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稳定即用型多肽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35: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美容多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即用型多肽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活性美容多肽一般具有2~1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00~2000,其亲水性较强。因此,部分亲水性多肽在生物膜上的转运受到其亲水性的限制以及生物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尽管多肽对皮肤重塑有很高的功效,但部分多肽在透皮给药的条件下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还具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一种多肽在美容产品中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成分的内在活性及对作用部分的靶向性,前者并不能保证每一种多肽对皮肤的有效性,其有效性的发挥必然是多肽在皮肤部位达到有效浓度,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因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开发多肽透皮给药的技术十分重要。

微乳作为一种新型载药系统,生物利用度高,透皮吸收好,而且制备工艺简单。这些性质使微乳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可通过微乳提高化妆品中的生物活性多肽的透皮吸收和效力。微乳的透皮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1)通过作用于皮肤角质层而使活性成分透过皮肤。微乳进入角质层后,能分别作用于皮肤角质层的亲脂区和亲水区。微乳的疏水部分能直接进入角质层的脂质中或插入角质层的脂质区,破坏脂质层的双分子结构,从而使活性成分能够通过角质层;而微乳的亲水部分则能与角质层发生水合作用,其水相进入角质细胞的极性区时,会使角质双分子层的膜内体积增加,导致界面结构破坏,或通过与蛋白质的水化使细胞间蛋白质溶胀而破坏脂质双分子层结构。二者共同作用增强了活性成分在角质层的透过性,利于活性成分的渗透吸收。(2)微乳可以通过作用于皮肤附属器来促进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

微乳体系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微乳的应用情况。微乳体系中的液滴粒径一般为10~100nm,在产品贮存过程中液滴可能发生聚结、分层、絮乳等问题,从而导致微乳体系破坏,影响生物活性美容多肽的透皮吸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需要研究一种稳定性高、透皮吸收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生物活性美容多肽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通过将生物活性美容多肽制备成多肽溶液,与形成微乳体系所需的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分开贮存,多肽溶液和表面活性剂部分独立共存于同一双腔瓶中,在临用前混合,即时生成多肽微乳液,现配现用,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与此同时,多肽溶液与表面活性剂部分混合乳化后,可观察到体系呈现淡蓝色荧光,可以给消费者提示形成了微乳,由此可以放心使用,而且生物活性美容多肽微乳可以促进多肽的透皮吸收,从而发挥更好的技术效果,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即用型多肽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肽微乳液稳定性高,透皮吸收好,而且能够给消费者指示微乳液的生成。

本发明所述一种稳定即用型多肽微乳液,包括多肽部分、表面活性剂部分,所述多肽部分由以下原料组成:生物活性美容多肽、PEG-9甘油月桂酸酯、戊二醇、去离子水,所述表面活性剂部分由以下原料组成:氢化卵磷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棕榈酸异丙酯、生育酚乙酸酯、司盘-80、吐温-80、戊二醇、己二醇、去离子水,所述多肽部分和表面活性剂部分隔开存储于同一双腔瓶中,所述双腔瓶的两个腔室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所述连接部具有可开启的连接通道。

本发明所述多肽部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制作而成:

生物活性美容多肽:1.0%-10.0%;

PEG-9甘油月桂酸酯:1.0%-3.0%;

戊二醇:1.0%-5.0%;

去离子水:82.0%-97.0%。

所述生物活性美容多肽选自具有祛皱抗衰作用的多肽、具有美白祛斑作用的多肽、具有舒缓抗敏作用的多肽、具有祛除眼袋作用的多肽、具有生发固发作用的多肽。

所述具有祛皱抗衰作用的多肽包括三肽-1、乙酰基六肽-8、乙酰基八肽-3、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棕榈酰五肽-4、棕榈酰四肽-7、肌肽、三肽-1铜、棕榈酰三肽-1、棕榈酰三肽-5、棕榈酰寡肽、六肽-9、六肽-11、或其组合,各所述具有祛皱抗衰作用的多肽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001%-5%。

所述具有美白祛斑作用的多肽包括九肽-1、四肽-27、十肽-12、六肽-2、肌肽、谷胱甘肽、或其组合,各所述具有美白祛斑作用的多肽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001%-5%。

