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芯线跳换线槽装置、方法及焊接模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40


芯线跳换线槽装置、方法及焊接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转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方法及焊接模组。

背景技术

热压焊接技术焊接模组中的换线槽机构,其可以实现将芯线从某一线槽内跳换至另外一线槽内,从而实现芯线的线槽更换。但是,由于其移动过程中都是通过气缸实现的,因此其在线槽更换的过程中位置误差较大,在两个线槽角度不一样的情况下极易将芯线挂在线槽边缘上,导致线槽更换的成功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方法及焊接模组,解决在两个线槽角度不一样的情况下极易将芯线挂在线槽边缘上,导致线槽更换的成功率低的问题。

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包括:

工作台,其上设置有定位载具,定位载具上间隔形成有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定位载具的第一线槽内被配置放置芯线;

定位机构,包括定位驱动件及连接于定位驱动件活动端的定位件,定位件在其移动行程范围内作用定位载具;

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座、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第一移动组件连接于第二移动组件的活动端,移动座连接于第一移动组件的活动端,第一移动组件的活动端沿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的间隔方向活动,第二移动组件的活动端沿靠近或远离定位载具的方向活动;以及

调整机构,设置于移动座上,调整机构包括调整驱动件及夹持件,夹持件被配置夹持芯线,调整驱动件的活动端与夹持件连接,被配置调整夹持件的转动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线槽基于工作台的正投影形状与第二线槽基于工作台的正投影形状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线槽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线槽上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移动座上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件及与升降驱动件活动端相连接的升降台,调整机构设置于升降台上,升降驱动件的活动端沿第一开口的开设方向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移动驱动件,第二移动驱动件的活动端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沿第二移动组件活动端的运动方向延伸,且螺纹穿设第一移动组件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驱动件,第一移动驱动件的活动端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沿第一移动组件活动端的运动方向延伸,且螺纹穿设移动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芯线跳换线槽装置还包括压线机构,压线机构包括压线驱动件及与压线驱动件活动端连接的压线件,压线件在移动形成范围内作用于芯线,将芯线固定于定位载具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线件具有压线端,压线端与第二线槽嵌设配合。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焊接模组,包括如第一方面的芯线跳换线槽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线跳换线槽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的芯线跳换线槽装置,方法包括:

定位驱动件驱动定位件移动以固定定位载具;

第二移动组件驱动移动座靠近定位载具,直至夹持件夹持芯线;

升降驱动件驱动夹持件移动将芯线通过第一开口移出第一线槽;

第二移动组件驱动移动座远离定位载具,夹持件将芯线拉直;

第一移动组件驱动移动座移动,使芯线位于第二开口处;

调整驱动件驱动夹持件运动调整芯线姿态以匹配第二线槽;

升降驱动件驱动夹持件移动将芯线通过第二开口放入第二线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升降驱动件驱动夹持件移动将芯线通过第二开口放入第二线槽内后,方法还包括:

压线驱动件驱动压线件移动,至压线端嵌设于第二线槽内以固定芯线;

控制夹持件释放芯线,控制定位件、移动座和压线件复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线跳换线槽装置、方法及焊接模组,该芯线跳换线槽装置中的芯线放置于定位载具的第一线槽内,定位驱动件驱动定位件移动,直至定位件与定位载具配合从而将定位载具固定在工作台上,移动机构驱动移动座的移动将夹持件驱动至与芯线配合的位置,并通过夹持件将芯线进行夹持,随后通过调整驱动件对夹持件的姿态进行调整,将芯线从第一线槽换线至第二线槽中,实现对芯线位置的跳换。本申请所提供的芯线跳换线槽装置,其通过调整驱动件可以对夹持件的姿态进行调整,进而调整芯线的姿态,使得芯线可以在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结构不同时也可以分别进行适配,保证芯线换线后位置的可靠性,避免发生芯线挂在线槽边缘上,导致线槽更换的成功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的立体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中定位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图3中A部分放大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中定位机构和压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中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中用于体现压线端与第二线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作台;

2、定位载具;

21、第一线槽;211、第一开口;212、第一槽底;213、第一侧壁;214、第二侧壁;

22、第二线槽;221、第二开口;222、第二槽底;223、第三侧壁;224、第四侧壁;

3、定位机构;31、定位驱动件;32、定位件;

4、移动机构;41、移动座;

42、第一移动组件;421、第一移动驱动件;422、第一丝杆;

43、第二移动组件;431、第二移动驱动件;432、第二丝杆;

5、调整机构;51、调整驱动件;52、夹持件;53、传动组件;

6、升降机构;61、升降驱动件;62、升降台;

7、压线机构;71、压线驱动件;72、压线件;73、压线端;

