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减张缝合缝线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一种减张缝合缝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张缝合缝线。

背景技术

减张缝合法是针对切口处存在较大皮肤张力的缝合技术,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切口裂开。减张缝合法适用于以下情况:营养状况差的患者、年龄大且身体虚弱的患者、近期需二次手术并需重新进入原切口的患者、怀疑术后切口不能正常愈合的患者等。

由于减张缝合是对皮肤、皮下和肌肉层的全层缝合,相比于普通的缝合方式,使切口裂开的张力在皮下层释放,避免皮肤层承受张力而裂开。传统10号丝线较细,即使增加了橡胶管作为外套管,但缝合切口的张力仅作用于局部组织,组织受力的范围小,容易切割皮肤和皮下组织,从而再次损伤患者的切口以及周围周围皮肤。而且,若手术医生对缝线打结不牢固时,缝线本身容易磨损,无法提供足够的缝合拉力,可能导致切口的张力增大,不利于切口愈合。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疼痛,出现切口再次裂开的情况。

综上所述,传统的减张缝线会对切口局部皮肤造成切割损伤,缝线结扎处可能松脱,缝线本身易磨损,无法保证切口不会再次裂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张缝合缝线,以解决传统的减张缝线会对切口局部皮肤造成切割损伤,缝线结扎处可能松脱,缝线本身易磨损,无法保证切口不会再次裂开的问题。

本发明的减张缝合缝线的技术方案为:

减张缝合缝线包括角针、钢丝线和软管结构,所述角针的一端设有穿刺尖头,所述角针的另一端与所述钢丝线固定相连;

所述角针的另一端的端面与所述钢丝线的外周面之间还连接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围绕所述钢丝线的外周面呈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软管结构包括过渡段和主体段,所述主体段包裹于所述钢丝线的外部,所述主体段的内径与所述钢丝线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过渡段包裹于所述角针和所述钢丝线的连接部分;

所述过渡段与所述角针的另一端为过盈配合、粘结配合或者熔接配合,所述过渡段由所述角针至所述钢丝线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大,且所述过渡段与所述主体段平滑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一体成型设有第一直边、第二直边和弧形边,所述第一直边与所述钢丝线的外周面固定相连,所述角针的另一端设有圆端头,所述弧形边与所述角针的圆端头凹凸配合,所述第二直边倾斜延伸连接于所述第一直边和所述弧形边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钢丝线的外周面、所述角针的另一端的端面采用激光焊接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设有至少四个,至少四个所述加强筋围绕所述钢丝线的外周面呈周向间隔均匀分布。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钢丝线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钢丝线的直径为0.3mm至0.5mm之间的任意尺寸,所述钢丝线的长度为100mm至5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软管结构采用PVC、硅胶或者医用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软管结构的外径为0.6mm至1.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渡段靠近所述角针的端部外径为0.6mm,所述过渡段远离所述角针的端部直径为0.8mm,所述主体段的外径为0.8m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渡段的长度为0.5mm至1.0mm之间的任意尺寸,所述主体段的长度为100mm至5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角针包括三棱柱部分和四棱柱部分,所述三棱柱部分与所述四棱柱部分一体成型,所述穿刺尖头设置于所述三棱柱部分远离所述四棱柱部分的端部,所述穿刺尖头为三棱锥尖,所述四棱柱部分与所述钢丝线固定相连。

本发明的减张缝合缝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减张缝合缝线采用了角针、钢丝线和软管结构的设计形式,角针的一端设有穿刺针头,在缝合切口时,穿刺针头用来刺穿皮肤并引出缝线。钢丝线与角针的另一端固定相连,且角针的另一端的端面与钢丝线的外周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围绕钢丝线的外周面周向间隔分布。利用加强筋在角针和钢丝线之间起到了强化连接作用,实现了角针和钢丝线的一体式结构设计,防止减张缝合缝线出现针线分离的情况。

其中,软管结构的主体段包裹于钢丝线的外部,主体段的内径与钢丝线的外径相匹配,主体段对钢丝线的包裹紧密度高,缝线的整体性好。一方面增大了缝线的外径尺寸,使缝线与皮肤组织的接触面积更大,而且软管结构的材质更加柔软,防止缝合时切割皮肤组织造成疼痛。另一方面,在缝线打结时,软管结构的柔性变形能力更好,可使缝线形成牢固的结扎结构,避免了缝线结扎处容易松脱和磨损的问题,从而保证切口不会再次裂开。

另外,软管结构的过渡段套设于角针和钢丝线的连接部分,过渡段由角针至钢丝线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大,防止软管结构的外径突然增大而导致缝线容易卡阻的情况,利用过渡段对针-线的连接部分起到了保护作用,过渡段在角针和软管结构的主体段之间起到了由细到粗的过渡作用,保证了缝线穿引时更加顺利。并且,过渡段与角针的另一端为过盈配合、粘结配合或者熔接配合,提高了过渡段和角针之间的连接牢靠性,确保缝线的软管结构和钢丝线不会滑脱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减张缝合缝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减张缝合缝线在过渡段处的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减张缝合缝线的角针和钢丝线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减张缝合缝线在加强筋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角针,10-穿刺尖头,11-三棱柱部分,12-四棱柱部分,2-钢丝线,20-加强筋,201-第一直边,202-第二直边,203-弧形边,3-软管结构,31-过渡段,32-主体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一种减张缝合缝线,如图1至图4所示,减张缝合缝线包括角针1、钢丝线2和软管结构3,角针1的一端设有穿刺尖头10,角针1的另一端与钢丝线2固定相连;角针1的另一端的端面与钢丝线2的外周面之间还连接有多个加强筋20,多个加强筋20围绕钢丝线2的外周面呈周向间隔分布。

