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成像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0:30


成像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有关于一种成像系统镜组及取像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上的小型化成像系统镜组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由于往昔的光学镜头较不易在成像品质、敏感度、光圈大小、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以符合需求。

发明内容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其透过第三透镜屈折力的配置及透镜分布,有利于修正球差并平衡成像系统镜组的体积分布。

依据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所述六片透镜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各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以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至少一透镜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12,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视角为FOV,其满足下列条件:0.45

依据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所述六片透镜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各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以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3456,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视角为FOV,其满足下列条件:0.45

依据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所述六片透镜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各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以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0.78

<1.90;以及R6/R7<1.25。

依据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成像系统镜组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

依据本揭示内容更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装置。

依据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所述六片透镜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各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以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二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0.45

依据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所述六片透镜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各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以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四透镜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者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点。成像系统镜组还包含一光圈,光圈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所述T12、T23、T34、T45、T56中的最大者为ATmax,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0.85

依据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所述六片透镜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各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以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点。成像系统镜组还包含一光圈,光圈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所述T12、T23、T34、T45、T56中的最大者为ATmax,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0.85

依据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容置机构以及一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第一透镜容置机构包含一第一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包含至少一透镜,所述至少一透镜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二透镜容置机构包含一棱镜以及一第二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包含至少一透镜,棱镜及所述至少一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一透镜群的一光轴为一第一光轴,第二透镜群的一光轴为一第二光轴。成像系统镜组还包含一遮光元件,遮光元件包含一遮光部分以及一通光部分,其中遮光部分为遮光元件中光线无法通透的一部分,通光部分为遮光元件中光线可通透的一部分,通光部分可定义一外接圆以及一内接圆。外接圆为通光部分的一最大孔径,遮光元件的通光部分的最大孔径的外接圆的半径为D1;内接圆为无涵盖遮光部分的最大孔径,遮光元件中无涵盖遮光部分的最大孔径的内接圆的半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0.5

依据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容置机构以及一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第一透镜容置机构包含一第一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包含至少一透镜,所述至少一透镜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二透镜容置机构包含一棱镜以及一第二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包含至少一透镜,棱镜及所述至少一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一透镜群的一光轴为一第一光轴,第二透镜群的一光轴为一第二光轴。棱镜物侧表面与第一光轴的交点沿第二光轴至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的最短距离为PD1,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第一透镜群的最物侧透镜表面至最像侧透镜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1,第二透镜群的最物侧透镜表面至最像侧透镜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2,第一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THP1,第二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THP2,其满足下列条件:0.20

当T23/f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透镜分布,有助于平衡成像系统镜组体积分布。

当(R11-R12)/(R11+R12)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透镜中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以修正成像系统镜组像弯曲像差。

当FOV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使成像系统组具有广视角的特性,并能避免因视角过大所产生的畸变等像差。

当f2/f1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屈折力,以修正像差。

当f/f12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整体屈折力,以修正像散等像差。

当f5×f6/(f×f)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的整体屈折力,有助于压缩体积与修正像差。

当f/f3456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第三透镜至第六透镜的整体屈折力,有助于增加中心聚光的品质。

当(R6-R7)/(R6+R7)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透镜中邻近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以修正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色差。

当R6/R7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中邻近二曲面的曲率半径,有助于减少周边视场的成像色差。

当f/R1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的屈折力与第一透镜的表面面形,有助于提升成像效果。

当(R3-R4)/(R3+R4)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二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以改善成像中心聚光效果。

当ATmax/f满足上述条件时,可在成像系统镜组中放置其他光学构件,利于机构配置,增加产品使用灵活度。

当SL/TL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光圈位置与成像系统镜组总长度的比例关系,有助于缩减成像系统镜组开口的大小并维持成像大小。

当f/R7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的屈折力与第四透镜的表面面形,有助于减少中心视场的球差。

当D2/D1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具遮光功能元件的几何外型,借以与电子装置的其他元件互相搭配,增加电子装置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

当PD1/ImgH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棱镜的几何大小,有助于增加棱镜承靠处的尺寸,增加产品组装稳定性。

当(TD1+TD2)/(THP1+THP2)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第一透镜群的最物侧到最像侧的距离与第二透镜群的最物侧到最像侧的距离的总和与第一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与第二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的总和的比例,有助于减少总长度并减少组装困难度。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3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5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7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7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9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9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1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1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1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3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1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八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5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17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九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7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九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1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九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19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19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2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十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2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1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2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十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2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二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3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配合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图;

图2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十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

图2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中参数的示意图;

图25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中参数的另一示意图;

图25C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中参数的另一示意图;

图25D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以及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的示意图;

图25E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以及第二透镜容置机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5F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中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的示意图;

图25G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的示意图;

图25H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中遮光元件的示意图;

图25I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中第三透镜的示意图;

图25J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中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26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中参数的示意图;

图26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中参数的另一示意图;

图26C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中参数的另一示意图;

图26D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以及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的示意图;

图26E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以及第二透镜容置机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6F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中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的示意图;

图26G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的示意图;

图26H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中遮光元件的示意图;

图26I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中遮光片的示意图;

图26J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中第六透镜的示意图;

图27A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部分参数、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临界点的示意图;

图27B绘示依照图1B第一实施例中部分参数、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临界点的示意图;

图28绘示依照第一实施例中部分参数的示意图;

图29A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系统镜组搭配镜筒的示意图;

图29B绘示依照图1B第一实施例中成像系统镜组搭配镜筒的示意图;

图30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31B绘示依照图31A中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31C绘示依照图31A中电子装置的系统示意图;

图32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七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33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八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34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九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34B绘示依照图34A中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3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的光路转折元件在成像系统镜组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图35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的光路转折元件在成像系统镜组中的另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以及

