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光纤分路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光纤分路器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07月2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0862476.0、发明名称为“光纤分路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纤分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入户的业务普及,在家庭内场景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到P2MP(Point2Multiple Point,点到多点)光纤组网的解决方案。光纤分路器在进入家庭内部场景时,为了与室内家庭场景保持协调和美观,对光纤分路器的体积要求较高。但是,现有的光纤分路器体积大,零部件繁杂,装配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光纤分路器,通过高度集成并一体化设计的适配器模块,能够有利于缩小整个光纤分路器的体积,提高装配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纤分路器,所述光纤分路器包括

适配器模块,所述适配器模块包括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两侧的外连接器及内连接器,所述外连接器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插接部,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插接部共用一个侧壁,所述内连接器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一一对应连通;

分光器本体;及

防护壳,所述适配器模块以及所述分光器本体均收容于所述防护壳内,且所述外连接器暴露在所述防护壳外侧。

在上述方案中,适配器模块的外连接器中的相邻两个第一插接部共用一个侧壁,通过高度集成并一体化设计的适配器模块,能够有效缩减了适配器模块的体积,进而能够有利于缩小整个光纤分路器的体积,暴露在防护壳外侧的连接器能够方便用户插接光纤连接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插接部外侧的弹性锁定夹,所述弹性锁定夹用于锁定裸插芯连接器。

可以理解地,利用弹性锁定夹来实现对裸插芯连接器的锁定,可以提高连接器与适配器模块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锁定夹远离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设有倾斜引导面,且两个所述弹性锁定夹的倾斜引导面形成V型开口。

在用户的推力作用下,裸插芯连接器一端与弹性锁定夹的倾斜引导面抵接,并推动两个弹性锁定夹向两侧张开,裸插芯连接器的插芯头沿V型开口更容易插入位于两个弹性锁定夹之间的第二插芯部内,使得装配裸插芯连接器更加省力,且不容易发生位置偏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锁定夹设有锁定凸起,所述锁定凸起用于锁定所述裸插芯连接器的插芯底座周缘的限位缺口。

在上述方案中,弹性锁定夹更加地固定裸插芯连接器,避免裸插芯连接器松动或从内连接器的第二插接部中脱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接部的侧壁设有开槽,所述开槽自所述第二插接部开口端向靠近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延伸。

在上述方案中,开槽呈U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开槽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开槽的设置,可以有利于适配器模块中的陶瓷套筒插入第二插芯部内,在安装时,陶瓷套筒可以使得第二插芯部的侧壁胀开,方便推入陶瓷套筒,从而提高光传导效率,提高通信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插芯部以及位于所述插芯部外侧的插接框,两个相邻的所述插接框共用一个侧壁,所述插接框的端壁设有键槽。

可以理解地,在SC型连接器插入第一插接部内时,插接框上的键槽能够起到防呆作用,并提高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接部用于插接SC型连接器,所述第二插接部用于插接裸插芯连接器。

可以理解地,通过将第一插接部设计为插接SC型连接器,第二插接部设计为插接裸插芯连接器,可以方便用户插接连接器,提高用户使用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连接器与所述内连接器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及盖体,所述壳体、所述盖体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适配器模块的安装支架与壳体、盖体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快速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部以及第二卡接部,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卡接部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卡接部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卡接部以及第二卡接部将适配器模块安装固定在防护壳内,方便整个适配器模块的安装。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的结构不同时,可以起到防呆功能,避免安装时方向装反。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部呈T型柱,第二卡接部呈矩型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盖体的内侧设有朝靠近所述壳体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卡勾,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朝靠近所述盖体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所述第二卡勾与所述加强筋卡合连接。

加强筋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强适配器模块的安装稳定性,加强筋沿安装支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还可以加强整个适配器模块的整体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凸筋,所述盖体的边缘设有多个扣合口,所述扣合口与所述限位凸筋相配合卡接。

可以理解地,扣合口与限位凸筋相配合卡接,提高了盖体与壳体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侧壁内侧还设有挂钩,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接合凹槽,所述挂钩卡设于所述接合凹槽内。

