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0:46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袋泡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袋泡茶又称“茶包”,具有携带方便、泡茶步骤简捷的特点,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深受年轻人喜爱。但是现今市面上的袋泡茶只是简单的将几种原料制成粉,然后进行混合,往往因为没有去考虑原料的生化特性,直接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造成活性成分失活的现象,并且也没有去深入研究各原料之间的精确配比,造成原料使用量大,效果差的一个现象。如申请号为CN201410386500.3公开了一种枸杞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枸杞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传统的红茶与枸杞、沙棘按照(7-9):(3-5):(0.5-1.5)的配比,使得制备出来的袋泡茶的营养成分丰富,保健功效明显,对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糖具有明显的功效,适合于大众群体的饮用;通过在制备工艺中,将红茶制备工艺与枸杞、沙棘添加工艺结合在一起,在制备红茶过程中,就将袋泡茶制作完成,进一步的缩短了袋泡茶的制作工艺,降低了袋泡茶制作成本,提高了袋泡茶的营养物质,改善了袋泡茶的口感,丰富了袋泡茶的汤色,使得饮用人群的饮欲被提升。此发明最终制备的袋泡茶虽然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但是效果不显著,对原料的生物利用度过低,从某种意义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条:

将蒲公英叶进行切条备用;

S2、萎凋:

将步骤S1中所得的条状蒲公英进行均匀摊放,进行萎凋处理;

S3、揉捻发酵:

将步骤S2中萎凋后的条状蒲公英置于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完成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

S4、粉碎、过筛:

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蒲公英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完成后过筛得蒲公英粉备用;

S5、复配:

将干甜叶菊、干玫瑰花、步骤S4中所得的蒲公英粉搅拌混匀,得混合物备用;

S6、配方确定:

对步骤S5中所制得的混合物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干甜叶菊、干玫瑰花、蒲公英粉的配比;

S7、浸泡温度优化:

将步骤S6中确定的最佳配比制备的混合物装袋浸泡,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确定最佳浸泡温度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的揉捻发酵之前需要对蒲公英进行总黄酮的测定。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的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时控制温度为30~40℃,真空度为2~3Pa,干燥至含水率为2~2.8%。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的粉碎处理时控制粉碎机内的温度为-20~-6℃,粉碎机的转速为300~900rpm。

进一步地,步骤S6和S7中所述的香气风味检测均是采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混合物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电子鼻所测得的整体指纹信息作为茶叶品质评定的理论依据。

进一步地,步骤S6和S7中所述的水浸出率的检测参照GB/T 8305-2013的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蒲公英切条后进行萎凋,加快萎凋的速度,然后在测定总黄酮含量之后进行揉捻处理,去除品质差的蒲公英,确保原料的品质,揉捻之后在低温真空条件下进行萎凋处理,一方面避免活性成分的失活或者流失,另一方面提高渗透性,加快干燥速度。将干燥后的蒲公英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在合适的低温条件下进行粉碎,提高粉碎细度,并避免粉末质检的团聚现象,然后将其与干甜味菊、干玫瑰花粉进行混合搅拌,弥补单一原料活性成分含量低的问题,同时通过检测香气风味以及水浸出率,确定最佳配比,最后再确定最佳浸泡温度,从而提高原料的生物利用度,提高成品的产出价值,也即将原料与制备方法相互结合,得出最佳制备方案,最终的成品调节血脂效果显著。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原料安全,制备方法科学,实现原料的充分利用,最终制备的袋泡茶调节血脂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条:

将蒲公英叶进行切条备用;

S2、萎凋:

将步骤S1中所得的条状蒲公英进行均匀摊放,进行萎凋处理;

S3、揉捻发酵:

将步骤S2中萎凋后的条状蒲公英进行总黄酮的测定后,置于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完成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控制温度为30~40℃,真空度为2~3Pa,干燥至含水率为2~2.8%;

S4、粉碎、过筛:

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蒲公英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控制粉碎机内的温度为-20~-6℃,粉碎机的转速为300~900rpm,完成后过筛得蒲公英粉备用;

S5、复配:

将干甜叶菊、干玫瑰花、步骤S4中所得的蒲公英粉搅拌混匀,得混合物备用;

S6、配方确定:

对步骤S5中所制得的混合物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干甜叶菊、干玫瑰花、蒲公英粉的配比;

S7、浸泡温度优化:

将步骤S6中确定的最佳配比制备的混合物装袋浸泡,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确定最佳浸泡温度即可。

步骤S6和S7中的香气风味检测均是采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混合物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电子鼻所测得的整体指纹信息作为茶叶品质评定的理论依据。