图35C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的二光路转折元件在成像系统镜组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符号说明】

200,300,400,500:电子装置

1,2,3,4,5,6,7,8,9,10,11,12,13,14,100,110,120,130,140,310,320,33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10,520,530,540:取像装置

101:成像镜头

102:驱动装置组

103:电子感光元件

104:影像稳定模块

201,301,401:闪光灯模块

202:对焦辅助模块

203:影像信号处理器

204,504:使用者界面

205:影像软件处理器

206:被摄物

ST:光圈

S1,S2:光阑

E1:第一透镜

E2:第二透镜

E3:第三透镜

E4:第四透镜

E5:第五透镜

E6:第六透镜

E7:滤光元件

E8:反射元件

IMG:成像面

IS:电子感光元件

IP:反曲点

CP:临界点

G1,G2:镜筒

X:光轴

OA1,X1:第一光轴

OA2,X2:第二光轴

OA3:第三光轴

LF,LF1,LF2:光路转折元件

LG:透镜群

CM1:第一透镜容置机构

CM2:第二透镜容置机构

B1,B2,B3,B4:遮光片

C1:遮光部分

C2:通光部分

AS:承靠面

CM1L:第一透镜容置机构沿第一光轴的最大长度

CM2L:第二透镜容置机构沿第二光轴的最大长度

CM1O: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大外径

PC:棱镜容置空间

LC:透镜容置空间

PCL:棱镜容置空间沿第二光轴的最大长度

LCL:透镜容置空间沿第二光轴的最大长度

OP:开口

f: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Fno:成像系统镜组的光圈值

HFOV:成像系统镜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

FOV: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视角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5:第五透镜的焦距

f6:第六透镜的焦距

f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

f3456: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

f56: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

N3:第三透镜的折射率

N6:第六透镜的折射率

V3:第三透镜的阿贝数

V4:第四透镜的阿贝数

V5: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V6:第六透镜的阿贝数

CT1: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T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23: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34: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45: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T56: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ΣAT:成像系统镜组中各二相邻的透镜于光轴上间隔距离的总和

ATmax:T12、T23、T34、T45、T56中的最大者

ImgH: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

R1: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7: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11: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12: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Y11: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

Y22: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

Y62: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

TL: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SL:光圈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EPD:成像系统镜组的入射瞳直径

SDB1:涵盖开口的外接圆的半径

SDB2:无涵盖第一透镜容置机构的内接圆的半径

Y1R1:第一透镜物侧表面最大有效径

RBH:第二透镜容置机构沿第一光轴方向的高度

THP1:第一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

THP2:第二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

DH:成像系统镜组中最物侧的开口表面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沿第一光轴的最小高度差

PG1:棱镜物侧表面至相邻的透镜表面最大有效径处平行于第一光轴的距离

PG2:棱镜像侧表面至相邻的透镜表面最大有效径处平行于第二光轴的距离

PD1:棱镜物侧表面与第一光轴的交点沿第二光轴至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的最短距离

PD2:棱镜像侧表面与第二光轴的交点沿第一光轴至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的最短距离

TD1:第一透镜群的最物侧透镜表面至最像侧透镜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TD2:第二透镜群的最物侧透镜表面至最像侧透镜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D:承靠面沿第一光轴的长度

D1:遮光元件的通光部分的最大孔径的外接圆的半径

D2:遮光元件中无涵盖遮光部分的最大孔径的内接圆的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所述六片透镜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为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各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以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所述六片透镜中任二相邻的透镜间于光轴上皆可具有一空气间距,其可避免相邻透镜彼此接触,以减少透镜的制造以及组装困难度。

第一透镜可为新月形,其有助于压缩成像系统镜组物侧端体积。详细来说,新月形是指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一者的近光轴处为凹面,另一者的近光轴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其可与第一透镜相互配合以修正球差等像差。第二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其可调整第二透镜的面形与屈折力以修正像差。

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可与第四透镜相互配合以修正球差等像差。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可调整第三透镜的面形与屈折力以周边视场的色差。

第四透镜物侧表面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可调整第四透镜的面形与屈折力以修正像差。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离轴处可包含至少一凸面,其可调整第四透镜的面形,有助于减少成像系统镜组有效径的高度。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离轴处可包含至少一凸面,其可调整第四透镜的面形,有助于修正像弯曲等离轴像差。

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其可与邻近透镜调整整体焦距以在成像系统镜组的总长度与成像品质间取得平衡。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可皆为非球面,其可使透镜表面随高度有不同的曲率变化,以减少不同视场的成像彗差。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者可包含至少一反曲点,其有助于在有限体积中获得更大的成像面尺寸。

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其可减少中心视场的球差。第六透镜物侧表面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其可调整光线的行进方向,有助于增大成像面。第六透镜像侧表面近光轴处可为凹面,有助于缩减后焦长度。另外,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可包含至少一反曲点,其有助于增大成像面尺寸并减少像弯曲。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可包含至少一临界点,其可利于修正像弯曲。

第五透镜的屈折力与第六透镜的屈折力正负值可为相异。借此,透过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相互配合可修正球差等像差。

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至少一透镜的至少一表面可包含至少一反曲点。借此,可提升透镜表面变化程度,有助于修正像差与压缩透镜体积。另外,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至少二透镜的至少一表面可分别包含至少一反曲点。再者,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至少三透镜的至少一表面可分别包含至少一反曲点。

成像系统镜组可还包含一反射元件,其设置于第一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可转折光轴使成像系统镜组尺寸轻薄化。另外,反射元件可设置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具体而言,反射元件可为棱镜、面镜等,其中棱镜的材质可为玻璃、塑胶等,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详细来说,棱镜的入射面可为平面或曲面;棱镜的出射面可为平面或曲面。

