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29:16


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模现浇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目前大都采用预制剪力墙板通过后浇的混凝土节点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受力。虽然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板可以免除支模,但是在后浇节点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无异,仍然需要在现场支设大量的模板,这种结构体系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装配化施工,也就是没有达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意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旨在解决现有的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在后浇节点时仍需大量现场支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双面叠合墙的端部,包括钢筋加强结构和预制构件,钢筋加强结构的一端伸入双面叠合墙的内部,预制构件环设钢筋加强结构,且围合于双面叠合墙的端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通过在双面叠合墙的端部设置钢筋加强结构,使得钢筋加强结构伸入双面叠合墙的内部,以使预制构件环设于钢筋加强结构并围合于双面叠合墙的端部,最后向预制构件围设的空间和双面叠合墙的内部浇筑混凝土即可,使得预制构件、双面叠合墙以及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整体;同时,通过采用上述的连接节点,直接设置钢筋加强结构和搭建预制构件即可完成浇筑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减少常规支模工序,简化现场的工作流程,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加强结构包括钢筋笼,钢筋笼具有向外凸伸的水平钢筋,水平钢筋供于伸入双面叠合墙的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笼设置于一个双面叠合墙的端部,钢筋笼凸伸形成至少一组水平钢筋,至少一组水平钢筋插设于双面叠合墙的内部;预制构件包括两个预制模板墙,各预制模板墙分别连接于双面叠合墙相对应的一侧墙体,且围合钢筋笼。

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笼设置于两个双面叠合墙的端部之间,钢筋笼凸伸形成至少两组水平钢筋,各双面叠合墙的内部均插设有至少一组水平钢筋;预制构件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模板墙,预制模板墙的至少一端连接相对应的双面叠合墙的同一侧墙体,预制模板墙环设于钢筋笼且供于围合两个双面叠合墙的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双面叠合墙的端部之间呈相向设置,钢筋笼的相对两端凸伸形成至少两组水平钢筋,各双面叠合墙的内部均插设有至少一组水平钢筋;预制构件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模板墙,预制模板墙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双面叠合墙的一侧墙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双面叠合墙之间具有倾角,钢筋笼凸伸形成至少两组水平钢筋,各双面叠合墙的内部均插设有至少一组水平钢筋;预制构件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模板墙,各预制模板墙的至少一端连接对应的双面叠合墙的一侧墙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笼设置于三个双面叠合墙的端部之间,钢筋笼凸伸形成至少三组水平钢筋,各双面叠合墙的内部均插设有至少一组水平钢筋;预制构件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模板墙,预制模板墙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双面叠合墙的一侧墙体,预制模板墙环设于钢筋笼且围合于各双面叠合墙的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制构件还包括设置于预制模板墙朝向钢筋笼一侧的若干个连接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呈U型结构、或L型结构、或C型结构等其他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笼设置于多个双面叠合墙的端部之间,钢筋笼凸伸形成至少一组水平钢筋,且至少一个双面叠合墙的内部插设水平钢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一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二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三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四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五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六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七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十八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模板墙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200、双面叠合墙;10、钢筋加强结构;11、钢筋笼;111、水平钢筋;20、预制构件;21、预制模板墙;22、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1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100,用于连接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包括钢筋加强结构10和预制构件20,钢筋加强结构10的一端伸入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预制构件20环设钢筋加强结构10,且围合于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从而预制构件20将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空间在端部进行封闭,且将钢筋加强结构10围设在内,以便于后续的现浇混凝土操作。

可以理解地,双面叠合墙200是由工厂进行生产,并运输至施工现场以便于直接搭建使用的预制双面叠合墙板,预制构件20也是由工厂生产,并运输至施工现场,以便于搭建在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且围设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以便于对内部进行现浇形成墙体和连接节点,双面叠合墙200和预制构件20均由工厂生产,有效地提高了现场施工的效率,简化了现场施工的流程。其中,连接节点可以形成于一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以围合于该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以便于浇筑混凝土;或者,连接节点可以形成于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之间,以供于将两个双面叠合墙200连接,在浇筑混凝土后得以形成连接的墙体;或者,连接节点可以形成于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之间,以供于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汇聚于同一个连接节点,在浇筑混凝土后得以形成T型的墙体。

具体地,上述的预制构件20,可以采用预制的模板墙体,例如,呈平面的模板墙体、弯折而形成的拐角墙体等,通过采用这些不同结构的模板墙体来围合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并将钢筋加强结构10围合在内,以供于现浇混凝土与预制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其中预制部分包括预制构件20和双面叠合墙200。