所述具有舒缓抗敏作用的多肽包括棕榈酰三肽-8、乙酰基四肽-15、乙酰基四肽-40、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乙酰基六肽-49、或其组合,各所述具有舒缓抗敏作用的多肽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001%-5%。

所述具有祛除眼袋作用的多肽包括乙酰基四肽-5、棕榈酰四肽-7、二肽-2、棕榈酰三肽-1、棕榈酰五肽-4、或其组合,各所述具有祛除眼袋作用的多肽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001%-5%。

所述具有生发固发作用的多肽包括三肽-1铜、乙酰基四肽-3、生物素三肽-1、肉豆蔻酰五肽-17、肉豆蔻酰六肽-16、或其组合,各所述具有生发固发作用的多肽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0001%-5%。

本发明所述表面活性剂部分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制作而成:

氢化卵磷脂:0.1%-1.0%;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0%-5.0%;

棕榈酸异丙酯:1.0%-5.0%;

生育酚乙酸酯:0.1%-0.5%;

司盘-80:0.5%-1.5%;

吐温-80:1.0%-5.0%;

戊二醇:1.0%-5.0%;

己二醇:0.1%-1.0%;

去离子水:76.0%-95.2%。

本发明所述的稳定即用型多肽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多肽部分的制备方法和表面活性剂部分的制备方法。

所述多肽部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将生物活性美容多肽、PEG-9甘油月桂酸酯、戊二醇、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500~800rpm转速下搅拌10~15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

(2)将过滤之后的液体灌装至双腔瓶的底部腔中,灌装量为0.2~0.5mL,得到所述多肽部分。

所述表面活性剂部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将氢化卵磷脂、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2)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棕榈酸异丙酯、生育酚乙酸酯、司盘-8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3)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4)搅拌降温至50℃,加入戊二醇、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5)将C液灌装至双腔瓶的瓶身腔中,灌装量为1.0~1.5mL,得到所述表面活性剂部分。

上述的稳定即用型多肽微乳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得到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隔开存储于同一双腔瓶中的制剂。

所述制剂在临用前开启连接部的连接通道,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接触,摇匀,即快速生成多肽微乳液。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通过将生物活性美容多肽制备成多肽溶液,与形成微乳体系所需的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分开贮存,多肽溶液和表面活性剂部分独立共存于同一双腔瓶中,可以长时间贮存而不会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并且易于携带和给药;

2、在临用前混合,即时生成微乳液,现配现用,稳定性好,可避免微乳体系在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聚结、分层、絮乳等问题,避免微乳体系破坏,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3、临用前混合乳化后,可观察到体系呈现淡蓝色荧光,可以给消费者提示形成了微乳,由此可以放心使用;

4、本发明通过快速生成生物活性美容多肽微乳液,可以促进透皮吸收,从而发挥更好的技术效果。

5、在微乳体系中,通过不同活性多肽的复配,作用于不同靶点,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解决祛皱抗衰、美白祛斑、舒缓抗敏、祛除眼袋、生发固发等一系列的皮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总肽体外累积透皮量和累积皮肤滞留量(24h)

图2多肽亮肤效果(28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测试例及附图对发明作详细的说明,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测试例及附图仅用作说明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制备稳定即用型祛皱抗衰多肽微乳液

1.1制备多肽部分

(1)将1.5%三肽-1、1.0%六肽-9、1.0%棕榈酰三肽-5、1.0%棕榈酰五肽-4、0.5%棕榈酰四肽-7、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溶液;

(2)将过滤后的溶液灌装至双腔瓶的底部腔中,灌装量为0.3mL,得到多肽部分。

1.2制备表面活性剂部分

(1)将0.5%氢化卵磷脂、87.7%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2)将3.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棕榈酸异丙酯、0.3%生育酚乙酸酯、1.0%司盘-80、2.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3)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4)搅拌降温至50℃,加入3.0%戊二醇、0.5%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5)将C液灌装至双腔瓶的瓶身腔中,灌装量为1.5mL,得到所述表面活性剂部分。