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可为一前群透镜组,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可为一后群透镜组,后群透镜组可相对于前群透镜组移动。透过以后群透镜组作为自动对焦系统的移动镜片,可拍摄于不同物距时对焦于更理想的位置,以增加成像品质。另外,第一透镜可相对于第六透镜移动。借此,可应用于拍摄不同物距下的物体,可增加被拍摄物的细部分辨率。必须说明的是,后群透镜组的移动方式可为平行于光轴移动、垂直于光轴移动、转动等,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0.45

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0.80<(R11-R12)/(R11+R12)<1.20。借此,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透镜中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以修正成像系统镜组像弯曲像差。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0.55<(R11-R12)/(R11+R12)<0.75。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0.35<(R11-R12)/(R11+R12)<1.20。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35<(R11-R12)/(R11+R12)<0.55。

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视角为FOV,其满足下列条件:30.0度

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1.22

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12,其满足下列条件:0.16

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其满足下列条件:f5×f6/(f×f)<0.90。借此,可调整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的整体屈折力,有助于压缩体积与修正像差。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50.0

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3456,其满足下列条件:0.55

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0.75<(R6-R7)/(R6+R7)<1.50。借此,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透镜中邻近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以修正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色差。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0.65<(R6-R7)/(R6+R7)<0.50。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0.47<(R6-R7)/(R6+R7)<1.90。

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R6/R7<1.25。借此,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中邻近二曲面的曲率半径,有助于减少周边视场的成像色差。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2.0

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其满足下列条件:-0.90

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0<(R3-R4)/(R3+R4)。借此,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二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以改善成像中心聚光效果。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0.30<(R3-R4)/(R3+R4)<2.50。

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N3,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6,其满足下列条件:1.60<(N3+N6)/2。借此,可使透镜材质相互配合,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更大的像高。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1.65<(N3+N6)/2<1.75。

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成像系统镜组中各二相邻的透镜于光轴上间隔距离的总和为ΣAT,其满足下列条件:0<(T34+T56)/ΣAT<0.09。借此,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中透镜间的间距,以压缩成像系统镜组的体积。

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56,其满足下列条件:0.75

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其满足下列条件:0.30<(CT1+T12+CT2)/f<0.85。借此,可调整成像系统镜组物侧端透镜分布以压缩物侧端体积。

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1.00

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4,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2.50<(V4+V5)/(V3+V6)<4.00。借此,可使透镜材质相互配合,以修正色差等像差。

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56,其满足下列条件:0.25

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12.00

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12,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7.50

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3.50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成像系统镜组的入射瞳直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6.00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3.00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62,其满足下列条件:2.00

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2.30

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其满足下列条件:0.01<(T34+T56)/f<0.15。借此,可调整透镜分布,有助于平衡成像系统镜组的体积分布。

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22,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62,其满足下列条件:2.00

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五透镜E5与第六透镜E6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所述T12、T23、T34、T45、T56中的最大者为ATmax,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0.85

成像系统镜组可还包含一光圈,光圈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其满足下列条件:0.90≤SL/TL<1.50。借此,可调整光圈位置与成像系统镜组总长度的比例关系,有助于缩减成像系统镜组开口的大小并维持成像大小。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1.0≤SL/TL<1.20。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0.93≤SL/TL<1.30。

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0.0

以机构方面来说,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容置机构以及一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第一透镜容置机构包含一第一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包含至少一透镜,透镜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二透镜容置机构包含一棱镜以及一第二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包含至少一透镜,棱镜及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一透镜群的一光轴为一第一光轴,第二透镜群的一光轴为一第二光轴。

成像系统镜组可还包含一遮光元件,遮光元件包含一遮光部分以及一通光部分,遮光部分为遮光元件中光线无法通透的一部分,通光部分为遮光元件中光线可通透的一部分,通光部分可定义一外接圆以及一内接圆。外接圆为通光部分的一最大孔径,遮光元件的通光部分的最大孔径的外接圆的半径为D1;内接圆为无涵盖遮光部分的最大孔径,遮光元件中无涵盖遮光部分的最大孔径的内接圆的半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0.5

棱镜物侧表面与第一光轴的交点沿第二光轴至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的最短距离为PD1,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0.20

第一透镜群的最物侧透镜表面至最像侧透镜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1,第二透镜群的最物侧透镜表面至最像侧透镜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2,第一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THP1,第二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THP2,其满足下列条件:0.85<(TD1+TD2)/(THP1+THP2)<1.50。借此,可调整第一透镜群的最物侧到最像侧的距离与第二透镜群的最物侧到最像侧的距离的总和与第一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与第二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的总和的比例,有助于减少总长度并减少组装困难度。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0.95<(TD1+TD2)/(THP1+THP2)<1.40。

第一透镜群中最物侧的透镜为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物侧表面最大有效径为Y1R1,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0.10

第二透镜容置机构沿第一光轴方向的高度为RBH,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1.40

第一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为THP1,第二光轴于棱镜中的长度THP2,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0.80<(THP1+THP2)/ImgH<1.30。借此,可调整第一透镜群的最物侧到最像侧的距离与第二透镜群的最物侧到最像侧的距离的总和与像高的比例,有助于分配透镜的分布及减少整体机构体积。另外,可满足下列条件:0.85<(THP1+THP2)/ImgH<1.25。再者,可满足下列条件:0.90<(THP1+THP2)/ImgH<1.15。

透镜中至少一表面具有一次波长结构。详细来说,次波长结构为物体表面的细微结构,所述细微结构间隙小于光线波长,其形状可为柱状结构或锥状结构等,但不以此为限。借此,可利于减少光线在透镜表面的反射光。

