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动吸尘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其具备旋转刷、驱动旋转刷的电动机、向旋转刷传递电动机的动力的传递装置、以及在与旋转刷对置的面上设有尘埃投入口的集尘箱,并在旋转刷的下表面设有开口。在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吸尘器那样构成为集尘箱与旋转刷及电动机一起设置在主体内,且不设置电动送风机的情况下,不会产生通过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产生的声音,因此能够抑制清扫中的噪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3-1347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吸尘器那样构成为不设置作为吸引力的产生源的电动送风机的情况下,存在例如难以将附着于毛毯或地毯上的尘埃吸入主体这一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灵活运用利用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的清扫和利用旋转刷的旋转的清扫的电动吸尘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动吸尘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电动送风机,其产生吸引力;集尘部,其收集尘埃;吸入口,其用于吸入尘埃;旋转清扫件,其通过驱动部的驱动进行旋转;以及操作部,其能够切换为多个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所述集尘部具有第一集尘部和第二集尘部,所述第二集尘部在连接所述第一集尘部与所述吸入口的路径中配置于相比所述第一集尘部更靠所述吸入口侧的位置,所述多个模式包括第一清扫模式和第二清扫模式,所述第一清扫模式是在停止驱动所述电动送风机的状态下使所述驱动部进行驱动的模式,所述第二清扫模式是对所述电动送风机进行驱动的模式。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能够实现如下使用方式:通过以第一清扫模式进行动作而在停止驱动电动送风机的状态下使驱动部进行驱动,从而在不会产生电动送风机的驱动音的情况下使旋转清扫件旋转进行清扫。另外,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部除了第一集尘部之外还具备相对于第一集尘部配置于吸入口侧的第二集尘部。因此,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在以电动送风机不产生吸引力的第一清扫模式进行动作时,能够将通过旋转清扫件旋转而收集的尘埃收集至第二集尘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通过利用第二清扫模式对电动送风机进行驱动,从而也能够利用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进行清扫。另外,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相对于第一集尘部而在吸入口侧具备第二集尘部。因此,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能够在第二清扫模式中通过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将通过第一清扫模式下的动作收集至第二集尘部的尘埃收集至第一集尘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部具备第一集尘部和第二集尘部,并且电动吸尘器10能够以包含第一清扫模式和第二清扫模式的多个模式进行动作。由此,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能够灵活运用利用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的清扫和利用旋转刷的旋转的清扫。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灵活运用利用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的清扫和利用旋转刷的旋转的清扫的电动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电动吸尘器所具备的吸入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吸入件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2的吸入件中将吸入件主体的顶面拆除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图2的吸入件中将吸入件主体的顶面拆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吸入件的分解图。

图7中的(a)是表示图3的吸入件所具备的旋转清扫件的俯视图,(b)是表示该图7中的(a)的旋转清扫件的分解图。

图8中的(a)是旋转清扫件内筒的左侧视图,(b)是旋转清扫件内筒的右侧视图。

图9中的(a)是盖部件的立体图,(b)是盖部件的右侧视图。

图10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变形例涉及的吸入件中将吸入件主体的顶面拆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电动吸尘器

20:吸尘器主体

22:电动送风机

24:第一集尘部

28:操作部

30:集尘部

40:吸入件

42:吸入件主体

46:旋转清扫件

48:清扫件驱动部

50:尘埃除去部

52:通电部

60:旋转清扫件配置部

62:吸入口

64:第二集尘部

64a:取入口

64b:排出口

67:配线

66:配线收纳部

68:分隔壁

70:旋转清扫件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0详细进行说明。此外,附图示意性地示出电动吸尘器10的各部,并不一定是以准确的比率表示大小。另外,在图中,相同的构成部件标记相同的符号表示。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本说明书中表示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关系的语句以如图1所示使电动吸尘器10立起而设置的状态为基准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对电动吸尘器10的构成进行说明之后,对电动吸尘器10的动作进行说明。

《电动吸尘器10的构成》

如图1所示,电动吸尘器10是具有杆状(纵式)外观的吸尘器的一例。电动吸尘器10例如也可以为经由电源线从外部电源获得电力的吸尘器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充电式的吸尘器。如图1所示,电动吸尘器10具备吸尘器主体20和吸入件40。

吸尘器主体20是构成电动吸尘器10的主体,并且发挥产生吸引力而进行集尘的功能的部分。具体而言,吸尘器主体20具备壳体(主体部)20a和第一集尘部24,壳体(主体部)20a具有用于产生吸引力的电动送风机22,第一集尘部24用于对吸引的空气中包含的尘埃进行集尘。第一集尘部24可以作为壳体20a的一部分而设置,也可以与壳体20a分开可拆卸地设置。第一集尘部24捕捉并收集从吸入件40侧到达的尘埃。第一集尘部24例如可以是所谓的纸袋式的集尘部、或者所谓的旋风式的集尘部等。吸尘器主体20除了电动送风机22和第一集尘部24以外,还在壳体20a具备例如驱动电动送风机22或其他电子部件的驱动电路、用于供给电力的充电电池以及其他的部件。

