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表冠及具有该表冠的腕戴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5:17


一种表冠及具有该表冠的腕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表冠。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表冠的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表冠属于腕带类穿戴设备的常用零部件,随着智能手表功能的不断完善,表冠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智能手表的主流配置,以便利用对表冠的旋转和/或按压实现对智能手表的控制。

现有技术中的表冠,通过专门的卡簧类结构来固定按键杆,以对按键杆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

装配时,需要先将按键杆从外侧插入表壳中,再从表壳内侧装入专门用于对按键杆进行轴向限位的卡簧类结构,以实现按键杆与表壳的固定,然后,再将传感器、按键开关等功能附件堆叠安装于表壳内。

由此可以看出,采用卡簧类结构来固定按键杆,组装不便,使得传感器、按键开关等功能附件只能在卡簧类结构固定按键杆后,再依次堆叠安装于表壳内,造成表冠整体结构松散,组装繁琐。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方便组装按键杆的表冠,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冠,其按键杆方便组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表冠的腕戴设备,其表冠的按键杆装配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表冠,包括:

按键杆,所述按键杆的外周部设有凹槽;

用于与表壳的内侧固定连接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

用于供所述按键杆插入的第一插孔;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插孔的轴线方向伸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朝向所述第一插孔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凹槽卡接的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插孔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卡接件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嵌设于导向筒内,所述导向筒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接件包括碰珠或滑块,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按键杆的安装方向的内侧设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按键杆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按键帽,所述按键帽的内侧设有耐磨片。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表壳的安装孔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用于供所述按键杆插入的第二插孔,所述支架朝向所述表冠的按键帽的一端设有第二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按键杆与所述支架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

箱体;

用于检测所述按键杆的移动的按键开关,以在被所述按键杆按压后导通电路;

用于将所述按键开关与腕戴设备的主控板电导通的电连接件;所述按键开关和所述电连接件均固设于所述箱体。

优选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箱体的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按键杆的旋转。

一种腕戴设备,包括表冠,所述表冠为上述任意一种表冠。

本发明提供的表冠,安装时,将按键杆插入第一插孔内,通过使按键杆挤压卡接件,使第一弹性件收缩,带动卡接件让位按键杆,以利于按键杆继续移动;当按键杆上的凹槽对准卡接件时,卡接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弹入凹槽内,从而对按键杆进行轴向限位,实现按键杆与本体的连接,避免按键杆脱离本体。

由此可以看出,该表冠利用第一弹性件和卡接件组合作用,作为按键杆的限位结构,第一弹性件和卡接件可以预先装配到本体上,再安装按键杆,也即,第一弹性件和卡接件的存在,并不影响按键杆的装配,同时可实现按键杆的轴向限位,达到了盲装按键杆的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卡簧类限位结构来固定按键杆,组装方便,减小了装配的复杂度,无需待按键杆安装到位后,再安装限位结构,因此,有利于预先安装传感器、按键开关等功能附件,便于实现传感器与按键杆的对位以及按键开关与按键杆的同轴。

本发明提供的腕戴设备,包括上述表冠,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冠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表冠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弹性件、卡接件与导向筒三者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1为按键杆、12为按键帽、13为耐磨片、21为第一弹性件、22为卡接件、23为导向筒、31为箱体、311为箱子本体、312为箱盖、32为按键开关、33为传感器、34为电连接件、41为支架、42为第二弹性件、5为密封圈、6为表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表冠,其按键杆方便组装。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表冠的腕戴设备,其表冠的按键杆装配方便。

请参考图1-图5,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冠装配后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表冠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弹性件、卡接件与导向筒三者装配后的剖视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冠,主要包括按键杆11、本体和第一弹性件21等。

