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壁厚测量方法及壁厚测量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8:08


壁厚测量方法及壁厚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测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壁厚测量方法及壁厚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高压活动弯头的壁厚检测,通常是探头落在活动弯头的外表面的目标位置,来测量目标位置的壁厚。

目前,为了解壁厚变化规律,需要检测不同时间阶段同一测量点的壁厚值,但是,实际操作时,间隔一段时间后,探头很难准确地落在同一目标位置,不能准确测量同一测量点的壁厚,也就无法形成前后对比数据,不能有效分析活动弯头不同时间阶段的壁厚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壁厚测量方法及壁厚测量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准确测量同一测量点不同阶段的壁厚数据、无法对前后壁厚数据进行对比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壁厚测量方法,包括:

S1、将定位工装安装于弯头的第一位置;

S2、对位于所述定位工装上的所有定位孔中的至少部分所述定位孔进行取样,根据取样结果使主机的显示屏显示出第一记录载体,其中,所述第一记录载体包括多个第一数据记录位置,所取样的至少部分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一数据记录位置一一对应;

S3、探头依次伸入所取样的各个所述定位孔内,并测量各个所述定位孔所对应的弯头位置的壁厚值,各个所述第一数据记录位置分别记录所述探头在相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处所测得的壁厚值,形成第一数据记录库;

S4、将所述定位工装进行拆卸,间隔时间t后,将所述定位工装重新安装于所述弯头的第一位置;

S5、使主机的显示屏显示出第二记录载体,其中,所述第二记录载体包括多个第二数据记录位置,所取样的至少部分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第二数据记录位置一一对应;

S6、所述探头重新依次伸入所取样的各个所述定位孔内,并测量各个所述定位孔所对应的弯头位置的壁厚值,各个所述第二数据记录位置分别记录所述探头在相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处所测得的壁厚值,形成第二数据记录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壁厚测量装置,应用于弯头,所述弯头设有轴向定位基准和周向定位基准,所述壁厚测量装置包括:

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弯头的外表面,且所述定位工装设有轴向定位结构和周向定位结构,沿所述弯头的圆周方向,所述轴向定位结构与所述轴向定位基准对齐,沿所述弯头的轴向,所述周向定位结构与所述周向定位基准对齐,所述定位工装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探头,在所述定位工装安装于所述弯头的外表面的情况下,所述探头能够伸入所述定位孔以测量对应位置的壁厚值;

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探头电连接,且所述主机包括用于显示所述壁厚值的显示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通过将定位工装安装在弯头的同一个位置,并且对定位工装上的至少部分定位孔再次取样,进而使探头依次测量各个定位孔所对应位置的壁厚值,从而能够测得不同时间阶段、同一测量点的壁厚数据,也就是所形成的第一数据记录库和第二数据记录库,后续对第一数据记录库记录的各个壁厚值和第二数据记录库记录的各个壁厚值进行对比和分析,能够直观了解壁厚变化规律。

而且,弯头通常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靠近进口端的弯头部分冲刷程度比较严重,靠近出口端的弯头部分冲刷程度相对较小,故靠近进口端的弯头部分的管壁相对较薄,通过对不同时间阶段、同一测量点的数据对比,能够知晓冲刷程度比较严重的弯头部分的壁厚值范围,了解冲刷磨损情况和壁厚变化规律,必要情况下能够将靠近进口端的弯头部分和靠近出口端的弯头部分进行位置交换,将之前作为出口端的弯头代替之前进口端的弯头,如此一来,此时位于进口端的弯头的壁厚大于位于出口端的弯头的壁厚,能够实现弯头的继续使用,从而提高弯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壁厚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壁厚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公开的壁厚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取样定位孔与表格的对应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壁厚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定位工装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定位工装;110-主体部;111-第一端面;112-缺口;113-定位孔;120-卡接部;

200-弯头;210-环形凸起;211-环形定位面;220-安装孔;

300-探头;

400-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壁厚测量方法和壁厚测量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壁厚测量方法包括:

