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减速器润滑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48:15


减速器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驱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速器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中重型商用车电驱桥多采用双电机匹配双减速器的构型方案,该方案重量轻,功率密度高,能够满足整车对功率、最大爬坡度以及最高车速的要求;但由于驱动电机输入转速较高导致减速器内部齿轮的搅油损失较大,需要降低减速器内部齿轮油的液面以降低齿轮的搅油损失,而高速轴承往往位于齿轮油液面以上,这就对减速器内部的高速轴承的润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保证减速器内部高速轴承的润滑效果问题,提供一种减速器润滑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速器润滑系统,所述减速器润滑系统用于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所述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包括:桥壳总成以及安装在所述桥壳总成两侧的第一减速器总成和第二减速器总成;所述减速器润滑系统包括:

导油罩,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第一减速器壳上,且所述导油罩包络罩设于所述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的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的底部;

集油盒,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第一减速器壳盖上,所述集油盒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一轴轴承和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二轴轴承相对;以及

集油盘,位于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第一减速器壳盖的轴承孔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二轴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挡油板,位于所述第二减速器总成的第二减速器壳盖上;所述挡油板上设有一翻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边与水平方向夹角A为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油罩包括:

导油罩体,所述导油罩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第一减速器壳上;所述导油罩体包络罩设于所述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的底部;以及

通油孔,开设于所述导油罩体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油罩体与所述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的两侧沿轴向的距离H1为3.5mm~5.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油罩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的中心轴线沿径向的距离H2为80mm~9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油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中,多个所述通油孔在所述导油罩体的底部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盒包括:

盒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第一减速器壳盖上;

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盒体的一侧,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相对布置;

第一轴承润滑油通道,所述第一轴承润滑油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挡板相连通,所述第一轴承润滑油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一轴轴承相对布置;以及

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所述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盒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二轴轴承相对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高度H3为35mm~55mm;所述挡板呈L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盘包括:

盘体,所述盘体的第一侧壁面与所述第二减速器总成的第二减速器壳盖相对;所述盘体的第二侧壁面与所述盘体的第一侧壁面相背;

接油槽,安装于所述盘体的第一侧壁面上;

放油口,开设于所述接油槽的侧壁;

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盘体的第二侧壁面相连,且所述导油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接油槽相连通;所述导油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器总成的二轴内部油孔相连通;

进油孔,开设于所述盘体上,且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导油通道的上部;以及

放油孔,开设于所述盘体上,且放油孔位于所述导油通道的下部。

本申请提供的减速器润滑系统能够保证减速器内部的高速轴承在各个使用工况下得到充分润滑,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减少零件数量,本申请提供的减速器润滑系统配合减速器传动特点布置的飞溅润滑装置可以对高速轴承实现精确且充分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速器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导油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导油罩与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的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集油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集油盘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集油盘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集油盘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速器润滑系统对二轴轴承润滑的油路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挡油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挡油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导油罩;

2-集油盒;

3-集油盘;

4-挡油板;

5-导油罩体;

6-通油孔;

7-挡板;

8-第一轴承润滑油通道;

9-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

10-接油槽;

111-进油孔;

112-放油孔;

12-导油通道;

13-翻边;

14-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

15-放油口;

16-储油腔;

17-二轴轴承;

18-滚针轴承;

19-第一减速器总成;

191-第一减速器壳盖;

192-第一减速器壳;

20-第二减速器总成;

201-第二减速器壳盖;

21-桥壳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这里先对高速轴承进行简单介绍,高速轴承一般使用于机器内部,用液体轴承油降温润滑。如果轴承不是用在汽车上对于电机这种转速高没有多大力量的地方,高速轴承也可以用固体轴承油降温润滑。一般发动机变速器差速器内部使用的就是高速轴承,而底盘如半轴轮毂轴承使用的就是低速轴承。高速轴承比低速轴承的精度高,而且它的表面粗糙度小。直观区别就是高速轴承比低速轴承的表面更加光滑,晃动外圈跟内圈高速轴承的间隙更小,而低速的则相反。高速轴承跟低速轴承相比,其轴承的钢珠或滚子的精度不同,以及滚道的精度高于低速轴承的精度,高速轴承的等级高且材质好,比如钢材的金相组织,硬度等。

参阅图1至1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速器润滑系统,用于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图2示出了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包括:桥壳总成21以及安装在桥壳总成21两侧的第一减速器总成19和第二减速器总成20;该减速器润滑系统包括:导油罩1、集油盒2和集油盘3;导油罩1安装在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第一减速器壳192上,且导油罩1包络罩设于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的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的底部;集油盒2安装在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第一减速器壳盖191上,集油盒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一轴轴承和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轴承17相对;集油盘3位于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第一减速器壳盖191的轴承孔内,并通过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轴承17固定在第一减速器总成19内。

关于导油罩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图3示出了导油罩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导油罩1包括:导油罩体5和通油孔6。导油罩体5安装在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第一减速器壳192上;导油罩体5包络罩设于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的底部,通油孔6开设于导油罩体5的底部。其中,如图4中所示,导油罩体5与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的两侧沿轴向的距离H1为3.5mm~5.5mm。通过导油罩1将导油罩体5内的润滑油与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的内腔润滑油池隔开,使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的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工作过程中少搅油,从而减小搅油损失,提升系统效率。其中,导油罩体5的上表面与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的中心轴线沿径向的距离H2为80mm~95mm。合理布置导油罩体5的上表面与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的中心轴线沿径向的距离H2,可以实现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的定向甩油,从而实现第二减速器轴承的精准润滑。导油罩体5上开设的通油孔6与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的内腔润滑油池相通,可以及时补导油罩体5内部的润滑油,方便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搅油。