具体地,按键杆11的一端用于与按键帽12相连,另一端装配于本体,以通过按键杆11的转接作用,实现按键帽12的安装。

本体用于与表壳6的内侧固定连接,本体主要起到承载和固定其它零部件的作用。

本体设有用于供按键杆11插入的第一插孔,可以理解的是,本体固定于表壳6的内侧后,本体上的第一插孔与表壳6上用于安装表冠的安装孔相对应,以供按键杆11自表壳6的外侧插入本体的第一插孔内。

同时,按键杆11的外周部设有凹槽,本体设有第一弹性件21,第一弹性件21可沿垂直于第一插孔的轴线方向伸缩,且第一弹性件21朝向第一插孔的一端设有卡接件22,卡接件22用于与按键杆11上的凹槽卡接,以实现按键杆11与本体的固定,避免按键杆11脱离本体,也即,卡接件22对按键杆11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卡接件22将按键杆11锁死,影响按键帽12的按动,沿第一插孔的轴线方向上,凹槽的尺寸大于卡接件22的尺寸。

也即,卡接件22卡入凹槽内后,凹槽内仍有一定的间隙余量,以确保按键杆11可按压。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时,将按键杆11插入第一插孔内,并使按键杆11沿着第一插孔移动,当按键杆11移动到卡接件22的位置时,按键杆11挤压卡接件22,使卡接件22挤压第一弹性件21,进而使第一弹性件21收缩,带动卡接件22让位按键杆11,以利于按键杆11继续移动;当按键杆11上的凹槽对准卡接件22时,卡接件22在第一弹性件21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弹入凹槽内,从而对按键杆11进行轴向限位,实现按键杆11与本体的连接,避免按键杆11脱离本体。

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表冠,利用第一弹性件21和卡接件22组合作用,作为按键杆11的限位结构,第一弹性件21和卡接件22可以预先装配到本体上,再安装按键杆11,也即,第一弹性件21和卡接件22的存在,并不影响按键杆11的装配,同时可实现按键杆11的轴向限位,达到了盲装按键杆11的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卡簧类限位结构来固定按键杆11,组装方便,减小了装配的复杂度,无需待按键杆11安装到位后,再安装限位结构,因此,有利于预先安装传感器33、按键开关32等功能附件,便于实现传感器33与按键杆11的对位以及按键开关32与按键杆11的同轴。可以理解的是,当卡接件22在第一弹性件21的作用下弹入凹槽内后,由于凹槽内仍有一定的间隙余量,因此,当按压按键帽12,使按键杆11移动时,可以使凹槽随着按键杆11的移动而相对卡接件22移动,也即,在按键杆11移动过程中,卡接件22在凹槽中的位置发生变化,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当按键杆11装配到位,处于自然状态时,卡接件22与凹槽远离按键帽12的内侧壁接触,此时,在卡接件22的作用下,使得无法向右侧(附图1和2所示方向)移动按键杆11,也即无法使按键杆11从第一插孔抽出,因此可防止按键杆11脱离本体。

当按压按键帽12时,按键杆11向左侧移动,凹槽也随之向左侧移动,而卡接件22的轴向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卡接件22在凹槽内的位置发生变化。

显然,凹槽内的间隙余量需要满足按键杆11被按压时的移动距离,优选地,凹槽内的间隙余量刚好能够满足:当按键帽12按压到位时,使卡接件22刚好与凹槽靠近按键帽12的内侧壁接触。此时,凹槽具有一定的轴向限位的作用,确保按键杆11移动距离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第一弹性件2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垂直于第一插孔的轴线方向伸缩即可,例如,第一弹性件21可以为弹簧或弹性块等。

考虑到第一弹性件21设置的方便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弹性件21嵌设于导向筒23内,导向筒23与本体固定连接。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21通过导向筒23与本体连接,导向筒23可以对第一弹性件21的伸缩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一弹性件21伸缩时产生偏斜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21远离卡接件22的一端与导向筒23固定连接。

