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按钮装置以及手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9:37


按钮装置以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钮装置以及具备该按钮装置的手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手表中,如日本特开2017-482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公知有在手表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按钮装置的结构。

这种按钮装置具有能够滑动地插入到设于手表壳体的侧部的贯通孔的按钮轴、和设于该按钮轴的外端部且与手表壳体的侧部大致平行地配置的按钮头部,按钮头部成为可出没地配置在设于手表壳体的侧部的凹部内的构造。

在这样的按钮装置中,在通常的状态下,按钮头部从手表壳体的侧部的凹部被按压到外部,因此存在按钮头部碰到物体等而意外被压入、容易误动作的问题。

另外,在这样的按钮装置中,由于按钮头部的外端面与手表壳体的侧部大致平行地配置,因此在操作按钮头部时,必须向与手表壳体的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进行按压操作,因此还存在操作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误动作且能够提高操作性的按钮装置以及具有该按钮装置的手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引导保护部,突出设置在壳体的侧面;以及按钮部,以能够在所述壳体滑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引导保护部内,所述按钮部具备:按钮头部,配置在所述引导保护部内;以及按钮轴,插入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贯通孔,所述按钮头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侧面向斜上方倾斜。

本发明的手表,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的按钮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意外误动作,并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大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放大主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手表中的3点侧的侧面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手表的A-A向视的2点侧的按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手表的B-B向视的4点侧的按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手表的C-C向视的3点侧的按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壳体1。在该手表壳体1的12点侧和6点侧分别设有安装表带(未图示)的表带安装部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手表壳体1的上侧设为配置后述的手表玻璃4的一侧,将手表壳体1的下侧设为配置后述的后盖5的一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谓手表壳体1的侧面,是如图4、图5、图6的a线所示那样,是与手表玻璃4垂直相交的假想的面。

如图1及图2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2点侧、3点侧、4点侧、6点侧、8点侧及10点侧分别设有按钮装置3a~3f。另外,在该手表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安装有手表玻璃4。如图3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下部安装有后盖5。并且,在该手表壳体1的内部设有手表模块(未图示)。

在该情况下,如图1~图6所示,手表壳体1具备主体壳体6、外装壳体7和罩部件8,整体形成为大致圆形状。主体壳体6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成为在内部埋入金属制的加强部6a的构造。外装壳体7由碳或聚氨酯等树脂或不锈钢等金属形成,覆盖主体壳体6的上部外周并通过多个螺钉9安装在主体壳体6上。

如图1~图6所示,罩部件8由聚氨酯等合成树脂形成。该罩部件8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6点侧的部位,通过多个小螺钉9分别安装在主体壳体6上。

但是,如图1~图3所示,多个按钮装置3a~3f中位于手表壳体1的2点侧的第一按钮装置3a、位于手表壳体1的4点侧的第二按钮装置3b、位于手表壳体1的3点侧的第三按钮装置3c沿其侧面并列设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

在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在上下方向上位置错开。即,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构成为以第二按钮装置3b为基准,第一按钮装置3a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配置在比第二按钮装置3b稍靠上侧的位置,第三按钮装置3c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配置在比第二按钮装置3b稍靠下侧的位置。

如图1~图4所示,2点侧的第一按钮装置3a具备: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引导保护部11,向该2点侧突出地设置在主体壳体6上;第一按钮部12,可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地配置在该第一引导保护部11内。第一引导保护部11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位于比第二按钮装置3b稍靠上侧的位置,在主体壳体6上朝向其上方稍微倾斜地设置。

另外,如图1~图4所示,该第一引导保护部11以从手表壳体1内的中心部朝向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2点方向的方式,在俯视时向放射方向突出设置。该第一引导保护部11在从外装壳体7突出的外周端设有第一切口台阶部11a。即,该第一切口台阶部11a以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部侧的大致一半比下部侧的大致一半低一级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引导保护部11的外周端。

如图1~图4所示,第一按钮部12具备配置在第一引导保护部11内的第一按钮头部13和插入到设置在手表壳体1的主体壳体6上的第一贯通孔14中的第一按钮轴15。第一按钮头部13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在该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设有朝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侧呈圆弧状凹陷的第一凹部13a,在该第一凹部内的中心部设有用于确认指尖位置的小突起部13b。

在该情况下,如图1~图4所示,第一按钮头部13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因此,第一引导保护部11随着第一按钮头部13的倾斜,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朝向外部侧向斜上方倾斜。