S1,将定位工装100安装在弯头200的第一位置。定位工装100安装后,定位工装100所在的位置为后续探头300进行壁厚测量划定了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位置”并非特指固定的一个位置,而是泛指弯头200的外表面的某一位置。

其中,定位工装100为壁厚测量装置的部件,壁厚测量装置主要包括定位工装100、探头300和主机400,探头300与主机400电连接,探头300用于落在弯头200的外表面以测量对应位置的壁厚,主机400的显示屏用于显示所测得的壁厚值,而定位工装100有助于对探头300在弯头200的外表面的落定位置进行定位,避免探头300的落定位置出现偏差。

具体地,定位工装100安装到弯头200上的安装方式可以为多种,安装方式可以为卡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当然,安装方式不仅限于上述几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工装100后续能够从弯头200的外表面拆卸下来。

S2,对位于定位工装100上的所有定位孔113中的至少部分定位孔113进行取样,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定位工装100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13,可以对所有定位孔113中的部分定位孔113进行取样,也可以对所有定位孔113进行取样。根据取样结果,将主机400的显示屏上显示出第一记录载体,其中,第一记录载体包括多个第一数据记录位置,每个第一数据记录位置记录一个壁厚值,所取样的至少部分定位孔113与第一数据记录位置一一对应。这样一来,每个定位孔113处对应位置的壁厚值不同,第一数据记录位置能够用来记录定位孔113对应位置的壁厚值。

具体地,所取样的至少部分定位孔113的数量可以与第一数据记录位置的数量相同,也可以第一数据记录位置的数量大于所取样的定位孔113的数量。也就是说,所取样的每个定位孔113都会有第一数据记录位置来记录其对应位置的壁厚值。在本实施例中,所取样的至少部分定位孔113的数量与第一数据记录位置的数量相同。

S3,探头300依次伸入所取样的各个定位孔113内,并测量各个定位孔113所对应的弯头200位置的壁厚值,各个第一数据记录位置分别记录探头300在相对应的定位孔113处所测得的壁厚值,在所有第一数据记录位置记录完壁厚值后,形成第一数据记录库,此时完成一个测量点某一时间阶段的壁厚测量过程。具体地,在所取样的定位孔113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探头300可以沿固定的方向依次伸入各个定位孔113内,当然,探头300也可以不沿固定方向依次伸入进行测量,总之,对探头300的伸入顺序不做限定。

可选地,第一记录载体可以为表格,第一数据记录位置可以为表格中的单元格。

S4,将定位工装100进行拆卸,间隔时间t后,将定位工装100重新安装于弯头200的第一位置。其中,时间t可以为10天、15天、20天等,指弯头200重新投入使用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弯头200重新投入使用,弯头200的壁厚值会再次发生变化,故需要再次进行壁厚测量。

具体地,在定位工装100与弯头200的外表面完全贴合的情况下,第一位置即为定位工装100与弯头200的外表面完全贴合时的位置。也就是说,只要使定位工装100与弯头200相贴合,就说明定位工装100安装在弯头200的第一位置。

在定位工装100与弯头200表面不完全贴合的情况下,定位工装100虽然能够安装在弯头200的外表面,但定位工装100的安装位置并非固定,安装位置可以为多个。为保证将定位工装100能够重新安装于第一位置,测量者可以在第一步的安装过程中对弯头200的外表面进行标记,定位工装100的某一位置对应该标记,然后在第四步的安装过程中,使定位工装100的同一位置与该标记再次对应,从而保证定位工装100再次安装于第一位置。

S5,使主机400的显示屏显示出第二记录载体,其中,第二记录载体包括多个第二数据记录位置,所取样的至少部分定位孔113与第二数据记录位置一一对应。这样一来,每个定位孔113处对应位置的壁厚值不同,第二数据记录位置能够用来记录定位孔113对应位置的壁厚值。

