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40


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椎间融合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等症状的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融合是脊柱外科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主要通过建立脊柱即刻稳定及植入物骨生成作用、骨诱导作用、骨传导作用来促进脊柱骨性融合;目前,椎间融合已成为治疗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退变性椎体滑脱、退变性脊柱侧弯、假关节及退变性椎间盘疾病等疾患的主要手段;现有技术中的融合器根据术后骨质生长的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设有植骨区的融合器,第二类是不设植骨区的融合器。

中国专利(CN 105287061 B)公开了一种界面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在融合部A、融合部B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外端面均为网状多孔结构,融合部A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A轴向贯穿融合部A,所述网孔A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贯穿融合部B外端面的网状多孔结构的网孔B轴向贯穿融合部B,所述网孔B内侧开口大于外侧开口;所述融合部A和融合部B的轴向尺寸均为1~2mm;通孔A轴向贯穿融合部A、融合部B和连接部,所述通孔A的直径大于网孔A和网孔B的直径。

上述专利虽然能够使椎间融合从“1厘米”左右缩短为2毫米左右,大大缩短骨生长的距离、愈合时间,提高融合率,从而减少了病人术后制动的时间,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但是在进行植入椎体融合器时,无法实现自动的安装,需要人工撑开两锥体,造成安装时较为麻烦,多次的重复安装会导致患者承受极大的痛苦,以及影响骨质的融合,同时对于不同的病人,无法调节融合体的高度,导致后期椎体的融合效率变慢。

因此,需要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能够自动安装融合体,便于调节融合体的高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

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包括融合体、安装体、滑动架和抵顶柱,所述融合体安装在所述安装体的内部,所述融合体前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顶伸板,所述顶伸板通过所述滑动架与所述安装体驱动连接,所述顶伸板外壁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与椎体抵顶,所述融合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融合柱,所述融合柱与所述抵顶柱的一端抵顶,所述抵顶柱滑动连接在所述融合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抵顶柱与所述安装体驱动连接,所述融合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融合孔,所述安装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箱,所述推动箱的内部为中空结构。

上述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所述顶伸板的外壁上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上顶板滑动连接在所述顶伸板远离所述T型滑槽一端的内部,所述顶伸板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融合孔,所述第一融合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融合孔呈横向均匀状排列设置在所述顶伸板的外壁上,所述顶伸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顶伸板相对位移。

上述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所述滑动架滑动连接在所述融合体的内部,所述滑动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滑动架一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顶伸丝杠,所述顶伸板的一侧螺纹连接在所述顶伸丝杠的外壁上,所述顶伸丝杠上下部两端的螺纹相反,所述顶伸丝杠中部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顶伸伞齿,所述融合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拔出孔,所述拔出孔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融合体内部一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伞齿,所述驱动伞齿与所述顶伸伞齿啮合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内壁上开设有拉动槽,所述顶伸丝杠底部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涡卷弹簧,所述第一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架的外壁固定连接。

上述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所述上顶板的形状呈直角三角体形,所述上顶板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上顶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一端与顶伸块的一端抵顶,所述顶伸块滑动连接在所述上顶板斜面端的内壁上,所述推动板的另一端与伸缩滑块的一端抵顶,所述伸缩滑块安装在所述顶伸板的内侧壁上,所述伸缩滑块的顶部与所述上顶板的底部抵顶。

上述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所述融合体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T型滑槽的内部。

上述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所述融合柱的一端设置为梯形,所述融合柱的另一端与直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直面板滑动连接在所述融合体的内部,所述直面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板,所述第一伸缩板的一端与第一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直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融合体的内顶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伸缩板相匹配,所述直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斜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块的另一端设置为斜面,所述斜块的斜面端与所述抵顶柱的一端抵顶,所述直面板和所述融合柱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融合孔。

上述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所述融合体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抵顶柱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抵顶柱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板,所述第二伸缩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抵顶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抵顶柱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开设有卡孔,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伸缩板相匹配;

所述滑动架底部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板,所述第三伸缩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伸缩弹簧,所述第三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融合体的内底壁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三伸缩板相匹配。

上述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所述融合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三融合孔,所述第三融合孔不与所述融合体的内壁导通,所述第一融合孔与所述第三融合孔相同,所述第三融合孔和所述第二融合孔的数量均为多个。

上述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所述安装体一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推动丝杠,所述推动箱螺纹连接在所述推动丝杠的外壁上,所述推动丝杠一端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涡卷弹簧,所述第二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箱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一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所述卡孔相匹配。