第二透镜容置机构可划分为一棱镜容置空间以及一透镜容置空间。成像系统镜组中最物侧的开口表面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沿第一光轴的最小高度差为DH,其满足下列条件:0.50mm

棱镜像侧表面至相邻的透镜表面最大有效径处平行于第二光轴的距离为PG2,其满足下列条件:0.15mm

通光部分具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数量介于5个~50个。借此,可使遮光元件的遮光部分具几何变化,有助于遮挡成像系统镜组内的杂光,减少杂光反射于像平面上。另外,凸起的数量可介于20个~180个。再者,凸起的数量可介于10个~45个或30个~150个。

成像系统镜组中最物侧的一开口定义一外接圆,外接圆涵盖开口的最小圆,涵盖开口的外接圆的半径为SDB1,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0.50

成像系统镜组中最物侧的开口另可定义一内接圆,外接圆涵盖开口的最小圆,涵盖开口的外接圆的半径为SDB1,内接圆为无涵盖第一透镜容置机构的最大圆,无涵盖第一透镜容置机构的内接圆的半径为SDB2,其满足下列条件:0.50

透镜中包含至少一透镜的有效径为非圆形,可灵活调整透镜几何外型,有助于增加与机构的搭配性与增加电子装置的轻薄化。

棱镜像侧表面与第二光轴的交点沿第一光轴至第二透镜容置机构的最短距离为PD2,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0.35

棱镜物侧表面至相邻的透镜表面最大有效径处平行于第一光轴的距离为PG1,其满足下列条件:0.20mm

棱镜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之间具有一平行于第一光轴的承靠面,所述承靠面沿第一光轴的长度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10mm

上述本揭示内容成像系统镜组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胶。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增加成像系统镜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而玻璃透镜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术制作而成。若透镜材质为塑胶,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可于镜面上设置球面或非球面(ASP),其中球面透镜可减低制造难度,而若于镜面上设置非球面,则可借此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缩减透镜数目,并可有效降低本揭示内容成像系统镜组的总长度,而非球面可以塑胶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镜片等方式制作而成。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中,可选择性地在任一(以上)透镜材料中加入添加物,产生光吸收或光干涉效果,以改变所述透镜对于特定波段光线的穿透率,进而减少杂散光与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备滤除系统中600nm~800nm波段光线的功能,以减少多余的红光或红外光;或可滤除350nm~450nm波段光线,以减少系统中的蓝光或紫外光,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线对成像造成干扰。此外,添加物可均匀混和于塑料中,并以射出成型技术制作成透镜。此外,添加物亦可配置于透镜表面上的镀膜,以提供上述功效。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中,若透镜表面为非球面,则表示所述透镜表面光学有效区整个或其中一部分为非球面。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中,若透镜表面是为凸面且未界定所述凸面位置时,则表示所述透镜表面可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是为凹面且未界定所述凹面位置时,则表示所述透镜表面可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中,若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或是透镜的焦距,皆可指透镜近光轴处的屈折力或是焦距。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中,临界点为透镜表面上,除与光轴的交点外,与一垂直于光轴的切面相切的切点;反曲点为透镜表面曲率正负变化的交点。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依其对应的电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别是指凹面朝往物侧方向的曲面。另外,本揭示内容的成像系统镜组中于成像光路上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可选择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场元件等),以达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弯曲等)。所述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学性质,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形(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绕射表面及菲涅尔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装置需求而做调整。一般而言,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为将具有朝往物侧方向的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设置于靠近成像面处。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中,亦可于光路上在被摄物至成像面间选择性设置至少一具有转折光路功能的元件,如棱镜或反射镜等,以提供成像系统镜组较高弹性的空间配置,使电子装置的轻薄化不受制于成像系统镜组的光学总长度。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35A以及图35B,其中图3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的光路转折元件LF在成像系统镜组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图35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的光路转折元件LF在成像系统镜组中的另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35A以及图35B所示,成像系统镜组可沿光路由被摄物(未绘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轴OA1、光路转折元件LF与第二光轴OA2,其中光路转折元件LF可以如图35A所示是设置于被摄物与成像系统镜组的透镜群LG之间,或者如图35B所示是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透镜群LG与成像面IMG之间。此外,请参照图35C,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的二光路转折元件LF1、LF2在成像系统镜组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35C所示,成像系统镜组亦可沿光路由被摄物(未绘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轴OA1、光路转折元件LF1、第二光轴OA2、光路转折元件LF2与第三光轴OA3,其中光路转折元件LF1是设置于被摄物与成像系统镜组的透镜群LG之间,且光路转折元件LF2是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透镜群LG与成像面IMG之间。成像系统镜组亦可选择性配置三个以上的光路转折元件,本揭示内容不以附图所揭露的光路转折元件的种类、数量与位置为限。

另外,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中,依需求可设置至少一光阑,如孔径光阑、耀光光阑或视场光阑等,有助于减少杂散光以提升影像品质。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中,光圈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成像系统镜组的出射瞳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其具有远心(Telecentric)效果,并可增加电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是有助于扩大成像系统镜组的视场角,使其具有广角镜头的优势。

