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智能穿戴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8:38


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使用的场景也逐渐复杂多变,一般用户操控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穿戴手表,主要通过滑动触摸屏或者是旋转表冠等方式。但是,在特殊的使用情况下,比如用户在潜水时,或者是在较冷的环境下戴着手套,很难滑动屏幕或者是操作较小的表冠,这给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带来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旨提高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体验感和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表盘;

表带,所述表盘设置于所述表带上并与所述表带可转动连接,所述表盘上朝向所述表带的一侧设置有发光组件;

所述发光组件,用于向所述表带的表面发出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经所述表带反射后照射在所述表盘上;

所述表盘,用于检测照射在所述表盘上的第一光信号的光信号参数,并根据所述光信号参数确定其自身相对所述表带的转动量,并根据所述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可选的,所述转动量包括转动角度和/或转动方向。

可选的,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表带套设在所述第二表带上并与所述第二表带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表盘与所述第一表带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表带相对所述第二表带转动时,所述第一表带带动所述表盘相对所述第二表带转动;

所述发光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二表带的表面发出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经所述第二表带反射后照射在所述表盘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中的一者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另一者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卡件;

在所述第一表带套设在所述第二表带上时,所述卡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

可选的,所述第二表带上设置有感应部,所述感应部沿所述第二表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表盘上朝向所述第二表带的一侧设置有透光件,所述表盘内针对所述透光件的位置上设置有光检测组件和电控组件;

所述发光组件,用于向所述第二表带上的感应部发出第一光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光信号经过所述感应部反射后经过所述透光件照射在所述光检测组件上;

所述光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照射在所述光检测组件上的第一光信号的光信号参数,并输出相应的光检测信号;

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根据所述光检测信号确定所述表盘相对所述表带的转动量,并根据所述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可选的,所述感应部包括多个反射部;多个所述反射部的光反射率为至少两种;

所述光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照射在所述光检测组件上的第一光信号的光照强度,并输出相应的光照强度检测信号;

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根据所述光照强度检测信号确定所述表盘相对所述表带的转动量,并根据所述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其中,多个所述反射部沿所述第二表带的延伸方向连续设置;或者,多个所述反射部沿所述第二表带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感应部包括多个反射部;多个所述反射部的颜色为至少两种;

所述光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照射在所述光检测组件上的第一光信号的色温,并输出相应的色温检测信号;

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色温检测信号确定所述表盘相对所述表带的转动量,并根据所述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其中,多个所述反射部沿所述第二表带的延伸方向连续设置;或者,多个所述反射部沿所述第二表带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感应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透光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光检测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光检测组件、透光件和所述感应部的数量一致;

可选的,所述电控组件还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光检测组件输出的多个所述光检测信号确定其自身相对所述表带的转动量,并根据所述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可选的,所述表盘与所述表带卡接设置;

所述表盘和所述表带中的一者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卡槽,另一者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卡件;

在所述表盘卡接在所述表带上时,所述卡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表盘和表带。其中,表盘设置于表带上并与表带可转动连接,表盘上朝向表带的一侧设置有发光组件,发光组件用于向表带的表面发出第一光信号,以使第一光信号经表带反射后照射在表盘上,表盘用于检测照射在表盘上的第一光信号的光信号参数,并根据光信号参数确定其自身相对表带的转动量,并根据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如此,在实际应用中,若用户当前的情况不便于去滑动屏幕或者是触发屏幕或者是旋转较小的表冠,可以通过带动表盘相对表带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对智能穿戴设备相应的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智能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使用的场景也逐渐复杂多变,一般用户操控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穿戴手表,主要通过滑动触摸屏或者是旋转表冠等方式。但是,在特殊的使用情况下,比如用户在潜水时,或者是在较冷的环境下戴着手套,很难滑动屏幕或者是操作较小的表冠,这给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带来了麻烦。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臂环等。

参考图1和图8,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表盘10;

表带20,表盘10设置于表带20上并与表带20可转动连接,表盘10上朝向表带20的一侧设置有发光组件12;

发光组件12,用于向表带20的表面发出第一光信号,以使第一光信号经表带20反射后照射在表盘10上;

