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虚拟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虚拟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元宇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虚拟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上办理的事务变得越来越多。银行也顺应时代发展,将大量业务同步转移至线上,为客户提供多种形式的,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客户办理跨境的虚拟资源转移时,可以通过线下营业网点办理或线上通过银行应用办理。而前者需要到网点去进行办理,比较耗时耗力;后者需要下载手机银行APP并进行身份认证等,流程较为繁琐,办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虚拟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虚拟资源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

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

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网点信息包括网点业务信息;相应地,方法还包括:

根据网点业务信息,在虚拟网点中创建第二虚拟对象;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对象进行业务交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包括: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中的转移信息,并将转移信息发送至第二虚拟对象,转移信息用于指示期待转移的虚拟资源的信息;

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虚拟资源管理信息,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的同时,生成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唯一身份标识与存储区块链一一对应;

相应地,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包括:

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生成虚拟资源转移信息;

将虚拟资源转移信息存储在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块链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移信息中包括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包括虚拟资源拥有数量;方法还包括:

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识别第一虚拟对象发送的转移信息中的身份信息,对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在身份信息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将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进行比较,在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大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的情况下,确定虚拟资源转移未通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网点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下信息包括网点业务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网点环境信息以及网点类型信息;

其中,网点业务信息用于描述网点提供的服务范围内所有业务的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用于描述网点的外观属性信息;网点环境信息用于描述网点内部空间的环境属性信息;网点类型信息是指网点的等级属性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虚拟资源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数据孪生模块,用于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

身份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

资源转移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

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

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

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

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

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

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上述虚拟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网点和用户的虚拟身份,在虚拟空间中完成虚拟资源的管理过程,缩短管理周期,提高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管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资源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4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服务器104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04上,也可以放在云上或其他网络服务器上。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虚拟资源管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204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其中,转移请求是用户在期望转移虚拟资源的情况下触发的,转移请求的触发时通过用户与虚拟世界之间交互的硬件设备实现的,例如VR/AR设备。也即通过VR/AR设备能够实现用户与虚拟世界的信息交互。交互设备一般为穿戴式硬件设备,例如头戴式显示器、手套、体感装置等。

用户信息是指用于描述用户的身份的信息,用户信息用于在虚拟世界中确定用户的身份,例如用户的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或者用户的管理编号,也即网点对用户的虚拟资源进行管理时赋予用户的身份信息;还可以是用户佩戴的交互设备的唯一标识信息。转移办理目标网点是指作为期望办理的虚拟资源转移流程的业务提供方的网点。

具体地,用户通过交互设备触发的转移请求中携带有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在接收到转移请求后,对转移请求进行解析处理得到携带的所有信息,然后根据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信息属性,识别所有信息中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步骤204,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

其中,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是指用于描述网点各种属性的信息,例如网点的业务属性、环境属性、等级属性等。根据网点信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生成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世界,也即一个虚拟的网点,并且通过对网点信息的模拟,能够得到线下网点资源转移场景对应的镜像场景。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点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下信息包括网点业务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网点环境信息以及网点类型信息;中,网点业务信息用于描述网点提供的服务范围内所有业务的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用于描述网点的外观属性信息;网点环境信息用于描述网点内部空间的环境属性信息;网点类型信息是指网点的等级属性信息。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数字孪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概念,可以被视为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彼此依赖的装备系统的数字映射系统。因此,在确定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后,其网点信息是通过多种硬件设备采集获取的。

步骤206,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

其中,第一虚拟对象即用户在虚拟网点中的虚拟分身,第一虚拟对象也可以理解为用户在虚拟世界中对应的身份,具有唯一性。而在虚拟网点的虚拟世界中,由虚拟网点中的第一虚拟对象与虚拟网点进行业务交互,以完成用户与转移办理目标网点之间的业务交互。

步骤208,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虚拟对象是用户子在虚拟世界中的身份,也即在虚拟王殿忠的身份,而虚拟网点是由转移办理目标网点通过数字孪生得到的,其在虚拟世界中的运营与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实体线下网店的运营时同步且相同的。因此,通过第一虚拟对象与虚拟网点之间的交互,能够实现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中的虚拟资源转移,实现虚拟资源的快速管理。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网点和用户的虚拟身份,在虚拟空间中完成虚拟资源的管理过程,缩短管理周期,提高管理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网点信息包括网点业务信息;相应地,方法还包括:

根据网点业务信息,在虚拟网点中创建第二虚拟对象;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对象进行业务交互。

其中,网点业务信息是指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实时进行的业务处理信息以及历史处理信息,还可以包括转移办理目标网点中与业务处理相关的信息。简单理解,网点业务信息是指办理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中的业务所需要涉及到的所有业务信息。第二虚拟对象是指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线下网点中网点柜台在虚拟网点对应的身份,也即虚拟网点中的虚拟智能客服,其能够与第一虚拟对象机型信息交互,例如业务咨询、业务查询、问题解答等。

