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原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肟酯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其医用价值已被广泛报道,农用活性也有良好的研究基础。2017年夏丽娟等人报道了含杂环1,4-戊二烯-3-酮肟酯类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应用化学,2017,34,316)。姜林等合成了系列3,3-二甲基-1-(吡啶-3-基)-丁-2-酮肟酯类新分子,对茄子菌核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杀菌活性较好(有机化学,2017,37,2767)。

肉桂酸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中,尤其是药用植物肉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具有各类优良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炎、杀菌、除草、杀虫等。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天然产物肉桂酸表现出较好的农用抑菌活性,对油菜菌核病菌的EC

为发现新型农用杀菌剂,发明人将肉桂酸引入到肟酯类结构中,得到式I所示的一类新化合物,并发现它们具有良好的防治植物病原菌的作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结构新颖的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及其作为农用杀菌剂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

一种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为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R

R

R

其中:当R

或式Ⅰ所示化合物的盐。

可选的,具体的,所述的R

所述的R

一种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为式Ⅰ所示化合物

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具体取代基见下表:

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式III所示化合物或式IV所示化合物与式II所示化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

可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甲苯、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还在有机溶剂中加入添加物,所述的添加物选自三乙胺、吡啶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5~50℃,反应时间为5min~24h;

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III所示化合物或式IV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1.2)。

本发明任一项所述的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植物杀菌剂的应用。

可选的,所述的植物杀菌剂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或小麦全蚀病菌。

一种植物杀菌剂,所述的植物杀菌剂以本发明任一所述的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

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9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肉桂酸引入到肟酯类化合物中,所得到的化合物结构新颖,且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尤其对番茄灰霉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I-05的氢谱图;

图2为本发明化合物I-05的碳谱图;

图3为本发明化合物I-22的氢谱图;

图4为本发明化合物I-22的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获得。

本发明的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是指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其中:R

R

R

其中:当R

或式Ⅰ所示化合物的盐。

优选地,R

或式Ⅰ所示化合物的盐。

更加详细的,见表1所列数据:

表1

式I所示化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

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式III所示化合物或式IV所示化合物与式II所示化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

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甲苯、乙酸乙酯和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

还在有机溶剂中加入添加物,添加物选自三乙胺、吡啶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5~50℃,反应时间为5min~24h;

式II所示化合物与式III所示化合物或式IV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1.2)。

本发明任一项的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植物杀菌剂的应用。植物杀菌剂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或小麦全蚀病菌。

一种植物杀菌剂,植物杀菌剂以本发明任一的肉桂酸肟酯类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99%。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1:化合物2-溴苯甲醛-O-(-3-(4-三氟甲基苯基)丙烯酰基)肟(I-06)的制备

在25mL单口瓶中加入2-溴苯甲醛肟1.00g(5mmol),三乙胺0.5060g(5mmol),10mL二氯甲烷,室温条件下,向其中滴加4-三氟甲基肉桂酰氯1.173g(5mmol)的10mL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毕,反应30分钟。柱层析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8:1),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收率73%,m.p.138.2-139.1℃。

实施例2:化合物2-氟苯甲醛-O-((E)-3-(4-甲氧基苯基)丙烯酰基)肟(I-14)的制备

在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氟苯甲醛肟0.696g(5mmol)、4-甲氧基肉桂酸0.891g(5mmol)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1.032g(5mmol),室温搅拌条件下反应24h。经过旋转蒸发仪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提纯,流动相配比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1,旋蒸浓缩得到白色固体。收率70%,m.p.104.2-105.7℃。

本发明的其他化合物可以参照以上实施例制备。

部分化合物的外观、熔点及结构鉴定数据如下所示:

化合物I-01:白色固体.m.p.177.6-178.2℃.

化合物I-02:白色固体.m.p.139.9-141.2℃.

化合物I-03:白色固体.m.p.153.0-153.6℃.

化合物I-04:白色固体.m.p.149.6-149.9℃.

化合物I-05:白色固体.m.p.140.7-141.2℃.

化合物I-07:白色固体.m.p.117.2-118.3℃.

化合物I-08:白色固体.m.p.141.2-142.1℃.

化合物I-09:白色固体.m.p.128.5-129.3℃.