另外,吸尘器主体20在手柄上具备把持部26和操作部28。把持部26是为了使电动吸尘器10的使用者把持吸尘器本体20而设置的部分。即,电动吸尘器10例如可以通过握住把持部26而保持吸尘器主体20。另外,操作部28用于进行电动吸尘器10的操作。操作部28例如通过如图1所示设置于把持部26的附近,从而可以设置为使用者能够在把持住把持部26的同时进行操作。

另外,吸尘器主体20在壳体20a具有吸入件连接部22b。吸入件连接部22b是相对于吸尘器主体20连接吸入件40的接头部44的部分。另外,吸入件连接部22b与第一集尘部24连通。因此,通过将吸入件40的接头部44连接至吸入件连接部22b,从而形成连接吸入件40侧与第一集尘部24的路径。

吸入件40用于从外部吸入空气、尘埃。如图2所示,吸入件40具备吸入件主体42、接头部44、旋转清扫件46、清扫件驱动部48(驱动部)、尘埃除去部50以及通电部52等。

吸入件主体42是在清扫时配置于地板的部分,并且具有相对于清扫时用户进行动作的方向、即前后方向而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如图3至图5所示,吸入件主体42具有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吸入口62、第二集尘部64、配线收纳部66以及分隔壁68。此外,由第一集尘部24和第二集尘部64构成集尘部30。

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是配置旋转清扫件46的部分。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具有沿着吸入件主体42的左右方向延伸且能够收纳旋转清扫件46的中空空间。另外,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在吸入件主体4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图示例中为右端侧)具有开闭部65。如图6所示,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使设置于开闭部65的锁定机构65a成为打开状态,并使吸入件主体42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部分沿轴线方向滑动并拆除而使其敞开,从而能够插入旋转清扫件46或者使旋转清扫件46脱离。开闭部65例如可以为能够沿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的轴线方向进行拆装的部件、或者通过以设置于偏离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的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而能够将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打开或关闭的部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开闭部65被形成为能够沿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的轴线方向进行拆装。

另外,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在吸入件主体42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具有旋转清扫件支撑部70。旋转清扫件支撑部70可旋转地支撑旋转清扫件46。旋转清扫件支撑部70具有第一支撑部72和第二支撑部74,第一支撑部72配置于吸入件主体42的左右方向一端侧(图示例中为左端侧),第二支撑部74配置于另一端侧(图示例中为右端侧)。

第一支撑部72具备安装于吸入件主体42的轴承72a。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部72通过以将轴承72a内插的方式插入旋转清扫件46的一端侧,从而能够可旋转地支撑旋转清扫件46。

如图6所示,第二支撑部74具备轴承74a、从动轴74b以及内插筒部74c。第二支撑部74设置于上述开闭部65。轴承74a是具有贯通孔的弹性部件,设置于开闭部65中与第一支撑部72对置的面上。更具体而言,轴承74a以插入从动轴74的状态卡定于从动轴74。另外,从动轴74b的基端部可旋转地支撑于内插筒部74c,并且,从动轴74b朝向第一支撑部72侧突出。从动轴74b的前端部设置有轴卡合部74d,该轴卡合部74d被形成为与设置于之后详述的旋转清扫件46的盖部件84上的轴被卡合部84f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卡合部74d被形成为正面观察时呈Y字状。内插筒部74c是内插于旋转清扫件46的端部的筒状部分。内插筒部74c在相比从动轴74b更靠外周侧的位置与从动轴74b同样地朝向第一支撑部72侧突出。

吸入口62是在吸入件主体42的底面侧开口以便吸入尘埃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有吸入口62的吸入空间中具有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

第二集尘部64收集随着旋转清扫件46的旋转而从吸入口62导入的尘埃。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集尘部64在连接第一集尘部24与吸入口62的尘埃的通过路径上设置于相比第一集尘部24更靠吸入口62侧的位置。第二集尘部64也可以设置为与吸入件主体42分体的部件,例如相对于吸入件主体42可拆装的部件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为构成吸入件主体42的一部分的部件。第二集尘部64配置于旋转清扫件46与后述连通部45之间,空间沿着旋转清扫件46的轴向延伸。第二集尘部64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明性。在本实施方式中,露出于吸入件主体42的顶面侧的部分具有透明性。因此,第二集尘部64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有无尘埃。