具体地,所取样的至少部分定位孔113的数量可以与第二数据记录位置的数量相同,也可以第二数据记录位置的数量大于所取样的定位孔113的数量。也就是说,所取样的每个定位孔113都会有第二数据记录位置来记录其对应位置的壁厚值。在本实施例中,所取样的至少部分定位孔113的数量与第二数据记录位置的数量相同。

可选的,第二记录载体可以为表格,第二数据记录位置可以为单元格。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记录载体和第二记录载体均为表格,第一数据记录位置和第二数据记录位置均为单元格,且两个表格完全相同。

S6,探头300重新依次伸入所取样的各个定位孔113内,并测量各个定位孔113所对应的弯头200位置的壁厚值,各个第二数据记录位置分别记录探头300在相对应的定位孔113处所测得的壁厚值,形成第二数据记录库。

同样地,在所取样的定位孔113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探头300可以沿固定的方向依次伸入各个定位孔113内,各个第二数据记录位置依次记录壁厚值,当然,探头300也可以不沿固定方向依次伸入进行测量,总之,对探头300的伸入顺序不做限定,最终对所取样的各个定位孔113完成对应位置的壁厚测量即可。

如此设置,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通过将定位工装100安装在弯头200的同一个位置,并且对定位工装100上的至少部分定位孔113再次取样,进而使探头300依次测量各个定位孔113所对应位置的壁厚值,从而能够测得不同时间阶段、同一测量点的壁厚数据,也就是所形成的第一数据记录库和第二数据记录库,后续对第一数据记录库记录的各个壁厚值和第二数据记录库记录的各个壁厚值进行对比和分析,能够直观了解壁厚变化规律。

进一步地,主机400内的处理器能够对第一数据记录库和第二数据记录库进行对比,知晓时间t内的壁厚变化,进而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壁厚变化量,可以预测多长时间后所测弯头200的壁厚达到最小极限值,一旦壁厚值小于最小极限值,该弯头200需要进行更换。

如图6所示,弯头通常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靠近进口端的弯头部分冲刷程度比较严重,靠近出口端的弯头部分冲刷程度相对较小,故靠近进口端的弯头部分的管壁相对较薄,靠近出口端的弯头部分的管壁相对较厚。在靠近进口端的弯头的壁厚值达到最小极限值之前,能够将之前作为出口端的弯头代替之前进口端的弯头,如此一来,更换位置后,位于进口端的弯头的壁厚大于位于出口端的弯头的壁厚,能够实现弯头的继续使用,从而提高弯头的利用率。

具体地,可以通过柱状图或折线图等形式,更直观地对比和分析第一数据记录库和第二数据记录库。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如图5所示,弯头200本身具备轴向定位基准和周向定位基准,定位工装100设有轴向定位结构和周向定位结构。此情况下,上述的将定位工装100安装于弯头200的第一位置,具体包括:将定位工装100安装于弯头200的外表面,沿弯头200的圆周方向,使定位工装100的轴向定位结构与弯头200的轴向定位基准对齐,即轴向定位结构与轴向定位基准位于同一圆周方向上;同时沿弯头200的轴向,使定位工装100的周向定位结构与弯头200的周向定位基准对齐,也就是说,周向定位结构与周向定位基准位于同一轴线方向上。

具体地,定位工装100的安装方式可以为卡接、螺栓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

如此设置,通过将轴向定位结构与轴向定位基准对齐,从而确定定位工装100的轴向位置,通过将周向定位结构与周向定位基准对齐,从而确定定位工装100的周向位置,最终确定定位工装100的位置。

可选地,定位工装100的内表面与弯头200的外表面能够完全贴合,上述所说的将定位工装100安装于弯头200的外表面,包括:将定位工装100卡接于弯头200的外表面,且定位工装100的内表面与弯头200的外表面相贴合,相当于直接借助外力,将定位工装100套在弯头200的外表面。此情况下,壁厚测量方法即为图2所示的流程图。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定位工装100卡接于弯头200的外表面,但定位工装100与弯头200并非完全贴合,同样能够实现定位工装100的安装。

