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基站与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后,基站会为UE分配无线资源,以便UE可以基于分配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终端设备的业务。

然而,在基站分配无线资源的多个UE中,可能会存在一些UE被遮挡或者发生故障,导致UE的数据传输链路异常,UE无法进行正常上下行数据传输。但在该情况下,基站可能依然保留这些链路异常的UE的接入层上下文信息,该信息会占用基站的资源,影响基站的UE调度。

因此,识别UE中的异常UE,进而对异常UE进行处理,对优化基站的UE调度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帧序列,并记录所述数据帧序列中的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序列号;

响应于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数据帧序列反馈的状态报告,将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状态报告用于反馈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每个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帧序列,并记录所述数据帧序列中的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序列号;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数据帧序列反馈的状态报告,将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状态报告用于反馈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每个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帧序列,并记录数据帧序列中的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序列号;响应于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终端设备针对数据帧序列反馈的状态报告,将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其中,状态报告用于反馈终端设备对每个数据帧的接收情况。采用本公开的方案,利用基站标准的ACK机制即可实现异常终端设备的检测,检测方式简单高效,易于实现,有助于基站优化UE调度,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实现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主要处理单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具体实施例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又一具体实施例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先对本公开可能涉及的专业名词进行说明如下所示:

MAC:全称Media Access Control,中文名称媒体接入控制;

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

AM:Acknowledged Mode,确认模式,是RLC的三种工作模式中的其中一种;

L1:基站侧的层1,为物理层(PHY);

L2:基站侧的层2,为数据链路层,包含MAC层、RLC层和PDCP层;

L3:基站侧的层3,为无线资源控制(RRC)层;

QCI:Quality of Service Class Identifier,服务质量类别标识符;

RB:Radio Bearer,无线承载;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物理层的PDU是数据位(bit),数据链路层的PDU是数据帧(frame),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packet),传输层的PDU是数据段(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数据(data);

SN:SequenceNumber,序列号;

ACK:Acknowledgement,是一种正向反馈,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回复ACK消息告知发送方;

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是一种负向反馈,接收方只有在没有收到数据的时候才通知发送方。

目前,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用户优先级异常、用户流量异常、基站内用户统计信息、RLC最大重传与MAC重传等方式来识别出异常用户(即异常终端设备),从而达到优化多UE调度、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但是,上述方式对异常UE检测的场景相互独立且场景针对性较强,不能有效覆盖行为异常的UE产生的场景,且检测方式较为复杂。

而本公开提供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是基于现有的5G基站协议的AM传输模式提出的,该方法依赖于基站现有的L2RLC层AM模式下的ACK机制,即在RLC发送下行数据帧之后,UE会在一定时间内给基站回复状态报告,以告知基站其是否完整收到这些数据帧。基于此,本公开提供的方案中,基站在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帧序列之后,开始计时,终端设备需要在预设时长内发送状态报告给基站,如果基站在该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终端设备针对数据帧序列反馈的状态报告,则认为该终端设备可能陷入了僵死或者其它异常状态,基站将该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由此,利用基站标准的ACK机制即可实现异常终端设备的检测,检测方式简单高效,易于实现,能够适用于所有支持ACK机制的基站,可移植性强,有助于基站优化UE调度,提升用户体验。本方案无需考虑终端设备的优先级、流量大小等信息,能够覆盖更多、更全面的场景,基站可以快速、高效地识别出行为异常的UE并清除,并且不依赖于终端设备的重传或者新传业务,对所有存在AM模式RB的终端设备均可采用本方案进行检测,可实施范围广。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以下优势:

(1)现有技术中,通过用户优先级判断异常用户的方式为:根据QCI基准值与异常用户比例,将部分用户判定为异常用户,并通过调整异常用户的优先级,对多用户的调度进行了优化,从而达到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相较于该方式,本公开提供的方案能够依赖UE反馈的状态报告判定出异常UE并清除,减少对不必要UE的调度,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2)现有技术中,通过用户流量异常判断异常用户的方式为:根据目标网络制式的用户在系统忙时在不同网络制式下的使用流量,识别出网络承载异常用户。相较于该方式,本公开提供的方案可覆盖在基站内有一定流量但是已经异常的UE的检测场景,应用场景更广泛;

