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绕组材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铜价居高不下,部分配电变压器生产厂家开始使用铝线代替铜线作为变压器绕组材质,致使大量“以铝代铜”的变压器进入市场。例如,国家电网公司在2012年对全国各省公司新购配电变压器进行了专项抽检,其中解体检查476台配电变压器,发现铝制线圈产品53台,占比高达11.13%。这类“铝代铜”变压器使得电力用户按照纯铜线价格买的却是铝线变压器,在经济上不仅蒙受了损失,而且这种厂家生产的铝线变压器质量也难以保证,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干式变压器低压绕组使用铜材料较多,不良厂家采用铝材料来替代统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设备管理部门发现的“铝代铜”变压器大部分只能在变压器发生故障,解体后,通过肉眼观察发现绕组材质的问题。而且绕组表面通常有绝缘纸包裹,因此还需要破坏绕组绝缘,而对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要进行绕组解体破坏。这种通过肉眼辨认变压器材质的检测方法费时费力,且具有不可逆性,而且也不可能对所有变压器逐一进行破坏性检验。

申请公开号为CN10765594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材质检测方法,包括:将变压器中性点铜排加热;采集所述变压器上绕组两端的温度T1、T2;采集所述铜排上第一测量点的温度T3、第二测量点的温度T4;采集所述绕组两端的电势差E1;采集所述第一测量点与所述第二测量点之间的电势差E2;利用所述T3、T4、E2计算出测压夹与所述铜排的塞贝克系数,利用所述塞贝克系数校正得到所述绕组两端的目标电势差;判断所述目标电势差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根据所述大小关系判定所述绕组的材质。该申请文件采用热电势差的方式进行绕组材质的判断,其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精准测量出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仅通过热电势差的方式进行绕组材质的判断,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从而会影响对绕组材质的判断准确性,不能更好地反应真实情况,导致对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效果偏低。由于绕组连接点处于变压器内部,无法直接测量其绕组连接点的温度数据,导致无法准确计算绕组连接点处的塞贝克系数,从而导致无法通过对比绕组连接点处的塞贝克系数与现有的铜、铝的塞贝克系数的方式确定绕组材质,因此,如何通过估算绕组连接点的温度来确定绕组连接点处的塞贝克系数以用于判断绕组材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无法在不破坏变压器绕组的前提下估算连接点温度,以及绕组材质的检测精度效果偏低、操作复杂的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方法,包括:

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进行加热控制,将热量通过所述铜端子传递到绕组连接点处;

采集所述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所述铜端子的加热点温度、加热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绕组连接点为所述铜端子与所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的物理接触点;

将所述加热点温度、所述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得到绕组连接点温度;

根据所述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所述绕组连接点温度,结合塞贝克计算公式计算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

将所述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得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结果。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断开加热控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声光提示,并自动生成检测结果报告。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散热时间判断规则对所述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散热控制。

优选的,在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进行加热控制之前,包括:

采集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在加热控制下热量传递到绕组连接点过程中的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实际升温温度数据;采集各种绕组材料在散热控制下热量传递到绕组连接点过程中的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实际降温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升温温度数据、所述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分别构建相应的曲线;

采用牛顿冷却公式对每个所述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目标参数;

对所述目标参数进行过滤;

添加测试位置参数,基于过滤后的目标参数、所述测试位置参数构建参数向量空间;

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将所述参数向量空间融入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初始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

利用所述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升温温度数据、所述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对所述初始绕组节点估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热电偶冷端温度与热端温度,计算所述冷端温度与热端温度之间的实际温差阈值;

利用所述实际温差阈值、所述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升温温度数据、所述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对所述初始绕组节点估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目标参数进行过滤,包括:

对所述目标参数中表征延时特性的参数进行过滤。

优选的,在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进行加热控制之前,还包括:

获取不同绕组材质、不同绕组材质的绕组连接点所对应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

构建绕组材质检测模型;