1.3将上述1.1与1.2步骤得到的多肽部分和表面活性剂部分,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得到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分隔开存储于同一双腔瓶中的制剂,临用前开启连接部的连接通道,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接触,摇匀,即快速生成祛皱抗衰多肽微乳液。

实施例2制备稳定即用型美白祛斑多肽微乳液

2.1制备多肽部分

(1)将1.5%肌肽、1.0%六肽-2、1.0%九肽-1、1.0%四肽-27、0.5%十肽-12、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溶液;

(2)将过滤后的溶液灌装至双腔瓶的底部腔中,灌装量为0.3mL,得到多肽部分。

2.2制备表面活性剂部分

(1)将0.5%氢化卵磷脂、87.7%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2)将3.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棕榈酸异丙酯、0.3%生育酚乙酸酯、1.0%司盘-80、2.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3)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4)搅拌降温至50℃,加入3.0%戊二醇、0.5%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5)将C液灌装至双腔瓶的瓶身腔中,灌装量为1.5mL,得到所述表面活性剂部分。

2.3将上述2.1与2.2步骤得到的多肽部分和表面活性剂部分,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得到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分隔开存储于同一双腔瓶中的制剂,临用前开启连接部的连接通道,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接触,摇匀,即快速生成美白祛斑多肽微乳液。

实施例3制备稳定即用型舒缓抗敏多肽微乳液

3.1制备多肽部分

(1)将1.5%棕榈酰三肽-8、1.0%乙酰基四肽-15、1.0%乙酰基四肽-40、1.0%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0.5%乙酰基六肽-49、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溶液;

(2)将过滤后的溶液灌装至双腔瓶的底部腔中,灌装量为0.3mL,得到多肽部分。

3.2制备表面活性剂部分

(1)将0.5%氢化卵磷脂、87.7%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2)将3.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棕榈酸异丙酯、0.3%生育酚乙酸酯、1.0%司盘-80、2.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3)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4)搅拌降温至50℃,加入3.0%戊二醇、0.5%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5)将C液灌装至双腔瓶的瓶身腔中,灌装量为1.5mL,得到所述表面活性剂部分。

3.3将上述3.1与3.2步骤得到的多肽部分和表面活性剂部分,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得到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分隔开存储于同一双腔瓶中的制剂,临用前开启连接部的连接通道,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接触,摇匀,即快速生成舒缓抗敏多肽微乳液。

实施例4制备稳定即用型祛除眼袋多肽微乳液

4.1制备多肽部分

(1)将1.5%乙酰基四肽-5、1.0%棕榈酰四肽-7、1.0%二肽-2、1.0%棕榈酰三肽-1、0.5%棕榈酰五肽-4、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溶液;

(2)将过滤后的溶液灌装至双腔瓶的底部腔中,灌装量为0.3mL,得到多肽部分。

4.2制备表面活性剂部分

(1)将0.5%氢化卵磷脂、87.7%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2)将3.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棕榈酸异丙酯、0.3%生育酚乙酸酯、1.0%司盘-80、2.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3)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4)搅拌降温至50℃,加入3.0%戊二醇、0.5%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5)将C液灌装至双腔瓶的瓶身腔中,灌装量为1.5mL,得到所述表面活性剂部分。

4.3将上述4.1与4.2步骤得到的多肽部分和表面活性剂部分,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得到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分隔开存储于同一双腔瓶中的制剂,临用前开启连接部的连接通道,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接触,摇匀,即快速生成祛除眼袋多肽微乳液。

实施例5制备稳定即用型生发固发多肽微乳液

5.1制备多肽部分

(1)将1.5%三肽-1铜、1.0%乙酰基四肽-3、1.0%生物素三肽-1、1.0%肉豆蔻酰五肽-17、0.5%肉豆蔻酰六肽-16、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溶液;

(2)将过滤后的溶液灌装至双腔瓶的底部腔中,灌装量为0.3mL,得到多肽部分。

5.2制备表面活性剂部分

(1)将0.5%氢化卵磷脂、87.7%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2)将3.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棕榈酸异丙酯、0.3%生育酚乙酸酯、1.0%司盘-80、2.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3)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4)搅拌降温至50℃,加入3.0%戊二醇、0.5%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5)将C液灌装至双腔瓶的瓶身腔中,灌装量为1.5mL,得到所述表面活性剂部分。