具体地,壳体的第一侧壁的内侧设有挂钩,挂钩横向延伸并向顶部凸起。相对应地,盖体靠近壳体的内壁开设有接合凹槽,挂钩卡设于接合凹槽内,可以理解地,挂钩横向延伸的部分能够更好地承载盖体,挂钩凸起的部分能够更好地定位盖体,避免盖体安装错位,并且可以防止盖体从侧面被撬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分路器还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内的防尘帽。

防尘帽插设于外连接器的第一插接部内,防尘帽的材质可以是塑料,防尘帽的形状与第一插接部的插接框相匹配,可以有效避免暴露在防护壳外侧的第一插接部进入灰尘,影响外连接器的连接灵敏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分路器还包括:翻转外壳,所述翻转外壳与所述防护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暴露在所述防护壳外侧的所述外连接器收容于所述翻转外壳内。

可以理解地,当用户转动翻转外壳,外连接器能够暴露出来,用户能够很方便地将光纤连接器插入外连接器的第一插接部内,从而实现光纤的连接。当翻转外壳盖合,外连接器的第一插接部能够被盖住,避免阳光、雨水或灰层进入光纤分路器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外壳靠近防护壳的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转轴,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翻转外壳的一侧设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插设于所述转轴安装孔内,使得所述翻转外壳与所述防护壳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沿所述转轴安装孔的周向设有多个限位凹槽,所述连接部还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卡设于任一个所述限位凹槽内。

可以理解地,当翻转外壳转动时,当限位凸起卡设于任一个限位凹槽内,翻转外壳在限位凸起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预设角度的打开并自动悬停,有利于用户进行光纤连接器的插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分路器还包括:

拓展盒,所述拓展盒支撑于所述防护壳与所述翻转外壳的底部,且与所述防护壳、所述翻转外壳可拆卸连接。

通过在防护壳以及翻转外壳的底面可拆卸连接上拓展盒,能够具有足够的空间收容光纤线缆,还能保持整体的结构简洁有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壳、所述翻转外壳均设有弹性卡合部,所述拓展盒的侧壁设有配合部,所述弹性卡合部与所述配合部相卡合连接。

可以理解地,卡合连接可以加快整个光纤分路器的装配效率,且结构简单,装配简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壳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拓展盒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定位。

可以理解地,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相配合定位,实现防护壳与拓展盒的安装定位,不容易发生错位、偏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拓展盒的侧板顶部边缘设有多个光纤限位结构。

具体地,光纤限位结构可以为挡齿,将光纤盘圈放入拓展盒内时,可以限制光纤随意脱出。有利于防止盘绕的光纤脱出拓展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拓展盒设有入纤口,所述入纤口配置有光纤夹持槽;所述拓展盒内可拆卸安装有熔接卡座。

具体地,光纤夹持槽设置于底板上且与入纤口相配合,光纤夹持槽用于夹持并固定入户光纤,从而可以将光纤卡紧,防止光纤安装后拉脱,限制光纤随意脱出。由于熔接卡座可以固定光纤冷接子和熔接热缩套管,所以使得在需要熔接的松套管和分光器本体输入光纤之间,成端的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选用除现场连接器成端方式以外的光纤冷接子成端或者熔接成端接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熔接卡座的底部设有弹性卡块,所述拓展盒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弹性卡块可拆卸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

可以理解地,当入户光纤以光纤冷接子成端或者熔接成端接入时,熔接卡座可以安装在拓展盒内,当入户光纤连接器成端方式接入时,可以不需要安装熔接卡座,熔接卡座拆卸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的适配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的适配器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5a为图4所示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第一插接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光器中的防护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光器的防护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光器的壳体与适配器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光器的盖体与适配器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光器的壳体与盖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盖体与翻转外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的拓展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拓展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的熔接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随着光纤入户的业务普及,在家庭内场景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到P2MP(Point2Multiple Point,点到多点)光纤组网的解决方案。

目前,现有的光纤分路器主要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室外光纤交换箱中常用的插片式光纤分路器。这种插片式分光器一般适合用于柜机或插框安装,在家庭场景中,光纤没有安装槽位,零散放置在桌面、茶几等置物柜上,既不美观,也占用空间。