上述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所述驱动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轴通过传动带驱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顶伸板的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要将安装体对准椎间位置后,顶伸板能够实现自动顶起两块椎体,实现自动定位的功能,而后安装体能够进行安装,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医护人员的手动安装,防止安装时的定位不准确以及多次安装的现象,同时本装置的融合体外壁上的融合孔能够便于骨质的生长,便于愈合。

2、本发明通过驱动轴和第一涡卷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未安装体内时,通过首先的蓄力储能,在进行安装时,能够自动顶开,不需要额外的辅助工具,方便快捷进行安装,且能够实现自动定位安装,本装置在安装时,不需要人工动作,避免出现人工动作过大导致的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的现象。

3、本发明通过上顶板的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进行打开两个锥体间距时,能够快速且打开的距离更大,同时上顶板设置为斜面,能够实现本装置在上顶完毕后,能够便于自动收缩,不需要人工手动按压上顶板进行收缩,本装置通过顶伸板和滑动架的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上顶完毕后,能够自动对融合体的内壁进行密封,避免出现在骨质融合时,与融合体内部的部件产生不良的影响。

4、本发明在顶伸板进行位移时,会使得融合体的外壁上留下顶伸的空腔,此空腔与融合体的内壁导通,为了避免空腔的存在,在顶伸板进行位移时,将会使得顶伸板带动密封板进行位移,实现对空腔的密封,同时在顶伸板进行向内的位移时,能够使得T型滑块滑动在T型滑槽的内部,不影响对融合体内部的密封,同时本装置通过T型滑槽和T型滑块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密封板连接的更加稳定,密封性更强。

5、本发明的多个部件能够进行自动的固定,避免在骨质融合后,其融合体内部因受到震动的现象导致的活动的现象,保证骨质融合后融合体的安全和可靠性,同时本装置通过融合柱的设置,能够便于对不同椎体间距的患者使用,适用于各种患者,便于进行调节高度,同时融合柱的伸出,能够增加骨质融合时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骨质与融合体的融合。

6、本发明采用多个融合孔的的设置,能够便于骨质生长与融合孔内,增加本装置的接触面,便于进行融合,同时多孔与融合体的内部并不导通,防止骨质位于与融合体内部的零部件接触;本装置的推动箱能够在安装完毕后自动复位,同时带动抵顶柱进行复位,抵顶柱对滑槽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插接槽能够起到融合孔的作用,便于骨质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体和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融合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融合体剖视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顶伸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融合体外壁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融合体剖视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直面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融合体剖视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抵顶柱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融合体侧壁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安装体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推动箱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融合体;2、安装体;3、顶伸板;4、滑动架;5、上顶板;6、融合柱;7、抵顶柱;8、推动箱;9、T型滑槽;10、第一融合孔;11、顶伸丝杠;12、加强板;13、顶伸伞齿;14、驱动轴;15、驱动伞齿;16、第一涡卷弹簧;17、拔出孔;18、推动板;19、顶伸块;20、伸缩滑块;21、密封板;22、T型滑块;23、直面板;24、斜块;25、第二融合孔;26、第一伸缩板;27、第二伸缩板;28、拉动槽;29、第二伸缩弹簧;30、第一伸缩弹簧;31、第一卡槽;32、插接槽;33、卡孔;34、滑槽;35、第二卡槽;36、第三伸缩板;37、第三伸缩弹簧;38、第三卡槽;39、第三融合孔;40、推动丝杠;41、插接柱;42、插接块;43、第二涡卷弹簧;44、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孔型椎体融合器,包括融合体1、安装体2、滑动架4和抵顶柱7,融合体1安装在安装体2的内部,融合体1前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顶伸板3,顶伸板3通过滑动架4与安装体2驱动连接,顶伸板3外壁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顶板5,上顶板5与椎体抵顶,融合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融合柱6,融合柱6与抵顶柱7的一端抵顶,抵顶柱7滑动连接在融合体1的内侧壁上,如图7和12所示,抵顶柱7与安装体2驱动连接,融合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融合孔,安装体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箱8,推动箱8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本装置通过顶伸板3的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要将安装体2对准椎间位置后,顶伸板3能够实现自动顶起两块椎体,实现自动定位的功能,而后安装体2能够进行安装,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医护人员的手动安装,防止安装时的定位不准确以及多次安装的现象,同时本装置的融合体1外壁上的融合孔能够便于骨质的生长,便于愈合。

