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拍照功能已成为智能终端等电子设备的基础功能配置之一。电子设备的成像芯片(sensor)尺寸受摄像组件的影响,通常成像芯片的尺寸较小,摄像组件在暗光环境下拍摄时的成像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摄像组件在暗光环境下拍摄时的成像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镜头,滤光单元和成像芯片;

滤光单元包括:第一透光介质,第二透光介质和亲水封装层;亲水封装层的一侧与第一透光介质连接,另一侧与第二透光介质连接,亲水封装层与第一透光介质和第二透光介质构成腔室;腔室内设有驱动电极和液体;

镜头,第一透光介质,第二透光介质,及成像芯片依次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设置;

其中,在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的情况下,液体铺展在第一透光介质与第二透光介质之间,以截止非可见光;

在驱动电极断电状态的情况下,液体收缩于亲水封装层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的摄像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包括:镜头,滤光单元和成像芯片;滤光单元包括:第一透光介质,第二透光介质和亲水封装层;亲水封装层的一侧与第一透光介质连接,另一侧与第二透光介质连接,亲水封装层与第一透光介质和第二透光介质构成腔室;腔室内设有驱动电极和液体;且,镜头,第一透光介质,第二透光介质,及成像芯片依次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设置。从而,在使用该摄像模组拍摄过程中,若需要截止非可见光(例如白天拍摄时),则驱动电极可以向腔室中的液体施加预设电压,使得液体铺展在所述第一透光介质与所述第二透光介质之间,以截止非可见光;若需要提升摄像模组的进光量(例如夜晚的暗光环境拍摄时),则驱动电极可以处于断电状态,从而使得上述液体自然收缩于亲水封装层处,以避免液体处于摄像模组的入射光路上遮挡进光量,能够充分利用非可见光的能量,增加了摄像模组进光量,提高了暗光环境下的拍摄质量。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中的滤光单元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记:

摄像模组1000,

滤光单元100,第一透光介质110,第二透光介质120;亲水封装层130,驱动电极140,第一电极141,第二电极142,液体150,介电疏水层160,镜头300,成像芯片400;

电子设备200,角度检测单元210,供电单元220,控制单元230,存储单元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直”、“水平”、“垂直”、“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摄像组件中通常包括红外光截止滤色片(Infrared cutoff filter,IRCF),进入摄像组件中的光线经过红外光截止滤色片后,会过滤掉非可见光,一般只剩下波长为380nm-780nm的光线进入摄像组件中的成像芯片中。这种结构,在摄像组件所处的环境的光线明亮的情况下,不会影响成像芯片的成像质量,然而,若在暗光环境下,本身外界环境光线就非常有限,而进入成像芯片中的光线又会被红外光截止滤色片截止一部分,导致摄像模组在暗光环境下成像质量差。目前通常是通过软件,提高成像芯片的感光效果,但是,进入成像芯片的总的光源能量并未增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而本申请的摄像模组,在使用该摄像模组拍摄过程中,若需要截止非可见光(例如白天拍摄时),则驱动电极可以向腔室中的液体施加预设电压,使得液体铺展在所述第一透光介质与所述第二透光介质之间,以截止非可见光;若需要提升摄像模组的进光量(例如夜晚的暗光环境拍摄时),则驱动电极可以处于断电状态,从而使得上述液体自然收缩于亲水封装层处,以避免液体处于摄像模组的入射光路上遮挡进光量,能够充分利用非可见光的能量,增加了摄像模组进光量,提高了暗光环境下的拍摄质量。也就是说,本申请是摄像模组,可以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灵活的控制液体铺展在所述第一透光介质与所述第二透光介质之间,以截止非可见光(例如红外光),或控制液体收缩于摄像模组的亲水封装层处,使得液体避让摄像模组的入射光路上进光量,以增加摄像模组进光量,能够充分利用非可见光的能量,增加了摄像模组的成像芯片所吸收的光线能量,提高了暗光环境下的拍摄质量。

下面结合图1至图9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1000及电子设备200。

如图1所示,该摄像模组1000包括:镜头300,滤光单元100和成像芯片400;滤光单元包括:第一透光介质110,第二透光介质120和亲水封装层130;亲水封装层130的一侧与第一透光介质连接,另一侧与第二透光介质连接,亲水封装层与第一透光介质和第二透光介质构成腔室;腔室内设有驱动电极140和液体150。

镜头300,第一透光介质110,第二透光介质120,及成像芯片400依次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设置。

其中,在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的情况下,液体铺展在第一透光介质与第二透光介质之间,以截止非可见光;

