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压力锅及其压力释放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9:06


一种压力锅及其压力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锅及其压力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锅利用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更高的原理,对容置于压力锅内的水施加压力,使得水能够达到较高的温度而不沸腾,能够加快炖煮食材的速度,节省烹饪时间。在烹饪完成后,通常需要对压力锅内部的压力进行释放,以使得压力锅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同,避免食物溢出可能导致的烫伤风险。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压力锅的压力释放装置在释放压力的过程中,由于压力锅内的压力迅速降低,会导致压力锅内的液体的温度高于其沸点温度,出现部分液体汽化,当液体具有一定粘性时,汽化形成的气体由液体内部膨胀,会产生气泡,而气泡上的液体或固体颗粒会随气体喷出,影响到压力锅的安全和清洁问题。目前主要是通过断续排气或冷却压力锅内的温度的方法以降低压力锅内的压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开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锅及其压力释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锅在释放压力过程中液体易汽化而产生气泡,气泡上的液体和/或固体易随气体喷出,造成安全隐患和清洁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力锅的压力释放装置,包括:

壳体;

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上,用于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

排气嘴,与所述壳体连接,并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压力锅的烹饪腔和所述第一容置腔,以使得所述烹饪腔内的压力气体以降压方式流入所述第一容置腔;

其中,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之间通过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使得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压力气体以降压方式流入所述第二容置腔,并在所述第二容置腔旋转流动,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再经所述盖体上的第三气流通道排出。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进一步设置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延伸到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封堵件、弹性件和提杆,所述弹性件将所述封堵件弹性抵压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接的出口端,进而关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提杆与所述封堵件连接,并延伸到所述盖体的外部,以供用户通过所述提杆将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出口端分离,进而打开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承台,所述封堵件包括柔性筒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柔性筒体两端的环形凸缘和封堵头,所述开关组件进一步包括压环,所述压环将所述环形凸缘压持固定于所述环形承台远离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一侧,所述提杆经所述压环延伸到所述柔性筒体内,并与所述封堵头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柔性筒体内,并弹性支撑于所述压环与所述封堵头之间,进而将所述封堵头弹性抵压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出口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组件进一步包括提杆密封圈和锁止环,所述提杆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提杆外围,并在所述锁止环的压持作用下与所述压环的内壁或第一安装孔的内壁抵接,进而对所述柔性筒体进行密封。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排气嘴的一端套设有柔性套,并插置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相切设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沟槽,所述压力释放装置进一步包括盖设于所述沟槽上方或嵌入到所述沟槽内的密封件,进而形成所述第二气流通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宽度为0.8mm至3mm,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直径为60mm至120mm,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高度为20mm至60mm,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的宽度为2.5mm至6m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以及上述的压力释放装置,所述锅盖盖设于所述锅体上,所述压力释放装置设置于所述锅盖上。

本发明在压力释放装置设置壳体与盖体以形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设置与壳体连接的排气嘴,使得压力锅的烹饪腔内的压力气体以降压方式经排气嘴流入第一容置腔,并使得第一容置腔内的压力气体以降压方式流入第二容置腔,通过两次降压能够高效地抑制压力锅内蒸汽的产生,并且压力气体在第二容置腔旋转流动,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使得压力锅可以连续排气以释放压力,有效缩短压力锅的开盖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压力锅的压力释放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压力锅的压力释放装置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压力释放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压力释放装置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压力锅的压力释放装置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压力锅的压力释放装置实施例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压力锅的压力释放装置实施例中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压力锅的压力释放装置实施例中封堵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压力锅的压力释放装置实施例中开关组件处于打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压力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压力锅的压力释放装置10实施例包括壳体100、盖体200以及排气嘴300,盖体200盖设于壳体100上,用于与壳体100配合形成第一容置腔110和第二容置腔120;排气嘴300与壳体100连接,并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310,第一气流通道310连通压力锅的烹饪腔和第一容置腔110,以使得烹饪腔内的压力气体以降压方式流入第一容置腔110;其中,第一容置腔110和第二容置腔120之间通过第二气流通道(图中未标出)连通,第二气流通道使得第一容置腔110内的压力气体以降压方式流入第二容置腔120,并在第二容置腔120旋转流动,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再经盖体200上的第三气流通道210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在压力释放装置10设置壳体100与盖体200以形成第一容置腔110和第二容置腔120,设置与壳体100连接的排气嘴300,使得压力锅的烹饪腔内的压力气体以降压方式经排气嘴300流入第一容置腔110,并使得第一容置腔110内的压力气体以降压方式流入第二容置腔120,通过两次降压能够高效地抑制压力锅内蒸汽的产生,并且压力气体在第二容置腔120旋转流动,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使得压力锅可以连续排气以释放压力,有效缩短压力锅的开盖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置腔120大致呈圆柱形,第二气流通道与第二容置腔120的侧壁相切设置,以使得经第二气流通道留至第二容置腔120的气流沿与第二容置腔120的侧壁相切的方向流入第二容置腔120中,从而在第二容置腔120内旋转流动,进而能够产生离心力以对气流进行气液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置腔120的直径为60mm至120mm,例如60mm、100mm或120mm。第二容置腔120的高度为20mm至60mm,例如20mm、40mm或60mm。第二容置腔120在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保持气压的作用,使得气体的压力能够大于外界大气压,以使得气体能够顺利排出压力锅。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朝向盖体200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第一容置腔110和第二容置腔120的沟槽130,压力释放装置进一步包括盖设于沟槽130上方或嵌入到沟槽130内的密封件140,进而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气流通道也可以形成于密封件140上,在此不做限制。通过使得沟槽130呈半开孔状态,能够便于对其进行清洗。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气流通道的截面为圆形,第二气流通道的直径为0.8mm至3mm,例如0.8mm、2mm或3mm。通过将第二气流通道设置为细孔,能够使得从第二气流通道通过的气体产生阻尼作用,以使得气体的流速减慢,流量减小,从而使得气流从急速流动的状态变得平缓,进而起到降压的作用,有利于抑制压力锅内液体的汽化现象。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气流通道的截面也可以为矩形、D形、半圆形等,其宽度为0.8mm至3mm,为在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气流通道210的截面为圆形,第三气流通道210的直径为2.5mm至6mm,例如2.5mm、3.5mm或6mm。通过限制第三气流通道210的宽度,能够配合第二容置腔120的腔体尺寸,保持第二容置腔120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并且能够起到减小噪音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气流通道210的截面也可以为矩形或其他异形孔,其宽度为0.8mm至3mm,在此不做限制。