如此设置,通过卡接方式,能够快速、简单地实现定位工装100的安装和拆卸;而且定位工装100与弯头200相贴合,便于后期探头300伸入定位工装100的定位孔113来准确测量对应位置的壁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弯头200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凸起210,轴向定位基准为设于环形凸起210的环形定位面211,轴向定位结构为定位工装100的第一端面111。上述所说的沿弯头200的圆周方向,使定位工装100的轴向定位结构与弯头200的轴向定位基准对齐,包括:使定位工装100的第一端面111与环形定位面211在弯头200的轴向限位接触。第一端面111与环形定位面211在轴向接触,相当于二者在弯头200的圆周方向对齐。

如此一来,第一端面111和环形定位面211均沿圆周方向延伸,故二者在轴向限位接触后,不仅能确定定位工装100的轴向位置,还能够避免定位工装100在轴向上继续移动,从而固定定位工装100的轴向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周向定位基准为设于弯头200的表面的安装孔220,周向定位结构为设于定位工装100的边缘的缺口112,上述所说的沿弯头200的轴向,使定位工装100的周向定位结构与弯头200的周向定位基准对齐,即沿弯头200的周向,安装孔220与缺口112对齐。具体地,如图7所示,沿弯头200的轴向,定位工装100包括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缺口112设置在第二端面。

在其它实施例中,缺口112可以由箭头等其它标记结构代替,只要标记结构对齐安装孔220即可。

如此一来,通过安装孔220与缺口112对齐,确定定位工装100的周向位置。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如图7所示,定位工装100设有多个定位孔组,定位孔组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各个定位孔组均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定位孔113,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如图3所示,上述所说的对位于定位工装100上的所有定位孔113中的至少部分定位孔113进行取样,包括:对多个定位孔组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孔组进行取样,并对所取样的每个定位孔组的所有定位孔113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孔113进行取样。

具体地,第一方向可以为弯头200的轴向,第二方向为弯头200的圆周方向;第一方向也可以为弯头200的圆周方向,第二方向为弯头200的轴向。

在本实施例中,对每个定位孔组都进行取样,并对每个定位孔组的所有定位孔组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孔113进行取样。而且,第一记录载体和第二记录载体均为表格,表格的行数与所取样的定位孔组的数量相同,也就是说,每一行表格都对应一个定位孔组,而且,每行表格的单元格数量与对应的定位孔组中所取样的定位孔11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具体地,表格可以选择左对齐的方式,即每一行表格的第一个单元格对齐,每一行表格的第二个单元格对齐,以此类推。

如此设置,单元格的排列方式与所取样的定位孔113的排列方式基本相同,能够更直观体现所取样的是哪部分定位孔11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定位孔组沿弯头200的轴向间隔排列,同一定位孔组的多个定位孔113沿弯头200的圆周方向排列,比如,表格的行数为5、每一行的单元格数为3,也就是说,对其中5个定位孔组进行取样,同时对所取样的定位孔组中的其中3个定位孔113进行取样。

可选地,各个定位孔113分别对应有位置坐标,第一数据记录位置在记录壁厚值的同时,还记录对应的定位孔113所对应的位置坐标。当然,第二数据记录位置在记录壁厚值的同时,也可以记录对应的定位孔113所对应的位置坐标。

具体地,沿弯头200的轴向,各个定位孔组对应的轴向位置可以记录为1、2、3、4、5、6……,沿弯头200的周向,同一定位孔组的各个定位孔113对应的周向位置可以记录为a、b、c、d、e、f……。如图4所示的所有定位孔113中,带有剖面线的定位孔113代表进行取样的定位孔113,未带有剖面线的定位孔113代表不取样的定位孔113,且图4中的表格中记录所取样的定位孔113的位置坐标,其中,若所取样的其中一个定位孔113位于第2个定位孔组、且对应该定位孔组的位置c,则该定位孔113的位置坐标为2c,对应的单元格不仅记录壁厚值,还记录其位置坐标2c。当然,也可以对各个定位孔组的轴向位置记录为a、b、c、d、e、f……,对同一定位孔组的各个定位孔113对应的周向位置记录为1、2、3、4、5、6……,则该定位孔113的位置坐标为c2。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标记各个定位孔113的位置。