(3)现有技术中,通过基站内用户统计信息判断异常用户的方式为:通过L3启动周期性定时器分别检测L3与PDCP/RLC/MAC各层间的用户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用户进行层间用户删除释放处理,达到清除异常用户的目的,其依赖于基站各模块之间的统计信息检测。相较于该方式,本公开的方案依据用户行为进行异常状态判断,可覆盖该现有技术中提到的场景,覆盖场景更广;

(4)现有技术中,通过RLC最大重传判断异常用户的方式为:在UE发生最大重传时将其判断为异常用户,并对其进行删除操作。相较于该方式,本公开提供的方案无需等待UE发生最大重传,检测出异常UE的速度更快,更高效;

(5)现有技术中,通过MAC重传判断异常用户的方式为:根据MAC层的重传机制,能够判断空口链路状态,进而根据空口链路状态结果直接判断UE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这种异常UE检测方式的准确性不高。相较于该方式,本方案通过UE是否能完整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帧的方式来判断UE是否异常,异常UE识别的准确性较高。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执行,该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可集成在支持AM传输模式的5G基站(以下简称基站)中。

如图1所示,该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帧序列,并记录所述数据帧序列中的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序列号。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的数据帧序列,并记录数据帧序列中的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序列号。其中,一个数据帧对应一个唯一的序列号。

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AM传输模式发送的下行数据在相关无线承载上由基站的L2进行处理后,记录每个数据帧分别对应的序列号,并将各数据帧作为一个数据帧序列发送给终端设备。

步骤102,响应于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数据帧序列反馈的状态报告,将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状态报告用于反馈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每个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公开对其具体取值不作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基站发送的数据帧序列,终端设备需要在预设时长内发送状态报告,以向基站报告其对基站发送的数据帧序列中的每个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示例性地,假设基站发送的数据帧序列中包含N个数据帧,如果终端设备全部收到这N个数据帧,则可以通过在状态报告中携带N+1这一序列号的方式,告知基站前面发送的N个数据帧已全部收到。

示例性地,假设基站发送的数据帧序列中包含N个数据帧,如果终端设备未收到第3个数据帧,则可以通过在状态报告中携带对第3个数据帧的NACK的方式,告知基站其未收到第3个数据帧。或者,也可以通过在状态报告中携带对已接收的各数据帧的ACK的方式,告知基站已成功接收的各数据帧。或者,也可以通过在状态报告中携带对已接收的各数据帧的ACK以及对第3个数据帧的NACK的方式,告知基站各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帧序列之后,可以启动状态报告定时器开启计时,状态报告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即为预设时长,以监测终端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反馈状态报告。如果在状态报告定时器定时结束时,也即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基站一直未接收到终端设备针对数据帧序列反馈的状态报告,即监测状态报告的状态报告定时器超时,则基站判断该终端设备为异常终端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通过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帧序列,并记录数据帧序列中的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序列号;响应于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终端设备针对数据帧序列反馈的状态报告,将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其中,状态报告用于反馈终端设备对每个数据帧的接收情况。采用本公开的方案,利用基站标准的ACK机制即可实现异常终端设备的检测,检测方式简单高效,易于实现,有助于基站优化UE调度,提升用户体验。

图2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响应于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数据帧序列反馈的状态报告,基于所述状态报告和所述序列号,判断所述数据帧序列中是否存在未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基站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状态报告时,基站可以基于状态报告和记录的数据帧序列中每个数据帧的序列号,判断数据帧序列中是否存在未被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

示例性地,假设基站发送的数据帧序列中包含N个数据帧,基站记录的N个数据帧的序列号依次为1~N,基站收到的状态报告中携带序列号N+1,则可以确定数据帧序列中的N个数据帧均已被终端设备接收。如果基站收到的状态报告中携带对至少一个数据帧的NACK,则可以确定数据帧序列中存在未被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如果基站判定数据帧序列中不存在未被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则执行步骤205,如果判定数据帧序列中存在未被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则执行步骤202。

步骤202,响应于所述数据帧序列中存在未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重新开始计时,以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判定数据帧序列中存在未被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时,可以重新开始计时,即重新开始一个预设时长的计时,以在该重新开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

示例性地,当判定仍有数据帧未被终端设备接收时,可以重启状态报告定时器进行定时,定时时长仍为预设时长,则状态报告定时器在重启后,基站监测在状态报告定时器定时结束时,即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是否会收到终端设备反馈的新的状态报告。