在驱动电极断电状态的情况下,液体收缩于亲水封装层处。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镜头300,第一透光介质110,第二透光介质120,及成像芯片400依次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设置,是指:镜头300,滤光单元100,成像芯片400,依次设于摄像模组的入射光路上。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图1中,镜头300,滤光单元100,成像芯片400,依次设于摄像模组的入射光路上,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进入摄像模组的光线方向。

示例性地,结合图1,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的滤光单元的爆炸图,可见,镜头300,第一透光介质110,第二透光介质120和成像芯片400依次设置在摄像模组的入射光路上(即,镜头300,第一透光介质110,第二透光介质120和成像芯片400依次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设置)。从而,在拍摄时,入射光依次经过镜头,第一透光介质和第二透光介质之后,会进入成像芯片,进行成像,从而完成拍摄。

可以理解,第一透光介质110与第二透光介质120之间存在间隙,用于容纳封装上述液体150。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液体150可以为液滴,例如微小液滴。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透光介质110和第二透光介质12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等其他可能的形状。

示例性地,第一透光介质110和第二透光介质120可以采用玻璃基板,例如能够透光的无色玻璃或蓝色玻璃。

本申请实施例中,亲水封装层130的两侧,可以分别连接于第一透光介质110的边缘和第二透光介质120的边缘,或分别连接于靠近第一透光介质110的外周处和第二透光介质120的外周处(即分别连接于靠近第一透光介质110的边缘处和第二透光介质120的边缘处),只要亲水封装层130能够与第一透光介质110和第二透光介质120构成一个腔室即可。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亲水封装层130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第一透光介质110的边缘和第二透光介质120的边缘,图3中可见,亲水封装层130与第一透光介质110和第二透光介质120构成的上述腔室,液体150位于该腔室中。

需要说明,亲水封装层130,能够在驱动电极140断电的情况下,即需要提升摄像模组的进光量的情况下,使上述液体150收缩至亲水封装层130的侧壁处内侧,根据表面能越大疏水性能越差的原则,亲水封装层130的材料具备较大的表面能,当摄像模组中此处表面能最小时,就能使得上述液体150聚集在亲水封装层130处,达到约束液体150的作用。

示例性地,亲水封装层130的材料可以为亲水纤维,或者亲水树脂,或其他可能的材料。

可以理解,上述液体150可以为能够截止非可见光的液体150,例如,吸收红外光的液体150,或者反射红外光的液体150,或其他可能的液体150。

可以理解,上述驱动电极140位于腔室内,与上述液体150接触。如此,在使用该摄像模组拍摄过程中,若需要截止非可见光(例如白天拍摄时),则驱动电极140可以向腔室中的液体150施加预设电压,使得液体150可以均匀的铺展在第一透光介质110与第二透光介质120之间,以截止非可见光;若需要提升摄像模组的进光量(例如夜晚拍摄时),则驱动电极140可以处于断电状态,从而使得上述液体150自然收缩于亲水封装层130处,以避免遮挡摄像模组的进光量,能够充分利用非可见光的能量,增加了摄像模组进光量。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驱动电极140可以处于断电状态,上述液体150自然收缩于亲水封装层130处的一种可能的侧视图,图3中可见,液体150收缩于亲水封装层130处,可以理解,液体150可以收缩于腔室的内侧壁的亲水封装层130处。

示例性地,摄像模组包括与驱动电极140电连接的导线,该导线的一端可以位于腔室内,另一端可以穿出腔室,并且,导线与腔室之间密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在使用该摄像模组拍摄过程中,若需要截止非可见光,则驱动电极可以向腔室中的液体施加预设电压,使得液体铺展在所述第一透光介质与所述第二透光介质之间,以截止非可见光(例如红外光);若需要提升摄像模组的进光量,则驱动电极可以处于断电状态,从而使得上述液体自然收缩于亲水封装层处,以避免液体遮挡摄像模组的进光量,如此,在暗光环境下拍摄时,可以充分利用非可见光的能量,增加了摄像模组进光量,提高了暗光环境下的拍摄质量。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腔室内还设有介电疏水层160,液体位于介电疏水层与目标透光介质之间;目标透光介质为第一透光介质和第二透光介质中的任一个;其中,在驱动电极140处于断电状态的情况下,介电疏水层未通电,介电疏水层与液体的疏水接触角为第一角度;在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的情况下,介电疏水层通电,介电疏水层与液体的疏水接触角为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

可以理解,介电疏水层能够透光。

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电疏水层的材料可以采用介电和疏水符合材料,介电疏水层有较大的介电常数和较大的疏水角,使得驱动电极在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后,液体能够沿着介电疏水层有较大的动态范围,控制液体在腔室中自由流动,使得液体的流动可以不受摄像模组的姿势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电疏水层与驱动电极连接,从而,在驱动电极通电的情况下(例如,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的情况下),介电疏水层处于通电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电润湿原理,驱动电压越大,介电疏水层的疏水角越小,介电疏水层的整个膜层都趋于亲水状态。