步骤S6和S7中的水浸出率的检测参照GB/T 8305-2013的方法。

为了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下面结合下述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条:

将蒲公英叶进行切条备用;

S2、萎凋:

将步骤S1中所得的条状蒲公英进行均匀摊放,进行萎凋处理;

S3、揉捻发酵:

将步骤S2中萎凋后的条状蒲公英进行总黄酮的测定后,置于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完成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控制温度为30℃,真空度为2Pa,干燥至含水率为2%;

S4、粉碎、过筛:

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蒲公英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控制粉碎机内的温度为-20℃,粉碎机的转速为300rpm,完成后过筛得蒲公英粉备用;

S5、复配:

将干甜叶菊、干玫瑰花、步骤S4中所得的蒲公英粉搅拌混匀,得混合物备用;

S6、配方确定:

对步骤S5中所制得的混合物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干甜叶菊、干玫瑰花、蒲公英粉的配比;

S7、浸泡温度优化:

将步骤S6中确定的最佳配比制备的混合物装袋浸泡,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确定最佳浸泡温度即可。

步骤S6和S7中的香气风味检测均是采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混合物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电子鼻所测得的整体指纹信息作为茶叶品质评定的理论依据。

步骤S6和S7中的水浸出率的检测参照GB/T 8305-2013的方法。

实施例2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条:

将蒲公英叶进行切条备用;

S2、萎凋:

将步骤S1中所得的条状蒲公英进行均匀摊放,进行萎凋处理;

S3、揉捻发酵:

将步骤S2中萎凋后的条状蒲公英进行总黄酮的测定后,置于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完成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控制温度为35℃,真空度为2.5Pa,干燥至含水率为2.4%;

S4、粉碎、过筛:

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蒲公英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控制粉碎机内的温度为-13℃,粉碎机的转速为600rpm,完成后过筛得蒲公英粉备用;

S5、复配:

将干甜叶菊、干玫瑰花、步骤S4中所得的蒲公英粉搅拌混匀,得混合物备用;

S6、配方确定:

对步骤S5中所制得的混合物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干甜叶菊、干玫瑰花、蒲公英粉的配比;

S7、浸泡温度优化:

将步骤S6中确定的最佳配比制备的混合物装袋浸泡,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确定最佳浸泡温度即可。

步骤S6和S7中的香气风味检测均是采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混合物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电子鼻所测得的整体指纹信息作为茶叶品质评定的理论依据。

步骤S6和S7中的水浸出率的检测参照GB/T 8305-2013的方法。

实施例3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条:

将蒲公英叶进行切条备用;

S2、萎凋:

将步骤S1中所得的条状蒲公英进行均匀摊放,进行萎凋处理;

S3、揉捻发酵:

将步骤S2中萎凋后的条状蒲公英进行总黄酮的测定后,置于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完成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控制温度为40℃,真空度为3Pa,干燥至含水率为2.8%;

S4、粉碎、过筛:

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蒲公英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控制粉碎机内的温度为-6℃,粉碎机的转速为900rpm,完成后过筛得蒲公英粉备用;

S5、复配:

将干甜叶菊、干玫瑰花、步骤S4中所得的蒲公英粉搅拌混匀,得混合物备用;

S6、配方确定:

对步骤S5中所制得的混合物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干甜叶菊、干玫瑰花、蒲公英粉的配比;

S7、浸泡温度优化:

将步骤S6中确定的最佳配比制备的混合物装袋浸泡,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确定最佳浸泡温度即可。

步骤S6和S7中的香气风味检测均是采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混合物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电子鼻所测得的整体指纹信息作为茶叶品质评定的理论依据。

步骤S6和S7中的水浸出率的检测参照GB/T 8305-2013的方法。

实施例4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条:

将蒲公英叶进行切条备用;

S2、萎凋:

将步骤S1中所得的条状蒲公英进行均匀摊放,进行萎凋处理;

S3、揉捻发酵:

将步骤S2中萎凋后的条状蒲公英进行总黄酮的测定后,置于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完成后取出置于烘箱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0℃,干燥至含水率为2.4%;

S4、粉碎、过筛:

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蒲公英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控制粉碎机内的温度为-13℃,粉碎机的转速为600rpm,完成后过筛得蒲公英粉备用;

S5、复配:

将干甜叶菊、干玫瑰花、步骤S4中所得的蒲公英粉搅拌混匀,得混合物备用;

S6、配方确定:

对步骤S5中所制得的混合物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干甜叶菊、干玫瑰花、蒲公英粉的配比;

S7、浸泡温度优化:

将步骤S6中确定的最佳配比制备的混合物装袋浸泡,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确定最佳浸泡温度即可。

