始时将载有样本瓶的样本架存储于样本仓单元SU中,开始检测后,调运单元SU100通过诊断类型将样本架送入取样通道R210或者急诊通道R230中。接着取样抓手R400或者急诊定位抓手对对应通道内的样本架进行定位,以便精准取样配合检测,降低取样失误率。

样本加注系统取样完成之后,再通过完成抓手R250或者急诊转移抓手R240将对应的样本架送入回收小车R510中,接着再通过返回通道R220内的返回抓手R221拉至返回通道R220中,最终通过调运单元SU100再送至空闲的样本仓单元SU中。

样本加注系统汲取样本之后,将其直接加注到稀释小车432或者加注环730上的反应杯中,如加注到稀释小车432上的反应杯后,经过稀释混匀后再由样本加注针5221吸取并最终加注到加注环730上的反应杯中,再经过试剂加注、独立混匀操作之后,送至洗涤系统800中进行洗涤和底物操作后,再送回至孵育盘722上,完成孵育后送入检测系统中进行检测,整个过程以孵育盘722和加注环730作为中间媒介,通过旋转以满足对应模块的操作需求,可大大缩短操作周期,提高检测效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2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