软管结构3包括过渡段31和主体段32,主体段32包裹于钢丝线2的外部,主体段32的内径与钢丝线2的直径相匹配,过渡段31套设于角针1和钢丝线2的连接部分;过渡段31与角针1的另一端为过盈配合、粘结配合或者熔接配合,过渡段31由角针1至钢丝线2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大,且过渡段31与主体段32平滑连接。

该减张缝合缝线采用了角针1、钢丝线2和软管结构3的设计形式,角针1的一端设有穿刺针头10,在缝合切口时,穿刺针头10用来刺穿皮肤并引出缝线。钢丝线2与角针1的另一端固定相连,且角针1的另一端的端面与钢丝线2的外周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筋20,多个加强筋20围绕钢丝线2的外周面周向间隔分布。利用加强筋20在角针1和钢丝线2之间起到了强化连接作用,实现了角针1和钢丝线2的一体式结构设计,防止减张缝合缝线出现针线分离的情况。

其中,软管结构3的主体段32包裹于钢丝线2的外部,主体段32的内径与钢丝线2的外径相匹配,主体段32对钢丝线2的包裹紧密度高,缝线的整体性好。一方面增大了缝线的外径尺寸,使缝线与皮肤组织的接触面积更大,而且软管结构3的材质更加柔软,防止缝合时切割皮肤组织造成疼痛。另一方面,在缝线打结时,软管结构3的柔性变形能力更好,可使缝线形成牢固的结扎结构,避免了缝线结扎处容易松脱和磨损的问题,从而保证切口不会再次裂开。

另外,软管结构3的过渡段31套设于角针1和钢丝线2的连接部分,过渡段31由角针1至钢丝线2的方向外径逐渐增大,防止软管结构3的外径突然增大而导致缝线容易卡阻的情况,利用过渡段31对针-线的连接部分起到了保护作用,过渡段31在角针1和软管结构3的主体段32之间起到了由细到粗的过渡作用,保证了缝线穿引时更加顺利。并且,过渡段31与角针1的另一端为过盈配合、粘结配合或者熔接配合,提高了过渡段31和角针1之间的连接牢靠性,确保缝线的软管结构3和钢丝线2不会滑脱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0一体成型设有第一直边201、第二直边202和弧形边203,第一直边201与钢丝线2的外周面固定相连,角针1的另一端设有圆端头,弧形边203与角针1的圆端头凹凸配合,第二直边202倾斜延伸连接于第一直边201和弧形边203之间。即加强筋20的外轮廓与角针1和钢丝线2的连接部分轮廓相配合,有效地增大了针-线的连接强度;并且,第二直边202倾斜延伸设置,在装入软管结构3时可对过渡段31起到引导作用,使过渡段31能够从钢丝线2顺利地套接至角针1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加强筋20分别与钢丝线2的外周面、角针1的另一端的端面采用激光焊接连接,激光焊接的精度高,焊接成型的质量可靠,满足了精密器件的加工要求。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0设有八个,八个加强筋20围绕钢丝线2的外周面呈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为了满足不同使用需求,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筋的数量不仅限于八个,还可设计为四个、五个、六个或者七个,至少四个加强筋围绕钢丝线的外周面呈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均可。

其中,钢丝线2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抗拉性能和韧性强,安全性好。钢丝线2的直径为0.3mm至0.5mm之间的任意尺寸,钢丝线2的长度为100mm至5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具体的,钢丝线2的直径为0.4mm,钢丝线2的长度为400mm。相应的,软管结构3采用PVC、硅胶或者医用橡胶材料制成,在保证医用安全的情况下,赋予了缝线更好的柔韧性以及结扎牢固性。

软管结构3的外径为0.6mm至1.0mm之间的任意尺寸。在本实施例中,过渡段31靠近角针1的端部外径为0.6mm,过渡段31远离角针1的端部直径为0.8mm,主体段32的外径为0.8mm,过渡段31从角针1至主体段32起到了良好的过渡作用,保证了缝线穿引时的顺畅度。并且,过渡段31的长度为0.5mm至1.0mm之间的任意尺寸,主体段32的长度为100mm至5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另外,角针1包括三棱柱部分11和四棱柱部分12,三棱柱部分11与四棱柱部分12一体成型,穿刺尖头10设置于三棱柱部分11远离四棱柱部分12的端部,穿刺尖头10为三棱锥尖,四棱柱部分12与钢丝线2固定相连。角针1采用了三棱锥尖的设计,其刺破性更好,便于实施皮肤的缝合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耐腐蚀金属合金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新型熔融金属纤维FeCrAlB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一种新型钛合金材料高温铆接装置及工艺方法
  • 一种提高榫头销钉式结构转子叶片的抗疲劳方法
  • 一种提高金属合金材料抗疲劳性的工艺方法
  • 一种提高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器可靠性的方法及其工艺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557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