如此设置,在第一数据记录库中记录所取样的各个定位孔113的位置坐标,后期再次取样时,便于依据各个位置坐标来使探头300伸入对应的定位孔113中,测量者无需再另外记录或标记所取样的定位孔113,简单方便。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壁厚测量方法还包括:在形成第一数据记录库或形成第二数据记录库之后,对未处于预设壁厚范围的壁厚值进行标记。可选的,标记方式可以是对壁厚值的数据本身进行标记,也可以是对壁厚值所在的数据记录位置即单元格进行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壁厚测量方法还包括:

S31、在形成第一数据记录库之后,对未处于预设壁厚范围内的壁厚值进行标记;

S61、在形成第二数据记录库之后,对未处于预设壁厚范围内的壁厚值进行标记。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形成第二数据记录库之后,再对第一数据记录库中和第二数据记录库中未处于预设壁厚范围内的壁厚值进行标记。

具体地,预设壁厚范围包括第一预设壁厚范围和第二预设壁厚范围,对未处于预设壁厚范围的壁厚值进行标记,包括:对处于第一预设壁厚范围内的壁厚值所在的单元格以第一颜色标记;对处于第二预设壁厚范围内的壁厚值所在的单元格以第二颜色标记;对未处于预设壁厚范围内的壁厚值所在的单元格以第三颜色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壁厚范围为17mm-18mm,第二预设壁厚范围为18mm-19mm,未处于预设壁厚范围则是指小于17mm。

如此设置,对处于不同范围内的壁厚值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可以更直观地显示哪些定位孔113对应位置的壁厚值更小,或者说体现弯头200哪些位置的壁厚更危险,哪些定位孔113对应位置的壁厚值处于正常范围内。

请参考图5-图7,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壁厚测量装置,包括定位工装100、探头300和主机400。该壁厚测量装置应用于弯头200,弯头200设有轴向定位基准和周向定位基准。

其中,定位工装100有助于对探头300在弯头200的外表面的落定位置进行定位,避免探头300的落定位置出现偏差,定位工装100可拆卸地安装于弯头200的外表面,且定位工装100设有轴向定位结构和周向定位结构。具体地,定位工装100的可拆卸安装方式可以为多种,比如卡接、螺栓连接等方式。沿弯头200的圆周方向,轴向定位结构与轴向定位基准对齐,即轴向定位结构与轴向定位基准位于同一圆周方向上;沿弯头200的轴向,周向定位结构与周向定位基准对齐,也就是说,周向定位结构与周向定位基准位于同一轴线方向上。

这样一来,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对定位工装100进行安装和拆卸;而且,通过将轴向定位结构与轴向定位基准对齐,确定定位工装100的轴向位置,通过将周向定位结构与周向定位基准对齐,进而确定定位工装100的周向位置,最终确定定位工装100在弯头200上的安装位置。

定位工装100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13,定位孔113可以规则分布,也可以不规则分布。在定位工装100安装于弯头200的外表面的情况下,多个定位孔113分别对应弯头200的外表面的不同位置,探头300能够通过伸入不同的定位孔113内,以测量不同位置的壁厚值。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探头300的外表面与定位孔113的边缘相互配合。

主机400与探头300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且主机400包括用于显示壁厚值的显示屏。主机400与探头300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壁厚测量仪,主要利用超声波脉冲反射原理来进行厚度测量,当探头发射的超声波脉冲通过被测物体到达材料分界面时,脉冲被反射回探头通过精确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时间来确定被测材料的厚度。

如此设置,该壁厚测量装置增加定位工装100,并通过轴向定位和周向定位来确定定位工装100在弯头200上的具体安装位置,从而能够使探头300在不同时间阶段准确落在同一测量位置,实现对弯头200同一测量点、不同时间阶段的壁厚测量,实现壁厚值对比,进而了解壁厚值变化规律。