考虑到数据帧的传输是存在先后顺序的,终端设备未反馈对所有数据帧的ACK,可能是因为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导致终端设备未能收到相应的数据帧,也可能是因为数据帧按先后顺序传输使得数据帧较晚到达终端设备导致的,为了避免因数据帧先后传输使得终端设备较晚收到数据帧而未能在状态报告中对相应数据帧ACK,导致将终端设备误判为异常终端设备的情况,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只要基站在一个预设时长内能够收到终端设备反馈的状态报告,虽然状态报告指示终端设备未能对所有数据帧ACK,但通过重新开始计时的方式,仍给终端设备继续发送状态报告的机会,以在一个新的预设时长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由此,能够提高异常终端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基站在重新开始计时以等待终端设备发送的新的状态报告之后,本公开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3,响应于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新的状态报告,将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重新开始计时之后,在预设时长内等待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新的状态报告。如果基站在新开始的该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新的状态报告,即状态报告计数器超时,则基站将该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

步骤204,响应于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新的状态报告,且基于所述新的状态报告确定所述数据帧序列中仍存在未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重新开始计时,以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站重新开始计时之后,在预设时长内等待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新的状态报告。如果基站在新开始的该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新的状态报告,并且,基于该新的状态报告确定数据帧序列中仍存在未被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则重新开始计时,以在新开始的预设时长内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新的状态报告。如果基站在新开始的该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新的状态报告,且基于该新的状态报告确定数据帧序列中不存在未被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则执行步骤205。

能够理解的是,本步骤中,在重新开始计时之后,基站即在新的预设时长内继续等待新的状态报告,并根据等待结果执行步骤203或步骤204,如果在新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新的状态报告,则将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如果在新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新的状态报告,且根据该新的状态报告确定数据帧序列中仍存在未被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则再次重新开始计时以等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也就是说,步骤204是可以重复执行的步骤,直至终端设备被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或者,直至数据帧序列中的所有数据帧均被终端设备接收。

步骤205,响应于所述数据帧序列中不存在未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停止计时。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基站基于在预设时长内接收的状态报告确定数据帧序列中的所有数据帧均被终端设备接收,无论该状态报告是终端设备第一次反馈的,还是基站重新开始计时后终端设备反馈的新的状态报告,只要基站确定数据帧序列中不存在未被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则停止计时,例如,基站可以关闭用于计时的状态报告定时器。由于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所有数据帧,因此该终端设备被确定为正常的终端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通过当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状态报告且基于状态报告确定仍存在未被接收的数据帧时,重新开始计时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当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新的状态报告且基于新的状态报告确定仍存在未被接收的数据帧时,重新开始计时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如此循环,直至确定数据帧序列中不存在未被接收的数据帧时停止计时,或者直至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新的状态报告将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由此,能够提高异常终端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将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之后,基站可以删除该终端设备。由此,通过对识别出的异常终端设备进行删除,能够对基站上的异常UE进行清除,从而减少对不必要UE的调度,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公开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删除异常终端设备时,基站可以通过L2获取异常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例如设备标识等),并由L2将该设备信息上报给L3,L3接收到L2上报的设备信息之后,通过L3向核心网以及基站的各模块(例如基站的L2等模块)发送设备删除指令,该设备删除指令中包含异常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以使核心网和各模块基于设备删除指令删除该设备信息对应的异常终端设备。设备删除指令用于告知核心网和基站的各模块需要删除设备信息对应的异常终端设备,从而核心网和各模块接收到设备删除指令后,可以基于设备删除指令中携带的设备信息,删除该设备信息对应的异常终端设备,从而释放异常终端设备所占用的资源。

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实现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主要处理单元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基站可以包括基站控制面处理单元301、基站上行数据处理单元302和基站下行数据处理单元303。其中,基站上行数据处理单元302用于等待、接收、处理UE回复的状态报告,并将状态报告转发给基站下行数据处理单元303;基站下行数据处理单元303负责下行数据的发送、处理基站上行数据处理单元302转发过来的状态报告、状态报告监测定时器的开关,并在判定UE产生异常的时候将异常UE的设备信息上报给基站控制面处理单元301;基站控制面处理单元301用于在收到异常UE的设备信息时,决定是否立即清除该异常UE。UE可以包括上行数据处理单元304和下行数据处理单元305,其中,下行数据处理单元305用于接收基站发来的下行数据;上行数据处理单元304用于根据下行数据处理单元305收到的下行数据生成状态报告并发送给基站。