由此,第一按钮头部13构成为在第一引导保护部11内以倾斜的状态沿倾斜方向滑动。

如图4所示,第一按钮轴15在其外周面设有多个第一防水环15a,第一按钮轴15经由这些多个第一防水环15a能够滑动地插入到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主体壳体6的第一贯通孔14。该第一按钮轴15随着第一按钮头部13的倾斜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以规定的倾斜角度、例如约15°的倾斜角度θ朝向外部侧向斜上方倾斜。

即,如图4所示,第一按钮轴15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以规定的倾斜角度θ设置,由此,第一按钮轴15以与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大致正交的角度设置。因此,第一贯通孔14以与第一按钮轴15相同的倾斜角度θ倾斜设置在手表壳体1的主体壳体6上。

另外,如图2所示,该第一按钮轴15以从手表壳体1内的中心部朝向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2点方向的方式在俯视下沿放射方向设置。

如图4所示,该第一按钮轴15设置在相对于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偏向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下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4点侧的第二按钮装置3b具备:大致圆筒状的第二引导保护部16,向该4点侧突出设置在主体壳体6上;以及第二按钮部17,能够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地配置在该第二引导保护部16内。

如图1~图3及图5所示,第二引导保护部16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位于比第一按钮装置3a稍靠下侧且比第三按钮装置3c稍靠上侧的位置,在主体壳体6上朝向其上方稍微倾斜地设置。另外,该第二引导保护部16以从手表壳体1内的中心部朝向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4点方向的方式在俯视时向放射方向突出设置。

如图1~图3及图5所示,该第二引导保护部16的内径形成为与第一引导保护部11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在该情况下,第二引导保护部16在从外装壳体7突出的外周端与第一切口台阶部11a同样地设有第二切口台阶部16a。即,该第二切口台阶部16a以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部侧的大致一半比下部侧的大致一半低一级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引导保护部16的外周端。

如图1~图3及图5所示,第二按钮部17具备配置在第二引导保护部16内的第二按钮头部18和插入到设置在手表壳体1的主体壳体6上的第二贯通孔19的第二按钮轴20。第二按钮头部18形成为与第一按钮头部13大致相同大小的大致圆板状,在该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与第一按钮头部13同样地设有朝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侧凹陷成圆弧状的第二凹部18a。

在该情况下,如图1~图3及图5所示,第二按钮头部18与第一按钮头部13同样地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因此,第二引导保护部16与第一引导保护部11同样随着第二按钮头部18的倾斜,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朝向外部侧向斜上方倾斜。由此,第二按钮头部18构成为在第二引导保护部16内以倾斜的状态沿倾斜方向滑动。

如图5所示,第二按钮轴20与第一按钮轴15同样,在其外周面设有多个第二防水环20a,经由这些多个第二防水环20a能够滑动地插入到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主体壳体6的第二贯通孔19。该第二按钮轴20随着第二按钮头部18的倾斜,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即与第一按钮轴15相同的倾斜角度、例如约15°的倾斜角度θ朝向外部侧向斜上方倾斜。

即,如图5所示,第二按钮轴20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以规定的倾斜角度θ设置,由此,第二按钮轴20以与第二按钮头部18的内端面大致正交的角度设置。因此,第二贯通孔19以与第二按钮轴20相同的倾斜角度θ倾斜设置在手表壳体1的主体壳体6上。

另外,如图2所示,该第二按钮轴20以从手表壳体1内的中心部朝向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4点方向的方式在俯视下沿放射方向设置。如图5所示,该第二按钮轴20设置在第二按钮头部18的内端面的中心部。

由此,如图3所示,在第一按钮部12和第二按钮部17中,第一按钮头部13的端面的第一中心部P1与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的第二中心部P2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沿上下方向位置错开。即,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的第一中心部P1位于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的第二中心部P2的上侧。

另一方面,如图1~图3以及图6所示,3点侧的第三按钮装置3c具备:大致圆筒状的第三引导保护部21,向该3点侧突出设置在主体壳体6上;以及第三按钮部22,能够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地配置在该第三引导保护部21内。

如图1~图3及图6所示,第三引导保护部21设置成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位于比第二按钮装置3b稍靠下侧的位置。该第三引导保护部21以从手表壳体1内的中心部朝向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3点方向的方式,在俯视时向放射方向突出设置。另外,该第三引导保护部21形成为内径比第一、第二引导保护部11、16的内径小。