第二集尘部64具有取入口64a和排出口64b。取入口64a设置于第二集尘部64与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的边界部分,并以能够将从吸入口62取入的尘埃接收至第二集尘部64的方式开口。另外,排出口64b是用于从第二集尘部64导出尘埃的开口。排出口64b也可以设置于第二集尘部64的任意位置,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与取入口64a对置的位置。排出口64b与连接之后详述的接头部44与第二集尘部64的连通部45连通,并形成于连通部45的端部。

配线收纳部66用于收纳配线67,该配线67用于向之后详述的清扫件驱动部48供给电力。如图5所示,配线收纳部66能够在偏离尘埃的通过路径的位置配设配线67。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线收纳部66设置于相对于第二集尘部64偏向电动吸尘器10的背面侧的位置。另外,通过分隔壁68进行隔离以防尘埃从第二集尘部64流入配线收纳部66,分隔壁68设置于配线收纳部66与第二集尘部64之间。

接头部44以经由连通部45与第二集尘部64连通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吸入件主体42中成为电动吸尘器10的背面侧的位置。接头部44以相对于吸入件主体42能够在规定的旋转范围(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至少一方)内旋转的方式安装。接头部44是与上述吸尘器主体20的吸入件连接部22b连接的部分。接头部44呈筒状,并在基端部与第二集尘部64连通。

如图3至图5所示,旋转清扫件46是收纳于吸入件主体42的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并由旋转清扫件支撑部70可旋转地支撑的筒状部件。旋转清扫件46能够从之后详述的清扫件驱动部48接受动力,在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中旋转。如图7所示,旋转清扫件46具备清扫件主体80、清扫件内筒82以及盖部件84。

清扫件主体80是容纳于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的大小的筒状部件。清扫件主体80例如可以为在外周部设置有刷子或刮片的部件等,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清扫部件80a呈螺旋状地卷绕在清扫件内筒82的外周部而成的部件,该清扫部件80a由具有多个割绒纱的基布构成。

清扫件内筒82是内插于清扫件主体80的内侧的筒状部件。在清扫件内筒8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设置有内筒侧卡合部件86(参照图8中的(a))。内筒侧卡合部件86以相对于清扫件内筒82在周向和轴线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被固定。内筒侧卡合部件86上设置有与之后详述的清扫件驱动部48的驱动部侧卡合部48d卡合的内筒侧卡合部86a。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内筒侧卡合部86a,设置有正面观察时呈十字状的凹部。如图7中的(b)所示,清扫件内筒82在长度方向一端侧(由第一支撑部72支撑的一侧)具有朝向外侧突出的内筒凸缘部82a。另外,如图8中的(b)所示,清扫件内筒82在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由第二支撑部74支撑的一侧)设置有内筒卡合部82b。内筒卡合部82b形成为沿清扫件内筒82的轴线方向延伸且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条。内筒卡合部82b在清扫件内筒82的周向上每隔规定间隔设置有多个。

如图7中的(a)所示,盖部件84是在将清扫件内筒82内插于清扫件主体80的内侧的状态下安装于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由第二支撑部74支撑的一侧)的部件。如图7中的(b)和图9所示,盖部件84具有插入部84a和凸缘部84b,插入部84a插入清扫件内筒8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凸缘部84b相比插入部84a更向外侧鼓出。在插入部84a的外周部设置有与清扫件内筒82的内筒卡合部82b卡合的盖卡合部84c。盖卡合部84c形成为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凹槽,并设置于与内筒卡合部82b对应的位置。因此,通过将盖卡合部84c与内筒卡合部82b的位置对准,并将插入部84a沿清扫件内筒82的轴线方向插入,从而能够以相对于清扫件内筒82不转动的方式安装盖部件84。另外,如图7中的(a)所示,通过将盖部件84插入至凸缘部84b与清扫件内筒82的端部抵接,从而能够以在轴线方向上无偏差的方式对位于清扫件内筒82的外周侧的清扫件主体80进行定位。

另外,插入部84a被形成为:在将盖部件84安装于清扫件内筒82的状态下,能够从朝向清扫件内筒82的轴线方向外侧的一侧插入第二支撑部74的从动轴74b、轴承74a以及内插筒部74c。具体而言,如图9中的(a)、(b)所示,插入部84a在轴心位置具有能够将从动轴74b插入的从动轴插入部84d。另外,插入部84a在相对于从动轴插入部84d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能够将内插筒部74c插入的环状的内插筒插入部84e。进而,在从动轴插入部84d的内侧设置有能够与从动轴74b的轴卡合部74d卡合的轴被卡合部84f。因此,通过在将盖部件84安装于清扫件内筒82的端部的状态下,将第二支撑部74的从动轴74b和内插筒部74c插入从动轴插入部84d和内插筒插入部84e,能够形成为将盖部件84与从动轴74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的状态。