第二种是将光纤分路器封装在塑胶壳内,但是这种光纤分路器上安装的光纤连接器作为独立部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连接器安装槽内,使得光纤分路器的体积增加,占用空间。

光纤分路器在进入家庭内部场景时,为了与室内家庭场景保持协调和美观,对光纤分路器的体积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在缩小光纤分路器的体积的同时保障光纤分路器中光纤的连接稳定性,使得光纤分路器更好的融入家庭环境中,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光纤分路器100,包括:

适配器模块10,所述适配器模块10包括安装支架12、设置于安装支架12两侧的外连接器1及内连接器2,所述外连接器1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插接部11a,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插接部11a共用一个侧壁,所述内连接器2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插接部11b,所述第二插接部11b与所述第一插接部11a一一对应连通;

分光器本体20;及

防护壳30,所述适配器模块10以及所述分光器本体20均收容于所述防护壳30内,且所述外连接器1暴露在所述防护壳30外侧。

在上述方案中,适配器模块的外连接器中的相邻两个第一插接部共用一个侧壁,通过高度集成并一体化设计的适配器模块,能够有效缩减了适配器模块的体积,进而能够有利于缩小整个光纤分路器的体积,暴露在防护壳外侧的外连接器能够方便用户插接光纤连接器。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的适配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适配器模块10可拆卸安装于防护壳内,具体地,适配器模块1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粘接、螺丝固定等方式实现与防护壳30的可拆卸连接。

所述适配器模块10包括安装支架12、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12两侧的外连接器1及内连接器2,所述安装支架12、所述外连接器1及所述内连接器2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在制作适配器模块时,可以根据光线连接器的规格设计安装支架12上的连接器的规格。可以理解地,位于安装支架12两侧的内连接器2、外连接器1可以是相同规格的连接器,也可以是不同规格的连接器。

安装支架12可以板状、矩形框状等,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2为矩形板状。两种不同规格的连接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12的两侧,且两种不同规格的连接器一一对应同轴设置,从而保障光线能够顺畅传播。具体地,两种不同规格的外连接器1、内连接器2与安装支架12一体注塑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连接器2设置于安装支架12的一侧,是位于分光器内侧的内接头。外连接器1设置于安装支架12的另一侧,方便用户插接光纤。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外连接器1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插接部11a,所述内连接器2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插接部11b,第一插接部11a用于插接SC型连接器,所述第二插接部11b用于插接裸插芯连接器。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适配器模块10具有5个SC型连接器插接部及5个裸插芯连接器插接部,其中,位于安装支架一端的裸插芯连接器尾部的裸光纤引入分光器本体20的光入口,位于安装支架另一端的4个裸插芯连接器尾部的裸光纤连接引入分光器本体20的光出口,两段裸光纤通过熔接实现连接,分光器本体20实现分光。裸光纤与分光器本体20连接时,需要避免小角度的弯折,因为小角度的弯折容易损伤光纤,本申请的附图中,所有光纤的连接仅为示意图,在实际连接过程中,需要保持较大圈绕半径,保证光纤的使用寿命和信号的正常传输。

分光器本体20可以是1分4分光器,也可以是1分6分光器,还可以是1分8分光器,在此不做限定,采用一体式注塑工艺制得的适配器模块10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连接器的插接部的排列数量及规格。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的适配器模块的装配示意图,如图4所示,裸光纤101的末端可以熔接裸插芯连接器,其中,裸插芯连接器包括插芯底座102、插芯头103及防护尾套104。具体地,插芯头103为陶瓷插芯头,裸光纤101插入插芯头103的通孔内。本申请中涉及的连接器可以是平面连接器,也可以是斜面连接器,可以是SC型连接器,也可以是裸插芯连接器。

图5a为图4所示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a所示,第一插接部11a包括插芯部111a以及位于插芯部111a外侧的插接框112a。具体地,插芯部111a突出设置于安装支架12的一侧表面,呈中空圆柱状。

