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光激化学发光检测的感光试剂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4:45


用于光激化学发光检测的感光试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激化学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激化学发光检测的感光试剂。

背景技术

光激化学发光是一种典型的均相免疫检测技术,它的发光系统由“发光微球”和“感光微球”构成。基于两种被包被在纳米微球表面的抗原或抗体在液相中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将发光微球和感光微球拉近。在激发光的激发下,发光微球和感光微球之间发生单线态氧的转移,进而发光微球产生高能级的红光,即化学发光信号,通过光子计数器和数学拟合即可将红光中的光子数换算为待测样本中的靶分子浓度。当待测样本中不含靶分子时,两种微球间则无法形成免疫复合物,此时两种微球的间距超出单线态氧传播范围,单线态氧在液相中迅速淬灭,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时则没有高能级红光信号产生。

感光试剂是光激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的检测试剂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其试剂中的感光微球受外在激发光的激发后能够产生单线态氧,单线态氧把能量传递至距离感光微球200nm范围内的发光微球,发光微球才能产生化学发光信号。通过采集化学发光信号,利用光子计数器和数学拟合将光子数换算为靶分子的浓度,从而实现对待测样本中的靶分子的检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性能、符合临床检验需求的感光试剂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感光试剂,能够使临床应用中的测试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且确保测试结果具有较高准确度和精密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感光试剂,包括缓冲溶液和保存于所述缓冲溶液中的感光微球,所述感光微球包括载体和通过所述载体承载的感光物质,所述缓冲溶液的pH值为6~10;所述感光微球的感光量Ps在1.34到16.28之间;所述感光量Ps=OD

λ

在一实施方式中,每升体积的缓冲溶液中的糖含量为1g±0.2g。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微球表面没有包被多糖,且所述感光微球表面连接有亲和素,所示亲和素选自卵白亲和素、卵黄亲和素、链霉亲和素、中性亲和素及类亲和素分子,优选为链霉亲和素。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微球的浓度

其中,k是载体浓度-吸光度曲线的线性关系中对应的斜率,b是所述载体浓度-吸光度曲线的线性关系中对应的截距,OD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浓度-吸光度曲线的线性关系为y=kx+b,其中:

x为同一粒径的载体的不同浓度,y为载体在对应的所述浓度下的吸光度值,k为斜率,b为截距;其中,所述载体的浓度选自10ug/ml~100ug/ml。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波长λ

其中,OD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波长λ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光微球按照所述载体与所述感光物质的质量比为10:(0.04~4)制得。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的粒径选自190nm~280nm。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波长λ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感光试剂,在确定吸光度值OD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示出的粒径仪测出的20ug/ml载体的粒径结果图;

图2是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示出的粒径仪测出的20ug/ml感光微球的粒径结果图;

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示出的感光物质的波长-吸光度曲线;

图4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示出的不同浓度的载体的波长-吸光度曲线;

图5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示出的不同浓度的感光微球的波长-吸光度曲线;

图6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示出的10μg/ml的载体和感光微球的波长-吸光度曲线;

图7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示出的波长500nm下的载体的载体浓度-吸光度曲线;

图8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示出的感光物质的质量占比-感光量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术语解释:

发光微球可以是通过功能基团被包被在载体上形成填充有发光物质的高分子微粒,此时可以称为发光微球或发光微粒。所述发光微球受体微球表面有亲水性的羧基葡聚糖,内部填充有能够与活性氧(如,单线态氧)发生反应的化学发组合物。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化学组合物,其经历与单线态氧的化学反应以形成不稳定的亚稳态中间体,所述亚稳态中间体可以分解,同时或随后发光。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合物包括铕配合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铕配合物为MTTA-EU3+。

感光微球包括载体和通过载体承载的感光物质,载体(也可以称为空白微球)可以是高分子微粒,感光物质可以包被于载体的表面和/或填充于载体的内部。感光物质在光激发下能够产生活性氧(如,单线态氧)。例如,高分子微粒可以为聚苯乙烯微球,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可供检测的其他材质的微球,于此不作限制。本申请中,感光物质在光激发下能够产生单线态氧,它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光敏剂,例如亚甲基蓝、玫瑰红、卟啉、酞菁和叶绿素,且不局限于此;感光微球还可以填充其他敏化剂,其非限定性的例子是某些化合物,它们催化过氧化氢转化为单线态氧和水。其他一些敏化剂的例子包括:1,4-二羧基乙基-1,4-萘内过氧化物、9,10-二苯基蒽-9,10-内过氧化物等,加热这些化合物或者这些化合物直接吸收光会释放单线态氧。

