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光学系统、以及具备光学系统的拍摄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光学系统、以及具备光学系统的拍摄装置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透镜组的光学系统、以及具备该光学系统的拍摄装置。

以往,作为具备从物体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以及第三透镜组,在对焦时仅第二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的光学系统,已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749629号公报)以及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1-173847号公报)记载的光学系统。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光学系统中,对于近距离拍摄来讲是不充分的,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光学系统中,光学系统与焦距的全长之比较大,小型化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7496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1-1738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且可以近距离拍摄的光学系统、以及具备上述光学系统的拍摄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具备:

从物体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以及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

在对焦时

上述第二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

上述第一透镜组以及上述第三透镜组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成像面的位置是固定的,

在将上述第三透镜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倍率设为b3,将从整个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面到成像面的距离设为OAL,将整个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焦距设为f,将整个光学系统的最大横向倍率设为B时,满足:

0.80≤b3

OAL/f≤2.00

0.50≤|B|。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具备:

从物体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以及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

在对焦时,

上述第二透镜组沿着光轴移动,

上述第一透镜组以及上述第三透镜组在光轴方向上相对于成像面的位置是固定的,

上述第二透镜组具有至少一片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

在将上述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折射率设为nd2p,将上述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设为vd2p,将变量设为A时,满足:

nd2p=-0.01×vd2p+A

1.55≤nd2p≤1.72

1.82≤A≤1.94。

在上述光学系统中,也可以是,

上述第二透镜组具有:

至少一片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以及

至少一片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

在上述第二透镜组中,正屈光力最强的透镜位于比负屈光力最强的透镜更靠像侧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光学系统中,也可以是,

在将上述第二透镜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倍率设为b2,将上述第三透镜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 向倍率设为b3时,

[根据细则91更正 18.07.2022]-10.00≤(1-b2

另外,在上述光学系统中,也可以是,

在将上述整个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焦距设为f,将上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2时,满足:

-0.70≤f2/f≤-0.10。

另外,本发明的拍摄装置具备:

上述任一光学系统;以及

拍摄元件,其配置于上述光学系统的像面侧,将由该光学系统形成的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构成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光学系统的最近对焦状态下的透镜构成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光学系统在“-0.5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6是实施例1的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1.0倍”中的纵向像差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构成图。

图8是实施例2的光学系统的最近对焦状态下的透镜构成图。

图9是实施例2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光学系统在“-0.5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光学系统在“-1.0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12是实施例3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构成图。

图13是实施例3的光学系统的最近对焦状态下的透镜构成图。

图14是实施例3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15是实施例3的光学系统在“-0.5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16是实施例3的光学系统在“-1.0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17是实施例4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构成图。

图18是实施例4的光学系统的最近对焦状态下的透镜构成图。

图19是实施例4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20是实施例4的光学系统在“-0.5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21是实施例4的光学系统在“-1.0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22是实施例5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透镜构成图。

图23是实施例5的光学系统的最近对焦状态下的透镜构成图。

图24是实施例4的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25是实施例4的光学系统在“-0.5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

图26是实施例4的光学系统在“-1.0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具备光学系统2、配置在光学系统2的成像面位置的拍摄元件3、以及显示从拍摄元件3发送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液晶屏幕4。另外,拍摄装置1具备驱动光学系统2的驱动部(省略图示)。该驱动部是VCM(音圈马达)等致动器,将光学系统2中包含的规定的透镜或透镜组等向与拍摄元件3的受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光轴方向)驱动。另外,拍摄元件3是将由光学系统2形成的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拍摄数据)的元件,本实施方式的拍摄元件3是CMOS图像传感器。

光学系统2是所谓的内对焦光学系统,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是通过棱镜或反射镜等反射光学元件使光轴(光路)C弯曲的所谓的潜望式长焦透镜。具体地说,光学系统2沿着光轴C从物体侧到像侧依次具备使光轴C弯曲的棱镜20、以及在光轴C上排列的多个透镜组G。另外,光学系统2具备孔径光圈24、配置在多个透镜组G与拍摄元件3之间的滤光片25、以及保持多个透镜组G的镜筒26。

多个透镜组G沿着光轴C从物体侧到像侧依次至少包含第一透镜组21、第二透镜组22、以及第三透镜组23。上述各透镜组21、22、23分别包含至少一片透镜(光学元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中,透镜组21~23是为了方便起见的名称,包含仅由一个光学 元件(透镜等)构成的透镜组。即,第一~第三透镜组21、22、23分别具有至少一片透镜等的光学元件。另外,在光学系统2中,在对焦时其在光轴C上的位置固定的光学元件(透镜等)与移动的光学元件彼此分离,将分离区域内的上述固定的至少一片光学元件作为一个透镜组,将分离的区域内的上述移动的至少一片光学元件作为另一透镜组。

