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方法及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29 00:47:01


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应用在各个行业,并为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物联网技术是以各种信息传感技术为基础,对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进行信息采集,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实现物与物、人与人、物与人之间的网络连接,极大的方便项目管控。该技术是对互联网技术和通信网技术的外延,是将多项技术与应用结合的产物,包括 BIM 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技术、GIS 技术、无人机实景建模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具有实现全面感知、信息传送、智能处理的特征,所谓全面感知就是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和识别工具对物体进行相关的信息收集;信息传送就是通过互联网和通信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和共享;智能处理就是将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处理,最终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决策。随着智能建筑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对人们行为习惯的影响,建筑行业物联网技术发展面临新的技术挑战,数据通信实时性、图像、数据识别准确性、设备的协议兼容性、物联设备信息化深度化交互、数据的安全性等诸多需求需要进一步解决和研究,从而实现建筑企业智能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7156609A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组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收集传感器数据的业务通信信息,针对高压输电线路的业务需求设计组网方案;引入基于Q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反馈机制,动态感知网络状态信息并迭代出最优路由路径,设计并完成基于STM32F407单片机的硬件;通过定制专用MESH自组网一体化网关基站、MESH双频自组网一体化中继基站及智慧自组网管理平台集成整个通信网络。

由此可见,当前的网络自组织系统在弱信号环境下的数据传输效率低且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方法及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网络自组织系统在弱信号环境下的数据传输效率低且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系统,该系统包括:

节点管理模块,其用以确定源节点和目标节点间的实际物理距离,并根据所述实际物理距离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间的基础下临界跳数;

拓扑构建模块,其用以根据初始基础传输路径的数据传输试探结果对基础传输路径列表进行初步筛选以得到若干待排序传输路径从而确定第一传输路径列表;其中,所述初始基础传输路径为以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构成的传输路径;根据建筑物设计标准结合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生成所述基础传输路径列表;

调整模块,其用以根据实际传输时延和实际数据完整度对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列表依次进行一次排序和二次排序,以得到第一顺序列表和第二顺序列表;

修复优化模块,其用以对所述第一顺序列表和所述第二顺序列表进行顺序修正从而确定最终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节点管理模块包括:节点位置确定单元、监测单元和节点个数确定单元;

所述节点位置确定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建筑物设计标准确定所述源节点的第一空间点位以及所述目标节点的第二空间点位;

所述监测单元用以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点位和所述第二空间点位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间的所述实际物理距离,并分别对源节点和目标节点进行信号传输测试以确定第一传输范围和第二传输范围;

所述节点个数确定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实际物理距离、所述第一传输范围和所述第二传输范围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间的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

进一步地,对于与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间任一固定距离处的接收器;

若所述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则所述监测单元判定该固定距离处非所述第一传输范围的第一临界范围点,对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再次进行信号传输测试;

若所述接收器未接收到信号;则所述监测单元判定信号传输测试结束,且该固定距离处为所述第一临界范围点。

进一步地,所述拓扑构建模块包括:试探单元、节点个数修正单元和初步锁定单元;

所述试探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初始基础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以获得初始数据丢失率;

所述节点个数修正单元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丢失率确定可增跳数,并根据所述可增跳数对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进行修正以确定基础上临界跳数;

所述初步锁定单元用以根据基础临界跳数区间对所述基础传输路径列表进行初步筛选以确定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列表;

其中,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和所述基础上临界跳数为临界值构成所述基础临界跳数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分析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

所述分析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实际传输时延和所述实际数据完整度确定各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合格等级;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以根据各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合格等级对各待排序传输路径进行筛选,并根据所述实际传输时延进行一次排序以得到所述第一顺序列表;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以根据各待排序传输路径的所述合格等级对各待排序传输路径进行筛选,并根据所述实际数据完整度进行二次排序以得到所述第二顺序列表。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优化模块包括:比较修正单元和最终锁定单元;

所述比较修正单元用以对所述合格等级为一级的各一级传输路径计算整体传输评价值,并对各一级传输路径的所述整体传输评价值进行比较排序以形成最终顺序列表;

所述最终锁定单元用以锁定最终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对于任一待排序传输路径,所述分析单元根据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实际传输时延结合其设定的标准传输时延判断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传输速度是否合格;

若所述实际传输时延小于等于所述标准传输时延,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所述传输速度合格;若所述实际传输时延大于所述标准传输时延,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所述传输速度不合格;