一实施例中的用于光激化学发光检测的感光试剂,感光试剂包括缓冲溶液和保存于所述缓冲溶液中的感光微球,感光微球包括载体和通过所述载体承载的感光物质;缓冲溶液的pH值为6~10;感光微球的感光量Ps在1.34到16.28之间;感光微球的感光量Ps根据下述公式(1)确定。

Ps= OD

其中,λ

进一步地,通过分光光度计等设备采用300nm~800nm范围的可见光对感光微球浓度为C

需要说明的是,在未进行光激化学发光检测之前,保存于缓冲溶液中的感光微球溶液的浓度即为初始浓度C

可以理解,当波长λ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明确感光试剂中的感光微球的浓度C

其中,k是载体浓度-吸光度曲线的线性关系中对应的斜率,b是载体浓度-吸光度曲线的线性关系中对应的截距,OD

具体地,为了获得满足感光量Ps范围的感光微球的浓度C

y=kx+b (3)

其中,x为预设粒径的载体的不同浓度,y为载体在对应的浓度下的吸光度值,k为公式(2)中的斜率,b为公式(2)中的截距。也就是说,通过公式(3)的相关计算,可以确定公式(2)中的k和b的数值,进而确定感光微球的浓度C

进一步地,为了确定k和b的数值,在一实施例中,波长λ

在确定波长λ

具体地,在已知感光量Ps的范围在1.34到16.28之间,及根据上述计算已知k、b和λ

综上可知,在已知感光微球浓度C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感光试剂的稳定性,感光试剂中的缓冲溶液的pH值为6~10,优选pH值为8。缓冲溶液可以是Mes缓冲溶液、Hepes缓冲溶液、Tris缓冲溶液。优选地,缓冲溶液可以是pH值为8的Hepes缓冲溶液。通过设定感光试剂中的缓冲体系的pH值,可以确保感光试剂的稳定性,可以确保临床应用中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载体及感光物质以外的物质对吸光度值的影响,在一实施方式中,感光微球的表面不包被多糖,且感光微球表面连接有亲和素,所示亲和素选自卵白亲和素、卵黄亲和素、链霉亲和素、中性亲和素及类亲和素分子,优选为链霉亲和素。其中,多糖是指含有三个或更多个未修饰或修饰的单糖单元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聚糖、淀粉、糖原、菊粉、果聚糖、甘露聚糖、琼脂糖、半乳聚糖、羧基葡聚糖和氨基葡聚糖等。通过不添加多糖,从而减少对吸光度值的测定结果的干扰,继而使临床应用时的检测结果更准确。

下面结合具体实验数据对本申请的感光试剂的感光量予以说明。

一、微球的制备

为了有效且准确的通过实验获得上述方案所需的相关参数,可以预先按照下述方法分别制得所需的载体、感光微球和感光试剂,以便后续实验使用。可知,感光微球和载体的制备方法可采用已知的方法或自行研发的方法,于此不作限制。本申请所采用的实验设备如下所示。

生产设备:

检测设备:

以下介绍各参与实验的载体、感光微球及感光试剂的制备方法。需要知道的是,以下制备方法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仅以举例说明制备方法,也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中的其他制备方法。