第一虚拟对象为用户的虚拟身份,第二虚拟对象为网点中柜台会业务人员的虚拟身份,两者在虚拟世界中能够进行信息交互,模拟用户到达线下网点办理业务时的场景,并完成业务处理。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建立第二虚拟对象,更加符合线下网点业务办理的场景,通过第一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对象的业务交互,完成虚拟资源管理动作,简化虚拟资源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包括:

步骤302,基于第一虚拟对象,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中的转移信息,并将转移信息发送至第二虚拟对象,转移信息用于指示期待转移的虚拟资源的信息;

步骤304,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虚拟资源管理信息,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其中,转移信息是指用户触发此次转移请求所期望转移的虚拟资源的信息,例如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待转移虚拟资源的接收用户信息、待转移虚拟资源所属账号信息等。转移信息会在用户触发转移请求时携带在转移请求中,可以知道,第一虚拟对象是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映射”,因此,可以通过第一虚拟对象获取转移信息。第一虚拟对象在获取转移信息后,将转移信息发送至第二虚拟对象进行信息交互。

由于第二虚拟对象是指柜台或业务人员在虚拟网点中的孪生身份,因此,第二虚拟对象可以理解为虚拟网点中的业务办理人员。第二虚拟对象能够与第一虚拟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即为将真实交互过程孪生大虚拟世界中。故,第二虚拟对象接收第一虚拟对象发送的转移信息,并结合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完成用户与虚拟资源接收用户之间的虚拟资源转移。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通过构建智能客服也即第二虚拟对象,完成第一虚拟对象与第二虚拟对象之间点对点的信息交互,避免第一虚拟对象对虚拟网点中多个业务处理窗口的冗余交互,能够准确完成虚拟资源的转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的同时,生成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唯一身份标识与存储区块链一一对应;

相应地,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包括:

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生成虚拟资源转移信息;

将虚拟资源转移信息存储在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块链中。

唯一身份标识用于标记第一虚拟对象的身份,具有唯一性。具体地,在虚拟世界中构建用户对应的第一继续你对象的同时,为第一虚拟对象生成唯一的身份ID,并将身份ID记录在区块链中,身份ID与存储区块链一一对应,存储区块链用于存储与相对应的身份ID相关的所有信息数据。

虚拟资源转移信息是在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完成虚拟资源转移后,生成的记录此次虚拟资源转移情况的信息,例如转移时间、转移数量、转移用户、转移接收用户等。可以理解,虚拟资源转移信息即为此次转移的交易记录信息,因此,在生成虚拟资源转移信息后,将虚拟资源转移信息存储在转移请求触发用户对应的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块链中。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对第一虚拟对象分配唯一身份信息,并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信息存储,保证虚拟资源转移信息和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转移信息中包括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包括虚拟资源拥有数量;方法还包括:

步骤402,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识别第一虚拟对象发送的转移信息中的身份信息,对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404,在身份信息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将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进行比较,在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大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的情况下,确定虚拟资源转移未通过。

通过第二虚拟对象识别第一虚拟对象发送的转移信息中的身份信息,为了确定虚拟资源的安全性,需要对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包括身份信息不正确或不安全的情况。例如,第一虚拟对象的身份被冒用,或者第一虚拟对象的身份本身就存在安全问题。具体地,最直接的验证方式可以是对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性纷纷ID进行验证。

在身份信息通过验证的情况下,还需判断第一虚拟对象的虚拟资源转移请求对于第一虚拟对象而言是否能够承担,也即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是否不大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在大于的情况下,说明第一虚拟对象的虚拟资源拥有数量,无法支撑此次虚拟资源转移的进行。例如,第一虚拟对象的虚拟资源拥有数量为5000,在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为3000时,虚拟资源转移能够通过,而在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为6000时,则虚拟资源转移不能通过。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通过第一虚拟对象的身份验证以及虚拟资源拥有数量,对转移请求对应的资源转移处理流程进行安全性和合理性判断,确定虚拟资源转移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元宇宙的虚拟资源管理方法,方法包括:

根据所有网点信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生成每一线下网点对应的虚拟世界,也即对应的虚拟网点;

在虚拟网点中为每一现实用户生成对应的第一虚拟对象,并为每一第一虚拟对象分配唯一的身份ID,将身份ID记录在区块链中;

在根据虚拟网点的网点业务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第二虚拟对象;

将虚拟网点集成在VR/AR可穿戴设备中,在用户穿戴VR/AR设备时,触发转移请求,基于第一虚拟对象与第二虚拟对象的信息交互,完成虚拟资源转移,并生成虚拟资源转移信息;