8、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线跳换线槽装置,包括:

工作台1,其上设置有定位载具2,定位载具2上间隔形成有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定位载具2的第一线槽21内被配置放置芯线8;

定位机构3,包括定位驱动件31及连接于定位驱动件31活动端的定位件32,定位件32在其移动行程范围内作用定位载具2;

移动机构4,包括移动座41、第一移动组件42和第二移动组件43,第一移动组件42连接于第二移动组件43的活动端,移动座41连接于第一移动组件42的活动端,第一移动组件42的活动端沿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的间隔方向活动,第二移动组件43的活动端沿靠近或远离定位载具2的方向活动;以及

调整机构5,设置于移动座41上,调整机构5包括调整驱动件51及夹持件52,夹持件52被配置夹持芯线8,调整驱动件51的活动端与夹持件52连接,被配置调整夹持件52的转动角度。

芯线8放置于定位载具2的第一线槽21内,定位驱动件31驱动定位件32移动,直至定位件32与定位载具2配合从而将定位载具2固定在工作台1上,移动机构4驱动移动座41的移动将夹持件52驱动至与芯线8配合的位置,并通过夹持件52将芯线8进行夹持,随后通过调整驱动件51对夹持件52的姿态进行调整,将芯线8从第一线槽21换线至第二线槽22中,实现对芯线8位置的跳换。本申请所提供的芯线跳换线槽装置,其通过调整驱动件51可以对夹持件52的姿态进行调整,进而调整芯线8的姿态,使得芯线8可以在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结构不同时也可以分别进行适配,保证芯线8换线后位置的可靠性,避免发生芯线8挂在线槽边缘上,导致线槽更换的成功率低的问题。

其中,定位件32连接于定位驱动件31的活动端,定位件32作用于定位载具2上,从而将定位载具2固定于工作台1上,进而保障芯线8的稳定跳换。其中,定位件32可以设置于定位载具2的上方,定位驱动件31通过驱动定位件32的升降以将定位件32作用于定位载具2上。定位驱动件31可以为定位气缸,定位气缸活塞杆与定位件32连接;故定位气缸活塞杆的伸缩会带动定位件32的往复移动。

参照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槽21基于工作台1的正投影形状与第二线槽22基于工作台1的正投影形状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线槽21基于工作台1的正投影形状与第二线槽22基于工作台1的正投影形状不同为例进行描述,可以知道的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也适用于第一线槽21基于工作台1的正投影形状与第二线槽22基于工作台1的正投影形状相同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移动机构4和调整机构5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使得在夹持件52夹持芯线8后,且可以带动芯线8进行位置、姿态等的调整,从而使得芯线8可以从第一线槽21内取出并跳换至第二线槽22内。调整机构5中调整驱动件51的活动端的移动行程可以根据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的不同形状等进行适配,从而保障芯线8跳换线槽的稳定变化。

具体地,第一线槽2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211,第二线槽22上开设有第二开口221,第一开口211和第二开口221的开设方向相同;即第一线槽2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211,第一线槽2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进线端和第一出线端;第二线槽2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221,第二线槽22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进线端和第二出线端。在芯线8位于第一线槽21内时,芯线8的尾端通过第一出线端突出第一线槽21,夹持件52通过夹持突出第一线槽21的芯线8的尾端从而固定芯线8并带动芯线8活动。同样地,在夹持件52将芯线8放置于第二线槽22内后,芯线8的尾端也会通过第二出线端突出第二线槽22。

当然,第一线槽21还包括第一槽底212,第一槽底212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相向设置,从而通过第一槽底212、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围合成第一线槽21。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可以为形状相同的壁面结构也可以为形状不同的壁面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3靠近第一进线端的一侧为第一弧形壁面,第二侧壁214靠近第一进线端的一侧为第二弧形壁面,第一弧形壁面和第二弧形壁面的弯曲朝向相同,但弯曲角度不同;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靠近第一出线端的一侧均为平面壁面。

第二线槽22包括第二槽底222,第二槽底222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三侧壁223和第四侧壁224,第三侧壁223和第四侧壁224相向设置,从而通过第二槽底222、第三侧壁223和第四侧壁224围合成第二线槽22。第三侧壁223和第四侧壁224为平行、间隔且倾斜设置的平面壁面。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的结构不同,本装置通过多个机构相互配合可以将芯线8从第一线槽21跳换至第二线槽22内,或者将芯线8从第二线槽22跳换至第一线槽21内,从而实现芯线8的线槽更换。