5.3将上述5.1与5.2步骤得到的多肽部分和表面活性剂部分,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得到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分隔开存储于同一双腔瓶中的制剂,临用前开启连接部的连接通道,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接触,摇匀,即快速生成生发固发多肽微乳液。

对比例1制备祛皱抗衰多肽微乳液

1.1将1.5%三肽-1、1.0%六肽-9、1.0%棕榈酰三肽-5、1.0%棕榈酰五肽-4、0.5%棕榈酰四肽-7、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多肽溶液;

1.2将0.5%氢化卵磷脂、87.7%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1.3将3.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棕榈酸异丙酯、0.3%生育酚乙酸酯、1.0%司盘-80、2.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1.4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1.5搅拌降温至50℃,加入3.0%戊二醇、0.5%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1.6将C液与1.1所得多肽溶液混合乳化,得到祛皱抗衰多肽微乳液。

对比例2制备美白祛斑多肽微乳液

2.1将1.5%肌肽、1.0%六肽-2、1.0%九肽-1、1.0%四肽-27、0.5%十肽-12、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多肽溶液;

2.2将0.5%氢化卵磷脂、87.7%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2.3将3.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棕榈酸异丙酯、0.3%生育酚乙酸酯、1.0%司盘-80、2.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2.4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2.5搅拌降温至50℃,加入3.0%戊二醇、0.5%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2.6将C液与2.1所得多肽溶液混合乳化,得到美白祛斑多肽微乳液。

对比例3制备舒缓抗敏多肽微乳液

3.1将1.5%棕榈酰三肽-8、1.0%乙酰基四肽-15、1.0%乙酰基四肽-40、1.0%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0.5%乙酰基六肽-49、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多肽溶液;

3.2将0.5%氢化卵磷脂、87.7%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3.3将3.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棕榈酸异丙酯、0.3%生育酚乙酸酯、1.0%司盘-80、2.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3.4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3.5搅拌降温至50℃,加入3.0%戊二醇、0.5%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3.6将C液与3.1所得多肽溶液混合乳化,得到舒缓抗敏多肽微乳液。

对比例4制备祛除眼袋多肽微乳液

4.1将1.5%乙酰基四肽-5、1.0%棕榈酰四肽-7、1.0%二肽-2、1.0%棕榈酰三肽-1、0.5%棕榈酰五肽-4、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多肽溶液;

4.2将0.5%氢化卵磷脂、87.7%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4.3将3.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棕榈酸异丙酯、0.3%生育酚乙酸酯、1.0%司盘-80、2.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4.4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4.5搅拌降温至50℃,加入3.0%戊二醇、0.5%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4.6将C液与4.1所得多肽溶液混合乳化,得到祛除眼袋多肽微乳液。

对比例5制备生发固发多肽微乳液

5.1将1.5%三肽-1铜、1.0%乙酰基四肽-3、1.0%生物素三肽-1、1.0%肉豆蔻酰五肽-17、0.5%肉豆蔻酰六肽-16、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多肽溶液;5.2将0.5%氢化卵磷脂、87.7%去离子水加入乳化锅中,升温至80℃~85℃,搅拌均匀,得到A相;

5.3将3.0%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0%棕榈酸异丙酯、0.3%生育酚乙酸酯、1.0%司盘-80、2.0%吐温-80加热至80℃~85℃,溶解完全,得到B相;

5.4将B相加入A相中,在3000rpm转速下均质3~5min;

5.5搅拌降温至50℃,加入3.0%戊二醇、0.5%己二醇,搅拌均匀,继续降温至40℃,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C液;

5.6将C液与5.1所得多肽溶液混合乳化,得到生发固发多肽微乳液。

对比例6制备祛皱抗衰多肽溶液

6.1制备多肽部分

(1)将1.5%三肽-1、1.0%六肽-9、1.0%棕榈酰三肽-5、1.0%棕榈酰五肽-4、0.5%棕榈酰四肽-7、2.0%PEG-9甘油月桂酸酯、3.0%戊二醇、90.0%去离子水置于混合容器中,在700rpm转速下搅拌12min,混合溶解,再用400目滤布过滤,得到过滤后的溶液;

