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内镜止血抗返流辅助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4:25


一种内镜止血抗返流辅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目视或照相人体内部的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止血抗返流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医用内窥镜简称内镜,包括胃镜、肠镜和膀胱镜在内的多个种类。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内镜能够从患者口腔、肛门或微小创口伸入患者体内,对患者病灶处进行拍照观察或者给药等操作。部分内镜如胃镜包括内镜管、吸引管和透明帽,内镜管和吸引管通常是分体式设置的,透明帽设置于内镜管的前端,而且内镜管的前端穿设并固定于透明帽的底壁,吸引管用于将患者病灶处的血液等吸取干净,露出病灶便于观察拍照,透明帽用于撑开组织,扩大内镜管的观察视野。

现有内镜存在的不足之处为:1.通过吸引管吸取血液时,血液会通过内镜管与底壁之间的缝隙,以及透明帽与组织之间的缝隙返流,造成不良后果,如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返流至胃会使胃黏膜损伤;2.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内镜管在透明帽内的部分容易松动,影响内镜管成像的稳定性;3.透明帽的大小不能根据观察的不同需求,如在需要进一步扩大观察视野时做对应的调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血液容易返流、内镜管容易松动和透明帽不能调节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内镜止血抗返流辅助结构,能够调节透明帽的大小并防止血液返流,同时对内镜管起到定位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镜止血抗返流辅助结构,包括内镜管、吸引管和透明帽,所述透明帽包括底壁和侧壁,

所述内镜管和吸引管的前端均穿设并固定于透明帽的底壁上,所述透明帽的侧壁具有弹性,所述吸引管位于透明帽内的部分设有用于撑开透明帽侧壁的第一球囊;

所述第一球囊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内镜管位于第一定位结构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第一球囊充气后膨胀,并与透明帽的内壁贴合,能够阻挡从底壁的缝隙进入透明帽的血液继续返流,然后第一球囊进一步膨胀将透明帽撑大,使透明帽的外壁与患者的组织贴合,阻止血液从透明帽与组织之间的缝隙返流,解决血液返流的问题;2.使用内镜时,内镜管在第一定位结构内被卡紧,有效解决了内镜管的松动问题,提高了内镜管成像的稳定性;3.调节第一球囊的充气量,便可相应的调节透明帽的大小,从而调节透明帽撑开组织的大小,满足不同的观察视野的需求。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U型槽,所述内镜管在第一球囊膨胀前后均位于第一U型槽内。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第一球囊膨胀时,位于内镜管两侧的第一U型槽端部发生膨胀,第一U型槽在保证内镜管稳定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球囊膨胀后在透明帽内占据的空间。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通孔,所述内镜管穿过第一定位通孔,所述第一球囊的截面形状与透明帽的截面形状对应。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第一球囊分别将内镜管和吸引管包裹,充气时第一球囊向四周均匀膨胀,并均匀地将透明帽撑开,从而使透明帽也均匀地撑开组织,在第一球囊内气体量相同的情况下,这一结构使内镜管能够更完整的观察病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引管的后端设有第二球囊,所述第二球囊充气后与患者的食道壁贴合。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第二球囊设置于吸引管后端,使用时位于食道上部,第二球囊膨胀后与食道壁贴合,阻止食道下部的血液和胃液等返流至咽喉造成患者咳嗽,提高了拍照观察或者给药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球囊的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通孔,所述内镜管的后端位于第二定位通孔内,所述第二球囊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圆形的第二球囊膨胀后能够更均匀的与食道壁贴合,阻止血液返流的效果更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球囊连通有第一气管,所述吸引管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气管安装于安装槽内。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通过第一气管向第一球囊充气,且第一气管安装于安装槽内,随吸引管同步运动,能够减少第一气管在患者体内占用的空间。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球囊连通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均与一主气管连通,在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上均设有单向阀。

有益效果:本方案中,第二球囊通过第二气管与第一气管连通,简化了第二球囊的充气结构,减少了制造成本和内镜整体对患者体内空间的占用,通过两个单向阀能够分别调节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的充气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镜止血抗返流辅助结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镜止血抗返流辅助结构实施例1中第一球囊膨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内镜止血抗返流辅助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B-B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具体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端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吸引管1、第一球囊101、第一U型槽1011、第一气管1012、第一定位通孔1013、第二球囊102、内镜管2、透明帽3、底壁301。

实施例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2和3所示:一种内镜止血抗返流辅助结构,包括内镜管2、吸引管1和透明帽3,透明帽3包括底壁301和侧壁,底壁301位于透明帽3的前端,侧壁具有弹性。内镜管2和吸引管1的前端均穿设并固定在透明帽3的底壁301上,吸引管1位于透明帽3内的部分设有用于撑开透明帽3侧壁的第一球囊101,在第一球囊101的靠近内镜管2一侧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U型槽1011,内镜管2在第一球囊101膨胀前和膨胀后均位于第一U型槽1011内;另一方面,在吸引管1的后端设有第二球囊102,第二球囊102充气后与患者的食道壁贴合,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球囊102的靠近内镜管2一侧设有第二定位通孔,内镜管2的后端位于第二定位通孔内,且第二球囊10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球囊102可将第二定位通孔替换为第二U型槽,也可以起到定位内镜管2,以及提高第二球囊102与食管壁贴合程度的作用。

第一球囊101连通有第一气管1012,在吸引管1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位于吸引管1的表面,安装槽的截面为与第一气管1012相配合的半圆形,第一气管1012卡接于安装槽内,而第二球囊102连通有第二气管,且第一气管1012和第二气管与一主气管连通,在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本实施例中,且第一气管1012与吸引管1一同包裹于第二球囊102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管1012可设置于吸引管1内部。

具体实施过程

本发明的一种内镜止血抗返流辅助结构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在第一球囊101和第二球囊102均未充气时,将内镜伸入患者体内,并通过内镜管2实时观察,直至内镜管2和吸引管1的前端抵达患者病灶处,然后通过第一气管1012对第一球囊101充气,使第一球囊101与透明帽3的内壁贴合,然后第一球囊101撑开透明帽3,使透明帽3的外壁与组织贴合;另一方面,通过第二气管对第二球囊102充气,使第二球囊102与食道壁贴合,此时第一球囊101和第二球囊102分别在两个位置起到防止返流的作用。另外,透明帽3撑开组织能够扩大内镜管2的观察视野,而且调节第一球囊101的充气量,还可以将透明帽3撑开组织的大小调节至适合观察的程度。

实施例2

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通孔1013,内镜管2穿过第一定位通孔1013,所述第一球囊101的截面形状与透明帽3的截面形状对应。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
  • 腹腔镜手术抗返流冲吸分离辅助加压式吸引器
  • 一种脊柱内镜下骨面止血器及可止血脊柱内镜
技术分类

0612011607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