参照图1和图6,芯线跳换线槽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移动座41上的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驱动件61及与升降驱动件61活动端相连接的升降台62,调整机构5设置于升降台62上,升降驱动件61的活动端沿第一开口211的开设方向活动;将升降驱动件61的活动方向与第一开口211的开设方向相同,使得在升降驱动件61驱动升降台62运动的过程中,夹持件52会夹持芯线8随升降台62的移动而同步移动,实现芯线8进入第一线槽21或从第一线槽21取出,或者实现芯线8进入第二线槽22或从第二线槽22中取出。可选地,升降驱动件61包括气缸、液压缸、油缸、电动推杆或电机和丝杆相配合等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以升降驱动件61为升降气缸为例进行描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沿第一开口211的开设方向延伸设置,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台62固定连接;故升降气缸活塞杆的伸缩会带动升降台62的往复运动。

结合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机构5设置于移动座41上,调整机构5包括调整驱动件51及夹持件52,夹持件52被配置夹持芯线8,调整驱动件51的活动端与夹持件52连接,被配置调整夹持件52的转动角度;其中,夹持件52可以为任一可实现对芯线8进行夹持作用的部件,如夹爪或机械手等。调整驱动件51与夹持件52连接,用于调整夹持件52的旋转角度,调整驱动件51包括任一可实现对夹持件52旋转角度调整的部件,如电机或旋转气缸等,本实施以调整驱动件51为调整电机为例进行描述,调整电机的输出轴与夹持件52连接,故调整电机输出轴的转动会带动夹持件52的转动。当然,调整电机的输出轴上还可以转动连接有旋转盘,旋转盘转动设置于移动座41上,夹持件52设置于旋转盘上;故旋转盘的转动会带动夹持件52的同步转动。可以知道的是,调整电机输出轴的延伸方向根据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的位置进行布置,具体地,调整电机输出轴的周向方向作用于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即旋转电机输出轴在转动活动中,其会带动夹持件52在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之间转动一定角度,从而适配第二线槽22或第一线槽21。

可选地,为了合理规划装置中的部件,调整电机和夹持件52之间还可以连接有传动组件53,通过传动组件53对转动力进行传动,从而实现夹持件52的转动。传动组件53可以为皮带轮组件或齿轮组件等,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53采用皮带轮组件,皮带轮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外套设有皮带,第一带轮与调整电机连接,第二带轮与夹持件52连接;故调整电机在皮带轮组件的传动下也可驱动夹持件52转动。

此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定位载具2上间隔形成有多组适配的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定位载具2上的各第一线槽21内可以均布置有芯线8。其中,第一线槽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第二线槽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并且,多组适配的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指的是位于第一线槽21内的芯线8通过芯线跳换线槽装置可以换线至相配合的第二线槽22内。

同样地,调整组件设置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各调整组件用于与各第一线槽21相对位,从而通过各夹持件52夹持位于各第一线槽21内的芯线8,并将其跳换对应的第二线槽22内,各调整组件可以同步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参照图1、图2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组件43包括第二移动驱动件431,第二移动驱动件431的活动端连接有第二丝杆432,第二丝杆432沿第二移动组件43活动端的运动方向延伸,且螺纹穿设第一移动组件42设置;第二移动驱动件431可以为电机、马达或旋转气缸等,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驱动件431采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432连接;故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转动会带动第二丝杆432同步转动,第二丝杆432的转动驱动第一移动组件42沿第二丝杆432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第一移动组件42包括第一移动驱动件421,第一移动驱动件421的活动端连接有第一丝杆422,第一丝杆422沿第一移动组件42活动端的运动方向延伸,且螺纹穿设移动座41;第一移动驱动件421可以为电机、马达或旋转气缸等,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驱动件421采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422连接;故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转动会带动第一丝杆422同步转动,第一丝杆422的转动驱动移动座41沿第一丝杆422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

此外,第一移动组件42在第二丝杆432的驱动下运动时,会带动与其相连接的移动座41同步移动;由此可知,移动座41的移动过程是通过电机和丝杆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驱动的,该驱动方式相比于通过气缸进行驱动,可以大大提高移动精度。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线跳换线槽装置还包括压线机构7,压线机构7包括压线驱动件71及与压线驱动件71活动端连接的压线件72,压线件72在移动形成范围内作用于芯线8,将芯线8固定于定位载具2内;通过压线机构7将芯线8稳定的固定在定位载具2内,保障芯线8位置的可靠性。当然,压线件72用于与芯线8相互配合,压线件72与芯线8相配合的位置本实施例不作限制,以保障芯线8可以稳定的进行换线或芯线8可以稳定的进行下一工序即可。

