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双截割部采煤机摇臂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一种双截割部采煤机摇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煤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截割部采煤机摇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采煤机进行开采时,由于受到螺旋滚筒以及作业的空间要求,在端头顶角区域和底角区域留存有较大的三角煤区域,无法取得较好的成巷效果。为此,专利申请号为201610382318X公开了一种伸缩摇臂、采煤机及该采煤机的采煤方法,其在采煤机的伸缩摇臂上设置有次级摇臂,利用次级摇臂可转动的设计,配合伸缩摇臂的伸缩调节,可进一步对端头顶角区域和底角区域进行切割,能够将上述区域残余的较小的三角煤区域切割完全,进一步提升成巷效果。

但是上述结构复杂,且次级摇臂的结构仅在切割三角区域时才进行使用,在对采煤工作面的主体部分进行开采时,其不参与作业。因此,有必要提供另外一种解决思路,使得截割部在主体部分以及三角区域开采时均能参与作业,避免结构设置的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截割部采煤机摇臂,其通过第一截割部对顶角区域的煤进行局部切割,通过第二截割部对底角区域的煤进行局部切割;形成截割部组对采煤工作面的主体部分进行采煤工作。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摇臂的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截割部采煤机摇臂,包括

摇臂,所述摇臂用于与机体连接,摇臂的下端铰接有第一驱动缸;

截割连接架,所述截割连接架与摇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截割连接架与摇臂之间铰接有第二驱动缸,通过第二驱动缸伸缩驱动截割连接架旋转;

第一截割部,所述第一截割部包括第一螺旋滚筒和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与截割连接架滑动连接,第一螺旋滚筒与第一滑板转动连接;

第二截割部,所述第二截割部包括第二螺旋滚筒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与截割连接架滑动连接,第二螺旋滚筒与第二滑板转动连接;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截割连接架上,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截割部和第二截割部移动;通过第一截割部对顶角区域的煤进行局部切割,通过第二截割部对底角区域的煤进行局部切割;第一截割部和第二截割部接近后形成截割部组,通过形成的截割部组对采煤工作面的主体部分进行采煤工作;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截割连接架上,通过动力组件驱动第一螺旋滚筒和第二螺旋滚筒旋转。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缸和第四驱动缸,第三驱动缸的两端分别与截割连接架和第一滑板铰接或固定连接;第四驱动缸的两端分别与截割连接架和第二滑板铰接或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链齿、第二传动链齿和减速电机,所述第一传动链齿和第二传动链齿分别转动设置在截割连接架的两端,第一传动链齿和第二传动链齿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外壳与截割连接架固定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第一螺旋滚筒和第二螺旋滚筒上均设有与传动链条一侧啮合的动力链齿。

还包括挡链板,所述挡链板固定设置在截割连接架上,通过挡链板对传动链条进行遮挡。

所述截割连接架的中部固定有与摇臂上端转动连接的连接筒;连接筒上固定有与第二驱动缸铰接的连接臂。

一种使用方法,通过第二驱动缸伸缩驱动截割连接架旋转,调节截割连接架与摇臂之间的角度;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截割部和第二截割部移动,调节第一截割部和第二截割部在截割连接架上所处的位置;第一截割部移动至截割连接架上部时,对顶角区域的煤进行切割,通过第二截割部移动至截割连接架下部时,对底角区域的煤进行切割;第一截割部和第二截割部接近后形成截割部组,对采煤工作面的主体部分进行开采;通过启动动力组件驱动第一螺旋滚筒和第二螺旋滚筒旋转,进行采煤作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截割部对顶角区域的煤进行局部切割,通过第二截割部对底角区域的煤进行局部切割;第一截割部和第二截割部接近后形成截割部组,通过形成的截割部组对采煤工作面的主体部分进行采煤工作。即采用小直径的第一截割部和第二截割部进行三角区域的切割,第一截割部和第二截割部接近后形成“大直径”的截割部,进行采煤作业;进而避免了结构的复杂及冗余。

同时,通过上述驱动组件和动力组件的结构设置,确保了第一截割部和第二截割部的移动和切割作业。本发明用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连接筒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动力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平面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向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为摇臂,2为机体,3为第一驱动缸,4为截割连接架,5为第二驱动缸,6为第一截割部,60为第一螺旋滚筒,61为第一滑板,7为第二截割部,70为第二螺旋滚筒,71为第二滑板,8为驱动组件,80为第三驱动缸,81为第四驱动缸,9为动力组件,90为第一传动链齿,91为第二传动链齿,92为减速电机,93为传动链条,94为动力链齿,10为挡链板,11为连接筒,12为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8所示,一种双截割部采煤机摇臂,包括摇臂1、截割连接架4、第一截割部6和第二截割部7。其中摇臂1用于与机体2铰接,摇臂1的下端铰接有第一驱动缸3;通过第一驱动缸3的伸缩实现摇臂1的上下摆动。