如图1~图3及图6所示,该第三引导保护部21在从外装壳体7突出的外周端与第一、第二切口台阶部11a、16a同样地设有第三切口台阶部21a。即,该第三切口台阶部21a以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部侧的大致一半比下部侧的大致一半低一级的方式设置在第三引导保护部21的外周端。

如图1~图3及图6所示,第三按钮部22具备配置在第三引导保护部21内的第三按钮头部23和插入到设置在手表壳体1的主体壳体6上的第三贯通孔24中的第三按钮轴25。第三按钮头部23形成为其外径比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小的大致圆板状,该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端面形成为大致平坦的面。

在该情况下,如图1~图3及图6所示,第三按钮头部23相对于手表壳体1侧面大致平行地配置。因此,第三引导保护部21的内周面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正交地设置。由此,第三按钮头部23构成为在第三引导保护部21内以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平行的状态向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滑动。

另外,如图6所示,第三按钮轴25在其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三防水环25a,第三按钮轴25经由这些多个第三防水环25a能够滑动地插入到设于手表壳体1的主体壳体6的第三贯通孔24。该第三按钮轴25通过第三按钮头部23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平行地配置,而在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

即,如图6所示,第三按钮轴25在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设置,由此以与第三按钮头部23的内端面大致正交的角度设置。因此,第三贯通孔24与第三按钮轴25同样,在手表壳体1的主体壳体6上沿相对于其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设置。

在该情况下,如图6所示,第三按钮轴25与第一按钮轴15同样地设置在相对于第三按钮头部2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偏向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下侧的位置。由此,如图3所示,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中,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的第一中心部P1、第二按钮头部17的外端面的第二中心部P2、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端面的第三中心部P3的各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沿上下方向错开。

即,以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中心部P2为基准,第一按钮部12如图3所示,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的第一中心部P1位于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的第二中心部P2的上侧。另外,第三按钮部22的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端面的第三中心部P3位于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的第二中心部P2的下侧。

此时,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如图4~图6所示,在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突出的第一~第三按钮轴15、20、25的第一~第三内端部15b、20b、25b位于主体壳体6的内周面的状态下,第一~第三按钮轴15、20、25的第一~第三内端部15b、20b、25b在上下方向上以大致相同的高度配置。

另外,如图2所示,这些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在俯视下相互以约30°开角并列排列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由此,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以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各外端面从手表壳体1内的中心部朝向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2点、3点以及4点的各方向的方式,在俯视下朝向放射方向配置。

因此,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在俯视时,即使第一~第三按钮轴15、20、25的第一~第三内端部15b、20b、25b的间隔变窄,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第一~第三中心部P1、P2、P3的间隔也变宽。由此,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以在将指尖贴在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上时指尖不横跨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2个以上而配置的方式排列。

接着,对这样的手表中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的作用进行说明。

该手表通常由用户安装在左臂上使用。此时,由于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遍及手表壳体1的2点侧~4点侧配置,因此在用户观看显示在手表上的时刻信息时,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配置在难以被用户的西服的袖口覆盖的位置。因此,用户能够一边观察时刻信息一边容易地操作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

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一边观察时刻信息一边用右手操作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时,成为手表壳体1的12点侧离开用户的身体,手表壳体1的6点侧接近用户的身体的状态,因此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2点侧的第一按钮装置3a最容易操作,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3点侧的第三按钮装置3c接下来容易操作。另外,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4点侧的第二按钮装置3b比3点侧的第三按钮装置3c稍难操作。

即,在这些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中,在操作第一按钮装置3a时,第一按钮装置3a位于手表壳体1的2点侧,由此,在将手表壳体1安装在左臂上使用时,容易使用户的右手的指尖接触第一按钮部12。在该情况下,该第一按钮装置3a通过设置在第一引导保护部11上的第一切口台阶部11a使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头部13的上部侧的大致一半的外周部露出,由此也容易使指尖与第一按钮头部13接触。

这样,在使用户的右手的指尖与第一按钮头部13接触时,第一按钮头部13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由此也容易使指尖与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接触。即,第一按钮头部13与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平行地配置的情况相比,容易使指尖接触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

在该情况下,第一按钮轴15随着第一按钮头部13的倾斜而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以规定的倾斜角度、例如约15°的倾斜角度θ朝向外部侧向斜上方倾斜,由此,即使第一按钮头部13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第一按钮头部13也被第一按钮轴15顺畅且良好地引导并滑动,因此第一按钮部12的操作性好。