在上述光学系统2中,在对焦时,第二透镜组22沿着光轴C移动,第一透镜组21以及第三透镜组23在光轴C方向上相对于拍摄元件3(光学系统2的成像面)的位置是固定的。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中,在各透镜组21、22、23中,第二透镜组22构成对焦透镜组F。

以下,详细说明光学系统2中的各透镜组21~23。

第一透镜组21包含多个(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四个)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另外,第二透镜组22包含多个(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二个)透镜,具有负的弯曲率。另外,第三透镜组23包含多个(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为二个)透镜,具有正或负屈光力。

在此,在将第三透镜组23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倍率设为b3,将从整个光学系统2的最靠物体侧面到成像面的距离设为OAL,将整个光学系统2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焦距设为f,将整个光学系统2的最大横向倍率设为B时,光学系统2满足以下的式(1)、式(2)以及式(3)。

0.80≤b3···(1)

OAL/f≤2.00···(2)

0.50≤|B|···(3)

在上述光学系统2中,在沿着光轴C配置的多个透镜组G中,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21配置在最靠物体侧,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22配置在第一透镜组21的像侧,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23配置在最靠像侧。由此,在光学系统2中容易获得长焦(telephoto)的光焦度布置,因此能够缩短第一透镜组21的焦距,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光学系统2的小型化(详细地说,光轴C方向上的小型化)。

并且,通过在对焦时使第二透镜组可动,调整与前后的透镜组21、23的像差变动平衡,与整体送出方式相比,能够抑制近距离拍摄时的像面弯曲变动,因此,可以进一步缩短近距离拍摄距离。

而且,通过使第一透镜组21和第三透镜组23相对于成像面固定,将可动的透镜组仅设为第二透镜组22,能够减轻对机构或致动器的负荷,由此,可以实现包含光学系统2的拍摄装置1整体的小型化。

上述的式(1)规定了第三透镜组23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倍率(b3),当该横向倍率(b3)低于下限值(0.80)时,多个透镜组21、22、23中的最靠像侧的透镜组(第三透镜组)23的横向倍率变小,因此,到第二透镜组22的焦距变长,整个光学系统2的小型化不足。

另外,上述的式(2)表示相对于焦距的从整个光学系统2的最靠物体侧面到成像面的距离(OAL),当该距离(OAL)超过上限值(2.00)时,不能说能够充分地缩短光学总长,不仅是光学系统2而且整个拍摄装置1也无法实现小型化。

另外,上述的式(3)规定了整个光学系统2的最大横向倍率,即成像面的像的高度与被摄体的物体的高度之比(B),当该数值的绝对值低于下限值(0.50)时,不能说能够充分实现近距离拍摄,无法缩短可拍摄的物体距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中,通过同时满足上述三个式(式(1)、式(2)、式(3)),从而实现了整体小型且可以近距离拍摄的光学系统2。

在此,整个光学系统2的最大横向倍率(B)是表示近距离拍摄程度的数值,如上所述,由拍摄面的像的高度与被摄体的物体的高度之比表示,例如在近距离拍摄时,在|B|为1.00时,被摄体与拍摄面的大小相等,在远距离拍摄时,|B|变为接近于0.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在光学系统2中,上述横向倍率(b3)优选满足:

0.90≤b3≤2.00,

更优选满足:

1.00≤b3≤1.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在光学系统2中,上述距离(OAL)优选满足:

0.80≤OAL/f≤1.50,

更优选满足:

0.90≤OAL/f≤1.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在光学系统2中,上述最大横向倍率(B)优选满足:

0.75≤|B|,

更优选满足:

1.00≤|B|。

另外,在拍摄装置1的光学系统2中,在将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折射率设为nd2p,将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设为vd2p,将变量设为A时,该光学系统2也可以满足以下的式(4)、式(5)、式(6)。

nd2p=-0.01×vd2p+A···(4)

1.55≤nd2p≤1.72···(5)

1.82≤A≤1.94···(6)

在满足上述式(4)、式(5)、式(6)的在光学系统2中,同样地,在沿着光轴C配置的多个透镜组G中,通过使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21配置在最靠物体侧,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22配置在第一透镜组21的像侧,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23配置在最靠像侧,从而在光学系统2中容易获得长焦(telephoto)的光焦度布置,因此,能够缩短第一透镜组21的焦距,由此,能够实现光学系统2的小型化(详细地说,光轴C方向上的小型化)。