本发明提供的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100,通过在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设置钢筋加强结构10,使得钢筋加强结构10伸入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预制构件20环设于钢筋加强结构10并围合于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最后向预制构件20围设的空间以及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浇筑混凝土即可,使得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构件20和双面叠合墙200形成整体;同时,通过采用上述的连接节点,直接设置钢筋加强结构10和搭建预制构件20即可完成浇筑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减少常规支模工序,简化现场的工作流程,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请参考图1至图18,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加强结构10包括钢筋笼11,钢筋笼11具有向外凸伸的水平钢筋111,水平钢筋111供于伸入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例如,当钢筋笼11设置于一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时,钢筋笼11朝向该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凸伸水平钢筋111,以使水平钢筋111插设于双面叠合墙200的内腔中;当钢筋笼11设置于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之间时,钢筋笼11在分别朝向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部分分别凸伸形成水平钢筋111,以使两组水平钢筋111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双面叠合墙200的内腔中;当钢筋笼11设置于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之间时,钢筋笼11在分别朝向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部分分别凸伸形成水平钢筋111,以使三组水平钢筋111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双面叠合墙200的内腔中。其中,水平钢筋111沿高度方向呈两列布置于钢筋笼11上,且水平钢筋111伸出钢筋笼11的部分用于插设在双面叠合墙200的内腔。可以理解地,水平钢筋111可以在水平面上直线状,或者,呈L型(或称为拐角型,包括呈垂直的结构,或夹角呈锐角或钝角的结构)或其他弯折的形状,水平钢筋111的具体形状构造可由实际情况定制,只需水平钢筋111的一端与钢筋笼11连接,另一端插设在双面叠合墙200的内腔中即可。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笼11设置于一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钢筋笼11凸伸形成至少一组水平钢筋111,至少一组水平钢筋111插设于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预制构件20包括两个预制模板墙21,各预制模板墙21分别连接于双面叠合墙200相对应的一侧墙体,且围合钢筋笼11。其中,钢筋笼11可以凸伸形成一组水平钢筋111,且该水平钢筋111插设于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或者,钢筋笼11可以凸伸形成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水平钢筋111,各组水平钢筋111均插设于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同时,各组水平钢筋111可以均为直线状的水平钢筋111,或者,可以一组为直线状的水平钢筋111、一组为L型的水平钢筋111。

同时,为了使两个预制模板墙21围合钢筋笼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两个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如图1所示,两个预制模板墙21的一端分别与双面叠合墙200对应的一侧墙体连接,两个预制模板墙21围设钢筋笼11,且两个预制模板墙21的另一端通过弯折的结构相连接以实现闭合以便于对双面叠合墙200的内腔和连接节点进行浇筑混凝土操作。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一个平板状的预制模板墙21和一个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如图2所示,两个预制模板墙21的一端分别与双面叠合墙200对应的一侧墙体连接,两个预制模板墙21围设钢筋笼11,且两个预制模板墙21的另一端通过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弯折的结构来与平板状的预制模板墙21进行连接以实现闭合以便于对双面叠合墙200的内腔和连接节点进行浇筑混凝土操作。

请参考图3至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笼11设置于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之间,钢筋笼11凸伸形成至少两组水平钢筋111,各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均插设有至少一组水平钢筋111;预制构件20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模板墙21,预制模板墙21的至少一端连接相对应的双面叠合墙200的同一侧墙体,预制模板墙21环设于钢筋笼11且供于围合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通过利用预制模板墙21将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进行围合,且将钢筋笼11围合在内,以便于对双面叠合墙200的内腔和连接节点进行浇筑混凝土操作。

请参考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之间呈相向设置,即两个双面叠合墙200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端部相对,钢筋笼11的相对两端凸伸形成至少两组水平钢筋111,各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均插设有至少一组水平钢筋111;预制构件20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模板墙21,预制模板墙2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双面叠合墙200的一侧墙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预制构件20包括两个预制模板墙21,如图3所示,将两个预制模板墙21的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对应一侧墙体上,并将两个预制模板墙21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对应一侧墙体上,此时钢筋笼11设于两预制模板墙21之间,且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内腔中均插设有水平钢筋111,以便于后续的浇筑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其中一侧墙体相向延伸并呈连接状,则预制构件20包括一个预制模板墙21,如图4所示,该预制模板墙2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另一侧的墙体上,以将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进行围合,并将钢筋笼11围合在内。

请参考图5至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双面叠合墙200之间具有倾角,例如该倾角呈90°,即两个双面叠合墙200呈垂直状态,且两个双面叠合墙200具有共同的端部,钢筋笼11凸伸形成至少两组水平钢筋111,各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均插设有至少一组水平钢筋111;预制构件20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模板墙21,各预制模板墙21的至少一端连接对应的双面叠合墙200的一侧墙体。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预制构件20包括四个平板状的预制模板墙21,如图5所示,将其中两个预制模板墙21分别连接在其中一个双面叠合墙200的两侧墙体上,同时,将另外两个预制模板墙21分别连接在另一个双面叠合墙200的两侧墙体上,此时,两个双面叠合墙200上连接的预制模板墙21能够一一连接,例如,在朝向直角内一侧的两个预制模板墙21分别连接,同时,在朝向直角外一侧的两个预制模板墙21也分别连接,从而四个预制模板墙21能够将两个双面叠合墙200进行连接,并围合于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共同端部,且将预制钢筋笼11围设在内侧。

