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大电流高分断插入式断路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3:33


一种大电流高分断插入式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电流高分断插入式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5G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5G基站配套的插入式5G断路器得到快速发展,这种适合通讯行业要求的插入式断路器具有长条的外形,其内部结构及布局与配电系统用的传统小型断路器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做有针对性的全新设计,并做得更为紧凑。

现有插入式断路器主要包括了操作机构、触头系统、脱扣结构和灭弧系统,特别是对高分断能力、大壳架(大电流)插入式断路器而言,其要分断的短路电流能量很高,灭弧系统的设计成为开发是否成功的关键。根据插入式断路器的灭弧系统通常是由灭弧室、触头系统、引弧结构等组成,触头系统相对包括设置在灭弧室开口处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引弧结构包括设置在灭弧室两侧的两个引弧板,其中一个引弧板延伸连接静触头,另一个引弧板延伸靠近动触头,在断路器开断时,动、静触头分离的瞬间间隙很小,电场强度大,产生的强电场使动、静触头间的气体被击穿形成电弧,通过两个引弧板可以将动、静触头部分电弧快速引入到灭弧室中以实现灭弧。这种插入式断路器分断时快速可靠的熄灭电弧也是降低开关烧损的关键,特别是对动、静触头的烧损。

虽然现有灭弧室可以起到灭弧的效果,但是只依靠两侧的引弧板进行引弧,电弧引入灭弧室速度慢,由于电弧的不可控会向灭弧室四周的开放空间释放一部分能量,即电弧向灭弧室四周喷射,特别是朝向机构的不可控喷弧是有害的,会使金属颗粒卡在关键部位造成操作机构滑扣;并且,触头区的电弧遇到断路器侧壁或零件的阻挡,不仅对相关零部件造成烧损,还会被反射回触头区引起电弧的重燃,这将延长电弧的燃烧时间,加重对触头的烧损情况,降低断路器的分断能力。由此可见,现有灭弧室无法满足大电流插入式断路器在高分断时的灭弧要求,因此,寻找新的突破点提升大电流插入式断路器分断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灭弧室只靠两侧的引弧板进行引弧,电弧引入灭弧室速度慢,还会向灭弧室四周及操作机构方向喷射,这会延长电弧的燃烧时间,加重对触头及其它零件的烧损情况,降低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电流高分断插入式断路器,包括设置于壳体结构的动触头、静触头和灭弧系统,所述灭弧系统包括:

灭弧室,包括朝向动、静触头设置的进弧口,和设置在所述进弧口的长度方向两侧的引弧组件;

导弧加速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弧口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增磁组件,以及由所述增磁组件、引弧组件和壳体结构相连构成包围动、静触头的导弧通道,所述导弧通道连接所述进弧口,所述导弧通道的截面宽度由所述进弧口向动触头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导弧通道中的电弧在所述增磁组件产生的吹弧磁场驱动下快速向所述进弧口方向运动。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导弧通道的截面形状呈V形结构。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导弧通道宽度较大的一端连通所述进弧口,其宽度较小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动触头具有延伸穿过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操作机构的动触板,所述动触板两侧与所述连接口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增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进弧口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导弧隔板,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导弧隔板相背对侧面上的两个增磁片,两个导弧隔板均为产气材料制成,并分别呈倾斜状设置位于所述导弧通道的上下两侧。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两个所述导弧隔板相背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增磁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与所述导弧隔板保持固定相连。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壳体结构由上盖和基座组成,所述上盖和基座分别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灭弧室和所述增磁组件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限位挡块,所述灭弧室和所述增磁组件分别受限抵接在所述限位挡块前后两侧。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导弧隔板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限位挡块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导弧隔板包括限位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与限位槽之间的平板部,以及与所述平板部相连的斜板部,和设置在所述平板部与斜板部之间的夹持块,所述增磁片呈倾斜状贴合在所述斜板部上。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引弧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弧口的长度方向两侧的上引弧板和下引弧板,所述上引弧板和下引弧板分别延伸位于所述导弧通道的左右两侧,所述上引弧板延伸靠近于所述动触头,所述下引弧板延伸连接所述静触头。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上盖和基座内分别围绕所述第二凹槽成型有相对的两组挡筋结构,两组挡筋结构在上盖和基座安装时相抵连接并延伸位于动、静触头的后方侧,所述连接口对应动触板形成于两组挡筋结构之间。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挡筋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静触头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槽中,所述下引弧板延伸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槽并与所述静触头相抵接触。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灭弧室包括隔弧罩和间隔设置于所述隔弧罩内的若干熄弧片,以及偏离熄火片的中心线设置在若干所述熄弧片一端上的若干V形切口,两个引弧板分别延伸设置在所述隔弧罩两侧与第一凹槽两侧壁之间,若干所述V形切口沿若干熄火片的排列方向在所述进弧口处依次交错排布。