插接框112a呈方框状,两个相邻的所述插接框112a共用一个侧壁1121,其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还能适配SC型连接器。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插接框112a的端壁1122设有键槽113a,键槽113a用于卡合SC型连接器上的定位键(例如K键)。在SC型连接器插入第一插接部11a内时,插接框112a上的键槽113a能够起到防呆作用,并提高连接稳定性。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第一插接部的局部剖视图,如图5b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加强适配器模块10的安装稳定性,插接框112a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121靠近插芯部111a的表面分别设有弹性卡臂1123,当SC型连接器插入第一插接部11a内时,相对设置的弹性卡臂1123能够SC型连接器相卡合,能够防止与外连接器1连接的SC型连接器的脱出,提高连接器与分光器的连接稳定性。

内连接器2还包括位于第二插接部11b外侧的弹性锁定夹112b,所述弹性锁定夹112b用于锁定裸插芯连接器。具体地,第二插接部11b突出设置于安装支架12的一侧表面,呈中空圆柱状。

为了减少光线传播时的损耗,如图4所示,适配器模块10还包括套筒13,套筒13插设于第一插接部11a内。在本实施例中,套筒13为陶瓷套筒。

第二插接部11b侧壁设有开槽113b,开槽113b自第二插接部11b开口端向靠近安装支架的一侧延伸。开槽113b呈U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开槽113b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开槽113b的设置,可以有利于陶瓷套筒13插入第二插接部11b内,在安装时,陶瓷套筒13可以使得第二插接部11b的侧壁胀开,方便推入陶瓷套筒13。本实施例中,第二插接部11b的材质为塑料,具有一定的弹性。

进一步地,两个弹性锁定夹112b分别位于第二插接部11b的两侧。弹性锁定夹112b远离安装支架12的一端设有倾斜引导面115b,且两个弹性锁定夹112b的倾斜引导面115b形成V型开口。在用户的推力作用下,裸插芯连接器一端与两个弹性锁定夹112b的倾斜引导面115b抵接,并推动两个弹性锁定夹112b向两侧张开,裸插芯连接器的插芯头103沿V型开口更容易插入位于两个弹性锁定夹112b之间的第二插接部11b内,使得装配裸插芯连接器更加省力,且不容易发生位置偏移。

为了保障裸插芯连接器与第二插接部11b的连接稳定性,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弹性锁定夹112b设有锁定凸起114b。裸插芯连接器的插芯底座102的周缘设有限位缺口1021,所述锁定凸起114b用于锁定所述裸插芯连接器的插芯底座周缘的限位缺口1021。

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先将陶瓷套筒13插入第二插接部11b内,此时,第二插接部11b的开口端设有U型开槽,能够增大第二插接部11b开口端,使得陶瓷套筒13能够顺利插入第二插接部11b内。再将裸光纤末端的裸插芯连接器1插入第二插接部11b内,此时,插芯头103插设于第二插接部11b内,所述插芯底座102与第二插接部11b的开口端相抵接,且弹性锁定夹112b的锁定凸起114b插入所述插芯底座102的限位缺口1021内,从而使得裸插芯连接器1与第二插接部11b锁定,裸插芯连接器1不容易脱落,提高连接稳定性。

当需要更换或拔出裸插芯连接器1时,将两个弹性锁定夹112b相背推动,锁定凸起114b脱离所述插芯底座102的限位缺口1021,裸插芯连接器1与第二插接部11b解锁,裸插芯连接器1可以从第二插接部11b中拔出。

请继续参阅图4,为了方便整个适配器模块10的安装,安装支架1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部121以及第二卡接部122,通过第一卡接部121以及第二卡接部122将适配器模块10安装固定在防护壳30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21与第二卡接部122的结构不同,从而起到防呆功能,避免安装时方向装反。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部121呈T型柱,第二卡接部122呈矩型柱。

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为了避免暴露在防护壳30外侧的第一插接部11a进入灰尘,适配器模块10还可以包括插设于第一插接部11a内的防尘帽14。防尘帽14的材质可以是塑料,防尘帽14的形状与第一插接部11a的插接框112a相匹配。