当然,还可以是这样的方案:本体设有第一弹性件21安装孔,第一弹性件21安装孔内设有导向柱,第一弹性件21套设于导向柱的外周部,以利用导向柱的外壁和第一弹性件21安装孔的内壁对第一弹性件21起到周向限位的作用,同时对第一弹性件21的伸缩运动进行导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导向筒23与本体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导向筒23与本体可以焊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导向筒23与本体螺纹连接,导向筒23的外端设有方便旋拧的工具孔。

也即,导向筒23的外周部设有外螺纹,安装时,通过安装工具,利用工具孔,直接将导向筒23旋入本体的螺纹孔内即可。

另外,本发明对卡接件2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够在按键杆11的挤压作用下压缩第一弹性件21,并可在第一弹性件21的作用下卡入凹槽内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卡接件22包括碰珠或滑块,滑块朝向按键杆11的安装方向的内侧设有倒角。

可以理解的是,当卡接件22为碰珠时,由于碰珠为球形,按键杆11挤压碰珠后,碰珠与按键杆11点接触,摩擦力小。

当然,卡接件22也可以为滑块,可以使滑块与凹槽卡接的更稳固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当卡接件22为滑块时,滑块朝向按键杆11的安装方向的内侧设有倒角,当按键杆11移动到滑块所在的位置时,按键杆11首先与倒角接触,对倒角产生推力,以便于滑块对第一弹性件21产生挤压力。

此时,优选地,滑块用于朝向按键杆11的一侧设有弧形面,以便于使滑块贴合圆柱形的按键杆11,有利于实现按键杆11的旋转运动。

另外,本发明对凹槽的形状不做限定,为了使按键杆11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凹槽为环形槽或弧形槽。

可以理解的是,当凹槽为弧形槽时,按键杆11可转动的角度范围受弧形槽的弧长限制;当凹槽为环形槽时,则按键杆11可360度的整圈旋转。

进一步地,本发明对第一弹性件21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例如,第一弹性件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只要能够卡住按键杆11,避免按键杆11脱离本体即可。

优选地,第一弹性件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以上的第一弹性件21优选的沿按键杆1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当凹槽为弧形槽时,第一弹性件21与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当凹槽为环形槽时,则第一弹性件21可沿按键杆11的圆周方向上任意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凹槽为弧形槽或封闭的环形槽,因此,当旋转按键杆11时,凹槽可随着按键杆11的转动而相对卡接件22转动,也即,在按键杆11旋转过程中,卡接件22在凹槽中的周向位置发生变化。

当凹槽为弧形槽时,按键杆11的转角范围为:从凹槽沿周向的一个内侧壁与卡接件22接触到凹槽沿周向的另一个相对的内侧壁与卡接件22接触。

当凹槽为环形槽时,按键杆11可360度旋转,在按键杆11整圈旋转的过程中,凹槽旋转360度,而卡接件22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当于卡接件22沿凹槽转一周。也即,本实施例可满足按键杆1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

另外,基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卡簧类结构来固定按键杆11的情况,导致传感器33、按键开关32以及其它功能附件等只能以堆叠的方式散装于表壳6内,也即,在表冠需要引入新的结构时,就在表壳6内找任意的可安装空间,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这就使得表冠的相关功能附件散乱无章,且组装不便,可靠性低。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体包括箱体31以及分别固设于箱体31的按键开关32和电连接件34,按键开关32用于检测按键杆11的移动,以在被按键杆11按压后导通电路;电连接件34用于将按键开关32与腕戴设备的主控板电导通,以实现按键杆11的按压功能。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箱体31将表冠的按键开关32和电连接件34集成为一个结构模组,也即,本实施例提出了模块化的思想,使按键开关32和电连接件34模块化的封为一体,在表冠增加新的功能附件时,也可以直接将新增结构设置在箱体31上,也即,可以将表冠的所有结构全部集成于箱体31中。