图4为本公开一具体实施例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4所示,通过该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识别出正常UE的过程可以包括:网络侧将需要发送给UE的下行数据发送给基站的L2,接着,需要通过AM模式发送的数据在相关无线承载上由L2处理后,记录各数据帧的SN,并将各数据帧发送给UE。同时,无线承载启动状态报告定时器,期望在预设时长内收到来自UE的状态报告。UE收到基站发过来的下行数据帧之后,根据对数据帧的接收情况生成相关的状态报告,并将状态报告发送给基站,由基站的L2接收状态报告。该状态报告并未对L2下发的所有数据帧进行ACK,因此L2收到状态报告后,判定该状态报告未ACK所有已发送的下行数据帧,则重启状态报告定时器,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UE发送新的状态报告给基站,该新的状态报告指示UE对所有的数据帧进行ACK,则L2在预设时长内收到该新的状态报告,并确认发送的所有下行数据帧都被UE接收,此时不再需要UE发送新的状态报告,则将状态报告定时器关闭。

图5为本公开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5所示,通过该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识别出异常UE的过程可以包括:网络侧将需要发送给UE的数据发送给基站的L2,接着,需要通过AM模式发送的数据在相关无线承载上由L2处理后,记录各数据帧的SN,并将各数据帧发送给UE。同时,无线承载启动状态报告定时器,期望在预设时长内收到来自UE的状态报告。然而,基站的L2在预设时长内一直未收到UE发的状态报告,监测状态报告的状态报告定时器超时,L2判定该UE为僵死UE,获取该UE的设备信息并发给L3,L3收到L2上报的异常UE的设备信息后,告知网络侧(核心网)与基站的L2等模块需要删除该UE。由此,实现了异常UE的识别与清除。

图6为本公开又一具体实施例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6所示,通过该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识别出异常UE的过程可以包括:网络侧将需要发送给UE的数据发送给基站的L2,接着,需要通过AM模式发送的数据在相关无线承载上由L2处理后,记录各数据帧的SN,并将各数据帧发送给UE。同时,无线承载启动状态报告定时器,期望在预设时长内收到来自UE的状态报告。UE收到基站发过来的下行数据帧之后,根据对数据帧的接收情况生成相关的状态报告,并将状态报告发送给基站,由基站的L2接收状态报告。该状态报告并未对L2下发的所有数据帧进行ACK,因此L2收到状态报告后,判定该状态报告未ACK所有已发送的下行数据帧,则重启状态报告定时器,以在预设时长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然而,基站的L2在预设时长内一直未收到新的状态报告,监测状态报告的状态报告定时器超时,L2判定该UE为异常UE,获取该UE的设备信息并发给L3,L3收到L2上报的异常UE的设备信息后,告知网络侧(核心网)与基站的L2等模块需要删除该UE。由此,实现了异常UE的识别与清除。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该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可集成在支持AM传输模式的5G基站中。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7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710和确定模块720。

其中,发送模块71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帧序列,并记录所述数据帧序列中的每个数据帧对应的序列号;

确定模块720,用于响应于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数据帧序列反馈的状态报告,将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状态报告用于反馈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每个数据帧的接收情况。

可选地,所述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70,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针对所述数据帧序列反馈的状态报告,基于所述状态报告和所述序列号,判断所述数据帧序列中是否存在未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

重新计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数据帧序列中存在未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重新开始计时,以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720,还用于:响应于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新的状态报告,将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为异常终端设备;

所述重新计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新的状态报告,且基于所述新的状态报告确定所述数据帧序列中仍存在未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重新开始计时,以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接收新的状态报告。

可选地,所述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70,还包括:

停止计时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数据帧序列中不存在未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的数据帧,停止计时。

可选地,所述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70,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终端设备。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删除模块,还用于:

通过L2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并由所述L2将所述设备信息上报给L3;

响应于所述L3接收到所述L2上报的所述设备信息,通过所述L3向核心网以及基站的各模块发送设备删除指令,所述设备删除指令中包含所述设备信息,以使所述核心网和所述各模块基于所述设备删除指令删除所述终端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可应用于5G基站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装置,可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本公开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为避免重复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为避免重复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异常终端设备识别方法各实施例的步骤,为避免重复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相关技术
  • 预制构件连接结构、拼装式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构件运输装置
  • 一种抗震预制拼装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预制构件竖向施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预制拼装构件的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一种预制拼装的整体式基坑水平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4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