所述分析单元根据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实际数据完整度结合其设定的标准数据完整度判断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传输质量是否合格;

若所述实际数据完整度小于等于所述标准数据完整度,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传输质量不合格;若所述实际数据完整度大于所述标准数据完整度,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传输质量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分析单元能够根据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所述传输速度和所述传输质量的合格个数确定所述合格等级;

若所述合格个数为2,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为一级传输路径;

若所述合格个数为1且所述传输质量合格,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为二级传输路径;

若所述合格个数为1且所述传输速度合格,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为三级传输路径;

若所述合格个数为0,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为四级传输路径。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顺序列表和所述第二顺序列表中均有所述一级传输路径且唯一,则所述最终锁定单元判定该一级传输路径为所述最终传输路径;

若所述第一顺序列表和所述第二顺序列表中均有所述一级传输路径且不唯一,则所述最终锁定单元选择所述最终顺序列表中位于排序首位的一级传输路径作为所述最终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若所述第一顺序列表和所述第二顺序列表中均无所述一级传输路径,则所述最终锁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二顺序列表中位于排序首位的所述二级传输路径为所述最终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空间位置,并对其进行信号传输测试以确定各自的传输范围,从而得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间的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

步骤S2,对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进行修正以确定基础临界跳数区间,根据所述基础临界跳数区间对基础传输路径列表进行初步筛选以得到若干待排序传输路径;

步骤S3,基于确定各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合格等级的条件下,根据不同的实际传输性能对各待排序传输路径进行筛选和排序,从而生成若干顺序列表;

步骤S4,对生成的各顺序列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定最终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节点管理模块准确确定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位置,实际物理距离以及传输范围,为后续的拓扑构建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通过试探单元和节点个数修正单元根据初始数据丢失率对初始基础临界跳数进行修正和验证,有效避免了数据传输中的丢失和延迟问题,初步锁定单元通过对基础传输路径列表的筛选,进一步优化拓扑结构;根据实际传输时延和实际数据完整度对传输路径进行排序和筛选,从而找到最佳的传输路径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根据第一顺序列表和第二顺序列表进行比较和修正,最终选择实际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路径,实现数据的稳定传输。

尤其,通过建筑物的荷载情况、结构体系和地质条件来确定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位置,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实际物理距离和传输范围,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根据节点位置确定的第一空间点位和第二空间点位来计算实际物理距离,而且通过多次信号传输测试在不同的距离上进行,从而确定第一传输范围和第二传输范围的临界范围点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节点之间的距离和传输范围;根据第一空间点位和第二空间点位分别确定第一传输范围和第二传输范围,以临界范围点作为判定依据确保传输范围内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且在临界范围点处对传输距离进行判定,避免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和延迟;通过拓扑构建模块中的多个单元,对基础传输路径进行试验和优化;通过比较修正单元和最终锁定单元的判断,能够根据实际传输时延和数据丢失率综合评估传输路径的优劣,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节点位置确定、监测实际物理距离以及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路径优化,能够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路径,适用于不同建筑物设计标准和环境条件下的数据传输需求。

尤其,通过试探单元对初始基础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并根据传输结果确定实际数据量;通过计算初始数据丢失率,客观评估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情况,为后续的节点个数修正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根据初始数据丢失率来确定基础上临界跳数的可增跳数;通过根据允许数据丢失率和应用需求指标的设定,可以灵活调整基础上临界跳数,以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中数据传输的完整性需求;根据基础下临界跳数和可增跳数来得到基础上临界跳数可以根据实际数据完整度的情况,综合考虑源节点和中间节点的数量,精确地确定基础上临界跳数,从而优化传输路径的选择;实现准确、灵活的基础上临界跳数的确定,从而优化拓扑结构和路径选择,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尤其,通过将待排序传输路径进行分类和排序,以满足不同传输要求的数据传输需求,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场景下的传输要求;通过将合格的传输路径优先选择为一级传输路径,可以确保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获得较高的传输速度和质量,从而提高传输效率,通过根据实际传输时延和数据完整度进行排除和排序,可以筛选出最适合的传输路径,从而减少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差错和数据丢失,提高传输准确性,对于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同时合格的情况,通过比较和计算整体传输评价值,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传输路径的优劣,提供更合理的传输方案,提高传输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系统中节点管理模块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系统中拓扑构建模块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包括:节点管理模块1、拓扑构建模块2、调整模块3、修复优化模块4、节点位置确定单元11、监测单元12、节点个数确定单元13、试探单元21、节点个数修正单元22和初步锁定单元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4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系统中节点管理模块的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系统中拓扑构建模块的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系统,包括:

节点管理模块1,其用以确定源节点和目标节点间的实际物理距离,并根据所述实际物理距离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间的基础下临界跳数,其包括:节点位置确定单元11、监测单元12和节点个数确定单元13;所述节点位置确定单元11用以根据建筑物设计标准确定源节点的第一空间点位以及目标节点的第二空间点位;所述监测单元12用以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点位和所述第二空间点位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间的实际物理距离,并分别对源节点和目标节点进行信号传输测试以确定第一传输范围和第二传输范围;所述节点个数确定单元13用以根据所述实际物理距离、所述第一传输范围和所述第二传输范围确定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间的基础下临界跳数;

拓扑构建模块2,其用以根据初始基础传输路径的数据传输试探结果对基础传输路径列表进行初步筛选以得到若干待排序传输路径从而确定第一传输路径列表;其包括:试探单元21、节点个数修正单元22和初步锁定单元23;所述试探单元21用以根据初始基础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以获得初始数据丢失率;其中,所述初始基础传输路径为以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构成的传输路径;所述节点个数修正单元22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丢失率对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进行修正以确定基础上临界跳数;所述初步锁定单元23用以根据基础临界跳数区间对基础传输路径列表进行初步筛选以得到若干待排序传输路径从而确定第一传输路径列表;其中,根据所述建筑物设计标准结合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生成所述基础传输路径列表;以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和所述基础上临界跳数为临界值构成所述基础临界跳数区间;

调整模块3,其用以根据实际传输时延和实际数据完整度对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列表依次进行一次排序和二次排序,以得到第一顺序列表和第二顺序列表;其包括:分析单元、第一判断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所述分析单元用以根据各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实际传输时延和实际数据完整度确定各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合格等级;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以根据各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合格等级结合实际传输时延对各待排序传输路径进行筛选和一次排序以得到第一顺序列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以根据各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合格等级结合实际数据完整度对各待排序传输路径进行筛选和二次排序以得到第二顺序列表;

修复优化模块4,其用以对所述第一顺序列表和所述第二顺序列表进行顺序修正从而确定最终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其包括:比较修正单元和最终锁定单元;所述比较修正单元对所述合格等级为一级的各一级传输路径计算整体传输评价值,并对各一级传输路径的所述整体传输评价值进行比较排序以形成最终顺序列表;所述最终锁定单元用以锁定最终传输路径以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节点管理模块准确确定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位置,实际物理距离以及传输范围,为后续的拓扑构建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通过试探单元和节点个数修正单元根据初始数据丢失率对初始基础临界跳数进行修正和验证,有效避免了数据传输中的丢失和延迟问题,初步锁定单元通过对基础传输路径列表的筛选,进一步优化拓扑结构;根据实际传输时延和实际数据完整度对传输路径进行排序和筛选,从而找到最佳的传输路径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根据第一顺序列表和第二顺序列表进行比较和修正,最终选择实际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路径,实现数据的稳定传输。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物设计标准包括:建筑物的荷载情况、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以及建筑物的地质条件;所述节点位置确定单元11根据建筑物的设计标准确定所述源节点的所述第一空间点位为(X1,Y1,Z1);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的所述第二空间点位为(X2,Y2,Z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源节点设置位于建筑物的潜在受力集中区域,所述目标节点设置于需要监测的关键位置;当然,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位置也可以根据所述建筑物设计标准设置于结构变形集中区域、邻近设备或地质条件不稳定区域以及规避干扰源区域,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例如,对于确定隧道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位置时,根据隧道的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确定节点布置的具体位置,隧道的设计要求包括:隧道的长度、斜度、曲率等。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单元12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点位为(X1,Y1,Z1)和所述第二空间点位为(X2,Y2,Z2)计算所述实际物理距离D;

D=

所述监测单元12以所述第一空间点位(X1,Y1,Z1)为球心,以一倍固定距离D0、二倍固定距离2D0、……、n倍固定距离nD0为半径对所述源节点依次进行信号传输测试,

对于任一固定距离iD0,其中,i=1,2,……,n;当以所述固定距离iD0进行信号传输测试时;

若所述固定距离iD0对应的第i位置处的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源节点发出的信号;则所述监测单元12判定所述第i位置为所述第一传输范围的第一临界范围点;

