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便携式脊柱助力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便携式脊柱助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脊柱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也是人体保护内脏和保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目前,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创伤,其发生率占骨折的5%~6%,以胸腰段骨折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颈、腰椎,胸椎最少,常可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脊柱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引起,为由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冲击性外力向上传至胸腰段发生骨折,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可造成脊髓损伤,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死亡。

现有技术中,对于脊柱损伤的患者大多通过担架进行转运,由于担架在转运过程中的水平状态占据较大的空间,在没有电梯的老楼,无法通过担架将患者转运出来,此外,在利用担架进行转运的过程中,至少要两个以上的人才能进行,浪费人力。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脊柱助力装置,通过设置折叠机构和移动机构,既可以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还能进行折叠,又能实现驱动连接有底板的连板二与立架交替式前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脊柱助力装置,包括立架,所述立架由呈竖直共面设置的直板和U型板组成,且直板与U型板相对端的其中一侧之间铰接,直板与U型板相对侧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立架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且立架前表面还设置有由臀部调节组件、腋下调节组件、绑带组件以及脊柱拟合组件组成的固定机构;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有与U型板侧表面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板一和与直板侧表面底端固定连接的横板二,所述横板一与横板二的顶部两端均竖直贯穿设有圆孔,在竖直方向呈对应设置的两个圆孔内部之间活动贯穿设有插杆,两个插杆顶端之间固定设有拉板,且两个插杆外周面之间位于拉板与横板二之间的位置处活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拉板以及横板二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固定设于U型板内侧顶端面中部的竖板,所述竖板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以及另一侧设置有连板一,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端部活动贯穿竖板并与连板一固定连接,所述连板一远离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轴杆转动安装有连板二,所述连板二远离连板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在非使用状态下还能进行折叠,搬运更方便,同时,又能实现驱动连接有底板的连板二与立架交替式前进,且单人即可进行转运,方便省力。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板后表面固定设有呈L型结构设置的辅助握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转运人员握住对立架的竖直状态稳定性进行控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臀部调节组件包括有开设于U型板前表面顶中部的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部设置有横动板,所述横动板两端中部均固定设有滑块一,凹槽一内腔两侧对应滑块一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一,且滑块一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滑槽一内部,所述U型板的其中一个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竖直向等距设置且与所在侧的滑槽一相连通的穿孔一,另一个滑槽一内腔侧端面对应穿孔一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一,所述横动板远离凹槽一内腔端面的一端固定设有臀托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患者的身高来调整臀托板的位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腋下调节组件包括有开设于直板前表面顶端两侧的凹槽二,两个凹槽二内部均设置有竖动板,所述竖动板顶端中部以及顶端中部均固定设有滑块二,凹槽二内腔顶端面以及底端面对应滑块二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二,且滑块二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滑槽二内部,所述直板顶端面对应凹槽二的位置处开设有多个呈水平向等距设置且与所在侧的滑槽二相连通的穿孔二,另一个滑槽二内腔底端面对应穿孔二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二,所述竖动板远离所在位置凹槽二内腔端面的一端固定设有腋托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患者的肩宽来调整两个腋托块之间的相对距离。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绑带组件包括有固定设置于直板前表面两端且呈水平共线设置的扣环一和扣环二,所述扣环一上设置有环带,所述环带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一侧远离环带的一端自左向右依次缝合有魔术贴刺毛面和魔术贴圆毛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患者的躯干部位进行固定,防止转运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脊柱拟合组件包括有开设于直板前表面的嵌槽,所述嵌槽内部活动嵌装有嵌块,所述嵌块远离嵌槽内腔端面的一端延伸至嵌槽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脊柱拟合板,所述嵌块位于嵌槽内部的一端以及嵌槽内腔端面均固定嵌装有磁吸块二,且两个磁吸块二的磁性呈相反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患者的脊柱进行拟合托住,避免转运过程中的晃动对患者的脊柱造成伤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架上对应臀部调节组件以及腋下调节组件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限定机构,所述限定机构包括有贯穿开设于两个滑块一之间中心位置处以及两个滑块二之间中心位置处的通孔,两个通孔内部均活动贯穿设有限定杆,两个限定杆的其中一端分别活动插接于对应位置的插孔一以及插孔二内部以及另一端分别活动穿设于对应位置处的穿孔一以及穿孔二,两个限定杆位于所在位置穿孔一以及穿孔二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圆板,两个圆板远离限定杆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弧把,两个限定杆远离圆板的一端和所在位置穿孔一以及穿孔二的内腔端面位置处均固定嵌装有磁吸块一,且呈对应设置的两个磁吸块一的磁性呈相反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对调整后的臀托板以及腋托块位置进行快速固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U型板前表面两端均固定设有踏板,两个踏板远离U型板的一端顶中部均开设有沉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转运过程中患者脚踩在上面,避免患者脚悬空而产生不适感。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U型板底端面以及底板的底端面均固定包覆有防滑脚垫。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连接有底板的连板二与立架交替式前进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臀托板上表面固定包覆有软垫一,腋托块上表面固定包覆有软垫二,脊柱拟合板前表面固定包覆有软垫三,脊柱拟合板前表面中部开设有拟合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转运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可利用驱动马达来驱动连板一做圆周运动,使立架与底板交替式与地面接触,如此循环往复,可在握住辅助握杆对立架的竖直状态稳定性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在无电梯的狭窄老楼完成单人转运脊柱损伤患者的操作,方便省力;