1.载体的制备

a)准备100ml的三口烧瓶,向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40mmol苯乙烯、5mmol丙烯醛、10ml水,搅拌10min后,向三口烧瓶通入N

b)称取0.11g过硫酸铵和0.2g氯化钠并分别溶于40ml水中配置成水溶液。将该水溶液加入到步骤a)的三口烧瓶的反应体系中,并继续通N

c)将反应体系升温至70℃,反应15小时,获得乳液。

d)将反应完成后的乳液冷却至室温后,再用合适的滤布对乳液进行过滤。将过滤后得到的乳液用去离子水通过离心沉降清洗,直至离心出的上清液的电导率接近去离子水,然后用水稀释,以乳液形式保存。

e)由纳米粒度仪测得该乳液中的乳胶微球粒径的高斯分布平均粒径为190nm。

2.感光微球的制备

a)准备25ml的圆底烧瓶,加入0.11g酞菁铜(即感光物质)和10ml N,N-二甲基甲酰胺,通过磁力搅拌均匀,将圆底烧瓶进行水浴升温至75℃,获得感光物质溶液。

b)准备100ml的三口烧瓶,分别加入10ml 95%乙醇、10ml水和10ml浓度为10%的上述1.e)制备的载体,通过磁力搅拌均匀,将三口烧瓶水浴升温至70℃。

c)将步骤a)中的感光物质溶液缓慢滴加至步骤b)中的三口烧瓶中,70℃反应2小时后停止搅拌,自然冷却,获得乳液。可以理解,上述步骤b)载体和步骤a)感光物质溶液的质量比例可以根据后续实验需求进行调整。通过控制载体和感光物质的质量比,以生成具有不同感光量的感光微球,其中,本实施例预先制备6种不同感光量的感光微球,每种感光微球中的载体与感光物质的质量比为10:4,10:2,10:1,10:0.2,10:0.04,10:0,分别对应获得感光微球1~6。

d)将上述步骤c)获得的乳液按照30000G离心力离心1小时,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再用50%乙醇重新悬浮。重复离心清洗三次后用pH值=10的50mMol/L的CB缓冲溶液将感光微球重新悬浮至后续实验中所需浓度。

3.感光试剂的中间品制备

a)感光微球混悬液处理:吸取一定量上述步骤一、2中制备的其中一种感光微球于高速冷冻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后,再加入一定量MES缓冲液,接着在超声细胞破碎仪上通过超声波震荡至微球重新悬浮,最后加入MES缓冲液调节感光微球浓度至100mg/ml。

b)亲和素溶液配制:称量一定量链霉亲和素,加入MES缓冲液溶解至8mg/ml。

c)混合:将处理好的100mg/ml感光微球混悬液、8mg/ml的亲和素以及MES缓冲液,以2:5: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迅速混匀,得到反应液。

d)反应:采用MES缓冲液配制25mg/ml的NaBH

e)封闭:采用MES缓冲液配制75mg/ml的Gly甘氨酸溶液以及25mg/ml的NaBH

f)清洗:向步骤e中反应好的溶液中加入MES缓冲液,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弃除上清液后,加入新鲜的MES缓冲液,并采用超声法重新悬浮,再次离心,如此反复清洗3次,最后用少量的MES缓冲液进行悬浮,测定固含量为10mg/ml。

二、确定感光微球浓度C

本实验采用预设粒径建立载体浓度与吸光度值的线性关系,从而根据上述公式(2)中的吸光度值OD

1.微球的全波长扫描及粒径检测

为了确保实验所使用的微球的粒径的一致性,预先进行粒径检测。其中,本实验涉及的主要原料及设备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过程具体如下:

1.1微球粒径的选择

本实验中,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可以统一利用粒径相同,例如预设粒径均为190nm的感光微球和载体进行后续实验。

1.2配制不同浓度的载体和感光微球

将上述制得的感光微球和载体使用去离子水分别稀释,配制不同浓度的载体和感光微球,各自制得的浓度分别为10ug/ml,20ug/ml,30ug/ml,40ug/ml,50ug/ml,60ug/ml,70ug/ml,80ug/ml,90ug/ml,100ug/ml等共计10种浓度。即分别配置前述10种浓度的载体和10种前述浓度的感光微球;另外配制5ug/ml的感光物质溶液。

2.微球粒径检测

打开粒径仪,以20ug/ml的载体和感光微球的粒径为例进行检测。其中,实验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载体的平均粒径为187.1nm,感光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90.9nm。

从粒径仪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载体和感光球的粒径均为190nm左右,且波峰较窄,微球粒径较均一,可以作为后续实验所需的微球。

