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及其穿纱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及其穿纱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及其穿纱工艺。

背景技术

剑杆织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梭织机,它除了具有无梭织机高速、高自动化程度、高效能生产的特点外,其积极引纬方式具有很强的品种适应性,能适应各类纱线的引纬,加之剑杆织机在多色纬织造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生产多达16色纬纱的色织产品。随着无梭织机取代有梭织机,剑杆织机将成为机织物的主要生产机种。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1220140.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所述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包括:夹板,所述夹板共设置有两组且均呈“L”型结构,两组所述夹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板之间,所述输送组件用于驱动线束运动,并在驱动线束运动的过程中,挤压线束;浸湿组件,所述浸湿组件安装在夹板上并与所述输送组件连接,所述浸湿组件在所述输送组件驱动所述线束运动的过程中,将所述线束润湿,并使所述输送组件挤压线束产生的水回流;装载组件,所述设置在所述夹板之间,所述装载组件用于承接缠绕线束的线辊。

上述专利中存在以下不足:1.当通过槽轮对线束进行输送时,由于线束的粗细不同,当线束较细时,槽轮不便于很好的与线束相接触,从而影响了穿纱的效率;2.当长期进行穿纱工作时,线束会出现松弛的现象,不便于调节线束之间的松紧程度,容易导致线束缠绕打结在一起,使用效果差。

因此亟需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当通过槽轮对线束进行输送时,由于线束的粗细不同,当线束较细时,槽轮不便于很好的与线束相接触,从而影响了穿纱的效率;当长期进行穿纱工作时,线束会出现松弛的现象,不便于调节线束之间的松紧程度,容易导致线束缠绕打结在一起,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包括穿纱架和固定连接于穿纱架顶壁的调节板,所述穿纱架侧壁固定连接有穿纱板,所述穿纱板侧壁开设有穿纱孔,所述穿纱板侧壁滑动连接有用于适应不同纱线粗细的穿纱部件,所述穿纱板侧壁连接有用于去除飞絮的擦除部件,所述调节板底壁滑动连接有用于调节纱线松紧的绷线部件,穿纱架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穿纱架高度的调高部件,所述穿纱部件包括开设于穿纱板侧壁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穿纱板侧壁均匀分布有二到五组,所述滑动槽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底壁固定连接有滚动架,所述滚动架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为内置驱动电机,所述穿纱板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相连。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穿过穿纱板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穿纱板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齿牙,所述第一齿牙与第二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穿纱板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牙啮合相连。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擦除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轮侧壁的第四齿轮,其中一组所述滚动架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底壁转动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五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于第二锥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架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二连接杆外壁连接有第一带轮组,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带轮组与第三连接杆相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滚动架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驱动轮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架顶壁转动连接有第八齿轮,所述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架顶壁转动连接有第九齿轮,所述第八齿轮与第九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九齿轮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九齿轮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架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架侧壁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外壁连接有第二带轮组,所述第五连接杆通过第二带轮组与第六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杆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十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内壁滑动连接有摩擦板,所述摩擦板外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齿牙,所述第六齿轮与第十齿轮与第二齿牙啮合相连。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绷线部件包括滑动连接于调节板内壁的崩线板,所述崩线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关于崩线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板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崩线轮,所述崩线板侧壁转动连接有调高螺杆,所述崩线板侧壁开设有压紧槽,所述压紧槽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崩线轮,所述移动块与调高螺杆螺纹相连,所述调高螺杆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环,所述崩线板顶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与调节板相配合。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高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穿纱架侧壁的调高板,所述调高板沿穿纱架侧壁均匀分布有二到五组,所述调高板底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外壁螺纹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底壁转动连接有安装座。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穿纱架底壁固定连接有放辊板,所述放辊板内壁转动连接有放置板。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板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放置板顶壁转动连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向槽,所述放置板顶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顶壁滑动连接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顶壁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配合块与导向槽相配合。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的穿纱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通过安装座降该装置安装在剑杆织机上,然后通过转动转动筒在调节螺杆的作用下对穿纱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提高适用性,然后把纱筒放置在圆形板上,然后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圆形板进行转动,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带动了四组配合块在导向块顶部进行滑动,从而通过挤压板通过挤压纱筒内部,从而实现了对纱筒的固定;

S2:然后把纱线从第一崩线轮和第二崩线轮的顶部穿过,然后经过穿纱孔穿出,同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三齿轮与第一齿牙相啮合,从而带动了转动环进行转动,当转动环转动时,通过第一齿牙同时带动了四组第二齿轮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杆带动了第一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从而带动了四组移动板同时向中间进行运动,通过驱动轮与线束相贴合,然后启动驱动轮进行转动,通过驱动轮对线束进行输送,从而便于适应不同粗细的线束;