旋转清扫件46能够通过如图6中的箭头所示将清扫件主体80套在清扫件内筒82上,从而形成为如图4、图5所示与内筒凸缘部82a抵接的状态,并且通过在内筒凸缘部82a侧的端部将构成第一支撑部72的轴承72a内插于清扫件内筒82的内侧,从而形成为可旋转地支撑于第一支撑部72的状态。另外,旋转清扫件46能够通过如图6中的箭头所示将第二支撑部74的轴承74a、从动轴74b以及内插筒部74c插入安装于清扫件内筒82的端部的盖部件84的从动轴插入部84d和内插筒插入部84e,从而形成为如图4、图5所示可旋转地支撑于第二支撑部74的状态。

清扫件驱动部48对上述旋转清扫件46施加驱动力而使其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扫件驱动部48内置于旋转清扫件46的内部。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清扫件驱动部48通过将驱动装置48b安装于第一支撑部72侧设有的安装座48a而成。具体而言,将驱动装置48b安装于中空的安装座48a内。

清扫件驱动部48呈能够内插于旋转清扫件46(清扫件内筒82)的大小。驱动装置48b是将马达和减速器一体化而成的。驱动装置48b具有输出轴48c,该输出轴48c能够将马达的旋转动力以通过减速器减速后的状态输出。输出轴48c上设置有驱动部侧卡合部48d,该驱动部侧卡合部48d能够与设置于清扫件内筒82的内部的内筒侧卡合部86a卡合。驱动部侧卡合部48d朝向与输出轴48c的轴线方向交叉(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清扫件驱动部48在使驱动部侧卡合部48d与内筒侧卡合部86a卡合的状态下进行驱动,从而能够使旋转清扫件46进行旋转。

图10所示的尘埃除去部50用于除去附着于旋转清扫件46的尘埃。尘埃除去部50设置于旋转清扫件46旋转的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与第二集尘部64的边界部分。尘埃除去部50沿着旋转清扫件46延伸。另外,尘埃除去部50设置于与旋转清扫件46的表面上设置的清扫部件80a抵接的位置。尘埃除去部50例如可以为刮片状等形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梳齿状的形状。尘埃除去部50能够高效地从旋转清扫件46的表面刮落尘埃,并且以适于朝向第二集尘部64侧刮落尘埃的姿势设置。

通电部52是经由配设于配线收纳部66的配线67与清扫件驱动部48电连接的端子。通过将接头部44与吸尘器主体20的吸入件连接部22b连接,从而使构成通电部52的端子与设置于吸尘器主体20侧的端子电连接。由此,能够从吸尘器主体20侧向清扫件驱动部48供给电力,使旋转清扫件46进行旋转。

《电动吸尘器10的动作》

电动吸尘器10能够以包含第一清扫模式和第二清扫模式的多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吸尘器10能够通过经由操作部28进行切换操作而选择动作模式。

第一清扫模式是在停止驱动电动送风机22的状态下使清扫件驱动部48进行驱动的动作模式。在第一清扫模式下,电动送风机22处于停止状态,因此不会通过电动送风机22产生吸引力。另一方面,在第一清扫模式下,使清扫件驱动部48进行驱动,因此旋转清扫件46进行旋转,从而扫除清扫面的尘埃。在第一清扫模式下,通过旋转清扫件46的旋转将尘埃收集至第二集尘部64。在第一清扫模式下,由于电动送风机22的吸引力不起作用,因此收集至第二集尘部64的尘埃积存于第二集尘部64。

第二清扫模式是对电动送风机22进行驱动的动作模式。在第二清扫模式下,电动送风机22处于驱动状态,从而产生吸引力。另外,当在以第二清扫模式进行运转之前,第二集尘部64中积存有通过第一清扫模式下的运转收集的尘埃时,通过开始以第二清扫模式进行运转,能够利用电动送风机22的吸引力将积存于第二集尘部64中的尘埃回收至第一集尘部24。另外,在第二清扫模式下,也可以与电动送风机22—起使清扫件驱动部48进行驱动。由此,通过清扫件驱动部48的驱动而使旋转清扫件46进行旋转,因此通过吸引力将通过旋转清扫件46收集的尘埃经由第二集尘部64收集至第一集尘部24。例如,用户可以在不想产生噪音的时刻(夜间或者孩子睡觉期间)以第一清扫模式进行清扫,在其他时刻以第二清扫模式进行清扫,因此能够根据情况进行清扫。

《变形例》

上述电动吸尘器10仅仅示出本发明的一例,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以下所示的构成。