可选地,如图5和图7所示,弯头200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凸起210,轴向定位基准为设于环形凸起210的环形定位面211,轴向定位结构为定位工装100的第一端面111,定位工装100的第一端面111与环形定位面211在弯头200的轴向限位接触,相当于环形定位面211与第一端面111在圆周方向对齐。

如此设置,不仅能确定定位工装100的轴向位置,环形定位面211还能够避免定位工装100在轴向上继续移动,从而固定定位工装100的轴向位置。

可选地,周向定位基准为设于弯头200表面的安装孔220,周向定位结构为设于定位工装100的边缘的缺口112,在弯头200的轴向上,安装孔220与缺口112对齐。具体地,沿弯头200的轴向,定位工装100包括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缺口112设置在第二端面。如此一来,通过安装孔220与缺口112在轴向对齐,确定定位工装100的周向位置。

在其它实施例中,缺口112可以由箭头等其它标记结构代替,能够用来对齐安装孔220以确定周向位置即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定位工装100卡接在弯头200的外表面,且定位工装100的内表面与弯头200的外表面相贴合。也就是说,直接借助外力,能够实现定位工装100的卡接和拆卸。具体地,可以在定位工装100和弯头200的表面其中一者设置卡槽,另一者设置卡块,卡块能够伸入卡槽内。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工装100与弯头200相卡接,但定位工装100与弯头200并非完全贴合,同样能够实现定位工装100的安装。

如此设置,通过卡接方式,能够快速、简单地实现定位工装100的安装和拆卸;而且定位工装100与弯头200相贴合,便于后期探头300伸入定位工装100的定位孔113来准确测量对应位置的壁厚。

可选地,如图7所示,定位工装100包括主体部110和至少两个卡接组,定位孔113设置于主体部110,卡接组沿弯头200的轴向间隔设置;各个卡接组均包括两个卡接部120,沿弯头200的圆周方向,两个卡接部120分别设于主体部110的两端,且两个卡接部120之间的距离小于弯头200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卡接组的数量为两个,沿弯头200的轴向,两个卡接组分别位于主体部110的两端,同一卡接组的两个卡接部120的结构相同。

在安装时,通过外力增大两个卡接部120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两个卡接部120之间的距离值稍大于弯头200的外径,弯头200能够通过两个卡接部120之间的空间而伸入定位工装100围成的空间内,弯头200伸入后,两个卡接部120之间的距离又缩小至之前的距离,从而使定位工装100套在弯头200的外表面;同样地,在拆卸定位工装100时,外力作用于主体部110,两个卡接部120沿弯头200的外表面移动,两个卡接部120之间距离增大,从而使弯头200脱离定位工装100围成的空间内,在弯头200脱离后,两个卡接部120之间的距离缩小至之前的距离。

具体地,卡接部120和主体部110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定位工装100的材质为尼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能够发生微小变形,从而使两个卡接部120之间的距离能够增大而卡在弯头200的外周。

可选地,如图7所示,定位工装100设有多个定位孔组,定位孔组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且各个定位孔组均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定位孔113,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具体地,同一定位孔组的多个定位孔113可以间隔设置,即相邻的两个定位孔113之间可以不连通,当然,相邻的两个定位孔113之间也可以相连通,但在探头300伸入其中一个定位孔113后,探头300的位置不会发生错位。

可选地,第一方向可以为弯头200的圆周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弯头200的轴向,每个定位孔组的定位孔113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弯头200的轴向,第二方向为弯头200的圆周方向。

如此设置,定位孔113以规则方式排列,测量者便于选择对哪些定位孔113进行取样,同时也便于依次测量各个定位孔113对应位置的壁厚值。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孔113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进行排列。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相关技术
  • 具有壁厚测量传感器的无人驾驶飞行器、相应壁厚测量方法以及用于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具有壁厚测量传感器的改装套件
  • 壁厚测量方法及壁厚测量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80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