上述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隔弧罩的正面设置有所述进弧口,其背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口,多个排气口在所述隔弧罩的背面呈上下交错布置有至少两排。

本发明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插入式断路器中,灭弧系统包括了灭弧室和导弧加速结构,通过在灭弧室的进弧口四周设置有引弧组件和增磁组件,并由增磁组件、引弧组件和壳体结构相连构成包围动、静触头的导弧通道,导弧通道和增磁组件组成了连接灭弧室的导弧加速结构,通过设计导弧加速结构有效解决电弧进入灭弧室速度慢的问题,动、静触头在导弧通道中分断产生电弧,根据导弧通道的封闭式设计及其截面宽度由进弧口向动触头一侧逐渐减小,使导弧通道连接引弧口这一端空间较大形成低压侧,而另一端空间较小则形成高压侧,这样有利于促使电弧从高压侧的触头区向低压侧的灭弧室区运动,加上增磁组件对电弧的磁吹作用下进一步加速电弧向进弧口方向运动,通过导弧通道和增磁组件的组合作用下,加速电弧进入灭弧室的运动速度,引弧效率高,还能加速电弧的冷却,进而大幅提升灭弧室的灭弧能力,这种结构设计可以控制阻挡电弧向灭弧室四周扩散,也能有效限制电弧喷向操作机构这一侧,从而避免电弧对触头等其它零件造成烧损情况,提升断路器产品的电气寿命和分断能力。

2.本发明提供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根据导弧通道的截面形状呈V形结构,即为导弧通道朝向灭弧室一侧的空间设置较大,而朝向动、静触头一侧的空间设置较小,这样设计的导弧通道可以压缩动、静触头所在区域的空间,利用导弧通道内形成压力差作用,可以促使电弧从触头区快速引入到灭弧室中,以避免电弧从导弧通道另一端的连接口位置喷出,引弧速度快,无电弧重燃现象。

3.本发明提供的插入式断路器中,增磁组件由两个导弧隔板和两个增磁片组成,该增磁片可优选为磁铁片,这种两个导弧隔板分别呈倾斜状设置位于导弧通道的上下两侧,通过倾斜结构设计的两个导弧隔板可以相对压缩触头区的空间,对电弧引向灭弧室的推动作用明显,根据由产气材料制成的导弧隔板会在电弧侵蚀下会产生气体,通过气体压力差作用下进一步推动电弧向灭弧室内运动,同时,电弧还受到增磁片的电磁力作用下被磁吹拉长,加速对电弧的冷却,因此,在磁吹效应和导弧通道内部压力差的双重作用下使电弧快速引入到灭弧室中,引弧速度快且效率高,解决电弧进入灭弧室难的问题。

4.本发明提供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所述灭弧室和增磁组件分别安装在壳体结构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通过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并在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根据导弧隔板是由平板部、斜板部和夹持块组成,这种结构设计的增磁组件适用于自动化装配,将导弧隔板与增磁片组装成一体后,通过自动装配机的机械手夹住夹持块即可将导弧隔板装入到第二凹槽中,通过第一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的配合对导弧隔板在第二凹槽中实现限位安装,安装位置准确,这样有助于促进产品的自动化装配生产,提高安装效率。