图4示出了导油罩与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的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导油罩体5将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的底部包络起来,将导油罩体5内的润滑油与双电机电驱桥减速器的内腔润滑油池隔开,使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工作过程中少搅油,从而减小搅油损失,提升系统润滑效率。通过合理布置导油罩体5的上表面与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的中心轴线沿径向的距离H2,使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的甩油方向刚好与第二减速器总成的一轴轴承和第二减速器总成的二轴轴承接油位置一致,从而实现第二减速器总成的一轴轴承和第二减速器总成的二轴轴承接的精准润滑。

关于集油盒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图5示出了集油盒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所示,集油盒2包括:盒体、挡板7、第一轴承润滑油通道8和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9。结合图1所示,盒体安装在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第一减速器壳盖191上;挡板7安装于盒体的一侧,且挡板7与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相对布置;第一轴承润滑油通道8的第一端与挡板7相连通,第一轴承润滑油通道8的第二端与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一轴轴承相对布置;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9的第一端与盒体的底部相连通,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9的第二端与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轴承17相对布置。其中,挡板7的高度H3可以为35mm~55mm。集油盒2的挡板7可以充分接挡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从上方甩出的润滑油,并使润滑油进入集油盒2的盒体内部。

进入集油盒2内部的润滑油一路通过第一轴承润滑油通道8对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一轴轴承(图中距离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较远的轴承)进行润滑,进入集油盒2内部的润滑油另一路经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9流向集油盘3与减速器壳盖之间的储油腔16及集油盘3。关于集油盘3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图6示出了集油盘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集油盘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集油盘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至图8所示,集油盘3包括:盘体、接油槽10、放油口15、导油通道12、进油孔111、放油孔112。盘体的第一侧壁面与第二减速器总成20的第二减速器壳盖201相对;盘体的第二侧壁面与盘体的第一侧壁面相背;接油槽10安装于盘体的第一侧壁面上;放油口15开设于接油槽10的侧壁。结合图9所示,当进入接油槽10的润滑油液面超过放油口15底部时,润滑油通过放油口15流向集油盘3与减速器壳盖之间的储油腔16,并经过放油孔112流向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轴承17并对其充分润滑。导油通道12的第一端与盘体的第二侧壁面相连,且导油通道12的第一端与接油槽10相连通;导油通道12的第二端与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内部油孔相连通。进油孔111开设于盘体上,且进油孔111位于导油通道12的上部,当车速较低时,通过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9流入接油槽10的润滑油量较少,此时由于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轴承17内部充满润滑油,润滑油经进油孔111流入接油槽10,进而对滚针轴承18在低速工况下的充分润滑;放油孔112开设于盘体上,且放油孔112位于导油通道12的下部。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速器润滑系统对二轴轴承润滑的油路示意图,参考图9所示,图中示出的箭头方向示出了接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9输出的润滑油的流动方向。集油盘3位于第一减速器壳盖191的轴承孔内,并通过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轴承17固定在第一减速器总成19内部。经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9流向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右侧的储油腔16的润滑油首先进入接油槽10,然后通过导油通道12流入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内部油孔,最终经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在圆周方向开设的润滑油孔流向滚针轴承18,并对滚针轴承18进行充分润滑。接油槽10两侧设有放油口15,当进入接油槽10的润滑油液面超过放油口15底部时,润滑油通过放油口15流向集油盘3与减速器壳盖之间的储油腔16。当储油腔16的润滑油液面高于集油盘3底部的放油孔112时,润滑油通过放油孔112流向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轴承17并对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轴承17充分润滑。

结合图6至图8所示,当车速较低时,通过第二轴承润滑油通道9流入接油槽10的润滑油量较少,此时由于第一减速器总成19的二轴轴承17内部充满润滑油,润滑油经进油孔111流入接油槽10,进而对滚针轴承18在低速工况下的充分润滑,从而解决滚针轴承18低速工况润滑不良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图10示出了挡油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挡油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挡油板4,位于第二减速器总成20的第二减速器壳盖201上。挡油板4的翻边13与水平方向夹角A为12°~18°,涉及挡油板4的结构图中示出的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对挡油板4的进行限制,其他能够适应本申请润滑效果的挡油板4的外轮廓形状均可,这里不再进行具体限定。优选地,挡油板4的翻边13与水平方向夹角A为15°。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的切线方向甩出的润滑油自从动圆柱齿轮14的上方分为两路。一路直接距离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较近的第二减速器总成20的二轴轴承,直接距离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较远的直接距离差速器从动圆柱齿轮14难以得到充分润滑。另一路利用挡油板4的设置方便地引导润滑油至第二减速器总成20的一轴轴承润滑油道,并对第二减速器总成20的一轴轴承充分润滑。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润滑系统及具有该润滑系统的减速器
  • 一种润滑系统及具有该润滑系统的减速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307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