2、本发明通过设置折叠机构,可以将立架两侧的两个拉板同时向远离横板一的方向运动,使插杆完全脱离横板一上的圆孔,从而使得可以以直板以与U型板之间的铰接点为中心顺时针偏转180°,即可实现对该助力装置进行折叠,反之,亦可快速对直板与U型板进行装配,操作方便快捷;

3、本发明通过设置由臀部调节组件、腋下调节组件、绑带组件以及脊柱拟合组件组成的固定机构,且立架上对应臀部调节组件以及腋下调节组件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限定机构,不仅可以实现对患者的脊柱进行很好地固定,还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该装置进行快速调节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状态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状态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状态三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立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A部分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1中B部分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横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竖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腋托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限定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脊柱拟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立架、101直板、102U型板、2折叠机构、21横板一、22横板二、23圆孔、24插杆、25拉板、26弹簧、3移动机构、31竖板、32驱动马达、33连板一、34连板二、35底板、4臀部调节组件、41凹槽一、42横动板、43滑块一、44滑槽一、45穿孔一、46插孔一、47臀托板、5腋下调节组件、51凹槽二、52竖动板、53滑块二、54滑槽二、55穿孔二、56插孔二、57腋托块、6绑带组件、61扣环一、62扣环二、63环带、64固定带、65魔术贴刺毛面、66魔术贴圆毛面、7限定机构、71限定杆、72圆板、73弧把、74磁吸块一、75通孔、8脊柱拟合组件、81嵌槽、82嵌块、83脊柱拟合板、84磁吸块二、9踏板、10沉槽、11辅助握杆、12防滑脚垫、13软垫一、14软垫二、15拟合槽、16软垫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实施例1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5-6,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脊柱助力装置,包括立架1,立架1由呈竖直共面设置的直板101和U型板102组成,且直板101与U型板102相对端的其中一侧之间铰接,直板101与U型板102相对侧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折叠机构2,直板101后表面固定设有呈L型结构设置的辅助握杆11。

进一步的,折叠机构2包括有与U型板102侧表面顶端固定连接的横板一21和与直板101侧表面底端固定连接的横板二22,横板一21与横板二22的顶部两端均竖直贯穿设有圆孔23,在竖直方向呈对应设置的两个圆孔23内部之间活动贯穿设有插杆24,两个插杆24顶端之间固定设有拉板25,且两个插杆24外周面之间位于拉板25与横板二22之间的位置处活动套设有弹簧26,弹簧26两端分别与拉板25以及横板二2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1)弹簧26处于自然状态时,插杆24底端位于横板一21的底部,且插杆24底端设置为半球状结构;(2)在立架1进行折叠后,辅助握杆11恰好处在U型板102的内腔位置处,其中,当不需要使用该助力装置时,可以将立架1两侧的两个拉板25同时向远离横板一21的方向运动,使插杆24完全脱离横板一21上的圆孔23,此时,弹簧26处于拉伸状态,随后将直板101以与U型板102之间的铰接点为中心顺时针偏转180°,即可实现对该助力装置进行折叠,反之,亦可快速对直板101与U型板102进行装配,操作方便快捷。

