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自动化辊压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6:37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自动化辊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自动化辊压装置,属于钢结构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现在钢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得到广泛的使用,在钢结构的装配式建筑进行生产加工时,需要对钢材进行辊压成型,如压制成方形、V型、圆形等形状,在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辊压设备。

如公开号为:CN114618957A,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自动化辊压装置,包括:固定于同一平面内的辊压成型机构、夹持送料机构、弧弯输送座以及固定于弧弯输送座表面的辊压压弯机构,辊压成型机构包括下压机架、调节滑轨、辊压减速电机和辊压锥轮,下压机架滑动安装于调节滑轨的表面,下压机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辊压驱动缸且辊压驱动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下压传动箱。本发明中,通过在辊压结构前端设置压弯以及输送结构,利用夹持送料机构和辊压压弯机构进行辊压钢结构料条的输送递料在输送中可根据钢结构设计要求利用辊压压弯机构对钢结构进行压弯操作使钢结构件一次成型,操作简单,且配合新型辊压锥轮进行辊压操作,解决异型弯曲料条无法辊压的问题。

再如公开号为:CN111672791A,一种用于钢结构加工的辊压成型装置,包括下辊结构、设置于下辊结构上的出气结构、位于下辊结构上方的上辊结构,下辊结构包括框体、设置于框体上的下辊、设置于框体外部的抽气管、设置于抽气管上的第一风机,框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孔,上辊结构包括外框、设置于外框内的刷毛、上辊、位于外框外部的第二气缸、设置于第二气缸上的第二推杆、设置于第二推杆端部的滚轮,滚轮顶靠在外框的外表面上。本发明出气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调节板左右移动,以便调节经过出气框吹到钢结构下表面上的风力大小,实现不同的除尘需求,并且在调节板的上端顶靠在出气框的内表面上时,增大框体内的气压,实现对下辊的清洁作用,调节方便,操作简单。

然而现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改进空间:典型的现有设备在使用时,一些钢结构整体较长,在进行辊压时,由于自身重力,在进行辊压后,容易产生弧度,影响产品质量;并且现有设备在进行辊压时,往往采用冷压,存在容易压裂的问题,不便于进行使用。