并且,在满足式(4)、式(5)、式(6)的在光学系统2中,同样地,通过在对焦时使第2透镜组可动,调整与前后的透镜组21、23的像差变动平衡,与整体送出方式相比,能够抑制近距离拍摄时的像面弯曲变动,因此,可以进一步缩短近距离拍摄距离。

而且,在满足式(4)、式(5)、式(6)的在光学系统2中,同样地,通过使第一透镜组21和第三透镜组23相对于成像面固定,将可动的透镜组仅设为第二透镜组22,能够减轻对机构或致动器的负荷,由此,可以实现包含光学系统2的拍摄装置1整体的小型化。

上述的式(5)规定了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折射率(nd2p)的范围,当该折射率(nd2p)低于下限值(1.55)时,第二透镜组22中的正的光焦度变弱,难以校正整个对焦区域的球面像差或像面弯曲等像差。而当该折射率(nd2p)超过上限值(1.72)时,第二透镜组22中的正的光焦度变强,难以提高整个第二透镜组22的负的光焦度,其结果是,对焦移动量变大,因此难以使光学系统2小型化。

另外,上述式(6)规定上述式(4)的变量A的范围,从而确定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vd2p)的范围。如果使用该阿贝数(vd2p)的范围外的透镜材料,则难以在整个对焦区域进行良好的色像差校正,或者第二透镜组22的透镜个数、重量增加导致致动器等驱动装置变大。

因此,在上述光学系统2中,同时满足上述三个式(式(4)、式(5)、式(6)),从而能够实现整体小型且可以近距离拍摄的光学系统2。

另外,在满足上述式(4)、式(5)、式(6)的在光学系统2中,上述折射率(nd2p)优选满足:

1.57≤nd2p≤1.70,

更优选满足:

1.59≤nd2p≤1.68。

另外,在该在光学系统2中,上述变量(A)优选满足:

1.84≤A≤1.92,

更优选满足:

1.86≤A≤1.90。

另外,在光学系统2中,第二透镜组22具有至少一片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以及至少具有负屈光力的一个透镜,在第二透镜组22中,正屈光力最强的透镜221可以配置在比负屈光力最强的透镜222更靠像侧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能够仅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22来实现从无限远到近距离拍摄的整个对焦区域内的像差校正。详细内容如下。

为了仅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22来实现从无限远到近距离拍摄的整个对焦区域内的像差校正,则将在第二透镜组22的物体侧由第一透镜组21强会聚的轴上光束作为适当会聚的光束,并需要负的光焦度使周边光束跳起并将其引导至第二透镜组22的像侧。另外,在第二透镜组22的像侧,需要用于会聚以获得所希望的F数的正的光焦度。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中,如上述构成那样,第二透镜组22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至少一片透镜、以及具有负屈光力的至少一片透镜,通过采用在第二透镜组22中,正屈光力最强的透镜221位于比负屈光力最强的透镜222更靠像侧的位置的构成,可以仅通过移动第二透镜组22来实现从无限远到近距离拍摄的整个对焦区域内的适当的像差校正。

另外,在光学系统2中,在将第二透镜组22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倍率设为b2,将第三透镜组23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倍率设为b3时,该光学系统2也可以满足下述的式(7)。

[根据细则91更正 18.07.2022]-10.00≤(1-b2

上述的式(7)规定了成像面的移动量与第二透镜组22在光轴C方向上的移动量之比((1-b22)× b32),在整体送出的光学系统中,对应于该数式的数值为1,但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的内对焦光学系统中,通过使该比例以负值变大,能给以少的移动量实现近距离拍摄,并且实现了整个光学系统2的小型化。当该比例((1-b22)×b32)小于下限值(-10.00)时,成像面的移动量相对于第二透镜组22的光轴C方向的移动量变得过大,难以通过致动器等驱动装置提高在第二透镜组22的停止位置精度。而当该比例((1-b22)×b32)超过上限值(-2.00)时,用于近距离拍摄的第二透镜组22的移动量变大,因此,难以实现整个光学系统2的小型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中,通过将成像面的移动量与第二透镜组22在光轴C方向的移动量之比((1-b22)×b32)设在上述的式(7)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在对焦时通过致动器等提高在第二透镜组22的停止位置精度与整个光学系统2的小型化的平衡。

[根据细则91更正 18.07.202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在光学系统2中,上述比例((1-b2

[根据细则91更正 18.07.2022]-9.00≤(1-b2

更优选满足:

[根据细则91更正 18.07.2022]-8.00≤(1-b2

另外,在光学系统2中,在将整个光学系统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焦距设为f,将上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2时,该光学系统2也可以满足下述的式(8)。

-0.70≤f2/f≤-0.10···(8)

上述的式(8)规定了第二透镜组22的焦距与整个光学系统2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焦距之比(f2/f),当该比例(f2/f)低于下限值(-0.70)时,第二透镜组22的光焦度变弱,用于近距离拍摄的第二透镜组22的移动量变大,因此,难以实现整个光学系统2的小型化。而当该比例(f2/f)超过上限值(-0.10)时,成像面的移动量相对于第二透镜组22的光轴C方向的移动量变得过大,难以通过致动器等驱动装置提高在第二透镜组22的停止位置精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中,通过将第二透镜组22的焦距与整个光学系统2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焦距之比(f2/f)设定在上述的式(8)的范围内,能够实现整个光学系统2的小型化与在对焦时通过致动器等提高在第二透镜组22的停止位置精度的平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在光学系统2中,上述比例(f2/f)优选满足:

-0.65≤f2/f≤-0.15,

更优选满足:

-0.60≤f2/f≤-0.20。

根据以上构成的光学系统2、以及具备光学系统2的拍摄装置1,可以实现小型且近距离拍摄。即,在第一透镜组21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组22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组23具有正或负屈光力,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的对焦时使第二透镜组22可动的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中,通过适当地选择各透镜组21~23的构成、倍率、透镜材料等,可以实现整体小型,且充分实现近距离拍摄时的性能、色像差的校正的光学系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以及具备光学系统2的拍摄装置1中,即使是所谓的内对焦光学系统,也可以实现光学系统2、以及具备光学系统2的拍摄装置1的小型化等。详细内容如下。

作为以往透镜的对焦方法,已知整体送出光学系统。上述整体送出光学系统采用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的对焦时将整个光学系统送出到物体侧的方式,整个光学系统固定为一个而不划分子组,因此,在设计时提高光学性能相对容易。然而,当对整个透镜进行对焦时,周边像高光束的透镜系统通过的位置在无限远和近距离之间存在差异,像面弯曲的变动变大,并且难以校正其像差。另外,在对焦时使整个透镜移动的距离与焦距的平方成比例地增加。因此,特别是长焦距的长焦镜头,为了实现近距离拍摄,对焦的移动量变长,其结果是,难以实现光学系统以及拍摄装置的小型化。

另一方面,内对焦光学系统采用在从无限远到近距离的对焦时,使光学系统内的部分透镜组可移动到物体侧或像侧的方式,由于与各物体距离相应的像差校正被分配到各组,因此对焦范围内的像差校正比较容易。另外,可以提高在对焦时对焦组移动的距离的灵敏度,并且容易地缩短移动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装置1中,即使采用内对焦光学系统作为光学系统2,也可以实现整体小型且充分实现近距离拍摄时的性能、色像差的校正的光学系统。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光学系统的实施例1~5。在以下的各实施例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的各构成对应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例的表中,r为曲率半径,d为透镜厚或透镜间隔,nd为d线的折射率,vd表示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另外,非球面由下式定义。

[根据细则91更正 18.07.2022]z=ch

(其中,c为曲率(1/r),h为距离光轴的高度,k为圆锥系数,A4、A6、A8、A10···为各阶的非球面系数)

另外,各纵向像差图从左侧依次表示球面像差(SA(mm))、像散(AST(mm))、畸变(DIS(%))。 在球面像差图中,纵轴表示F数(图中由FNO表示),实线为d线(d-line)的特性,短虚线为F线(F-line)的特性,长虚线为C线(C-line)的特性。在像散图中,纵轴表示最大像高(图中由Y表示),实线为矢状面(图中由S表示)的特性,虚线为子午面(图中由M表示)的特性。在畸变图中,纵轴表示最大像高(图中由Y表示)。

[实施例1]

图2以及图3是本实施例1的光学系统的透镜构成图,图2示出无限远对焦状态,图3示出最近对焦状态。另外,表示光学系统的各构成的附图标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的对应的构成的附图标记相同。另外,在该光学系统中,在对焦时,第一透镜组21以及第三透镜组23在光轴C上相对于拍摄元件(像面)3的位置是固定的。

图4是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纵向像差图,图5是在“-0.5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图6是在“-1.0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另外,下述的表1示出各透镜的面数据,表2示出非球面数据,表3示出各种数据,表4示出透镜组数据,表5示出单透镜数据。

表1

(表1)面数据

*为非球面

表2

(表2)非球面数据(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表3

(表3)各种数据

焦距为21.999,最大像高为4.000。

表4

(表4)透镜组数据

表5

(表5)单透镜数据

[实施例2]

