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支撑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支撑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撑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可折叠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通常以聚酰亚胺薄膜(PI)为衬底,衬底下方有玻璃基板作为支撑,该玻璃基板在模组段被激光取下以形成柔性显示面板。为了支撑可折叠柔性显示面板,需要在出光方向的背面贴合一支撑层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可折叠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层材料大都选用具有高弹性模量的材料进行制备,这些高弹性模量材料在弯折时会产生较大的应力,使得在多次弯折的场景中容易出现膜层分离或弯折裂纹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柔性显示面板可弯折区域的对应位置设置应力释放区域。具体的,图1示出了一种可折叠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层结构示意图支撑层:如图1所示,支撑层结构100包括与可弯折区域对应的镂空图案区域101,其中具体包括若干镂空图案,这些镂空图案的形状可以呈圆柱孔状、顶部圆弧与中部长方形组合的形状等,能够释放高刚度支撑层结构100弯折时产生的应力。

然而,镂空图案区域101的设置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支撑层结构的平整性,而支撑层结构的平整性又会进一步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在将如图1所示的支撑层结构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时,不论何种贴合方式,由于镂空图案区域101处没有受力点,且支撑层结构的厚度相比于其它膜层更厚,镂空图案会因受力不均匀而被转印到柔性显示面板上,并在显示侧出现影响观感的印痕;这些印痕在贴合支撑层结构之后的其他贴合制程中会被不断加重。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种支撑组件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支撑组件中设置可拆卸的第二支撑层,避免了显示模组在贴合制程中在柔性显示面板上形成印痕的问题。

具体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应用于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支撑层,第一支撑层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设置有镂空图案,镂空图案的分布区域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可折叠区域相对应;

复合泡棉层,贴附于第一支撑层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面;

第二支撑层,自第一支撑层远离复合泡棉层的第二面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一支撑层;

在第二支撑层设置于第一支撑层的情况下,全部镂空图案被第二支撑层的至少一部分所填充。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支撑层包括镂空支撑体,镂空支撑体的形状适配于镂空图案;

在第二支撑层设置于第一支撑层的情况下,镂空支撑体与镂空图案相嵌合。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镂空支撑体与第一支撑层的接触面设置有表面光滑镀层。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支撑层包括辅助拆卸体,辅助拆卸体与镂空支撑体固定连接;

在第二支撑层设置于第一支撑层的情况下,通过辅助拆卸体相对于第一支撑层的运动,使得镂空支撑体与镂空图案相脱离,以实现第二支撑层相对第一支撑层的拆卸。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辅助拆卸体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层相对两侧的两个施力结构;

第二支撑层还包括处于连接状态的可分离区域;

在第二支撑层设置于第一支撑层的情况下,通过分别沿第二支撑层所在平面向两个施力结构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使得第二支撑层于可分离区域处分离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沿对应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对第一支撑层移动,以实现第二支撑层相对第一支撑层的拆卸。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支撑层的制备材料的弹性模量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支撑层的制备材料的弹性模量值与第一支撑层的弹性模量值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支撑层的制备材料的弹性模量值与第一支撑层的弹性模量值相同。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种支撑组件还包括:

第一保护层,贴附于复合泡棉层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三面;

第二保护层,可拆卸的贴附于第一支撑层远离复合泡棉层的第二面。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支撑层与第二保护层固定连接;

在第二支撑层设置于第一支撑层的情况下,通过相对第一支撑层去除第二保护层,以实现第二支撑层相对第一支撑层的拆卸。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制备一第一支撑层和一第二支撑层,其中第一支撑层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设置有镂空图案,第二支撑层包括镂空支撑体,镂空支撑体的形状适配于镂空图案;

贴附一复合泡棉层于第一支撑层的第一面;

将第二支撑层自第一支撑层的第二面设置于第一支撑层,以使得镂空支撑体与镂空图案相嵌合。

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制备第二支撑层的过程中,还包括:

在镂空支撑体与第一支撑层的接触面设置表面光滑镀层。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将第二支撑层自第一支撑层的第二面设置于第一支撑层的过程中,还包括:

在第二支撑层的表面涂抹润滑剂;

将涂有润滑剂的第二支撑层与第一支撑层嵌合。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镂空支撑体与镂空图案相嵌合后,制备方法还包括:

分别在复合泡棉层远离第一支撑层的第三面和第一支撑层的第二面贴附一保护层。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将第二支撑层自第一支撑层的第二面设置于第一支撑层的过程中,还包括:

将第二支撑层与一保护层固定连接;

将保护层贴附于第一支撑层的第二面,以使得镂空支撑体与镂空图案相嵌合。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镂空支撑体与镂空图案相嵌合后,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复合泡棉层远离第一支撑层的第三面贴附另一保护层。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以及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支撑组件的至少一部分。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与出光方向背离的一面贴附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支撑组件;

对柔性显示面板执行预设的贴合制程;

在贴合制程执行完毕的情况下,于支撑组件中去除第二支撑层。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支撑组件中设置可拆卸的第二支撑层,同时对第一支撑层和复合泡棉层进行一体料设计,提升了支撑组件对于可折叠柔性显示面板折叠区域的支撑效果,使得柔性显示面板在后续的贴合制程中不会产生印痕,观感效果更佳;在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制程结束后能够将第二支撑层相对于支撑组件进行拆除,不影响高刚度支撑组件在弯折时的弯折应力释放,同时不增加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该种支撑组件制备结构简单,组装拆卸便捷,具有可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根据背景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层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b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分别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选实施结构自第二面从下至上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如图3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的支撑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如图3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的支撑组件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可选实施结构自第二面从下至上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如图6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的支撑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如图6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的支撑组件的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公开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系统,本公开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根据不同观点与应用系统,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以附图为参考,针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公开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

在本公开的表示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表示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表示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括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表示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公开中表示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表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表示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明确说明本公开,省略与说明无关的器件,对于通篇说明书中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

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器件与另一器件“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器件“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当说某器件在另一器件“之上”时,这可以是直接在另一器件之上,但也可以在其之间伴随着其它器件。当对照地说某器件“直接”在另一器件“之上”时,其之间不伴随其它器件。

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表示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等表示。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此处使用的专业术语只用于言及特定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定本公开。此处使用的单数形态,只要语句未明确表示出与之相反的意义,那么还包括复数形态。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的意义是把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具体化,并非排除其它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的存在或附加。

虽然未不同地定义,但包括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所有术语均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普通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追加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文献和当前提示的内容相符的意义,只要未进行定义,不得过度解释为理想的或非常公式性的意义。

在背景技术中的相关说明可以获悉,采用如图1所示的支撑层结构100能够实现对可折叠柔性显示面板的支撑。但由于支撑层结构100具有释放弯折应力的镂空图案区域101,其在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支撑的过程中,会因为在后续贴合制程中的受力不均匀而使得镂空图案区域101的镂空图案转印至柔性显示面板上,使得柔性显示面板在显示侧出现印痕,影响观感和用户体验。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支撑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在为可折叠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支撑的同时避免将镂空图案转印至柔性显示面板,以下将对该种支撑组件的组成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的,图2a至图2b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分别示出了一种支撑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种支撑组件应用于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支撑层201,其中第一支撑层201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设置有镂空图案201a。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层201中的镂空图案201a分布区域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可折叠区域相对应,镂空图案201a的具体设置形状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镂空图案形状,在此不做限定。对照背景技术中提供的图1可以知悉,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第一支撑层201的结构可以与背景技术中提供的支撑层结构100的主体结构可以是相同的,后续不做赘述。

复合泡棉层202,贴附于第一支撑层201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面a。可以理解的是,在背景技术提供的方案中,支撑层结构100和复合泡棉层为单体来料,是相对独立设置的;并且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贴合制程中,往往是现将复合泡棉层先与去除玻璃基板的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贴合,再与支撑层结构100进行贴合。对比而言,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对复合泡棉层202及第一支撑层201采用一体来料设置,一方面能够减轻对柔性显示面板可能出现的转印印痕,另一方面能够简化有关支撑组件保护膜层的设计以及第二支撑层203的拆卸,相关有益效果将于后文中做进一步说明。