鉴于以上现状,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自动化辊压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便于对钢结构进行热压,避免在进行压持成型时,产生开裂,提高生产效果,且在进行使用时,便于对压辊进行更换,方便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使用不同的压辊,且通过接料组件,在辊压后,便于自动根据钢结构的长度进行延伸,避免掉落,使得钢结构产生弧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自动化辊压装置,包括架体组件,且所述架体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加工组件,且所述加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另一侧相滑动卡接,所述加工组件包括下辊压单元和上辊压单元,且所述上辊压单元与所述下辊压单元之间相插接,所述上辊压单元两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气缸,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下辊压单元相固定连接,所述上辊压单元与所述下辊压单元之间均转动安装有压辊,所述架体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料组件,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将所述压辊转动安装在所述上辊压单元和所述下辊压单元中,并使得所述压辊转动,且调节上下两个所述压辊之间的距离,将需要进行辊压的钢结构置于所述压辊之间,经过所述压辊,进行辊压成型,且辊压完成后的钢结构一端与所述接料组件相接触,使得所述接料组件对钢结构的一端进行支撑,避免在进行辊压后,由于钢结构较长,导致产生弯曲,提高在进行辊压加工时的质量。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钢结构进行预热和对所述加工组件进行安装,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且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板,所述进料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底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架,且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料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梁,且所述进料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柜,所述底板为L型结构,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槽,且所述加工组件的下端一侧滑动卡接在所述滑槽上,且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气机组,所述冷气机组的制冷端包括但不限于涡流管制冷或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所述冷气机组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吹气板,所述吹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所述吹气板上固定有喷气头,所述进料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加热主机,且所述加热主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线圈加热器,所述线圈加热器为椭圆形结构,且所述线圈加热器位于所述进料板与所述加工组件之间,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进料板,便于对钢结构输送至所述压辊之间,并在进行辊压完成后,通过所述接料板,对钢结构的一端进行承接,且通过所述压力感应器,在钢结构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器上后,使得所述加热主机对所述线圈加热器进行供电,进而在钢结构经过所述线圈加热器时,对钢结构进行加热,进而增加钢结构的延展性,避免在辊压时,导致开裂,便于使用,并通过所述冷气机组,使得冷气通过所述吹气板上的所述喷气头喷出,进而便于进行降温,便于操作,方便使用。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钢结构进行辊压加工,所述下辊压单元的两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块相固定连接,且所述上辊压单元与所述下辊压单元均由第一加工架和第二加工架组成,且所述下辊压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加工架与所述底板相固定连接,所述下辊压单元中的所述第二加工架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且所述滑块滑动卡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加工架与所述第二加工架均为L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加工架与所述第二加工架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压辊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盘,所述压辊的两端通过所述连接盘与所述转动盘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加工架与所述第二加工架之间,且所述上辊压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加工架和所述第二加工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第一加工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盘相固定连接,所述下辊压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加工架和所述第二加工架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上辊压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加工架和所述第二加工架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插接杆,且所述插接杆插接在所述插接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加工架下端一侧两边均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第二加工架的下端一侧两边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插接在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加工架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第二加工架的下端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螺纹轴,且所述螺纹轴的一端与所述螺纹孔相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且所述上辊压单元中的所述第一加工架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机。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控制主机和所述操作柜,便于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自动化控制,且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所述气缸的伸出长度,进而便于控制所述下辊压单元和所述上辊压单元之间的距离,便于控制所述压辊之间的距离,且在进行调节时,使得所述插接槽和所述插接杆,提高调节时的稳定性,且在对所述压辊进行更换时,通过拧动所述螺纹轴,使得所述第一加工架与所述第二加工架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使得所述压辊通过所述连接盘与所述转动盘相脱离,进而便于将所述压辊取出,并根据需求,进行更换相应的所述压辊,在使用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压辊转动,达到辊压的效果,并通过所述导向杆和所述导向槽,便于对所述第一加工架和所述第二加工架之间的距离进行稳定调节,方便使用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辊压完成的钢结构进行接料,避免弯曲,所述接料组件包括活动单元,且所述活动单元之间成阵列设置,所述活动单元之间首尾相连接,且一端的所述活动单元与所述架体组件相固定连接,末端的所述活动单元上固定安装有端板,且所述端板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距离感应器,所述活动单元包括活动架,且所述活动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活动架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之间转动安装有接料轴,且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活动板的外部,所述活动单元之间通过所述电动伸缩杆相固定连接,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端板上的所述距离感应器,进而便于检测钢结构与所述端板之间的距离,进而根据钢结构的长度,使得所述电动伸缩杆伸出,使得所述活动单元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达到延伸的效果,方便根据不同的钢结构长度,进行自由延伸,方便使用,避免钢结构的一端产生弯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使用时,便于对压辊进行更换,进而方便针对不同的需求,使用不同的压辊,且通过线圈加热器,在进行辊压时,对钢结构进行预热,避免在进行辊压时,导致开裂,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并且通过设计接料组件,便于根据钢结构的长度进行自动延伸,避免钢结构由于自身重力,导致弯曲,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架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架体组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加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加工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翻转后加工组件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接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组件;101、底板;102、第一安装架;103、进料板;104、压力感应器;105、第二安装架;106、接料板;107、安装梁;108、操作柜;109、滑槽;1010、冷气机组;1011、吹气板;1012、喷气头;1013、加热主机;1014、线圈加热器;

2、加工组件;21、下辊压单元;22、上辊压单元;23、气缸;24、压辊;25、连接块;26、连接盘;27、控制主机;201、第一加工架;202、第二加工架;203、转动盘;204、防护板;205、驱动电机;206、插接槽;207、插接杆;208、导向槽;209、导向杆;2010、螺纹孔;2011、螺纹轴;2012、手轮;2013、滑块;

