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及固碳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7:33


一种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及固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及固碳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及燃烧,温室气体尤其是CO

在众多的CO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及固碳方法,利用化学吸收和微藻转化共同固碳,从而既提高微藻的固碳效率,又解决吸收剂再生能耗高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包括:若干个CO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室内还设置有pH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体入口与所述气体散布器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微藻分离装置,所述微藻分离装置与所述第一液体出口通过管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微藻分离装置内设置有过滤膜,底部设置有废水出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和所述溶液池通过管道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的固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微藻预培养,当微藻达到对数生长期时,将微藻与培养液混合通过第一液体入口加入到培养室中;

S2.将含有CO

S3.将吸收剂溶液通过第二液体入口加入到溶液池中,开启第二喷淋装置,化学吸收法吸收进入CO

S4.当微藻在培养室中培养14~18天或微藻生物量达到80~90g/L时,将微藻及培养液通过第一液体出口排出。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培养室中的培养条件为室温,光照度为4000~6000Lx;所述微藻在培养液中的接种量为0.5~1mg/L,所述培养液的pH值为8~9。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混合气体中CO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吸收剂溶液为有机胺、碳酸盐、氨基酸盐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将吸收剂溶液加入到培养室中时,控制培养室中培养液的pH值为8~9。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当吸收剂溶液吸收饱和时,先将饱和吸收剂溶液输入到储液装置中,再通过第一喷淋装置加入到培养室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化学吸收法与微藻转化法联合固定CO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CO

图2为实施例1的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4的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有原料组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若未具体指明,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包括:若干个CO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培养室内还设置有pH感应器208和温度感应器2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气体入口202与气体散布器201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微藻分离装置4,微藻分离装置4与第一液体出口203通过管道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藻分离装置4内设置有过滤膜401,底部设置有废水出口40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储液装置5,储液装置5分别与第一喷淋装置205和溶液池304通过管道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的固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微藻预培养,当微藻达到对数生长期时,将微藻与培养液混合通过第一液体入口204加入到培养室2中;

S2.将含有CO

S3.将吸收剂溶液通过第二液体入口305加入到溶液池304中,开启第二喷淋装置302,化学吸收法吸收进入CO

S4.当微藻在培养室1中培养14~18天或微藻生物量达到80~90g/L时,将微藻及培养液通过第一液体出口203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培养室中的培养条件为室温,光照度为4000~6000Lx;微藻在培养液中的接种量为0.5~1mg/L,培养液的pH值为8~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混合气体中CO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吸收剂溶液为有机胺、碳酸盐、氨基酸盐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将吸收剂溶液加入到培养室中时,控制培养室中培养液的pH值为8~9。pH值大于9会抑制微藻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当吸收剂溶液吸收饱和时,先将饱和吸收剂溶液输入到储液装置5中,再通过第一喷淋装置205加入到培养室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CO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一个由培养室2和CO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实施例1的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的固碳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小球藻在普通培养室中预培养,设置温度为室温,光照度4000Lx,以0.1vvm的流速通入含8vt%CO

将CO

CO

经过培养18天的培养,小球藻生物量达到85g/L,将小球藻及培养液通过管道送入微藻分离装置,经过滤膜的过滤,小球藻被截留下来,废水从废水排放口排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实施例1的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的固碳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小球藻在普通培养室中预培养,设置温度为室温,光照度4000Lx,以0.1vvm的流速通入含8vt%CO

将CO

CO

经过培养18天的培养,小球藻生物量达到80g/L,将小球藻及培养液通过管道送入微藻分离装置,经过滤膜的过滤,小球藻被截留下来,废水从废水排放口排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一个由培养室2和CO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实施例4的梯度循环吸收-微藻转化一体化固碳系统的固碳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小球藻在普通培养室中预培养,设置温度为室温,光照度4000Lx,以0.1vvm的流速通入含8vt%CO

将CO

CO

经过培养18天的培养,小球藻生物量达到80g/L,将小球藻及培养液通过管道送入微藻分离装置,经过滤膜的过滤,小球藻被截留下来,废水从废水排放口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微藻固碳成矿联产一体化装置
  • 一种高效部分液循环式微藻养殖用固碳补碳反应器
  • 一种碳纳米纤维/碳纤维固相微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 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及其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 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营养源的微藻烟道气固碳脱硝装置及其用于烟道气固碳脱硝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22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