第二支撑层203,自第一支撑层201远离复合泡棉层202的第二面b可拆卸的设置于第一支撑层。如图2a或图2b所示可以看出,第二支撑层203从第二面b嵌入第一支撑层201中,在完成设置后,全部镂空图案201a被第二支撑层203的一部分(如图2b所示)或全部(如图2a所示)所填充,以实现对于镂空图案201a区域的支撑。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支撑层203在设置过程中将第一支撑层201的镂空图案201a进行了全部填充,使得支撑组件整体在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的过程中,镂空图案201a不再会因为受力而将痕迹转印至柔性显示面板上,在后续贴合制程的施行过程中同样能够避免转印印痕的情况,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转印印痕影响观感的问题。以下将从支撑层的材料、结构、拆卸方式等多方面对上述支撑组件的具体实现做进一步说明:

于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支撑层201的制备材料的弹性模量值需要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可以理解的是,模量指的是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应力与应变之比,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弹性模量值越大,能够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就越大。

与背景技术中的支撑层结构100相同的是,第一支撑层需要起到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支撑的作用,并能够配合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折叠操作,因此需要限定其制备材料具有高弹性模量,例如第一支撑层201的制备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或是钛合金,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制备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于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的,需要限定第二支撑层203的制备材料的弹性模量值与第一支撑层201的制备材料的弹性模量值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进一步优选的,第二支撑层203的制备材料的弹性模量值与第一支撑层201的弹性模量值相同。可以理解的是,虽然第二支撑层203对镂空图案201a区域进行了填充,但如果第二支撑层203与第一支撑层201的弹性模量相差过大,会导致虽然第一支撑层201和完成设置后的第二支撑层203受力相同,但产生的形变量并不相同,进而导致在镂空图啊201a区域仍会因不同量的形变而出现印痕转印的情况。因此,需要限定第二支撑层203的制备材料的弹性模量值与第一支撑层201的弹性模量值相近,或是直接使用同种材料进行制备。

如图2a或图2b所示,第二支撑层203包括若干镂空支撑体203a,镂空支撑体203a的形状适配于镂空图案201a,在第二支撑层203设置于第一支撑层201的情况下,镂空支撑体203a通过与镂空图案201a形成的通孔相嵌合,来实现对镂空图案区域的填充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a或图2b所示,包含镂空支撑体203a的第二支撑层203从第二面b自下而上嵌合至第一支撑层201以实现第一支撑层201和第二支撑层203的可拆卸设置。为了使得第一支撑层201和第二支撑层203的嵌合更加严密,不留出太多的空隙区域以尽可能避免印痕的出现,在对第一支撑层201和第二支撑层203进行制备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合适配比的化学蚀刻液,将每个镂空图案201a的内部边缘以及每个镂空支撑体203a的外部边缘蚀刻形成表面光滑的图形,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表面凹凸不平所导致嵌合不严密情况的出现,还能够通过降低表面粗糙程度来减少第一支撑层201和第二支撑层203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第二支撑层203后续的拆卸。

进一步的,如图2a或图2b所示,镂空支撑体203a与第一支撑层201的接触面设置有表面光滑镀层203b。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减小第二支撑层203和第一支撑层201之间的摩擦,可以通过在镂空支撑体203a的侧面施加延展性好,质地偏软的表面光滑镀层203b进行实现。具体的,可以选择电镀材料铜作为表面光滑镀层203b的制备材料,在此不做限定。如图2a或图2b可以看出,若设定单个镂空图案201a的剖面宽度为X,镂空支撑体203a的剖面宽度为Y,则可以得到单个表面光滑镀层203b的剖面宽度为