为了进一步加强适配器模块10的安装稳定性,所述安装支架12靠近所述第二插接部11b的一侧设有多个加强筋123,加强筋123用于与防护壳上的卡勾结构卡接,此外,加强筋123沿安装支架1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还可以加强整个适配器模块10的整体强度。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光器中的防护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防护壳3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31及盖体32。防护壳30的材质为塑料,所述壳体31、所述盖体32分别与所述适配器模块10卡合连接。

由于适配器模块10结构具有较高的集成度,缩小适配器模块的体积,进而可以缩小防护壳30的体积。示例性地,防护壳的宽度大约为80mm~100mm,长度大约为40mm~50mm。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光器的防护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壳体31包括底壁311、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312及第二侧壁313。壳体31一体注塑成型。

为了更好地安装适配器模块10,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所述壳体31的两个第一侧壁312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312a及第二限位槽312b,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121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2a内,所述第二卡接部122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312b内。示例性地,第一限位槽312a的截面呈T型,第二限位槽312b的截面呈矩形。

壳体31底壁311上设有多个卡位筋条311a,卡位筋条311a之间形成卡位槽以使得安装支架12插设于卡位槽内,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

如图7所示,壳体31底壁311上还设有安装槽314,安装槽314用于安装分光器本体20。安装槽314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安装固定分光器本体即可。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光器的壳体与适配器模块的装配示意图,如图8及图5所示,所述壳体31底壁311的内侧设有朝靠近所述盖体32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卡勾311b,第一卡勾311b与部分的加强筋123扣合连接。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光器的盖体与适配器模块的装配示意图,如图9及图5所示,盖体32内侧设有朝靠近所述壳体31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卡勾321,所述第二卡勾321与部分的所述加强筋123扣合连接。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光器的壳体与盖体的装配示意图,为了实现盖体32与壳体31的可拆卸连接,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10,壳体31的第一侧壁312的内侧设有挂钩315,挂钩315横向延伸并向顶部凸起。相对应地,盖体32靠近壳体31的内壁开设有接合凹槽322,挂钩315卡设于接合凹槽322内,可以理解地,挂钩315横向延伸的部分能够更好地承载盖体32,挂钩315凸起的部分能够更好地定位盖体32,避免盖体32安装错位,并且可以防止盖体32从侧面被撬开。

为了提高盖体32与壳体31的连接稳定性,壳体31的第一侧壁312以及第二侧壁313上还设有凸台316a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凸筋316b。相对应地,如图6所示,盖体32的周缘设有多个扣合口323,扣合口323与限位凸筋316b相配合卡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将限位凸筋设置于盖体上,并在壳体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上设置扣合槽即可,有挂钩使得盖体与壳体扣合连接稳定。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盖体与翻转外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1至图12所示,为了更好地防护暴露在防护壳外侧的连接器,如图2所示,光纤分路器100还包括翻转外壳40,所述翻转外壳40与所述防护壳30的一侧转动连接,暴露在所述防护壳30外侧的所述外连接器1收容于所述翻转外壳40内。

可以理解地,当用户转动翻转外壳40,外连接器1能够暴露出来,用户能够很方便地将光纤连接器插入第一插接部11a内,从而实现光纤的连接。当翻转外壳40盖合,外连接器1能够被盖住,避免阳光、雨水或灰层进入光纤分路器内部。

如图11所示,在翻转外壳40盖合状态下,该光纤分路器的长度约为80mm~100mm,宽度约为80mm~100mm,由于采用高集成度的适配器模块,适配器模块的长度约为45mm。

如图12所示,所述翻转外壳40靠近防护壳30的一侧设有连接部41,所述连接部41设有转轴42,所述壳体31靠近所述翻转外壳40的一侧设有转轴安装孔317,所述转轴42插设于所述转轴安装孔317内,且能够沿转轴安装孔317旋转装配,使得所述翻转外壳40与所述防护壳30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31沿所述转轴安装孔317的周向设有多个限位凹槽318,所述连接部41还设有限位凸起43,所述限位凸起43卡设于任一个所述限位凹槽318内。可以理解地,当翻转外壳40转动时,当限位凸起43卡设于任一个限位凹槽318内,翻转外壳40在限位凸起43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预设角度的打开并自动悬停,有利于用户进行光纤连接器的插拔。