摇臂1的上下摆动时,带动截割连接架4也相应的上下摆动;截割连接架4与摇臂1的上端转动连接,截割连接架4与摇臂1之间铰接有第二驱动缸5,通过第二驱动缸5伸缩驱动截割连接架4旋转,进而改变截割连接架4与摇臂1之间的角度,可以保证截割连接架4处于竖直状态。

第一截割部6包括第一螺旋滚筒60和第一滑板61,第一滑板61与截割连接架4滑动连接,第一螺旋滚筒60与第一滑板61转动连接;第二截割部7包括第二螺旋滚筒70和第二滑板71,第二滑板71与截割连接架4滑动连接,第二螺旋滚筒70与第二滑板71转动连接。

驱动组件8设置在截割连接架4上,通过驱动组件8驱动第一截割部6和第二截割部7移动。动力组件9设置在截割连接架4上,通过动力组件9驱动第一螺旋滚筒60和第二螺旋滚筒70旋转。

安装时,将本摇臂1与机体2的一侧铰接,机体2的另一侧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即可(详见图8)。当对采煤工作面的主体部分进行采煤工作时,第一截割部6和第二截割部7接近后形成截割部组,对采煤工作面的主体部分的不同位置进行采煤工作(通过驱动组件8控制截割部组整体移动)。当第一截割部6位于截割连接架4的上部时,通过第一截割部6对顶角区域的煤进行局部切割;当第二截割部7位于截割连接架4的上部时,通过第二截割部7对底角区域的煤进行局部切割。

进一步,上述驱动组件8优选采用以下结构设置,其包括第三驱动缸80和第四驱动缸81,第三驱动缸80的两端分别与截割连接架4和第一滑板61铰接或固定连接;即通过第三驱动缸80的伸缩带动第一滑板61的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旋滚筒60也相应的移动。第四驱动缸81的两端分别与截割连接架4和第二滑板71铰接或固定连接;即通过第四驱动缸81的伸缩带动第二滑板71的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螺旋滚筒70也相应的移动。

故通过第三驱动缸80和第四驱动缸81的分别伸缩,可以改变第一螺旋滚筒60和第二螺旋滚筒70所处的位置;当第一螺旋滚筒60和第二螺旋滚筒70接近后形成截割部组,通过第三驱动缸80和第四驱动缸81的协同伸缩,可实现形成截割部组的整体移动,进而对不同位置的煤进行切割作业。

进一步,上述动力组件9优选采用链条传动机构,其包括第一传动链齿90、第二传动链齿91和减速电机92,第一传动链齿90和第二传动链齿91分别转动设置在截割连接架4的两端,第一传动链齿90和第二传动链齿91之间通过传动链条93连接,减速电机92的外壳与截割连接架4固定连接。

减速电机92的输出轴、第一螺旋滚筒60和第二螺旋滚筒70上均设有与传动链条93一侧啮合的动力链齿94;即减速电机92的输出轴、第一螺旋滚筒60和第二螺旋滚筒70上均设有与传动链条93的另一侧之间存在间隔。故第一螺旋滚筒60和第二螺旋滚筒70位置发生变化后,仍可以通过传动链条93的移动带动其旋转。

进一步,还包括挡链板10,挡链板10固定设置在截割连接架4上,通过挡链板10对传动链条93进行遮挡;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进一步,具体的,在截割连接架4的中部固定有与摇臂1上端转动连接的连接筒11;即通过连接筒11与摇臂1转动连接,减速电机92可布置在连接筒11内。

同时,在连接筒11上固定有与第二驱动缸5铰接的连接臂12,第二驱动缸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臂12和摇臂1铰接,通过第二驱动缸5的伸缩带动连接筒11旋转,进而改变截割连接架4与摇臂1之间的角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使用方法,通过第二驱动缸5伸缩驱动截割连接架4旋转,调节截割连接架4与摇臂1之间的角度;通过驱动组件8驱动第一截割部6和第二截割部7移动,调节第一截割部6和第二截割部7在截割连接架4上所处的位置。

第一截割部6移动至截割连接架4上部时,对顶角区域的煤进行切割,通过第二截割部7移动至截割连接架4下部时,对底角区域的煤进行切割;第一截割部6和第二截割部7接近后形成截割部组,对采煤工作面的主体部分进行开采;通过启动动力组件9驱动第一螺旋滚筒60和第二螺旋滚筒70旋转,进行采煤作业。

上面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参数化铁路各号数单开道岔的建模方法
  • 一种参数化铁路各号数单开道岔的建模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4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