另外,第一按钮轴15设置在比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更偏向下侧的位置,由此,第一按钮头部13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部侧。因此,用户的右手的指尖更容易接触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

在该情况下,通过在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朝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侧以圆弧状凹陷地设置第一凹部13a,指尖与第一凹部13a接触,从而通过与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接触的指尖的感觉容易确认第一按钮头部13。另外,通过设置在该第一凹部13a内的中心部的小突起部13b,能够正确地确认指尖相对于第一按钮头部13的接触位置。

因此,即使第一按钮轴15设置在比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更偏向下侧的位置,由于指尖与小突起部13b接触,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的第一中心部P1被指尖按压,因此第一按钮头部13被第一按钮轴15顺畅且良好地引导并滑动。由此,第一按钮装置3a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按钮装置使用。

另一方面,在操作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中的第二按钮装置3b时,由于第二按钮装置3b位于手表壳体1的4点侧,因此在将手表壳体1安装在左臂上使用时,虽然比第一按钮装置3a稍差,但用户的右手的指尖容易接触到第二按钮部17。

即,在用户一边观察时刻信息一边用右手操作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时,成为手表壳体1的12点侧离开用户的身体,手表壳体1的6点侧接近用户的身体的状态,因此第二按钮装置3b即使比第一按钮装置3a稍差,也容易使用户的右手的指尖接触第二按钮部17。

在该情况下,第二按钮装置3b也通过设置在第二引导保护部16上的第二切口台阶部16a使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按钮头部18的上部侧的大致一半的外周部露出,由此与第一按钮头部13同样,容易使指尖接触第二按钮头部18。

这样,在将用户的右手的指尖接触在第二按钮头部18上时,与第一按钮头部13同样,第二按钮头部18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由此,指尖也容易接触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即,与第二按钮头部18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平行地配置的情况相比,容易使指尖接触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

在该情况下,第二按钮轴20也与第一按钮轴15同样,随着第二按钮头部18的倾斜,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以规定的倾斜角度即与第一按钮轴15相同的倾斜角度θ、例如约15°的倾斜角度朝向外部侧向斜上方倾斜,由此即使第二按钮头部18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由于第二按钮头部18被第二按钮轴20顺畅且良好地引导并滑动,因此也与第一按钮部12同样,第二按钮部17的操作性良好。

另外,第二按钮轴20设置在第二按钮头部18的内端面的中心部,由此,无论从外部按压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的哪个部位,第二按钮头部18都被第二按钮轴20良好地引导,因此第二按钮头部18顺畅且良好地滑动。

此时,第二按钮部17设置在第二按钮头部18的内端面的中心部,由此,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上下方向及径向(放射方向)的位置不同。因此,能够根据这些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不同位置来确认是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中的哪一个。

在该情况下,在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第二凹部18a朝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侧以圆弧状凹陷设置,由此,与第一按钮头部13的第一凹部13a同样,指尖与第二凹部18a接触,从而通过与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接触的指尖的感觉容易确认第二按钮头部18。

另外,在操作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中的第三按钮装置3c时,第三按钮装置3c位于手表壳体1的3点侧,由此,在将手表壳体1安装在左臂上使用时,与4点侧的第二按钮装置3b相比,用户的右手的指尖更容易接触第三按钮部22。

即,在用户一边观察时刻信息一边用右手操作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时,成为手表壳体112点侧离开用户的身体,手表壳体1的6点侧接近用户的身体的状态。因此,第三按钮装置3c比第一按钮装置3a稍差,但与第二按钮装置3b相比,用户的右手的指尖更容易碰到第三按钮部22。

在该情况下,第三按钮装置3c由于第三按钮部22的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径比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小,因此在使用户的右手的指尖与第三按钮部22接触时,比第一、第二按钮装置3a、3b稍差。但是,该第三按钮装置3c通过设置在第三引导保护部21上的第三切口台阶部21a使第三按钮部22的第三按钮头部23的上部侧的大致一半的外周部露出,从而与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同样地,容易使指尖接触第三按钮头部23。

这样,在将用户的右手的指尖接触第三按钮头部23时,第三按钮头部23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平行地配置,由此第三按钮头部23的倾斜度与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倾斜度不同。因此,通过第三按钮头部23与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不同的倾斜度,能够确认是第三按钮头部23与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中的哪一个。