步骤S6和S7中的香气风味检测均是采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混合物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电子鼻所测得的整体指纹信息作为茶叶品质评定的理论依据。

步骤S6和S7中的水浸出率的检测参照GB/T 8305-2013的方法。

实施例5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条:

将蒲公英叶进行切条备用;

S2、萎凋:

将步骤S1中所得的条状蒲公英进行均匀摊放,进行萎凋处理;

S3、揉捻发酵:

将步骤S2中萎凋后的条状蒲公英进行总黄酮的测定后,置于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完成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控制温度为35℃,真空度为2.5Pa,干燥至含水率为2.4%;

S4、粉碎、过筛:

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蒲公英置于常温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控制粉碎机的转速为600rpm,完成后过筛得蒲公英粉备用;

S5、复配:

将干甜叶菊、干玫瑰花、步骤S4中所得的蒲公英粉搅拌混匀,得混合物备用;

S6、配方确定:

对步骤S5中所制得的混合物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干甜叶菊、干玫瑰花、蒲公英粉的配比;

S7、浸泡温度优化:

将步骤S6中确定的最佳配比制备的混合物装袋浸泡,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确定最佳浸泡温度即可。

步骤S6和S7中的香气风味检测均是采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混合物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电子鼻所测得的整体指纹信息作为茶叶品质评定的理论依据。

步骤S6和S7中的水浸出率的检测参照GB/T 8305-2013的方法。

实施例6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复配:

将干甜叶菊、干玫瑰花搅拌混匀,得混合物备用;

S2、配方确定:

对步骤S1中所制得的混合物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干甜叶菊、干玫瑰花、蒲公英粉的配比;

S3、浸泡温度优化:

将步骤S2中确定的最佳配比制备的混合物装袋浸泡,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确定最佳浸泡温度即可。

步骤S2和S3中的香气风味检测均是采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混合物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电子鼻所测得的整体指纹信息作为茶叶品质评定的理论依据。

步骤S6和S7中的水浸出率的检测参照GB/T 8305-2013的方法。

实施例7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切条:

将蒲公英叶进行切条备用;

S2、萎凋:

将步骤S1中所得的条状蒲公英进行均匀摊放,进行萎凋处理;

S3、揉捻发酵:

将步骤S2中萎凋后的条状蒲公英进行总黄酮的测定后,置于茶叶揉捻机内进行揉捻,完成后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控制温度为35℃,真空度为2.5Pa,干燥至含水率为2.4%;

S4、粉碎、过筛:

将步骤S3中干燥后的蒲公英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控制粉碎机内的温度为-13℃,粉碎机的转速为600rpm,完成后过筛得蒲公英粉备用;

S5、配方确定:

对步骤S4中所制得的蒲公英粉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干甜叶菊、干玫瑰花、蒲公英粉的配比;

S6、浸泡温度优化:

将步骤S5中确定的最佳配比制备的蒲公英粉装袋浸泡,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浸泡,然后进行香气风味检测以及水浸出率检测,确定最佳浸泡温度即可。

步骤S5和S6中的香气风味检测均是采用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混合物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利用气质联用仪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与电子鼻所测得的整体指纹信息作为茶叶品质评定的理论依据。

步骤S5和S6中的水浸出率的检测参照GB/T 8305-2013的方法。

对照组

申请号为:CN201410386500.3公开的一种枸杞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对比本发明效果,对高脂大鼠进行灌胃实验,具体为:

(1)高脂模型的建立:取120只健康的4月龄雄性SD大鼠,适应喂养7天后,给予高脂饲料饲喂,饲喂20天后,眼底丛静脉取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确定高脂模型建立成功后,将高脂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20只,每组TG、TC、LDL-c、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

(2)灌胃处理:分别用上述实施例2、实施例4~6以及对照组的方法对应制备袋泡茶,然后采用相同的方式分别进行浸泡,将浸出物对步骤(1)建立的6组大鼠进行灌胃,灌胃时间每天上午8:00~9:00,灌胃期间各组自由饮水和饮食,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毛色和精神状况,灌胃过程中每周称重,连续灌胃36天后禁食12h,正常饮水,然后取尾部静脉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血清中TG、TC、LDL-c、HDL-c水平。

具体实验对比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注:高脂模型建立成功后测量的大鼠平均TC含量为2.03±0.26mmol/L、TG含量为0.75±0.14mmol/L、LDL-c含量为1.23±0.21mmol/L、HDL-c含量为0.53±0.05mmol/L。

由上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原料安全,制备方法科学,实现原料的充分利用,最终制备的袋泡茶调节血脂效果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 一种具有调理脾胃、养护血管、降三高等保健功效的袋泡茶
技术分类

0612011307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