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输纱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4:45


一种输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纱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输纱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499845.0公开了一种针织输纱装置,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其上的出纱架,出纱架截面呈倒U形,其底部的两个自由端上分别设有供纱线穿过的出纱瓷圈,出纱架上安装有感应器组件,感应器组件由安装架、感应器和感应器出纱瓷圈构成,安装架左侧通过固定块和固定螺丝可拆卸的安装在出纱架上,感应器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感应器底部设有供纱线穿过的感应口,感应器出纱瓷圈安装在感应器上且其位置处于感应器的右侧,出纱架上的两个出纱瓷圈、感应器底部的感应口和感应器出纱瓷圈处于同一直线上;出纱架的右侧边上设有安装口,安装架的左侧设有插入出纱架安装口中的中空固定管,固定块截面呈L形,由连为一体的直插条和与其垂直的拨片构成,直插条插入中空固定管的插孔中将安装架和出纱架右侧边卡紧固定,拨片卡在中空固定管或出纱架右侧边上,与直插条垂直的固定螺丝穿过中空固定管侧壁将中空固定管和固定块锁紧;所述固定块是两块,出纱架的右侧边将中空固定管的插孔分为左右两部分,两块固定块的直插条分别插入其中,即两块固定块分别插入出纱架右侧边左右两侧的中空固定管的插孔中;所述感应器底部的感应口呈倒U形,感应器上的感应探头沿倒U形感应口的侧壁设置成倒U形。

上述输纱装置能够适用于提花圆机、织袜机等纺织机械中供应不规则、间歇性纱线消耗的纱线输送,以适应布面花纹图案的编织及布面张力差异等因素对纱线供给的需求;然而,随着社会需求的提升,纺织工业不断需要不断适应发展,将多于一股或者两股的线捻成一根细绳,以便于将细的线合在一起,保持它适当的粗细和强度,或者制造花色纱线时,将两种或者以上颜色的线捻成一根细绳,由此改变相应的纱线的粗细、颜色和捻扭的程度,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线分别放卷再通过捻纱装置将其捻合,并收卷在络筒中,待使用时,将捻合的纱线经过输纱装置输入到针织机中使用,其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两种纱线捻合、输送以提高生产效率的输纱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纱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控制系统、第一路纱输入组件、第二路纱输入组件、驱动电机、传动组件、捻合纱轮、导纱罩、断纱检测组件、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以及出纱支架,所述壳体上具有一竖向贯穿设置的第一纱线通道,所述第一路纱输入组件设于第一纱线通道的输入端,所述捻合纱轮可转动地壳体上,并且分布于第一纱线通道的输出端,所述捻合纱轮上具有一竖向贯穿设置并且与第一纱线通道连接的第二纱线通道,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与捻合纱轮连接,所述捻合纱轮的下端设有呈倒锥形结构的导向部,所述导纱罩设于捻合纱轮的下侧,并且罩设于导向部的外侧,所述断纱检测组件设于导纱罩的输出端,所述断纱检测组件具有光电传感器,所述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设于断纱检测组件的输出端,所述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具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出纱支架设于壳体上,所述出纱支架上设有出纱瓷眼,所述出纱瓷眼设于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的输出端,所述光电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驱动电机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断纱检测组件包括固设于壳体上的断纱壳体,所述断纱壳体设于导纱罩的输出端,所述断纱壳体上沿竖向方向设有通道,所述断纱壳体上设有与通道连通且沿横向方向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光电传感器设于安装孔处,所述安装槽的周侧设有吹气孔,所述吹气孔处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捻合纱轮包括可转动地设于壳体下部的连接架、设于连接架中部且沿竖向分布的管体、固设于管体上部的上纱轮、套设于管体下部的下纱轮,所述第二纱线通道设于管体上,所述管体的下部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分布的卡条,所述下纱轮的内圈设有与卡条配合的导向槽,实现下纱轮沿管体的轴线方向滑动,环绕所述上纱轮上均匀设有至少三个通槽,各所述通槽沿竖向方向分布,各所述通槽处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管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块的下端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导向部固设与下纱轮的下端,所述导向部的内表面与管体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下纱轮的上端向上设有延伸部,通过第二弹簧,使得延伸部上端抵靠于支撑块的倾斜面上,并且上纱轮与下纱轮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尺寸为3mm~6mm。