本揭示内容可适当设置一可变孔径元件,所述可变孔径元件可为机械构件或光线调控元件,其可以电或电信号控制孔径的尺寸与形状。所述机械构件可包含叶片组、屏蔽板等可动件;所述光线调控元件可包含滤光元件、电致变色材料、液晶层等遮蔽材料。所述可变孔径元件可通过控制影像的进光量或曝光时间,强化影像调节的能力。此外,所述可变孔径元件亦可为本揭示内容的光圈,可通过改变光圈值以调节影像品质,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本揭示内容提供的成像系统镜组亦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字相机、移动产品、数字平板、智能电视、网络监控设备、体感游戏机、行车记录器、倒车显影装置、穿戴式产品、空拍机等电子装置中。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如前述的成像系统镜组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透过第三透镜屈折力的配置及透镜分布,有利于修正球差并平衡成像系统镜组的体积分布。较佳地,取像装置可进一步包含镜筒、支持装置或其组合。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取像装置。借此,提升成像品质。较佳地,前述电子装置皆可进一步包含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储存单元、暂储存单元或其组合。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A以及图2,其中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的示意图,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A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反射元件E8、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光阑S1、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配合参照图27A,其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部分参数、各透镜的反曲点IP以及临界点CP的示意图。由图27A可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IP。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IP(标示于图27A),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IP(标示于图27A)。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IP(标示于图27A)。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IP(标示于图27A),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IP(标示于图27A)。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IP(标示于图27A),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IP(标示于图27A)且其离轴处包含一临界点CP(标示于图27A)。

第一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

;其中:

X:非球面与光轴的交点至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平行于光轴的位移;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R: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以及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成像系统镜组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成像系统镜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数值如下:f=3.26mm;Fno=2.41;以及HFOV=42.9度。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三透镜E3的折射率为N3,第六透镜E6的折射率为N6,其满足下列条件:(N3+N6)/2=1.69。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三透镜E3的阿贝数为V3,第四透镜E4的阿贝数为V4,第五透镜E5的阿贝数为V5,第六透镜E6的阿贝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V4+V5)/(V3+V6)=3.05。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E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E2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其满足下列条件:(CT1+T12+CT2)/f=0.48。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T23/f=1.47;以及T23/ImgH=1.64。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五透镜E5与第六透镜E6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成像系统镜组中各二相邻的透镜于光轴上间隔距离的总和为ΣAT,其满足下列条件:(T34+T56)/f=0.08;以及(T34+T56)/ΣAT=0.03;在第一实施例中,二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二相邻透镜的二相邻表面于光轴上的间距;ΣAT=T12+T23+T34+T45+T56。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R3-R4)/(R3+R4)=1.04。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R6-R7)/(R6+R7)=-0.22。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R11-R12)/(R11+R12)=0.22。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E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E2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f/(CT1+CT2)=4.61。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一透镜E1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E2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f2/f1=-1.02。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其满足下列条件:f/R1=0.39。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f/R7=0.86。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的合成焦距为f1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与第六透镜E6的合成焦距为f3456,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f/f12=0.26;f/f3456=0.76;以及f12/R4=-6.22。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二透镜E2的焦距为f2,第五透镜E5与第六透镜E6的合成焦距为f56,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其满足下列条件:f2/f56=0.59;f2/R4=-1.84;以及f56/f=1.95。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第五透镜E5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E6的焦距为f6,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f5×f6/(f×f)=-2.23;以及f6/R11+f6/R12=-9.56。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R6/R7=0.64。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22,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62,其满足下列条件:Y62/Y11=2.60;以及Y62/Y22=3.40。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五透镜E5与第六透镜E6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所述T12、T23、T34、T45、T56中的最大者为ATmax,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ATmax/f=1.47;配合参照图28,其绘示依照第一实施例中部分参数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实施例中,ATmax=T23。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光圈ST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SL,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其满足下列条件:SL/TL=0.92。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成像系统镜组的入射瞳直径为EPD,其满足下列条件:TL/ImgH=4.45;以及TL/EPD=9.62。

第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镜组中,成像系统镜组的最大视角为FOV,其满足下列条件:FOV=85.8度。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

/>

表一为图1A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且表面0-19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折射率为于参考波长量测的折射率。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表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A24则表示各表面第4-24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配合参照图1B以及图27B,其中图1B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27B绘示依照图1B第一实施例中部分参数、各透镜的反曲点IP以及临界点CP的示意图。图1B及图27B与图1A及图27A的差异仅在于,图1B及图27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另外,请配合参照图29A以及图29B,其中图29A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成像系统镜组搭配镜筒G1、G2的示意图,图29B绘示依照图1B第一实施例中成像系统镜组搭配镜筒G1、G2的示意图。由图29A及图29B可知,第一透镜E1及第二透镜E2设置于镜筒G1中,为一前群透镜组;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及第六透镜E6设置于镜筒G2中,为一后群透镜组,后群透镜组可相对于前群透镜组移动。详细来说,图29A中,后群透镜组沿光轴X相对前群透镜组移动。图29B中,由于反射元件E8使成像系统镜组的光轴由第一光轴X1转折为第二光轴X2,故后群透镜组沿第二光轴X2相对于前群透镜组移动;也就是说,后群透镜组沿垂直第一光轴X1的方向相对于前群透镜组移动。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A以及图4,其中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2的示意图,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3A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2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反射元件E8、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光阑S1、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四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且其离轴处包含一临界点。

第二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

/>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三及表四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请配合参照图3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2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3B与图3A的差异仅在于,图3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A以及图6,其中图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3的示意图,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5A可知,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3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反射元件E8、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光阑S1、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且其离轴处包含一临界点。

第三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

/>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五及表六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请配合参照图5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3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5B与图5A的差异仅在于,图5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7A以及图8,其中图7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4的示意图,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7A可知,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4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反射元件E8、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光阑S1、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四反曲点且其离轴处包含一临界点。

第四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

/>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七及表八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请配合参照图7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4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7B与图7A的差异仅在于,图7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9A以及图10,其中图9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5的示意图,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9A可知,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5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反射元件E8、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光阑S1、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四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且其离轴处包含二临界点。

第五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

/>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九及表十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请配合参照图9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5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9B与图9A的差异仅在于,图9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11A以及图12,其中图1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6的示意图,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1A可知,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6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反射元件E8、光阑S1、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光阑S2、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四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且其离轴处包含三临界点。