S3:当其中一组的驱动轮进行转动时带动了第四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四齿轮带动了第五齿轮进行转动,第五齿轮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了第二连接杆进行转动,第二连接杆通过带轮组带动了第三连接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六齿轮进行转动,同时驱动轮另一侧的第七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七齿轮带动了第八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八齿轮带动了第九齿轮进行转动,第九齿轮通过第四连接杆带动了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三锥齿轮带动了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五连接杆进行转动,通过带轮组带动了第六连接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十齿轮进行转动,通过第六齿轮和第十齿轮带动了摩擦板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内壁进行转动,从而对线束上的毛絮进行去除,从而完成了对线束的输送;

S4:当长期使用线束之间较为松弛时,通过转动调节环带动了调高螺杆进行转动,通过调高螺杆带动了移动块向上进行运动,从而通过第二崩线轮对线束进行拉紧,有利于防止线束之间出现打结的现象,使用效果好。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通过设置穿纱部件,在第一齿轮的作用下带动了齿条进行运动,从而通过齿条带动了移动板进行运动,通过移动板把驱动轮调节到与线束相贴合的位置上,从而便于适应不同粗细的线束,更加便于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通过槽轮对线束进行输送时,由于线束的粗细不同,当线束较细时,槽轮不便于很好的与线束相接触,从而影响了穿纱的效率的问题;

2.通过设置崩线部件,通过调高螺杆带动了移动块向上进行运动,从而通过第二崩线轮对线束进行拉紧,有利于防止线束之间出现打结的现象,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长期进行穿纱工作时,线束会出现松弛的现象,不便于调节线束之间的松紧程度,容易导致线束缠绕打结在一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的穿纱部件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的穿纱部件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的穿纱部件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的图4中A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的图1中B结构放大图。

图中标示:

100、穿纱架;101、调节板;102、穿纱板;103、穿纱孔;110、滑动槽;111、移动板;112、齿条;113、滚动架;114、驱动轮;115、第一齿轮;116、转动杆;117、第二齿轮;118、转动环;119、第一齿牙;120、第一伺服电机;121、第三齿轮;130、第四齿轮;131、第一支撑架;132、第五齿轮;133、第一连接杆;134、第一锥齿轮;135、第二连接杆;136、第二锥齿轮;137、第三连接杆;138、第六齿轮;139、第一带轮组;140、第二支撑架;141、第七齿轮;142、第八齿轮;143、第九齿轮;144、第四连接杆;145、第三锥齿轮;146、第五连接杆;147、第四锥齿轮;148、第六连接杆;149、第十齿轮;150、摩擦板;151、第二齿牙;160、崩线板;161、固定板;162、第一崩线轮;163、调高螺杆;164、压紧槽;165、移动块;166、第二崩线轮;167、调节环;168、限位板;169、固定栓;170、调高板;171、调节螺杆;172、转动筒;173、安装座;180、放辊板;181、放置板;182、第二伺服电机;183、圆形板;184、导向槽;185、导向块;186、配合块;187、挤压板;188、第二带轮组。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包括穿纱架100和固定连接于穿纱架100顶壁的调节板101,穿纱架100侧壁固定连接有穿纱板102,穿纱板102侧壁开设有穿纱孔103,穿纱板102侧壁滑动连接有用于适应不同纱线粗细的穿纱部件,穿纱板102侧壁连接有用于去除飞絮的擦除部件,调节板101底壁滑动连接有用于调节纱线松紧的绷线部件,穿纱架100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穿纱架100高度的调高部件,穿纱部件包括开设于穿纱板102侧壁的滑动槽110,滑动槽110沿穿纱板102侧壁均匀分布有二到五组,滑动槽110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11,移动板111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112,齿条112底壁固定连接有滚动架113,滚动架113内壁转动连接有驱动轮114,驱动轮114为内置驱动电机,穿纱板102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15,第一齿轮115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16,第一齿轮115与齿条112啮合相连,通过开设的穿纱孔103,便于纱线从穿纱板102上穿过,更加便于使用。

如图1-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转动杆116穿过穿纱板102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7,穿纱板102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18,转动环118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齿牙119,第一齿牙119与第二齿轮117啮合相连,穿纱板102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20,第一伺服电机12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21,第三齿轮121与第一齿牙119啮合相连,通过设置转动环118与第二齿轮117啮合便于适应不同粗细的线束,有利于提高适用性。

如图1-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擦除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驱动轮114侧壁的第四齿轮130,其中一组滚动架113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31,第一支撑架131底壁转动连接有第五齿轮132,第五齿轮132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3,第一连接杆133远离第五齿轮1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34,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133便于对第五齿轮132和第一锥齿轮134的驱动力进行传递,更加便于使用。

如图1-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架131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5,第二连接杆135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6,第一锥齿轮134于第二锥齿轮136啮合相连,第一支撑架131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37,第三连接杆137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138,第二连接杆135外壁连接有第一带轮组139,第二连接杆135通过第一带轮组139与第三连接杆137相连接,当驱动轮114转动的同时便于同步带动第四齿轮130进行转动,便于提高同步性。