表盘10,用于检测照射在表盘10上的第一光信号的光信号参数,并根据光信号参数确定其自身相对表带20的转动量,并根据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可选的,转动量包括表盘10相对于表带20的转动角度和/或转动方向。控制动作可以直接包括上滑动作、下滑动作、确定、取消、撤回、数值向大调整、数值向小调整等等。表盘10可以根据转动方向和/或转动角度,执行相应的上述控制动作。具体地,以上滑动作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拖动表盘10或拖动表带20使表盘10相对表带20沿顺时针方向每转动20度时,表盘10便会执行一次上滑动作,以显示上一画面的内容,反之亦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研发人员可以提前预设好转动量和控制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将转动量与控制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自行设定,从而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可选的,发光组件12可以采用LED灯和与其串联的LED灯驱动电路来实现。可以理解的是,在表盘10内可以设置有一用于控制发光组件12的电控组件15。当用户需要启动通过带动表盘10相对表带20旋转以实现控制的功能时,可以通过操控表盘10以使电控组件15控制LED灯驱动电路开始工作以点亮发光组件12,当用户无需启动通过带动表盘10相对表带20旋转以实现控制的功能时,亦可以通过操控表盘10以使电控组件15控制LED灯驱动电路开始工作停止工作,从而有效降低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耗,提高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同时,若用户误触碰了表盘10导致表盘10相对表带20转动,也不会使表盘10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体验感和便利性。

可选的,表带20包括:第一表带21和第二表带22,第一表带21套设在第二表带22上并与第二表带22可转动连接;其中,表盘10与第一表带21固定连接;在第一表带21相对第二表带22转动时,第一表带21带动表盘10相对第二表带22转动;发光组件12,用于向第二表带22的表面发出第一光信号,以使第一光信号经第二表带22反射后照射在表盘10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带21和第二表带22中的一者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11,另一者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卡件221;在第一表带21套设在第二表带22上时,第一卡件221滑动连接于第一卡槽21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槽211和相对应的第一卡件2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可选地,可以在第一表带21上背离与表盘10接触的一面和第二表带22上背离与用户皮肤接触的一面其中的一者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11,另一者上设置有第一卡件221,亦或者参考图2所示,以第二表带22上设置有第一卡件221,第一表带21上设置有卡槽为例。第二表带22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壁内均设置有第一卡件221,第一表带21的两个侧边相对设置有第一卡槽211,当第一表带21安装在第二表带22内时,第一卡件221滑动接入第一卡槽211。如此,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拖动第一表带21以实现带动表盘10相对第二表带22转动。同时,安装槽也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以防止第一表带21被用户拉动的过程中脱离第二表带22。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表带21和第二表带22之间也可以不设置有任何转动件,直接由用户拖动第一表带21,以使第一表带21相对第二表带2230进行转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4,第二表带22上设置有感应部30,感应部30沿第二表带2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表盘10上对应感应部30的位置设置有光检测组件13,表盘10内设置有与光检测组件13电连接的电控组件15;

发光组件12,用于向第二表带22上的感应部30发出第一光信号,以使第一光信号经过感应部30反射后照射在光检测组件13上;

光检测组件13,用于检测照射在光检测组件13上的第一光信号的光信号参数,并输出相应的光检测信号;

电控组件15,用于根据光检测信号确定表盘10相对表带20的转动量,并根据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表盘10上壳体对应感应部30的位置可以设置有透光口,以使得经过感应部30反射的第一光信号能够经过透光口照射在光检测组件13上。可选的,透光口内还可以设置有与光检测组件13紧贴的透光件11,透光件11可以采用导光硅胶、导光柱、玻璃等来实现,从而使得经过感应部30反射的第一光信号能够经过透光件11照射在光检测组件13上,以使经过感应部30反射的第一光信号能够准确地照射在光检测组件13上,从而有效地提高光检测组件13检测光信号参数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组件15可以采用主控制器来实现,例如MCU、DSP(DigitalSignal Process,数字信号处理芯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等。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感应部30设置在表盘10的底部所对应的第二表带22的位置上,即在用户拖动第一表带21带动表盘10相对第二表带22转动时的过程中,整个表盘10的底部压在感应部30,光检测组件13与感应部30的位置相对应,发光组件12可以设置在表盘10的底部直接对第二表带22发出第一光信号,发光组件12也可以对应表盘10上透光口的位置设置于表盘10内,以透过透光口对第二表带22发出第一光信号。

可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表带22的两侧边上可以设置有侧壁,表盘10可以设置于第二表带22的两侧壁和背离与用户皮肤接触的一面所形成的安装位内,第二表带22上设置有感应部30。相对应的,表盘10的内的光检测组件13也设置于表盘10的侧边上,以使得发光组件12发出的第一光信号经过第二表带22的侧壁上的感应部30反射以后能够照射在光检测组件13上。