图7以及图8是本实施例2的光学系统的透镜构成图,图7示出无限远对焦状态,图8示出最近对焦状态。另外,表示光学系统的各构成的附图标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的对应的构成的附图标记相同。另外,在该光学系统中,同样地,在对焦时,第一透镜组21以及第三透镜组23在光轴C上相对于拍摄元件(像面)3的位置是固定的。

图9是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纵向像差图,图10是在“-0.5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图11是在“-1.0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另外,下述的表6示出各透镜的面数据,表7示出非球面数据,表8示出各种数据,表9示出透镜组数据,表10示出单透镜数据。

表6

(表6)面数据

*为非球面

表7

(表7)非球面数据(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表8

(表8)各种数据

焦距为11.600,最大像高为2.060。

表9

(表9)透镜组数据

表10

(表10)单透镜数据

[实施例3]

图12以及图13是本实施例3的光学系统的透镜构成图,图12示出无限远对焦状态,图13示出最近对焦状态。另外,表示光学系统的各构成的附图标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的对应的构成的附图标记相同。另外,在该光学系统中,同样地,在对焦时,第一透镜组21以及第三透镜组23在光轴C上相对于拍摄元件(像面)3的位置是固定的。

图14是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纵向像差图,图15是在“-0.5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图16是在“-1.0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另外,下述的表11示出各透镜的面数据,表12示出非球面数据,表13示出各种数据,表14示出透镜组数据,表15示出单透镜数据。

表11

(表11)面数据

*为非球面

表12

(表12)非球面数据(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表13

(表13)各种数据

焦距为11.598,最大像高为2.060。

表14

(表14)透镜组数据

表15

(表15)单透镜数据

[实施例4]

图17以及图18是本实施例4的光学系统的透镜构成图,图17示出无限远对焦状态,图18示出最近对焦状态。另外,表示光学系统的各构成的附图标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的对应的构成的附图标记相同。另外,在该光学系统中,同样地,在对焦时,第一透镜组21以及第三透镜组23在光轴C上相对于拍摄元件(像面)3的位置是固定的。

图19是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纵向像差图,图20是在“-0.5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图21是在“-1.0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另外,下述的表16示出各透镜的面数据,表17示出非球面数据,表18示出各种数据,表19示出透镜组数据,表20示出单透镜数据。

表16

(表16)面数据

*为非球面

表17

(表17)非球面数据(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表18

(表18)各种数据

焦距为21.999,最大像高为4.000。

表19

(表19)透镜组数据

表20

(表20)单透镜数据

[实施例5]

图22以及图23是本实施例5的光学系统的透镜构成图,图22示出无限远对焦状态,图23示出最近对焦状态。另外,表示光学系统的各构成的附图标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2的对应的构成的附图标记相同。另外,在该光学系统中,同样地,在对焦时,第一透镜组21以及第三透镜组23在光轴C上相对于拍摄元件(像面)3的位置是固定的。

图24是无限远对焦状态下的纵向像差图,图25是在“-0.5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图26是在“-1.0倍”放大倍率下的纵向像差图。另外,下述的表21示出各透镜的面数据,表22示出非球面数据,表23示出各种数据,表24示出透镜组数据,表25示出单透镜数据。

表21

(表21)面数据

*为非球面

表22

(表22)非球面数据(未显示的非球面系数为0.00。)

表23

(表23)各种数据

焦距为11.601,最大像高为2.060。

表24

(表24)透镜组数据

表25

(表25)单透镜数据

[根据细则91更正 18.07.2022]在以上的实施例1~5中,将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各条件对应的值表示在下述的表26中。另外,在表26中,条件式(1)为b3,条件式(2)为OAL/f,条件式(3)为|B|,条件式(5)为nd2p,条件式(6)为A,条件式(7)为(1-b2

表26

(表26)条件式对应值

为了表示本发明,在上述参照附图的同时,通过实施方式适当且充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实施方式的变更和/或改良。因此,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的变更方式或改良方式不是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权利要求书的级别,则该变更方式或该改良方式被解释为包含在该权利要求书的权利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拍摄装置,2…光学系统,20…棱镜(反射光学元件),21…第一透镜组,22…第二透镜组,221…在第二透镜组22中正屈光力最强的透镜,222…在第二透镜组22中负屈光力最强的透镜,23…第三透镜组,25…滤光片,26…镜筒,3…拍摄元件,4…液晶屏幕,C…光轴,F…对焦透镜组,G…透镜组。

技术分类

0612011657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