3.选择波长

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调节紫外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300nm~800nm,步长为1nm,使用去离子水校零,依次检测步骤1.2配置的各个浓度的感光微球、载体和感光物质溶液。需要理解的是,当扫描的波长小于300nm时易受其他物质的吸光度值的干扰,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因此波长设置需要大于300nm。

4.实验数据

4.1感光物质

如图3所示,图3为感光物质在300nm~800nm扫描后的波长-吸光度曲线。由图3可以看出,感光物质分别在360nm、610nm、650nm、680nm处出现明显的波峰,其中680nm处为主峰,即为感光物质的最大特征峰。

4.2载体

图4为10个不同浓度的载体在300nm~800nm扫描后的波长-吸光度曲线。由图4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载体在经300nm~800nm可见光扫描后,曲线图中并没有特征峰。同时,由图4可知,不同浓度的载体,扫描后对应的吸光度值不一样,载体的微球浓度与吸光度值呈正相关。

4.3感光微球

图5为10种不同浓度的感光微球在300nm~800nm扫描的波长吸光度曲线,由图5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感光球在经300nm~800nm可见光扫描后,由图5可以看出,感光微球分别在360nm、610nm、650nm、680nm处出现明显的波峰,其中680nm处为主峰,即感光微球的最大特征峰与感光物质的最大特征峰相同。即感光微球填充的感光物质将直接影响最大特征峰所对应的波长值。另外,由图5可知,不同浓度的感光微球,扫描后对应的吸光度值不一样,感光微球的微球浓度与吸光度值呈正相关。因此,不同浓度的感光微球会影响感光量Ps的数值。

4.4波长λ

本步骤4.4中,将相同浓度的感光微球和载体的波长-吸光度曲线进行对比。如图6所示,以浓度均为10μg/ml的感光微球和载体为例,相同浓度的载体和感光微球在扫描300nm~800nm波长后,感光微球出现的680nm特征峰为感光物质的最大特征峰。因此,通过读取680nm的吸光度值最能反应感光微球中的感光物质的含量,即可选择最大特征峰对应的波长作为λ

对于波长λ

进一步地,为了精准确定波长λ

为了降低感光物质对测定的微球浓度的影响,所选的波长λ

表2

5.载体浓度-吸光度曲线的建立

本实施例中,通过选用同一种预设粒径的载体在波长λ

在上述步骤4.4确定波长λ

具体的,为了获得不同浓度的载体,首先通过传统的干燥法得出载体的质量,向已知质量的载体中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10mg/ml的载体,再进一步用去离子水稀释10mg/ml载体,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ug/ml,20ug/ml,30ug/ml,40ug/ml,50ug/ml,60ug/ml,70ug/ml,80ug/ml,90ug/ml,100ug/ml等共计10种浓度的载体。接着对每一种浓度的载体通过波长500nm扫描,获得每一种浓度对应的吸光度值OD

由于上述实验仅采用粒径为190nm的载体进行不同浓度的吸光度值的测量而获得k和b的数值,为了验证上述载体浓度x的计算结果的准确度,申请人采用不同粒径的载体进行验证。先分别配制不同粒径的载体,各载体的粒径包括190nm,200nm,220nm,240nm,260nm,280nm,300nm等共计7种粒径。再按照干燥法计算的载体质量,将每一种粒径的载体分别配制成40ug/ml,50ug/ml,60ug/ml的理论浓度值。在已知理论浓度值的前提下,按照波长500nm对每一粒径的每一浓度的载体的吸光度值OD

表3

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当载体的粒径小于或等于280nm时,浓度的回收偏差在10%以内,即根据(OD

三、比较不同质量比例的感光微球对感光量的影响

1.制备不同质量比例的感光微球

先按照上述步骤一、2中的感光微球的制备方法,采用不同的载体与感光物质的质量比制备对应的感光微球,即先制备载体与感光物质的质量比例为10:4、10:2、10:1、10:0.2、10:0.04、10:0的6种感光微球,即表4和表5中的微球1至微球6。接着将制备好的不同质量比例的感光微球分别用去离子水分别稀释,即将制备好的六种质量比例所对应的感光微球各按照500倍、1000倍及2000倍进行稀释,每种质量比例的感光微球均获得3种稀释后的不同浓度的感光微球。将各稀释所得的感光微球经紫外分光度计扫描,获得波长λ