上述电动吸尘器10能够通过操作部28进行模式的切换操作,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取代操作部28、或者在操作部28的基础上还具备通过声音识别来受理操作的声音识别部。在采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以声音识别部识别表示多个模式中的任意一个的声音为条件切换为识别出的模式。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不仅是如上述电动吸尘器10那样以使用者自己抓在手里等方式使用的类型的吸尘器,在例如像所谓的机器人吸尘器那样使用者不触碰而进行动作的类型的吸尘器等中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模式的切换。

上述电动吸尘器10例示了在第一清扫模式下使电动送风机22停止、在第二清扫模式下驱动电动送风机22的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取代第一清扫模式和第二清扫模式、或者在第一清扫模式和第二清扫模式的基础上还具备以第一参数驱动电动送风机22的第一驱动模式和以比第一参数大的第二参数驱动电动送风机22的第二驱动模式等。此外,在第一、第二驱动模式中,也可以与电动送风机22—起使清扫件驱动部48进行驱动。此处的参数既可以是电动送风机22的转速,也可以是表示电动送风机22的吸引力的值,还可以是表示作用于吸入口62的负压的值。电动吸尘器10不仅可以如第一清扫模式和第二清扫模式的切换那样进行使电动送风机22开关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如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那样进行电动送风机22的输出调整而使吸引力变化。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电动吸尘器10在电动送风机22以第一参数(例如低转速)进行工作的第一驱动模式下,进行抑制了伴随电动送风机22的驱动而产生的噪音的清扫,另一方面,在电动送风机22以第二参数(例如高转速)进行工作的第二驱动模式下,能够以电动送风机22的吸引力充分作用的状态进行清扫。例如,若设定为电动送风机22在第一驱动模式中将尘埃到达第二集尘部64的参数作为第一参数、在第二驱动模式中将尘埃到达第一集尘部24的参数作为第二参数而进行动作,则能够根据情况进行清扫。

上述电动吸尘器10例示了第二集尘部64中接收尘埃的取入口64a始终开口的形态的电动吸尘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电动吸尘器10可以构成为在取入口64a设有能够开闭的取入口阀体。电动吸尘器10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通过振动等使收集至第二集尘部64的尘埃从第二集尘部64漏出。

上述电动吸尘器10例示了在第二集尘部64中用于向第一集尘部24侧排出尘埃的排出口64b始终开口的形态的电动吸尘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电动吸尘器10可以构成为在排出口64b设有能够开闭的排出口阀体。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抑制从第二集尘部64向第一集尘部24侧排出的尘埃通过振动等返回第二集尘部64内。

上述电动吸尘器10是具有杆状外观的吸尘器的一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圆筒式的吸尘器(具备吸尘器主体、手柄以及经由软管与吸尘器主体连通的吸入件40,吸尘器主体具备主体部和第一集尘部,手柄与吸入件40经由延长管连接的构成)、或者所谓的机器人吸尘器等。另外,在如自主行走的机器人吸尘器那样吸尘器主体20与吸入件40不是分体的情况下,不必像电动吸尘器10那样采用在吸尘器主体20设置第一集尘部24、在吸入件40设置第二集尘部64的构成,也可以采用在同一壳体等内配置第一集尘部24和第二集尘部64的构成。该情况下,第二集尘部64也配置于端部具有向第一集尘部24侧排出的排出口64b的连通部与旋转清扫件46之间。

另外,上述电动吸尘器10是不具备连接吸尘器主体20与吸入件40的延长管的形态的吸尘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为具有连接吸尘器本体20与吸入件40的延长管的形态的吸尘器。该情况下的电动吸尘器可以构成为:具备:吸尘器主体20,其具备主体部20a和用于收集尘埃的第一集尘部24,主体部20a具有用于产生吸引力的电动送风机22;吸入件40;手柄,其设置于主体部20a的第一方向的一侧;以及延长管,其连接主体部20a的连接部与吸入件40,主体部20a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延伸部的第一方向另一侧具有连接部,延伸部和第一集尘部24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排列。此外,第一集尘部24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0a进行拆装。

上述电动吸尘器10是清扫件驱动部48配置于旋转清扫件46的内部的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清扫件驱动部48也可以设置为利用环形带等的动力传递部件将设置于旋转清扫件46外部的马达等驱动源与旋转清扫件46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连接而成的部件等。

在上述电动吸尘器10中,示出了第二集尘部64被形成为在从取入口64a侧朝向排出口64b侧的任意部位宽度均大致相同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第二集尘部64也可以形成为沿着旋转清扫件48的轴向的宽度随着从取入口64a侧朝向排出口64b侧而减小。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在电动送风机22的吸引力发挥作用时,能够顺畅地将流入至第二集尘部64的尘埃从取入口64a侧朝向排出口64b侧吸引。