也就是说,介电疏水层的疏水能力与介电疏水层的通电电压负相关,即介电疏水层的通电电压越大,介电疏水层的疏水能力越小,介电疏水层的通电电压越小,介电疏水层的疏水能力越大,若介电疏水层的通电电压为0,介电疏水层的疏水能力最大。

如此,若需要截止非可见光时,驱动电极处于通电状态,相应的,介电疏水层处于通电状态,介电疏水层的疏水能力减弱,从而使得液体快速均匀的铺展在第一透光介质与第二透光介质之间(即介电疏水层与目标透光介质之间);若需要增加摄像模组的进光量时,驱动电极处于断电状态,相应的,介电疏水层处于断电状态,介电疏水层的疏水能力最大,从而,使得液体快速收缩于亲水封装层处,以避免遮挡摄像模组的进光量。

示例性地,介电疏水层的材料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可以理解,在驱动电极处于断电状态的情况下,介电疏水层未通电(即处于断电状态),介电疏水层在这个状态下的疏水能力最大;在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的情况下,介电疏水层通电,相比介电疏水层处于断电状态的情况,介电疏水层的疏水能力减弱。因此,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

可以理解,如图2所示,第一透光介质,介电疏水层,第二透光介质,依次设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入射光路上。目标透光介质不同,则液体所处的位置不同,基于此,本申请包括以下可能的示例。

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若目标透光介质为第一透光介质,如图2所示,液体150位于第一透光介质110与介电疏水层160之间。

另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若目标透光介质为第二透光介质,液体位于第二透光介质与介电疏水层之间。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驱动电极140包括第一电极141和第二电极142;沿第一方向,第一电极141、液体150、介电疏水层160、和第二电极142依次设置。

其中,第一方向为:由目标透光介质至介电疏水层的方向。

可以理解,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能够透光。

示例性地,若目标透光介质为第一透光介质,如图2所示,沿第一方向(图2中为自上至下的方向),第一透光介质110、第一电极141、液体150、介电疏水层160、第二电极142、和第二透光介质120依次设置。

示例性地,若目标透光介质为第二透光介质,沿第一方向,第二透光介质、第一电极、液体、介电疏水层、第二电极、和第一透光介质依次设置。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电极141为一体式电极。

可以理解,第一电极为一体成型的电极。

示例性地,第一电极的形状与第一透光介质的形状一致。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第二电极142为分体式电极,第二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多个子电极间隔设置。

示例性地,多个子电极可以均匀布置在上述腔室内,例如,如图4所示,多个子电极可以阵列布置在上述腔室内。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当摄像模组处于第一拍摄状态时,在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的情况下,多个子电极中每个子电极对应的电压相等;

当摄像模组处于第二拍摄状态时,在所述驱动电极向所述液体施加预设电压的情况下,多个子电极中,每个子电极对应的电压沿第二方向逐渐减小。

示例性地,当摄像模组处于第一拍摄状态时,摄像模组可以处于水平放置状态(或接近水平放置状态),第一透光介质和第二透光介质也处于水平放置状态(或接近水平放置状态)。

示例性地,第二方向可以为重力方向。

示例性地,当摄像模组处于第二拍摄状态时,摄像模组可以处于竖直放置状态,第一透光介质和第二透光介质也处于竖直放置状态。

示例性地,当摄像模组处于第二拍摄状态时,摄像模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并小于或等于90°;同样的,第一透光介质和第二透光介质也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角度,并小于或等于90°。

可以理解,当摄像模组处于第一拍摄状态时,在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的情况下,说明摄像模组所处环境的光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需要进行截止非可见光,从而,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且多个子电极中每个子电极对应的电压相等,以使得液体均匀的铺展在第一透光介质与第二透光介质之间。

可以理解,当摄像模组处于第二拍摄状态时,在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的情况下,说明摄像模组所处环境的光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需要进行截止非可见光,从而,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预设电压,且多个子电极中,每个子电极对应的电压沿第二方向逐渐减小,以使得液体均匀的铺展在第一透光介质与第二透光介质之间。

如此,实现对液体的分区控制,来克服摄像模组不同的姿势差,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示例1,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摄像模组处于第二拍摄状态时的示意图,图6中,第二电极142包括沿第二方向的5组子电极,每组子电极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电极,每组子电极对应的电压沿第二方向依次为:2.5V,2V,1.5V,1V,0.5V。

如此,越靠下的位置,第二电极的子电极对应的电压越小,以使得此区域液体的疏水性能越好,逐渐往上,子电极对应的电压逐渐增大,使得液体的疏水性能逐渐变差,以克服重力的作用。