进一步的,所述下纱轮的圆周外表面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上限位块、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均为弧形板状结构,其凸面朝向外侧,并且上端与下纱轮固定连接,使得弧形板状呈现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包括底部以及设于底部上的正面上的凸起部,所述底部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凸起部的正投影面积,所述凸起部嵌设于通槽处,所述倾斜面设于底部的下端,所述底部的背面设有供第一弹簧嵌入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路纱输入组件包括引纱管、第一进纱板、夹纱组件以及第一张紧力调节组件,所述引纱管、第一进纱板上分别设有第一进纱瓷眼和第二进纱瓷眼。

进一步的,所述夹纱组件包括第一介轴、第一压盘、第二压盘、第三弹簧以及第四弹簧,所述第一介轴沿横向方向固设于壳体上,所述第一压盘、第二压盘、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均套设于第一介轴上,并且第一压盘、第二压盘分别通过第三弹簧、第四弹簧相互抵靠,所述第三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四弹簧的弹性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均包括呈半圆球结构的第一部以及设于第一部周沿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成曲面结构,且其凹面与第一部的凹面相反,所述第一部的中部设有供第一介轴穿过的通孔,所述夹纱组件还包括套设于第一介轴上的套体和第七弹簧,所述套体的中部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呈螺旋结构,所述套体、第七弹簧分布第一盘体、第二盘体的第一部之间,所述第七弹簧的两端分布抵靠于套体和第二盘体上。

进一步的,第一张紧力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设于壳体上的两个第一调节筒、设于第一调节筒内的第五弹簧和第一滑杆,所述第一转轴、第三转轴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于壳体上,所述第二转轴分布于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之间,所述第一滑杆的自由端设有连接座,所述第二转轴的横向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于连接座上,所述第一滑杆的中轴线与第二转轴的中轴线垂直分布,任一所述调节筒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显示屏、无线连接模块、喇叭、用于检测转盘旋转角度的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下纱轮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屏、驱动电机、喇叭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连接模块与可移动设备连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输纱装置,第一纱线通过第一路纱输入组件依次进入到第一纱线通道、第二纱线通道内,并通过导向部的底部穿出,第二纱线通过第二路纱输入组件进入到捻合纱轮上,同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捻合纱轮转动,实现第二纱线的缠绕牵引和储纱作用,并且沿导向部向下螺旋滑动,再于导纱罩处缠绕于由导向部底部穿出的第一纱线的外表面,实现两种纱线的捻合,控制系统再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捻合纱线的质量以及通过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同步检测输入的捻合纱线的张紧力,再反馈于控制系统,并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也就是在第一纱线匀速输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纱线上捻合纱轮的转动速度控制第二纱线的输送速度,从而控制第一纱线上单位长度内的第二纱线的密度大小,实现捻合纱线的张紧力调整以及捻合纱线的粗细、颜色和捻扭的程度,该输纱装置的结构简单,且能够较好智能化控制捻合纱线的规格,能够实现两种纱线的捻合、输送作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张紧力调节组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路纱输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捻合纱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张紧力检测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张紧力检测组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为:

参考图1至图9所示,一种输纱装置,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上的控制系统2、第一路纱输入组件3、第二路纱输入组件4、驱动电机5、传动组件6、捻合纱轮7、导纱罩8、断纱检测组件9、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10以及出纱支架11,所述壳体1上具有一竖向贯穿设置的第一纱线通道12,所述第一路纱输入组件3设于第一纱线通道12的输入端,所述捻合纱轮7可转动地壳体1上,并且分布于第一纱线通道12的输出端,所述捻合纱轮7上具有一竖向贯穿设置并且与第一纱线通道12连接的第二纱线通道13,所述驱动电机5通过传动组件6与捻合纱轮7连接,所述捻合纱轮7的下端设有呈倒锥形结构的导向部14,所述导纱罩8设于捻合纱轮7的下侧,并且罩设于导向部14的外侧,所述断纱检测组件9设于导纱罩8的输出端,所述断纱检测组件9具有光电传感器91,所述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10设于断纱检测组件9的输出端,所述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10具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1,所述出纱支架11设于壳体1上,所述出纱支架11上设有出纱瓷眼15,所述出纱瓷眼15设于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10的输出端,所述光电传感器91、第一压力传感器101、驱动电机5分别与控制系统2电连接。

