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喷烘两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2:28


一种喷烘两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烘两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客车、工程机械、大型机床等等大型设备的涂装往往需要采用相应的喷烘两用房,喷烘两用房是一种便于进行汽车维修、工程机械设备涂装、大型机床涂装作业的密闭房间,其具有喷漆与烘干在同一房体内完成的特性,具有占地面积小,一次投资少等特点,故在行业内被称为喷烘两用房。然而,现有的喷烘两用房往往采用集中送风模式,风机能耗较高,对动、静室的要求也较高,且喷烘两用房在整体的安装以及模式的切换上都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烘两用系统,包括:

基础面;

烘喷房,所述烘喷房设置于所述基础面上的一侧;

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设置于所述基础面上的另一侧,所述安装平台靠近所述烘喷房的一侧设置;

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所述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

送风系统,所述送风系统的一端与所述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送风系统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喷房的顶部连接;

排风系统,所述排风系统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基础面下,所述排风系统的一端与所述烘喷房的底部连接,所述排风系统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包括:壳体、燃烧机、换热器、过滤器和风机,所述燃烧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过滤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插入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风机的一侧上具有一出风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废气出口,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燃烧机的一端设置有一废气进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送风系统的一端连接,所述废气进口通过循环风管与所述排风系统的中部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系统包括:主送风管、若干送风支管和若干送风调节阀,所述主送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连接,所述主送风管的另一端与若干所述送风支管的一端连接,每一所述送风支管均与所述主送风管串联,若干所述送风支管呈并联设置,且每一所述送风支管上均设置有一所述送风调节阀,若干所述送风支管的另一端均匀布置于所述烘喷房的顶部并与所述烘喷房的内部连通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排风系统包括:若干排风支管、若干过滤组件、主排风管和排风机,若干所述过滤组件均匀的布置于所述烘喷房的底部,若干所述排风支管的一端均匀地布置于所述烘喷房的底部,每一所述排风支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烘喷房的内部连通,每一所述所述排风支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主排风管的一端连接,且每一所述排风支管上均设置有一所述过滤组件,所述主排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风机连接,所述排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排风管上具有一第一安装位和一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位靠近所述排风机设置,所述第一安装位上设置有一第一电动风阀,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循环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风管上设置有一第二电动风阀。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格栅和漆雾过滤箱,所述格栅布置于所述烘喷房的内部的底面上,所述格栅正对所述排风支管的一端设置,所述漆雾过滤箱设置于所述排风支管和所述主排风管的连接处。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烘喷房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防爆灯箱。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烘喷房包括:框架本体、若干保温板和中效过滤系统,所述框架本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基础面上,若干所述保温板包围所述框架本体设置,所述框架本体内形成有一相对封闭的容置空间,所述中效过滤系统沿水平方向布置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上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间由上至下依次形成有动压室、静压室和烘喷室,所述中效过滤系统设置于所述静压室和所述烘喷室之间,所述动压室与所述送风系统的另一端连通设置。

一种烘喷两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的烘喷两用系统,还包括:温度监控系统和控制器,所述温度监控系统设置于所述烘喷房上,所述温度监控系统用于对烘喷房内的温度进行监控,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与所述温度监控系统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使用者根据工作需求判断所述烘喷两用系统进入喷漆状态或烘烤状态,若进入喷漆状态则进入步骤S2,若进入烘烤状态则进入步骤S5;

步骤S2,开启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关闭所述第二电动风阀;

步骤S3,启动所述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

步骤S4,使用者进入所述烘喷房进行喷漆作业;

步骤S5,开启所述第二电动风阀,关闭所述第一电动风阀;

步骤S6,输入一设定温度至所述控制器;

步骤S7,启动所述温度监控系统;

步骤S8,所述温度监控系统持续检测所述烘喷房内的温度是否超过所述设定温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9,若否则进入步骤S10;

步骤S9,所述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处于关机状态;

步骤S10,所述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发明的应用,采用模块化结构安装便捷,调试方便,且通过合理的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的设计使得能耗更低,更为环保,可适用于各种大型设备的喷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喷烘两用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喷烘两用系统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喷烘两用系统的后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喷烘两用系统的烘喷房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喷烘两用系统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喷烘两用系统的烘喷房剖视图;。

附图中:

1、基础面;2、烘喷房;3、安装平台;4、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5、送风系统;6、排风系统;41、壳体;42、燃烧机;43、换热器;44、过滤器;45、风机;51、主送风管;52、送风支管;53、送风调节阀;61、排风支管;62、过滤组件;63、主排风管;64、排风机;7、第一电动风阀;8、第二电动风阀;621、格栅;622、漆雾过滤箱;21、防爆灯箱;22、框架本体;23、保温板;24、中效过滤系统;25、保温卷帘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图6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喷烘两用系统,包括:基础面1;烘喷房2,烘喷房2设置于基础面1上的一侧;安装平台3,安装平台3设置于基础面1上的另一侧,安装平台3靠近烘喷房2的一侧设置;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设置于安装平台3上;送风系统5,送风系统5的一端与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连接,送风系统5的另一端与烘喷房2的顶部连接;排风系统6,排风系统6的一端设置于基础面1下,排风系统6的一端与烘喷房2的底部连接,排风系统6的另一端设置于安装平台3上。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安装平台3具有一定的竖直高度,安装平台3的一侧设置有相应的爬梯。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包括:壳体41、燃烧机42、换热器43、过滤器44和风机45,燃烧机42、换热器43和过滤器44均设置于壳体41内,风机45插入地安装于壳体41的一端,壳体41靠近风机45的一侧上具有一出风口,壳体41上设置有一废气出口,壳体41上靠近燃烧机42的一端设置有一废气进口,出风口与送风系统5的一端连接,废气进口通过循环风管与排风系统6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送风系统5包括:主送风管51、若干送风支管52和若干送风调节阀53,主送风管51的一端与出风口连接,主送风管51的另一端与若干送风支管52的一端连接,每一送风支管52均与主送风管51串联,若干送风支管52呈并联设置,且每一送风支管52上均设置有一送风调节阀53,若干送风支管52的另一端均匀布置于烘喷房2的顶部并与烘喷房2的内部连通设置。进一步地,上述的送风系统5采用了分段式送风的设置,可将经过过滤(加热)后的空气送入烘喷房2的喷漆区内,避免了集中送风时,空气无序进入,风机45损耗更低。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排风系统6包括:若干排风支管61、若干过滤组件62、主排风管63和排风机64,若干过滤组件62均匀的布置于烘喷房2的底部,若干排风支管61的一端均匀地布置于烘喷房2的底部,每一排风支管61的一端均与烘喷房2的内部连通,每一排风支管61的另一端均与主排风管63的一端连接,且每一排风支管61上均设置有一过滤组件62,主排风管63的另一端与排风机64连接,排风机64设置于安装平台3上。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排风机64的输出端应连接有一用于高空排放废气的排气塔。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排风支管61和主排风管63的部分于基础面1以下形成一定的地下通道。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排风系统6还包括:若干排风调节阀,每一送风支管52上均设置有一排风调节阀。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主排风管63上具有一第一安装位和一第二安装位,第一安装位相对于第二安装位靠近排风机64设置,第一安装位上设置有一第一电动风阀7,第二安装位与循环风管的一端连接,循环风管上设置有一第二电动风阀8。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的工作状态分为烘烤状态和喷漆状态。

喷漆状态:首先调节第一电动风阀7处于开启状态,第二电动风阀8处于关闭状态,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还具有一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初级过滤网,外部的空气由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配合送风系统5送入至烘喷房2内,并且空气在经过中效过滤系统24后均匀充斥整个烘喷室,并在被喷漆的工件周围形成风幕,喷漆时产生的漆雾不会在操作者呼吸位置停留而直接随着气流迅速向下进入排风系统6并在排风机64的作用下由排气塔高空排出。

烘烤状态:调节第二电动风阀8处于开启状态,调节第一电动风阀7处于关闭状态,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将外部的空气过滤后与热交换器换热并通过送风系统5送入烘喷室,由排风系统6排出烘喷房2后,循环至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可设置相应的新鲜空气补充口,将部分新鲜空气补入并随着循环后的具有一定温度的热空气再次被加热利用送回至烘喷房2,使得烘喷房2内的温度逐步升高,并且烘喷房2内设置有相应的温度监控系统,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燃烧器自动停机,当温度下降至设定温度4至5℃以下时,风机45和燃烧器再次开机工作从而保证烘喷房2内的温度保持恒定。最后当烘干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后,燃烧器自动关机,烘干操作结束。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过滤组件62包括:格栅621和漆雾过滤箱622,格栅621布置于烘喷房2的内部的底面上,格栅621正对排风支管61的一端设置,漆雾过滤箱622设置于排风支管61和主排风管63的连接处。进一步地,经过漆雾过滤箱622净化后的空气在排风机64的作用下通过相应的排气塔进行高空排放。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漆雾过滤箱622应采用至少对起雾捕捉效率达到98%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烘喷房2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防爆灯箱21。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烘喷房2包括:框架本体22、若干保温板23和中效过滤系统24,框架本体22固定设置于基础面1上,若干保温板23包围框架本体22设置,框架本体22内形成有一相对封闭的容置空间,中效过滤系统24沿水平方向布置于容置空间的上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框架本体22采用骨架式结构通过碳钢型材焊接或螺栓连接装配形成。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保温板23采用厚度为75mm的岩棉夹芯板拼装而成。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中效过滤系统24采用G3等级的过滤棉制成。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容置空间由上至下依次形成有动压室、静压室和烘喷室,中效过滤系统24设置于静压室和烘喷室之间,动压室与送风系统5的另一端连通设置。进一步地,空气通过送风系统5送入至喷烘房后先经过动压室,再通过静压室、再经过中效过滤系统24后进入烘喷室。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框架本体22上开设有一门洞,门洞内设置有一保温卷帘门25。进一步地,保温卷帘门25采用钢制保温型材制成。

对应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烘喷两用系统还具有如下的使用方法:

一种烘喷两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的烘喷两用系统,还包括:温度监控系统和控制器,温度监控系统设置于烘喷房2上,温度监控系统用于对烘喷房2内的温度进行监控,控制器通过线路与温度监控系统连接,控制器与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连接;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使用者根据工作需求判断烘喷两用系统进入喷漆状态或烘烤状态,若进入喷漆状态则进入步骤S2,若进入烘烤状态则进入步骤S5;

步骤S2,开启第一电动风阀7,关闭第二电动风阀8;

步骤S3,启动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

步骤S4,使用者进入烘喷房进行喷漆作业;

步骤S5,开启第二电动风阀8,关闭第一电动风阀7;

步骤S6,输入一设定温度至控制器;

步骤S7,启动温度监控系统;

步骤S8,温度监控系统持续检测烘喷房2内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温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9,若否则进入步骤S10;

步骤S9,控制器自动控制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处于关机状态;

步骤S10,控制器自动控制四元体送风加热装置4处于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控制器上还设置有相应的开关键,即用于控制本烘喷两用系统完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机状态,上述的使用方法仅在本系统处于开启状态时才可进行。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步骤S5进行前应预先对烘喷房2内是否有人进行检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喷烘两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具有送风系统的喷烘两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14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