表4

进一步地,根据上表4中的每一种质量比例在不同稀释倍数的感光物质的感光量计算对应的感光量均值和变异系数CV值,其中,CV值即标准偏差与均值的比率,具体计算结果可参考下表5中的相关数据。

从上表4可知,当稀释倍数为500X时,感光微球6的浓度值C

表5

由上表4可知,同一质量比例的感光物质在采用不同倍数稀释后计算获得的感光量较为一致;由表5可知,不同质量比例的感光物质的感光量的CV值均在10%以内,说明根据公式(1)和(2)确定感光量的计算结果波动较小,计算较为准确。且说明针对同一质量比例的感光物质,其感光量与对应的稀释倍数即感光微球的浓度有关。

进一步地,根据表5可以绘制获得图8所示的感光物质的不同质量占比与计算所得的感光量的曲线示意图。从图8可知,根据吸光度值检测单位浓度的感光微球的感光量与感光物质的质量占比的相关性一致,即感光物质的质量占比越大,感光物质浓度越高,则感光量越大。于此同时,当载体与感光物质质量比例小于10:1时,感光量与感光浓度的线性关系较优;当载体与感光物质质量比例为10:(2~4)之间时,感光量的增幅明显变小,说明感光物质的占比,即感光物质填充于载体的量逐渐增大至趋于饱和。这样的趋势变化,符合感光微球的真实感光量的变化。另外,当载体与感光物质质量比例10:4时,所获得的感光微球的感光量达到峰值20.12,即使继续提高感光物质的质量占比,也不会进一步增大感光微球的感光量,因此通过控制载体和感光物质的质量比,从而节约材料成本。

四、比较不同感光量的感光微球在临床应用中的性能

1.根据不同感光量的感光微球制备不同感光量的感光试剂

将上述制备的感光试剂的中间品使用通用缓冲液配制出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不同感光量的感光微球,其中,通用缓冲液中含有1g/L的糖,从而配置获得6种不同感光量的感光试剂。6种感光试剂的感光量如下表6所示。

表6

2.评估6种不同感光量的感光试剂的性能

将上述6种具有不同感光量的感光试剂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从而评估不同的感光量的感光试剂在临床应用于检测样本的基本性能。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测试6种不同感光量的感光试剂的灵敏度

采用6种已知不同靶分子浓度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试剂盒样本cal1至cal6,及采用6种上述制得的不同感光量的感光试剂1至6。首先将每一种样本分别加入各自对应的反应容器中,再各反应容器中分别依序加入发光试剂和生物素试剂,每一反应容器在37℃中温育结合,形成第一复合物发光微球-抗体-抗原-抗体-生物素。再向各反应容器中分别加入对应的感光试剂,利用LiCA检测仪进行光激化学发光检测,获得对应的化学发光信号值。各感光试剂对应检测到的化学发光信号值的数据如下表7的第三列至第八列所示。其中样本cal1的靶分子浓度为0,即不含乙肝表面抗原,样本cal1为阴性样本,对应测得的数值可以作为各感光试剂的信号值的测值基准。

表7

其中,表7中的第一列的理论值为根据6种样本中的对应已知的靶分子浓度。表7中的第三列至第八列则为各个包含感光试剂和发光试剂的试剂盒在LiCA检测仪中针对各种靶分子浓度的样本测得的化学发光信号值。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针对同一个靶分子浓度的样本,感光试剂的感光量在1.34-16.28之间,感光量越大,测得的信号值的数据越大;而当感光试剂感光量达到20.12时,出现信号下降现象。因此,将16.28设定为感光量Ps的取值上限。

进一步地,如下表8所示,针对同一个感光试剂,从不同的靶分子浓度的样本对应的信号值的比值可知,当感光试剂的感光量低于1.34时,感光试剂1对应的各个信号值之间的数值区别度极低,即检测灵敏度低,根据信号值无法区分不同浓度靶分子的样本。而感光试剂2对应的信号值虽然低于感光试剂3至6,但是可以针对不同浓度的靶分子呈现一定的区分。感光试剂3至6对应的信号值,在针对低浓度的靶分子和更高浓度的靶分子均体现明确的信号值;同时,同一感光试剂针对不同大小的靶分子浓度之间对应的信号值数值差距明显,体现出良好的区分度,从而还可以根据信号值判断靶分子的浓度区间。