第六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

/>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一及表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

请配合参照图11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6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11B与图11A的差异仅在于,图11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3A以及图14,其中图1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七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7的示意图,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3A可知,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7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反射元件E8、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光阑S1、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第一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物侧表面包含六反曲点,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且其离轴处包含一临界点。

第七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

/>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三及表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

请配合参照图13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7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13B与图13A的差异仅在于,图13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15A以及图16,其中图15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八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8的示意图,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5A可知,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8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反射元件E8、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光阑S1、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四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且其离轴处包含一临界点。

第八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

/>

第八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五及表十六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

请配合参照图15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8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15B与图15A的差异仅在于,图15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17A以及图18,其中图17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九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9的示意图,图1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九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7A可知,第九实施例的取像装置9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反射元件E8、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光阑S1、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九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塑胶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七以及表十八。

/>

/>

第九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七及表十八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

请配合参照图17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九实施例的取像装置9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17B与图17A的差异仅在于,图17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十实施例>

请参照图19A以及图20,其中图19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0的示意图,图2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十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9A可知,第十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1、反射元件E8、光阑S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且其离轴处包含一临界点。

第十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九以及表二十。

/>

第十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十九及表二十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请配合参照图19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19B与图19A的差异仅在于,图19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十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1A以及图22,其中图2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1的示意图,图2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十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21A可知,第十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1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1、反射元件E8、光阑S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四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且其离轴处包含二临界点。

第十一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二十一以及表二十二。

/>

/>

第十一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二十一及表二十二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

请配合参照图21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1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21B与图21A的差异仅在于,图21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十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3A以及图24,其中图2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二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2的示意图,图2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十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变曲线图。由图23A可知,第十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2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反射元件E8、光阑S1、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IMG,其中成像系统镜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所述六片透镜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二透镜E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第二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一反曲点,第三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三反曲点,第四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五反曲点。

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镜物侧表面包含四反曲点,第五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第六透镜像侧表面包含二反曲点且其离轴处包含一临界点。

第十二实施例中,反射元件E8为棱镜,并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二透镜E2及第三透镜E3之间。

滤光元件E7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间且不影响成像系统镜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二十三以及表二十四。

/>

/>

第十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二十三及表二十四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

请配合参照图23B,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2配合另一反射元件E8的示意图。图23B与图23A的差异仅在于,图23B的反射元件E8可转折光轴方向,利于配置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装置。

<第十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25A、图25B以及图25C,其分别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3中参数的示意图。由图25A、图25B以及图25C可知,第十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3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且成像系统镜组还包含至少一遮光元件。电子感光元件IS则设置于成像面IMG。

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包含一第一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包含至少一透镜,透镜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一透镜群的光轴为第一光轴X1。具体而言,第一透镜群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而遮光片B1、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于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中。

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包含一反射元件E8以及一第二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包含至少一透镜,反射元件E8及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二透镜群的光轴为第二光轴X2。具体而言,反射元件E8、光阑S1、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遮光片B2、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反射元件E8为棱镜,第三透镜E3的物侧表面具有遮光涂层,亦可视为遮光元件。另外,由图25B可知,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具有一承靠面AS,承靠面AS平行于第一光轴X1并位于棱镜(即反射元件E8)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之间。

配合参照图25D、图25E以及图25F,其中图25D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13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以及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的示意图,图25E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13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以及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5F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13中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的示意图。由图25D可知,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像侧表面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的最物侧表面连接,而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沿第一光轴X1的最大长度为CM1L,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沿第二光轴X2的最大长度为CM2L。由图25E可知,由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物侧表面观之,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大外径为CM1O,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沿第二光轴X2的最大长度为CM2L。由图25F可知,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可划分为一棱镜容置空间PC以及一透镜容置空间LC,其中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沿第二光轴X2的最大长度为CM2L,棱镜容置空间PC沿第二光轴X2的最大长度为PCL,透镜容置空间LC沿第二光轴X2的最大长度为LCL。棱镜容置空间PC则为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衔接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部分,借以提供取像装置13转折光轴的空间,适于搭载在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

请配合参照图25G,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13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示意图。由图25G可知,由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物侧表面观之,成像系统镜组中最物侧的一开口OP定义一外接圆以及一内接圆,外接圆涵盖开口OP的最小圆,涵盖开口OP的外接圆的半径为SDB1,内接圆为无涵盖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大圆,无涵盖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内接圆的半径为SDB2。再配合参照图25A至图25C,第一透镜物侧表面最大有效径为Y1R1,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沿第一光轴X1方向的高度为RBH,第一光轴X1于棱镜(即反射元件E8)中的长度为THP1,第二光轴X2于棱镜(即反射元件E8)中的长度为THP2,成像系统镜组中最物侧的开口表面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沿第一光轴X1的最小高度差为DH,棱镜物侧表面(即反射元件E8的物侧表面)至相邻的透镜表面(即第二透镜E2的像侧表面)最大有效径处平行于第一光轴X1的距离为PG1,棱镜像侧表面(即反射元件E8的像侧表面)至相邻的透镜表面(即第三透镜E3的物侧表面)最大有效径处平行于第二光轴X2的距离为PG2,棱镜物侧表面(即反射元件E8的物侧表面)与第一光轴X1的交点沿第二光轴X2至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的最短距离为PD1,棱镜像侧表面(即反射元件E7的像侧表面)与第二光轴X2的交点沿第一光轴X1至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的最短距离为PD2,第一透镜群的最物侧透镜表面(即第一透镜E1的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表面(即第二透镜E2的像侧表面)于光轴(即第一光轴X1)上的距离为TD1,第二透镜群的最物侧透镜表面(即第三透镜E3的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表面(即第六透镜E6的像侧表面)于光轴(即第二光轴X2)上的距离为TD2,承靠面AS沿第一光轴X1的长度为D,其数值及其满足的条件将表列于下方表二十五。