5本发明提供的插入式断路器中,根据上、下引弧板设置在进弧口的长度方向两侧,以及两个导弧隔板设置在进弧口的长度方向两侧,即通过两个引弧板和两个导弧隔板将灭弧室的开口四周包围起来,当动、静触头分断产生电弧时,根据等电位理论,动触头在完全打开时会接触到相近位置的引弧片,使上、下引弧片与动、静触头的等电位连接就建立起来了,动触头上的电弧会转移到上引弧片,以及静触头上的电弧也会转移到下引弧片上,会使电弧根部跑动速度更快,从而通过上、下引弧板将动、静触头的电弧快速引入灭弧室中,让引弧片的作用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其余电弧在磁吹作用下沿着导弧通道快速进入灭弧室中,这样可以减少电弧对动、静触头灼烧,也防止电弧在导弧通道中发生重燃,引弧速度快,缩短了燃弧时间,断路器分断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6.本发明提供的插入式断路器中,基座和上盖对应成型有延伸包围处在动、静触头后方的挡筋结构,通过挡筋结构可以阻挡电弧朝向操作机构方向进行不可控喷射,不给电弧产生移动的空间,并配合导弧加速结构的特殊形状去围堵电弧,根据两个引弧板和两个导弧隔板是配合包围在灭弧室的进弧口位置起到引弧作用,以防止电弧向灭弧室开口四周不可控扩散,从而有效将电弧围堵在导弧通道和灭弧室之间,保证电弧充分快速引入灭弧室中实现灭弧,熄弧效果明显。

7.本发明提供的插入式断路器中,若干熄弧片一端上设置有若干V形切口,若干V形切口沿若干熄火片的排列方向在进弧口处依次交错排布,这种结构设计既可以保持对电弧的吸引作用,又能利用V形切口对进入若干熄弧片之间的电弧起到更好的拉长和切割的效果,将电弧在运动中分割成若干短弧,使切割拉长后的短弧加大与空气接触,将电弧最大限度地拉长,对电弧进行降温冷却,更易熄灭。

8.本发明提供的插入式断路器中,通过在隔弧罩背面设置上下交错布置的若干排气口,并在若干排气口之间形成位于隔弧罩背面的多个隔挡板,这样设计可拉大排气口间的距离来设计灭弧室背后的隔挡板,这些隔挡板在灭弧室背后也是上下交错布置,以避免电弧在灭弧室背后发生重燃,同时可阻滞电弧从灭弧室中穿堂而过,增加熄弧片间隔内的压力,提高熄弧片对电弧的灭弧和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插入式断路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插入式断路器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插入式断路器沿A-A线的另一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插入式断路器沿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插入式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灭弧室和增磁组件在壳体结构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本发明的灭弧室和增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增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结构;11、基座;12、上盖;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限位槽;16、加强筋;2、灭弧室;21、隔弧罩;22、熄弧片;23、V形切口;24、排气口;3、引弧组件;31、上引弧板;32、下引弧板;4、增磁组件;41、导弧隔板;411、平板部;412、斜板部;413、夹持块;42、增磁片;5、导弧通道;51、连接口;6、挡筋结构;7、动触头;8、静触头;91、第一限位凸起;92、第二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插入式断路器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如图1-10所示的一种大电流高分断插入式断路器,包括设置于壳体结构1的动触头7、静触头8和灭弧系统,所述灭弧系统包括:

灭弧室2,包括朝向动、静触头8设置的进弧口,和设置在所述进弧口的长度方向两侧的引弧组件3;