实施例2

参照说明书附图1-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脊柱助力装置,包括立架1,立架1由呈竖直共面设置的直板101和U型板102组成,且直板101与U型板102相对端的其中一侧之间铰接,立架1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3,直板101后表面固定设有呈L型结构设置的辅助握杆11。

进一步的,移动机构3包括有固定设于U型板102内侧顶端面中部的竖板31,竖板31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32以及另一侧设置有连板一33,驱动马达32的输出轴端部活动贯穿竖板31并与连板一33固定连接,连板一33远离驱动马达32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轴杆转动安装有连板二34,连板二34远离连板一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5。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连板一33能够正常做圆周运动,需令连板一33的长度小于竖板31的长度,其中,在驱动立架1在无电梯的狭窄老楼转运脊柱损伤患者过程中,通过驱动马达32来驱动连板一33做圆周运动,由于连板一33远离驱动马达32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轴杆转动安装有连板二34,且连板二34远离连板一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5,可使得连板一33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连板二34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当连板二34在运动至立架1前侧的位置,且底板35与当前位置地面接触后,会以该位置为支点,并随着连板一33的转动,会驱动立架1再次运动至连板二34的前侧位置,如此循环往复,可在握住辅助握杆11对立架1的竖直状态稳定性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在无电梯的狭窄老楼完成单人转运脊柱损伤患者的操作,方便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U型板102底端面以及底板35的底端面均固定包覆有防滑脚垫12,可以增大立架1以及底板35与所在位置地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有底板35的连板二34与立架1交替式前进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5和图7-1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脊柱助力装置,包括立架1,所述立架1由呈竖直共面设置的直板101和U型板102组成,且直板101与U型板102相对端的其中一侧之间铰接,立架1前表面还设置有由臀部调节组件4、腋下调节组件5、绑带组件6以及脊柱拟合组件8组成的固定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臀部调节组件4包括有开设于U型板102前表面顶中部的凹槽一41,凹槽一41内部设置有横动板42,横动板42两端中部均固定设有滑块一43,凹槽一41内腔两侧对应滑块一4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一44,且滑块一43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滑槽一44内部,U型板102的其中一个侧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竖直向等距设置且与所在侧的滑槽一44相连通的穿孔一45,另一个滑槽一44内腔侧端面对应穿孔一45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一46,横动板42远离凹槽一41内腔端面的一端固定设有臀托板47。

其中,由于横动板42两端的滑块一43滑动连接于凹槽一41内腔对应位置的滑槽一44内部,可在对臀托板47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只需将横动板42沿着滑槽一44进行上下调节即可实现对臀托板47的位置进行调整,随后对横动板42的当前位置进行固定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腋下调节组件5包括有开设于直板101前表面顶端两侧的凹槽二51,两个凹槽二51内部均设置有竖动板52,竖动板52顶端中部以及顶端中部均固定设有滑块二53,凹槽二51内腔顶端面以及底端面对应滑块二5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二54,且滑块二53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滑槽二54内部,直板101顶端面对应凹槽二51的位置处开设有多个呈水平向等距设置且与所在侧的滑槽二54相连通的穿孔二55,另一个滑槽二54内腔底端面对应穿孔二55的位置处开设有插孔二56,竖动板52远离所在位置凹槽二51内腔端面的一端固定设有腋托块57。