在该情况下,第三按钮轴25在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由此,当第三按钮头部23在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平行的状态下被向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按压操作时,第三按钮头部23被第三按钮轴25顺畅且良好地引导并滑动,因此第三按钮部22的操作性好。

另外,该第三按钮轴25设置在比第三按钮头部2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更偏向下侧的位置,由此,与第三按钮轴25设置在第三按钮头部2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的情况比较,第三按钮头部23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部侧。因此,该第三按钮装置3c与第一按钮装置3a同样,容易使用户的右手的指尖与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端面接触。由此,第三按钮装置3c的操作性提高。

在该情况下,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中,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各外端面的第一~第三中心部P1~P3的各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上下方向及径向(放射方向)上偏移,因此能够通过这些第一~第三中心部P1~P3的各位置的偏移来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哪一个。

另外,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在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突出的第一~第三按钮轴15、20、25的第一~第三内端部15b、20b、25b位于主体壳体6的内周面的状态下,在手表壳体1内以相同高度配置。因此,对于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无论对它们中的哪一个进行按压操作,手表壳体1内的手表模块的各开关触点(均未图示)都能够良好地进行开关动作。

另外,这些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在俯视下相互以约30°的开角并列排列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由此,右手的1个指尖不会横跨2个以上的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而配置。即,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以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各外端面从手表壳体1内的中心部朝向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2点、3点以及4点的各方向的方式,在俯视下朝向放射方向配置。

因此,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即使第一~第三按钮轴15、20、25的第一~第三内端部15b、20b、25b的间隔变窄,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第一~第三中心部P1、P2、P3的间隔也变宽。由于将指尖接触该间隔较宽的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上,所以指尖不会横跨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2个以上而配置,能够防止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的误动作。

这样,根据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具备突出设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引导保护部11、和可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地配置在该第一引导保护部11内的第一按钮部12,第一按钮部12具备配置在第一引导保护部11内的第一按钮头部13和插入到手表壳体1的第一贯通孔14中的第一按钮轴15,第一按钮头部13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由此能够防止意外误动作,并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即,在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中,在突出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引导保护部11内,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头部13被配置成能够朝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因此,能够利用第一引导保护部11良好地保护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周部,由此能够防止物体意外打到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周部而按压第一按钮头部13,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第一按钮部12意外误动作。

另外,在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中,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头部13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由此,在将指尖接触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时,与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平行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容易地将指尖接触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从而能够提高第一按钮部12的操作性。

同样地,根据该手表的第二按钮装置3b,具备突出设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二引导保护部16、和以能够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的方式配置在该第二引导保护部16内的第二按钮部17。第二按钮部17具备配置在第二引导保护部16内的第二按钮头部18和插入到手表壳体1的第二贯通孔19中的第二按钮轴20,第二按钮头部18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由此,与第一按钮装置3a同样,能够防止意外误动作,并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即,在该手表第二按钮装置3b中,在突出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二引导保护部16内,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按钮头部18被配置成能够朝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因此,与第一按钮装置3a同样,能够利用第二引导保护部16良好地保护第二按钮18的外周部,由此能够防止物体意外打到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周部而按压第二按钮头部18,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第二按钮部17意外误动作。

另外,在该手表的第二按钮装置3b中,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按钮头部18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由此,与第一按钮装置3a同样,在将指尖接触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时,与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平行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容易接触指尖,由此能够提高第二按钮部17的操作性。

在该情况下,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二按钮装置3a、3b,通过在第一、第二引导保护部11、16上设置使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部侧比下部侧低一级的第一、第二切口台阶部11a、16a,即使利用第一、第二引导保护部11、16保护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各外周部,也能够利用第一、第二切口台阶部11a、16a容易地使指尖与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接触,由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另外,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二按钮装置3a、3b,在第一、第二按钮部12、17的各外端面设有朝向手表壳体1的内部侧凹陷成圆弧状的第一、第二凹部13a、18a,由此通过使指尖与第一、第二凹部13a、18a接触,能够通过与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外端面接触的指尖的感觉容易地确认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由此也能够提高操作性。

在该情况下,第一按钮装置3a在第一按钮头部13的第一凹部13a内的中心部设置有用于确认指尖的位置的小突起部13b,因此能够通过该小突起部13b正确地确认指尖相对于第一按钮头部13的接触位置,由此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另外,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二按钮装置3a、3b,第一、第二按钮部12、17的第一、第二按钮轴15、20随着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倾斜,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分别以规定的倾斜角度θ朝向外部侧向斜上方倾斜,由此即使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相对于手表壳体1侧面向斜上方倾斜,也能够利用第一、第二按钮轴15、20顺畅且良好地引导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由此,能够使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良好地滑动,因此也能够提高操作性。