可选的,光检测组件13可以采用光敏二极管、色温检测传感器等来实现。可以理解的是,光信号参数可以包括光强、色温等。具体地,以色温为例进行说明,感应部30可以采用多组三个不同颜色的反射部31组成,并在表带20上绕成一周依次设置,在表盘10相对表带20转动的过程中,电控组件15可以根据色温检测传感器反馈的结果,确认当前表盘10的感应部30的数量以及方向,进而获取当前表盘10相对于表带20的转动量。可以理解的是,发光组件12和光检测组件13可以集成在同一芯片内。

如此,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表盘10检测自身相对表带20的转动量,并根据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拖动表盘10相对表带20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对智能穿戴设备相应的控制,提高了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便利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表带20上还可以设置有限位卡槽,表盘10上还可以设置有与表盘10可转动连接的限位卡件,当用户无需拖动表盘10相对表带20转动时,可以先将表盘10转动至相应的位置,并将限位卡件拨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其正好卡入表带20上的限位卡槽,从而使表盘10无法相对表带20转动。当用户想要拖动表盘10相对表带20转动时,可以将限位卡件拨动至第一位置,以脱离上述第二卡槽,从而使得用户又可以重新拖动表盘10相对表带20转动,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表盘10和表带20。其中,表盘10设置于表带20上并与表带20可转动连接,表盘10上朝向表带20的一侧设置有发光组件12,发光组件12用于向表带20的表面发出第一光信号,以使第一光信号经表带20反射后照射在表盘10上,表盘10用于检测照射在表盘10上的第一光信号的光信号参数,并根据光信号参数确定其自身相对表带20的转动量,并根据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如此,在实际应用中,若用户当前的情况不便于去滑动屏幕或者是触发屏幕或者是旋转较小的表冠,可以通过带动表盘10相对表带20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对智能穿戴设备相应的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便利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感应部30包括多个反射部31;多个反射部31的光反射率为至少两种;

光检测组件13,用于检测照射在光检测组件13上的第一光信号的光照强度,并输出相应的光照强度检测信号;

电控组件15,用于根据光照强度检测信号确定表盘10相对表带20的转动量,并根据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其中,多个反射部31沿第二表带22的延伸方向连续设置;或者,多个反射部31沿第二表带2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光检测组件13可以采用光强检测组件来实现,例如光敏二极管、光强检测芯片等。反射部31可以为雕刻在第二表带22表面的花纹,花纹不同的纹路可以使反射部31具有不同的光反射率,例如当前的反射部31的光反射率为百分之50,那么当第一光信号照射在反射部31上时,只会有一半的第一光信号被反射部31反射到光检测组件13上。

可选的,多个反射部31上的光反射率可以均不同,参考图3,以第二表带22上设置有8个反射部31为例进行说明,8个反射部31的反射率分别为A、B、C、D、E、F、G和H,每一反射部31的反射率均不同。需要说明书的是,图3中所示的为第二表带22平铺时的结构示意图。在研发期间,研发人员可以通过多次试验以获取发光组件12发出的第一光信号经过不同的反射部31后照射到光强检测组件上时光强检测组件所采集到的光强值,并根据上述内容形成反射部31-光强映射表,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反射部31在表带20上的长度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在本实施例中以反射部31的长度一致为例进行说明,即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表盘10每经过一个反射部31便相当于相对于第二表带22转动了45度。当用户需要使用通过表带20在第二表带22上转动以执行控制动作的功能时,电控组件15可以根据当前光照强度检测信号,确认当前发光组件12所照射的发射部,即表盘10的位置,从而能够在用户带动表带20在第二表带22转动的过程中,确认当前表盘10所经过的反射部31,进而确认表盘10相对于表带20转动的角度的方向,再根据转动的角度的方向,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例如,当前控制动作为表盘10每相对第二表带22逆时针转动且(从反射率为A的反射部31到反射率为H的反射部31的方向)每转动45度,便降低10%的显示界面亮度;表盘10每相对第二表带22顺时针转动(从反射率为H的反射部31到反射率为A的反射部31的方向)且每转动45度,便提高10%的显示界面亮度。那么当用户刚开启上述功能时,电控组件15根据光照强度检测信号确认当前发光组件12所照射的为反射率为C的反射部31,当用户拉动第一表带21控制表盘10相对于第二表带22做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电控组件15会根据光照强度检测信号和上述映射表,确认当前表盘10经过了反射率为B的反射部31、反射率为A的反射部31、反射率为H的反射部31,最终停止在了反射率为G的反射部31,则确认表盘10相对第二表带2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了135度并控制显示亮度提高30%;亦或者电控组件15在上述转动过程中,每确认表盘10沿顺时针方向经过一个反射部31,即沿顺时针方向每转动45度,便会提高10%的显示亮度,以给客户实时的反馈,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感。