(2)将过滤后的溶液灌装至双腔瓶的底部腔中,灌装量为0.3mL,得到多肽部分。

6.2制备去离子水部分

(1)将去离子水用400目滤布过滤;

(2)将过滤后的去离子水灌装至双腔瓶的瓶身腔中,灌装量为1.5mL,得到去离子水部分。

6.3将上述6.1与6.2步骤得到的多肽部分和去离子水部分,通过连接部组合在一起,得到多肽部分与去离子水部分分隔开存储于同一双腔瓶中的制剂,临用前开启连接部的连接通道,多肽部分与去离子水部分接触,摇匀,即得对比例的祛皱抗衰多肽溶液。

测试例1稳定性试验

1.1仪器

恒温恒湿箱

1.2试验依据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9001原料药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1.3试验条件与检验项目

加速试验:恒温恒湿箱40℃±2℃,RH75%±5%,考察6个月,以微乳是否澄清透明、是否分层、有无析出为考察标准,对微乳体系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1.4稳定性试验结果

实施例1-5、对比例1-5的样品在加速试验条件下放置6个月后,稳定性试验结果见下表1:

表1加速6个月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注:a、实施例的外观性状为样品在加速6个月之后,开启双腔瓶连接部的连接通道,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接触,摇匀,然后观察到的现象。

从表中稳定性试验结果可知,对比例1-5的样品在加速6个月之后,微乳体系遭到破坏,而实施例1-5的样品在加速6个月之后,开启双腔瓶连接部的连接通道,多肽部分与表面活性剂部分接触,摇匀,可观察到体系澄清透明、无分层、无析出,呈淡蓝色荧光,说明本发明通过将生物活性美容多肽制备成多肽溶液,与形成微乳体系所需的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分开贮存,多肽溶液和表面活性剂部分独立共存于同一双腔瓶中,可以长时间贮存而不会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并且易于携带和给药。在临用前将多肽溶液和表面活性剂部分混合,即时生成微乳液,现配现用,稳定性好,可避免微乳体系在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聚结、分层、絮乳等问题,避免微乳体系破坏。此外,临用前混合乳化后,可观察到体系呈现淡蓝色荧光,可以给消费者提示形成了微乳,由此可以放心使用。

测试例2体外累积透皮量及累积皮肤滞留量试验

2.1仪器

智能药物透皮扩散试验仪、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2.2试验样品

实施例1、对比例6

2.3试验方法

采用垂直式Franz扩散池法评价样品的透皮性能。将SD大鼠腹部的离体皮肤固定于扩散池接受室和供给室之间,取1mL样品于供给室的皮肤表面,有效扩散面积3.14cm

其中:Q

24h后,取下皮肤,超纯水洗去样品残液后剪碎,加入超纯水匀浆处理,超声5min,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经HPLC法检测,按以下公式计算总肽单位面积皮肤滞留量:

Q

其中,Q

2.4试验结果

实施例1、对比例6的样品在24h透皮扩散试验之后,样品中总肽的体外累积透皮量及累积皮肤滞留量如图1所示。

图1结果显示,实施例1经24h的累积透皮量为318.45μg/cm

测试例3美白功效测试

3.1受试者情况

选取60名志愿者,年龄在33-55岁之间,每一个人脸上至少有一个深色的斑点。

3.2试验设计

每组30人,一天两次使用实施例2、安慰剂(PBS缓冲液),连续使用28天。

比色测量法:用分光光度计于D0,D28分析皮肤色度参数(L*)。

皮肤色度参数(L*):是指与纯白参照物对比,受测体所观测到的亮度值,其中L*(亮度)即指从纯黑(L=0)到纯白(L=100)的亮度范围。

3.3试验结果

各组样品亮肤效果见图2,结果显示,28天后,安慰剂组的受试者肤色亮度变化不大,而实施例2的受试者肤色亮度显著提高。由此可知,在微乳体系中,通过增强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采用不同美白活性多肽的复配,作用于不同靶点,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发挥更加优异的美白祛斑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表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是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是替换,都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稳定即用型多肽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乳化剂组合物、包含其的稳定即用型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6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