其中,由于竖动板52顶部以及底部的滑块二53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滑槽二54内部,可在对两个腋托块57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只需将竖动板52沿着滑槽二54进行水平方向调节即可实现对腋托块57的位置进行调整,随后对竖动板52的当前位置进行固定即可,此外,两个腋托块57在调整前后始终关于直板101的竖直向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绑带组件6包括有固定设置于直板101前表面两端且呈水平共线设置的扣环一61和扣环二62,扣环一61上设置有环带63,环带63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64,固定带64一侧远离环带63的一端自左向右依次缝合有魔术贴刺毛面65和魔术贴圆毛面66。

其中,绷带组件6设置有两组,其一设置在患者腋下的位置处,其二设置在患者的腰腹位置处,在对患者进行捆绑固定时,只需将固定带64向远离环带63的位置处一侧穿设于扣环二62内部,并回绕将魔术贴刺毛面65粘在魔术贴圆毛面66即可快速完成固定,且固定带64回绕的长度可以根据转运患者的实际身材进行调节,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脊柱拟合组件8包括有开设于直板101前表面的嵌槽81,嵌槽81内部活动嵌装有嵌块82,嵌块82远离嵌槽81内腔端面的一端延伸至嵌槽81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脊柱拟合板83,嵌块82位于嵌槽81内部的一端以及嵌槽81内腔端面均固定嵌装有磁吸块二84,且两个磁吸块二84的磁性呈相反设置。

其中,嵌块82端部连接的脊柱拟合板83设置有多种规格,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在实际转运的过程中,转运人员可以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脊柱拟合板83,然后将嵌块82上嵌装有磁吸块二84的一端插入嵌槽81内部,并利用磁铁的异性相吸原理将嵌块82牢牢吸附在嵌槽81内部(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可以打破两个磁吸块二84之间的吸引力),方便对脊柱拟合板83进行快速拆装。

需要说明的是,立架1上对应臀部调节组件4以及腋下调节组件5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限定机构7,限定机构7包括有贯穿开设于两个滑块一43之间中心位置处以及两个滑块二53之间中心位置处的通孔75,两个通孔75内部均活动贯穿设有限定杆71,两个限定杆71的其中一端分别活动插接于对应位置的插孔一46以及插孔二56内部以及另一端分别活动穿设于对应位置处的穿孔一45以及穿孔二55,两个限定杆71位于所在位置穿孔一45以及穿孔二55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圆板72,两个圆板72远离限定杆71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弧把73,两个限定杆71远离圆板72的一端和所在位置穿孔一45以及穿孔二55的内腔端面位置处均固定嵌装有磁吸块一74,且呈对应设置的两个磁吸块一74的磁性呈相反设置。

其中,在对调整后的臀托板47的位置进行固定时,只需将限定杆71自穿孔一45处插入,并穿过通孔75后插入对应位置的插孔一46内部,由于限定杆71远离圆板72的一端和所在位置穿孔一45的内腔端面位置处均固定嵌装有磁吸块一74,且两个磁吸块一74的磁性呈相反设置,可在限定杆71插入插孔一46内部后,利用磁铁的异性相吸原理将限定杆71牢牢吸附在当前位置的插孔一46内部(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可以打破两个磁吸块二84之间的吸引力),同理,亦可以对调整后的两个腋托块57进行固定,操作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U型板102前表面两端均固定设有踏板9,两个踏板9远离U型板102的一端顶中部均开设有沉槽10,可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让患者的脚踩在踏板9上面,以避免患者脚悬空而产生不适感,此外,踏板9上的沉槽10可以辅助对患者的脚进行位置限定,避免转运过程中患者的脚出现移位的情况而踩空。

在本实施例中,臀托板47上表面固定包覆有软垫一13,腋托块57上表面固定包覆有软垫二14,脊柱拟合板83前表面固定包覆有软垫三16,脊柱拟合板83前表面中部开设有拟合槽15,各位置上软垫的设置可以提高转运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而拟合槽15的设置则可以用于对瘦弱患者外凸的脊柱进行容纳,避免在固定患者躯干位置的过程中给患者造成不适。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脚踏助力便携式土壤取样器
  • 一种用于便携式助力装置的手臂助力装置
  • 一种用于便携式助力装置的腰部助力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49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