如图2b所示,第二支撑层203还可以包括辅助拆卸体203c,其中辅助拆卸体203c与镂空支撑体203a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层203设置于第一支撑层201的情况下,通过辅助拆卸体203c相对于第一支撑层201的运动,使得镂空支撑体203a与镂空图案201a相脱离,以实现第二支撑层203相对第一支撑层201的拆卸。可以理解的是,在如图2a所示的第二支撑层203结构中仅包含了镂空支撑体203a的相关结构,即在后续拆卸过程中需要由其他支撑组件的组成部分进行配合辅助才能完成拆卸操作,而在如图2b所示的第二支撑层203结构中,辅助拆卸体203c设置在镂空支撑体203a的下方并与镂空支撑体203a固定连接。如图2b所示可以看出,在剖面视角下,辅助拆卸体203c的至少一部分超出第一支撑层201的边缘,使得第二支撑层203具有更多的受力点来使得第二支撑层203相对第一支撑层201进行拆卸,有关拆卸的具体实现过程将于后文中进行具体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前述图2a及图2b的相关示例,可以看出,对于第二支撑层203而言,可以仅包含镂空支撑体203a的结构,也可以同时包含镂空支撑体203a和辅助拆卸体203c的结构。以下将提供有关支撑组件的两种可选实施结构以对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的,图3示出了一种可选实施结构自第二面b从下至上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以看出,支撑组件除了包含前述实施例涉及的第一支撑层201、复合泡棉层202(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支撑层203外,还包括第一保护层204以及第二保护层205,其中第一保护层204贴附于复合泡棉层202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三面,第二保护层205贴附于第一支撑层201远离复合泡棉层202的第二面b;第一保护层204的覆盖面积和第二保护层205的覆盖面积均大于第一支撑层201在同方向上的截面积,且第一保护层204的覆盖面积大于第二保护层205的覆盖面积。可以理解的是,在支撑组件的上下表面贴附保护膜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常用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如图3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中,对于第二支撑层203而言,其仅包含镂空支撑体203a的结构,相关剖面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由于镂空支撑体203a需要对镂空图案201a区域进行填充,仅包含镂空支撑体203a的第二支撑层203在设置完成的情况下完全嵌合于第一支撑层201中,相对较难进行直接拆卸。因此在如图3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中,将每个镂空支撑体203a与第二保护层205先进行固定连接,即将第二支撑层203整体与第二保护层205进行固定连接。这样在将第二保护层205贴附于第一支撑层201的第二面b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得镂空支撑体203a与镂空图案201a的嵌合,同时在后续拆除第二保护层205的过程中,嵌合的镂空支撑体203a将随第二保护层205一同离开第一支撑层201,以实现对第二支撑层的拆卸操作。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镂空支撑体203a和第二保护层205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强力胶粘接的方式进行实现,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图5示出了一种采用如图3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的支撑组件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分别制备一第一支撑层和一第二支撑层。其中第一支撑层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设置有镂空图案,第二支撑层包括镂空支撑体,镂空支撑体的形状适配于镂空图案。有关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的制备方式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化学蚀刻法,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502:贴附一复合泡棉层于第一支撑层的第一面。

步骤503:将第二支撑层与一保护层固定连接。其中,该保护层即为前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二保护层。

步骤504:将保护层贴附于第一支撑层的第二面,以使得镂空支撑体与镂空图案相嵌合。

步骤505:在复合泡棉层远离第一支撑层的第三面贴附另一保护层。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步骤501至步骤505,能够实现如图3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中支撑组件的制备、组装以及拆卸。结合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可以看出,在步骤502中通过第一支撑层与复合泡棉层的一体料设计,不仅有利于后续的有关第二支撑层的拆卸,还能够简化保护膜层的设计。如果对于第一支撑层和复合泡棉层采用单体来料的设计,需要进一步设计第二支撑层与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之间的粘性,以避免与其他膜层,如复合泡棉层粘附,进而产生不利于拆卸等的问题。因此在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复合泡棉层与第一支撑层的一体来料设置,相较现有技术中的单体来料设计能够在减少印痕转印的同时,简化支撑组件以及保护膜层的结构设置,具有可推广价值。