在该情况下,在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中,第一按钮轴15配置在与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不同的位置。也就是说,通过将第一按钮轴15设置在比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更偏向下侧的位置,能够将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倾斜的状态的第一按钮头部13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部侧,由此能够使用户的指尖更容易地接触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

另外,在该第一按钮装置3a中,即使第一按钮轴15设置在比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更偏向下侧的位置,也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一按钮头部13的第一凹部13a内的中心部的小突起部13b确认指尖相对于第一按钮头部13的接触位置,因此能够按压操作第一按钮头部13的中心部。因此,能够利用第一按钮轴15良好地引导第一按钮头部13并使其滑动,由此也能够提高操作性。

另外,在该手表的第二按钮装置3b中,第二按钮轴20设置在第二按钮头部18的内端面的中心部,由此,无论从外部按压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倾斜的状态的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的哪个部位,都能够利用第二按钮轴20良好地引导第二按钮头部18,由此能够顺畅且良好地使第二按钮头部18滑动,因此能够提高滑动性。

另外,根据该手表,具备第一按钮装置3a和第二按钮装置3b,这些第一、第二按钮装置3a、3b具备: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沿其侧面并列设置的第一、第二引导保护部11、16;能够滑动地配置在第一引导保护部11上的第一按钮部12;以及以与第一按钮部12相同的大小能够滑动地配置在第二引导保护部16上的第二按钮部17,由此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二按钮部17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防止意外误动作,并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即,在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中,在突出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引导保护部11内,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头部13配置成能够朝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因此,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二按钮部17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利用第一引导保护部11良好地保护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周部。

因此,在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中,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二按钮部17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防止物品意外地打到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周部而按压第一按钮头部13,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第一按钮部12意外误动作,并且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二按钮部17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可靠且良好地仅按压操作第一按钮部12。

同样地,在该手表的第二按钮装置3b中,在突出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二引导保护部16内,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按钮头部18可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地配置,因此,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二按钮部17并列配置于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利用第二引导保护部16良好地保护第二按钮部18的外周部。

因此,在该手表的第二按钮装置3b中,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二按钮部17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防止物品意外地打到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周部而按压第二按钮头部18,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第二按钮部17意外误动作,并且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二按钮部17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可靠且良好地仅按压操作与第一按钮部12相同大小的第二按钮部17。

在该情况下,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二按钮装置3a、3b,由于第一、第二按钮部12、17的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相互向斜上方倾斜,因此在将指尖接触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各外端面时,与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平行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将指尖分别接触在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各外端面,由此即使第一、第二按钮部12、17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分别提高第一、第二按钮部12、17的操作性。

另外,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二按钮装置3a、3b,由于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轴15配置在与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不同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轴15设置在比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更偏向下侧的位置,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按钮轴20设置在第二按钮头部18的内端面的中心部,由此能够将第一按钮头部13配置在比第二按钮头部18更靠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上侧的位置,并且能够利用第一、第二按钮轴15、20良好地引导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而使其滑动,由此,即使第一、第二按钮部12、17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分别提高第一、第二按钮部12、17的操作性。

在该情况下,在该手表的第一、第二按钮装置3a、3b中,第一按钮轴15设置在比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更偏向下侧的位置,第二按钮轴20设置在第二按钮头部18的内端面的中心部,由此能够使第一按钮头部13配置在比第二按钮头部18更靠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部侧的位置。

因此,在该手表的第一、第二按钮装置3a、3b中,能够使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各外端面的第一、第二中心部P1、P2的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沿上下方向及径向(放射方向)错开,通过该第一、第二中心部P1、P2的上下方向及径向(放射方向)的位置偏移,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中的哪一个。

即,根据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和第二按钮装置3b,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的第一中心部P1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位于比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的第二中心部P2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在使指尖与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和第二按钮头部18的外端面接触时,能够根据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下方向及径向的位置的不同来确认是第一按钮头部13、第二按钮头部18中的哪一个。