可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反射部31还可以形成一组反射部31组,便沿第二表带22的延伸方向重复设置多组相同的反射部31。参考图4,以图4所示的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图4中所示的每个反射部31组由依次排列的反射率为A的反射部31、反射率为B的反射部31和反射率为C的反射部31组成。每个反射部31对应的角度为40°。同理,在实际用户拖动第一表带21带动表盘10转动的过程中,电控组件15能够根据上述相同的实施例过程,确认当前表盘10转动的方向和角度,并根据转动的角度和方向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如此,不仅仅能够实现通过光强检测的方式检测表盘10相对于表带20的转动角度和方向,还可以减少需要雕刻的反射部31的类别,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每个反射组内的反射部31的反射率相同,那么在实际设计时,相比较于在表盘10上设置多个反射率均不同的反射部31(例如图3所示),通过设置反射组能够在表盘10上设置更多数量的反射部31,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对于表盘10相对于表带20转动的角度检测的精确性。

参考图5和图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感应部30包括多个反射部31;多个反射部31的颜色为至少两种;

光检测组件13,用于检测照射在光检测组件13上的第一光信号的色温,并输出相应的色温检测信号;

电控组件15,用于根据色温检测信号确定表盘10相对表带20的转动量,并根据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其中,多个反射部31沿第二表带22的延伸方向连续设置;或者,多个反射部31沿第二表带2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光检测组件13可以采用色温检测组件来实现,例如色温检测传感器等。每个反射部31上可以涂覆有一种颜色的颜料,或者是在反射部31表面设置有不同颜色的反射膜。当第一光信号照射在反射部31上时,反射部31根据第一光信号的颜色反射出相对应颜色的光信号至色温检测组件,例如当前反射部31的颜色为红色,第一光信号为白光,那么当第一光信号照射在反射部31上时,色温检测组件便能够检测到当前反射部31的颜色为红色。可以理解的是,在研发期间,研发人员会经过多次实验,以获取第一光信号照射在每一反射部31上时,色温检测组件所检测到的色温值,并形成相应的色温-反射部31映射表。

可选的,多个反射部31上的光颜色可以均不同,参考图6,以第二表带22上设置有8个反射部31为例进行说明,8个反射部31的颜色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白黑。需要说明书的是,图6中所示的为第二表带22平铺时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反射部31在表带20上的长度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在本实施例中以反射部31的长度一致为例进行说明,即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表盘10每经过一个反射部31便相当于相对于第二表带22转动了45度。当用户需要使用通过表带20在第二表带22上转动以执行控制动作的功能时,电控组件15可以根据当前色温检测信号,确认当前发光组件12所照射的发射部,即表盘10的位置,从而能够在用户带动表带20在第二表带22转动的过程中,确认当前表盘10所经过的反射部31,进而确认表盘10相对于表带20转动的角度的方向,再根据转动的角度的方向,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例如,当前控制动作为表盘10每相对第二表带22逆时针转动且(从颜色为红的反射部31到颜色为黑的反射部31的方向)每转动45度,便降低10%的显示界面亮度;表盘10每相对第二表带22顺时针转动(从颜色为黑的反射部31到颜色为红的反射部31的方向)且每转动45度,便提高10%的显示界面亮度。那么当用户刚开启上述功能时,电控组件15根据色温检测信号确认当前发光组件12所照射的为颜色为C的反射部31,当用户拉动第一表带21控制表盘10相对于第二表带22做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电控组件15会根据色温检测信号和上述映射表,确认当前表盘10经过了颜色为橙的反射部31、颜色为红的反射部31、颜色为黑的反射部31,最终停止在了颜色为白的反射部31,则确认表盘10相对第二表带2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了135度并控制显示亮度提高30%;亦或者电控组件15在上述转动过程中,每确认表盘10沿顺时针方向经过一个反射部31,即沿顺时针方向每转动45度,便会提高10%的显示亮度,以给客户实时的反馈,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感。