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0通过具备(1-1)~(1-7)涉及的构成,能够发挥例如以下所示的效果。

(1-1)电动吸尘器10具备:电动送风机(电动送风机22),其产生吸引力;集尘部(集尘部30),其收集尘埃;吸入口(吸入口62),其用于吸入尘埃;旋转清扫件(旋转清扫件46),其通过清扫件驱动部(清扫件驱动部48)的驱动而进行旋转;以及操作部(操作部28),其能够切换为多个模式的任意一个,集尘部具有第一集尘部(第一集尘部24)和第二集尘部(第二集尘部64),第二集尘部在连接第一集尘部与吸入口的路径中配置于相比第一集尘部更靠吸入口侧的位置,多个模式包括第一清扫模式和第二清扫模式,第一清扫模式是在停止驱动电动送风机的状态下使清扫件驱动部进行驱动的模式,第二清扫模式是对电动送风机进行驱动的模式。

电动吸尘器10能够实现如下使用方式:通过以第一清扫模式进行动作而在停止驱动电动送风机的状态下使清扫件驱动部进行驱动,从而在不会产生电动送风机的驱动音的情况下使旋转清扫件旋转而进行清扫。另外,电动吸尘器10的集尘部除了第一集尘部之外还具备相对于第一集尘部配置于吸入口侧的第二集尘部。因此,电动吸尘器10在以电动送风机不产生吸引力的第一清扫模式进行动作时,能够将通过旋转清扫件的旋转而收集的尘埃收集至第二集尘部。

另一方面,电动吸尘器10通过利用第二清扫模式对电动送风机进行驱动,从而能够利用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进行清扫。另外,电动吸尘器10在朝向远离吸入口的方向(吸引方向)与第二集尘部分离的位置具备第一集尘部。因此,电动吸尘器10能够通过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将通过第一清扫模式下的动作收集至第二集尘部的尘埃收集至第一集尘部。

如上所述,电动吸尘器10的集尘部具备第一集尘部和第二集尘部,并且电动吸尘器10能够以包含第一清扫模式和第二清扫模式的多个模式进行动作。由此,电动吸尘器10能够灵活运用利用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的清扫和利用旋转刷的旋转的清扫。

(1-2)电动吸尘器10的优选特征在于,取代操作部而具备识别声音的声音识别部、或者同时具备操作部和声音识别部,以声音识别部识别表示多个模式中的任意一个的声音为条件而切换为该识别出的模式。

根据该构成,不仅在将电动吸尘器10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为以使用者自己抓在手里等方式使用的类型的吸尘器时,而且在形成为例如像所谓的机器人吸尘器那样使用者不触碰而进行动作(自主行走)的类型的吸尘器等时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模式的切换。

(1-3)电动吸尘器10的优选特征在于,具备可旋转地支撑旋转清扫件的吸入件主体(吸入件主体42),第二集尘部构成吸入件主体的一部分,第二集尘部中构成吸入件主体的部分具有透明性。

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电动吸尘器10能够从第二集尘部中具有透明性的部分目视确认收集至第二集尘部的内部的尘埃。由此,电动吸尘器10能够以确认旋转清扫件的清扫成果、或者一边确认第二集尘部中尘埃的积存情况一边进行清扫的使用方式进行使用。

此外,电动吸尘器10也可以使第二集尘部整体不具有透明性而不能目视确认内部。该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无法目视确认第二集尘部中积存的尘埃,但从另一面来讲,与能够看到第二集尘部的内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第二集尘部的外观。

(1-4)电动吸尘器10的优选特征在于,具有可旋转地支撑旋转清扫件的吸入件主体,第二集尘部可拆装地设置于吸入件主体。

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电动吸尘器10容易适当地拆除第二集尘部,从而废弃收集至第二集尘部中的尘埃、或者进行清扫第二集尘部等的维护。

此外,电动吸尘器10也可以形成为不能从吸入件主体拆除第二集尘部。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电动吸尘器10无法拆除第二集尘部进行维护等,但从另一面来讲,能够抑制在第二集尘部意外从吸入件主体脱落的状态下使用等问题。

(1-5)电动吸尘器10的优选特征在于,具备除去附着于旋转清扫件的尘埃的尘埃除去部(尘埃除去部50)。

这样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能够通过尘埃除去部除去随着通过旋转清扫件进行清扫而附着于旋转清扫件的尘埃。因此,设置有尘埃除去部的电动吸尘器10能够在将旋转清扫件维持为清洁状态的同时通过旋转清扫件进行清扫。另外,能够容易地擦除附着于旋转清扫件的尘埃并积存于第二集尘部。