另外,根据该手表,具备第一按钮装置3a和第三按钮装置3c,这些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具备:第一、第三引导保护部11、21,沿手表壳体1的侧面并列设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第一按钮部12,能够滑动地配置在第一引导保护部11上;以及第三按钮部22,以比第一按钮部12的外径小的大小能够滑动地配置在第三引导保护部21上,由此即使第一、第三按钮部12、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除了能够根据第一、第三按钮部12、22的大小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部12、22中的哪一个之外,还能够防止意外误动作,并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即,在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中,由于在突出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一引导保护部11内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头部13可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地配置,因此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三按钮部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利用第一引导保护部11良好地保护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周部。

因此,在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中,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三按钮部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防止物体意外打到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周部而按压第一按钮头部13,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第一按钮部12意外地误动作,并且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三按钮部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可靠且良好地仅操作第一按钮部12。

同样地,在该手表的第三按钮装置3c中,由于在突出设置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大致圆筒状的第三引导保护部21内第三按钮部22的第三按钮头部23可向手表壳体1的内外滑动地配置,因此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三按钮部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利用第三引导保护部21良好地保护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周部。

因此,在该手表的第三按钮装置3c中,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三按钮部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防止物体意外打到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周部而按压第三按钮头部23,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第三按钮部22意外地误动作,并且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三按钮部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可靠且良好地仅操作比第一按钮部12的外径小的大小的第三按钮部22。

另外,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由于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第三按钮部22的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端面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平行地配置,由此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三按钮部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从斜上方按压操作第一按钮头部13,并且能够从与手表壳体1的侧部正交的方向按压操作第三按钮部23,因此能够提高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的操作性。

另外,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由于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第三按钮部22的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端面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平行地配置,由此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相对于手表壳体1侧面的倾斜度不同,通过这些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的不同的倾斜度,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中的哪一个。

即,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在将指尖接触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的外端面时,即使第一、第三按钮部12、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由于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的倾斜度不同,也能够用指尖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中的哪一个。

在该情况下,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轴15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以规定的倾斜角度θ朝向外部侧向斜上方倾斜,第三按钮部22的第三按钮轴25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正交,由此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三按钮部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良好地操作第一按钮部15和第三按钮部22,并且能够用指尖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中的哪一个。

即,在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中,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轴15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以规定的倾斜角度θ朝向外部侧向斜上方倾斜,由此即使第一按钮头部13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向斜上方倾斜,也能够利用第一按钮轴15顺畅且良好地引导第一按钮头部13,由此,即使第一、第三按钮部12、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使第一按钮头部13良好地滑动,由此也能够提高操作性。

另外,在该手表的第三按钮装置3c中,通过将第三按钮轴25配置在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由此即使第三按钮头部23以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平行的状态配置,通过从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部正交的方向按压操作第三按钮头部23,也能够利用第三按钮轴25顺畅且良好地引导第三按钮头部23。由此,即使第一、第三按钮部12、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使第三按钮头部23良好地滑动,由此也能够提高操作性。

另外,根据该手表的第一按钮装置3a和第三按钮装置3c,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轴15和第三按钮部22的第三按钮轴25配置在与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的各内端面的中心部不同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设置在比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的各内端面的中心部更偏向下侧的位置,由此与在各个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23的各内端面的中心部设置第一按钮轴或第三按钮轴的情况比较,能够使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倾斜的状态的第一按钮头部13和第三按钮头部23分别位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部侧而配置。

因此,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即使第一按钮部12和第三按钮部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容易地使用户的指尖接触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和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端面,因此能够提高第一按钮部12和第三按钮部22的操作性。

此时,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由于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的第一中心部P1与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端面的第三中心部P3相比,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位于上侧,因此在将指尖接触第一按钮头部13的外端面和第三按钮头部23的外端面时,能够根据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下位置的不同来确认是第一按钮头部13、第三按钮头部23中的哪一个。

并且,根据该手表,具备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这些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具备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沿其侧面并列设置的第一~第三引导保护部11、16、21和分别能够滑动地配置在这些第一~第三引导保护部11、16、21上的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由此即使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也能够防止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意外误动作,并且能够提高操作性。

此时,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第一、第二引导保护部11、16形成为相同大小的内径,第三引导保护部21配置在第一、第二引导保护部11、16之间,且第三引导保护部21的内径形成为比第一、第二引导保护部11、16的内径小,由此即使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侧部,在将指尖接触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的各外端面时,也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中的哪一个。

即,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即使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在将指尖接触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各外端面时,根据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的各排列位置和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的各形状,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中的哪一个。

另外,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第一按钮部12的第一按钮头部13和第二按钮部17的第二按钮头部18以相同大小的外径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相互向斜上方倾斜,第三按钮部22的第三按钮头部23形成为比第一、第二按钮部12、17的外径小,且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平行地配置,由此在将指尖接触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时,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哪一个。