显然,将表冠的所有结构全部集成于箱体31,既保证了按键开关32、电连接件34以及其它功能附件组装的统一性,又保证了布局的合理规范性;模块化与密闭化的元器件,既能增加元器件功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又能提升元器件的寿命;在一个箱体31上精密设计排布上述各种器件,相比于现有技术将这些器件直接设置在表壳6的适当位置,减小了分布在表壳6的不同位置结构上的误差及组装的复杂性,因此,提高了装配精度,以便确保按键杆11与按键开关32的同轴度,同时简化了装配过程,使表冠的结构集中,提升了表冠性能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箱体31、按键开关32、电连接件34、弹性件以及卡接件22组装后,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块化结构,为一个整体,装配时,直接将按键杆11插入该整体的第一插孔中即可实现按键杆11的安装。

进一步地,为了在实现按键杆11按压功能的同时,实现按键杆11的旋转功能,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包括固设于箱体31的传感器33,传感器33用以检测按键杆11的旋转。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将用于检测按键杆11旋转的传感器33也集成于箱体31上,使箱体31、按键开关32、传感器33、电连接件34、弹性件以及卡接件22组装后,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块化结构,为一个整体,装配时,直接将按键杆11插入该整体的第一插孔中即可实现按键杆11的安装,可确保按键杆11与传感器33的对位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传感器33的具体型号及其检测原理等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见现有技术。

例如,传感器33可以是用于检测按键杆11旋转的任何合适类型的传感器,如激光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优选地,在一些情况下,按键杆11的外周部可以做成粗糙表面,也即,按键杆11的外周部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以协助传感器33检测。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按键开关32、传感器33以及电连接件34的安装位置。

优选地,按键开关32通过点胶和/或卡扣的方式安装于箱体31内部与按键杆11正对的底壁,用于在按键杆11被按压后受按键杆11触发而导通。

传感器33优选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于箱体31一侧的内侧壁。

电连接件34优选胶粘于箱体31。

优选地,电连接件34为按键FPC。

考虑到按键开关32、传感器33和电连接件34安装的方便性,并有利于箱体31的密封性,优选地,箱体31包括箱子本体311和箱盖312,箱子本体311的一端开口,以便于将按键开关32、传感器33和电连接件34安装于箱子本体311;箱盖312用于封闭箱子本体311的开口处。

可以理解的是,箱盖312设有第一插孔,以供按键杆11插入。

本实施例对箱盖312与箱子本体311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优选地,箱盖312通过螺钉与箱子本体311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表冠结构的模块化,优选地,表冠的按键帽12与按键杆11固定连接,形成按键组件。

优选地,按键帽12的内侧设有耐磨片13,以减缓按键帽12的磨损。

为了实现按键帽12按压后的复位,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包括用于与表壳6的安装孔固定连接的支架41,支架41设有用于供按键杆11插入的第二插孔,支架41朝向表冠的按键帽12的一端设有第二弹性件42。

优选地,支架41设有外螺纹,对应的,表壳6的安装孔为螺纹孔,也即,安装时,支架41与表壳6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二弹性件4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弹性件42为弹簧。

当然,第二弹性件42还可以是这样的结构:第二弹性件42包括圆环部和至少两个设于圆环部一端的弹片,弹片沿圆环部的周向间隙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按压按键帽12时,按键帽12对所有弹片施加压力,使所有弹片向中间靠拢;当松开按键帽12时,弹片复位,使按键帽12弹回原位。

另外,考虑到本体固定的方便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体与支架41远离第二弹性件42的一端固定连接。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本体通过支架41安装于表壳6的内侧。

优选地,本体与支架41焊接固定。

另外,为了实现按键杆11与支架41之间的密封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按键杆11与支架41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5。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利用密封圈5来实现按键杆11与支架41之间的密封连接。

优选地,密封圈5为O型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密封圈5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例如,如图1所示,沿按键杆11的轴线方向,设有两个密封圈5。

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

除了上述表冠,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表冠的腕戴设备,该腕戴设备的其它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表冠及具有该表冠的腕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表冠及具有该表冠的腕戴设备
  • 一种表冠及具有该表冠的腕戴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241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