利用所述绕组材质、所述绕组材质的绕组连接点所对应的塞贝克系数、所述加热点位置信息对所述绕组材质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方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控制模块,用于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进行加热控制,将热量通过所述铜端子传递到绕组连接点处;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所述铜端子的加热点温度、加热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绕组连接点为所述铜端子与所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的物理接触点;

绕组连接点温度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加热点温度、所述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得到绕组连接点温度;

塞贝克系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所述绕组连接点温度,结合塞贝克计算公式计算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

绕组材质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得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结果。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断开加热控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声光提示,并自动生成检测结果报告。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散热控制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散热时间判断规则对所述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散热控制。

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估算出绕组连接点温度,从而实现对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的计算,然后将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得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避免对变压器的拆卸,同时能够实现对变压器的灵活温控,保证变压器不会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由于绕组材质检测模型、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均考虑了多个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绕组材质检测时,提升了绕组材质的检测精度,确保变压器质量合格,一键式操作,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热传导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加热点1,铜端子2、3,绕组连接点4,绕组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本发明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使得本发明更加全面和完整,更加便于将发明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在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在某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不排除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其他的实施例中。

在对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例进行充分理解。但是,并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的一个或更多。

附图中所示的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术语“和/或”或者“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参照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包括:

S101: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进行加热控制,将热量通过所述铜端子传递到绕组连接点处;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与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并打开箱盖;然后,对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设备进行供电并开机;之后,一键启动检测流程,自动执行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的加热控制,将热量通过铜端子传递到绕组连接点处。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铜端子的自动加热及温度的灵活控制,保证变压器不会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安全可靠;同时在加热过程中通过紫铜件进行导热,采用铁氟龙/电木等隔热材料及特殊结构对加热片和紫铜导热件进行隔热,以便加热后可用手马上拆卸而不会被烫伤,对加热片及紫铜导热件起到保温效果,同时防止放置加热片及铜导热件由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出现大量热量损耗的现象,加热导热效率更高。进一步的,紫铜导热件可拆卸更换,可适应不同规格的变压器。其中,加热控制包括启停加热电源、启停温度控制。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热量传递过程中应符合热传导公式,由于热传导公式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S102:采集所述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所述铜端子的加热点温度、加热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绕组连接点为所述铜端子与所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的物理接触点;

S103:将所述加热点温度、所述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得到绕组连接点温度;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采集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铜端子的加热点温度、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到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由于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是预先训练好的模型,因此,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能够根据采集的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铜端子的加热点温度、加热点位置信息得到绕组连接点温度,从而实现对绕组连接点温度的估算,避免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拆卸,节省时间,操作简单,为后续计算塞贝克系数提供数据支持。其中,组连接点的热电势可以利用热电偶直接采集,铜端子的加热点温度可以是铜端子裸露在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外的任意一点温度,也可以仅代表对铜端子进行加热的加热点温度,加热点位置信息包括低压侧绕组、高压侧绕组等。

S104:根据所述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所述绕组连接点温度,结合塞贝克计算公式计算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塞贝克系数公式如下式:

s=v/t;

其中,s为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t为绕组连接点温度,v为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

因此,在得到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v、绕组连接点温度t后,可根据塞贝克系数公式直接计算出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s。通过预估得到的绕组连接点温度实现对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的计算,避免通过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拆卸方式得到绕组连接点温度,防止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拆卸过程中导致的损坏现象。