如图1-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架113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40,驱动轮114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七齿轮141,第二支撑架140顶壁转动连接有第八齿轮142,第七齿轮141与第八齿轮142啮合相连,第二支撑架140顶壁转动连接有第九齿轮143,第八齿轮142与第九齿轮143啮合相连,第九齿轮143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144,第四连接杆144远离第九齿轮143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45,第二支撑架140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接杆146,第五连接杆146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47,第三锥齿轮145与第四锥齿轮147啮合相连,第二支撑架140侧壁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接杆148,第五连接杆146外壁连接有第二带轮组188,第五连接杆146通过第二带轮组188与第六连接杆148相连接,第六连接杆148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十齿轮149,第一支撑架131和第二支撑架140内壁滑动连接有摩擦板150,摩擦板150外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齿牙151,第六齿轮138与第十齿轮149与第二齿牙151啮合相连,通过摩擦板150便于对线束上出现的毛絮进行去除,便于提高穿纱工艺。

如图1-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绷线部件包括滑动连接于调节板101内壁的崩线板160,崩线板160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1,固定板161关于崩线板16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固定板161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崩线轮162,崩线板160侧壁转动连接有调高螺杆163,崩线板160侧壁开设有压紧槽164,压紧槽164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65,移动块165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崩线轮166,移动块165与调高螺杆163螺纹相连,调高螺杆163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环167,崩线板160顶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8,限位板168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栓169,固定栓169与调节板101相配合,通过设置固定栓169便于对调节板101进行固定,使用效果好。

如图1-2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调高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穿纱架100侧壁的调高板170,调高板170沿穿纱架100侧壁均匀分布有二到五组,调高板170底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杆171,调节螺杆171外壁螺纹连接有转动筒172,转动筒172底壁转动连接有安装座173,通过设置转动筒172便于根据使用需要对穿纱架100的高度进行调节。

如图1-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穿纱架100底壁固定连接有放辊板180,放辊板180内壁转动连接有放置板181,通过设置板可以进行转动,有利于线筒进行转动放线。

如图1-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放置板181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82.放置板181顶壁转动连接有圆形板183,圆形板183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向槽184,放置板181顶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85,导向块185顶壁滑动连接有配合块186,配合块186顶壁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87,配合块186与导向槽184相配合,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机182便于带动圆形板183进行转动,提供了驱动力。

具体的,本一种剑杆织机用穿纱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安装座173降该装置安装在剑杆织机上,然后通过转动转动筒172在调节螺杆171的作用下对穿纱架100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提高适用性,然后把纱筒放置在圆形板183上,然后启动第二伺服电机182带动圆形板183进行转动,在导向槽184的作用下带动了四组配合块186在导向块185顶部进行滑动,从而通过挤压板187通过挤压纱筒内部,从而实现了对纱筒的固定,然后把纱线从第一崩线轮162和第二崩线轮166的顶部穿过,然后经过穿纱孔103穿出,同时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20带动第三齿轮121进行转动,通过第三齿轮121与第一齿牙119相啮合,从而带动了转动环118进行转动,当转动环118转动时,通过第一齿牙119同时带动了四组第二齿轮117进行转动,通过转动杆116带动了第一齿轮115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齿轮115与齿条112相啮合,从而带动了四组移动板111同时向中间进行运动,通过驱动轮114与线束相贴合,然后启动驱动轮114进行转动,通过驱动轮114对线束进行输送,从而便于适应不同粗细的线束,当其中一组的驱动轮114进行转动时带动了第四齿轮130进行转动,通过第四齿轮130带动了第五齿轮132进行转动,第五齿轮132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133带动第一锥齿轮134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134与第二锥齿轮136相啮合从而带动了第二连接杆135进行转动,第二连接杆135通过第一带轮组139带动了第三连接杆137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六齿轮138进行转动,同时驱动轮114另一侧的第七齿轮141进行转动,通过第七齿轮141带动了第八齿轮142进行转动,通过第八齿轮142带动了第九齿轮143进行转动,第九齿轮143通过第四连接杆144带动了第三锥齿轮145进行转动,通过第三锥齿轮145带动了第四锥齿轮147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五连接杆146进行转动,通过第一带轮组139带动了第六连接杆148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了第十齿轮149进行转动,通过第六齿轮138和第十齿轮149带动了摩擦板150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内壁进行转动,从而对线束上的毛絮进行去除,从而完成了对线束的输送,当长期使用线束之间较为松弛时,通过转动调节环167带动了调高螺杆163进行转动,通过调高螺杆163带动了移动块165向上进行运动,从而通过第二崩线轮166对线束进行拉紧,有利于防止线束之间出现打结的现象,使用效果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相关技术
  • 一种学情大数据分析系统及学情服务器
  • 一种学情大数据分析系统及学情服务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54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