如图2-3所示,顶伸板3的外壁上开设有T型滑槽9,上顶板5滑动连接在顶伸板3远离T型滑槽9一端的内部,顶伸板3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融合孔10,第一融合孔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融合孔10呈横向均匀状排列设置在顶伸板3的外壁上,顶伸板3的数量为两块,两块顶伸板3相对位移。

如图3-4所示,滑动架4滑动连接在融合体1的内部,滑动架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加强板12,滑动架4一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顶伸丝杠11,顶伸板3的一侧螺纹连接在顶伸丝杠11的外壁上,顶伸丝杠11上下部两端的螺纹相反,顶伸丝杠11中部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顶伸伞齿13,融合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拔出孔17,拔出孔17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14,驱动轴14位于融合体1内部一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伞齿15,驱动伞齿15与顶伸伞齿13啮合连接,加强板12的内壁上开设有拉动槽28,顶伸丝杠11底部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涡卷弹簧16,第一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架4的外壁固定连接;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驱动轴14,使得驱动轴14在驱动伞齿15和顶伸伞齿13的作用下,使得顶伸丝杠11进行转动,而本装置在初始状态下,两块顶伸板3之间的距离为最大化的极限距离,即两个顶伸板3位于融合体1的上下两端,此时顶伸丝杠11的转动能够带动两块顶伸板3进行相近的位移,当位移到两块顶伸板3相互抵顶时停止,同时顶伸丝杠11外壁上的第一涡卷弹簧16为被压缩的状态,当驱动轴14出后,此时顶伸伞齿13与驱动伞齿15脱离啮合连接,此时顶伸丝杠11失去限位,在第一涡卷弹簧16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自动的反转,此时在顶伸丝杠11反转的作用下,带动两个顶伸板3相反方向位移,两个顶伸板3之间的间距变大,使得顶伸板3抵顶两个椎体,实现撑开两个椎体之间的间距;本装置通过驱动轴14和第一涡卷弹簧16的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未安装体内时,通过首先的蓄力储能,在进行安装时,能够自动顶开,不需要额外的辅助工具,方便快捷进行安装,且能够实现自动定位安装,本装置在安装时,不需要人工动作,避免出现人工动作过大导致的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的现象。

如图5所示,上顶板5的形状呈直角三角体形,上顶板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上顶板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板18,推动板18的一端与顶伸块19的一端抵顶,顶伸块19滑动连接在上顶板5斜面端的内壁上,推动板18的另一端与伸缩滑块20的一端抵顶,伸缩滑块20安装在顶伸板3的内侧壁上,伸缩滑块20的顶部与上顶板5的底部抵顶;本装置的上顶板5初始状态下位于顶伸板3的顶部,此时伸缩滑块20的顶部与上顶板5的底部抵顶,对上顶板5起到限位的作用,当顶伸板3上升到极限位置,即融合体1侧壁的最顶部时停止位移,此时通过拉动滑动架4,使得滑动架4带动顶伸板3进行位移,顶伸板3位移时,因位于融合体1的最顶部,此时融合体1向内位移将会使得顶伸块19与融合体1的外壁进行抵顶,顶伸块19将会与推动板18抵顶,推动板18进行位移,推动板18的另一端抵顶伸缩滑块20,伸缩滑块20此时收缩,在上顶板5顶部受力的作用下,上顶板5滑动至顶伸板3的内部,此时融为一体化;本装置通过上顶板5的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进行打开两个锥体间距时,能够快速且打开的距离更大,同时上顶板5设置为斜面,能够实现本装置在上顶完毕后,能够便于自动收缩,不需要人工手动按压上顶板5进行收缩,本装置通过顶伸板3和滑动架4的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上顶完毕后,能够自动对融合体1的内壁进行密封,避免出现在骨质融合时,与融合体1内部的部件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图6所示,融合体1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密封板21,密封板2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22,T型滑块22密封滑动连接在T型滑槽9的内部;本装置在顶伸板3进行位移时,会使得融合体1的外壁上留下顶伸的空腔,此空腔与融合体1的内壁导通,为了避免空腔的存在,在顶伸板3进行位移时,将会使得顶伸板3带动密封板21进行位移,实现对空腔的密封,同时在顶伸板3进行向内的位移时,能够使得T型滑块22滑动在T型滑槽9的内部,不影响对融合体1内部的密封,同时本装置通过T型滑槽9和T型滑块22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密封板21连接的更加稳定,密封性更强。

