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液晶显示设备已经广泛运用在各种领域,一般背光单元通过中框来支撑并固定显示面板,而且中框与显示面板之间需要足够的支撑面积才能防止显示面板中部弯曲。

但是,随着对用户对窄边框的推崇,窄边框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宽度越来越小,而中框对显示面板的支撑面积却无法缩小,导致由于非显示区宽度较小,中框上支撑显示面板位置超过非显示区而伸入到显示区内,从而会对显示区的进光形成遮挡,即导致光线不能从该支撑位置处照射至显示区,最终该区域出现暗影,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既可以防止显示面板弯曲,还可以避免显示设备边缘出现暗影问题。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背板;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中框,与所述背板的边缘连接;扩散板,设置发光元件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光学膜片,堆叠在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背光单元还包括扩散结构,所述扩散结构一侧与显示面板相贴,另一侧与所述中框相贴,所述中框与所述扩散结构相贴的一面为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和部分显示区,所述扩散结构的尺寸大于所述扩散板的尺寸;

所述扩散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支撑面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显示区的正投影;

所述扩散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支撑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上的正投影面积。

可选的,所述中框包括主体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部抵接在所述扩散板背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与所述扩散结构抵接的一面为所述支撑面;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光纤件,所述第一光纤件设置在所述中框内,所述第一光纤件包括第一出光端和第一入光端,所述第一入光端和所述第一出光端分别导通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且所述第一出光端对应所述支撑面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所述显示区,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光纤件进入所述扩散结构内。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内,所述导光板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支撑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上的正投影,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光纤件进入所述导光板后,向所述扩散结构射出。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片,所述遮光片同时贴合在所述背板的侧面、第一支撑部的侧面和所述扩散结构侧面,且所述遮光片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面为反射面。

可选的,所述扩散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表面、连接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位于所述上表面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抵接,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支撑面均为斜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40°-50°。

可选的,所述的背光模组包括多个背光单元,每个所述背光单元对应一个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多个背光单元拼接设置,且相邻的所述背光单元之间形成拼接缝;所述背光单元还包括第二光纤件,所述第二光纤件仅设置在靠近所述拼接缝处的所述中框内,且所述第二光纤件包括导通的第二入光端和第二出光端;所述第二入光端和所述第二出光端分别导通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且所述第二出光端对应所述拼接缝处,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光纤件进入所述拼接缝处,对所述拼接缝进行补光。

可选的,所述第二光纤件还包括第三出光端,所述第三出光端与所述第二入光端导通,所述第三出光端对应所述支撑面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所述显示区,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光纤件进入所述扩散结构内。

可选的,所述扩散结构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支撑面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的所述显示区宽度。

可选的,所述扩散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重叠。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面板和如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相对于中框仅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相贴的方案来说,本申请的中框的支撑面不仅支撑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还支撑到了部分显示区,相当于增大了支撑面积,提高了显示面板的稳定性,防止显示面板发生弯曲的情况;而且本申请还通过在中框和显示面板之间增加一个扩散结构,一来相当于增大了中框和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使得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可照射到支撑面上方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避免了显示面板边缘出现暗影的问题;并且还通过将扩散结构伸出于中框外,如此在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照射到扩散结构伸出于中框的部分后,经过扩散结构的匀光作用后,会进一步的照射到支撑面上方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对该区域进一步的补光。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扩散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多个背光单元拼接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二导光件包括第三出光端的示意图。其中,10、显示设备;20、显示面板;21、显示区;22、非显示区;30、背光模组;300、背光单元;310、背板;320、发光元件;330、中框;331、第一支撑部;332、主体部;333、第二支撑部;334、支撑面;410、扩散板;420、光学膜片;430、扩散结构;431、上表面;432、连接面;433、下表面;440、镂空;510、第一光纤件;511、第一出光端;512、第一入光端;520、第二光纤件;521、第二入光端;522、第二出光端;523、第三出光端;610、导光板;620、遮光片;630、拼接缝;640、导光条;710、折射区域;711、凹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10,所述显示设备10包括显示面板20和背光模组30,所述背光模组30为显示面板20提供背光。

其中,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显示面板20,如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20、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20、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20、MVA(Multi-Domain Vertical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20。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30,所述背光模组30可用于上述显示设备10中,对于所述背光模组30,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提供了如下设计: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为以背光模组30包括一个背光单元300为例进行解释,当然,背光模组30也可以包括多个背光单元300,多个背光单元300拼接形成一个背光模组30,且一个背光单元300为一个显示面板20提供光源。

图2中箭头方向为部分光的传导路径,所述背光模组30包括至少一个背光单元300,所述背光单元300包括:背板310;发光元件320,设置在所述背板310上;中框330,与所述背板310的边缘连接;扩散板410,设置发光元件320背离所述背板310的一侧;光学膜片420,堆叠在所述扩散板410背离所述发光元件320的一侧。