可以理解地,将同一侧的两个预制模板墙21替换为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即预制构件20包括两个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如图6所示;或者,只替换一侧的两个预制模板墙21为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即预制构件20包括一个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和两个平板状的预制模板墙21,如图7和图8所示,均包括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其中一侧墙体相向延伸并相交呈连接状,则预制构件20包括两个平板状的预制模板墙21,如图9所示,将两个预制模板墙2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双面叠合墙200未连接的一侧墙体进行连接,同时将两个预制模板墙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从而两个预制模板墙21能够将两个双面叠合墙200进行连接,并围合于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共同端部,且将钢筋笼11围设在内侧。其中,两个双面叠合墙200可以是内侧的墙体相向延伸对接,也可以是外侧的墙体相向延伸对接。

可以理解地,将两个平板状的预制模板墙21替换为一个L型的预制模板墙21,预制构件20包括一个L型预制模板墙21,如图10所示,也包括在本实施方式中。

请参考图11至图18,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笼11设置于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之间,其中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相向设置,且与另一个双面叠合墙200相交,例如呈垂直结构,三个双面叠合墙200具有共同的端部,且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组合形成T型。钢筋笼11凸伸形成至少三组水平钢筋111,各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均插设有至少一组水平钢筋111;预制构件20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模板墙21,预制模板墙2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对应的双面叠合墙200的一侧墙体,预制模板墙21环设于钢筋笼11且围合于各双面叠合墙200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预制构件20包括五个平板状的预制模板墙21,如图11所示,将其中一个预制模板墙2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上,同时,将另外四个预制模板墙21的一端分别与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剩余四侧墙体相连接,由于其中一个双面叠合墙200与另外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相交,例如呈垂直结构,则与另外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相垂直的这个双面叠合墙200上连接的两个预制模板墙21,将与另外两个相向设置的双面叠合墙200上对应同侧的两个预制模板墙21分别对应连接,从而五个预制模板墙21能够将三个双面叠合墙200进行连接,并围合于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共同端部,且将预制钢筋笼11围设在内侧。

可以理解地,将相互垂直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两侧的两个连接的预制模板墙21替换为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即预制构件20包括两个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和一个平板状的预制模板墙21,如图12所示;当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中,背离垂直的双面叠合墙200一侧的墙体相向延伸,则预制构件20只包括两个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如图13所示;或者,只替换一侧的两个预制模板墙21为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即预制构件20包括一个L型的预制模板墙21和三个平板状的预制模板墙21,均包括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与另外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相垂直的双面叠合墙200的两侧墙体向端部延伸,则预制构件20包括三个平板状预制模板墙21,如图14所示,其中一个预制模板墙2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一侧墙体上,另外两个预制模板墙21分别连接在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另一侧墙体上,此时,这两个预制模板墙21将分别与垂直的双面叠合墙200的两侧延伸的墙体相连接,从而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共同端部被围合,并将钢筋笼11围合在内。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中,朝向垂直的双面叠合墙200一侧的墙体相向延伸,则预制构件20包括三个平板状预制模板墙21,如图15所示,其中一个预制模板墙2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一侧墙体上,另外两个预制模板墙21分别连接在垂直设置的双面叠合墙200的两侧墙体上,此时,这两个预制模板墙21将分别与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延伸墙体相连接,从而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共同端部被围合,并将钢筋笼11围合在内。

在本实施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中,朝向垂直的双面叠合墙200一侧的墙体相向延伸,且垂直设置的双面叠合墙200的两侧墙体向端部延伸,则预制构件20包括一个平板状预制模板墙21,如图16所示,该预制模板墙21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中,背离于垂直设置的双面叠合墙200一侧的两个墙体上,从而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共同端部被围合,并将钢筋笼11围合在内。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背离垂直的双面叠合墙200一侧的墙体也相向延伸,则预制构件20包括一个更短的平板状预制模板墙21,如图17所示。

在本实施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的两侧墙体均相向延伸,则预制构件20包括两个平板状预制模板墙21,如图18所示,两个预制模板墙2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垂直设置的双面叠合墙200的两侧墙体上,此时,两个预制模板墙21的另一端将与相向设置的两个双面叠合墙200相连接,从而三个双面叠合墙200的共同端部被围合,并将钢筋笼11围合在内。

请参考图1至图19,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制构件20还包括设置于预制模板墙21朝向钢筋笼11一侧的若干个连接件22。通过在预制模板墙21上设置连接件22,浇筑混凝土后,现浇混凝土能够与连接件22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预制模板墙21的固定。其中,连接件22可以采用钢筋、塑料等各种材质,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可以理解地,连接件22可以呈C型结构,如图19所示,将C形的连接件22一侧固定在预制模板墙21上,则连接件22的另一侧设置于预制模板墙21围设的空间内,以待与现浇混凝土相固定;或者,连接件22还可以呈U型、L型结构等其他形状,连接件22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连接件22的数量及排布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只需不与内部的钢筋笼干涉碰撞即可。向双面叠合墙200的内部以及预制模板墙21围合的内部浇筑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墙体,此时连接件22将一并固定在墙体内,实现现浇混凝土与双面叠合墙200以及预制模板墙21的连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双面叠合墙全免模连接节点
  • 一种双面叠合型钢剪力墙水平节点的连接构造
技术分类

0612011369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