本输纱装置,第一纱线100通过第一路纱输入组件3依次进入到第一纱线通道12、第二纱线通道13内,并通过导向部14的底部穿出,第二纱线200通过第二路纱输入组件4进入到捻合纱轮7上,同时,通过驱动电机5驱动捻合纱轮7转动,实现第二纱线200的缠绕牵引和储纱作用,并且沿导向部14向下螺旋滑动,再于导纱罩8处缠绕于由导向部14底部穿出的第一纱线100的外表面,实现两种纱线的捻合,控制系统再通过光电传感器91检测捻合纱线的质量以及通过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10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01检测同步检测输入的捻合纱线的张紧力,再反馈于控制系统2,并于控制驱动电机5的转速,也就是在第一纱线100匀速输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纱线200上捻合纱轮7的转动速度控制第二纱线200的输送速度,从而控制第一纱线100上单位长度内的第二纱线200的密度大小,实现捻合纱线的张紧力调整以及捻合纱线的粗细、颜色和捻扭的程度,该输纱装置的结构简单,且能够较好智能化控制捻合纱线的规格,能够实现两种纱线的捻合、输送作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捻合纱轮7包括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下部的连接架71、设于连接架71中部且沿竖向分布的管体72、固设于管体72上部的上纱轮73、套设于管体72下部的下纱轮74,所述第二纱线200通道设于管体72上,所述管体72的下部设有沿其轴向方向分布的卡条75,所述下纱轮74的内圈设有与卡条75配合的导向槽76,实现下纱轮74沿管体72的轴线方向滑动,环绕所述上纱轮73上均匀设有至少三个通槽77,优选的为六个个,各所述通槽77沿竖向方向分布,各所述通槽77处设有支撑块78,所述支撑块78与管体7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79,所述支撑块78的下端具有一倾斜面781,所述导向部14固设与下纱轮74的下端,所述导向部14的内表面与管体72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80,所述下纱轮74的上端向上设有延伸部81,通过第二弹簧80,使得延伸部81上端抵靠于支撑块78的倾斜面781上,并且上纱轮73与下纱轮74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尺寸为3mm~6mm,优选的为4mm,所述下纱轮74的圆周外表面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上限位块82、下限位块83;

所述上限位块82、下限位块83均为弧形板状结构,其凸面朝向外侧,并且上端与下纱轮74固定连接,使得弧形板状呈现向下倾斜;

所述支撑块78包括底部782以及设于底部782上的正面上的凸起部783,所述底部782的正投影面积大于凸起部783的正投影面积,所述凸起部783嵌设于通槽77处,所述倾斜面781设于底部782的下端,所述底部782的背面设有供第一弹簧79嵌入的定位孔784;

驱动电机5驱动连接架71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架71上的管体72、上纱轮73和下纱轮74同步转动,输入的第二纱线200缠绕于上纱轮73和下纱轮74,实现储纱作用,同时,在第二纱线200的张紧力发生变化时,其缠绕于上纱轮73上的力度发生变化,使得上纱轮73上的支撑块78在第一弹簧79的作用下上、下浮动,该支撑块78的浮动,使得抵靠于支撑块78的倾斜面781上的下纱轮74在第二弹簧80的作用下沿管体72的轴向方向移动,即上纱轮73与下纱轮74的距离发生变化,由此实现自动调节第二纱线200的张紧力,使得其与捻合纱线的张紧力一致,从而提高捻合纱线的张紧力的一致性,进而提高捻合纱线的质量。

所述第一路纱输入组件3包括引纱管31、第一进纱板32、夹纱组件33以及第一张紧力调节组件34,所述引纱管31、第一进纱板32上分别设有第一进纱瓷眼35和第二进纱瓷眼36;