S105:将所述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得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结果。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由于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的输入数据是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的输出是绕组材质的检测结果,因此,当得到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时,将这些信息直接输入到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便可直接得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全自动判断,无需专业技术人员辅助,简单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断开加热控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声光提示,并自动生成检测结果报告。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检测结果给出不同的声光提示以避免需要人一直值守,进一步的,由于有些电房环境比较恶劣,空气不流通、多尘、多蚊子等,很多人可能不太愿意长时间呆在电房内一直守着,可以将检测数据和结果报告自动发送到客户端进行查看,同时能实现一人可执行多任务,如在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检测过程中还可拿另一台设备去检测断路器,提高用户体验,更人性化。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散热时间判断规则对所述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散热控制。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通过对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散热控制实现快速降温,在进行散热控制时,可根据散热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散热超时时间,或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设备的加部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是否小于等于设定的散热温差阈值来确定是否停止散热控制,即当散热时间超过预设散热超时时间或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设备的加部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等于设定的散热温差阈值时,停止散热控制;当散热时间未超过预设散热超时时间或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设备的加部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设定的散热温差阈值时,继续进行散热控制。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快速降温,能够提升对下一个变压器的监测效率,节省时间。其中,散热控制包括启停散热部件、启停散热电源。

进一步的,在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进行加热控制之前,包括:

采集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在加热控制下热量传递到绕组连接点过程中的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实际升温温度数据;采集各种绕组材料在散热控制下热量传递到绕组连接点过程中的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实际降温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升温温度数据、所述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分别构建相应的曲线;

采用牛顿冷却公式对每个所述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目标参数;

对所述目标参数进行过滤;

添加测试位置参数,基于过滤后的目标参数、所述测试位置参数构建参数向量空间;

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将所述参数向量空间融入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初始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

利用所述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升温温度数据、所述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对所述初始绕组节点估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对所述目标参数进行过滤,包括:

对所述目标参数中表征延时特性的参数进行过滤。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为了在不拆卸变压器的前提下估算绕组连接点的温度,需要预先构建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在该模型构建构成中,先采集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在加热控制下热量传递到绕组连接点过程中的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实际升温温度数据,以及采集各种绕组材料在散热控制下热量传递到绕组连接点过程中的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实际降温温度数据;然后根据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实际升温温度数据、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分别构建相应的升温热电势曲线、升温温度曲线、降温热电势曲线、降温温度曲线;采用牛顿冷却公式对每个曲线进行拟合,每条曲线得到四个参数a、b、c、d,在这四个参数中,舍弃表征延时特性的参数c,每条曲线得到三个参数a、b、d,四条曲线共12个参数,再添加测试位置参数e,测试位置处于高压侧绕组时测试位置参数定义为1,测试位置处于低压侧绕组时测试位置参数定义为0,从而形成一个由13个参数组成的参数向量空间,之后,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将参数向量空间融入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初始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最后利用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实际升温温度数据、所述降温热电势数据、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对初始绕组节点估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为自动化估算绕组节点温度提供模型支持,避免通过拆卸变压器的方式检测绕组连接点温度,避免拆卸变压器时变压器被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热电偶冷端温度与热端温度,计算所述冷端温度与热端温度之间的实际温差阈值;

利用所述实际温差阈值、所述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升温温度数据、所述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对所述初始绕组节点估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热电偶进行热电势的采集,为了降低环境温度对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的估算效果影响,本发明采集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与热端温度,计算冷端温度与热端温度之间的实际温差阈值,利用实际温差阈值、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实际升温温度数据、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对初始绕组节点估算模型进行训练,以此提升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的估算效果,降低环境因素对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其中,热电偶的热端既测量端,热电偶的冷端既参考端,热电偶的热端温度可以理解为铜端子的加热点温度或测量点温度,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可以理解为环境温度。

进一步的,在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进行加热控制之前,还包括:

获取不同绕组材质、不同绕组材质的绕组连接点所对应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

构建绕组材质检测模型;

利用所述绕组材质、所述绕组材质的绕组连接点所对应的塞贝克系数、所述加热点位置信息对所述绕组材质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为了自动化实现对绕组材质的检测,本发明利用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直接实现对绕组材质的检测,在绕组材质检测模型训练时,以绕组材质的绕组连接点所对应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为输入,以绕组材质为输出,以此实现绕组材质检测模型的训练效果,在后续绕组材质检测时无需进行人工数据记录等过程,节省人力资源。