装配时,先将分光器本体20以及适配器模块10安装在壳体31内,然后将盖体32与壳体31扣合。扣合时,盖体32将壳体上的限位凸筋316b横向挤开,当盖体32扣合到位时,壳体31的第二侧壁313以及第一侧壁312恢复,限位凸筋316b卡接在扣合口323内,壳体31上的挂钩315卡设于盖体32的接合凹槽322内,盖体32被横向锁紧,可以避免盖体32被撬开。并且,壳体31上的第一卡勾311b与一部分的加强筋123扣合连接,盖体32上的第二卡勾321与另一部分的加强筋123扣合连接,从而使得壳体31、盖体32以及适配器模块10均能够稳定连接,防止壳体变形或被人撬开。最后,再将翻转外壳40的转轴42插入防护壳30的壳体31上的转轴安装孔317内即可,提高结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光纤分路器能够适用于以连接器成端方式接入的光纤安装,整个装配过程简单高效,配合高集成的适配器模块,能够大幅缩减整个光纤分路器的体积;配置的不同规格的连接器,能够适用不同的光纤接入,整体结构灵活、适用范围广;翻转外壳能够进一步避免连接器外露,提高整个光纤分路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

实施例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光纤分路器100,包括

适配器模块10,所述适配器模块10包括安装支架12、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12两侧的外连接器1及内连接器2,所述外连接器1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一插接部11a,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插接部11a共用一个侧壁,所述内连接器2包括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插接部11b,所述第二插接部11b与所述第一插接部11a一一对应连通;

分光器本体20;

防护壳30,所述适配器模块10以及所述分光器本体20均收容于所述防护壳30内,且所述外连接器1暴露在所述防护壳30外侧;

翻转外壳40,所述翻转外壳40与所述防护壳30的一侧转动连接;及

拓展盒50,所述拓展盒50支撑于防护壳30与翻转外壳40的底部,且与所述防护壳30、所述翻转外壳40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防护壳30以及翻转外壳40的底面可拆卸连接上拓展盒,能够具有足够的空间收容光纤线缆,还能保持整体的结构简洁有序。

在本实施例中,拓展盒的长度与相连接的防护壳30及翻转外壳40的整体长度、整体宽度相一致。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的拓展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拓展盒50呈方盒状,可以由塑料等材质一体注塑成型。拓展盒50的顶部开口端与防护壳30、翻转外壳40相抵接。

拓展盒50包括底板51及与底板51相连接的四个侧板52。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5及图16,所述防护壳30的壳体31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弹性卡合部319,翻转外壳40的侧壁底部边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卡合部45,所述拓展盒50的侧壁设有配合部,所述第一弹性卡合部319、所述第二弹性卡合部45与所述配合部相卡合连接。

具体地,拓展盒50的两个侧板52设有卡合槽521,卡合槽521为配合部,第一弹性卡合部319与所述卡合槽521卡合连接,从而实现拓展盒50与防护壳30的可拆卸连接。

拓展盒50的侧板52顶部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卡筋523,卡筋523为配合部,卡筋523与第二弹性卡合部45相配合卡合。当拓展盒50与防护壳30以及翻转外壳40相卡合连接时,第二弹性卡合部45挤压卡筋523,使得拓展盒50的侧板向两侧的挤压作用力下,向两侧偏移直至第二弹性卡合部45卡合到位,卡筋523恢复至原位,从而卡紧第二弹性卡合部45,使得拓展盒50与翻转外壳40卡合固定。第二弹性卡合部45可以是卡勾,卡销等,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更好地定位拓展盒50的安装位置,避免安装错位,防护壳30的盖体32靠近翻转外壳40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部324,相对应地,拓展盒50的两个侧板52设有第二定位部522,第二定位部522与第一定位部324相配合定位,实现防护壳30与拓展盒50的安装定位。具体地,第一定位部324可以是定位孔,第二定位部522可以是定位柱,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实现定位卡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324也可以是定位柱,第二定位部522也可以是定位孔,在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方案中,防护壳30上的第一弹性卡合部319以及翻转外壳40上的第二弹性卡合部45分别与拓展盒50上的卡合槽521、卡筋523相配合,防护壳30上的第一定位部与拓展盒50上的第二定位部相配合,避免安装错位,用户能够将拓展盒50与防护壳30、翻转外壳40三者相互卡合,连接稳定,卡合连接时装配简单、效率高。