若所述固定距离iD0处的接收器接收到所述源节点发出的信号;则所述监测单元12以固定距离(i+1)D0为半径对所述源节点再次进行信号传输测试;

直至所述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源节点发出的信号,则所述监测单元12判定信号传输测试结束;

所述监测单元12以所述第二空间点位(X2,Y2,Z2)为球心,以一倍固定距离D0、二倍固定距离2D0、……、n倍固定距离nD0为半径对所述目标节点依次进行信号传输测试,

对于任一固定距离iD0,其中,i=1,2,……,n;当以所述固定距离iD0进行信号传输测试时;

若所述固定距离iD0对应的第i位置处的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发出的信号;则所述监测单元12判定所述第i位置为所述第二传输范围的第二临界范围点;

若所述固定距离iD0处的接收器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发出的信号;则所述监测单元12以固定距离(i+1)D0为半径对所述目标节点再次进行信号传输测试;

直至所述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发出的信号,则所述监测单元12判定信号传输测试结束;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范围F1为以所述第一空间点位为球心,以所述第一空间点位到所述第一临界范围间的距离为半径所构成的空间区域;

所述第二传输范围F2为以所述第二空间点位为球心,以所述第二空间点位到所述第二临界范围间的距离为半径所构成的空间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建筑物的荷载情况、结构体系和地质条件来确定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位置,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实际物理距离和传输范围,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根据节点位置确定的第一空间点位和第二空间点位来计算实际物理距离,而且通过多次信号传输测试在不同的距离上进行,从而确定第一传输范围和第二传输范围的临界范围点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节点之间的距离和传输范围;根据第一空间点位和第二空间点位分别确定第一传输范围和第二传输范围,以临界范围点作为判定依据确保传输范围内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且在临界范围点处对传输距离进行判定,避免数据传输的不稳定性和延迟;通过拓扑构建模块中的多个单元,对基础传输路径进行试验和优化;通过比较修正单元和最终锁定单元的判断,能够根据实际传输时延和数据丢失率综合评估传输路径的优劣,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节点位置确定、监测实际物理距离以及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路径优化,能够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路径,适用于不同建筑物设计标准和环境条件下的数据传输需求。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节点个数确定单元13根据所述实际物理距离D、所述第一传输范围F1和所述第二传输范围F2计算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间的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U1;

U1

其中,US=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拓扑构建模块2根据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U1确定各中间节点,包括:第一中间节点A1、第二中间节点A2……第U1中间节点AU1;并根据所述源节点A0、所述目标节点A0’和各中间节点构成所述初始基础传输路径Q(A0-A1-A2-……-AU1-A0’);

所述试探单元21将试探数据包根据所述初始基础传输路径Q(A0-A1-A2-……-AU1-A0’)进行数据传输,并根据传输结果确定所述试探数据包的实际数据量L1;其中,所述试探数据包的初始数据量为L0;

所述试探单元21根据所述实际数据量L1和所述初始数据量L0计算所述初始数据丢失率P;

P=[(L0-L1)/L0]×100%;

所述节点个数修正单元22根据所述初始数据丢失率P确定所述基础上临界跳数U1的可增跳数U’;

U’=ln(1-P0)/lnP;

其中,P0为所述节点个数修正单元22内设置的允许数据丢失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允许数据丢失率P0的设定受到应用需求指标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需求指标为在一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完整性需达到94%以上;

所述节点个数修正单元22根据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U1和所述可增跳数U’得到所述基础上临界跳数U2;

U2=U1+U’。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试探单元对初始基础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并根据传输结果确定实际数据量;通过计算初始数据丢失率,客观评估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情况,为后续的节点个数修正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根据初始数据丢失率来确定基础上临界跳数的可增跳数;通过根据允许数据丢失率和应用需求指标的设定,可以灵活调整基础上临界跳数,以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中数据传输的完整性需求;根据基础下临界跳数和可增跳数来得到基础上临界跳数可以根据实际数据完整度的情况,综合考虑源节点和中间节点的数量,精确地确定基础上临界跳数,从而优化传输路径的选择;实现准确、灵活的基础上临界跳数的确定,从而优化拓扑结构和路径选择,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础下临界跳数U1和所述基础上临界跳数U2构成所述基础临界跳数区间[U1,U2];

所述拓扑构建模块2以所述初始基础传输路径为基础,每次增加一个中间节点,并结合所述建筑物设计标准从而形成若干实际基础传输路径,包括:第一实际基础传输路径、第二实际基础传输路径……第n实际基础传输路径;