其中,背光单元300的类型包括直下式背光单元300和侧入式背光单元300,所述背光单元300用于为显示面板20提供背光,所述显示面板20为窄边框显示面板20,所述显示面板20包括显示区21和非显示区22,非显示区22围绕所述显示区21设置。

所述背光单元300还包括扩散结构430,所述扩散结构430一侧与显示面板20相贴,另一侧与所述中框330相贴,所述中框330与所述扩散结构430相贴的一面为支撑面334,所述支撑面334在所述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显示面板20的非显示区22和部分显示区21,所述扩散结构430的尺寸大于所述扩散板410的尺寸。

所述扩散结构430在所述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支撑面334在所述显示面板20上的显示区21的正投影;所述扩散结构430在所述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21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支撑面334在所述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21上的正投影面积。

所述扩散结构430由所述扩散板410制备而成,具有与所述扩散板410相同的功能。

相对于中框330仅与显示面板20的非显示区22相贴的方案来说,本申请的支撑面334不仅支撑显示面板20的非显示区22,还支撑到了部分显示区21,相当于增大了支撑面334积,提高了显示面板20的稳定性,防止显示面板20发生弯曲的情况;但是这样便会导致显示面板20边缘会出现暗影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还通过在中框330和显示面板20之间增加一个扩散结构430一来相当于增大了中框330和显示面板20之间的距离,使得发光元件320发出的光可照射到支撑面334上方的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21内,避免了显示面板20边缘出现暗影的问题;并且还通过将扩散结构430伸出于中框330外,如此在发光元件320发出的光照射到扩散结构430伸出于中框330的部分后,经过扩散结构430的匀光作用后,会进一步的照射到支撑面334上方的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21内,对该区域进一步的补光。

其中,所述扩散结构430通过透明的光学胶与所述显示面板20粘接在一起,避免粘接处光的损失。

为了避免由于设置了扩散结构430,导致背光模组30对应扩散板410结构的边缘发生漏光,本申请还增加了遮光片620,所述遮光片620同时贴合在所述背板310的侧面、第一支撑部331的侧面和所述扩散结构430侧面,且所述遮光片620朝向所述扩散板410的一面为反射面。

既可以防止背光模组30的边缘出现漏光的情况,而且照射至遮光片620的光可以被反射面反射,提高光的利用率。

并且,为了保证发光元件320发出的光在经过扩散板410和光学膜片420之后能顺利的折射到支撑面334上方的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21内,本申请的所述扩散结构430的厚度应该大于等于所述支撑面334在所述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的所述显示区21宽度。

即所述支撑结构的厚度要大于等于显示面板20与支撑面334重叠的显示区21的宽度。以使得光线可以照射到显示面板20与支撑面334重叠的显示区21内。

其中,所述扩散结构430可以是一个整个的板状结构,具体的:所述扩散结构430与所述显示面板20重叠。即所述扩散结构430的面积与所述显示面板20的面积相等;且扩散结构430的尺寸大于扩散板410的尺寸,相当于增加了显示面板20的结构强度,使得显示面板20更加不容易弯曲产生形变。

此时所述扩散结构430可以直接使用较大尺寸扩散板410,相当于本申请有两个扩散板410,靠近发光元件320的扩散板410可以用来支撑光学膜片420,调节混光距离,由于设置了扩散板410上方的扩散结构430,靠近发光元件320的扩散板410的厚度也可以相应的减小。

并且本申请的显示面板20还包括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20的上下两侧,且下偏光片既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和扩散结构430之间,也可以设置在扩散结构43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20的一侧。

当然,如图3所示,所述扩散结构430也可以为一个方框的结构,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完整的扩散板410中部做一镂空440;可以降低扩散结构430的制备成本,有利于减轻整个背光模组30的重量。

图4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中箭头方向为部分光的传导路径,本申请的所述中框330包括主体部332、第一支撑部331和第二支撑部333、所述第一支撑部33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333分别连接在所述主体部332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部331抵接在所述扩散板410背离所述光学膜片420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333支撑与所述扩散结构430抵接的一面为所述支撑面334。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331与所述主体部332直接呈直角,第二支撑部333与所述第一支撑部331之间呈直角。通过一个Z字形中框330,同时起到支撑显示面板20、扩散结构430、扩散板410板和光学膜片420的功能。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30还包括第一光纤件510,所述第一光纤件510内部具有光通道,表面设置有反射包材,两端填充有介质,使得从第一入光端512进入第一光纤内部的光线,经过多次折射之后可以以较低损耗的方式从第一出光端511射出。