进一步地,底板51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511,从而方便将整个光纤分路器安装至用户选定的安装位上。具体地,可以通过螺钉、挂钩等方式进行安装。

拓展盒50的侧板52设有入纤口524,入纤口524配置有光纤夹持槽525,入纤口524用于穿入光纤。具体地,光纤夹持槽525设置于底板51上且与入纤口524相配合,光纤夹持槽525用于夹持并固定入户光纤,从而可以将光纤卡紧,防止光纤安装后拉脱,限制光纤随意脱出。

具体地,光纤夹持槽525具体可以是间隔排列的卡条结构,相邻两个卡条结构之间用于穿过一根光纤。为了避免光纤夹持槽525损伤光纤,光纤夹持槽525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硅胶等摩擦力较大的材质,既能够进一步限制光纤移动,还能避免损伤光纤。

如图16所示,为了避免异物进入拓展盒50内,翻转外壳40远离防护壳30的一侧向底部延伸形成挡片44,挡片44卡设于入纤口524处。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的拓展盒的分解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纤分路器中的熔接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及图18所示,为了方便光纤在拓展盒50内进行熔接,拓展盒50内可拆卸安装有熔接卡座53,熔接卡座53用于夹住光纤线、光纤冷接子或者熔接热缩套管等。由于熔接卡座53可以固定光纤冷接子和熔接热缩套管,所以使得在需要熔接的松套管和分光器本体输入光纤之间,成端的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选用除现场连接器成端方式以外的光纤冷接子成端或者熔接成端接入。

在本实施例方式中,熔接卡座53包括基板531及间隔设置于基板531上的翅片532,其中,基板531与翅片532一体成型。示例性地,翅片532可以是弧形、矩形等,在本实施例中,翅片532为弧形翅片。

为了方便熔接卡座53与拓展盒50的底板51可拆卸连接,熔接卡座53的基板531底部设有弹性卡块533,弹性卡块533呈三角块状或梯形块状。相对应地,拓展盒50的底板51上设有卡接槽512,弹性卡块533可拆卸卡设于卡接槽512内。

具体地,卡接槽512包括插入段512a及卡合段512b,其中,插入段512a的宽度大于卡合段512b的宽度,即,弹性卡块533可以自插入段512a插入卡接槽512内,并沿插入段512a移动直至弹性卡块533卡入卡合段512b内。

当需要从拓展盒50内拆卸下熔接卡座53时,按压熔接卡座53的翅片532,并带动弹性卡块533沿卡接槽512的卡合段512b移动至插入段512a内,即可将熔接卡座53拆卸下来。

可以理解地,当入户光纤以光纤冷接子成端或者熔接成端接入时,熔接卡座53可以安装在拓展盒50内,当入户光纤连接器成端方式接入时,可以不需要安装熔接卡座53。

为了避免拓展盒50内的光纤、线缆等脱出,拓展盒50的侧板顶部边缘还设有多个光纤限位结构54,在本实施例中,光纤限位结构54为挡齿,将光纤盘圈放入拓展盒内时,可以限制光纤随意脱出。

本实施例中的适配器模块10、防护壳30、翻转外壳40的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拓展盒50也可以通过螺丝安装、粘接方式与防护壳以及翻转外壳可拆卸连接,在此不做限制。

组装时,先将熔接卡座53卡设于卡接槽512内,然后将组装好的防护壳30以及翻转外壳40设置于拓展盒50的上方,将防护壳30两侧的第一弹性卡合部319与拓展盒50上的卡合槽521卡合,将翻转外壳两侧的第二弹性卡合部45与拓展盒50上对应的第一卡筋523卡合固定,此时,防护壳30上的第一定位部与拓展盒50上的第二定位部相配合,避免安装错位,用户能够将拓展盒50与防护壳30、翻转外壳40三者相互卡合,连接稳定,卡合连接时装配简单、效率高。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都可以做出若干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52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