导弧加速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弧口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增磁组件4,以及由所述增磁组件4、引弧组件3和壳体结构1相连构成包围动、静触头8的导弧通道5,所述导弧通道5连接所述进弧口,所述导弧通道5的截面宽度由所述进弧口向动触头7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导弧通道5中的电弧在所述增磁组件4产生的吹弧磁场驱动下快速向所述进弧口方向运动。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灭弧室2的进弧口四周设置有引弧组件3和增磁组件4,并由增磁组件、引弧组件和壳体结构相连构成包围动、静触头的导弧通道5,导弧通道5和增磁组件4组成了连接灭弧室的导弧加速结构,通过设计导弧加速结构有效解决电弧进入灭弧室速度慢的问题,动、静触头在导弧通道5中分断产生电弧,根据导弧通道5的封闭式设计及其截面宽度由进弧口向动触头一侧逐渐减小,使导弧通道5连接引弧口这一端空间较大形成低压侧,而另一端空间较小则形成高压侧,这样有利于促使电弧从高压侧的触头区向低压侧的灭弧室2区运动,加上所述增磁组件4对电弧的磁吹作用下进一步加速电弧向进弧口方向运动,通过导弧通道和增磁组件的组合作用下,加速电弧进入灭弧室的运动速度,引弧效率高,还能加速电弧的冷却,进而大幅提升灭弧室的灭弧能力,这种结构设计可以控制阻挡电弧向灭弧室四周扩散,也能有效限制电弧喷向操作机构这一侧,从而避免电弧对触头等其它零件造成烧损情况,提升断路器产品的电气寿命和分断能力。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所述导弧通道5的截面形状呈V形结构,其中,所述导弧通道5宽度较大的一端连通所述进弧口,其宽度较小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口51,所述动触头7具有延伸穿过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操作机构的动触板,所述动触板两侧与所述连接口51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间距为0.5-1mm,使得所述动触板在操作机构的驱动下在连接口51处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动触头7与静触头8在导弧通道5中的接触或分离。根据上述结构设置可知,所述导弧通道5朝向灭弧室2一侧的空间设置较大,而朝向动、静触头8一侧的空间设置较小,这样设计的导弧通道可以压缩动、静触头8所在区域的空间,利用导弧通道内形成压力差作用,可以促使电弧从触头区快速引入到灭弧室中,引弧速度快,无电弧重燃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7所示,所述壳体结构1由上盖12和基座11组成,所述上盖12和基座11对应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灭弧室2和所述增磁组件4的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以及在所述第一凹槽13两端设置有分别限位在所述灭弧室2前后两侧的多个第一限位凸起91和多个第二限位凸起92,所述第一凹槽13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6,通过加强筋16可以增强壳体结构侧壁的刚度,这种结构设置,通过第一限位凸起91和第二限位凸起92对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3中的灭弧室2起到限位安装作用,同时,使所述增磁组件4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14中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91配合相抵,即所述第一限位凸起91对安装于第二凹槽14中的增磁组件4也起到限位抵挡作用,这样可以将所述灭弧室2和所述增磁组件4分别限位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以防止发生安装位置偏移的情况,安装稳定性好。

下面结合图1-3和图8-10对所述增磁组件的具体设置方式作详细说明:

所述增磁组件4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进弧口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导弧隔板41,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导弧隔板41相背对侧面上的两个增磁片42,两个导弧隔板41均为产气材料制成,并分别呈倾斜状设置位于所述导弧通道5的上下两侧,其中,在两个所述导弧隔板41相背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增磁片42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与所述导弧隔板41保持固定相连,这种结构设置的好处在于,该增磁片42可优选为磁铁片,通过倾斜结构设计的两个导弧隔板41可以相对压缩触头区的空间,对电弧引向灭弧室2的推动作用明显,根据由产气材料制成的导弧隔板41会在电弧侵蚀下会产生气体,通过气体压力差作用下进一步推动电弧向灭弧室2内运动,同时,电弧还受到增磁片42的电磁力作用下被磁吹拉长,加速对电弧的冷却,因此,在磁吹效应和导弧通道内部压力差的双重作用下使电弧快速引入到灭弧室中,引弧速度快且效率高,从而解决了电弧进入灭弧室难的问题。

如图6所示,所述导弧隔板41与所述第二凹槽14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凸起91为成型在所述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之间的挡块结构,所述挡块结构与第二凹槽14之间形成有限位槽15,所述导弧隔板41包括限位安装在所述第二凹槽14与限位槽15之间的平板部411,以及与所述平板部411相连的斜板部412,和设置在所述平板部411与斜板部412之间的夹持块413,所述增磁片42呈倾斜状贴合在所述斜板部412上,这种结构设计的增磁组件4适用于自动化装配,将所述导弧隔板41与所述增磁片42组装成一体后,通过自动装配机的机械手夹住所述夹持块413即可将导弧隔板41装入到第二凹槽14中,通过第一限位凸起91和限位槽15的配合对导弧隔板41在第二凹槽14中实现限位安装,安装位置准确,这样有利于促进产品的自动化装配生产,提高安装效率。

下面结合图3-5、图8对所述引弧组件的具体设置方式做详细说明:

所述引弧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弧口的长度方向两侧的上引弧板31和下引弧板32,所述上引弧板31和下引弧板32分别延伸位于所述导弧通道5的左右两侧,所述上引弧板31延伸靠近于所述动触头7,所述下引弧板32延伸连接所述静触头8,综上可知,根据上、下引弧板设置在进弧口的长度方向两侧,以及两个导弧隔板41又是设置在进弧口的长度方向两侧,即通过两个引弧板和两个导弧隔板41将灭弧室的进弧口四周包围起来,当动、静触头分断产生电弧时,根据等电位理论,所述动触头7在完全打开时会接触到相近位置的上引弧片,使上、下引弧片与动、静触头的等电位连接就建立起来了,动触头7上的电弧会转移到上引弧片,以及静触头8上的电弧也会转移到下引弧片上,会使电弧根部跑动速度更快,从而通过上、下引弧板将动、静触头的电弧快速引入灭弧室2中,让引弧片的作用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其余电弧在磁吹作用下沿着导弧通道5快速进入灭弧室2中,这样可以减少电弧对动、静触头灼烧,也防止电弧在导弧通道5中发生重燃,引弧速度快,缩短了燃弧时间,断路器分断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盖12和基座11内分别围绕所述第二凹槽14成型有相对的两组挡筋结构6,这两组挡筋结构6在上盖12和基座11安装时相抵连接并延伸位于动、静触头8的后方侧,并在两组挡筋结构6之间对应动触板位置形成有所述连接口51,所述挡筋结构6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槽,所述静触头8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槽中,所述下引弧板32延伸设置在所述定位卡槽并与所述静触头8相抵接触,从而使下引弧板32和静触头8保持相对位置固定,这样设计的挡筋结构6、导弧隔板41和上、下引弧板相连构成了包围住动、静触头和引弧口的导弧通道5。采用本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电弧在导弧通道中受到吹弧磁场和气压力差双重作用下是向远离连接口51的方向运动,并通过挡筋结构6可以阻挡电弧朝操作机构方向进行不可控喷射,不给电弧产生移动的空间,同时配合导弧加速结构的特殊形状去围堵电弧,根据导两个引弧板和两个导弧隔板41是配合包围在灭弧室2的进弧口位置起到引弧作用,以防止电弧向灭弧室2开口四周不可控扩散,从而有效将电弧围堵在导弧通道5和灭弧室2之间,保证电弧充分快速引入灭弧室中实现灭弧,熄弧效果明显。

以下结合图7-9对所述灭弧室的具体设置方式做详细说明:

所述灭弧室2包括隔弧罩21和间隔设置于所述隔弧罩21内的若干熄弧片22,以及偏离熄火片的中心线设置在若干所述熄弧片一端上的若干V形切口23,两个引弧板分别延伸设置在所述隔弧罩21两侧与第一凹槽13两侧壁之间,若干所述V形切口23沿若干熄火片的排列方向在所述进弧口处依次交错排布,这种结构设计既可以保持对电弧的吸引作用,又能利用V形切口对进入若干熄弧片之间的电弧起到更好的拉长和切割的效果,将电弧在运动中分割成若干短弧,使切割拉长后的短弧加大与空气接触,将电弧最大限度地拉长,对电弧进行降温冷却,更易熄灭。

如图8-9所示,所述隔弧罩的前面设置有所述进弧口,其背面设置有多个排气口24,多个排气口24在所述隔弧罩的背面呈上下交错布置有至少两排,并在若干排气口24之间形成有位于隔弧罩背后的多个隔挡板,这样设计可拉大排气口24间的距离来设计灭弧室2背后的隔挡板,这些隔挡板在灭弧室2背后也是上下交错布置,以避免电弧在灭弧室2背后发生重燃,同时可阻滞电弧从灭弧室2中穿堂而过,增加熄弧片22间隔内的压力,提高熄弧片22对电弧的灭弧和冷却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多个第二限位凸起92为对应成型在上盖12和基座11上的多个挡壁结构,多个挡壁结构之间形成连接所述排气口的多条排气通道,这些排气通道延伸至断路器的一端处,从而将灭弧室产生的灭弧气体通过排气通道排出至外界,排气通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相关技术
  • 插入式储能高分断小型断路器
  • 插入式储能高分断小型断路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33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