各实际基础传输路径构成所述基础传输路径列表,所述初步锁定单元23根据所述基础临界跳数区间[U1,U2]对各实际基础传输路径进行初步筛选以得到各待排序传输路径,包括:第一待排序传输路径、第二待排序传输路径……第U’待排序传输路径;其中,U’<n;

将各待排序传输路径构成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列表。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析单元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列表中各待排序传输路径的所述实际传输时延;所述分析单元用以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列表内的各待排序传输路径的所述实际数据完整度;

对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列表中的任一待排序传输路径,所述分析单元根据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实际传输时延t判断其传输速度是否合格;

若t≤t0,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传输速度合格;

若t>t0,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传输速度不合格;

其中,t0为所述分析单元内设定的标准传输时延;

所述分析单元根据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实际数据完整度H判断其传输质量是否合格;

若H≤H0,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传输质量不合格;

若H>H0,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传输质量合格;

其中,H0为所述分析单元内设定的标准数据完整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准传输时延t0设定为500毫秒,所述标准数据完整度设定为95%,标准传输时延和标准数据完整度的具体设定受到传输设备性能指标的影响,本实施例中传输设备性能指标为传输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需达到数据总量的10%以上,传输设备性能指标根据设备的运行时长和实时网络环境进行设定,例如,当设备已连续工作超过50h且实时网络环境较差时,此时的传输设备性能指标为8%,则标准传输时延t0应设定为580毫秒,标准数据完整度应设定为93%。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评估待排序传输路径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从而确定其合格性,方便地筛选出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都合格的传输路径,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对于任一待排序传输路径,若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所述传输速度和所述传输质量均合格;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为一级传输路径;

若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所述传输速度不合格且所述传输质量合格;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为二级传输路径;

若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所述传输速度合格且所述传输质量不合格;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为三级传输路径;

若该待排序传输路径的所述传输速度和所述传输质量均不合格;则所述分析单元判定该待排序传输路径为四级传输路径;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对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的所述四级传输路径进行删除,并将剩余的所述一级传输路径和所述三级传输路径按照各自对应的实际传输时延的快慢进行一次排序以得到所述第一顺序列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对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的所述四级传输路径进行删除,并将剩余的所述一级传输路径和所述二级传输路径按照各自对应的实际数据完整度的大小进行二次排序以得到所述第二顺序列表;

对于所述第一顺序列表和所述第二顺序列表;

若所述第一顺序列表和所述第二顺序列表中均有所述一级传输路径且唯一,则所述最终锁定单元判定该一级传输路径为所述最终传输路径;其中,若所述第一顺序列表和所述第二顺序列表中均有所述一级传输路径且唯一,则所述第一顺序列表中的一级传输路径与所述第二顺序列表中的一级传输路径一致;

若所述第一顺序列表和所述第二顺序列表中均有所述一级传输路径且不唯一,则所述比较修正单元对各一级传输路径计算所述整体传输评价值;并对各一级传输路径的整体传输评价值进行比较排序以形成所述最终顺序列表;所述最终锁定单元选择所述最终顺序列表中位于排序首位的一级传输路径作为所述最终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若所述第一顺序列表和所述第二顺序列表中均无所述一级传输路径,则所述最终锁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二顺序列表中位于排序首位的所述二级传输路径为所述最终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待排序传输路径进行分类和排序,以满足不同传输要求的数据传输需求,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场景下的传输要求;通过将合格的传输路径优先选择为一级传输路径,可以确保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获得较高的传输速度和质量,从而提高传输效率,通过根据实际传输时延和数据完整度进行排除和排序,可以筛选出最适合的传输路径,从而减少数据传输中的传输差错和数据丢失,提高传输准确性,对于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同时合格的情况,通过比较和计算整体传输评价值,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传输路径的优劣,提供更合理的传输方案,提高传输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本发明中各所述计算补偿参数、计算调节参数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平衡公式左右纲量,二是调节数值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不进行具体赋值,且,本实施例中各计算公式用于直观反映各数值间的调节关系,例如正相关,负相关,在无特殊说明的前提下,未具体限定数值的参数数值均取正。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海上无线Mesh网络可信协同服务方法
  • 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火灾报警方法
  • 无线mesh网络的自组织方法及装置
  • 一种Mesh自组织无线传感网同步休眠及低功耗通讯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9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