通过第一虚拟对象的身份ID,将虚拟资源转移信息记录在对应的区块链中。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用户在进行向虚拟资源转移时无需到线下的网点专柜去办理业务,节省的用户的时间,提高转移效率;也不需要下载手机银行APP并进行身份认证等,简化了虚拟资源转移流程。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虚拟资源管理方法的虚拟资源管理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虚拟资源管理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虚拟资源管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虚拟资源管理装置,包括:请求获取模块501、数据孪生模块502、身份生成模块503和资源转移模块504,其中:

请求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数据孪生模块502,用于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

身份生成模块503,用于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

资源转移模块504,用于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虚拟资源管理装置还包括业务交互模块,用于:

根据网点业务信息,在虚拟网点中创建第二虚拟对象;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对象进行业务交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转移模块504还用于: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中的转移信息,并将转移信息发送至第二虚拟对象,转移信息用于指示期待转移的虚拟资源的信息;

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虚拟资源管理信息,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转移模块504还用于:

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的同时,生成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唯一身份标识与存储区块链一一对应;

相应地,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包括:

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生成虚拟资源转移信息;

将虚拟资源转移信息存储在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块链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资源转移模块504还用于:

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识别第一虚拟对象发送的转移信息中的身份信息,对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在身份信息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将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进行比较,在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大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的情况下,确定虚拟资源转移未通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求获取模块501还用于确定网点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下信息包括网点业务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网点环境信息以及网点类型信息;

其中,网点业务信息用于描述网点提供的服务范围内所有业务的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用于描述网点的外观属性信息;网点环境信息用于描述网点内部空间的环境属性信息;网点类型信息是指网点的等级属性信息。

上述虚拟资源管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虚拟资源管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

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

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网点业务信息,在虚拟网点中创建第二虚拟对象;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对象进行业务交互。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中的转移信息,并将转移信息发送至第二虚拟对象,转移信息用于指示期待转移的虚拟资源的信息;

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虚拟资源管理信息,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的同时,生成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唯一身份标识与存储区块链一一对应;

相应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生成虚拟资源转移信息;

将虚拟资源转移信息存储在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块链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识别第一虚拟对象发送的转移信息中的身份信息,对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在身份信息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将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进行比较,在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大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的情况下,确定虚拟资源转移未通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网点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下信息包括网点业务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网点环境信息以及网点类型信息;

其中,网点业务信息用于描述网点提供的服务范围内所有业务的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用于描述网点的外观属性信息;网点环境信息用于描述网点内部空间的环境属性信息;网点类型信息是指网点的等级属性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

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

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网点业务信息,在虚拟网点中创建第二虚拟对象;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对象进行业务交互。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中的转移信息,并将转移信息发送至第二虚拟对象,转移信息用于指示期待转移的虚拟资源的信息;

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虚拟资源管理信息,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的同时,生成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唯一身份标识与存储区块链一一对应;

相应地,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包括:

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生成虚拟资源转移信息;

将虚拟资源转移信息存储在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块链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识别第一虚拟对象发送的转移信息中的身份信息,对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在身份信息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将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进行比较,在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大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的情况下,确定虚拟资源转移未通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网点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下信息包括网点业务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网点环境信息以及网点类型信息;

其中,网点业务信息用于描述网点提供的服务范围内所有业务的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用于描述网点的外观属性信息;网点环境信息用于描述网点内部空间的环境属性信息;网点类型信息是指网点的等级属性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根据转移请求,确定用户的用户信息和转移办理目标网点;

获取转移办理目标网点的网点信息,根据网点信息进行数据孪生,得到转移办理目标网点对应的虚拟网点;

根据用户信息,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

根据第一虚拟对象和虚拟网点,对转移请求中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网点业务信息,在虚拟网点中创建第二虚拟对象;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对象进行业务交互。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第一虚拟对象,获取用户触发的转移请求中的转移信息,并将转移信息发送至第二虚拟对象,转移信息用于指示期待转移的虚拟资源的信息;

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虚拟资源管理信息,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虚拟网点中生成用户的第一虚拟对象的同时,生成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唯一身份标识与存储区块链一一对应;

相应地,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对虚拟资源进行转移,包括:

根据虚拟资源管理信息和转移信息,生成虚拟资源转移信息;

将虚拟资源转移信息存储在第一虚拟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对应的存储区块链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基于第二虚拟对象,识别第一虚拟对象发送的转移信息中的身份信息,对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在身份信息通过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将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进行比较,在期待转移虚拟资源数量大于虚拟资源拥有数量的情况下,确定虚拟资源转移未通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网点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下信息包括网点业务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网点环境信息以及网点类型信息;

其中,网点业务信息用于描述网点提供的服务范围内所有业务的信息;网点外观信息用于描述网点的外观属性信息;网点环境信息用于描述网点内部空间的环境属性信息;网点类型信息是指网点的等级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虚拟资源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虚拟机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异构虚拟计算资源的管理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仓库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虚拟资源的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虚拟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49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