如图7-9所示,融合柱6的一端设置为梯形,融合柱6的另一端与直面板23的一端固定连接,直面板23滑动连接在融合体1的内部,直面板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板26,第一伸缩板26的一端与第一伸缩弹簧3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伸缩弹簧30的另一端与直面板23的内壁固定连接,融合体1的内顶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31,第一卡槽31与第一伸缩板26相匹配,直面板23的另一端与斜块24的一端固定连接,斜块24的另一端设置为斜面,斜块24的斜面端与抵顶柱7的一端抵顶,直面板23和融合柱6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融合孔25;本装置的融合柱6在初始状态在位于融合体1的内部,当抵顶柱7向内位移时,此时斜块24受到外部的抵顶力,将会使得斜块24抵顶融合柱6进行向外的位移,使得融合柱6滑出融合体1的外部,在滑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一伸缩板26的将会与第一卡槽31抵顶,使得第一伸缩板26进入到第一卡槽31的内部,实现对融合柱6的固定。

如图9-10所示,融合体1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34,抵顶柱7滑动连接在滑槽34的内部,抵顶柱7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板27,第二伸缩板2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弹簧29,第二伸缩弹簧29的另一端与抵顶柱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抵顶柱7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插接槽32,插接槽32的内部开设有卡孔33,滑槽34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35,第二卡槽35与第二伸缩板27相匹配;滑动架4底部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板36,第三伸缩板3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伸缩弹簧37,第三伸缩弹簧37的另一端与滑动架4的内壁固定连接,融合体1的内底壁上开设有第三卡槽38,第三卡槽38与第三伸缩板36相匹配;本装置在使用时,抵顶柱7抵顶斜块24,使得融合柱6伸出,同时在三个伸缩板和三个卡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在将融合柱6推出后,能够实现自动固定,在对滑动架4收回后以及抵顶柱7抵顶复位后能够实现自动的卡接,将活动部件进行自动的固定;本装置的多个部件能够进行自动的固定,避免在骨质融合后,其融合体1内部因受到震动的现象导致的活动的现象,保证骨质融合后融合体的安全和可靠性,同时本装置通过融合柱6的设置,能够便于对不同椎体间距的患者使用,适用于各种患者,便于进行调节高度,同时融合柱6的伸出,能够增加骨质融合时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骨质与融合体1的融合。

如图11所示,融合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三融合孔39,第三融合孔39不与融合体1的内壁导通,第一融合孔10与第三融合孔39相同,第三融合孔39和第二融合孔25的数量均为多个;本装置采用多个融合孔的的设置,能够便于骨质生长与融合孔内,增加本装置的接触面,便于进行融合,同时多孔与融合体1的内部并不导通,防止骨质位于与融合体1内部的零部件接触。

如图12-13所示,安装体2一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推动丝杠40,推动箱8螺纹连接在推动丝杠40的外壁上,推动丝杠40一端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涡卷弹簧43,第二涡卷弹簧43的另一端与推动箱8的内壁固定连接,推动箱8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柱41,插接柱41一端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插接块42,插接块42与卡孔33相匹配;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转动推动丝杠40使得第二涡卷弹簧43为储能的状态,同时通过转动插接柱41,使得插接块42插接质卡孔33的内部,在进行安装融合体1时,使得推动箱8推动融合体1进入到两椎体之间,在安装完毕后,在第二涡卷弹簧43的作用下,推动丝杠40带动推动箱8进行复位位移,同时插接柱41拉动抵顶柱7进行位移,使得抵顶柱7对滑槽34进行密封;本装置的推动箱8能够在安装完毕后自动复位,同时带动抵顶柱7进行复位,抵顶柱7对滑槽34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插接槽32能够起到融合孔的作用,便于骨质融合。

如图13所示,驱动轴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轴14通过传动带44驱动连接;本装置的推动箱8在复位时,能够带动驱动轴14进行位移,使得驱动伞齿15与拉动槽28进行卡接,同时带动滑动架4进行位移,驱动伞齿15与拉动槽28卡接位置较小,在滑动架4卡接后,驱动伞齿15与拉动槽28脱离,使得驱动轴14、插接柱41以及安装体2位于人体外,避免留下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契合人体椎体结构的可降解椎体融合器
  • 一种用于腰椎椎体间融合的带骨水泥螺钉的融合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8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