在本公开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图6示出了另一种可选实施结构自第二面b从下至上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对照图3可以看出,在图6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中同样包含第一保护层204以及第二保护层205,有关第一保护层204和第二保护层205相对于第一支撑层201和复合泡棉层202(图中未示出)的设置位置关系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第二支撑层203同时包含了镂空支撑体203a以及辅助拆卸体203c的结构,相关剖面结构可以如图7所示。结合图6和图7可以看出,辅助拆卸体203c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层203相对两侧的两个施力结构,并且第二支撑层203还包括处于连接状态的可分离区域203d。在第二支撑层203设置于第一支撑层201的情况下,通过分别沿第二支撑层203所在平面向两个施力结构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使得第二支撑层203于可分离区域203d处分离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沿对应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对第一支撑层201移动,以实现第二支撑层203相对第一支撑层201的拆卸。

在图6和图7示出的实施结构中,每个条状结构的镂空支撑体203a都从中间位置附近断开,并在断开处采用如放大区域所示的倒角设计来减轻受力,便于拆卸。左右两侧的施力结构可以被设计为手柄结构,该手柄结构能够将嵌合在镂空图案201a区域中的每个条状结构的镂空支撑体203a连接为一体,以便设置后从左右两侧进行拆除。在完成全部贴合制程后,该种设计的第二支撑层203能够从显示面板的两侧抽出以实现拆卸,这就要求第二支撑层203的上下表面无粘性,不与第一支撑层201以及第二保护层205粘接。在具体设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第二支撑层203的表面涂抹润滑剂,并基于连接区域的倒角设计来提供更便捷的拆卸效果。

具体的,图8示出了一种采用如图6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的支撑组件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分别制备一第一支撑层和一第二支撑层。其中第一支撑层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设置有镂空图案,第二支撑层包括镂空支撑体,镂空支撑体的形状适配于镂空图案。

步骤802:贴附一复合泡棉层于第一支撑层的第一面。上述步骤与前述步骤501至步骤50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803:在第二支撑层的表面涂抹润滑剂。

步骤804:将涂有润滑剂的第二支撑层与第一支撑层嵌合。

步骤805:分别在复合泡棉层远离第一支撑层的第三面和第一支撑层的第二面贴附一保护层。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步骤801至步骤805,能够实现如图6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中支撑组件的制备、组装以及拆卸。图6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以及图3所示的可选实施结构均能够实现支撑组件中第二支撑层的可拆卸设置,能够消除在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制程中出现的印痕转印情况。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种显示模组包括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以及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具体的,在成品的显示模组中,支撑组件贴附在其中的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以提供必要的支撑,此时支撑组件中的第二支撑层已经被拆卸去除,仅剩第一支撑层对柔性显示面板进行支撑并配合,并在柔性显示面板需要进行弯折的过程中通过镂空图案区域进行弯折应力的释放。

具体的,图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在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与出光方向背离的一面贴附支撑组件。其中支撑组件为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涉及的支撑组件。

步骤902:对柔性显示面板执行预设的贴合制程。可以理解的是,在柔性显示面板与支撑组件设置完成后涉及可能产生印痕的模组贴合制程包括但不限于单体材料贴合制程,例如聚酰亚胺薄膜和不锈钢金属支撑件的贴合制程;不锈钢金属支撑件与显示面板组件的贴合制程;聚酯薄膜组件与显示面板组件的贴合制程;成品附膜与显示面板组件的贴合制程;显示面板组件与聚氨酯薄膜的贴合制程,即在支撑组件的第二支撑层去除之前需要完成全部可能产生印痕转印的贴合制程,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903在贴合制程执行完毕的情况下,于支撑组件中去除第二支撑层。有关第二支撑层的拆卸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支撑组件中设置可拆卸的第二支撑层,同时对第一支撑层和复合泡棉层进行一体料设计,提升了支撑组件对于可折叠柔性显示面板折叠区域的支撑效果,使得柔性显示面板在后续的贴合制程中不会产生印痕,观感效果更佳;在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制程结束后能够将第二支撑层相对于支撑组件进行拆除,不影响高刚度支撑组件在弯折时的弯折应力释放,同时不增加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该种支撑组件制备结构简单,组装拆卸便捷,具有可推广价值。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公开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公开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保护膜及母膜、偏光片组件及制备方法、母片组件、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 一种2D-3D显示切换光学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支撑柱的掩膜板
  • 玻璃基板、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