如图2所示,通过对铜端子2进行加热,热量从铜端子2经由铜端子3传递到绕组连接点4,然后,采集绕组连接点4的热电势、铜端子的加热点1的温度、加热点位置信息,利用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估算出绕组连接点4的温度,再利用塞贝克计算公式计算出绕组连接点4的塞贝克系数,最后利用绕组材质检测模型输出绕组5的具体材质。本发明利用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估算出绕组连接点温度,从而实现对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的计算,然后将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得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结果。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对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避免对干式配电变压器的拆卸,同时能够实现对干式配电变压器的灵活温控,保证干式配电变压器不会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由于绕组材质检测模型、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均考虑了多个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绕组材质检测时,提升了绕组材质的检测精度,确保干式配电变压器质量合格,一键式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其中,图2中的箭头方向为热量传递方向,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方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加热控制模块201,用于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进行加热控制,将热量通过所述铜端子传递到绕组连接点处;

数据采集模块202,用于采集所述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所述铜端子的加热点温度、加热点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绕组连接点为所述铜端子与所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的物理接触点;

绕组连接点温度确定模块203,用于将所述加热点温度、所述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得到绕组连接点温度;

塞贝克系数计算模块204,用于根据所述绕组连接点的热电势、所述绕组连接点温度,结合塞贝克计算公式计算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

绕组材质检测模块205,用于将所述绕组连接点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输入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得到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断开加热控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声光提示,并自动生成检测结果报告。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散热控制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散热时间判断规则对所述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散热控制。

进一步的,在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进行加热控制之前,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集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在加热控制下热量传递到绕组连接点过程中的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实际升温温度数据;采集各种绕组材料在散热控制下热量传递到绕组连接点过程中的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实际降温温度数据;

曲线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升温温度数据、所述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分别构建相应的曲线;

曲线拟合模块,用于采用牛顿冷却公式对每个所述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目标参数;

参数过滤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参数进行过滤;

向量空间构建模块,用于添加测试位置参数,基于过滤后的目标参数、所述测试位置参数构建参数向量空间;

模型融合模块,用于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将所述参数向量空间融入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初始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

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训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升温温度数据、所述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对所述初始绕组节点估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集热电偶冷端温度与热端温度,计算所述冷端温度与热端温度之间的实际温差阈值;

利用所述实际温差阈值、所述实际升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升温温度数据、所述实际降温热电势数据、所述实际降温温度数据对所述初始绕组节点估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绕组节点温度估算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参数过滤模块,包括:

参数过滤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参数中表征延时特性的参数进行过滤。

进一步的,在对待测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端子进行加热控制之前,还包括:

第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绕组材质、不同绕组材质的绕组连接点所对应的塞贝克系数、加热点位置信息;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绕组材质检测模型;

绕组材质检测模型训练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绕组材质、所述绕组材质的绕组连接点所对应的塞贝克系数、所述加热点位置信息对所述绕组材质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绕组材质检测模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可以视为对于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实体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应视为对于上述方法或装置实施例的补充;对于在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或装置实施例来实现。

参照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图4显示的电子设备3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3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3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3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320、连接不同装置组件(包括存储单元320和处理单元310)的总线330、显示单元3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3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3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310可以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3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3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3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3203。

所述存储单元3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3205的程序/实用工具3204,这样的程序模块3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装置、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3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3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3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3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3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3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3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360可以通过总线330与电子设备3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3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装置、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装置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本发明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即:如图1所示的方法。

参照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原理示意图。

实现图1所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通用数据处理设备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装置或者电子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装置也可以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整数槽绕组永磁电机的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一种焊接绕组的焊点无损检测方法
  • 一种管道环焊缝无损内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一种遮挡式暗场共焦亚表面无损检测装置和方法
  • 一种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一种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0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