所述第一光纤件510设置在所述中框330内,所述第一光纤件510包括第一出光端511和第一入光端512,所述第一入光端512和所述第一出光端511分别导通第一支撑部331和第二支撑部333,且所述第一出光端511对应所述支撑面334在所述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的所述显示区21,所述发光元件320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光纤件510进入所述扩散结构430内。

其中,由于所述第一光纤件510并不是直接到光导向显示面板20上的,而是传导至扩散结构430上的,有扩散结构430对第一光纤件510传导的光进行扩散,因此第一光纤件510对显示面板20对应支撑面334的显示区21进行补光的时候,在显示面板20对应第一光纤件510的位置不会出现明显的亮点的现象。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以增加导光板610,所述导光板61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333内,此时所述第一光纤件510的第一出光端511对应所述导光板,所述导光板610在所述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支撑面334在所述显示面板20的显示区21上的正投影,所述发光元件320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光纤件510进入所述导光板610后,向所述扩散结构430射出。

所述导光板610为方框结构,可以接收第一光纤件510传导进来的光,并向整个显示面板20对应支撑面334的显示区21进行传导,避免在显示面板20的边缘区域对应第一光纤件510的位置出现亮点。而且还可以仅设置少量的第一光纤件510即可对整个显示面板20对应支撑面334的显示区21进行补光,减小了生产的成本,避免中框330的结构强度下降。

并且,所述扩散结构还包括折射区域710,所述折射区域710位于所述扩散结构430背离所述显示面板20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支撑面334,所述折射区域710内设置有多个凹槽结构711,所述发光元件发320出的光通过照射在所述折射区域710内,通过所述凹槽结构711的进一步折射作用,使得光线更加容易的照射至显示面板20与支撑面334重叠的显示区21内。

图5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扩散结构430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表面431、连接面432和下表面433,所述下表面433位于所述上表面431靠近所述扩散板410的一侧,所述连接面432与所述第二支撑部333抵接,所述连接面432与所述支撑面334均为斜面,且所述连接面432与所述上表面431之间的夹角为40°-50°。优选的所述连接面432与所述上表面431之间的夹角为45°。将所述连接面432与所述上表面431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可以保证发光元件320发出的光照射到显示面板20对应支撑面334的显示区21上。

由于所述支撑面334与所述连接面432均为斜面,这样在不需要增加第一支撑部331的宽度的基础上,就可以提高支撑面334的面积,从而提高扩散结构430的稳定性。

并且由于扩散结构430的连接面432与支撑面334之间均为斜面,导致所述扩散结构430往侧边散出的光会被支撑面334挡住,而避免背光模组30的侧面发生漏光的情况。且还可以在增了扩散结构430的基础上,不会整个背光模组30的总体厚度增加。

图6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多个背光单元拼接在一起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图6和图7所示,所述的背光模组30包括多个背光单元300,每个所述背光单元300对应一个所述显示面板20,所述多个背光单元300拼接设置,且相邻的所述背光单元300之间形成拼接缝630,下面以一个背光模组30包括两个拼接在一起的背光单元300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所述背光单元300还包括第二光纤件520,所述第二光纤件520仅设置在靠近所述拼接缝630处的所述中框330内,且所述第二光纤件520包括导通的第二入光端521和第二出光端522;所述第二入光端521和所述第二出光端522分别导通第一支撑部331和第二支撑部333,且所述第二出光端522对应所述拼接缝630处,所述发光元件320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光纤件520进入所述拼接缝630处,对所述拼接缝630进行补光。

所述第二出光端522的出光口朝向所述拼接缝630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二光纤件520将背板310上的发光元件320发出的光引导至两个背光单元300的拼接缝630处,对拼接缝630处进行补光,防止显示设备10对应拼接缝630处出现暗缝的现象,相对于在拼接缝630设置灯珠的方案来说,本申请通过第二光纤件520将原本背板310上的光引导至拼接缝630处,成本更低,且不需要考虑到新增的灯珠应该如何走线,应该如何散热等问题。

并且,还可以在靠近所述拼接缝630处的所述中框330内内同时设置第一光纤件510和第二光纤件520。

当然,也可以在第二光纤件520上设置第三出光端523,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第三出光端523与所述第二入光端521导通,所述第三出光端523对应所述支撑面334在所述显示面板20上的正投影的所述显示区21,所述发光元件320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光纤件520进入所述扩散结构430内。

如此所述第二光纤件520便可以同时对拼接缝630和所述显示面板20对应支撑面334的显示区21进行补光,以节省中框330内结构的数量,降低工艺难度。

并且,还可以在拼接缝630处是设置导光条640,所述道光条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端522的上方,并且导光条640完全覆盖拼接缝630,从所述第二出光端522出来的光纤进入导光条640内,经过导光条640的引导,从背光模组30的拼接缝630处射出,这样也不需要设置太多的第二光纤件520,就可对整个拼接缝630进行补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506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