所述夹纱组件33包括第一介轴331、第一压盘332、第二压盘333、第三弹簧334以及第四弹簧335,所述第一介轴331沿横向方向固设于壳体1上,所述第一压盘332、第二压盘333、第三弹簧334和第四弹簧335均套设于第一介轴331上,并且第一压盘332、第二压盘333分别通过第三弹簧334、第四弹簧335相互抵靠,所述第三弹簧334的弹性系数大于第四弹簧335的弹性系数;

所述第一盘体332、第二盘体333均包括呈半圆球结构的第一部201以及设于第一部201周沿的第二部202,所述第二部202成曲面结构,且其凹面与第一部201的凹面相反,所述第一部201的中部设有供第一介轴331穿过的通孔203,所述夹纱组件33还包括套设于第一介轴331上的套体336和第七弹簧337,所述套体336的中部设有沟槽338,所述沟槽338呈螺旋结构,所述套体336、第七弹簧337分布第一盘体332、第二盘体333的第一部201之间,所述第七弹簧337的两端分布抵靠于套体336和第二盘体333上。

夹纱组件的工作原理:第一纱线100依次经过引纱管31、第一进纱板32的第一进纱瓷眼35和第二进纱瓷眼36导入到夹纱组件33上,实现纱线的初次张紧,再通过夹纱组件33上的第一盘体332、第二盘体333通过第三弹簧334和第四弹簧335夹持,防止第一纱线100输送中的颤动,再将第一纱线100缠绕于套体336上的沟槽338上,使得第一纱线100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并通过第三弹簧334与第四弹簧335和第七弹簧337的配合,实现第一纱线100与套体336、第一盘体332和第二盘体333的摩擦力稳定,并且实现拉力与摩擦力以及横向拉扯力的动态平衡,由此使第一纱线100的张紧力稳定。

并且,第一张紧力调节组件34包括第一转轴341、第二转轴342、第三转轴343、设于壳体0上的两个第一调节筒344、设于第一调节筒344内的第五弹簧345和第一滑杆346,所述第一转轴341、第三转轴343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上,所述第二转轴342分布于第一转轴341和第三转轴343之间,所述第一滑杆346的自由端设有连接座347,所述第二转轴342的横向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于连接座347上,所述第一滑杆346的中轴线与第二转轴342的中轴线垂直分布,任一所述第一调节筒344内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48;

第一纱线100依次缠绕于第一转轴341、第二转轴342和第三转轴343上输送,在第一纱线100张紧力发生变化时,使得作用于第二转轴342上的力发生变化,由此改变压缩于第五弹簧345的力,进而带动连接座347移动,使得第二转轴342沿其第一调节筒344的轴向方向运动,即第二转轴342与第一转轴341和第三转轴343的距离发生变化,由此改变第一纱线100的张紧力,同时,与第七弹簧345和套体337的配合,使得第一纱线100能够较好的定位于第二转轴342的轴向位置,降低因第一纱线100输送过程中的横向偏移引起的第二压力传感器348上的检测误差,提高第二传感器348检测的精确度。

所述第二路纱输入组件4包括第二进纱板41、张紧力检测组件42以及第二张紧力调节组件43,所述第二进纱板41上设有第三进纱瓷眼44;

所述张紧力检测组件42包括固设于壳体1上的第二介轴421、可转动地设于第二介轴421上的转盘422、固设于第二介轴421上的卡块423和凸条424、套设有第二介轴421上且卡置于凸条424处的滑块425、扭簧426以及摆杆427、第三压力传感器428,所述卡块423分布于转盘422和凸条424之间,所述凸条424沿第二介轴421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扭簧426的两端分别连接转盘422的周沿和滑块425,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428设于卡块423上且朝向滑块425的一侧,所述摆杆427的一端固设于转盘422的周沿,所述摆杆42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导纱瓷眼429;当纱线张紧力发生变化时带动摆杆427的摆动,由摆杆427摆动带动转盘422转动,在扭簧426的作用下拉动滑块425沿第二介轴421的轴向方向运动,使得滑块425与卡块423之间的压紧力发生变化,通过第三压力传感器428检测两者之间的压紧力,进而检测出第二纱线200的张紧力,该种结构简单,检测精确度高,且能够快速反应纱线张紧力的变化,提高使用的准确度;