3、接料组件;31、活动单元;32、端板;33、距离感应器;301、活动架;302、万向轮;303、活动板;304、接料轴;305、电动伸缩杆。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自动化辊压装置,包括架体组件1,且架体组件1包括底板101,底板101的上端设置有加工组件2,且加工组件2的一端与底板101的上表面相固定连接,加工组件2的另一端与底板101的上表面另一侧相滑动卡接,加工组件2包括下辊压单元21和上辊压单元22,且上辊压单元22与下辊压单元21之间相插接,上辊压单元22两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气缸23,且气缸23的输出端与下辊压单元21相固定连接,上辊压单元22与下辊压单元21之间均转动安装有压辊24,架体组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料组件3,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将压辊24转动安装在上辊压单元22和下辊压单元21中,并使得压辊24转动,且调节上下两个压辊24之间的距离,将需要进行辊压的钢结构置于压辊24之间,经过压辊24,进行辊压成型,且辊压完成后的钢结构一端与接料组件3相接触,使得接料组件3对钢结构的一端进行支撑,避免在进行辊压后,由于钢结构较长,导致产生弯曲,提高在进行辊压加工时的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3至图4所示,底板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102,且第一安装架1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板103,进料板10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压力感应器104,底板10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架105,且第二安装架10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料板106,底板101的下表面、第一安装架102和第二安装架10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梁107,且进料板1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操作柜108,底板101为L型结构,且底板10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槽109,且加工组件2的下端一侧滑动卡接在滑槽109上,且底板1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气机组1010,冷气机组1010的制冷端包括但不限于涡流管制冷或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冷气机组10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吹气板1011,吹气板1011固定安装在底板101的上表面一侧,吹气板1011上固定有喷气头1012,进料板103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加热主机1013,且加热主机1013的输出端固定有线圈加热器1014,线圈加热器1014为椭圆形结构,且线圈加热器1014位于进料板103与加工组件2之间,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进料板103,便于对钢结构输送至压辊24之间,并在进行辊压完成后,通过接料板106,对钢结构的一端进行承接,且通过压力感应器104,在钢结构放置在压力感应器104上后,使得加热主机1013对线圈加热器1014进行供电,进而在钢结构经过线圈加热器1014时,对钢结构进行加热,进而增加钢结构的延展性,避免在辊压时,导致开裂,便于使用,并通过冷气机组1010,使得冷气通过吹气板1011上的喷气头1012喷出,进而便于进行降温,便于操作,方便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6至图7所示,下辊压单元21的两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5,气缸23的输出端与连接块25相固定连接,且上辊压单元22与下辊压单元21均由第一加工架201和第二加工架202组成,且下辊压单元21中的第一加工架201与底板101相固定连接,下辊压单元21中的第二加工架20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2013,且滑块2013滑动卡接在底板101上,第一加工架201与第二加工架202均为L型结构,且第一加工架201与第二加工架20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盘203,压辊24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盘26,压辊24的两端通过连接盘26与转动盘203转动安装在第一加工架201与第二加工架202之间,且上辊压单元22中的第一加工架201和第二加工架2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04,第一加工架2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05,且驱动电机205的输出端与转动盘203相固定连接,下辊压单元21中的第一加工架201和第二加工架20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插接槽206,上辊压单元22中的第一加工架201和第二加工架202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插接杆207,且插接杆207插接在插接槽206的内部,第一加工架201下端一侧两边均开设有导向槽208,且第二加工架202的下端一侧两边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09,导向杆209插接在导向槽208的内部,第一加工架201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2010,且第二加工架202的下端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螺纹轴2011,且螺纹轴2011的一端与螺纹孔2010相螺纹连接,螺纹轴20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2012,且上辊压单元22中的第一加工架201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主机27。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控制主机27和操作柜108,便于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自动化控制,且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气缸23的伸出长度,进而便于控制下辊压单元21和上辊压单元22之间的距离,便于控制压辊24之间的距离,且在进行调节时,使得插接槽206和插接杆207,提高调节时的稳定性,且在对压辊24进行更换时,通过拧动螺纹轴2011,使得第一加工架201与第二加工架202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使得压辊24通过连接盘26与转动盘203相脱离,进而便于将压辊24取出,并根据需求,进行更换相应的压辊24,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205带动压辊24转动,达到辊压的效果,并通过导向杆209和导向槽208,便于对第一加工架201和第二加工架202之间的距离进行稳定调节,方便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如图8所示,接料组件3包括活动单元31,且活动单元31之间成阵列设置,活动单元31之间首尾相连接,且一端的活动单元31与架体组件1相固定连接,末端的活动单元31上固定安装有端板32,且端板32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距离感应器33,活动单元31包括活动架301,且活动架30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02,活动架301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板303,活动板303之间转动安装有接料轴304,且活动板30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05,电动伸缩杆305的输出端延伸至活动板303的外部,活动单元31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305相固定连接,在进行使用时,通过端板32上的距离感应器33,进而便于检测钢结构与端板32之间的距离,进而根据钢结构的长度,使得电动伸缩杆305伸出,使得活动单元3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达到延伸的效果,方便根据不同的钢结构长度,进行自由延伸,方便使用,避免钢结构的一端产生弯曲。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体
  •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保温外墙板的施工方法
  •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自动化辊压装置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体及其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组件
技术分类

0612011621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