结合图8,可选地,压线件72具有压线端73,压线端73与第二线槽22嵌设配合,在芯线8跳换至第二线槽22内后,通过将压线端73嵌入第二线槽22内,在压线端73与第二线槽22的相互配合下,从而将芯线8稳定的放置于第二线槽22内。其中,压线件72沿第二开口221的开设方向活动设置,压线驱动件71活动端的移动方向即为第二开口221的开设方向。压线驱动件71可以为气缸或电动推杆等,本实施例中以压线驱动件71为压线气缸为例进行描述,压线气缸的活塞杆沿第二开口221的开设方向延伸设置,压线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压线件72;故压线气缸活塞杆的伸缩会驱动压线件72的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压线端73的往复移动。当然,在第二线槽22设置有多个时,压线件7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压线端73,多个压线端73分别用于与多个第二线槽22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同时对位于多个第二线槽22内的芯线8进行固定。

参照图1-图8,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芯线跳换线槽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定位驱动件31驱动定位件32朝向定位载具2移动,直至与定位载具2配合以固定定位载具2。然后,第二移动机构4驱动移动座41朝向靠近定位载具2的方向移动,夹持件52夹持位于第一线槽21内的芯线8,升降驱动件61驱动升降台62上升,将芯线8通过第一开口211夹离第一线槽21,第二移动机构4驱动移动座41朝向远离定位载具2的方向移动,将芯线8拉直,然后第一移动机构4驱动移动座41移动将芯线8停留在第二线槽22的上方,调整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夹持件52旋转一定角度,对芯线8角度进行纠正从而和第二线槽22保持角度一致,然后升降驱动件61驱动升降台62下降,将芯线8通过第二开口221放入第二线槽22内,压线驱动件71驱动压线件72下压,压线端73将芯线8压在第二线槽22内,然后夹持件52解除对芯线8的夹持作用,第一移动组件42、第二移动组件43、压线驱动件71以及定位驱动件31复位,以此完成了芯线8的线槽更换。

参照图1-图8,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焊接模组,焊接模组包括如前述实施例的芯线跳换线槽装置,焊接模组可以为热压焊接模组或其他模组。

参照图1-图8,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线跳换线槽方法,应用于如前述实施例的芯线跳换线槽装置,方法包括:

定位驱动件31驱动定位件32移动以固定定位载具2;

第二移动组件43驱动移动座41靠近定位载具2,直至夹持件52夹持芯线8;

升降驱动件61驱动夹持件52移动将芯线8通过第一开口211移出第一线槽21;

第二移动组件43驱动移动座41远离定位载具2,夹持件52将芯线8拉直;

第一移动组件42驱动移动座41移动,使芯线8位于第二开口221处;

调整驱动件51驱动夹持件52运动调整芯线8姿态以匹配第二线槽22;

升降驱动件61驱动夹持件52移动将芯线8通过第二开口221放入第二线槽22内。

定位载具2上具有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芯线8放置于第一线槽21内,定位驱动件31驱动定位件32与定位载具2相互配合从而固定定位载具2,夹持件52用于夹持芯线8,并在升降驱动件61的作用下,将芯线8上移从而移除第一线槽21。然后,先通过第二移动组件43的运动将芯线8拉直,之后在通过第一移动组件42将芯线8位于第二线槽22的上方,最后通过调整驱动件51调整夹持件52的角度,进而调整芯线8的姿态从而与第二线槽22的形状相配合,以此在升降驱动件61的驱动下芯线8可以被稳定的放入第二线槽22内,并可以根据第二线槽22的形状对芯线8的姿态进行调整,以此使得芯线8可以在形状不同的第一线槽21和第二线槽22内进行稳定放置,有效避免芯线8换线后发生芯线8悬挂在线槽侧壁的问题发生。

可选地,在升降驱动件61驱动夹持件52移动将芯线8通过第二开口221放入第二线槽22内后,方法还包括:

压线驱动件71驱动压线件72移动,至压线端73嵌设于第二线槽22内以固定芯线8;

控制夹持件52释放芯线8,控制定位件32、移动座41和压线件72复位。

在芯线8从第一线槽21跳换至第二线槽22后,压线驱动件71驱动压线件72朝向靠近第二线槽22的方向移动,直至压线件72的压线端73嵌设于第二线槽22内,从而将芯线8稳定的压至第二线槽22内,保障了芯线8位于第二线槽22内的稳定性。之后,夹持件52可以松开芯线8,定位件32、移动座41以及压线件72复位,装置中的部件恢复至原位,完成芯线8换线后的结构可以进行下一工序或其他作业等。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手机摄像头模组焊接固定装置及焊接固定方法
  • 一种2D-3D显示切换光学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电池模组激光焊接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 用于电芯监控装置的有线和无线兼容通讯方法和装置
  • 一种电芯模组焊接机构、电芯模组焊接流水线及焊接方法
  • 一种基于轮毂电机故障估计的多轴特种车辆转矩重构分配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8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