此外,电动吸尘器10在例如具备用于维持旋转清扫件清洁的其他构成、或者不需要积极地使尘埃从旋转清扫件脱落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备尘埃除去部。由此,与不具备尘埃除去部相应地,电动吸尘器10的构成变得简单。

(1-6)电动吸尘器10的优选特征在于,具有配置旋转清扫件的旋转清扫件配置部(旋转清扫件配置部60),第二集尘部与旋转清扫件配置部连通。

采用该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能够将随着旋转清扫件的旋转而进入旋转清扫件配置部内部的尘埃顺畅地导入回收至第二集尘部。

(1-7)电动吸尘器10的优选特征在于,在第二清扫模式下,对电动送风机和清扫件驱动部进行驱动。

在此,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3-134769号公报)中公开的吸尘器的集尘箱与旋转刷和电动机一起设置在主体内,由于不具有电动送风机,因此不会产生通过驱动而产生的声音,从而能够抑制清扫中的噪音。然而,该现有技术的吸尘器由于不利用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因此存在例如难以将附着于毛毯或地毯的尘埃取入主体这一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进行抑制了通过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产生噪音的清扫的吸尘器。

为了达到该目的,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0采用(2-1)~(2-3)这样的构成。由此,电动吸尘器10能够得到以下记载的效果。

(2-1)电动吸尘器10的特征在于,具备:电动送风机(电动送风机22),其产生吸引力;集尘部(集尘部30),其收集尘埃;吸入口(吸入口62),其用于吸入尘埃;以及操作部(操作部28),其能够切换为多个模式的任意一个,集尘部具有第一集尘部(第一集尘部24)和第二集尘部(第二集尘部64),第二集尘部在连接第一集尘部与吸入口的路径中配置于相比第一集尘部更靠吸入口侧的位置,多个模式包括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第一驱动模式是以第一参数驱动电动送风机的模式,第二驱动模式是以比第一参数大的第二参数驱动电动送风机的模式。

采用该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在电动送风机以第一参数进行工作的第一驱动模式中进行抑制了伴随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产生的噪音的清扫,另一方面,在电动送风机以第二参数进行工作的第二驱动模式中能够以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充分作用的状态进行清扫。因此,能够进行抑制了通过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产生噪音的清扫。

(2-2)电动吸尘器10的优选特征在于,第二集尘部具有:取入口(取入口64a),其接收从吸入口吸入的尘埃;以及取入口阀体,其可开闭地设置于取入口。

这样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能够抑制通过振动等使收集至第二集尘部的尘埃从第二集尘部漏出。

此外,电动吸尘器10也可以不在第二集尘部的取入口设置取入口阀体。该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由于不存在取入口阀体而相应地构成变简单,并且能够抑制因为设置取入口阀体而导致吸引阻力增大。

(2-3)电动吸尘器10的优选特征在于,第二集尘部具有:排出口(排出口64b),其用于向第一集尘部侧排出尘埃;以及排出口阀体,其可开闭地设置于排出口。

这样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能够抑制通过振动等吸引至第一集尘部侧的尘埃受到振动等的影响而返回第二集尘部侧。

此外,电动吸尘器10也可以不在第二集尘部的排出口设置排出口阀体。该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由于不存在排出口阀体而相应地构成变简单,并且能够抑制因为设置排出口阀体而导致吸引阻力增大。

在此,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3-134769号公报)中公开的吸尘器的集尘箱与旋转刷和电动机一起设置在主体内,由于不具有电动送风机,因此不会产生通过驱动而产生的声音,从而能够抑制清扫中的噪音。然而,该现有技术的吸尘器若为了增加尘埃的收纳量而增大集尘箱的尺寸,则存在主体整体变大这一问题,另一方面,若为了抑制主体整体的大小而缩小集尘箱的尺寸,则存在尘埃的收纳量减少这一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尘埃的收纳量并实现电动吸尘器的小型化。

为了达到该目的,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0采用(3-1)~(3-4)这样的构成。由此,电动吸尘器10能够得到以下记载的效果。

(3-1)电动吸尘器10的特征在于,具备:吸尘器主体(吸尘器主体20),其具备主体部(主体部20a)和第一集尘部(第一集尘部24),主体部(主体部20a)具有产生吸引力的电动送风机(电动送风机22),第一集尘部(第一集尘部24)收集尘埃;以及吸入件(吸入件40),其具有用于吸入尘埃的吸入口(吸入口62)和收集尘埃的第二集尘部(第二集尘部64)。

电动吸尘器10除了吸尘器主体的第一集尘部以外,还可以将设置于吸入件的第二集尘部利用于尘埃的收纳,与此相应地尘埃的收纳量增高。另外,由于电动吸尘器10的第二集尘部设置于吸入件,因此也不会为了确保第一集尘部的容量较大而导致大型化。因此,电动吸尘器10能够充分地确保尘埃的收纳量且实现小型化。