表8

2.2测试5种不同感光量的感光试剂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实验样品的准备:

选取具有已知相同质量的靶分子并稀释为三种已知不同浓度的质控样本sp1、sp2和sp3;选取靶分子浓度按照线性递减的10个样本S1至S10,所有样本的靶分子均为HBsAg;选取4个不含靶分子的阴性样本N1、N2、N3、N4。

将上述共计17个不同的样本分别与4个不同感光量的感光试剂2至6进行靶分子浓度的测试。根据LiCA检测仪测得的化学发光信号转换得到对应的第三至第七列的浓度数据,如下表9所示,将第一列为各样本中的真实浓度数值即理论值作为参照。

表9

由于感光试剂1的感光量过低,因此本次实验无需继续采用感光试剂1参与准确度的性能测试。由上表9的测试数据可知,感光试剂的感光量越高,测试数据越接近理论值,即准确度越高。其中感光试剂2的感光量最低,针对低浓度靶分子的样本所测得的浓度数值与理论值波动较大,而针对高浓度靶分子的样本所测得的浓度数值与理论值较为接近,因此感光试剂2的感光量可以视为感光量的下限。也就是说,当感光微球的感光量低于1.34后,将会出现无法准确测得各种浓度的靶分子的情形,不利于满足临床检测需求。

2.3测试5种不同感光量的感光试剂的检测结果的精密性

继续选取上述2.2中的具有已知相同质量的靶分子的、稀释为三种已知不同浓度的样本sp1、sp2和sp3,将每种浓度的样本分为10份,分别与5种感光试剂进行测试,测试获得对应的浓度值,及10份样本的浓度均值Mean、标准差STDEV及变异系数CV。具体数值如下表10所示。

表10

从上表10的数据可知,感光试剂2针对最低浓度的同一样本sp1的CV值大于10%,说明测试结果的波动较大,精密性一般,因此感光试剂2的感光量1.34可以作为临床检测中的感光微球所需具备的感光量的下限。

五、比较不同pH值的缓冲体系对感光试剂的稳定性的影响

1.根据不同感光量的感光微球制备对应感光量的感光试剂

a)分别用Mes、Hepes、Tris制备对应的缓冲溶液,其中,Mes缓冲溶液的pH值为6,Hepes缓冲溶液的pH值为8,Tris缓冲溶液的pH值为10。

b)将上述三种缓冲溶液与上述利用感光微球3制备的感光试剂的中间品分别进行混合稀释,分别制得对应的感光试剂,其中感光微球的浓度均为50μg/ml。

制得的感光试剂如下表11所示:

表11

2.评估用3种缓冲液配制的感光试剂的热稳定性

将感光试剂7至9分别分成两份,每种感光试剂中一份放置于2℃~8℃的环境中保存,另一份放入37℃的培养箱中保存。选择HCV(指丙型肝炎病毒)样本进行检测。预先准备样本1至4为阴性样本,即不含HCV,样本5-12为阳性样本,即含不同浓度的HCV,采用上述感光试剂7至9进行光激化学发光检测,本实验所采用的仪器如下所示:

通过将每一份感光试剂分别与每一种样本进行测试,获得如下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为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如下表12所示。

表12

可以理解,表12中的测试结果的数值越大,即表示化学发光信号越强,对应的样本中的HCV浓度越大。显然,样本1至5由于不含HCV,所以数值远远小于样本6至12,该数据的趋势变化与样本中的HCV实际含量相符。

进一步地,根据表12中的各个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测试结果与理论值的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对比,获得如下表13所示的信号回收值的计算数据。

表13

由上述信号回收值可以看出,感光试剂8中的各回收值波动较小,即表示感光试剂在pH值为8的环境下稳定性最佳。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微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宠物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
  • 一种用于癌胚抗原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及其试剂盒
  • 用于光激化学发光检测的感光微球
  • 用于光激化学发光检测的肌钙蛋白I检测试剂盒
技术分类

0612011638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