示例2,结合示例1和图4,可见,每组子电极包括5个子电极。

需要说明,示例1中各个子电极对应的电压只是示意,针对不同摄像模组,还需要对比不同摄像模组的重力表现实际计算得到电压分布。

实际场景中,可以根据不同摄像模组的重力表现,预先计算各个子电极实际的电压分布,并将计算的实际电压分布对应的电压分布表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从而,当摄像模组处于第二拍摄状态时,驱动电极可以直接根据存储单元中预先存储的电压分布情况,向液体施加电压。

电润湿原理:电介质上的电润湿(Electrowetting on Dielectric,EWOD)是通过改变界面张力来控制微小液滴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施加在介电层(例如上述介电疏水层)及其表面的导电液体外的电压控制介电层润湿性能的变化,通过使其内部产生压强差,进一步驱动液-固相的接触角改变,造成液滴的形变,最终达到控制驱动电压来调控液滴形状和位置的目的。电极和液滴之间的介电层在EWOD器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电层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工艺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应用。Young-Lippmann方程可以描述极性液体在电润湿器件中具有电压依赖性的润湿原理。

Young-Lippmann方程,上式只适用于理想的光滑、均一、刚性、惰性表面,其中d是介电润湿层厚度;γ

根据上述方程,阈值电压是由介电层厚度与介电常数之比决定的,因此高介电常数的介电薄膜对降低驱动阈值电压、提高器件可靠性至关重要,并保证电压驱动时接触角有较大的变化范围。而介电层具有低表面能和低润湿性是保证薄膜表面微流体更方便流动的另一关键因素。因此,具有高介电常数和疏水表面的介电层是低压电润湿器件的关键。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1,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透光介质,第一电极,介电疏水层,第二电极,第二透光介质,依次设于摄像模组的入射光路上;

目标透光介质为第一透光介质。

示例性地,结合图1,可知,入射光路的方向为自上至下,参照图2,第一透光介质110,第一电极141,介电疏水层160,第二电极142,第二透光介质120,自上至下依次设置。该示例中,液体150位于第一电极141和介电疏水层160之间。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透光导电膜。

示例性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可以为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或其他可能的透光导电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镀设于第一透光介质表面,第二电极镀设于第二透光介质表面。

示例性地,可以将第一电极蒸镀于第一透光介质的表面,将第二电极蒸镀于第二透光介质的表面。

示例性地,第一透光介质靠近第二透光介质的一侧的表面可以整面镀设第一电极。

可以理解,第二电极的各个子电极,是通过分区镀设于第二透光介质的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00,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摄像模组1000。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7,如图8所示,上述电子设备包括角度检测单元210,供电单元220和控制单元230;角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倾斜角度;控制单元分别与角度检测单元和供电单元连接;供电单元与摄像模组的驱动电极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角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倾斜角度,控制供电单元向驱动电极的供电电压。

可以理解,角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电子设备的倾斜角度,即为摄像模组的倾斜角度,例如,当摄像模组处于第一拍摄状态时,摄像模组对应的倾斜角度(即,摄像模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为0度,当摄像模组处于第二拍摄状态时,摄像模组对应的倾斜角度为90度。其中,摄像模组对应的倾斜角度为:摄像模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示例性地,角度检测单元可以采用陀螺仪,或其他可能的用于检测角度的结构件。

需要说明,结合图8,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240,该存储单元240可以为上述存储单元。

示例性地,存储单元240可以包括上述电压分布表,控制单元与存储单元连接,用于根据角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倾斜角度和电压分布表,控制供电单元向驱动电极的供电电压。

示例性地,沿上述第二方向相邻的子电极的电压的差值,与电子设备的倾斜角度正相关。

示例性地,电子设备的倾斜角度的范围可以为0°~90°。

如此,当电子设备竖直拍摄时,控制单元可以直接根据角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倾斜角度和电压分布表,控制供电单元向驱动电极的供电电压,从而控制驱动电极向液体施加的电压,以使得液体均匀的铺展在第一透光介质与第二透光介质之间,克服了重力对液体分布的影响。

可以理解,电子设备中通常包括角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和存储单元,因此,可以直接复用电子设备中的这些单元器件(即角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和存储单元),以节省电子设备的空间。

如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通过控制单元,根据角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电子设备的倾斜角度,灵活的控制供电单元向驱动电极的供电电压,从而,灵活的控制摄像模组中的液体铺展在第一透光介质与所述第二透光介质之间,以截止非可见光(例如红外光),或控制液体收缩于摄像模组的亲水封装层处,使得液体避让摄像模组的入射光路上进光量,以增加摄像模组的进光量,能够充分利用非可见光的能量,增加了摄像模组的成像芯片所吸收的光线能量,提高了暗光环境下的拍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非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469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