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汽车防泡水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4:30


一种汽车防泡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防泡水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夏季雨水众多,汽车经常出现泡水事故,汽车在经历泡水以后极易生锈损坏,同时经历泡水后汽车价值会大幅度降低,因此在大雨来临之前将停靠的汽车进行举升能有效的防止汽车泡水事故的发生,现阶段举升设备众多但没有适用于用户个人即可实施并能实现整车举升的设备,传统的汽车举升还是通过租赁叉车将汽车整体抬高后,在车轮下垫砖对抬高后的车体进行限定从而实现防泡水的,到时叉车在市区并不好租赁,在市区砖也不容易取得,且市区车数量保有辆巨大,因此上述方式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汽车防泡水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防泡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阶段个人汽车防泡水举升设备的空白,同时解决普通举升设备过大、不利于操作且用户不能利用自身条件进行有效举升和固定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两个左右并排间隔布置的竖板,每个竖板上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且前后贯通的竖槽,每个竖槽内安装有一个可沿竖槽滑动的滑块,每个滑块的前端固定有一个置于竖板前侧的平板,左右两个平板之间设有一个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平板铰接的连接板,连接板与平板交接位置可沿平板左右滑移,每个竖板的后端面滑动安装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板,每个U形板侧板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盲槽,U形板左右侧壁上的盲槽一一对应,滑块后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可向滑块内收缩并具有向外弹出趋势的楔形块,楔形块与盲槽适配且滑块向上移动时可从位于下侧盲槽内脱出并挤压进入到位于上侧的盲槽内,每个竖板的后侧设有一个竖向的气压推杆,气压推杆的伸出端经Z形杆与对应滑块后端连接,每个竖板的内侧设有开口端朝下的活塞缸,活塞缸与另一侧的气压推杆底部经气管连接,软管上设有可单向从活塞缸向气压推杆进气的第一单向阀,每个活塞缸的开口位置的外缘上设有可单向向活塞缸内进气的第二单向阀, U形板向下移动可挤压对应活塞杆向下移动并将活塞缸内部气体挤压进入到另一侧气压推杆内,每个活塞杆上套装有一个可使其向上复位的拉簧。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阶段个人汽车防泡水举升设备的空白,同时解决普通举升设备过大、不利于操作且用户不能利用自身条件进行有效举升和固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从滑槽处剖开时的后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从气压推杆处剖开时的后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右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可知,本发明包括底板1,底板1上固定有两个左右并排间隔布置的竖板2,每个竖板2上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且前后贯通的竖槽3,每个竖槽3内安装有一个可沿竖槽3滑动的滑块4,每个滑块4的前端固定有一个置于竖板2前侧的平板5,左右两个平板5之间设有一个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平板5铰接的连接板6,连接板6与平板5交接位置可沿平板5左右滑移,每个竖板2的后端面滑动安装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板7,每个U形板7侧板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盲槽8,U形板7左右侧壁上的盲槽8一一对应,滑块4后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可向滑块4内收缩并具有向外弹出趋势的楔形块9,楔形块9与盲槽8适配且滑块4向上移动时可从位于下侧盲槽8内脱出并挤压进入到位于上侧的盲槽8内,每个竖板2的后侧设有一个竖向的气压推杆10,气压推杆10的伸出端经Z形杆与对应滑块4后端连接,每个竖板2的内侧设有开口端朝下的活塞缸11,活塞缸11与另一侧的气压推杆10底部经气管连接,软管上设有可单向从活塞缸11向气压推杆10进气的第一单向阀12,每个活塞缸11的开口位置的外缘上设有可单向向活塞缸11内进气的第二单向阀13, U形板7向下移动可挤压对应活塞杆向下移动并将活塞缸11内部气体挤压进入到另一侧气压推杆10内,每个活塞杆上套装有一个可使其向上复位的拉簧14。

为了方便汽车可从地面直接行走至平板5上,所述右侧的平板5右端铰接有一个导向板15。

为了实现U形板7的上下移动,所述每个竖板2的后端的左右两侧设有滑槽16,U形板7的左右两侧板滑动安装在对应滑槽16内,滑槽16上端设有水平的阻挡部,使得U形板7上下滑动距离被限制。

为了实现连接板6的铰接位置能沿平板5左右滑移,所述两平板5相对应的端部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横向的通槽17,连接板6的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个铰接轴18,铰接轴18的两端分别置于对应通槽17内并可在通槽17内滑动。

为了实现楔形块9的安装和复位,所述滑块4后端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与楔形块9相配合的盲孔,楔形块9的非楔面端安装在对应盲孔内,且盲孔底部设有压簧19,压簧19的的一端固定在盲孔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楔形块9上,滑块4每个盲孔底部设有一个与外界连通的通道,滑块4上方设有一个拉环20,拉环20上设有绳索21,绳索21的自由端分别从对应通道内穿过并与对应楔形块9底部固定连接,拉动拉环20可使同一个滑块4上的楔形块9向内回缩。

为了实现U形板7向下移动时可驱动对应活塞杆向下移动,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有一个自由端朝后的横向杆,横向杆的下端固定有一个L形杆22,L形杆22的竖杆端与横向杆固定连接,L形杆22的横杆端置于对应U形板7的下方。