(3-2)电动吸尘器10优选为:具备模式切换部,该模式切换部能够切换为电动送风机的转速不同的多个模式,模式包括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第一驱动模式是以第一转速驱动电动送风机的模式,第二驱动模式是以比第一转速大的第二转速驱动电动送风机的模式。

在第一驱动模式中,电动吸尘器10能够以低转速的第一转速使电动送风机进行工作而进行清扫。由此,在第一驱动模式中,电动吸尘器10能够以抑制了随着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产生的噪音的状态进行清扫。另一方面,在使电动送风机以高转速的第二转速进行工作的第二驱动模式中,电动吸尘器10能够以电动送风机的吸引力充分起作用的状态进行清扫。因此,电动吸尘器10能够进行抑制了通过电动送风机的驱动而产生噪音的清扫。

此外,在采用上述构成的情况下,电动吸尘器10以伴随着电动送风机的动作的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进行动作,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具体而言,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电动吸尘器10也可以取代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的运转、或者在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的运转的基础上还进行第一模式的运转和第二模式的运转,该第一模式是以使电动送风机停止的状态使旋转清扫件旋转的模式,第二模式是对电动送风机进行驱动的模式。

(3-3)电动吸尘器10的优选特征在于,第二集尘部具有:取入口(取入口64a),其接收从吸入口吸入的尘埃;以及取入口阀体,其可开闭地设置于取入口。

这样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能够抑制通过振动等使收集至第二集尘部的尘埃从第二集尘部漏出。

此外,电动吸尘器10也可以不在第二集尘部的取入口设置取入口阀体。该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由于不存在取入口阀体而相应地构成变简单,并且能够抑制因为设置取入口阀体而导致吸引阻力增大。

(3-4)电动吸尘器10的优选特征在于,第二集尘部具有:排出口(排出口64b),其用于向第一集尘部侧排出尘埃;以及排出口阀体,其可开闭地设置于排出口。

这样构成的电动吸尘器10能够抑制通过振动等吸引至第一集尘部侧的尘埃受到振动等的影响而返回第二集尘部侧。

在此,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3-134769号公报)中公开的吸尘器的集尘箱与旋转刷和电动机一起设置在主体内的情况下,存在尘埃附着于与电动机等设备类连接的配线而成为意外故障等的原因、或者配线妨碍旋转刷的旋转的可能性。因此,在如专利文献1这样的吸尘器中,要求采用将配线配设于不会附着尘埃且与旋转刷分离的位置这样的构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以抑制了尘埃附着于配线,并且不会妨碍旋转清扫件的驱动的方式配设配线。

为了达到该目的,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涉及的电动吸尘器10采用(4)这样的构成。由此,电动吸尘器10能够得到以下记载的效果。

(4)电动吸尘器10的特征在于,具备:吸尘器主体(吸尘器主体20),其具备主体部(主体部20a)和第一集尘部(第一集尘部24),主体部(主体部20a)具有产生吸引力的电动送风机(电动送风机22),第一集尘部(第一集尘部24)收集尘埃;以及吸入件(吸入件40),其具有用于吸入尘埃的吸入口(吸入口62),吸入件具有:清扫件驱动部(清扫件驱动部48),其使旋转清扫件(旋转清扫件46)旋转;第二集尘部(第二集尘部64),其收集尘埃;通电部(通电部52),其经由配线(配线67)与清扫件驱动部电连接;配线收纳部(配线收纳部66),其收纳配线;以及分隔壁(分隔壁68),其将配线收纳部与第二集尘部隔开。

电动吸尘器10与吸尘器主体的第一集尘部分开在吸入件设置有第二集尘部。另外,吸入件具有利用分隔壁与第二集尘部隔开的配线收纳部,并在配线收纳部的内部配设连接清扫件驱动部与通电部的配线。由于电动吸尘器10采用这样的构成,因此能够以抑制了收集至第二集尘部的尘埃附着于配线,并且不会妨碍旋转清扫件的驱动的方式配设配线。

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构成,能够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等。上述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构成要素可以任意选择并组合而构成。另外,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的任意构成要素与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等中记载的任意构成要素或者将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等中记载的任意构成要素具体化的构成要素可以任意组合而构成。关于这些,意在本申请或者基于本申请的分案申请等中获取专利权。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所有的电动送风机和具备电动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相关技术
  • 电动吸尘器
  • 电动吸尘器
  • 电动吸尘器
  • 电动吸尘器
  • 电动吸尘器
  • 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和包括该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电动吸尘器
  • 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和包括该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51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