再配合参照图25H、图25I以及图25J,其中图25H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13中遮光元件的示意图,图25I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13中第三透镜E3的示意图,图25J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13中遮光片B2的示意图。由图25H、图25I以及图25J可知,第十三实施例取像装置13包含的遮光元件为三,分别为遮光片B1、第三透镜E3以及遮光片B2,其中各遮光元件包含一遮光部分C1以及一通光部分C2。遮光部分C1为遮光元件中光线无法通透的一部分,通光部分C2为遮光元件中光线可通透的一部分,通光部分C2可定义一外接圆以及一内接圆。外接圆为通光部分C2的一最大孔径,遮光元件的通光部分C2的最大孔径的外接圆的半径为D1,内接圆为无涵盖遮光部分的一最大孔径,遮光元件中无涵盖遮光部分C1的最大孔径的内接圆的半径为D2,其数值及其满足的条件将表列于下方表二十五以及表二十六。另外,通光部分C2具有多个凸起,遮光片B1、第三透镜E3以及遮光片B2的凸起的数量分别为24个、36个以及30个。再者,第三透镜E3的有效径为非圆形,即对应遮光部分C1的设置,且其遮光部分C1为次波长结构。

第十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表二十五以及表二十六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以及前述段落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十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26A、图26B以及图26C,其分别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4中参数的示意图。由图26A、图26B以及图26C可知,第十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4包含成像系统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IS。成像系统镜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滤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且成像系统镜组还包含至少一遮光元件。电子感光元件IS则设置于成像面IMG。

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包含一第一透镜群,第一透镜群包含至少一透镜,透镜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一透镜群的光轴为第一光轴X1。具体而言,第一透镜群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而遮光片B1、第一透镜E1、光圈ST、第二透镜E2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于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中。

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包含一反射元件E8以及一第二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包含至少一透镜,反射元件E8及透镜皆具有一物侧表面朝向物侧及一像侧表面朝向像侧,第二透镜群的光轴为第二光轴X2。具体而言,反射元件E8、光阑S1、第三透镜E3、遮光片B3、第四透镜E4、遮光片B4、第五透镜E5、遮光片B2、第六透镜E6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反射元件E8为棱镜,第三透镜E3的物侧表面具有遮光涂层,亦可视为遮光元件。另外,由图26B可知,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具有一承靠面AS,承靠面AS平行于第一光轴X1并位于棱镜(即反射元件E8)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之间。

配合参照图26D、图26E以及图26F,其中图26D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14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以及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的示意图,图26E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14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以及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6F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14中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的示意图。由图26D可知,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像侧表面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的最物侧表面连接,而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沿第一光轴X1的最大长度为CM1L,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沿第二光轴X2的最大长度为CM2L。由图26E可知,由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物侧表面观之,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大外径为CM1O,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沿第二光轴X2的最大长度为CM2L。由图26F可知,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可划分为一棱镜容置空间PC以及一透镜容置空间LC,其中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沿第二光轴X2的最大长度为CM2L,棱镜容置空间PC沿第二光轴X2的最大长度为PCL,透镜容置空间LC沿第二光轴X2的最大长度为LCL。棱镜容置空间PC则为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衔接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部分,借以提供取像装置14转折光轴的空间,适于搭载在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

请配合参照图26G,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14中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示意图。由图26G可知,由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物侧表面观之,成像系统镜组中最物侧的一开口OP定义一外接圆以及一内接圆,外接圆涵盖开口OP的最小圆,涵盖开口OP的外接圆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为SDB1,内接圆为无涵盖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最大圆,无涵盖第一透镜容置机构CM1的内接圆的半径为SDB2。再配合参照图26A至图26C,第一透镜物侧表面最大有效径为Y1R1,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沿第一光轴X1方向的高度为RBH,第一光轴X1于棱镜(即反射元件E8)中的长度为THP1,第二光轴X2于棱镜(即反射元件E8)中的长度THP2,成像系统镜组中最物侧的一开口表面与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沿第一光轴X1的最小高度差为DH,棱镜物侧表面(即反射元件E8的物侧表面)至相邻的透镜表面(即第二透镜E2的像侧表面)最大有效径处平行于第一光轴X1的距离为PG1,棱镜像侧表面(即反射元件E8的像侧表面)至相邻的透镜表面(即第三透镜E3的物侧表面)最大有效径处平行于第二光轴X2的距离为PG2,棱镜物侧表面(即反射元件E8的物侧表面)与第一光轴X1的交点沿第二光轴X2至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的最短距离为PD1,棱镜像侧表面(即反射元件E7的像侧表面)与第二光轴X2的交点沿第一光轴X1至第二透镜容置机构(CM2)的最短距离为PD2,第一透镜群的最物侧透镜表面(即第一透镜E1的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表面(即第二透镜E2的像侧表面)于光轴(即第一光轴X1)上的距离为TD1,第二透镜群的最物侧透镜表面(即第三透镜E3的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表面(即第六透镜E6的像侧表面)于光轴(即第二光轴X2)上的距离为TD2,承靠面AS沿第一光轴X1的长度为D,其数值及其满足的条件将表列于下方表二十七。