为了实现平板5与滑块4的固定,所述平板5底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滑块4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气压推杆的复位,所述气压推杆10上设有放气阀门。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本装置在使用时四个为一组同时使用,将每个本装置置于汽车车轮的下方,使得竖板2置于车轮外侧,平板5置于车轮的正前方,为了保持稳定,前轮的两个底板1可将连接杆可拆卸安装在一块,后轮的两个底板1可经连接杆可拆卸安装在一块,从而提高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初始状态每个滑块4均置于U形板的最下端位置,此时滑块4上的楔形块9与U形板7侧板上最下端的盲槽8对应安装,此时导向板15的下端向右侧倾斜使导向板15呈一个最高右低的倾斜状方便车轮向平板5上移动,同时U形板7有向下滑动余量,右侧活塞缸11内活塞杆在拉簧14的作用处于靠近气压缸底部位置。

汽车在人为驱动下沿导向板15向右侧平板5移动,并逐渐转动至右侧平板5上,汽车的四个轮子运动方式一致,右侧平板5在汽车上去后在汽车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平板5向下移动实现驱动滑块4向下移动,此过程中经楔形块9与盲槽8固定在一起的U形板7沿滑槽16向下移动,此移动过程中经L形杆22横向杆驱动对应的活塞杆向下移动,活塞杆向下移动过程将活塞缸11内气体经气管和第一单向阀12挤压进入到左侧的气压推杆10内,此过程中拉簧14被拉伸并使具有反弹的趋势和弹性势能,气压推杆10得气后使其伸出端向上伸出,并经Z形杆驱动左侧的滑块4向上移动,此移动距离大于U形板7被汽车重力下压的距离,Z形杆带动滑块4上移过程,在平板5滑块4以及U形板7自身重力作用下可限制U形板7跟随滑块4上移,滑块4上移实现楔形块9沿U形板7侧板向上移动,此过程中滑块4上的楔形块9的楔面挤压盲槽8侧壁实现压簧19被挤压,楔形块9向对应盲孔内回缩,从而实现滑块4沿U形板7侧壁的上移,在滑块4上移到位后楔形块9在压簧19的复位作用下卡入到对应位置的盲槽8内,被盲槽8限位,此时左侧的平板5运动到高于右侧平板5位置,其中连接板6在通槽17和铰接轴18的作用下呈左高右低的状态。

此时车辆向左开动并经连接板6逐渐运动至左侧的平板5上,左侧平板5汽车重力下移,此过程中U形板7下移挤压对应活塞缸11使得其内部气体进入到右侧的气压推杆10内并使得右侧气压推杆10伸长并驱动右侧的滑块4沿右侧的U形板7上移,从而实现右侧平板5逐渐上移至超过左侧的平板5的高度,与此同时在车轮脱离右侧平板5后在拉簧14的复位作用下,活塞杆经第二单向阀13将外界气体冲洗吸入到活塞缸11内,同时对U形板7底部进行复位举升。

此时再次开动车使得车向右倒车,此时车轮经连接板6再次运动至右侧的平板5上,右侧平板5被下压并实现活塞缸11内气体再次向左侧的气压推杆10内进入,左侧的平板5再次上移超过右侧平板5,经过多次循环的左右移动,实现两个平板5逐次提高,从而实现汽车的整体提升,其中在汽车重力驱动平板5下移过程中,气压推杆10伸出端也会被压缩,此时气压推杆10内的气体被进一步压缩即可实现气压推杆10伸出端的配合复位。

在汽车完成避水后,通过拉环20可实现楔形块9的人工辅助回缩,在驱动本装置回缩时,需先打开气压推杆上的放气阀门使气压推杆能够向外排气,此时配合移动平板5使其逐步下移,配合汽车的往复移动即可将车辆从本装置下移动脱离。

本装置对比传统设备有以下好处:

1、本装置一套四个设置在车轮下方,在车轮的往复左右移动过程中实现两个平板5的逐次交错提升,提升后的平板5要高于另一平板5,使得汽车在一个缓坡的情况下经多次往复移动可实现一个较高高度的提升,此高度满足避水同时汽车每次爬升坡度有限,使得整个爬升过程安全可靠,汽车自我提升更加完全。

2、本装置在汽车自我提升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外接驱动,同时也不需要汽车提供额外的驱动力,操作简单,且提升装置占地面积小方便搬运,更适用于城市汽车的防泡水作业中。

3、本装置利用汽车本身重力下压平板5时下活塞缸11内气体的压出,活塞缸11内气体经气管进入对应侧的气压推杆10内实现滑块4的上移,此时另一个平板5被举升且举升高度高于被压缩平板5的原有高度,此时再经连接板6移动至被举升的平板5在重力作用下将被举升的平板5经下压从而实现刚刚脱离挤压的平板5的举升,整个动作连续,举升效率高且稳定。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阶段个人汽车防泡水举升设备的空白,同时解决普通举升设备过大、不利于操作且用户不能利用自身条件进行有效举升和固定的问题。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汽车防泡水的汽车水陆两栖的行驶辅助装置
  • 一种汽车防泡水系统及汽车
技术分类

06120112153337