化合物I-10:白色固体.m.p.182.7-183.9℃.

化合物I-11:白色固体.m.p.103.2-104.7℃.

化合物I-12:白色固体.m.p.124.5-125.1℃.

化合物I-13:白色固体.m.p.163.2-163.9℃.

化合物I-15:白色固体.m.p.120.7-121.8℃.

化合物I-16:白色固体.m.p.119.4-119.9℃.

化合物I-17:白色固体.m.p.109.2-110.8℃.

化合物I-18:白色固体.m.p.112.3-113.2℃.

化合物I-19:白色固体.m.p.114.9-115.6℃.

化合物I-20:白色固体.m.p.173.2-173.5℃.

化合物I-21:白色固体.m.p.116.7-117.4℃.

化合物I-22:白色固体.m.p.124.7-125.1℃.

化合物I-23:白色固体.m.p.127.4-128.1℃.

化合物I-24:白色固体.m.p.132.1-132.7℃.

化合物I-25:白色固体.m.p.169.1-169.7℃.

化合物I-26:白色固体.m.p.97.3-98.9℃.

化合物I-27:白色固体.m.p.143.7-144.1℃.

实施例3:式I化合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

式I化合物杀菌活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供试菌种为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

分别称取式I化合物,用二甲基亚砜配制成浓度为10000mg/L的母液,分别用移枪吸取上述制备好的10000mg/L的母液,加入到已灭菌、冷却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中,混匀后,制备成50mg/L带药培养基,倒入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每皿15mL,每个药剂4次重复。待皿中带药培养基冷凝后,制成带药PDA平板。设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空白对照。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平板,沿菌落边缘用打孔器制备成直径0.7cm的菌饼,分别接种于带药和空白对照PDA平板中,置于25℃培养箱中黑暗培养。等空白对照PDA平板中菌落充分生长后,以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取其平均值。

用以下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

部分化合物离体杀菌活性数据见表1。

表1式I化合物的离体杀菌活性结果(抑制率%)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式Ⅰ化合物对所测试的4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I-09、I-21、I-22和I-24对小麦全蚀病菌,I-14和I-26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苹果树腐烂病菌,均表现出超过90%的抑制率;化合物I-06、I-07、I-08、I-11、I-17、I-18、I-24和I-27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超过80%,活较较好。此外,化合物I-01~I-27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实施例4:部分式I化合物的活体杀菌活性

对苹果树腐烂病的药效测定。采用烫伤接种法测定化合物对苹果枝条的防治效果。选取1年生枝条,剪成枝段,然后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进行消毒,再取出枝条晾干水分,并用石蜡涂抹枝条两端防止水分流失及杂菌侵染。(1)保护作用: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苹果枝条表皮打孔,伤口部位喷洒所需浓度的药液,并于喷药24h后接种病原菌;(2)治疗作用: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苹果枝条表皮打孔并接种病原菌,接菌24h后再喷洒所需浓度的药液。以清水为空白对照。保湿培养5-7天后调查防治效果。

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活体防治效果:

在200mg/L剂量下,化合物I-14、I-26等,对苹果树腐烂病的保护活性与治疗活性均在95%以上;在100mg/L剂量下,化合物I-14、I-26等,对苹果树腐烂病的保护活性与治疗活性均在85%以上。

对番茄灰霉病的药效测定。采用盆栽法测定:(1)保护作用:喷洒所需浓度的药液,自然风干,24h后喷雾接种浓度为1×10

对番茄灰霉病的活体防治效果:

在200mg/L剂量下,化合物I-14等,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活性与治疗活性均在98%以上;在100mg/L剂量下,化合物I-14等,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活性与治疗活性均在88%以上。

采用针刺法测定化合物防治番茄果实上灰霉病的效果。在200mg/L和100mg/L剂量下,化合物I-14等,在番茄果实上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活性与治疗活性均在90%以上;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式I化合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杀菌剂用于上述植物病原菌的防治。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相关技术
  • 一种二氢肉桂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含氟氯吡啶肟酯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一种除草剂
  • 一种亚磺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氘代二甲羟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六碳单糖亚硒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一类具有抗耐药菌活性的截短侧耳素α-氰基肉桂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肉桂酸苯甲酰基甲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分类

0612011648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