一并参见图5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00上进一步设置有开关组件400,开关组件400延伸到第一容置腔110内,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第一气流通道310。通过关闭第一气流通道310,能够配合以起到对压力锅的烹饪腔的增压作用,通过打开第一气流通道310,能够对压力锅的烹饪腔内的压力气体进行泄压。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组件400包括封堵件410、弹性件420和提杆430,弹性件420将封堵件410弹性抵压于第一气流通道310与第一容置腔110连接的出口端,进而关闭第一气流通道310,提杆430与封堵件410连接,并延伸到盖体200的外部,以供用户通过提杆430将封堵件410与第一气流通道310的出口端分离,进而打开第一气流通道310。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20,第一安装孔220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承台221,一并参见图8,封堵件410包括柔性筒体411以及连接于柔性筒体411两端的环形凸缘412和封堵头413,开关组件400进一步包括压环440,压环440将环形凸缘412压持固定于环形承台221远离第一容置腔110的一侧,提杆430经压环440延伸到柔性筒体411内,并与封堵头413连接,弹性件420设置于柔性筒体411内,并弹性支撑于压环440与封堵头413之间,进而将封堵头413弹性抵压于第一气流通道310的出口端。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组件400进一步包括提杆密封圈450和锁止环460,提杆密封圈450套设于提杆430外围,并在锁止环460的压持作用下与第一安装孔220的内壁抵接,进而对柔性筒体411进行密封。其中,提杆密封圈450夹持于第一提杆密封圈450和锁止环46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提杆密封圈450也可以在锁止环460的压持作用下与压环440的内壁抵接,在此不做限制。

通过将弹性件420设置于柔性筒体411与提杆密封圈450构成的密闭空间内,能够防止在排气泄压及压力释放装置进行清洗时污染弹性件420,有效延长弹性件42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50,排气嘴300的一端套设有柔性套320,并插置固定于第二安装孔150内。通过设置柔性套320能够进一步增强排气嘴300与封堵件410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提杆430远离封堵件410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手柄470,便于用户手持。

一并参见图9,具体的,当压力锅内的食材烹饪完毕需要排气时,手柄470被用户提起,封堵件410与第一气流通道310的出口端分离,压力锅内的压力气体从烹饪腔经第一气流通道310形成气流并进入第一容置腔110,气流的压力因阻尼作用第一次降低;然后气流经第二气流通道进入第二容置腔120,气流的压力因阻尼作用第二次降低,并且气流方向与第二容置腔120的侧壁相切,气流在第二容置腔120内旋转,因离心力的作用产生气液分离现象,使得液体流在第二容置腔120内,气体经第三气流通道210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封堵件410受到的力F=p×S,其中p为烹饪腔内气压的压强,S为排气嘴300的出口面积。压力锅内的压力控制系统失效时,压力锅的烹饪腔内的压力会大于其额定的工作压力,当封堵件410受到的力大于弹性件420的预紧力时,弹簧收缩,封堵件410与第一气流通道310的出口端分离,烹饪腔内的压力气体经压力释放装置排出,从而实现过压泄压保护功能。其中,泄压过程与上述的正常排气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0,本发明压力锅实施例包括锅体20、锅盖30以及压力释放装置10,锅盖30盖设于锅体20上,压力释放装置10设置于锅盖30上。

其中,压力释放装置10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压力释放装置10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压力释放装置10设置壳体100与盖体200以形成第一容置腔110和第二容置腔120,设置与壳体100连接的排气嘴300,使得压力锅的烹饪腔内的压力气体以降压方式经排气嘴300流入第一容置腔110,并使得第一容置腔110内的压力气体以降压方式流入第二容置腔120,通过两次降压能够高效地抑制压力锅内蒸汽的产生,并且压力气体在第二容置腔120旋转流动,进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使得压力锅可以连续排气以释放压力,有效缩短压力锅的开盖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压力锅及其压力释放装置
  • 一种压力锅及其压力释放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0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