所述第二张紧力调节组件43包括设于壳体1上的两个第二调节筒431、设于第二调节筒431内的第六弹簧432和第二滑杆433、分布于上纱轮73的圆周外侧上的第一调节杆434和第二调节杆435,所述第一调节杆434的上端、第二调节杆435的上端分别与各个第二滑杆433的外端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434、第二调节杆435均设于第二进纱板41与上纱轮73之间,所述第一调节杆434的下端设有第二导纱瓷眼436,所述第二调节杆435的下端设有第三导纱瓷眼437,所述第二导纱瓷眼436的高度尺寸与第三导纱瓷眼437的高度尺寸相等,所述第二导纱瓷眼436的中轴线与第三导纱瓷眼437的中轴线平行;

第二纱线200的依次穿过第二张紧力调节组件43上的第一调节杆434和第二调节杆435,并由第二纱线200的张紧力带动第一调节杆434和第二调节杆435的摆动,使得第六弹簧432蓄力,在第二纱线200张紧力发生微量变化时,通过第六弹簧432的反应,实现第一调节杆434和第二调节杆435的相向或者相反摆动,使得第二纱线200的张紧力稳定,从而通过出纱瓷眼15输出的纱线的输纱稳定性好。

所述断纱检测组件9包括固设于壳体1上的断纱壳体92,所述断纱壳体91设于导纱罩8的输出端,所述断纱壳体92上沿竖向方向设有通道93,所述断纱壳体92上设有与通道93连通且沿横向方向分布的安装孔94,所述光电传感器91设于安装孔94处,所述安装孔94的周侧设有吹气孔95,所述吹气孔95处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气泵。

捻合纱线通过导纱罩8输出进入到通道93内,气泵通过连接管、吹气孔95向通道93内吹入气流,从而从横向方向作用于沿竖向方向输送的捻合纱线,使得捻合纱线震颤,并通过光电传感器91对捻合纱线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并且避免多余棉絮、粉尘贴附于捻合纱线或者光电传感器91上,实现除尘效果,进而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所述捻纱张紧力检测组件10包括铰接于出纱架11上的检测架102、与检测架102连接的复位弹簧103、设于复位弹簧103自由端的压块104,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1设于压块104与出纱架11之间,通过检测架102的摆动角度带动复位弹簧103实现行程压缩,由此使得压块104上的压力值发生变化,进而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101检测捻合纱线的张紧力。

所述控制系统2包括控制器21、显示屏22、无线连接模块23、喇叭24、用于检测转盘422旋转角度的角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下纱轮74位置的位置传感器26,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1、第二压力传感器348、第三压力传感器428、光电传感器91、角度传感器25、位置传感器26分别与控制器2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屏22、驱动电机5、喇叭24分别与控制器2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1通过无线连接模块23与可移动设备连接27,优选的,无线连接模块23为蓝牙模块,所述可移动设备27为手机。

由于下纱轮74处于滑动状态,在下纱轮74上的储纱量发生变化,或者第二纱线200的张紧力发生变化会带动下纱轮74沿管体72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通过位置传感器26检测下纱轮74处于悬浮状态下的位置以及角度传感器25检测转盘422的转动角度,并与第三压力传感428器配合,实现三个位置的配合检测,使得纱线的储纱量以及第二纱线200的张紧力检测,提高检测的精度,并且数据传输至控制器21上,一方面通过显示屏22实时显示数据,或者通过无线连接模块23与可移动设备27连接,并实时显示,便于操作人员直观观察,当出现纱线张紧力出现较大变化,通过喇叭实现报警,另一方面控制器21传输数据判定,控制驱动电机5转速实现纱线张紧力调节,保持张紧力的稳定。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斜弹式针织提花圆纬机输纱储存缓冲装置
  • 一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包芯纱成纱装置及方法
  • 一种无缝内衣机导纱喂纱装置及方法
  • 一种用于生产竹节纱的细纱机拨纱装置
  • 一种移动式纱架下纱装置
  • 输纱轮和输纱装置
  • 位移式输纱装置和输纱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38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