即,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即使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在将指尖接触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各外端面时,根据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各倾斜状态和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各形状的不同即各形状的大小,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哪一个。

另外,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第一、第二按钮部12、17的第一、第二按钮轴15、20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以规定的倾斜角度θ朝向外部侧向斜上方倾斜,第一按钮轴15配置在与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不同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按钮轴15设置在比第一按钮头部1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更偏向下侧的位置,第二按钮轴20设置在第二按钮头部18的内端面的中心部,由此能够使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上下位置不同,由此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中的哪一个。

另外,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将第三按钮轴25配置在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由此能够以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大致平行的状态配置第三按钮头部23,根据该第三按钮头部23的倾斜度与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倾斜度的不同,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和第三按钮头部23中的哪一个。

在该情况下,在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中,由于第三按钮轴25配置在与第三按钮头部2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不同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按钮轴25设置在比第三按钮头部23的内端面的中心部更偏向下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使第三按钮头部23相对于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在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下位置不同,根据该第三按钮头部23的上下位置与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的上下位置的不同,也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和第三按钮头部23中的哪一个。

另外,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以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各外端面的第一~第三中心部P1~P3中的、第二按钮头部18的第二中心部P2为基准,第一按钮头部13的第一中心部P1比第二按钮部18的第二中心部P2位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上侧,第三按钮头部13的第三中心部P3比第二按钮部18的第二中心部P2位于手表壳体1的侧面的下侧,由此在将指尖接触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各外端面时,根据第一~第三中心部P1~P3的上下方向及径向的位置的不同,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哪一个。

并且,根据该手表的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手表壳体1形成为大致圆形状,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及第一~第三引导保护部11、16、21在俯视下相互以约30°的开角并列排列,由此即使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及第一~第三引导保护部11、16、21并列配置在手表壳体1侧面,根据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开角引起的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朝向的不同,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哪一个。

即,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以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各外端面从手表壳体1内的中心部朝向手表壳体1的侧部的2点、3点及4点的各方向的方式在俯视下朝向放射方向配置,因此能够使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各朝向不同,根据这些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不同朝向,能够确认是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哪一个。

在该情况下,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即使第一~第三按钮轴15、20、25的第一~第三内端部15b、20b、25b的间隔狭窄,也能够扩大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的第一~第三中心部P1、P2、P3的间隔。因此,由于指尖不会横跨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2个以上而配置,因此能够用指尖分别单独操作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由此能够防止第一~第三按钮部12、17、22的误动作。

另外,在该手表中,由于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2点侧~4点侧,因此在用户观看显示在手表上的时刻信息时,能够将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配置在难以被用户的西服的袖口覆盖的位置。因此,用户能够一边观察时刻信息一边容易地操作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

另外,在该手表中,当用户边看时刻信息边用右手操作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时,成为手表壳体1的12点侧离开用户的身体,手表壳体1的6点侧接近用户的身体的状态,因此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2点侧的第一按钮装置3a最容易操作,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3点侧的第三按钮装置3c接下来容易操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手表壳体1的2点侧配置第一按钮装置3a、在4点侧配置第二按钮装置3b、在3点侧配置第三按钮装置3c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2点侧至4点侧之间以任意顺序配置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叙述了使第三按钮装置3c的第三按钮头部23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部大致平行地配置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第三按钮装置3c的第三按钮头部23相对于手表壳体1的侧部倾斜地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第一~第三按钮装置3a~3c的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第一~第三中心部P1~P3的上下位置不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的第一~第三中心部P1~P3的上下位置为相同位置,另外,也可以在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中自由地变更上下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第一、第二按钮头部13、18和第三按钮头部23为不同大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也可以全部为不同大小,另外也可以全部为相同大小。另外,第一~第三按钮头部13、18、23不需要是圆形状,也可以是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状或椭圆形状等,其形状也可以全部不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第三引导保护部11、16、21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状的方筒状,另外也可以形成为椭圆形的筒状。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手表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本发明不一定必须是手表,例如能够应用于旅行手表、闹钟、座钟、挂钟等各种钟表。另外,本发明不一定必须是钟表,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便携通信机、便携信息终端机等电子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包含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防误触按钮及具有该按钮的防误触手表
  • 一种可旋转锁定的精密手表按钮及精密手表
技术分类

0612011250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