再配合参照图26H、图26I以及图26J,其中图26H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14中遮光元件的示意图,图26I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14中遮光片B2的示意图,图26J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14中第六透镜E6的示意图。由图26H、图26I以及图26J可知,第十四实施例取像装置14包含的遮光元件为三,分别为遮光片B1、遮光片B2以及第六透镜E6,其中各遮光元件包含一遮光部分C1以及一通光部分C2。遮光部分C1为遮光元件中光线无法通透的一部分,通光部分C2为遮光元件中光线可通透的一部分,通光部分C2可定义一外接圆以及一内接圆。外接圆为通光部分C2的一最大孔径,遮光元件的通光部分C2的最大孔径的外接圆的半径为D1,内接圆为无涵盖遮光部分C1的一最大孔径,遮光元件中无涵盖遮光部分C1的最大孔径的内接圆的半径为D2,其数值及其满足的条件将表列于下方表二十七及表二十八。另外,通光部分C2具有多个凸起,遮光片B1、遮光片B2以及第六透镜E6的凸起的数量分别为24个、10个以及14个。再者,第六透镜E6的有效径为非圆形,即对应遮光部分C1的设置,且其遮光部分C1为次波长结构。

第十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列表二十七及表二十八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以及前述段落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

<第十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30,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由图30可知,第十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0是为一相机模块,取像装置100包含成像镜头101、驱动装置组102以及电子感光元件103,其中成像镜头101包含本揭示内容的成像系统镜组以及一承载成像系统镜组的镜筒(未另标号)。取像装置100利用成像镜头101聚光且对被摄物进行摄像并配合驱动装置组102进行影像对焦,最后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103,并将影像数据输出。

驱动装置组102可为自动对焦模块,其驱动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马达、微机电系统、压电系统、或记忆金属等驱动系统。驱动装置组102可让成像系统镜组取得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摄物于不同物距的状态下,皆能拍摄清晰影像。

取像装置100可搭载一感光度佳及低杂讯的电子感光元件103(如CMOS、CCD)设置于成像系统镜组的成像面,可真实呈现成像系统镜组的良好成像品质。此外,取像装置100更可包含影像稳定模块104,其可为加速计、陀螺仪或霍尔元件(Hall Effect Sensor)等动能感测元件,而第十五实施例中,影像稳定模块104为陀螺仪,但不以此为限。通过调整成像系统镜组不同轴向的变化以补偿拍摄瞬间因晃动而产生的模糊影像,进一步提升动态以及低照度场景拍摄的成像品质,并提供例如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电子防手震(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等进阶的影像补偿功能。

<第十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31A、图31B及图31C,其中图3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200的一侧的示意图,图31B绘示依照图31A中电子装置200的另一侧的示意图,图31C绘示依照图31A中电子装置200的系统示意图。由图31A、图31B及图31C可知,第十六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系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200包含取像装置100、110、120、130、140、闪光灯模块201、对焦辅助模块202、影像信号处理器203(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使用者界面204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205,其中取像装置120、130、140为前置镜头。当使用者透过使用者界面204对被摄物206进行拍摄,电子装置200利用取像装置100、110、120、130、140聚光取像,启动闪光灯模块201进行补光,并使用对焦辅助模块202提供的被摄物物距信息进行快速对焦,再加上影像信号处理器203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205进行影像最佳化处理,来进一步提升影像镜头所产生的影像品质。其中对焦辅助模块202可采用红外线或激光对焦辅助系统来达到快速对焦,使用者界面204可采用触控屏幕或实体拍摄按钮,配合影像处理软件的多样化功能进行影像拍摄以及影像处理。

第十六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0、110、120、130、140中至少一者可包含本揭示内容的成像系统镜组,且可与前述第十五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0相同或具有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另赘述。详细来说,第十六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0、110可分别为广角取像装置与超广角取像装置,亦可分别为广角取像装置与望远取像装置,而取像装置120、130、140可分别为广角取像装置、超广角取像装置以及TOF模块(Time-Of-Flight;飞时测距模块),但并不以此配置为限。另外,取像装置110、120、130、140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关系皆可与图31C中绘示的取像装置100相同,或依照取像装置的类型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另绘示及详述。

<第十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32,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七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300的一侧的示意图。第十七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0系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300包含取像装置310、320、330以及闪光灯模块301。

第十七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0可包含与前述第十六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装置310、320、330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也可与第十六实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赘述。第十七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310、320、330皆可包含本揭示内容的成像系统镜组,且皆可与前述第十五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0相同或具有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另赘述。详细来说,取像装置310可为超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320可为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330可为望远取像装置(可包含光路转折元件),或另可为其他种类的取像装置,并不限于此配置方式。

<第十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33,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八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400的一侧的示意图。由图33可知,第十八实施例的电子装置400系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400包含取像装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以及闪光灯模块401。

第十八实施例的电子装置400可包含与前述第十六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装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以及闪光灯模块401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也可与第十六实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赘述。第十八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皆可包含本揭示内容的成像系统镜组,且皆可与前述第十五实施例中的取像装置100相同或具有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另赘述。

详细来说,取像装置410、420可分别为超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430、440可分别为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450、460可分别为望远取像装置,取像装置470、480可分别为望远取像装置(可包含光路转折元件),取像装置490可为TOF模块,或另可为其他种类的取像装置,并不限于此配置方式。

<第十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34A以及图34B,其中图34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十九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500的一侧的示意图,图34B绘示依照图34A中电子装置500的另一侧的示意图。由图34A以及图34B可知,第十九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0系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500包含取像装置510、520、530、540以及使用者界面504。

第十九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0可包含与前述第十六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装置510、520、530、540以及使用者界面504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也可与第十六实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赘述。详细来说,取像装置510可对应电子装置外侧的一非圆形开口进行取像,取像装置520、530、540则分别为望远取像装置、广角取像装置以及超广角取像装置,或另可为其他种类的取像装置,并不限于此配置方式。

虽然本揭示内容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内容,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揭示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示内容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59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