可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反射部31还可以形成一组反射部31组,便沿第二表带22的延伸方向重复设置多组相同的反射部31。参考图5,以图5所示的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图5中所示的每个反射部31组由依次排列的颜色为红的反射部31、颜色为绿的反射部31和颜色为蓝的反射部31组成。每个反射部31对应的角度为40°。同理,在实际用户拖动第一表带21带动表盘10转动的过程中,电控组件15能够根据上述相同的实施例过程,确认当前表盘10转动的方向和角度,并根据转动的角度和方向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通过上述设置,不仅仅能够实现通过色温检测的方式实现检测表盘10相对于表带20的转动角度和方向,还可以减少需要反射部31需要涂覆的颜色的类别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由于每个反射组内的反射部31的颜色相同,那么在实际设计时,相比较于在表盘10上设置多个颜色均不同的反射部31(例如图3所示),通过设置反射组能够在表盘10上设置更多数量的反射部31,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对于表盘10相对于表带20转动的角度检测的精确性。

参考图3-6,感应部30的数量为多个,透光件11的数量为多个,光检测组件13的数量为多个;光检测组件13、透光件11和感应部30的数量一致。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每条感应部30的类型相同,每个光检测组件13的类型也相同,例如图5中,第二表带22上两条感应部30均有多组由红绿蓝三色色块组成的色块组来组成。

可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感应部30之间的类型可以为至少两种,相对应的,光检测组件13的类型也可以为至少两种,例如当前第二表带22上设置有两条感应部30,一条感应部30上的由至少两种反射率的反射部31组成,另一条感应不上由至少两种颜色的反射部31组成。相对应的,光检测组件13数量为多个,一个为光强检测组件另一个为色温检测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上述实施例内容,在本实施例中,电控组件15还用于根据多个光检测组件13输出的多个光检测信号确定其自身相对表带20的转动量,并根据转动量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电控组件15会对获取到的至少两个转动量进行平均计算,以获取平均转动角度,并按照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根据平均转动角度执行上述控制动作。如此,在实际应用中,若其中一个或者多个光检测组件13故障和/或发光组件12故障和/或感应部30上的反射部31被损坏,导致电控组件15检测到表盘10相对其中一条或者多条感应部30的转动角度值为0或者是很小的数值,那么在表盘10相对第二表带22转动时,电控组件15依然能够根据其他正常的转动量最终通过平均计算方式计算到一定的转动量,进而能够保证智能穿戴设备上部分组件和/或感应部30出现了损坏时,用户依然能够通过拖动表盘10在表带20上移动的方式实现对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控组件15确定一个转动量中的转动角度为0或者接近0,而其他转动量中的转动角度不为0,则可以直接确认转动量中的转动角度为0为错误转动量,并且根据其他正常的转动量执行相应的动作。

可选的,在另一实施中,电控组件15会对得到的至少两个转动量进行比较,若当前所有转动量中的转动角度彼此之间的差距小于预设角度差且转动方向一致,那么电控组件15可以确认光检测组件13和/或发光组件12和/或感应部30上的反射部31正常,并根据多个转动量进行相应的动作控制,例如根据转动角度的平均值进行相应的控制动作。若当前所有转动量中的转动角度彼此之间的差距存在大于预设角度差的情况和/或转动方向不一致,那么电控组件15可以确认转动量检测异常,便会不执行任何控制动作,并且经提示组件,例如触摸屏提示用户当前转动检测故障。如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防止因用于检测转动量的检测组件发生故障导致控制动作误触发的情况,保证了用户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体验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考图7,表盘10与表带20卡接设置;

表盘10和表带20中的一者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二卡槽23,另一者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二卡件14;

在表盘10卡接在表带20上时,第二卡件14滑动连接于第二卡槽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件14可以设置在表盘10的底部,表带20上的第二卡槽23可以设置在表带20的侧面,在用户拖动表盘10的时候,第二卡件14会在卡第二卡槽23内滑动,从而实现表盘10相对表带20移动。其中,第二卡件1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从而对应滑动连接于表带2010上的多个第二卡槽23内,以保证在拖动表盘10相对表带20移动时,能够保证表盘1020转动的稳定性。此外,第二卡件14还可以设置在表盘1020的侧面,表带2010的两边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槽23以用于接入第二卡件14。

可以理解的是,感应部30也可以设置在表带20上,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拖动表盘10相对于表带20转动过程中,表盘10内的电控组件15也能够根据光检测组件13输出的光检测信号,确定当前表盘10相对于表带20的转动量,并根据转动量执行相应的动作,具体过程参考上述实施例中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8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